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惠安 »

惠安縣寺廟宮觀庵祠堂岩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惠安縣寺廟宮觀庵祠堂岩

淨峰寺

位於惠安縣淨峰鎮淨峰山。

始建于唐.鹹通二年(八六一年),元.至治年間(一三二一~一三二三年)坍塌,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在廢墟上重建李仙祠(中)、文昌祠(左)和觀音殿(右)。雖年代湮久,規制依然。

山門有聯:

 “淨土無塵東溟碧水連洛伽,逢巒有路南山彩霞捲潮音。”

入山門石蹬西側岩石上刻有王莊題詩:

 “登山連袂樂吾曹,絕頂方知出處高。

  □邁腳跟難立穩,看來危險盡波濤。”

入山門處石碑上,有弘一法師詩刻。

寺宇的仙祖殿、文昌祠、三寶殿一字排開,集儒、道、釋為一處,實屬罕見。又有觀音殿、出泉井、放生池,環境燦然優美。前期寺宇規制,因山形地勢所限未能崇宏壯觀,但卻清寂別致。

寺中主祀神為李仙祖,即八仙中的李鐵拐。傳說李鐵拐有一條瘸腿,不能著地,所以只留下一個足印。又說李鐵拐是當地人,事母至孝,有一天柴燒完而飯未熟,一時心急,舉足人灶代柴,以至致殘;適逢呂洞賓路過,且憐且敬,遂超度他為仙。他帶走的火筷,化為神通廣大的鐵拐。他臨走時在淨山的古井中放置能生子錢的通寶大錢,供母親每天取用,故淨山又稱“錢山”。

宋代高僧靈運道人曾駐錫並圓寂在淨峰寺。據清.嘉慶《惠安縣誌》載:“淨山傍有石竇,宋.靈運道人居此。”清末許少熙曾書刻“靈運道人居此”。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為淨峰寺山門書贈“天然圖畫”碑刻,高一丈,闊二尺餘。

一九三五年四月十一日,弘一法師感念淨峰“峰巒蒼古,頗適幽居”,自泉州來淨峰寺掛錫,十月離去;盛讚淨峰寺“有如世外桃源”,曾有“終老於是”之想,書寫“慧水勝景”四字刻石匾額於寺中。弘一法師在此半年靜修宏法,完成了《行事鈔記》、《南山鈔記》、《戒疏記》等幾部解典的點注,手書《大悲咒》一卷。其居處現已辟為紀念堂。

弘一法師臨行前還留下一首《將去淨峰留題》的志別詩(其條幅現存泉州開元寺),序雲:“乙亥首夏來淨峰,植菊盈畦,秋晚將歸去,猶含蕾未吐,口占一絕,藉以志別。”其詩曰:

 “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

  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傳說這裏是八仙中李鐵拐成仙處,故弘一法師為寺作了一聯:

 “是真仙靈,為佛門作大護法;

  殊勝境界,集僧眾建新道場。”

弘一法師還為寺的客堂題了一聯:

 “自淨其心,有若光風霽月;

  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

大雄寶殿內又有弘一法師一聯:

 “皈依佛法僧勤修戒定慧,弘揚大乘理利益諸眾生。”

觀音殿前岩石上刻有惠安山霞鄉曲江人張春棋題詩《靈運道人居此》:

 “靈山灝氣萡雲天,運會乘除數百年。

  道骨至今猶不朽,人情何苦世情纏。”

張春棋詩刻左側岩上刻有惠安人許賡颺(字少熙)的《光緒壬寅(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冬助募重建紀事》:

 “梵宮依舊聳山顛,浩劫滄桑不計年。

  世態浮沉如幻夢,金剛自在此中仙。”

淨峰寺前下側崖壁上間,刻有“光緒丙午(三十二年,一九○五年)花朝曲江張春棋壽田甫題”詩四首:

 “名山自古聚名仙,世事滄桑任變遷。

  幸賴此間邱長者,重新創建聳巋然。”

 “寺宇清高不染塵,我來春色一時新。

  從今修煉疑猶晚,愧我勞勞寄此身。”

 “當年靈運臥雲端,且喜山巔歲月寬。

  俯視江河真日下,何人砥柱力廻瀾?”

 “東望巍峨壯帝居,綠窗朱戶擁圖書。

  我今乘興枯腸索,但願斯文振闕初。”

山上有觀日亭,亭柱有聯:

 “放眼呼來滄海日,傾心問及淨峰天。”

 

岩峰寺

位於惠安縣黃塘鎮後郭村白岩山上(此山多白花崗岩,故名),一九七九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下有古石階直逼山門,山門左側高臺上,便是廟宇。

相傳,該寺始建于唐,後屢廢屢修,到清.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辟為“清光會眾堂”,清.光緒二十八年重修。

廟宇分前後兩殿,各以一巨岩為正龕壁而建,左旁又輔一齋櫥。

前殿的岩壁上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的浮雕像,高一.七五米,神態和衣褶紋理清晰自然,跣足立於蓮座上,左手橫胸托珠,右手下垂,五指併攏向外。

