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馬來西亞 »

馬來西亞華人歷史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20日

馬來西亞華人歷史

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又稱馬來西亞華裔或為華裔馬來西亞人,簡稱大馬華人、大馬華裔及馬華,是馬來西亞籍的華族,大多自稱為華人或唐人,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移民。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中華民國成立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近代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大馬華人已經減少很多。

 

南來歷史

據中國古籍記載,於唐朝時期就已有少量唐人南下馬來半島一帶進行商業活動。當時唐人主要是暫居經商,並無大量定居。

到了明代,有大量叛軍和回民開始遷居南海一代(即馬來群島),由於為明成祖立過大功,鄭和曾多次在滿剌伽停留,後來將滿剌伽,巴領旁,泗水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也安置了數位回民為當地領袖,巴領旁有施進卿,泗水有數位;Sunan Ampel, Sunan Bonang, Sunan Kalijaga, Sunan Gunungjati 和 Sunan Giri等,他們被尊稱為爪哇島的“九大聖人”(Wali Sanga),還有一位有爭議性人物,拜裏迷蘇剌,滿剌伽王,據說他雖然接受了波斯伊斯蘭頭銜為 Iskandar Shah 但他沒有歸依。 至今麻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回民有關的遺跡。據明史卷三百二十五,當年鄭和護送滿剌伽王,拜裏迷蘇剌,和大量大明人員,人數五百,在滿剌伽定居下來。與此同時,伊斯蘭教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也促使回民和唐人在滿剌伽的活動日益增加。

滿剌加蘇丹國的國際貿易港口之成功,也導致許多鄰國統治者的信仰改變,從傳統信奉印度教混合佛教改為信仰伊斯蘭教。1961年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哈姆加長老曾明確寫下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曰:「印尼和馬來西亞伊斯蘭教之發展,與中國一名虔誠穆斯林密切相關,這位穆斯林就是鄭和將軍。」

一些唐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滿剌伽定居,接受同化,繁衍開來。此時開始,唐人開始在滿剌伽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滿剌伽重要的一個民族。大明衰弱後,這些通婚唐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大明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族( Nyonya-Baba)。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大明時代的方言,即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Peranakan Hokkien),但依然保留了各種大明的風俗儀式。

滿清王朝時期,許多不願投降的反清義士也逃到南海一代。而大清子民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大清戰敗,中英簽署《南京條約》,大清承認國民前往海外謀生的權利,由於當時大英帝國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大清工人(或稱為苦力)從大清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後,大清子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大清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這時期馬來半島的大清子民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大英帝國停止輸入中國勞工。此時,華族女性人口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比例結構趨向平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由於資本世界和共產世界的敵對,馬來亞也面臨馬共的挑戰,中國移民來馬基本上停止。此後,馬來亞華人人口完全依賴自然增長,而非移民。

 

馬來亞華人與中國革命

孫中山先生于1910年11月間在馬來亞的檳城開會密議廣州“三.二九”起義(史稱黃花崗起義)。在這件起義犧牲的華人有29名分別來自新加坡、馬來亞、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年齡最大的是52歲的越南華僑羅聯,最小的則是出生在霹靂( Perak)年僅18歲的餘東雄。這些烈士中工人為15名,商人 3名,其餘的則為學生、記者、教員和傳教士。目前可考的有來自馬來亞的:

1.李炳輝,又名祖奎,別號路得士。早年旅居霹靂州,入教會所設學校學習英文,後來由該校保送麻六甲某校肄業,分發新加坡英國長老會教堂從事傳教。年僅20歲的他,途經香港時,即接到母親勸他不要去冒險的信件,但他卻寫下絕筆詩。起義時, 他隨黃興進攻兩廣總督衙門署,至高第街戰死。

2.李晚,祖籍廣東雲浮,(1874--1911),這位吉隆玻的裁縫工人,為了參加廣州起義,賣掉了自己的腳踏車作盤纏。在攻打總督衙門的戰鬥中扛著大旗衝鋒在前,中彈而死。

