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香港 »

香港古蹟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香港古蹟

香港擁有很多有價值的古物及古蹟。政府機構古物古蹟辦事處就是為保存這些文物而成立的。其中政府將部份極具保存價值的石刻及建築物列為法定古蹟。

 

黃竹坑石刻:南區

位於南風道,石刻圖案為三組明顯的回旋紋,狀似動物的眼睛。這組石刻為本港已發現石刻中唯一位於內陸,位置深入內陸一公里。

 

大浪灣石刻:南區

石刻在一九七零年被發現,位於大浪灣以北。面積九十厘米乘八十厘米,圖形為抽象的猛獸圖案,估計石刻刻鑿年份大約是新石器時代,相信和先民對航海及天文祟拜有關。現在政府已在石刻上加建封罩,以作保護。

 

舊赤柱警署:南區

警署建於一八五九年,為全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警署。這所位於赤柱村道的警署是用作取代建於一八四四年的舊警署。一九七四年警署搬遷至新建大樓,建築物改為政府其他部門辦事處。直至一九九一年改建為私人餐廳。

 

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薄扶林

大學堂位於薄扶林,是一座都鐸式加上哥德式建築物。大學堂建於一八六一年,擁有者為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因名杜格拉斯堡。建築物用作公司總部及其寓所。法國傳道會於一八九四年購入並易名拿撒勒樓,加建了一所印刷工場。香港大學於一九五四年將之購入,一九五六年正式用作大學宿舍及命名為大學堂。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半山

本部大樓建一九一二年,為香港大學最古老建築物,由摩地爵士捐建。大樓採用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以紅磚及麻石建成。本部大樓內禮堂名為陸佑堂,以紀念陸佑對香港大學的捐獻,現在大樓為文學院使用。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半山

位於本部大樓出口對面,建於一九一九年,為遮打爵士、佐敦教授及其他人士捐款。二次大戰後曾用作行政用途,在一九八六年為感謝孔慶熒的捐獻而命名作孔慶熒樓。現在為音樂糸辦公至及課室。

 

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半山

鄧志昂樓是在一九二九年建成,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先生捐款成建成,因而得名。鄧志昂樓為一座樓高三層之平頂建築,外牆鋪以洗水批盪。大樓曾用作中文學院,現在為亞洲研究中心辦事處。

 

舊病理學院:半山

位於堅巷,建於一九零六年,為本港第一所細菌學院。學院為一幢兩層紅磚建築物,設有地下室,除了現有主樓,還有另外兩幢已拆的建築物,分別為宿舍及動物飼養所。現在大樓用作醫學博物館。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半山

位於半山列提頓道,主樓以何東先生命名,為一幢四層斜頂建築物。一九二四年落成,在一九四零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之用。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半山

建於一九一六年,位於花園道纜車站旁邊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為一幢三層白色建築物。婦女會初期為單身的歐籍職業女性提 供宿舍,時至今日已變成為所有職業婦女提供住宿地方。

 

香港禮賓府:半山

建於一八五五年,為英治時期總督官邸,屬英國喬治亞時代建築。由第四任港督寶靈開始,直接最尾一任港督彭定康也居住在這官邸內。一八九一年加建側翼,而在日治期間更全面改建,在主樓及側翼間加建一座使用了日式瓦片的高塔大樓。現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舉行重要官式宴會的場所。

 

聖若瑟書院北座及西座:半山

位於堅尼地道,書院現存北座及西座兩幢戰前樓宇,原為德國會所,聖約翰書院於一九一八年遷入。北座為四層高建築物,兩側建有鐘樓,而西座亦是四層大樓,頂部建有塔樓。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山頂

位於山頂公園入口,為舊總督山頂別墅一部份。守衛室建於一九零二年,為一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物,以磚塊砌成。二次大戰山頂別墅遭受破壞,但守衛室仍然得以保存。現在守衛室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職員辦公室。

 

舊上環街市:上環

舊上環街市原有南北兩座大樓。南座位於皇后大道中,一九一三年建成,一九八二年拆卸。現存的北座大樓建於一八五八年,而在一九零六年改建成現在模樣。北座面積比南座小,建築風格屬愛德華式,角樓外牆有帶狀磚飾。大樓於一九八九年空置。直至一九九一年由土地發展公司修葺改建成傳統行業及手工藝中心,改名為西港城。

 

