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惠安 »

惠安地方掌故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惠安地方掌故

孫蘭陔慧眼識俊才

孫珩,字汝芾,號蘭陔,張阪大坪村人,清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生。

孫蘭陔自幼天資聰慧,性格剛毅,清嘉慶十四年(一八○九)中進士,授河南郟縣知縣。赴任後他慷慨解囊,雇工築石城,開渠引水,灌溉農田;倡議修復龍山書院,扶持寒士,鼓勵上進,文風為之一振。

一次。孫蘭陔外出微訪,偶然路過一茅屋,見一個白髮老嫗愁容滿面低頭織布,一個身穿破舊衣眼的年輕人正埋頭苦讀,遂問老嫗緣何憂愁。得知本縣富甲賈員外嫌書生徐廣縉家貧想悔婚一事。孫蘭陔識徐廣縉真才實學,知其日後必成大器。孫蘭陔察徐廣縉與賈小姐相互傾心,即開庭審理。力排非議,促成一對美好姻緣。時徐廣縉家貧。孫蘭陔饋金為其建家,課業登至進士,後任湖廣總督兼通商大臣。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徐廣縉為報知遇之恩,特饋建大坪東花園。孫蘭陔與徐廣縉的交往,一時傳為佳話。

孫蘭陔舌告老還鄉,將多年積蓄建築了西花園,課讀子孫,敦促宗族文明。孫蘭陔又將徐廣縉昕贈的東花園與西花園合併為東西花園,其亭台院苑、洞橋假山遺跡至今尚約略可尋。

 

五藝一筆張時覺

張時覺,字惕如,別號魯庵。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優貢,光緒二十九年(1903)中舉,名列前茅,被稱為經魁。他十二歲入泮,聯試皆捷,與戴卓峰同稱為“文無虛發”。入泮後,他深得學台烏拉布賞識,在烏山埔送別時特別召見了他。學台手摩他的頭安慰說,你的功名前途大有希望,但你自己必須努力、勤奮,始終不負所托。因為他們的語言彼此不通,所以由泉州府李公翻譯,得知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學台的看重,是因為他幼童的身份。

道考時,張時覺被學台指定到上座。他神情鎮定,操作也不慌,散場後仍繼續寫作。按當時考場規矩,考試時燭燃盡就不能夠交卷,但他得到學台的特別嘉許,並令巡更不可打擾。學台還親舉燭,靠書桌邊等候他將文章寫完。他所寫文章仿照韓愈、歐陽洵,而書法則效法王羲之、趙孟煩。張時覺縣考名列前茅,學台已先把他內定為第一,當場在他的考卷上批道:“文章冠郡華,五藝如一筆。”可惜中舉後因有事不能上京考試,不久科舉也廢了。六十歲那年,他到螺城參加宴會,在場的都是一些科舉前輩,雖不是同窗卻是同年。張時覺年歲雖大,但自己覺得仍十分康健,席間吟古詩一句抒懷:“明年比會知誰健?”孰料第二年春間競辭世。名孝廉汪煌輝與他結有姻親之誼,以聯挽之:

  父事以齒,師事以文,學行邁前賢,記謹集秋闌,六秩耆英誇壯健;

  案誼在先,年誼在後。婚姻新婿好,聽鵑啼春暮,兩家兒女失瞻依。

 