3.李雁南,祖籍廣東開平,早年旅居馬來亞和緬甸,戰鬥中受傷被捕後押上刑場。

4.羅仲霍,廣東惠陽人,(1881--1911)。名堅,字則君。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畢業於檳城師範學堂。曾經協助籌辦吉隆玻尊孔學堂、荷屬火水山(今印尼棉蘭市)中華學堂,曾經擔任這兩間學堂的校長及當地報館主筆。

5.餘東雄,祖籍南海,(1894--1911)生於霹靂務邊,1911年初回中國參與起義,他與羅仲霍、何克夫等攻進總督衙門,搜尋兩廣總督張鳴岐未獲,出署時與清軍相遇,激戰中犧牲,年僅18歲的餘東雄是最年輕的犧牲者。

6.郭繼枚,祖籍廣東增城,(1892--1911),生於馬來亞霹靂州務邊,生前為礦工,年僅19歲的郭繼枚與餘東雄是生死之交,共習武並結伴打獵。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務邊富商餘東旋負起照料郭繼枚和餘東雄之家屬的義務,分別將他們安置在務邊大街400號及404號。據悉郭氏和餘氏皆未留下後代,其家屬的最終下落也未明。

新加坡的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的入口處佇立著4座黃花崗烈士的銅像。其中兩名持刀槍者即為郭繼枚和餘東雄供人憑弔。

 

民族身份和地位

馬來西亞華人是屬於非土著身份( Non-Bumiputra),這也包括峇峇娘惹,印度族等等。馬來族人及馬來西亞土著是 Bumiputra,也包括葡萄牙族,印尼族人等等,都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馬來西亞憲法第 153條款和馬來人至上)。馬來西亞華人可以通過同化的方式獲取土著特權,也即是( Bumiputra)身份,這必須要與馬來族或馬來西亞土著通婚,改變信仰伊斯蘭教和把原有的姓名改為馬來伊斯蘭名字,同化後的子孫就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根據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NEP),由於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至上(馬來語:Ketuanan Melayu) 也既是種族主義信條,此信條的用意是要貶低非馬來人的身份讓他們無法享有馬來西亞土著特權,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等級制度,此信條把馬來西亞華人和其他非馬來人的身份往下推成為‘第二等公民’。(注明:所謂的第二等公民,是因為非土著受到明顯不公平的對待,故出現的用詞)。

 

華人和華僑的差別

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已經把海外出生的中華民族後代和入籍他國者規為非中國公民亦非華僑,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承認雙重國籍,然而中國方面依舊稱呼馬來西亞華人為「馬來西亞華僑」、「馬來西亞籍華僑」、「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等等的誤稱。須知「華僑」權利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保護,馬來西亞華人完全沒有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保護。

 

華人、華僑和歷史遺留的問題

根據2008年的資料,馬來西亞目前仍然有將近20萬持紅色身份證的華人。這些人中,大部分法律上是無國籍者,因為一部分人仍然是持著已不被承認的中華民國護照。這種現象是一個長久已被馬來西亞華人遺忘的歷史。馬來西亞獨立之前,華人在目睹時代的變化和孫中山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中國的革命活動。滿清被推翻後,在英國人的允許下,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於1912年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建立支部。1925年孫中山逝世,同年英國殖民政府禁止中國國民黨的活動。1930年,中國國民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表明中國國民黨並非馬來亞的非法團體,同時不反對華僑入黨,只要他們的活動沒有危害當地政府的利益。中國國民黨馬來亞支部在抗日時代就發揮作用,積極開展華僑在財務上支援中國抗戰,華僑機工也前赴後繼在滇緬公路上維護車輛及輸送援華物資。1949年 9月11日,中國國民黨在失去中國人民和華僑的支持後,關閉馬來亞的支部。加上英國於1950年 1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封閉中國國民黨組織,其黨產和活動轉向俱樂部形式散佈在馬來西亞民間。認同中國國民黨的人士繼續堅持中華民國護照及俱樂部活動,造成他們的後代只能以永久居民的身份持有馬來西亞紅色身份證。這些因歷史所遺留的問題也因為中華民國在臺灣本土化、馬來西亞華人主流社會忽略及政治上的排斥,漸漸被人遺忘。華教鬥士拿督沈慕羽局紳是目前馬來西亞華人罕見的的國民黨人士,他于1988年 7月及1993年 8月分別被聘為國民黨第十三及十四屆中評委。2002年,麻六甲華團慶賀拿督沈慕羽局紳90歲壽宴,馬英九及連戰也特別托人送禮。

