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馬來西亞 »

麻六甲三寶山華人墓碑籍貫考略

作者:鄭來發  來源:馬來西亞研究資訊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30日

麻六甲三寶山華人墓碑籍貫考略

中外學者研究17--19世紀麻六甲華人史,多依賴青雲亭的碑銘。三寶山是中國以外最大的華人義山,明清墓碑眾多。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黃文斌副教授所著的《麻六甲三寶山墓碑集錄》(以下簡稱《集錄》),由華社研究中心出版,為研究麻六甲華人史提供了新的領域、新的史料。在中國國內,墓碑多埋葬在故土,且是宗族葬在一起,一般不需要注明籍貫。而早期華人下南洋,分佈於各地,由於來自國內不同的地方,因此墓碑標明籍貫,以彰顯自己的原鄉認同。明清地方基層村社繁多,明代漳州鄉村多實行“都--社”制度,清代改為“都--保”制度,“保”類似於現在的行政村,“社”類似於自然村。所以民間依然使用明代的基層“社”的稱謂。墓碑上的籍貫也顯示出了這個特徵(宋燕鵬著《馬來西亞華人史:權威、社群與信仰》第189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集錄》收錄了 173座古墓,其中明代 2座,清康熙時期 3座,乾隆時期97座,嘉慶68座。這些古墓墓主大多數為祖籍漳州。但《集錄》把一部分籍貫屬於漳州的墓主錯歸其他地方或歸不可知。茲將祖籍漳州的古墓列出如下:

最早的古墓是祖籍漳州的麻六甲第一任甲必丹鄭明弘之墓(1677年)籍貫標明為“文山”。據漳州《滎陽鄭氏漳州譜》記載:今龍海市榜山鎮文苑、上苑、下廟、花亭、洪厝、上園、後裏、田裏厝、店仔尾、溪頭、官洲、南苑社為鄭姓宗族聚落,古地名為宋代龍溪縣始安鄉惠恩裏十一都十四圖藍苑之西文苑、上苑社。十世思顯,號我填,移居西洋萬丹,子啟基,名芳揚,在麻六甲任首任甲必丹。由此可證鄭芳揚祖籍為今榜山鎮文苑社。清康熙時期有鄭盛祖之墓(1689),此墓誌明為“顯考盛祖鄭公壽域”,立碑年份為“康熙貳拾捌年孟秋”(1689),並注明墓主的籍貫為“龍溪”(黃文斌著《麻六甲三寶山墓碑集錄》第48頁,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2013年11月)。

甲必丹陳承陽之墓(1799)籍貫標明為“霞滄”,《集錄》推論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廈門的別名或別稱。筆者認為,無論是廈門或者同安縣,歷史上從沒有這個“霞滄”的別稱。從漳州範圍內查考,龍海市海澄鎮埭新村有一個“下倉”的自然村,但該村為蔡姓宗族村落。另一個是漳州市薌城區石亭鎮下蒼村,轄有:下蒼、樓坑、徐山三個自然村。總人口1720人, 414戶,現為李、黃、陳、梁、許等姓氏所居。根據麻六甲早期華人多來自漳、泉。因此陳承陽籍貫“霞滄”很可能來自這個村。甲必丹曾達尊之墓(1874)籍貫標明為“霞露”,有的學者推論為祖籍廈門,顯然欠妥。因為廈門歷史上屬於泉州府同安縣,後來設思明縣、思明州。1935年才建置廈門市。那麼“霞露”究竟是哪里?筆者多方考證,根據《積善甪裏曾氏簡譜》記載:今龍海市角美鎮社頭村下路、官路、曾尾、社尾社,古地名同安縣明盛鄉積善裏十九都角官路保霞露、官路、曾尾、社尾社。1957年劃歸漳州,屬龍溪縣東山區。這四個社村民都是姓曾。顯然,曾達尊(又名曾佛霖)的祖籍就是今龍海市角美鎮社頭村下路社。

清雍正時期古墓墓主籍貫為漳州的有:劉粦官之墓(長泰籍,1733)。墓碑上志明其立碑年份為“雍正葵醜冬吉旦”,即1733年,地望為“長泰”。此墓較其他墓特別之處在於墓主之名前方多加“西湖”兩字(黃文斌著《麻六甲三寶山墓碑集錄》第51頁,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2013年11月)。據查證,劉粦官祖籍為福建長泰縣陳巷鎮西湖村鳳口社,為劉姓宗族聚落,其祖祠為“彭城堂”。