後殿的正龕壁上雕一尊普賢菩薩的浮雕像,跣足立於卷雲上,冠披垂肩,敞襟寬袖,左手搭在右腕上,垂於胸下,高約二米;像的右下方刻“唐.吳道子作”一行小字。

據明.嘉靖《惠安縣誌》和清.雍正《惠安縣誌》,浮雕像及《觀無量經文》石刻可能鐫于宋代。

寺的右側懸崖上刻有端楷“梅笑”兩個大字。

元末,紅巾軍曾駐紮此地,建造山寨,抵抗元軍,現寨門、寨牆等遺跡仍存。在山寨的中間,有一巉岩的正壁上刻有“盤泉”兩個楷字,岩壁下有一池清泉,只有一.四米見方,○.四七米深,終年不凅,汲之不盡。

 

青山宮

又稱靈安王廟,供奉五代.閩將張悃,位於惠安縣東南沿海山霞鎮下坑村境內,坐落于青山南麓,與湄洲天妃宮、龍海慈濟宮並稱“閩中三宮”,是惠安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附屬建築有文昌閣和英烈祠,整體規模較大,是旅遊、景仰的聖地。

青山王信仰的形成

張悃,光州固始縣人。光啟元年(八八五年),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後任閩將。清.嘉慶《惠安縣誌.卷二十八》載:“張悃,五代時天下割據,兵燹疊告,民各鳥獸四散,鄉閭不保,悃集民兵訓練之,旗鼓嚴肅,刁鬥時巡。青山一帶,盜不敢犯,桑麻無恙,雞犬敉寧。”

青山王信仰當始于惠安置縣前,五代時期為民間自發崇拜階段。張悃歿後,鄉人即在青山建一小廟祀之。《閩書》:“將軍張悃立寨山上,以禦海寇,鄉人因建廟奉祀。”明.嘉靖《惠安縣誌》亦載:“青山在縣南,閩時將軍張悃嘗立寨於此,以禦海寇。既歿,鄉人廟而祀之,至今不廢。”此廟當為青山、崇武等地鄉人在張悃逝世不久即興建的小廟。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年),在山霞青山由官府始建青山宮。

是年,析晉江縣東鄉十六裏置惠安縣,首任知縣崔知節移古縣至今縣治址,開基時發現張悃墓,並有小石碣一方,上刻:“太平興國間,古縣移惠安,若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

清.嘉慶《惠安縣誌.卷三》載:“舊傳初置縣時,陳震蔔地螺山之陽,遷五代時靈安王張悃墳于青山,今邑即其地也。”

明.隆慶、萬曆間惠安知縣葉春及《惠安政書》雲,他據當時所看到的郡志得知,張悃“沒葬螺山之陽,宋.太平興國間,即其地置縣,乃改葬于青山立廟”。

《大田張氏譜》也載:“神……先葬螺山,陳震建縣,始遷青山。”

上述,無論是官修的郡、邑志,還是私撰的譜牒,對宋初置縣時遷張悃墳一事都有明確的記載,張悃的初葬地在螺山之陽是沒問題的。而“改葬于青山立廟”則說明,五代時民間自發的青山王信仰,至太平興國間已擁有相當的群眾基礎,並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因此,新成立的地方政府才會如此重視,順從民意,出面以改葬立廟的形式加以承認。

見載于方志的祀奉青山王廟宇,除位於縣南青山鋪的誠應廟外,還有邑治的青山王祠和崇武半島誠應廟,這與張悃生前立寨青山時的保護範圍有關。有學者調查崇武城中的誠應廟後指出:“傳雲:該誠應廟之建早于青山誠應廟(青山宮),因而歷來從未到青山宮進行子廟神謁祖廟神的‘過爐’儀式”(《惠安青山考.崇武古城的靈安尊王神系及其宮廟》,中國統計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八月)。因此說,早在張悃遷葬青山前,也就是青山宮立廟之前,螺山之陽和崇武半島的百姓已把張悃作為神在崇拜了。

傳說,明.隆慶、萬曆間惠安知縣葉春及(廣東歸善人)欲前來青山毀廟,青山王曾托夢告曰:“未有惠安,先有青山”。“青山”當指青山王,這名話可理解為惠安未置縣前,民間已存在青山王信仰。

“改葬于青山立廟”,所立為今青山宮無疑,因此說青山宮始建北宋.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年)是對的。但是,當時是于青山南麓蔔地新建,或是把民間於五代時在青山南麓建立的小廟加以擴建而成,並不確定。當地世代相傳一個說法:“在青山宮的右前方有一小廟,據傳是在青山宮未興建以前,鄉民已建小廟,作為燒香膜拜青山公之所”(《惠安青山考.論青山王信仰》,中國統計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八月)。

南宋初年,青山王信仰得到官方承認。惠安群眾尊張悃為“惠安境主”。明.嘉靖《惠安縣誌.卷一》引《宋會要輯稿》雲:“青山王祠,在泉州府惠安縣守節裏。紹興五年(一一三五年)十二月賜廟額誠應,紹興十九年(一一四九年)八月封靈惠侯。”《宋會要輯稿》是宋代官修政書,是政府檔案的分類彙編,說明青山王信仰在南宋初年即得到官方承認。後來,南宋.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晉封張悃“靈安王”,賜額“敕封青山靈安王廟”。