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街燈:中環

都爹利街石階建於一八七五年至一八八九年年間,而石階兩端設有四座雙燈泡羅車士打式煤氣街燈,為全港僅存用煤氣運作的街燈。現在該街燈仍然為香港市民服務。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中環

位於炮台里,大樓建於一八四零年,由英國商務監督莊士敦興建,因名莊士敦樓。首任及第二任港督也曾入住,及後第二任港督戴維斯才搬往堅道。及後大樓分別給賀特公司、金融家庇利羅士、匯豐銀行飯堂及俄羅斯領事使用,至一八九零年改名為比更士菲樓。一九一五年法國外方傳道會購入大樓,用作行政總部。至一九五三年,政府購入大樓,並用作教育署總部,及後改作最高法院,現在為香港終審法院所在地。

 

中區警署:中環

位於荷李活道,毗連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建於一八六四年,並在一九零五年及一九一九年加建。警署又名中央警署,又稱「大館」,一直是戰前香港警察的總部。直至戰後,警察總部才搬往軍器廠街。現在仍然設有警署。

 

前中央裁判司署:中環

中央裁判司署,位於亞畢諾道,建於一八四七年。及後在一九一三年拆卸重建成現有建築物。裁判司署毗連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獄。建築採用希臘古典設計,建有石柱及,花崗岩護土牆。裁判司署於一九七九年遷出,並先後成為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及警官協會辦事處。

 

域多利監獄:中環

位於奧卑利街,毗鄰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建於一八四一年,以耐久物料建造。現在仍然為一所監獄。

 

聖約翰座堂:中環

一八四七年奠基,一八四九年落成,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座堂以哥德式設計,日治期間曾經為日本軍隊總部。

 

舊最高法院外部:中環

位於中環昃臣道,建於一九一二年。建築物為兩層高的花崗石樓,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樓宇山牆頂部矗立著一座希臘特彌斯女神蒙眼雕像,用以代表公義。現在大樓用作立法會大樓之用。

 

舊三軍司令官邸:金鐘

位於香港公園之內,建於一八四六年,為全港現存最舊的一幢西式建築物。建成後用作駐港英軍三軍司令官邸,又名旗杆屋。日治期間為日本海軍上將官邸。至一九 七九年政府收回建築物,並於一九八四年改為茶具博物館。

 

銅鑼灣天后廟:銅鑼灣

銅鑼灣天后廟約於十八世紀初由廣東客家戴氏家族所建。廟內有一口鐘,鑄於一七四四年,戴氏原在前九龍啟德機場附近一條今已湮沒的村落定居。戴氏家族常到銅鑼灣岸邊割草。相傳其中一些成員在岸邊石叢中拾得一具天后塑像,並為其立祀供奉。由於到來上香的漁民日漸眾多,戴氏家族遂籌募經費興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廟。

 

舊灣仔郵政局:灣仔

灣仔郵政局位於皇后大道東,在一九一五 年三月一日正式啟用,擁有瓦頂而樓高一層,為香港最古老的一間郵政局。

 

羅屋:柴灣

位於柴灣的羅屋,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屋。羅屋是一戶羅姓客家所有,建屋已逾二百年。
「羅屋」是一間典型的客家村屋,以廳堂為中心,左右兩邊的建築,對稱工整。屋內中央為廳堂,兩側為建有閣樓的臥房和工作間。大門石刻門聯:「遠別柴門暫為客,墾田灣畔長作客。」新門聯:「羅屋傳今日,新館繼皕秆。」廳堂的正前方是天井,兩側分別是廚房及雜物房。屋內放有民俗藏品如傢俬、農具、日用品等,以復原村屋的面貌,充分反映出客家人儉樸刻苦的生活方式。「羅屋」外的空地現設有一系列的展板,以文字及圖片分別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建築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習俗。

羅屋民俗館是一座法定古蹟,距柴灣地鐵站5分鐘路程。「羅屋」建於十八世紀,是柴灣目前碩果僅存的一座古村屋。其原來的戶主是一家姓羅的客家人,故名「羅屋」。

柴灣原有多條客家村,但隨著市區的拓展,村落相繼荒廢,現只剩下碩果僅存的「羅屋」。「羅屋」原屬於一羅姓客家人所擁有,因此得名。羅氏族人的先祖在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興建這間村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一九八九年香港政府將「羅屋」列作法定古蹟,永久保留,見證柴灣的歷史發展。

 

