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香港 »

香港特區之香港島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19日

香港特區之香港島

香港島,簡稱港島,路牌簡稱為香港,面積約 78.40平方公里,是香港的主要島嶼,也是香港第二大島嶼。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最早發展的地區,島上有香港的商業和政治中心。英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域多利城(又稱女皇城或維多利亞城,英文名稱Victoria)就在香港島。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Victoria(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名為維多利亞港,是以前進出香港的貿易船隻停泊的港口。香港島上最高的山峰是扯旗山,海拔 554米。

注:香港島不屬於香港的離島區。南區的鴨脷洲和鴨脷排等島嶼並沒有和香港島相連。

香港島位於香港的南部,北緯22.2度,東經114.2度。香港島面積約78.40平方公里,占全香港面積大概7%,是香港第二大島嶼,排於大嶼山之後。香港島地形山多地少,最高點為海拔 554米的扯旗山(即太平山)。平地方面則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部的一列狹長的海旁土地,由堅尼地城一直伸展至小西灣,而香港島的主要經濟發展也集中於北部沿岸地區,故此香港島北面的土地從香港開埠以來多年一直依賴填海工程而增加。

主要山峰

  太平山 - 554米   柏架山 - 528米   金馬倫山 - 439米

  奇力山 - 501米   西高山 - 494米   紫羅蘭山 - 433米

  歌賦山 - 479米   畢拿山 - 436米   聶歌信山 - 430米

  渣甸山 - 433米

香港島的北面與九龍半島相隔著維多利亞港,現時共有三條過海行車隧道及三條過海鐵路接駁港、九兩岸,中間亦有港內線渡輪行走。本來位於奇力島銅鑼灣對出海域,在1955年興建新的銅鑼灣避風塘時與香港島連接,當時奇力島由波斯富街尾一直築海堤得以接連。1969年至1972年,為興建紅隧入口,灣仔及銅鑼灣北進行了另一次填海工程,遂發展成今天的地貌。而灣仔對出海域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部份為人工島。

香港島的東面為東龍洲,中間以藍塘海峽相峙。

香港島的南面主要為南丫島、鴨脷洲及蒲台群島等島嶼,而當中的鴨脷洲與香港仔隔著香港仔海峽對望,中間以鴨脷洲大橋連接。南丫島的發電廠則為整個香港島供應電力。

香港的西北面有二個小島,分別為青洲及小青洲,合稱大小青洲,與香港島中間隔著硫磺海峽。政府原計劃將青洲以填海方式連接香港島,並發展成為一個全新住宅區,同時建議作為以青洲作發展10號幹線中連接大嶼山的海底隧道的起點。然而,在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下,有關計劃已擱置。目前兩個島上均並沒有任何居民居住。

康樂及保育編輯本段回目錄香港島地勢較高的中心地帶,除摩星嶺、山頂、黃泥湧峽和部分渣甸山之外,大都屬於郊野公園範圍,包括龍虎山郊 大潭郊野公園內野公園、薄扶林郊野公園、香港仔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湧擴建部份)和石澳郊野公園。除了給遊人享受郊遊樂趣之外,郊野公園為香港島的“市肺”,並確保集水區不受城市的污染。園內的薄扶林水塘、香港仔水塘和大潭水塘和黃泥湧水塘為香港早期的主要食水來源。

香港島上的主要遠足徑為港島徑,全長共50公里,分為 8段。起點位於山頂爐峰峽,而終點則為大浪灣。跨越港九新界的衛奕信徑的第一和第二段亦途經大潭郊野公園和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湧擴建部份)。除郊野公園之外,香港島東南部的鶴咀亦設有香港的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鶴咀海岸保護區。郊野公園和海岸保護區均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

香港島的東南岸有多個泳灘,包括深水灣、淺水灣、中灣、南灣、舂坎灣、聖士提反灣、赤柱正灘、夏萍灣、龜背灣、石澳、大浪灣,為進行水上活動的熱門地點。泳灘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歷史變革

英治時期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年至1841年)中,由於清朝被英國打敗,於是被逼在1841年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

簽訂《南京條約》讓予英國。1842年,清朝與英國再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之一。

1841年1月20日,英國的駐中國商務代表(未獲清廷承認)暨英國皇家海軍軍官查理.義律( Charles Elliot)最先佔領香港島,並於水坑口(英文為Possession Point,意思是佔領點,故又譯“波些臣”)登陸,並稱香港島為“barren rock”(意即貧瘠的小島)。後來,英國人在香港的中環一帶駐腳,先建成香港第一條街道──好萊塢道,並把中環一帶發展成行政和商業中心。19世紀至20世紀初,香港主要是以商業貿易為經濟主軸,幾乎所有公司都在中環一帶進駐,中環成為當時香港島的商業中心區。此外,香港島還有很多高級住宅區,像中環山上的半山區、太平山頂和淺水灣都是當時開始發展的。

日軍侵領

1930年代初期,英軍意識到日軍可能會攻佔香港,加上黃泥湧峽在軍事上的重要性,所以興建了大規模的防禦工事,包括皇家炮兵第 5AA高射炮陣地、榴彈炮炮臺以及多個機槍堡等。1941年12月 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而日軍於12月18日成功搶灘香港島北角,12月19日已抵達黃泥湧峽。當時英軍第3義勇軍步兵連第7、8、9排,少量蘇格蘭營及加拿大溫尼伯榴彈兵部隊D連,為扼守這個通往香港島南部的要道以及黃泥湧水塘,與日軍爆發激戰。雖然英軍的頑強防守使日軍有 600多人傷亡使義勇軍第 3連成為抗戰英雄,但日軍於12月23日終於成功佔領黃泥湧峽。由於英軍已經無險可守,加上香港另一主要山峽灣仔峽於12月24日亦失守,惟有選擇投降,結束了香港保衛戰,並開始了香港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島人口急增,由於中環一帶的土地不敷應用,香港島不少地方都開始發展,如北角、筲箕灣、香港仔和黃竹坑。這些新開發地區為昔日的工廠區,自製造業式微後,由於香港島的地價租金一直遠比九龍對岸的高,所以慢慢地香港島的商業中心除了在中環外,還有灣仔和銅鑼灣一帶。

 