媽來伯敲鑼——順順去

媽來伯為人誠實,又有些滑稽幽默,曾任人民公社黨委書記。為了農業生產不誤農時,他把前人總結流傳的諺語,諸如“雨打狀元燈”、“日曬清明種”、“春寒不出三天雨”、“小滿雨沏沏”、六月雨不過路”、“霜降地瓜土裏漲”等等,記在一個筆記本上。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打成“走資派”。一天,媽來伯正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廚房燒飯,“造反派”拿著搜到的筆記本,讓他交代裏面內容是啥黑話,批判他以黑話毒害人民群眾。媽來伯接過筆記本,隨手丟進灶膛,笑著說:“既是黑話,就該燒掉,讓它永遠不會毒害人民群眾。”“造反派”面面相覷,哭笑不得。話說一次媽來伯又被戴上“高帽”遊街,一手提大鑼,一手拿木錘,邊敲邊喊:“打倒走資派 媽來!”因他每次都盡力敲打,沒遊幾轉就敲破一面大鑼。“造反派”煩了,斥責他:“你不會輕點敲?”他就輕輕地敲。“造反派”又急了,怒道:“叫你輕點不是讓你不敲!”媽來伯苦著臉說:“盡力敲怪我敲破鑼,輕輕敲又嫌聲音小,真是難做人呀。”一個“造反派”從媽來伯手中將鑼拿去,邊示範邊念:“順順去,順順去……”告訴媽來伯:“這樣敲力度適中,又有節奏。懂嗎?”這樣,媽來伯就嘴裏念“順順去,順順去……,’將大鑼敲得相當規範,倒把“打倒 媽來”的口號忘了。走了一段路,“造反派”才發覺,指著他大發脾氣:“為什麼不喊口號?”媽來伯委屈地說:“那樣我就會再把鑼打破。”“媽來伯敲鑼——順順去”便流傳開了。

  

弘一法師四到惠安

弘一法師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大師,又是國際佛教界的知名高僧、南山律宗第十一代開山祖師。他晚年寓居閩南時,曾先後四次到惠安講經弘法,並留下許多墨蹟和書信筆記。

第一次來惠安,掛褡于惠東淨峰寺。1935年農曆四月十一日成行,至十月二十三日離開,住了半年之久。其弟子廣洽、傳貫二師隨行。法師對此處頗有緣,極愛此山川人情風俗,擬“將終老於是矣”。淨峰寺無都市之喧囂,有山居之幽趣,法師晨鐘暮鼓,開經注記。他為淨峰寺李仙祠(祀八仙中之鐵拐李,傳說其為小乍人)題聯:是真仙靈,為佛門作大護法;殊勝境界,集僧眾建新道場。又題客堂聯:自淨其心,有若光風霽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兩聯俱極雅馴。法師為廣洽定修持日課,研習南山三大部《事鈔》、《戒》、《業》及《靈芝記》,並書一聯以自策勵:誓作地藏真子;願為南山孤臣。他致書交誼最深的摯友夏丐尊稱:“……山鄉風俗淳古。男業木工石工,女任耕田挑擔。男四十歲以上多有辮發者,女子裝束更古,豈惟情初,或是千數百年來之遺風耳。余居此問,有如世外桃源,深自慶倖。”“淨峰寺在惠安縣東三十裏半島之小山上,三面臨海(與陸地連處僅十分之一),夏季甚為涼爽,冬季北風為山所障,亦不寒也。小山之石,玲瓏重疊,如書齋幾上所供之珍品,惜在此荒僻之所,無人玩賞耳。”其致高文顯居士信中說:“淨峰生活甚安適……山石玲瓏重疊,世所罕見。民風古樸,猶存千年來之裝飾,有如世外桃源。種植者以地瓜、花生、大麥為主。”書信之中,多顯殊緣。他又作《乙亥惠安弘法日記》以記盛事。

離開淨峰寺前,又特作《將離淨峰詠菊志別》:“乙亥首夏來淨峰,植菊盈畦,秋晚將歸,猶含蕾未吐。口占一絕以志別:‘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當年十一月十九日,弘一法師應請到惠安科山寺講演,並為人證受皈依,至十二月初三始回泉州。