乾隆時期97座古墓中,有23座志明“皇清”,無法查證祖籍。另74座古墓中,祖籍漳州的有:

曾承恩之墓(槐浦,1742);許景三、曾勤惠之墓(槐浦,1766);曾邊郎、蘇慶娘之墓(槐浦,1770);曾好官、徐玉娘之墓(槐浦,1791);邱埈栽之墓(新安,1774);邱興隆、王三娘之墓(新安,1787);邱士甲之墓(新安,1793);許元( )、楊( )( )之墓(新安,1795);邱峻光、林氏宗之墓(不詳);陳( )誥之墓(澄邑,1739);( )( )( )之墓(澄邑,不詳);三( )曾祖公之墓( )(澄邑,1741);黃門( )淑慈之墓(澄邑,1742);張拔茂、鄭柔儉之墓(靖邑,1740);( )( )( )之墓(青礁,1767);( )( )( )之墓(青礁,1774);李登之墓(長泰,1755);李堯德、曾慈正之墓(長泰,1789);許天瑜、廖淑慎之墓(馬坪,1757);周賜郎、傅登岸之墓(漳浦,1774);楊彩眉之墓(南靖,1775);蔡寶藏之墓(龍田,1784);徐院之墓(石溪,1793);楊寶娘之墓(龍山,1793);蔡懿德之墓(豐江,1793);林鐃官、黃友娘之墓(溪頭,1766);吳集夫、陳孺人之墓(龍邑,1736);陳俞昌、趙遜娘之墓(漳城,1759);吳善周、楊檜娘之墓(壺山,1794);蘇擇三、許壹娘之墓(太江,1776);蘇文宗、邱淑榮之墓(太江,1793);林將之墓(普賢,1738);林門張氏順娘之墓(普賢,1741);陳朝弼、李柔順之墓(圳尾,1754);陳蘓虎之墓(圳尾,1793);王克忠之墓(甫山,1783);邱天盛之墓(新江,1736);邱為政之墓(鎮頭,1776);邱次旋、黃懿德之墓(曾橋,1788);陳振清、陳振高之墓(滄江,1774);陳良錫之墓(滄江,1783);陳奪魁之墓(滄江,1787);陳門張淑命之墓(滄江,1794);鄭惜娘之墓(鄭店,1778);余門謝氏惠慈之墓(溧水,1787);陳瑞( )之墓(峨山,1790);徐耀祖之墓(官岱,1755);塗玉娘之墓(官岱,1793);馬殽遠、陳潤淑之墓(上馬,1780);曾篤厚、陳勤慈之墓(厚寶,1787);蔡昂若之墓(澄倉,17920);陳省察之墓(峻美,1754);許順興、楊彩娘之墓(後境,1789、1793)(黃文斌著:《麻六甲三寶山墓碑集錄》第56--61頁,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2013年11月)。

上述墓碑墓主籍貫除了標明縣名外,大多標明社名。根據考證,籍貫為“槐浦”是今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東園鎮港邊村,為曾姓宗族村落;籍貫為“新安”是漳州府海澄縣三都新垵村(今廈門海滄管轄),為邱姓宗族村落。邱興隆是薛佛記的外祖父;籍貫為“澄邑”為海澄縣;籍貫為“靖邑”是漳州府南靖縣;籍貫為“青礁”是海澄縣青礁村(今廈門海滄管轄),為顏姓宗族村落;籍貫為“馬坪”為今龍海市程溪鎮人家村,是許姓宗族村落,古地名為南靖縣居仁裏二圖馬坪居田源(人家)社(1957年屬龍溪縣程溪區人家鄉)。《南洋名人集傳》記載檳城名醫許曉山祖籍南靖縣馬坪村,也就是今龍海市程溪鎮人家村;籍貫為“龍田”是今龍海市角美鎮龍田村;籍貫為“石溪”是今龍海市石碼的古稱;籍貫為“龍山”非南靖縣龍山鎮,因為龍山鎮並沒有楊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龍溪縣誌》載在鄉建制的都,其中二十六都統10個社:李林社、霞石社、赤嶺社、路邊社、孚美社、吳坑社、南坑社、油車社、龍山社、璞山社。二十六都在今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一帶,有一個行政村朝陽村為楊姓宗族村落。可以肯定楊寶娘之墓的祖籍“龍山”就在這一帶。