天文台:尖沙咀

香港天文台建於一八三三年,坐落於九龍一小山丘上,為一殖民地式建築一九一二年正式命名為皇家香港天文台。天文台樓高兩層,呈長方形,拱形窗和長廊別具特色,隨著附近之新大樓落成,天文台各技術及職務部門已遷往新廈。不過舊大樓仍為台長辦公室及行政中心。

 

前九廣鐵路鐘樓:尖沙咀

九廣鐵路全線在一九一一年正式貫通,不過尖沙咀總站大樓,要到一九一三年方動工興建,一九一六年落成,而安裝電動大鐘的工程在一九二一年全部完工。

 

前九龍英童學校:尖沙咀

前九龍英童學校是本港現存最古舊的英童學校建築,何東先生一九零零年捐贈港府於九龍半島興建新校,學校於一九零二年四月十九日正式開幕校舍為典型維多利亞時代建築,但亦因應本港氣候環境,建有寬闊游廊,高樓面及金字瓦頂等。

 

前水警總部:尖沙咀

九龍半島尖端小山崗上的水警總部大樓,在一八八四年建成。由那時開始,水警便和尖沙咀警區共同佔用這座大樓。大樓南面的報時塔,也差不多同時落成,為泊碇在港口中的船隻服務;報時塔一直沿用至一九零七年訊號山訊號塔建成啟用之後,自此便用來存放雜物。

 

九龍寨城南門遺蹟:九龍城

一八四七年,清廷修建九龍寨城,駐兵數百,以加強海防。城牆用花崗石條構築,有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南門為正門。日治期間,城牆被用作擴建啟德機場的建築材料。至一九八七年政府宣佈清拆寨城,於原址興建公園。在清拆期間在南門原址發現兩塊石額,上刻「南門」和「九龍寨城」等字。於是把南門遺蹟原地保留,供市民參觀。

 

前九龍寨城衙門:九龍城

寨城衙門,原為九龍司巡檢辦公地方,為三進式建築物,其中二進為公堂,後進為官邸。自清朝官兵撤離寨城後,衙門曾作老人院、孤兒寡婦所、學校、醫務所等用途。政府宣佈清拆寨城,於原址興建公園,衙門得以保留並全面復修。

 

雷生春:深水埗

位於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是九龍巴士其中一位創辦人雷亮及雷瑞德物業。雷生春為一幢三層高的塘樓,設有寬闊的走廊及石牌匾,雷瑞德先生曾在雷生春開辦跌打醫館,唐樓以醫館得名。

 

李鄭屋漢墓:深水埗

一九五五年平整地盤興建李鄭屋時,建築工人發現這座磚室古墓出土明器共五十八件,包括陶製器皿及青銅器物。墓室形制及出土明器式樣顯示這座古墓的建造年代應在東漢期間(公元廿五年至二百二十年)。

 

麟峰文公祠:元朗

麟峰文公祠是為紀念文氏第八世祖文麟峰而建。故老相傳,祠堂約建於十七世紀末。建築物採用傳統的三進兩院式結構,石柱雄偉而斗拱雕刻細緻,別具特色。第一進稱「吐書堂」。因為經多年風雨侵蝕,很多精美的雕刻都已朽壞。一九八七年進行了全面的重修工程。

 

大夫第:元朗

大夫第位於元朗新田永平村,為文頌鑾於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所建。文氏樂善好施,深得鄉黨推重,因此得清朝皇帝賜封大夫銜,大夫第則為文氏府第。府第前後都有廣闊的庭園,而四周則有青磚牆環繞。府第中軸線上分別是前廳,天井和正廳,兩邊是廂房。左翼是花廳和內院,右翼則以長廊相隔,有廚房、偏廳及廁所 。

 

楊侯宮:元朗

位於元朗廈村的楊侯宮相傳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現存建築則於一八一一年改建而成。廟宇為兩進式建築,由庭院分隔,庭院早年已改建成香亭。

 

二帝書院:元朗

道光年間,錦田十六位聲名顯赫的士紳籌組的鄧二帝會於水頭村興築二帝書院,以供奉文武二帝及作研習學術的書室。二帝書院後來成為一所重要學府,不少著名的學者曾在此書院講學。書院前院以白石鋪砌,稱為「白石巷」,入讀的學子,亦被尊稱為「白石巷子弟」。

 