交通

陸上交通

由於香港島的發展集中於北岸,故此島的交通也以北部較為發達。

香港地鐵港島線與香港電車的路線均於島的北部沿岸地區來回行駛,貫通東、西各區成一橫線。電車東行只到筲箕灣,西行卻至堅尼地城一帶,另有路線南至跑馬地;地鐵東行至柴灣,西行只至上環。兩種公共交通工具互補不足,而地鐵正發展西港島線將現有鐵路路線延至堅尼地城,預計於2012年落成啟用。山頂纜車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服務,來往太平山頂、半山區及中環,亦是吸引不少遊客乘搭。此外,香港島交通還依賴著巴士、小巴等交通服務,尤其是南區和半山等沒有大型運輸工具的地區,地鐵亦有計劃興建南港島線,但目前尚未定案。

跨海交通

由於香港島四面環海,對外交通方面非常重要,香港島主要依靠海底隧道穿過維多利亞港連接九龍半島,再往各區。現時共有 3條行車過海隧道,分別為香港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和西區海底隧道,以及 3條地鐵路線東湧線、荃灣線和將軍澳線和機場快線。第四條過海行車隧道及第四條過海鐵路目前正在計劃中,以疏導目前擠塞的交通。

而連接香港島和鴨脷洲的鴨脷洲大橋於1980年落成,使鴨脷洲與港島南區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海上交通

海上運輸方面,香港島設有多個渡輪碼頭,主要集中於中環、灣仔和北角,設有頻密的渡輪航班來往九龍及離島,在上環亦同時設有往的離境碼頭。

維多利亞港內亦設有一些公眾碼頭,如知名的皇后碼頭,主要供小型駁船、遊艇、觀光船等作上落客服務。亦有小量的補給和貨物轉運。

往九龍航線

前往九龍的渡輪服務,一般稱為“港內線”,即以維多利亞港內的航線。有一段長時間大部份航線由油麻地小輪提供服務,主要路線有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及中環至佐敦道碼頭、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港島東區至中環的交通十分擠塞時更曾開辦由太古城至中環的非過海渡輪服務,至地鐵港島線通車後取消。早期渡海小輪的服務時間至午夜止,在海底隧道及通宵過海巴士前現前,停航後市民只能等待第 2天早上過海,又或者乘搭收費較昂貴且危險的“嘩啦嘩啦”電船。

1990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現時僅剩下 7條航線: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中環至紅磡、及尖沙咀,以及灣仔至紅磡及尖沙咀航線,分別由。小型航線則有海祐小輪經營的中環至尖東飛翔船服務及珊瑚海船務經營的西灣河至三家村及觀塘航線。

往離島航線

往離島的航線經常稱為“港外線”。幾乎均集中在中環渡輪碼頭,前往的地區包括馬灣、愉景灣、梅窩、坪洲、長洲及南丫島,由多家公司分別經營。有部份市民選擇遷入離島,每天都乘搭渡輪前往中環一帶上班。

香港仔亦設有渡輪航線前往鴨脷洲及南丫島分別由香港仔小輪及港九小輪經營。

此外,一些地區亦設有街渡,以小型渡輪接載乘客前往一些客量不高的地方,以作輔助一般渡輪服務,彈性較大。

往境外航線

位於上環的港澳碼頭為前往珠三角的澳門以及中山、珠海、廣州番禺、深圳蛇口等多個中國內地地區的海上交通樞紐,設有多條高速客輪航線服務。碼頭天臺亦設置直昇機停機坪,提供來往港澳的直昇機航班,來往香港及澳門只需十五分鐘。

 

景點

海洋公園

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公園之一,占地 170英畝。公園建築分佈于南朗山上及黃竹坑谷地。山上以海洋館、海洋劇場、海濤館、機動遊戲為主。山下則有水上樂園、花園劇場、金魚館及仿照歷代文物所建的集古村,仿中國宮廷建築,村內有亭臺樓閣、廟宇街景,反映中國歷史風貌,使中國古代街景重現,並有民間藝術表演。由中央政府贈送的大熊貓安安和佳佳,於1999年首次公開免費讓市民參觀。往來於園內各地,可乘架空吊車或電動扶梯。

銅鑼灣

是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也是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後,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隻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見船隻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遊客往來於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這間。遊客在船上品嘗海鮮的同時,也可一邊觀賞海港夜景,一邊領略舢舨風光,別有風味。所以夜遊避風塘是遊客晚上觀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銅鑼灣有許多很好的中西菜館。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維多利亞公園,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裏練太極拳;每逢春節、中秋節、耶誕節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于此舉行慶祝活動。公園裏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裏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築物乃香港大球場,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觀眾 4萬人。位於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於馬場內快活看臺二樓的香港賽馬博物館。

皇后大道

1842年 2月,香港政府在香港島維多利亞城,即是今日的中環及上環一帶(當時維城的範圍比今天法律定義中的少),以移山方式建造第一條大馬路。這亦是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其英文原名(Queen's Road)原是紀念當時的英女皇維多利亞女皇,理應譯作「女皇大道」,但被華人師爺誤譯為「皇后大道」。雖然當局曾於1890年澄清錯處,但道路的錯誤中文名稱最後還是將錯就錯沿用至今。香港日治時期,皇后大道曾被改名為「明治通」。

後來皇后大道向東及西伸展,由中環德輔道中交界至上環水坑口街稱為皇后大道中。西面伸延,由上環水坑口街至石塘咀卑路乍街命名為皇后大道西;而由德輔道中交界到跑馬地黃泥湧道伸延的稱為皇后大道東。當中由德輔道中至灣仔軍器廠街一段皇后大道東在1960年代末改建後,改成為金鍾道。

皇后大道中今天仍然為香港市區的中心。滙豐銀行總行即位于皇后大道中一號。皇后大道亦曾被稱為「大馬路」,相對之後興建的堅尼地道為「二馬路」,寶雲道則為「三馬路」。

皇后大道東

這一帶從前是灣仔海旁地區,以售賣酸枝、花梨木傢俱和藤器著名。在靠山側有一間超過 136年以上歷史的大王洪聖廟。這裏也是合和中心(全港最高建築物之一)的地下入口,中心頂層66樓的旋轉餐廳是享受美食、欣賞市區景色的好去處。而位於皇后大道東和灣仔峽道交界是舊灣仔郵政局,現已列為受保護的古跡,是環境保護資源中心。