青山宮規制

青山宮是惠安縣最有建築特色的古寺廟。

主廟——青山靈安王廟坐北朝南,南北長四十一米,東西寬十六米,系由山門、兩廊、天井、前殿、供亭和後殿組成。宮前有二石橋。前殿面闊、進深各五間,後殿面闊八間、進深四間,均為抬梁穿鬥式混合木構築,硬山式屋面。前殿屋蓋斜坡較大,俗稱為曲尺加三斜。殿宇依山建築,呈台階級縱深向上發展,前後殿和山門高低度差別很大,山門的屋脊是後殿的地面,相差最少有三米。“廟制宏傑危聳,訛傳木泥二匠相難,致於過峻,實則配山雄壯也,中殿斜險峻絕……”。

傳說青山宮所在為虎穴,山門兩邊特地設計兩個大圓窗,名曰虎眼。宮中設有長明燈,窗眼也就成為漁船夜間回岸的航標。

文昌閣並排於主廟東邊六米處,內有惠安縣第一任知縣古石雕塑像。有放生池、中亭閣、正廳,也呈台階級縱深向上發展,斯文典雅。

英烈祠在主廟西南六米處,坐西北向東南。正中祀“相公爺”(神姓辛、系張悃愛將),眼觀海峽。相傳該祠得穴俗稱“日出臺穴”,農曆九月,每當太陽初升,陽光便映照在祠中的英烈侯上正中。右邊祀“土地公”,左邊祀飼馬爺公和一匹駿馬,再左邊祀天兵神將。

青山宮代有重修。清.嘉慶二年(一九七九年)冬,浙江紹興人舒俊卿和天津人錢友松捐資修繕惠安山霞青山宮。由於年久失修,破損嚴重,一九八二年成立青山宮文物古跡維修董事會,一九八三年重修前殿並建精舍,一九八九年重修後殿和英烈祠,一九九○年整修和新建宮前石埕及環境,一九九二年重修中殿和文昌閣,宮宇依然保持宋代建築風貌。

青山宮背靠青山,面對浩海,有青山虎穴、羊嶼浮練、燭山晨照、古軍事地形諸勝。

青山王信仰的傳播

青山王是產生於惠安地方特有的歷史人物神。青山王信仰至今已逾千年,其地域分佈相當廣泛。

惠安縣(包括今泉港區)建有主祀青山王宮廟的鄉鎮達三分之二以上,尤以山霞、張阪、崇武和螺陽四個鄉鎮為盛。至於民居私奉青山王、媽的,則全縣各鄉鎮皆有。據說舊屬泉州府各縣及其北鄰的仙遊縣等,也建立青山王宮廟或供奉青山王神像,而泉州東湖早在宋代即有青山王廟宇,至今在市區的宜春宮尚配祀有靈安王(即青山王)。南宋.福建浦城人真德秀在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年)任江東轉運副使時,曾多次祈求張大帝(即青山王張悃)神靈降雨救旱。

青山王信仰也隨惠安人外遷而傳播海外。“惠,海國也,海濱山業船,或近而內外海捕魚,或遠而蘇台,甚至通於外洋夷國”。明清時代,大批惠安人外遷,青山王的“香位”也隨之傳及日本、臺灣、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地。僅臺灣主祀青山王的寺廟就有一百六十八處,較大的有臺北鴻福宮、板橋青山宮、靈安王廟、艋舺青山宮、台中靈安堂、沙漉青山宮、新竹靈安宮、南勢青山宮、彰化雲園青山宮、高雄靈安宮等,祭典內容、儀式同泉州。

總之,“青山王信仰始于五代,形成于宋代並發展至全盛。元代似有所冷落。明代繼續發展,但無法重現宋代的盛況。清代初期曾受遷界的影響,中、後期起向臺灣及東南亞地區傳播。現在,臺灣海峽兩岸的青山王信仰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吳真人研究.吳真人信仰的歷史考察》,鷺江出版社,一九九二.五)

 

惠安霞蓮鋪天后宮

霞蓮鋪天后宮位於惠安縣螺城南郊新亭尾街(今世紀大道東側)。相傳在明朝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霞蓮鋪天后宮只是一間民建的面積不大不小的廟宇,到了清康熙年間才擴建成規模比較大的宮廟。

宮坐西朝東、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南北側兩護厝,硬山屋頂、抬梁穿鬥混合結構。大門兩側牆飾花崗石浮雕祥禽瑞獸、麟鳳獅馬。宮內五對青石柱礎(圓三對、方二對),浮雕花草紋飾,雕刻技藝精湛,具有研究惠安石雕藝術的價值。山門內拜亭、天井、兩廊、主殿,中祀天后林默娘,兩旁祀觀音菩薩和主胎娘娘、左廊祀金將軍千里眼和福德正神,右廊祀柳將軍順風耳和大二哥爺。護厝南側為龍王廟,祀南海龍王,北側為文昌祠,中祀文昌帝君,兩陪祀南斗星君和包拯。