二聖官:元朗

二聖宮坐落於元朗橫洲,大約於一七一八年由村民合資建成,以供奉洪聖和車公及發揮守望相助之精神。建築物為一所兩進式青磚建築,內有一天井。 

 

張氏宗祠:元朗

位於屏山山廈村的張氏宗祠是由張炳南、張志廣、張耀晃及張瑞一於一八一五年興建。張氏宗祠是村民聚會及祭祖之所。宗祠曾作鄉村小學用,供村中子弟入讀。族人及後在欖口村附近建成小學後,祠內前廳的左邊廂房便由校長室一改而成村公所。

 

鄧氏宗祠:元朗

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由屏山三圍六村興建,相信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宗祠是三進兩院式建築物,內柱為麻石而外柱則為紅砂岩。

 

愈喬二公祠:元朗

愈喬二公祠座落於鄧氏宗祠旁邊,為三進兩院式建築,結構和規模與鄧氏宗祠相若。祠堂於十六世紀初興建,除了用作祠堂外,亦是達德學校校址。

 

聚星樓:元朗

聚星樓位於元朗上璋圍,為香港現存唯一一座古塔,歷史超過六百年。聚星樓以青磚砌成,呈六角形,約十三公尺高。塔分三層,最上層供奉著魁星。聚星樓位置原是河口,面對后海灣,興建聚星樓是用以擋北煞,鎮水災,亦可護佑族中子弟在科舉中考取功名。

 

鏡蓉書屋:沙頭角

鏡蓉書位於沙頭角上禾坑,為一間在清初由李姓客家人興建的私塾。至一七三六年進行改建,並改名為鏡蓉書屋。書屋有兩個廳堂和閣樓,分別用作課室和宿舍。書屋外形呈長方形,牆身用青磚砌築。

 

長山古寺:坪輋

長山古寺建於一七八九年,位於坪輋禾徑山,由萊洞、萬屋邊和坪源合鄉約六條村落共同興建。廟內供奉佛祖、觀音及地藏王。

 

廖萬石堂:上水

廖萬石堂位於上水圍,建於一七五一年,為上水廖族的太祖祠。石堂屬三進兩院建築,曾分別於一八九一年及一九八五年重修。石堂的得名,與北宋末年廖剛父子五人有關,他們皆曾任官,共享俸祿達一萬石,族人為紀念,遂將祖祠命名為廖萬石堂。

 

麻笏圍門樓:粉嶺

位於龍躍頭的麻笏圍,建村於清朝乾隆年間。麻笏圍原本四周都建有磚牆,四角更有更樓,但大份磚牆及全部更樓已經拆除,只剩下門樓。門樓刻有「鬱荵」二字。

 

老圍門樓及圍牆:粉嶺

老圍為粉嶺鄧氏龍躍頭五圍六村中最早建村的一條村落,於元朝末年(約一三六零年)由錦田遷至龍躍頭,並同年建成老圍。老圍四面皆建有磚牆。原先門樓則建在北面,及後因為風水問題,門樓改建在東面。

 

松嶺鄧公祠:粉嶺

位於祠堂村的松嶺鄧公祠,建於一五二五年,為粉嶺龍躍頭鄧氏祠堂,為本港最具規模的祠堂之一。祠堂興建是為了紀念龍躍頭鄧氏開基始祖鄧季琇(外號松嶺)。祠堂為三進式建築,擋中設於中進,後進分為三殿。建築物內外均飾有以吉祥圖案為題材的精緻木刻、彩塑、陶塑及壁畫。

 

覲龍圍門樓:粉嶺

亦是龍躍頭五圍六村之一的覲龍圍,又稱新圍,建有門樓、圍牆及更樓。門樓建於一七四四年,門樓位於圍的北面,門樓上的石額刻有「覲龍乾隆甲子歲」字樣。

 

覲龍圍圍牆及更樓:粉嶺

覲龍圍門樓列為古蹟後,有關當局隨後更將覲龍圍圍牆及更樓列為古蹟。圍牆同樣建於一七四四年,而四角更建有更樓,用以監視圍外境之用。圍牆外原有護城河,但現在已填平為停車場。

 

龍躍頭天后宮:粉嶺

龍躍頭天后宮位於龍躍頭老圍,建造年份相信比建於一五二五年的松嶺鄧公祠更早。天后宮為傳統兩進式建築,內以天井分隔。廟宇正面飾有精緻的灰塑及壁畫,寓意吉祥,正殿則供奉天后及其侍神千里眼和順風耳。