皇后大道西

德輔道西一帶是傳統色彩較為濃厚的地方,其特色可用視覺和嗅覺去感受。街道兩旁儘是紙料香燭店、中草藥店、中式裁縫店和海味店,草藥和線香的氣味撲面而來。紙品店門外掛著的彩紙燈籠,和雜貨店外的點心蒸籠迎風搖動,傳遞一種傳統而親切的招呼。

皇后大道中

1841年開埠時,香港島只是一座山,幾乎沒有較大片的陸地,在濱海的地方,有一條連綿不斷的小徑,以方便居民的往來。

英國人統治香港以後,立即在現時的中區至東區進行填海。1842年工程完成後,濱海小路改辟為皇后大道,中區的海岸線由皇后大道中改為“海旁中”(1890年改名為“德輔道中”),東區者則由皇后大道東伸延至“海旁東”(1930年改名為“莊士敦道”)。

開埠初期,不少華人居住于皇后大道中一帶。可是英政府要將這一帶發展為行政及商業中心,將華人居民遷徙往鴨巴甸街以西的“太平山區”,即現時的上環及西營盤一帶。

皇后大道中率先開闢完成後,有人從菲律賓運來一輛馬車,在此馳騁,所以皇后大道中又名為“大馬路”。

到了1846年,不少著名建築物已矗立於大馬路上,如:“香港會所”(現在的娛樂行)、高等法院、庫務署及郵政總局(現華人行)、顛地洋行(後來改為“香港大酒店”,現中建大廈)、屈臣氏前身的“香港大藥房”(現興瑋大廈)等等。

百多年來,皇后大道中都是香港的銀行區,多間銀行,如第一間開業於1845年的“東藩彙理銀行”,以及于稍後成立的如有利、渣打、滙豐、中國等,都在此設立它們的總部。

1840年起,當局已在大馬路興建了由第一至第三代的中環街市,而街市的附近一帶,亦開辦了不少海味店、辦館、雜貨店、洋貨店、茶葉莊等,但以燒臘店為最多,以滿足日益增加之人口的需要。此現象維持了百多年,仍沒多大改變。

到了20世紀,這裏還開設了不少茶樓、茶居、酒家和小館子,幾成為香港的著名“食街”。而當中的“高升”、“蓮香”、“金城”、“襟江”、“仁人”、“得雲”等茶樓酒家,到了20世紀後期才他遷或結業。

在中環街市以西的一段大馬路,亦為華人的金融區,華資銀行、金鋪林立。知名的大銀行如恒生、永隆、廣安及道亨(現“星展”)以及金飾名店的周大福等,皆發源於此,或在此擴展。

皇后像廣場

在廣場中是仰視中環中心點的代表大廈——滙豐銀行大廈和中國銀行大廈最佳的據點。廣場建有紀念在兩次大戰中不幸戰亡者的和平紀念碑,廣場的東面是美麗的立法會大樓。

蘭桂坊

蘭桂坊位於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的南側。從銅鑼灣乘車過去,不過15分鐘的車程。兩條平行的步行街,外加一小段連接兩條步行街的大道,實在不能和我想像中的浪漫情調相比。步行街不長,每條街步行不過七八分鐘路程。街道兩旁的酒吧門面狹小,燈光黯淡,佈置也沒什麼特別。不過每走兩三步,都能見到一兩個“老外”端著酒杯當街而立,邊飲邊聊,確實在內地酒吧中難能見到。“外籍人不少,以白領居多,是蘭桂坊的最大特色。

至今,整個蘭桂坊區域已開設了超過50間酒吧食肆類消費場所,店名和裝飾十分西化,洋溢特有異國情調,被譽為香港特有的文化特區。每天下午5時到8時是“歡樂時光”時間,酒吧裏擠滿了下班的白領一族。“歡樂時光”( happyhour)意指白領下班到晚飯之間的一段時間。

因為受英國文化的影響,香港人通常下午 3時左右會有喝下午茶的習慣,而晚飯時間則在 8時左右。所以 happyhour是上班族與同事喝兩杯啤酒、吐吐苦水的好時機,此時酒水也比晚上便宜。而晚上 9點開始,則有許多時尚新潮的年輕人及外國人來酒吧飲酒娛樂,燈紅酒綠,五光十色,愈夜愈精彩。最熱鬧的是節日,如耶誕節、萬聖節、蘭桂坊節、食品節等,等,蘭桂坊都要舉行街道嘉年華會。

“1997年來臨時,很多外國媒體的記者都來採訪我,問我香港回歸是否意味著香港‘完了’。我告訴他們,不用擔心,香港回歸後會成功的。現在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回歸十年,香港比以前更好了。”盛智文表示,當時他之所以敢於這樣斷言,是因為他瞭解中國。

“當時不少外國人對香港的前途表示擔心,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瞭解甚少。中國需要香港這樣的國際性城市幫助內地實現現代化,而不會將香港變成另一個內地城市。香港有言論自由、健全的法制,通用英語,又有金融、貿易、人才等一系列的優勢,再加上有‘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作保障,香港的前途必然光明。”他說。

回歸以後,香港遭遇了亞洲金融風暴和“非典”的打擊,一些人驚慌失措,但盛智文認為這是香港發展的一個轉捩點。“在此之後,中央政府推出了多項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的政策,如赴港‘個人遊’計劃等。這如同打開了水龍頭,讓內地的財富流入香港。比如現在內地遊客已占海洋公園遊人總數的近一半。”

事實證明,從那以後,香港經濟持續增長,許多當年移民國外的香港人紛紛返回。盛智文以蘭桂坊的消費群體變化為例:1997年以前,蘭桂坊的顧客75%是西方人,25%是當地人,回歸後不久,外國顧客和本地顧客的比例,基本上各占一半,現在本地人占了多數。

至今,蘭桂坊己由一條小巷發展成一個富西方文化的地區。並開設了超過五十家餐廳和各樣的消費埸所,名字和裝飾十分西化,洋溢特有的歐陸風味和異國情調,被譽為香港特有的文化特區。每逢節日,如耶誕節、萬聖節、蘭桂坊節、食品節等,蘭桂坊都吸引大量中外人士參加狂歡活動。