霞蓮鋪天后宮主要的祭祀有春秋兩祭。春祭三月廿三為媽祖誕辰,秋祭是九月初九為媽祖升天。而該宮舉行特祭祀典卻是農曆八月廿三。據史料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 一六八三年)六月,福建總督姚啟聖奉旨往臺灣頌發詔書。可是天公不作美,因缺少西北正風,舟師不能準時抵台,又怕逗留貽誤,非同小可。姚總督心急如焚,為順風順水早日到達臺灣,決定再去請求媽祖神助。湄洲祖廟許願之後,果得西北正風。姚總督的舟師順風順水,很快就到達了臺灣,康熙皇帝的詔書及時得以宣讀,清政府統一了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因此,農曆八月二十三為奉旨特祭天上聖母的日子由此而來。

一九九四年,惠安縣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准霞蓮鋪天后宮為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科山寺

科山寺,又名科峰寺,位於惠安縣城西郊的科山頂峰。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一○八六~一○九三年),後廢。至明景泰年間(一四五○~一四五六年)道士陳靜懷重建惠安科山寺,建築面積七百多平方米。

一九七八年以來不斷複修、重建,範圍擴展到一萬五千多平方米,寺內外的園藝、景點大有增辟,面貌為之一新。

一九九四年,惠籍旅星僑胞楊松年先生捐獻钜資,又新建雙簷歇山式大雄寶殿和三簷亭閣式的大悲殿,巍峨壯觀。

科山曾是眾多名士讀書之地。南宋嘉熙間縣令鄭清子曾建“登科書院”於此處。科山寺歷史悠久,至今尚留有自宋至民國期間的歷代摩崖石刻20多處,多數集中在寺前層岩上。寺中有清末名士、畫家林淵、黃朝棟撰寫的石刻柱聯多副和當代全國著名書法家虞愚和梁披雲分別書寫的“科山寺”、“圓通寶殿”和“大雄寶殿”匾額。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抗日期間曾三次來寺講經說法並題有“慧水勝境”四字於寺內。報德祠內尚有明萬曆名宦、著名地方史家何喬遠撰寫的長篇頌德碑記,均為書法、文章佳作。

科山寺現任住持弘雄法師,于一九九六年夏恢復了“科山書院”名號;並編纂“科山書院叢書”,收藏和刊印古今鄉賢的文學著作。

    

霞東宮

位於惠安縣東園下安村,扼泉州灣入口處。建於清.乾隆十七年壬申(一七五二年)。一九四七年分靈臺灣臺北涼洲街,後遷河北路。

廟前半月沉灣,碧水藍天,舟楫停泊良港;岸邊抱沙如練,綿亙海濱,東西數十華裏。

廟宇坐北朝南,建築精巧。磨光的花崗岩石牆和頂立的圓石柱,折射光亮美感;紅琉璃瓦蓋,脊樑飛簷高翹,雙龍護塔;門前巧妙組合的龍虎、麒麟、獅豹、八仙諸石浮雕,小巧玲瓏,栩栩如生;門眉鐫刻“霞東宮”鬥大金字。殿內,滿堂金碧輝煌,神龕、佛像、門柱、楹聯,真金裝塑,裝飾精緻,一派莊嚴肅穆。

祀供江大人爺(亦稱大人爺公),是鄉土神明。《惠安縣誌》載:“傳說神時生前正直熱誠,狷介協和,歿而英靈顯赫,護境庇民,鄉人感神恩,在村東建霞東宮供奉。”八月十五是其生誕。

登上廟東的觀潮亭,清風徐來,俯瞰秀水晉江,極目滄波,漁舟隱約,帆影片片;遠眺石湖塔聳入雲霄,岱山與複鼎對峙,出沒江心,亦一大奇觀。入夜,漁歌唱晚,燈光如流。

 

靈山寺

原名鱟殼寺,位於惠安螺陽錦東村坑內崎坑山上,福廈路三二四線旁,下星路口往東約四公里。崎坑山亦稱靈山,山上有一巨石,著名書畫家諸涵題刻“靈山仙境”四大字。

鱟殼寺始建年代不詳,但在寺後巨石上,有明.天啟六年(一六二六年)任惠安知縣的趙玉成(江蘇人)題刻的“孝泣幽明”四字。傳說,趙玉成年過四十無子,一日觀世音托夢,於是他到鱟殼寺得一鱟卵石後,竟連生九子。但日後官場失意,父母與妻皆亡,留下眾小兒無人照料,淒然淚下,便在靈山鱟殼寺後留下“孝泣幽明”四字。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趙玉成從惠安平山寺住持僧沏際披剃出家。

寺廟的重建並改名靈山寺,是在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

清.道光年間,秀塗港之濱的琅山村林家,由百奇山兜村領來一女孩郭盞作童養媳。郭女入門,專食素不食葷,雙目晝眩夜明,行動不便,只能在房織布,偶爾學念佛經。及長,拒談婚事,長齋繡佛,村人信之如神。凡商船出海,她有寄買香菇、木耳者,均平安盈歸。有一次,外地連潔師來訪,她要連潔師去蓋井,連潔師知此井為全村所賴,挑水不斷,猶豫片刻,立聞有女墜井,村人益神之。

郭氏足不出戶,卻知四十裏外錦東山中有一石洞。光緒末年,她與連潔師交代後事,建議發掘錦東山石洞,洞裏有一仙公,他日圓寂,即葬石洞邊。連潔師奉命挖掘,數日無功而還。郭氏稱地點不准,應東移重挖,果然有洞,內有一發黴仙公,四周轟動。