 

舊大埔理民府:大埔

理民府建於一九零七年,位於大埔運頭角小山上。理民府為一幢兩層紅磚英式建築物,為早期新界行政中心。負責新界東部的大埔、沙田及上粉沙打地區的土地註冊及其他行政工作。

 

舊政務司官邸:大埔

舊政務司官邸建於一九零五年,位於吐露港元洲仔小島上,小島和大埔墟有一基堤相連。官邸樓高兩層,用石灰和紅磚砌成,是一座典型的英國殖民地式建築。建築物初期為大埔理民官宿舍,及後改為政務司官邸。近年元洲仔已和陸地完全連接,而官邸亦改作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碗窯村古遺址:大埔

碗窯村位於大埔南部大帽山山下,建村於明代。曾經為新界的陶瓷工業中心,及後因為生產成本上升,難與入口陶瓷製品競爭,因此停產。現在多座陶瓷爐及陶瓷碎片遺址已經建有圍網保護,方便日後發掘及修補工作。

 

樊仙宮:大埔

樊仙宮位於下碗村碗公立學校側,建於一七九零年,正廳懸掛的木牌匾為清朝乾隆庚戍年間的雕刻。宮內供奉陶瓷業祖師樊仙大師,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大吉。

 

文武二帝廟:大埔

文武二帝廟一八九一年落成,是由當時的七約鄉民集資建成,紀念太和市(大埔新墟)初成。文武二帝廟初期為七約鄉公所辦事處,直至一九五四年鄉公所新辦事處落成,現址改為祀奉文昌帝和關聖帝。

 

舊大埔墟火車站:大埔

九廣鐵路英段在一九一零年正式通車,當時沿線五個車站都是英式設計,唯獨是大埔墟火車站採用中國式傳統設計,由外牆、屋頂以及站內裝飾都具有中國傳統特色,車站沿用至一九八三年位於運頭塘的大埔墟車站落成為址。及後車站改裝成為香港鐵路博物館,由康樂文化事務署管理。

 

敬羅家塾:大埔

敬羅家塾位於大埔頭村,該建築物據說建於是清朝。百多年來一直為大埔頭鄧氏宗族的家祠,曾作書室之用,現仍是族人聚會和舉行傳統節日活動的地方。

 

王屋:沙田

王屋位於圓洲角東南,約二百多年前由來自廣東興寧的王姓夫婦所建。十九世紀時,王屋村為商旅的貿易站,直至十九世紀末葉才開始式微。隨著沙田海不斷填土以發展沙田新市鎮,王屋村很多古老建築已荒廢及拆卸。這間百年古屋樓高兩層,以青磚砌成,內有精美的壁畫和傳統裝飾。

 

海霸村古屋:荃灣

海霸村姓邱,整條村落已經清拆,只餘下九一七地段的古屋。古屋由邱元璋興建,有兩個大廳以及一個小天井,屋旁則為廚房及睡房。

 

三棟屋:荃灣

三棟屋是一七八六年由陳姓族人所興建的圍村,位於荃灣綠楊新村附近。陳氏家族在中八世紀中期由廣東移居香港,選擇在荃灣興建居所。最初建成時只有三列房舍,因名三棟屋。自一九八七年起成為三棟屋博物館。

 

上窯村:西貢

上窯位於北潭涌河口,由黃姓客家人仕興建。從前村落建窯燒造石灰磚瓦,及後競爭激烈,生意大不如前,村落亦慢慢荒廢。村中只有八戶民居,而圍村建在五米高的平台,以便防衛。現在已改作上窯民俗文化館之用。

 

龍蝦灣石刻:西貢

位於清水灣半島岸邊,由一批遠走人仕發現。石刻由飄忽的線條及獸形圖案組成,紋飾中可以看到眼睛圖案。

 

滘西洲石刻:西貢

石刻在一九七六年發現,位於滘西洲北岸,石刻刻在垂直石塊上,圖案同樣為獸形圖案。

 

滘西洲洪聖古廟:西貢

位於西貢滘西洲的洪聖古廟建於一八八九年或以前,為島上唯一廟宇。廟宇為兩進三開間式建築物,門廳置有擋中。廟宇以青磚築砌,正門兩旁有花崗石對聯,正門上方有「洪聖古廟」石額。

 