隨著香港旅遊發展局向外宣傳,蘭桂坊現在已成為香港的旅遊熱點,不僅愛喝啤酒的洋人趨之若鶩,許多內地旅客也把遊覽蘭桂坊列入行程,一睹其魅力與風采。

在香港,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外國人。他一手創建了蘭桂坊,又使海洋公園東山再起。他被稱為“蘭桂坊之父”,又被形容為“快樂的製造者”。他就是蘭桂坊和海洋公園雙料老闆盛智文。
“我在香港已經生活37年了,我喜歡這裏,香港就是我的家。”盛智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蘭桂坊是位於中環雲鹹街與德己立街之間的一條短小、狹窄、呈L形並用鵝卵石鋪成的街巷。上個世紀80年代初,盛智文為招待自己生意上的客人,在這裏開了一家西式餐館,並取了個當時十分時髦的名字“加利福尼亞”。後來,西式餐館和酒吧越開越多,佈滿整個街道。每當夜幕低垂,霓虹燈閃爍,各種膚色的人士便紛紛擁入,或開懷暢飲、或高談闊論、或隨歌勁舞,使蘭桂坊變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歡樂憩園、香港這個國際化都市生活的重要標誌。

中環

中環是香港的政經中心及高級購物商業區,在中環有數不盡的金融中心、各種各樣的餐飲食肆和品牌時裝專賣店,是遊客和香港當地人最喜歡逛街的地方。

中環有很多的新舊建築,成為標誌性的建築,如上海銀行大廈等。曾為亞洲最高的建築——怡和大廈( Jardine House)也坐落在中環,這些建築構成香港島美麗和壯觀的城市風景線。

中環是香港的心臟地帶,也是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香港的商業中心,貴為香港的心臟和金融市場中心,中環的商業活動相當頻繁。

中環可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地區:皇后像廣場一帶,東起中銀大廈、遮打花園、大會堂、立法會大樓至西面的天星碼頭及郵政總局;皇后大道中的置地廣場、蘭桂芳、行人電梯、蘇豪區等大街小巷;交易廣場、香港站、國際金融中心及港外線碼頭。

中環街道早在1841年英國人佔領香港的時候,英國人便率先在中環建立其軍事基地,並迅速興建多條幹道。在下亞厘畢道的山坡,1841年開埠時己劃為政府專用地段,作為港英政府象徵的港督府便座落在政府山的中央位置。因此歷史上,中環屬於維多利亞城的一部份。

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戰後初期,位於香港島北岸的中環已是當時香港的主要商業中心。由於土地不敷應用,在德輔任內(1887年至1891年),中環進行了多次填海工程。今日的香港會所、皇后像廣場、立法會大樓等,也是當時的工程所建成的。

1970至1980年代是中環的全盛時期,當時中環不斷興建摩天大廈,包括各銀行總部。加上金融市場開始興旺,不少香港主要的商業活動均在中環進行,不少香港人都以在中環上班為榮。但由於中環土地即使多次填海都始終不能滿足需要,加上中環辦公室的租金一直居高不下,這個港島的主要商業區便逐漸擴展至上環、金鍾及灣仔北岸。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位於扯旗山的北面山坡,最高處海拔一百米,而最低處則為海拔六十二米。香港動植物公園占地 5.6公頃,於1871年建成,當時名為植物公園,直至1975年正式易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以反映對野生動物所作努力。其建築工程於1860年展開,並於1864年把第一期設施開放給市民使用。查理斯福特先生在1871年獲委任為公園首位園林監督。因園址在1841至1842年曾用作總督官邸,故此,不少人至今仍稱動植物公園為“兵頭花園”。花園道、羅便臣道、己連拿利及上亞厘畢道環繞著香港動植物公園的四周。雅賓利道把公園分為東西兩個部份,由行人隧道連接。公園的東面部份稱為舊公園,設有兒童遊樂場、鳥舍、溫室及噴水池平臺花園。西面部份是新公園,主要是哺乳類及爬行類動物的居所。

遮打花園

遮打花園( Chater Garden),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道,是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公園。由於位置接近香港立法會大樓,加上其廣場面積較皇后像廣場大,因此遮打花園成為香港市民及各政治團體舉行示威集會的熱門場地。而在沒有示威集會的日子,花園則成為了菲籍傭工的聚集地之一。遮打花園設有涼亭、園林小徑及水池等設施。

維多利亞港

從香港太平山山頂上俯瞰維多利亞港夜景維多利亞港灣地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維多利亞港灣這裏港闊水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維多利亞港灣水域總面積達59平方千米,維多利亞港灣寬度從1.2千米到9.6千米不等,可以停泊遠洋巨輪。維多利亞港有三個主要出入水道,是進入香港的門戶,維多利亞港目前有72個供遠洋輪船停靠的泊位,其中有43個可供長達 183米的巨輪停泊。整個港區開發的碼頭和貨物裝卸區總長度近 7千米,進出港的輪船停泊時間只需十幾個小時,效率之高為世界各大港口之冠。香港港口的助航設施以及港口通信設備也是十分先進和完備的。

香港素有“東方明珠”美稱,是舉世矚目的美麗的海港城市。這裏藍天碧海,山巒秀麗,自然風光優美動人。香港的港口地理位置優越,是少有的天然良港。到1980年為止,被宣佈為港口的香港水域共15處,其中最著名的是維多利亞港灣。

一萬多年前,維多利亞港灣這裏是大陸山脈的延伸部分。後來由於山體斷裂下沈與海水入侵才形成現在的維多利亞港灣,使香港島與大陸分離。

香港的主要港口是維多利亞港,它位於維多利亞海峽近岸,港區海底多為岩石星底,泥沙少,航道無淤積。港區水域遼闊,可以同時靠泊50艘巨輪。港區水深大,平均水深為12.2米,萬噸級的遠洋巨輪可以全天候進出港口。港內有三個海灣和兩個避風塘能躲風避浪。另外,由於九龍半島向南伸入海中,消減了風浪,使港區相對平靜。龍尖沙咀與港島中西區之間的維港最窄處,這裏海面僅1公里。可在尖沙嘴海濱觀賞對岸景致。