郭氏坐化後,連潔師依囑葬之于石洞邊,並於鱟殼寺原址建寺塑金身奉敬,取名靈山寺。

靈山寺石門上書“仙佛世界”四大字,其對聯為:“靈氣清高依然天竺十方界,山川秀麗的是蓬萊三島峰。”背面對聯為:“碧山有口桃源辟,玉版悅心筍味清。”

循小道至墓埕,只見上書“節孝洞”,兩旁有聯:“節貞全婦道,孝至格天心。”墓後及兩旁巨石拱衛,墓宛如在石屋中。左邊巨石鐫有“此洞開山,光緒甲午(光緒廿年,一八九四年);戊戍(光緒廿四年,一八九八年)靈山,連潔、志潔。阿彌陀佛。”緩步入洞,見仙公安坐石台。

由洞中拾級而上,始至靈山寺。寺依山而建,屋脊具有閩南民間建築特色。佛殿上安奉郭氏神像。

山上曾有古代梵文石刻,在廿世紀六十年代遭破壞,現尚存古代石刻“西天氣象”、“雲影光”遺跡。靈山現代摩崖石刻,有美術家協會主席吳作人“芳草天涯”、著名雕塑家、書畫家錢紹武“心有靈山”、文壇巨匠謝冰心“一片冰心”等。

寺後及兩旁,奇石聳立,“天馬馭仙”、“神龜聽經”、“醉觀音”等千姿百態。還有碧玉洞、通天路、龍銜古珠、千年岩榕等景觀。

 

白沙靈應寺

在惠安十九都(今洛陽鎮)白沙。南宋.開禧間(一二○五~一二○七年)僧道詢建,名白沙貞陽庵,不久改名頭陀寺,複改靈應寺(《八閩通志》,乾隆《泉州府志》)。

元.元祐三年(一三一六年)亦黑迷失立《一百大寺看經碑》。亦黑迷失為全國一百大寺各施中統鈔壹佰錠,年收息鈔,輪月看轉三乘聖教一藏。泉州路有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光孝寺、北藏寺、水陸寺、法石寺、延福寺、積善寺、西禪寺、香積寺、招福寺、封崇寺、白沙靈應寺、明心寺。可見白沙靈應寺在元代地位相當重要。

泉州承天寺有一座元代石爐,爐蓋上刻“泉州孫府前保信士蒲力目,偕室李二娘仔,與十方檀信,同發誠心,共成佛果,喜舍朝天爐入於靈應禪寺,永充供養,祈求現世康安,預布來生福果者。時大元.至正丁末年(至正二十七年,一三六七年)四月吉日。化主實裕、住山實和敬題”。

蒲力目捐朝天爐入於靈應寺。此靈應寺應系惠安白沙靈應寺,至於朝天爐如何流入承天寺頗難稽考。

 

伏虎岩寺

又名虎岩寺、昆山寺,位於惠安縣城北三十餘裏塗嶺鄉松園村昆山南麓的伏虎岩,海拔一百五十多米,距福廈公路二公里,有公路直達寺下。山中有宋、元、明、民國的摩崖石刻共八處。一九七九年列為惠安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伏虎岩寺始建於北宋。明.崇禎間(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女尼增建小閣、庭台。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現有建築系清代所建,一九八三年修復。

寺宇坐落半山腰,傍山依勢砌石高築,規模崇巨集。占地四百一十三平方米,三寶殿、觀音殿、禪房、齋櫥在同一水準線上一列排開,組成單進結構;前加遊廊,由廊門出入,硬山屋頂。

明.嘉慶《惠安縣誌》載:“伏虎岩在昆山南,(北)宋.祥符(一○○三~一○一六年)中僧道養隱此,能伏虎。元.泰定(一三二四~一三二八年)中,連應元刻其事于石上。有清泉石室,蔡忠惠母盧氏家焉。忠惠嘗讀書於此。”

逸士連應元所刻道養事為:道養精習律乘,並能伏虎,每朝出暮歸,虎均伏於山下等候。有一次道養外出帶肉歸來,對虎開玩笑道:“吾今無肉啖汝,願以軀代。”將頭伸入虎口,虎不慎合口,僧亡。虎不勝悲悼,遂跳崖自盡殉主,伏虎岩、寺因此得名。

北宋.著名書法家、名太守蔡襄(忠惠公)系惠安峰尾盧仁外孫,早年曾與舅舅盧錫讀書寺中。原來的山門上有蔡襄的書刻“伏虎勝景”,明.崇禎間(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因女尼增建小閣、庭台,鑿去一半別開廊門,摹仿其字跡另刻在近處石崖上。

清泉石室,又名“水岩洞”,位於寺左旁,系宋代之築。

元.南史隱曾為蔡襄與道養撰一聯曰:

 “忠惠當年此讀書,駕碧海之蒼龍文章經濟;

  養公昔日留諸謁,伏蒼岩之白虎佛法禪心。”

寺前庭台外欄旁,有一棵枷柊,蒼勁挺拔,枝葉紛披,北面樹葉保持枷柊原形,南面樹葉呈茘枝樹葉形狀,又稱“鴛鴦樹”。

 