蠔涌車公古廟:西貢

濠涌車公古廟,比起沙田車公廟更長歷史,沙田的車公也是由濠涌「請」過去的。古廟據說是建在明代末年,而門口更保留在一八七八年製成的石刻對聯。

 

大廟灣刻石:清水灣

此刻石於南宋咸淳甲戌年間(一二七四年),為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記載有關鹽官等到南北佛堂門遊覽,及此處兩間廟堂的歷史。

 

佛堂洲稅關遺址:清水灣

一九六四年朱維德先生在佛頭洲發現一殘缺石碑,碑文顯示該島可能是一個古代稅關遺址。至一九七九年古物古蹟辦事處人員巡視佛頭洲,尋回那殘碑並發現其他缺去的部份。石碑上書「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明確證明當處曾為稅關。

 

東龍島炮台:東龍島

東龍洲炮台是兩廣總督楊琳為了防禦海盜任內建造的,炮台內有營房十五所及大炮八門。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終於一八一零年被九龍新建炮台取代。

 

東龍島石刻:東龍島

是為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於一八一九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此石刻高約一千八百毫米,長約二千四百毫米,為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燈籠洲燈塔:燈籠洲

燈籠洲為馬灣以南的一個小島,地處汲水門水域,所以燈塔又稱為汲水門燈塔。燈塔是香港現存五座戰前燈塔的其中一座。燈塔高十一點八米,由鋼鑄骨架建成,塔頂髹上白色,於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啟用。以往燈塔管理員居於燈塔旁的磚構築,由於島上並沒有井水或食水供應,因此只能從屋頂收集雨水,再將雨水引入地下儲水箱備用,燈塔現時已改為自動操作。

 

東涌炮台:東涌

十九世紀初,大嶼山附近海面為外國商船前往廣洲必經之路,清廷為了控制海面交通,故在東涌修建了兩座炮台,東涌炮台為其中一個。東涌炮台遺址位於下嶺皮村,以故東涌所城內。炮台相信建於一八三二年,炮台上裝有六尊大炮,但相信大炮未必是清朝時東涌炮台所擁有的大炮。現在炮台已成為東涌公立學校的校舍。

 

東涌小炮台:東涌

小炮台建於一八一七年,和東涌炮台同期興建。小炮台位於舊東涌碼頭側的一個山坡上。現在遺址剩下一道圍牆及平台,相信遺址曾擺放大炮。

 

石壁石刻:石壁

石刻是由陳公哲先生在一九三八年由村民 帶領發現,位於石壁水塘堤壩下方。石刻紋飾是以同心四方形及員組成。

 

分流炮台:分流

又名雞翼角炮台的分流炮台,位於大嶼山一角的一個小山上。炮台長四十六米闊廿一米,牆身以花崗石及青磚疊砌而成。炮台曾遭海盜所據,至一八一零年間,海盜向清廷投降後才再回到清廷手上。而估計至一八四一年左右,炮台已變成廢壘。 

 

分流石圓環:分流

這圈未經琢磨的石塊,似是刻意堆疊,形成一組長二點七米、寬一點七米的橢圓形結構。用大塊石頭堆疊成形形式式的結構,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及青銅器時代早期文化特徵之一,分流的石圓環,很可能也屬這類結構。堆疊石圓環的目的已無法稽考,但相信是和祭祀儀式有關。

 

長洲石刻:長洲

一九七零年,地質學家彭琪瑞先生發現了長洲石刻。石刻在長洲的東南部華威酒店對下。石刻上的兩組紋飾均由數條曲線環繞著小凹槽構成。

 

蒲台島石刻:蒲台島

在六十年代,在蒲台島的南端發現了一組石刻。石刻分左右兩部分,由一條闊七百毫米的石縫分隔。紋飾各異,左邊的一組狀似動物和魚,而右邊的一組則由螺旋紋連結組成。

 

橫欄燈塔:橫欄島

橫欄島位於香港東南面,鄰近蒲台島。南島上建有橫欄燈塔。橫欄燈塔為五座戰前燈塔其中一座,建於一八九三年。橫欄燈塔由中國海關興建,最初由上海中國海關管理,及後橫欄島跟隨新界在一八九八年租借給英國後,在一九零一年交由香港政府管理。燈塔上設有一座先進訊號燈,以石油為燃料,其旋轉的照明儀器則浮於水銀上,當時橫欄燈塔是亞洲水域內最先進的燈塔之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