第三次,1938年農曆三月初,到惠安講經弘法,住數日。

第四次,1942年農曆二月下旬,弘一法師應日門生、時任惠安縣長石有紀盛邀,卓錫靈瑞山講經。這位律己甚嚴的“苦行僧”,行前曾“約法三章”,即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不迎不送,不請齋;過城不停留,逕赴靈瑞山。其在靈瑞山居月餘,只進縣城一次。石有紀曾三次上山奉謁,備極禮敬。法師以“勝緣巧合”,書“無量壽佛”一幅贈石氏。孫崧樵上山叩訪,得法師書“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字幅。此間,法師同石有紀到過惠北塗嶺下爐村的山頭寺,頂禮參拜已於1942年農曆九月初四圓寂的“活佛”陸叔,寫下一聯:古寺靈修一聖佛,南雲聖跡小西天。三月二十七日回泉州,不到半年,弘一法師安詳圓寂於泉州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晚晴室。

 

黃吾野與黃克纘的詩緣

明代泉州黃克纘與黃吾野的深厚詩緣,堪稱為騷壇史上的一則美談佳話。

黃克續(1543~1828),字紹夫,號鍾梅,祖籍惠安錦田村(今張阪後邊),宋時遷居晉江永寧錦瀛村(今石獅永寧梅林村)。他於明萬曆八年(1580)舉進士,身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政壇,稱為‘‘四朝元老”,因歷任兵、刑、工、史等部尚書,其中兩任兵部尚書,亦稱“五部尚書”,被譽為“安邦固本大臣”。他居官清正,愛民禮士,直言敢諫,不畏權貴,曾先後指摘萬曆、天啟弊政,由是大觸龍鱗,且拂逆閹宦魏忠賢,只得引疾告老家居。他又是一位理學大家和大詩人,常與名宦在泉州開元寺結社唱和,名噪一時。

著名的“三絕”布衣詩人黃吾野先學畫,後聽從友人、永春詩人畫家顏廷榘“工畫不能使畫重,而工詩則畫重”的勸告,乃由畫而詩,詩作宏富。

黃吾野大黃克纘二十歲,兩人出身殊異,但卻結下不解的詩緣,成為忘年深交。黃吾野的詩歌成就,除了自己的稟賦和勤奮外,與黃克纘的大力幫助、宣揚推重,也有極大的關係。

萬曆十三年(1585)四月,黃吾野初進京師,曾在佛寺壁上題詩,時為尚書的黃克纘見其詩就說“此名士也”,遂定交。從此,黃吾野客居於黃克纘的官邸。黃克纘對他推崇備至,說“予于孔昭為桑梓後輩”。兩人經常唱和。黃克纘說黃吾野“遇景必詠,詠必示予,予亦勉強和焉”。經黃克纘的引薦,黃吾野常在開元寺與詹仰庇、黃鳳翔、蘇紫溪等泉州名宦唱和,得以見重于名流。黃吾野也常寫詩呈送黃克纘,表達他們誠摯的友情。如送別詩《濟上別黃紹夫(刑部)入京》雲:“中夜念將別,攬衣不及晨。與子新知樂,何殊骨肉親。”深情厚誼溢於紙上。

黃吾野是寒士,能遍遊名山大川、通邑古都,多靠黃克纘資助。如萬曆十六年(1588),黃吾野應友人之約赴京,就與黃克纘同行,由他負責全部盤纏。由此可見黃克纘重誼輕財、助人為樂之一斑。

黃吾野病逝後,其大部分詩稿或毀於火災或散失,是黃克纘為他搜集整理,出資委託門人韋藩在山東聊城刊行,並為其詩作序雲:“余序君詩,毋亦使人睹君全璧,後者誦其詩,欲論其世者,庶知君為一代高人也。”這為文化名城泉州保存了一件珍貴的文學遺產。黃吾野的詩作能夠流傳於後世,可說大半是黃克纘的功績。

黃克纘與黃吾野兩位名流在詩壇上精誠至愛、互勉互策的精神,實足啟迪後人。

 