籍貫為“豐江”或“太江”是今龍海市東泗鄉太江村,原屬福建漳浦縣管轄,後歸海澄縣管轄;籍貫為“溪頭”是今龍海市浮宮鎮溪山村溪頭社。古地名為龍溪縣宋始安鄉和平里〔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後為海澄縣城東路留田保一甲溪頭社〕,為林姓宗族村落,開基祖林天用;籍貫為“龍邑”是原龍溪縣的簡稱,1960年與海澄縣合併為龍海縣。

籍貫為“漳城”是龍溪縣城,即今漳州市薌城區;籍貫為“壺山”是今龍海市角美鎮西邊村壺嶼社,為吳姓宗族村落,古地名為宋龍溪縣永甯鄉海洋下裏二十九、三十都烏嶼社(清代屬石美保壺嶼社);籍貫為“普賢”是今龍海市海澄鎮豆巷村普賢社,為林姓宗族村落,古地名為宋代龍溪縣始安鄉崇仁裏九都(1566年後為海澄縣城外西路普賢甲普玄社);籍貫標明為“圳美”是今龍海市東園鎮過田村俊美社,為陳姓宗族村落,宋代屬龍溪縣始安鄉崇德里六七都(明嘉靖後屬海澄縣城外東路圳尾保圳尾社);籍貫為“甫山”,應是龍溪縣一個地名。據查,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慈裕宮門口兩座石獅,銘刻有“乾隆四十年福建龍溪縣二十九都甫山社王淨觀敬獻”;籍貫為“新江”是海澄縣三都“新江社”,即新垵村;籍貫為“曾橋”是今龍海市東園鎮東寶村曾橋社。據《漳浦姓氏叢談》記載:漳浦邱姓大都來自南爐(原屬漳浦縣二十八都,今屬龍海市東泗鄉西嶺村)。杜潯鎮文卿村邱姓還存有舊族譜殘本,記載:祖上光州固始人,于後唐天成二年( 927年)入閩。文卿之祖邱翰,元朝居南爐,生一子維周(號明孫)。維周生九子,長子長卿,贅陳家;次子文卿(原名韓保,文卿是諡號),元朝任潮州路揭陽縣主簿,歸休居杜潯;三子□卿,居龍溪縣浯漾曾橋(即東寶村所轄自然村);四子貴卿,贅張家;五子壽卿,居漳浦縣城西門外坑園(今無社);六子仁卿,居漳浦七都海雲岩下邱厝社,今邱厝為林姓衍居,已無邱姓;七子福卿,後裔無考;第八子□卿,夭折;第九子□卿,開基浮宮,分衍鎮頭。(以□代字者系舊譜破損不明)。由此可見,籍貫標明為“鎮頭”應在浮宮附近的一個社;籍貫標明為“滄江”是海澄縣海滄鎮(今廈門管轄),古稱“滄江”鎮。歷史上海滄曾有“滄江書院”。今海滄還有滄江地名;籍貫為“鄭店”是今南靖縣靖城鎮鄭店村,為楊姓宗族村落。鄭惜娘之墓墓碑上刻“顯妣楊門惜娘”之字樣,顯示鄭昔娘嫁于楊姓為妻;籍貫標明為“溧水”是南靖縣靖城鎮瀝陽村,為餘姓宗族村落,古地名為南靖縣靖城鄉湖山總瀝水保瀝水村。