根據2004年的資料,維多利亞港面積為 41.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達12米。最深的航道是鯉魚門,深約43米,最淺的航道則是油麻地,約為 7米。範圍東至鯉魚門(闊約 350米),西至汲水門(闊約210米),北至青衣南部海域。維多利亞港潮差約1米。海港內包括青洲、小青洲、昂船洲及九龍石等島嶼。

維多利亞港是一個天然的深水海港。它的形成大概在七千多年前當海平面比現在還很低之時。當時的維多利亞港是太平山與九龍之間的一個山谷。後來隨著海平面上升,原來的山谷被海水淹蓋,成為了今日的海港。

維多利亞港的水位高度最高的紀錄為3.96米,紀錄於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期間產生。因全球氣候暖化、大型填海、珠江口流出的淡水及沈積物,以及南中國海的海流等,在1954年至2004年共50年其間,維多利亞港的水位高度合共上升12釐米,平均每年上升 2.3毫米。而且在1987年至1999年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水位更以每年平均22毫米的速度上升,升幅是全球水位上升速度的10倍,不過,在1999年後,維港水位已急速下跌。

維多利亞港在香港開埠之時頗為廣闊,因為當時兩岸都是天然的海岸線。在今日北角東部,直到1930年代還是一個海灘,而在1970年代時,即使在筲箕灣的碼頭,仍然會有人在岸邊游泳。然而,隨著都市的發展,使污水不斷排入海港裏,使海港受到極大的污染;加上維港兩岸不斷的填海取地,使海港內變得大浪和湍急。1980年代當香港政府草擬香港機場核心計劃時,曾建議把海港從維多利亞港外遷到青衣的藍巴勒海峽或南丫島外的博寮海峽,但未有成事。

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清政府與英國簽署《北京條約》後,1861年 1月英軍佔領九龍半島,4 月將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以當時在位的維多利亞女王命名為維多利亞港,在此以前,清朝文牘稱為尖沙咀洋面或中門。類似的情況還有維多利亞公園、維多利亞城(今西環至銅鑼灣一帶)和維多利亞山(VictoriaPeak,即太平山)等。

香港可供發展的平地很少,因此自1841年開埠以來,政府多次集中在維多利亞港進行填海工程。1842年,皇后大道及雲鹹街的興建造成大量沙石,為免搬運至其他地區存放,於是直接把沙石推進海港,擴大香港的發展面積。政府1852年展開的文鹹填海計劃,是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位置在今日上環文鹹東街一帶,目的是將上環的發展面積進一步增加,以興建政府部門及港口設施,發展維多利亞城。

後來,填海工程由原來的港島西面,進一步擴展至整個香港島北部及九龍,以利香港的發展。中環德輔道、灣仔北、銅鑼灣、尖沙咀東、啟德機場跑道、港澳碼頭、紅磡灣、觀塘工業區、土瓜灣和西九龍等重要發展地方,全都是填海造地得來。

20世紀初的維多利亞港,圖中大型船隻為英國海軍的添馬艦因香港為亞洲的重要港口之一,在20世紀初至1970年代,造船業亦十分發達。當時,香港擁有亞洲其中兩個最大規模的船塢,分別是位於鰂魚湧,由太古洋行開設的太古船塢,以及位於紅磡的黃埔船塢。船塢雇用的工人數以千計,造船技術和出產船隻的排水量皆與日本齊名。然而,自1970年代起,香港的航運業開始衰退,地產業則開始起飛。兩所船塢分別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原址改建成住宅及商場,即今日的太古城與黃埔花園。

香港開埠以後,英國皇家海軍在中環設立海軍基地,其後命名為添馬艦,現時該地段將有意發展成新政府總部。1990年代中期,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香港由於是自由補給港,又位於東南亞與遠東航道的中心點,所以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維多利亞港常有英國或美國軍艦停泊,1997年後亦有不少美國軍艦來港補給。艦上官兵留港期間,多到灣仔等地消遣。

2006年啟用的中環 7號渡輪碼頭

中環畢打街的貨運碼頭,攝於1904年維多利亞港是國際上重要的港口之一,據政府紀錄,2006年抵港的遠洋輪船及內河商船分別有39,040和 190,820航次,海上運輸相當發達。早期,維多利亞港已被視為重要商港,直至後來海港西部的葵湧及青衣貨櫃碼頭的興建,香港海運才逐漸離開維多利亞港中心地帶,轉而以旅遊和交通為主。現時,維多利亞港仍有不少貨船往來,中流作業及內河商船仍然十分頻繁。香港現時處理的貨物對整個華南地區極為重要,而且大部份貨物大部份地區與華南地區有關。

維多利亞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港口水域廣闊,平均水深達12米,海底泥層亦沒有淤泥阻塞,可同時容納上50艘萬噸級的大型遠洋輪船。另外,港口東面的鯉魚門和西面的汲水門較窄,加上受九龍半島和香港島的群山所包圍,形成港口四面環山,強風因而為山勢所阻。港內又設有多個天然及人工的港灣與避風塘,足以讓船隻在平日甚至熱帶氣旋來臨時,免受風浪侵襲。此外,由於香港氣候暖和,港口終年不結冰,船隻可自由進出。基於各項優秀條件,香港因而成為優良轉口港。

葵青貨櫃碼頭葵湧及青衣貨櫃碼頭(葵青貨櫃碼頭)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葵湧及青衣的醉酒灣,在維多利亞港西北部,是香港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世界最大吞吐量的貨櫃港口是新加坡),以及是華南地區第一大港。1992年至2004年,香港均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

葵青貨櫃碼頭占地龐大,由葵湧、青衣伸延至昂船洲一帶,共有 9個貨櫃碼頭,24個泊位,可停泊最大型的貨櫃船。碼頭的全年總處理能力,超過1800萬個標準貨櫃單位。2006年,葵青貨櫃碼頭處理的貨物總量約為16,048貨櫃單位。

1970年代,貨櫃碼頭開始發展時,貨櫃碼頭可供集箱船隻所裝載的泊位不敷使用,班輪公司為減低船隻等候泊位所造成的損失,決定直接在貨船上分派貨櫃,在海中系以浮筒或拋海通過躉船來進行裝卸集裝箱,利用躉船將貨櫃運送到附近的碼頭起卸,目的是要輔助貨櫃碼頭的角色,成為香港中流作業的雛型。