駱台晉激成楊修員

駱日升,號台晉,明萬曆年間任江西提學副使,主持江西鄉試,善為伯樂,拔擢不少優秀人才。“所取皆名宿”。

在應試的考生中,有個叫做楊修員的,以善寫訴訟狀詞出名,他卷子做得很快,早早就做完。駱台晉見了,就走到楊修員身邊,拿起考卷來看,認為楊修員很有才華,只是完全是訟師的筆墨格調,就像待拭的明鏡和待雕的寶石,如果再加以雕琢,今後將是朝廷的棟樑。於是,駱台晉勃然變臉,大罵楊修員文章格調卑劣,並把他趕出考場。

楊修員受此侮辱,遂立志學習,用心攻讀,盼望早日登科,以報此仇。三年後,楊修員參加鄉試,得中舉人;翌年,又中進士。不久,外放福建為官,井專程要到閩南巡視。此時,駱台晉已經去世。

到達惠安後,楊修員得到駱台晉家人呈上的他在江西應試的考卷,背後有駱台晉的朱筆批字:“不激不成,激之成之,位至三公。”楊修員這才大悟,當年駱台晉的做法,是為了激勵他奮發,真正成為國家的人才。於是,楊修員在公事辦畢,即前往駱府拜奠駱台晉靈位,拜祭駱台晉墓,修建墓前牌坊。據說,楊修員還在惠安南街為駱台晉的家人修建幾座大厝,報答恩師情義。

 

莊貽華詩吊張泗濱

張泗濱,崇武港乾人,是一個純粹的打魚人,小時候沒有進校讀書,更沒有行家的傳教。憑天賦與勤學競成詩人。後來,他搬家到峰東,常請教於前輩張雨倉,也經常和城內的詩友在一起唱和。每當煙波浩渺、月白風清的時候,他常常在漁船上吟誦。“篷窗睡罷抱書起,獨立船頭望太虛。銀漢青蒼江水碧·渺然天地是吾廬。”就是張泗濱詩作之一。

張泗濱五十歲時去世,遺下的作品因諸友借讀而散失。惠安“痕襟”諸詩友以詩為他挽吊,並於其墓道聯名題鐫:“崇武詩人張泗濱之墓”。

在所有的吊詩中,漆園莊貽華《哭泗濱吟友》七律四首最為淒切,詩日:

  車笠盟交誼最真,傳來噩耗黯傷神。

  浪仙詩瘦人兼瘦,范叔家貧學不貧。

  地下定知非俗鬼,堂前無那有衰親。

  幽明一樣傷心處,我亦終天負痛人。

  哭罷萱親更哭君,愴然生死淚痕紛。

  寄書只道經年別,聞訃俄驚隔世分。

  畸士名歸身居傳,布衣人拜草問墳。

  劇憐遺稿飄零甚,敬禮憑誰為訂文。

  吟壇到處感山陽,杜宇聲中淚萬行。

  昌穀嘔心詩有血,元真泛宅水為鄉。

  毀能銷骨天難問,貧益攻詩命易傷。

  到死春蠶絲未盡,泉台應許吐光芒。

  冷淡生涯一釣竿,移家忍辱作儒孱。

  詩窺大曆開元際,品在林逋魏野問。

  身去剩餘囊句好,行高難化石頭頑。

  全歸翻覺為君幸,到此真逃世網艱。

其淒音促節,情致惋惻。吊友之詩,堪稱千古傳誦。

 

八閩琴師“鄭半仙”

鄭佑,字半村,崇武城西門內人。自幼聰明,卻無意功名亦無心商賈,一心一意迷醉於彈琴,因而彈得一手好琴。由於他性格狷介孤傲,沉迷黃白星相之術,有“調琴明萬事”之兌,故時人不直呼其名,而稱其為“鄭半仙”。

鄭佑聽說羊城白素娟琴藝最高,尤精《孤舟操》,就來到羊城,想拜白素娟為師,但卻很難結識。白紊娟原是巡撫府內的歌姬,琴藝有很高的造詣,很得巡撫的寵愛。後來巡撫把她送給一武官做妾,兩人倒也恩恩愛愛。不幸這武官落水身亡,白素娟甚是悲傷,從此閉門謝客,有時彈彈琴聊以撫寂。鄭佑想方設法接近白素娟,在她住處旁租了一間房子,白紊娟彈琴時,他就偷偷地把曲譜記錄下來,自己再慢慢揣摩,這樣過了月餘。