而在霹靂州的太平,在馬來西亞獨立50年後,仍然有華人在銘旌與墓碑上採用“民國”為正朔,這往往使年輕一代的華人為之困惑。

 

華人與現代中國政治

在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後,政治上馬來西亞華人已經和中國大陸劃定界限。由於政治上的對抗,馬來西亞政府限制華人訪問中國大陸和看親。這雖然造成一種障礙,卻不影響有限制的貿易和經濟來往。馬來西亞人訪問中國大陸的限制延續到1989年馬來西亞政府和平解決馬來亞共產黨叛變問題後才取消。除了政治問題之外,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後,為了避免其他種族的猜疑,馬來西亞華人對涉及中國的課題上都保持沉默。

雖然英國早在1950年元旦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後卻因為馬來亞共產黨叛變問題而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建立領事外交。這段外交關係一直維持到1974年馬來西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為止。

長久以來,馬來西亞華人,團體和華人政黨都不宣揚任何與中國的關係。許多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或臺北駐馬來西亞代表出席的華人團體活動都保持低調,華人報章也不宣揚。然而,2004年激烈的臺灣總統選舉及陳水扁提出防禦性公投,一些華人團體領袖在前馬華公會會長李三春及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陳凱希的帶領下,馬來西亞華人團體罕見的建立一中促進會,史無前例地公開發表反台獨立場。

 

公民權

早年華人領袖陳禎祿在1947年出版 Malayan Problems 一書中反對《馬來亞聯邦憲法報告書》中歧視性的條款。在當年緊急狀態期間,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同情和支持馬共為由,擬驅逐約數以萬計的華人出境,要把華人遣送回中國大陸。陳禎祿為此而親身向英國欽差大臣葛尼(Gurney)交涉,他反對英國殖民地政府這種殘忍手段。最終英國殖民地政府撤銷了遣送華人返回中國大陸的計畫。

 

人口

馬來西亞的華族獨立初期原本占總人口比重較高,大約35%,但由於出生率較低,現在已經降到24%左右。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的七十年代以後,有大量的馬來西亞華人移居或長居發達西方國家或臺灣、新加坡、日本等等。現今人數有六百多萬。仍是該國第二大族群,次於馬來族(60%包括原住民/土族),而多印度裔一倍半。至於在一些城市裏,如柔佛巴魯、檳城、怡保、巴生、麻六甲、古晉,華族的比重就要高得多,一般都超過半數。籍貫可分為福建、廣東、客家、潮州、興化、海南等。另外有部分大馬華族長期受馬來和其他文化影響而形成了新的華人族群,稱為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

 

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根據馬來西亞人口專家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在1957年,華人人口比例約為全國總人口的 40%,而到了2001年已下降至25.7%,預測到2021年將降至21.3%。華人也多是注重對子女的培養與教育,以應對未來挑戰,而不願因“多生粗養”來承受過多經濟的壓力。因此,相對富裕的階層或知識水準較高者都不願多生孩子,在鄉村地區,由於生活水準和教育水準不高,孩子可以多多益善。現在馬來西亞華人總公會提出華人多生孩子有獎,他們的口號是:一個太少,兩個不夠,三個太單調,四個有獎金,五個更加好,六個最理想。

 

華社三大支柱

自18世紀起至20世紀初華人南來馬來西亞以來,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華人社群認為是傳承中華文化和凝聚華人民間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華社三大資產或華社三大臂膀。