為方便將貨櫃船的貨物運送至港九各地,香港在維港兩岸設置多個中流作業區。由於中流作業可將貨櫃船在市區部份碼頭直接進行起卸工作,無需經過貨櫃碼頭起卸,可避免路面上的交通擠塞或所泊位不足造成的延誤。加上中流作業的成本低廉,為不少客戶提供多一種裝卸選擇。現時,香港約有20%的貨物裝卸工作在系泊或錨泊港內的船隻上以中流作業的方式進行。

維多利亞港夜景的環景攝影圖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夜景是世界上著名的觀光點之一。由於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高樓大廈滿布,入夜後,大廈的燈光使維港兩岸相互輝映,香港的夜景因而與日本函館和義大利那不勒斯並列為“世界三大夜景”。為慶祝特別節日及吸引遊客,每年維港上都會舉行數次煙花表演。2004年起香港旅遊發展局在每晚均舉辦幻彩詠香江的鐳射表演,匯演並于2005年成為全球“最大型燈光音樂匯演”。

在維港兩岸設有多條海濱走廊及其他的旅遊景點,方便旅客從海濱走廊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例如位於九龍半島的香港文化中心建築群、香港星光大道、西九龍海濱長廊,以及香港島的香港大會堂、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金紫荊廣場等旅遊景點。除此之外,部份旅客亦會考慮在太平山山頂觀賞維港的景色。近年,因為空氣污染問題嚴重,使維港上空的能見度降低,有礙景觀。

由於維多利亞港分隔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維多利亞港的交通對香港發展尤其重要。1890年代起,早已有渡海小輪往返維多利亞港兩岸。隨著香港經濟發展,維多利亞港的交通設施由原來渡海小輪發展至海底隧道,地下鐵路等現代化設施。

跨海設施:1950年代維多利亞港倡議興建跨海大橋時之類比圖片維多利亞港上雖沒有橋梁橫過,但它的底下現時有三條過海行車隧道,分別是1972年通車的香港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1989年通車的東區海底隧道,以及1997年通車的西區海底隧道。政府正考慮規劃香港第四條海底隧道。

早在1894年,香港正興建電車系統之時,香港政府便已經有興建跨海大橋的打算,以連接港島及九龍兩岸。大橋上更包括電車系統,希望跨海大橋能成為香港的標誌性建築物。由於當年興建跨海大橋成本高昂,及影響維多利亞港船隻運行,故計劃擱置。

二次大戰過後,政府曾考慮天星小輪負荷問題,在1950年代重新研究跨海大橋計劃。當時建議中跨海大橋亦包括海底隧道方案,但因大橋破壞景觀而被擱置。後來,政府於1955年決定研究興建海底隧道可行性。直到196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興建紅磡海底隧道,連接紅磡與銅鑼灣。1972年 8月,紅磡海底隧道通車。

1976年,因紅磡海底隧道擠塞情況未有改善,政府曾再度研究在鯉魚門興建大橋,連接香港島及九龍東面,但其後因影響船隻航道及啟德機場飛機升降再度擱置,後來由東區海底隧道取代。

香港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又名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或舊隧),是香港第一條海底行車隧道,於1972年8月通車,耗資港幣3億2千萬元興建。目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線行車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於奇力島(又稱燈籠洲),因工程關係該島已與香港島連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於紅磡以西,亦是填海所得來的。隧道使用舊式設計,只有雙程雙線行車,早於通車10年後行車流量已經飽和,往港島方向每天上下午繁忙時間經常出現擠塞情況。因此,除隧道收費外,由1984年6月1日起,當局向所有車輛徵收隧道稅,以求減低流量。而該隧道專營權在1999年 8月31日屆滿,現已交還香港政府管理。

雖然先後有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通車紓解車流,但由於兩隧均收費高昂,地理位置又不及香港海底隧道方便,故隧道的飽和程度仍日益惡化,在週末及假日前夕,有時到淩晨12時左右仍可見車龍。2006年,平均每日行車量達 124,000架次。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簡稱東隧,是香港第二條過海行車隧道。隧道連接香港島東部和九龍東部,全長2.2公里,共有5條管道: 2條雙程雙線行車管道、兩條為地鐵將軍澳線使用(將軍澳線通車前為觀塘線使用),以及一條容納環境控制系統的管道。隧道南端為鰂魚湧,與4號幹線(東區走廊)交彙;北端的茶果嶺出入口設有收費廣場。

1986年,中信泰富旗下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以“建造、營運、移交”( BOT)方式獲發東區海底隧道30年的專營權。2005年,該公司在有龐大盈利下仍申請加價成功,引起市民很大的回響,亦使本已飽和的香港海底隧道的車流量而不合理化。2006年,平日的行車流量約為61,000架次。

西區海底隧道

西區海底隧道簡稱西隧,是香港第三條過海行車隧道,是全港首條雙程 3線行車的過海隧道和全港最大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長1.97公里,連接香港島的西營盤和九龍油麻地附近的西九龍填海區,是香港第1條雙程3線分隔沈管式隧道,並與機場鐵路的第三條過海鐵路隧道同時興建。九龍出入口附設有20個繳費亭的收費廣場,當中 4條行車線可隨時改變行車方向,如繁忙時間便可為同一行車方向提供12條行車線。並在油麻地交彙處連接西九龍公路;西營盤出入口的交彙處包括17條接駁天橋、1條下通路和多段引道,連接4號幹線。

中信泰富旗下的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在1997年以“建造、營運、移交”方式獲發西區海底隧道30年的專營權。因其高昂收費,西區海底隧道車流一直偏低,未能分流香港海底隧道的負擔。於2006年,平均每日行車量只有44,373架次,遠低於可供行車數目的 180,000架次。

香港第四條海底隧道

香港第四條過海隧道是一條計劃中的海底隧道,研究在香港海底隧道東面興建另一條海底隧道。倡議中第四條海底隧道由連接香港島的炮臺山和九龍黃埔,並考慮同時興建鐵路管道,以減低第五條過海鐵路隧道的興建成本。