這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正是白素娟丈夫的忌日,她正傷心垂淚,望月追思,忽然傳來一陣陣熟悉的琴聲。白素娟甚覺奇怪,忙叫僕人前去查問,得知鄭佑學琴經過之後,感歎不已,於是破例讓他進來敘敘。經過交談,白隸娟看他是個人才,就把拈、撥、勾、劇各種指法詳細向他講解,又將她所學琴法之心得傳與他。

鄭佑自經白素娟指點,琴藝大有長進。一次與朋友在秦淮河邊的一家酒樓上飲酒,趁著酒興,鄭佑彈起琴來。正當眾人聽得如癡如醉時,琴聲戛然而止。有人問:“怎麼不彈了?”鄭佑答道:“琴聲告訴我,有解音律的人在偷聽呢!”眾人半信半疑。這時一個叫馬湘蘭的歌妓上樓承認是她在偷聽。於是眾人對鄭佑的琴藝佩服得五體投地。馬湘蘭原出身於書香門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逢兵荒馬亂,家破人亡,只好賣身葬父。她想拜鄭佑為師,鄭佑卻認為她是教坊中人,不願傳授。

鄭佑注入全部心血,以閩南民間樂曲為基調,吸取粵曲和其他樂曲的精華,融會貫通,他整理的《梅花操》、《八駿馬》、《四時八節》、《鳥歸巢》等南曲琴譜,至今還是南曲器樂流傳的珍品。

 

王忠孝與鄭成功

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一幅《延平王與王忠孝對弈圖》,上有王忠孝行楷題跋《百字贊》日:“儼乎其神,若有思。藹乎其容,若可即。蓋其氣吞湖海,胸藏甲兵。自為秀才,便以天下為己責。而況遭時艱危,能不奮然一擊!睹公雄姿,直欲一蹴而抵黃龍府,又何有於半壁,無忘于淝水之捷足快人心。偶托賭壁以自適。公之推算,早在胸中,是豈尋常所能測識?”據雲,郭沫若先生即是依據這篇《百字贊》考證出這幅畫是鄭成功的畫像。

在明末名臣中,王忠孝是一個耿介廉臣和著名學者,曾與黃道周等人被譽為“六君子”。明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人關,經抗清名將史可法推薦,福王朱由崧授王忠孝為紹興府,擢都禦史,他堅辭不就。後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州召見他,因此力陳光復中原諸策。隆武帝大喜,授其為兵部左侍郎,總督軍務,並賜尚方寶劍,讓其便於行事。然朝中軍政大權為鄭芝龍獨攬,而鄭芝龍沒有真正的複明決心,只是將此作為自家降清的資本。王忠孝洞察此情,知難有作為,故辭職而去。清順治三年(1646),他在延平初識鄭成功,一見傾心,常與鄭成功及其部將書信往來,表示要“毀家振一旅,同仇修矛戟”。其中他給鄭成功的十八通書劄,籌畫抗清,盡心竭智.頗為中肯實用。

鄭成功在廈門島設儲賢、育胄兩館,廣詔明末遺臣名士。王忠孝赴廈島,依附鄭成功。鄭成功欲委以要職,然他力辭,遂待,以賓禮,為幕上客,頗多倚重,“軍國大事,時詢問焉”,王忠孝總是盡其所能,予以幫助,成為鄭成功的高級參議。征戰案牘之餘,他們經常對弈。從《百字贊》的字裏行間。可見王忠孝對鄭成功的傾服。據江日升《臺灣外記》等書載,魯王朱以海因兵敗由舟山退至金門島,鄭成功頗為禮遇。歿時,鄭成功委王忠孝主持葬禮。王忠孝又向鄭成功薦舉陳永華“有經濟之才”,鄭成功悅納之,稱之為“當今臥龍”,用之最高文職諮議參軍。後陳永華“職兼將相”,成為臺灣鄭氏政權的台柱人物,對東征複台,經營臺灣,發展臺灣經濟、文化和教育做出極大貢獻。王忠孝慧眼識才,薦舉之功可謂大矣!