籍貫標明為“峨山”是今龍海市東園鎮過田村俊美社,古地名為宋代龍溪縣始安鄉崇德里六七都(明嘉靖後屬海澄縣城外東路圳尾保圳尾社),開基祖陳均惠元初由(漳州北溪)遷來峨山圳尾,分支東園、白水、浮宮、海澄等地),形成峨山陳。新馬華人先驅陳篤生家族族譜《海澄峨山陳氏家譜》就記載了家族來源於峨山陳;籍貫為“官岱”是今龍海市角美鎮玉江村田尾社,為徐姓宗族聚落,古地名為宋代龍溪縣永甯鄉海洋上裏二十八都玉洲社(清代屬二十八都劉瑞保田尾社,又稱官岱社),現存霞漳溪邑劉瑞保官岱徐氏族譜一部。麻六甲華人望族徐炎泉祖籍就是官岱社。根據麻六甲徐氏族譜記載,徐家先輩從福建漳州來到麻六甲後,傳到徐炎泉是第五代。麻六甲三寶山朝南靠山腳有一座“官岱徐公”墓群,共有31個,環繞主墳四周的小墓石,每個都刻上“官岱徐公”;籍貫標明為“上馬”是南靖縣梅林鎮磜頭村上馬自然村,為馬姓宗族聚落,明初由永定縣西洋坪遷入;籍貫標明為“厚寶”是龍海市浮宮鎮後寶村後寶社,為曾姓宗族聚落,古地名為宋代龍溪縣始安鄉和平里四、五都(1566後屬海澄縣城外東路留田保四甲厚寶社);籍貫標明為“澄倉”是海澄謝滄的簡稱,為今龍海市海澄鎮前厝村後厝社,謝倉為海澄東門外一帶片名。謝倉蔡含今崎溝、前厝、埭新、河福、上寮、倉頭、玉枕等村40多社古地名:龍溪縣宋始安鄉崇德里,七、八、九都(1566年後屬海澄縣城外東路18、19、20、21、23保和新亭甲、河福甲、塗上甲等)。麻六甲第八任甲必丹蔡士章祖籍就是謝滄人。據漳州《謝滄蔡氏崇本堂族譜》記載:十三世裔,字端甫,過南洋定居麻六甲,任第八任甲必丹,清嘉慶六年(1801)回鄉造母墓,捐銀擴建崇報堂,嘉慶七年(1802)卒,生五子:滄明、滄傑、滄波、滄山、滄海。而據麻六甲蔡士章家族族譜記載:蔡士章,字篤平,祖籍中國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南岐保崇漢戶八都四圖謝滄後厝社。兩者對照,蔡士章字“端甫”和“篤平”不同,很可能其中一個是號。再者,蔡士章的 5個兒子,除了“滄波”和“滄浪”不同外,其他四個兒子名字相同。按照閩南話的意思,“波”與“浪”意思相同,波浪也。而蔡士章的祖籍就是今龍海市海澄鎮前厝村後厝社無疑。

籍貫標明為“峻美”即龍海市東園鎮過田村俊美社;籍貫標明為“後境”的許順興、楊彩良之墓祖籍是今龍海市東園鎮厚境村。該村有一支厚境許宗族。

清嘉慶時期麻六甲古墓有68座,無法查證祖籍的21座。另47座古墓中,祖籍漳州的有:

連林墩之墓(長泰,1798);余英才、劉勤惠之墓(海澄,1802);曾棱天、劉純貞之墓(槐浦,1802);高繼杞、林慈惠之墓(靖邑,1802);許大德、暹慈惠之墓(南靖,1800);吳氏之墓(南靖,1816);余德淳、許柔暢之墓(靖邑,1819);林禪之墓(東園,1805);林遲靈、楊淑慎之墓(東園,1814);陳庥征、顏貞惠之墓(鬥美,1814);陳千里(金沙,1797);林實官之墓(林東,1799);傅怨娘之墓(金浦,1802);周明耀、蘇慈慎之墓(金浦,1818);李士傑之墓(東美,1806);楊景秦之墓(霞陽,1811);丘光平之墓(新安,1816);邱天(瀾)之墓(新江,1797);邱門李溫柔之墓(新江,1817);陳德揚、謝柔順之墓(圳美,1800);悅成之墓(龍池,1802);陳起德、黃慈惠之墓(滄江,1799);何振琢、馬慈桂之墓(鵬程,1816);甘門陳氏容柔之墓(峩山,1801);曾國貞、胡純明之墓(峩山,1802);陳明瑞之墓(峩山,1806);林儀、郭銀娘之墓(鳳崑,1803);余溫恭之墓(瀝水,1805);蔡力觀之墓(謝倉,1819)(黃文斌著:《麻六甲三寶山墓碑記錄》第76--79頁,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2013年11月)。