事實上,有關工程的建議事實上已經響起了一段長時間,以舒緩紅隧的交通流量壓力。雖然先後有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通車為香港海底隧道分流,但由於由中信泰富旗下的兩間隧道公司所壟斷,兩隧均多次加價以致收費高昂,加上地理位置不及香港海底隧道方便,故隧道的飽和程度日益惡化,在週末及假日前夕,有時到淩晨12時左右仍可見車龍,使紅隧所承受的壓力愈來愈大。因此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的呼聲再次響起,以抗衡中信泰富對香港過海交通的壟。

過海鐵路隧道

現時有 3條港鐵路線亦會穿過維多利亞港,包括:

第一條過海鐵路隧道:荃灣線(接駁港島金鍾站及九龍尖沙咀站一段)

第二條過海鐵路隧道:將軍澳線(接駁港島鰂魚湧站及九龍茶果嶺一段,與上述東區海底隧道一同興建)

第三條過海鐵路隧道:東湧線和機場快線(兩路線使用同一隧道,接駁港島香港站及九龍的九龍站一段,與上述西區海底隧道一同興建)

1967年,政府在檢討香港交通同時,同時邀請英國交通研究部門就香港整體交通作出研究。因此出現首次過海鐵路隧道雛型,在1982年與港鐵修正早期系統第四期工程一起啟用。此外,1970年亦曾建議在九龍尖沙咀興建另一條過海鐵路隧道連接香港島的上環,因為資金及人口問題而拖延。

1980年代,因第一條過海鐵路隧道開始出現飽和現象,政府決定在維多利亞港東面興建第二條過海鐵路隧道。

1989年,因為過海鐵路隧道發展需求,紛紛出現多個過海鐵路隧道方案,其中在維多利亞港西面興建過海鐵路隧道相對重要,以便加強機場鐵路接駁能力。同時又因為部份路段與西區海底隧道重疊,一同興建可減低興建成本。

現時,政府正重新規劃第四條過海鐵路隧道,連接香港島的中環至灣仔填海區及九龍紅磡。此方案沿襲1970年的東九龍線方案,並加以改良。最初政府一直是考慮地下鐵路方案,但因1989年的中環至灣仔填海區,而重成規劃。2002年,政府採納九廣鐵路的沙中線過海方案,後因政府考慮將兩鐵合併以減省開支並打造成世界級鐵路系統而擱置。2006年 4月,兩鐵合併終落實,第四條過海鐵路隧道又再被重新規劃。

與此同時,第五條過海鐵路隧道方案亦在1989年提出,曾考慮以觀塘線、機場鐵路或九廣鐵路連接香港島的炮臺山站及九龍黃埔站。由於第四條過海鐵路隧道尚未興建,故香港暫時並無興建第五條過海鐵路隧道的迫切性。

渡輪服務

2006年啟用的中環7號渡輪碼頭過海隧道和鐵路未興建前,渡海小輪是往來維港兩岸的唯一交通工具;香港的渡輪事業亦曾一時興盛。最早的渡輪公司是約在1888年成立的“九龍渡海小輪公司”,由一位波斯拜火教教徒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創辦,來往尖沙咀與中環。1898年,九龍倉收購“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並把“九龍渡海小輪公司”,改名為“天星小輪公司”。

香港的發展一直側於香港島一邊,但隨著九龍的發展,市民對於港九之間的渡輪需求日漸殷切,20世紀初期,分別由16間小輪公司承辦來往由中環至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地的航線,可是由於太多公司承辦,易生混亂,故港府在1919年起,批出專營權予“四約街坊輪船公司”,營辦港九之間的渡輪服務。及至1924年1月1日“四約街坊輪船公司”專營權期限屆滿,由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接辦服務。

港澳碼頭夜景此後,有一段長時間大部份航線由油麻地小輪提供服務,主要路線有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中環至佐敦道碼頭、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港島東區至中環的交通十分擠塞,油麻地小輪曾開辦由太古城至中環的非過海渡輪服務,1985年,地鐵港島線通車後服務便取消。渡海小輪的服務時間至午夜止,在海底隧道及通宵過海巴士前現前,停航後市民只能等待第2天早上過海,又或者乘搭收費較昂貴且危險的“嘩啦嘩啦”電船。

1990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的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一些碼頭像佐敦道碼頭及大角咀碼頭一類往昔較繁忙的大型碼頭,在西九龍填海後並沒有重建。今天,除了尖沙咀和觀塘外,九龍區就只剩九龍城碼頭和紅磡碼頭這些沒有鐵路連接的區份設有渡輪服務。

過去油麻地小輪還有汽車渡輪服務,駕駛人士如需過海,便需把汽車駛至汽車渡輪碼頭,駛進特製的汽車渡輪過海,沿途可在車上欣賞兩岸風景。1980年代末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後,汽車渡輪服務因使用需求大跌,加上營運成本昂貴而終止。近日,由於兩條海底隧道的加價,促使紅磡海底隧道所面臨的交通壓力漸增,有人曾倡議恢復停辦多年的汽車渡輪服務。

現時,維多利亞港內有天星小輪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渡輪服務有限公司、港九小輪有限公司提供往返維多利亞港兩岸的航線。另外也有不少公司提供部份航線往返維港至澳門及廣東省珠三角等地。

碼頭

中環 9號碼頭夜景維多利亞港有多個渡輪碼頭、汽車渡輪碼頭及公眾碼頭。有關碼頭主要是提供往返維多利亞港內的航線,而中環碼頭更提供往返維港至離島的航線,而在北角及觀塘汽車渡輪碼頭仍提供危險品車輛渡輪服務。維港內亦設有一些公眾碼頭供小型駁船、遊艇、觀光船等作上落客服務。亦有小量的補給和貨物轉運。

維多利亞港上設有2個大型離境碼頭:港澳碼頭及中國客運碼頭,來往澳門及廣東省珠三角各口岸,碼頭設有出入境設施,可辦理離境手續。

避風塘

海運大廈郵輪碼頭香港每年夏季時均不時會遭受颱風侵襲,因此,維多利亞港內設有多個避風塘供船隻躲避風雨及停泊,亦有不少經營遊覽維港以及香港一些離島的船艇,部份更提供娛樂設施和餐飲服務。銅鑼灣避風塘除了是遊艇的停泊點外,也以避風塘菜聞名,以富辛辣及味濃特色的海鮮料理為主,當中的避風塘炒蟹更是香港著名的地道美食之一,昔日的不少食店已“上岸”移到北角至銅鑼灣一帶經營。