順治十八年(1661)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節,鄭成功將士驅逐荷夷,收復臺灣,王忠孝等為之“郊餞東征”。王忠孝受命留在廈、金兩島協助鄭經據守,直至康熙二年(1663)方乘舟赴台。

 

義波燒腳助修橋

宋朝蔡襄造洛陽橋時,洛陽白沙寺有個名叫義渡的和尚,天天為民工燒水、做飯,還將他四年化緣所得的每一個銅錢都捐出造橋。有一次。天氣大變,下了好幾天的雨,沒柴草可做飯。義渡和尚愁死了,如果沒飯吃,民工就無法造橋,會耽誤橋的竣工。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啥辦法來。最後,他把門關上,毅然將雙腳伸進爐灶內。義波和尚的腳一伸進去,灶內的火立刻旺了起來.直到義渡和尚的腳燒成灰炭,飯也煮熟了。

蔡襄在《萬安橋記》曾記載,有“浮圖義波”等十五人參與修橋“職其事”。

後來,義渡坐化於造橋工地,時人依其真身附土塑像,立祠奉祀,即現洛陽萬安街義渡祠(又名真身庵)。義波和尚捨身為造橋的故事流傳至今。據說,有人目睹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義渡桐被毀過程,打碎義波塑像拋人海裏時,猶見義波仙骸。

 

曾心影援救胡文虎

曾心影從惠安南渡新加坡,長期從事文化工作,任南洋影響最大的華文報紙《南洋商報》主筆十八年,為該報社論撰稿人。曾以正義之筆救過二十多條華僑生命。他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為援救“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出過力,在華僑史上留下一則佳話。

1943年7月17日,日本總理大臣東條英機在家中接見胡文虎,要胡調運緬甸和東南亞過剩的大米救濟難民,並鼓勵他利用與蔣介石的關係運米至國統區換鎢礦石(軍用物資)運往日本。胡文虎以交通工具無法解決和自己仍在軟禁中無法完成任務為藉口推脫,始終不肯從命。

抗戰勝利後,胡文虎因東京之行問題,英國殖民當局禁止其行動自由,自1945年09月光復至1949年09月,前後達四年之久,不許離開香港。胡文虎屬下的九家星系報紙,競無一家敢為胡老闆講話。1949年09月,曾心影轟出一篇社論,《星島日報》將全文以四號字轉載,震動全南洋。英政府迫於輿論壓力,終於宣佈解除對胡文虎行動之禁令。

曾心影在文中引英軍降將之例,英軍降將都要在日軍刺刀下宣誓效忠日本天皇,而胡文虎以一個平民身份的慈善家更無反抗之力。他先為胡文虎辯解,再給英國政府戴高帽,稱讚其讓中東和北非殖民地獨立,稱頌其對待其他殖民地人民的寬宏,最後筆鋒一轉提出質問:以胡文虎先生與新、馬社會關係之深、貢獻之大,尚不能見容于英日政府,則新、馬四百萬華人,哪一個可以有得保障?社論一出,引起華人社會共鳴,這就直接影響英國殖民統治的穩定性。限制胡文虎一人而引起全體華人的反感,再則影響其殖民統治,英國政府權衡利弊,不得不宣佈恢復胡文虎的自由。

事後,胡文虎既愛才又感恩,欲以高薪聘請曾心影到其《星洲日報》任職。

1992年,經歷史學家查閱日本戰史檔案,證實胡文虎同東條英機巧妙周旋,始終未肯為日本侵略者做事,終於洗刷了不白之冤。

 