馬來西亞執政當局長久以來一直堅持單一語文和文化的政。對於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延續,華人社會普遍上須靠本身的努力。華人社團、華文教育和華文報刊被並稱為華社三大支柱已經是深入華人社會的共識並經常被馬來西亞華人各界引用。通過馬來西亞華人各界多年努力的推廣, 馬來西亞華人三大支柱也漸漸為海外華人世界重視及報導。由於執政當局認識到三大支柱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很大,執政黨長久以來試圖取得華文報章來宣揚所謂的國家政策。這可從兩起政黨收購華文報章事件來瞭解。

1990年代代表馬來民族利益的巫統與馬華公會分別入主由香港出名作家金庸創辦的《新明日報》與《馬來亞通報》。然而,這種試圖通過強大商業財力來控制華文報章以便主導華人社會的輿論與走向以及為政黨服務的作法,最終因為華人社會識破和排斥而失敗。《新明日報》與《馬來亞通報》也因此走進歷史 。

然而,號稱代表馬來西亞華人的馬華公會對90年代《馬來亞通報》的失敗卻仍然不死心,再度于己於2001年動用 2億3000萬零吉向豐隆集團收購當時銷量第二大的《中國報》及銷量第三大,創辦78年的《南洋商報》。馬華公會馬華收購華文報的消息證實後,華人社團的反應非常激烈,除了 500個華團公開表態反對之外,活躍的華文報評論人及專欄作者也集體停止供稿給《南洋商報》及《中國報》。

自1969年五一三事件後,馬來西亞執政黨以國家利益的理由下壓制媒體自由。然而,隨著互連網的成長,馬來西亞執政當局在無法對付自由言論後就致力醜化互連網的資訊。根據當今大馬的描述:“不是將冠以外國利益代理的罪名,便是打上破壞族群和諧的標籤。這背後其實是簡化問題、排外反殖的建國( nation-building)論述,以政府作為民族國家的保護者,以國際社會為外患,以國內異議者為內奸。這種論述乃是所有鉗制性媒體法律的自我辯護合理性依據”。

 

華文教育

華人初到馬來西亞時多開設私塾以教育下一代,當時的私塾多半以《三字經》、《千字文》或《四書五經》等做為教材。

在南洋,辦學初期英殖民政府多半對其採取放任態度;然而到了1920年,殖民地政府見華人勢力日漸龐大,逐頒佈《1920年學校註冊法令》對其進行阻撓和打壓。

二戰時期,日本侵佔馬來亞半島迫使民間教育陷入停頓的狀態,直至戰後方見復蘇。在這期間,殖民地政府先後頒佈《1952年教育法令》、《1956年教育(修正)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和為數眾多的報告書。

獨立以後,聯邦政府採納1955年的《拉薩報告書》和1961年的《達立報告書》頒佈了《1961年教育法令》,大大地削弱了華文教育的發展引起民間的極大反彈;為了維護華人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董總和教總在1977年開始推動獨中復興運動。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200余所國民型華文小學、60所獨立中學和 3所私立多元媒介大專院校。是目前兩岸三地以外中文教育體系最完善的國家。

 

華文報刊

初期的馬來西亞華人對祖籍國有割捨不斷的感情,渴望加強與祖國的聯繫,故早期的華文報刊內容多以中國新聞為主。但在獨立後,馬來亞政府開放讓僑民入籍以及第二代馬來西亞華人的誕生,華文報刊也慢慢地轉變編輯方針,同時加強華人社群與政府及其他民族之間的訊息交流,扮演著橋樑的角色。今天的馬來西亞華文報刊也依然有特刊報導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新聞。

馬來西亞最初的華文報刊是1815年至1879年之間發行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尚存最長青的報刊是1910年由孫中山在檳城創辦的《光華日報》,當地華文報刊在反殖民統治、抵禦日侵和建國獨立等歷史事件上都發揮了反映民情的功能,漸漸由僑報轉型為主流報刊。目前較具地位的報刊分別有:《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中國報》、《光華日報》、《光明日報》和《東方日報》等。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