郵輪碼頭

位於九龍尖沙咀的海運大廈是香港目前唯一的郵輪碼頭。海運大廈於1966年落成,除碼頭外亦設有寫字樓及商場。不少著名郵輪曾在海運大廈停泊,包括曾經是世界最大郵輪的伊利沙伯號。

近年政府建議在前啟德機場所在的啟德興建一座新的郵輪碼頭,惟現時公眾仍未就該前啟德機場用地的填海面積達成共識。

渡海泳

香港在1906年起開始舉辦維多利亞港渡海泳,曾經是一年一度的盛事,當時的渡海泳由九龍尖沙咀公眾碼頭遊往中環皇后碼頭,賽程長1600米。但由於海面交通繁忙令封閉海港困難,海港水質每況愈下,加上興建香港文化中心而封閉尖沙咀車站的鐵路碼頭,渡海泳在1979年停辦。近年政府稱東部已漸漸改善,加上在一些機構如香港業餘游泳總會倡議下,有意再度舉辦渡海泳以吸引旅客,但公眾反應仍未有共識。2005年港九拯溺員工會亦曾計劃以發動救生員進行集體渡海泳為爭取權益。

但目前香港法例第 313章附屬法例《船舶及港口管理規例》下,未經海事處處長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在維港游泳,最高可罰款港幣2000元。

龍舟邀請賽

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前身香港旅遊協會,曾在維多利亞港舉行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該活動始創於1976年,首屆於筲箕灣避風塘舉行,及後舉辦地點多於尖沙咀東及灣仔對開海面,每年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代表隊前來較勁一番,是香港龍舟界的一大盛事,吸引不少觀眾前往維港兩岸觀賞。

維港上空的煙花匯演煙花匯演

維多利亞港是香港舉行煙花匯演的主要場地。1982年起每年農曆年初二、以及1997年起回歸紀念日及國慶日,維多利亞港都會成為大型煙花匯演的舞臺,每年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在維港兩岸欣賞。

另一方面,在部份日子的幻彩詠香江表演中,將在維港海上加插煙火表演,使匯演更添吸引力。

環島帆船比賽

香港早於1864年已曾舉辦環島帆船比賽,2003年沙士疫症過後,採用原有航道恢復舉行。而皇家香港遊艇會亦每年舉辦“環島行”遊艇比賽。

香港會議展覽

中心新翼及中環廣場

香港由於平地少而山多,港英政府早年便已開始進行填海工程以擴展土地,以致海港面積不斷縮小。

近年,不少香港人開始關注維多利亞港的填海計劃,並開展了不少保護維港的運動,當中以保護海港協會最為人所認識。該會在1996年發動簽名行動得到 170,000個市民簽名支援而成功推動保護海港條例,後於1997年6月于立法局最後一次會議時成為法例。

香港主權移交後,反對填海的聲音漸趨強烈。1998年,因為保護海港協會為首的多個環保團體的反對,逼使政府先後需要暫緩及重新檢討啟德及添馬艦對出的填海工程。其後,部份團體及市民及曾就政府於灣仔北與中環的填海計劃作出法律訴訟,直至2004年,終審法院就政府的灣仔北填海計劃判定政府敗訴;但在2005年,政府在中環的填海計劃上獲得勝訴。儘管政府在中環填海計劃獲得勝訴,但為避免再次引起訴訟,政府亦成立諮詢性的共建維港委員會,以聽取民間對於填海工程的有關意見。

今天的維多利亞港在多次填海造地後面積已大幅減少,但交通卻越來越繁忙,海浪因而比往日大,體積較小的船隻在海上航行會搖曳不定。

景觀保護

維多利亞港兩岸是香港著名的觀光點,不少旅客會到太平山項遠眺維多利亞港及九龍半島的景觀,但地產商多年來不斷在維多利亞港兩岸臨海地段新建高樓,部份高樓甚至遮擋了獅子山山脊線,令海旁景觀及兩岸山脊線受破壞,阻礙旅客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景觀。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出,雖然香港已立法在填海方面保護維多利亞港,但沒有在景觀保護方面立法規管,地產商仍可以在維多利亞港兩岸興建高樓。該團體調查發現,香港人普遍贊成政府應著手立法保護維港景觀。

水質污染

維多利亞港的水質曾被長年忽視,其中以19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對水質污染影響。當時政府仍未有措施監控工廠排出的污水,香港每天向維多利亞港排放約 150萬立方米篩濾後的污水,其中有不少含有毒物質及重金屬的廢料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到維港,沈積在維港海底的污泥中。

缺德者亂拋垃圾到海中,船隻漏出的油漬等問題均是水質下降的來源。此外,充滿化學物的家居清潔用品經廁所排放到維港,特別是沙士事件時期,市民大量使用漂白水,致使海水中的氨含量偏高。

多次的填海亦是一個間接影響水質的因素:填海工程將海岸線修直,造成一些海水流量不大的死位,海港的收窄也減弱了潮水的沖刷能力,這些均造成維港上一度積聚垃圾及臭味。根據水質測試證實海水中的大腸桿菌含菌量偏高,氧含量偏低,容易令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有香港立法會議員更提出,若維多利亞港再繼續填海工程,將來必定會變成維多利亞渠了。

政府於是推行策劃性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又推出“淨化海港計劃”及“海港汙水處理計劃”(原名“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或“策略性排汙計劃”)以處理水質下降之問題。據香港環境保護署監察所得之資料,近年來雖然水質污染情況略有改善,但是仍需繼續改善維港的水質。政府一方面亦製作了不少電視宣傳片以呼籲市民不要將垃圾投入海港中,一方面則有部門負責檢拾海中的垃圾,及定期對水質進行調查。長遠方面,政府曾考慮過以導管將污水排出公海以減低維港內的水質污染。

過往維港上有不少捕魚活動,但由於水質污染影響,令不少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雖然一直仍有不少人在維港兩岸垂釣,但由於有關的海產有機會吸入有害物質,因此維港中的海產卻不宜食用。

另一方面,由於維港污染問題嚴重使能見度下降,加上海面交通繁忙令封閉海港困難,使往日在維港上盛行的渡海泳活動消失。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