浮山文昌祠

位於惠安縣張阪浮山村,始建於清代,原祀文昌帝君、朱熹夫子、魁星爺。十年動亂塑像被毀,近幾年依原樣重塑三尊祀神立像,中為文昌帝君,右為朱熹夫子,左為魁星爺。

魁星塑像人形化,角藏發中,面目猙獰,袒胸露腹,右手執朱筆,左手握花名冊,一足立於鼇頭之上,一足向後翹起如大彎鉤,大概取意“魁星點鬥,獨佔鰲頭”,與外地所見略同。

文昌祠一般只祀文昌帝君和魁星爺,此處並祀朱熹,實乃以訛傳訛,將“朱衣”當作“朱熹”之誤。朱衣,系指著朱色衣服某一職務之人。歐陽修詩“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暗點頭”,士子科舉及第,因有“朱衣點頭”之謂。又,“自嫌前引朱衣吏,不稱間行白髮翁”,蓋古時位於學士之上者,能得朱衣吏前導。

 

惠安縣文昌祠

《惠安縣誌》載:“文昌祠在文廟左,宋時尊經閣也。先是文昌、魁星二神,祀於欞星門左。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知縣彭翼宸改建於此,匾曰‘當代津梁’,自為記,立石堂。右回照廳,另塑魁星像于石座。後回照廳墜,移魁星像於堂右。”

奎星是古代天文廿八宿之一,漢《孝經緯授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說,後人附會為主管文運之神,建廟奉祀。“奎”與“魁”同音,魁星被附會為奎星。神話傳說文昌帝君主宰功名祿位,因而科舉時代將文昌帝君與魁星爺並祀。

文昌祠早圮,魁星石雕像湮沒。一九八四年建縣府大樓和廣播站時從施工現場發現,次年擇址螺城建魁星廟,魁星像移入奉祀。

魁星爺石雕像浮雕在青石平面上,石高九十釐米,寬六十八釐米、厚十八釐米。魁星兩眼如日月並懸,炯炯有神,古樸威嚴,尤其是造型奇特,不同於各地所見的魁星爺雕塑像。像取“魁”字造形,頭偏右,臉朝左,前足直伸,後足翹起,如踢北斗,似“鬼”字的大彎鉤托起七星,體現了“為鬼舉足而起其鬥”。雕像上題“鬿星像”,以“鬿”代“魁”,使圖字兩異,更為含蓄。

雕像技藝精湛,畫面突出,空間諧和,雕琢粗中有細,線條柔中有剛,自然逼真,神態活靈,堪稱惠安一寶,對研究惠安石雕藝術和歷史民俗具有一定價值。

 

大中寺

位於惠安縣螺城鎮梅山村雲峰山西部。《惠安縣誌》載,唐.宣宗敕贈寺匾,柳公權書。

大中寺有三奇樹:

寺旁巨石巍峨,危石倒立。危石之前一座立石酷似觀音菩薩像,世稱觀音石。觀音石頭上長出一棵恰似涼傘的“四季榕”,枝丫延蔓如蓋,恰似涼傘,被譽為寺中第一奇樹。四季榕在每一季度均為“生死輪回”的一個歷程,從落葉、發芽、開花到綠陰覆地。四季榕開花白裏透出淡淡的紫色,素淡如月;落葉後三天就開始新一輪生命的生長,不經意間,又是一叢蓬勃的綠色。

第二奇樹為一棵千年茶。茶樹生長在大中寺右下方的石洞口,高二米,曆千年風霜雨露、日月光華,仍然鬱鬱蔥蔥。漫山遍野惟獨的一棵茶樹,就是不能移栽成活。若有傷風感冒,摘幾片茶葉並帶回寺旁泉水沖泡喝,比藥還靈。據傳,當年寺中僧就是用這青茶湯治癒宣宗皇帝欠安的龍體。

第三棵奇樹,是在岩洞中長出的一棵高齡蜜柚,樹冠沖出洞外。傳說,當年觀音菩薩瑤池赴宴,一宴惟鐘蜜柚,席後將一顆柚籽帶回南海,途經雲峰山大中寺,無意間將柚籽留在了大中寺石洞中而長。

 

三寶宮

位於惠安東園鎮琅山村,現宮為一九八七年重修的小廟。

三寶宮面積僅十多平方米,面臨大海,坐落蓮花穴上,以往大潮湧起,淹至村落,三寶宮有若蓮花,水漲宮高,總淹不到宮。壁畫繪有觀音和十八羅漢。楹聯書:“法海無邊渡眾生,佛光萬丈照蔗裏”。

佛壇供奉三尊坐姿石刻佛像,像高四十釐米,佛帳橫額繡字“大雄寶殿”。當地稱三尊佛為:東方藥師佛,中間釋迦牟尼佛和西方阿彌陀佛,佛生日為四月初八,八月初八,十二月初八。三尊佛像形態基本一樣,頭上均無肉髻、螺發,雙手藏於佛裳內而不施印相,更無藥師佛的左托藥缽、右執藥丸之姿,頭背後均無佛光圈,應不是佛教的三世佛。經與村老座談,眾口皆稱三寶佛俗姓鄭,是海底神,船民出海均到此祈拜,逢有不測風濤,海底神會將船托送靠岸。