上述墓碑上標明村社的籍貫,根據考證查明,“東園”是今龍海市東園鎮東園村;“鬥美”是今龍海市港尾鎮島美村,為陳姓宗族村落,古地名為宋代漳浦縣安仁鄉沙澳裏二十三都島尾甲(清代歸海澄縣城外東路島美社,又稱鬥美、島尾社);“金沙”是今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金沙村,為陳姓宗族村落,古地名為龍溪縣游仙鄉龍州裏二十三四都金沙保(1947年屬龍溪縣浦南鄉金杏保金沙社);“金浦”為漳浦縣的別稱;“林東”為海澄縣三都新安保林東社(今廈門海滄管轄);“東美”是今龍海市角美鎮東美村;籍貫標明為“霞陽”是海澄縣三都霞陽村(今廈門海滄管轄),為楊姓宗族村落;悅成之墓表明籍貫“龍池”,從名字看,悅成可能是和尚,那麼“龍池”應是龍海角美龍池岩,為佛教名寺;籍貫標明為“鵬程”應是海澄縣三都海滄的一個自然村。清代海澄三都有 108社,其中包含鵬程社,而三都靠海,清代三都人移居東南亞眾多;“峩山”就是龍海東園鎮過田村圳美社20幾社陳姓村落的統稱;籍貫標明為“鳳崑”是今龍海市榜山鎮南苑村後墩一帶統稱,為林姓宗族聚落。據族譜記載:林瑤,惠文山林氏開基祖林大章的七世裔孫,諱烏,號太玄,擇居五山(今稱象山),為象山林氏開基祖。其次子林肇宗移居鳳昆社(今榜山鎮南苑村後墩一帶統稱),為鳳昆林氏始祖。

綜如上述,麻六甲古墓中,屬於祖籍漳州的有83座,占50%以上。這表明早期麻六甲華人社會是以漳州人為主。

此外,《集錄》標明的一些墓碑籍貫也有誤。茲列舉如下:

清乾隆時期的張繼仲、陳淑慎之墓(東埔,1739);嘉慶時期的曾世禎之墓(龍山,1812);陳志敏之墓(莊山,1815)。

東埔是今廈門市東孚鎮東埔村,宋至清代屬同安縣明盛鄉積善裏十八都。該村張姓開基祖為儒林派崎巷支系 8世孫張應鳳於紹興十二年(1142)由今廈門第一農場孚中央移居到東埔。曾世禎的籍貫“龍山”是泉州市城西龍頭山。唐光啟年間(885--887年),曾參的第三十六世裔孫曾延世,官為唐團練使、光州刺使、開閩侯、贈金吾上將軍晉光祿大夫,奉旨率家族與其內弟王潮、王審知等攻入福建,轉戰福、汀、漳、泉諸州郡。于唐光啟二年( 886年)定居晉江泉州城西的龍頭山一帶。曾延世執行輕徭薄賦、扶農桑、重山海、護工商,整吏治、任賢才、興儒業、振文化等一系列方略,使閩地得以安定,出現了歷史上少見的繁榮時期,為福建的發展立下了功勳,遂成為曾氏龍山衍派一世祖。今龍頭山建有龍山曾氏大宗祠。陳志敏的籍貫“莊山”是今安溪縣龍涓鎮莊山。據《安溪陳氏概略》記載:最早遷安溪的陳氏祖籍地河南潁川,始祖陳軫。其後裔肇基安溪的有20余支系,其中陳宗德於明洪武六年(1373)自(福建)漳平永福遷徒龍涓裏莊山。

下南洋的華人大多渴望衣錦還鄉,但是很多人卻無法回到故土,他們的屍骨只能埋葬在當地。今天,在很多華人聚集的城市或鄉村,都能看到百年以上的華人陵園,那是當地華人共同出資購買的土地,被稱為義山。在新加坡咖啡山埋葬著十萬以上的華人前輩,而在馬來西亞麻六甲的三寶山,也埋葬著1200名華人的先祖。從華僑墓碑可以看到一種資訊,顯示著墓主從中國什麼地方來到南洋。這對於研究華人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以為,華人墓碑的研究,應加強與中國的有關研究機構和學者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互相取長補短,定能開拓華人史研究的新局面。

原載《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17期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