宮內尚有一輝綠岩香爐,長四十九釐米,寬三十二.五釐米,正面中刻“三寶尊佛”,旁刻“光緒丙申(一八九六年)”“鄭家弟子敬”。據考察:三寶佛應為三保太監鄭和,佛教化是當地百姓的牽強附會,如同草庵摩尼光佛被奉為“釋迦牟尼”一樣。

 

三教祠

位於惠安縣崇武城西關內下田庵前,明萬曆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三年)建。

“三教”即“三一教”,合儒、道、佛為一,由莆田人林龍江創立於明嘉靖間。

林龍江(一五一七~一五九八),名兆恩,字懋勳,道號子穀子,“習儒業而兼道釋,學者宗之。”(戴章:《重修三教祠記》),被尊為“三教教主”。崇武人李正昆等“從而學道”,建祠塑教主像奉祀。

僧佛滿住持三教祠時,於清康熙六十年辛醜(西元一七二一年)書題楹聯:

 “道若大行男子畝女子桑虞夏商周如一日,

  心原有主老氏玄釋氏空顏曾思孟不二門。”

注:“不二門”即“不二法門”,為佛家語。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不二法門”在諸法門之上,能直見聖道。

清光緒間,貢生王賡揚(風字旁)也為此祠題一聯:

 “三鼎峙儒道釋一轍,教益參天地人並尊。”

 

 

一片瓦寺

又名張後室、高士岩、石窟。位於惠安縣黃塘鎮片瓦岩(石室山)頂峰。

寺由兩石拱峙著一塊方圓六百多平方米的巨石,形如瓦片,覆蓋寺頂,山名、寺名均由此得。

初為明代鄉賢戴卓峰辭官歸隱所辟,後人以天然洞室改為寺宇。覆石方圓六百多平方米,最高處十多米,主洞室深廣,尤為奇異。辟為兩室,左室是正寺(即一片瓦寺),寺名“一片瓦”,相傳為明.戴一俊隱居時所書。現山中寺旁有戴氏的摩崖詩刻、題刻及清代以來的題刻 十多處,真所謂“天真自適”的“石室名山”。

一片瓦寺詩刻選

元.釋大圭《正月遊一片瓦岩道人留竟日適興成詩》:

 “片石成岩屋,高扉寂寞濱。雪晴來野客,春早見幽人。

  煙火寒山近,盤蔬午甑新。留連愛林麓,城郭有囂塵。”

明.蘇濬《一片瓦岩》:

 “石室劃然開,青雲歸一片。

  夜靜眾山空,清風自相扇。”

明.萬曆十七年己醜(一五八九年),戴一俊題詩勒石於一片瓦寺前岩石上:

 “天開石室倚雲端,碧水丹崖厲大觀。

  百里列屏爭拱揖,千年佳氣自盤桓。

  喜瞻南極瑞光炯,遙指上臺龍勢蟠。

  興到不妨頻著履,時看綠野長芝蘭。”

一片瓦寺門前西側岩石間,亦有戴一俊一詩刻:

 “人間何處訪丹丘,躡磴飄然物外遊。

  太室煙含嵩岳曉,石門月映廬山秋。

  坐來頓覺道心靜,憑眺還占紫氣浮。

  懶性偏宜朝市遠,天真自適更奚求。”

戴一俊隱居石室山,脫卻凡塵,超然世外,遂命石室山石室為“高士岩”。一片瓦寺西側石壁間,有戴一俊摩崖石刻《題高士岩》:

  壯節當年辭帝閽,金章紫綬等浮雲。

  翛然高臥羲皇上,行樂相看綺裏群。

  一局松聲韻空穀,千峰竹葉送斜曛。

  棲遲猶訝鹿門近,卻笑北山虛勒文。

在一片瓦寺洞中石壁上,有戴一俊摩崖詩刻《題天柱石》:

  一柱峰頭勢擎天,翠微深處望巋然。

  兩儀位奠分高下,四極鼇懸辨後先。

  好向朝中當砥石,誰移洞口插雲煙?

  危層直上來丹穴,千仞時棲彩翼聯。

 

寂光寺

位於惠安盤龍山后。舊為唐.刺史王潮宅,潮歿後,葬於此山,建墓庵。五代.留從效改今名。

宋.王獻臣題寂光寺詩:

 “霸業何勞問廢興?前人樓閣後人登。

  海山有籍歸真主,雲物無情屬野僧。”

 

洛陽雲蓋寺

雲蓋寺位於惠安縣洛陽鎮堂頭村的安峰山巔,依山形水勢而建,東銜山乍海,西控玳瑁,南襟洛江,北枕筆架,岩石層疊,青松翠竹,鳥啼蟬叫,風光獨好。寺前數百米左右對崎著晨昏鏗鏘而響亮的石鐘石鼓;寺後有一靈奇的山洞,洞邊有活靈活現的仙腳仙掌印跡。這是泉郡獨特罕見的風景奇觀。寺旁一古井,據傳水通洛陽江,泉香四溢,清津解暑,酷旱之年,也不乾涸。

雲蓋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六四一年),緣因該寺的上空長聚祥雲,故名“雲蓋寺”。相傳古時該寺香火之盛,冠于閩南各寺。迨至南宋高宗年間(西元一一六○年),宋大丞相梁克家因遭受朝中奸臣的陷害避難於此寺,倖免於死,故有“靈神護國”之譽,名噪一時,轟動遐邇,至今尚有燴炙人口的傳說。當梁丞相獲赦後臨返京回朝時,就為該寺撰題:“雲間活境生機暢,蓋頂華胥色相空”的對聯。自此慕名前來進香參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綿延千載。雲蓋寺歷經千年風霜,幾經倒塌重修,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遭受橫劫破壞殆盡。一九九四年梁厝村群眾奉先祖梁太師的遺訓,上雲蓋寺行香,見寺毀殘壁,深為痛心,懇請當地堂頭、杏田、後宅的德高望重長者,出面發動重修。曆近十年的奔波。幸有廈門市大觀院住持果華尼師毅然前來應承修建重任,其忠心耿耿誠惶誠恐,佛緣宏深,廣籌資金聘請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現已頗具規模。

修復後的雲蓋寺規模宏大,占地約三十畝,一進入山頂寺前大門內,先有一大片開闊綠化的廣場,前面新開掘一個放生池,築有拱形石橋,對面的山坡上摩崖石刻“佛”字格外顯眼。寺院建築沿山坡逐漸升高,正面依次為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園通殿。左面依次為正在基建念佛室以及裝修華麗的地藏王殿,坡上還有功德堂、延壽堂、仙祖殿、土地廟等。大雄寶殿的右側建有一座黃色的樓房作為廚房、膳廳、接待室和管理人員的宿舍,其佈局雖然不盡合理科學,但也頗為壯觀。天王殿內的四大天王及彌勒、韋馱佛像妙相莊嚴、神態逼真,大雄寶殿中的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雄偉巍峨、慈祥可親,而十八羅漢惟妙惟肖,堪稱藝術佳品。雲蓋寺現有兩項堪稱閩南第一:首先是大悲殿中的玉臥佛,二○○二年從緬甸迎請來的,長七米,重達五十多噸。據瞭解是目前福建省內最大的一尊玉石臥佛。其次則是二○○七年十一月四日安座在園通殿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塑,重十幾噸,高七.三二米,為閩南最大。據雲蓋寺主持釋果華大師介紹,這尊觀音像從二○○五年開始籌資興建,共有十一張莊嚴慈祥的面孔,四十二只手分別拿著如意寶珠、錫仗、鐵鉤、寶鏡、佛書、蓮花等法器寶物,最特別的是背光雕刻著無數帶有眼睛的小手,製作工藝極其精緻。

 

平山寺

原名乾峰寺,位於距惠安縣城二公里的螺城東平山小坪頂,始建於後樑.貞明二年(九一六年)。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洪武四年辛亥(一三七一年),僧南洲重建,後圯廢。

明末邑人、按察使劉望海之孫劉甯重建,以此山原名東平山,故改名平山寺,其孫劉作悔後又重修。

明.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曾任惠安知縣、進士出身的趙玉成(江蘇人)從平山寺住持僧沏際披剃出家(佛教稱為“脫白”),法名悟因,他道行高潔,為時人所重。

劉若亦從沏際“脫白”。劉若為明.潮州府學教授劉佑(惠安人)之子,“才學重於一時”,所作詩文、著述深受黃道周、何喬遠器重,著有《瘦松集》八卷行世。三十歲偶讀維摩諸經,頓生皈佛心信。清.順治三年(一六四六年),清兵入閩,四十三歲的劉若不忍受剃發易服之辱,到平山寺落發為僧,法名超弘,號如幻。如幻晚年息居南安楊梅山雪峰寺當住持十三年,與僧刀耕火種,講說辯論,成為明代禪宗中興以後閩南一大宗匠。

平山寺一九八八~一九九一年重修,一九九七年後又鋪設平山水泥路,建齋堂、放生池、照牆及寺宇屏等附屬設施。

現平山寺東南向,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二百平方米。中軸線依順山勢建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兩廂為鐘樓、鼓樓、祖師廳、尊客堂、香積堂、功德堂。觀音閣的兩側分別為藏經館、紀念堂。大雄寶殿中供奉的由緬甸運來的釋迦牟尼大玉佛系新加坡龍山寺、普陀寺、普明寺合贈。各殿堂的佛像全系用壽山石雕琢而成,寺宇屋脊塑有四五十條閩南特色的瓷剪龍。整座寺宇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飛簷筒瓦、崇樓傑閣,氣勢恢宏,是全縣寺觀之冠。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平山寺題寺匾和冠頭門聯:“平地起精藍昔有名賢于茲脫白,山川多瑞氣久荒梵宇又見重新。”

寺附近存有元朝石塔一座及如幻禪師題寫的“觀潮”手跡。山中還有小亭、隧道、天然石雕點綴其間。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陳成春 電話:0595 - 8717 3985 / 15759750128  QQ:1638824728

有資料或大作相贈敬請寄至福建惠安政協轉交陳成春,如需惠安陳氏族譜二版可來電聯系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