邱菽園詩贊《洛陽橋》

被譽為“一代詩哲”、“南僑詩宗”的新加坡愛國僑領邱菽園,在觀看了黑白無聲電影《洛陽橋》後,曾賦詩以賀,題為《友人囑題泉州洛陽橋影片》:

  似洛嗟名勝,安橋俯逝波。

  一流通海壯,四面繞山多。

  堍露潮初退,碑沉石再磨。

  幸無魚鱉患,故道改黃河。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明星公司把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建造洛陽橋的傳說故事搬上銀幕。片中主角蔡襄為名演員鄭小秋飾演,編劇為泉州人鄭超凡。劇情為:洛陽江上一艘渡船駛行,中途遇大風大浪,勢將傾覆。此時,空中出現觀音菩薩,大呼“蔡大人在此,諸怪不得無禮!”驀地風平浪靜。船中有一盧氏孕婦(惠北峰尾人),夫家姓蔡,於是眾皆賀其必生貴子。後生子蔡襄,任上建造洛陽橋。影片反映了“海內第一橋”建造的艱難過程。該影片上映後曾轟動一時,成為我國早期電影界的一樁盛事。

 

弘一法師與莊貽華《詠淨峰》詩

弘一法師於1935年農曆四月,由泉州首次來惠安,住淨峰寺半年多,于同年十月二十三日返泉州。在淨峰寺期間,他常念唐朝詩人李商隱“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句,自號晚晴老人。他最欣賞莊貽華先生的一首《詠淨峰》七古。詩雲:

  淨峰峰高高更曲,半天雲氣芙蓉削。

  曇貝重重覆翠微,眼中滄海盈一掬。

  怪石蒼松別有天,嘯傲煙霞看未足。

  傳燈此地幾何年,淨土依然古天竺。

  我來恰值海國秋,躡履梯雲騁遊矚。

  蓮華座上禮空王,一炷爐香薰寶篆。

  最愛夕陽山夏幽,酣臥林巒無拘束。

  人生即此見蓬萊,安得鳥巾占叢竹。

法師用冷金箋錄此詩,末書“戊申秋日漆園後人貽華氏題句,乙亥首夏尊聖老人居淨峰重錄”。裝以鏡框,懸諸壁上,時加吟誦。戊申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為莊貽華先生作此詩之年;乙亥即民國二十四年(1935),為法師書錄此詩之年。詩人佳作與法師墨寶融為一體,可謂雙絕。曾聞弘一法師對莊貽華的詩極為推崇,誠如是。

 

高參海外傳武術

在科山上有一方石碑,碑文《商參和尚淨曆》寫道:“……(高參和尚)二十八歲雲遊南海、五台、峨眉、黃山、九華、緬甸、泰國、印尼,星洲、印度等地,遍訪高僧名師,精通佛法、醫學、武術。五旬後授業法禪,為人室弟子。創辦少林國術團四十個,衣缽相傳……今印尼和尚有數萬門徒……科山寺立於一九八二年三月”。

又在高參和尚蓮座上有他的法眷清空於1982年元月敬題的對聯:“禪傳無我,拳紹少林;慈心濟世,妙手活人。”高度讚頌高參和尚弘揚佛法,傳授少林武術,精通醫學,治病救人的功德。

高參和尚,俗姓林,名亞鵬,又名天豹,南埔海頭村人,光緒十二年(1886)生,幼年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

他十三歲時拜名師曹彪學少林拳。十六歲隨兄林亞興往新加坡謀生,以搖船為業。後來林亞興不幸覆船遇難,他悲痛不已,返回家鄉。十八歲出家,拜行亮上人為師,剃度于惠安清興寺,法名高參。後到福州怡山西禪寺直系叢林的莆田光孝寺,受戒于方丈微嘉撣師。

光緒三十一年(1905),二十歲的高參雲遊浙江,在南海昔濟寺從少林正宗第四十八代弟子慧精大師,學習少林武術和醫學。由於他勤學苦練,精益求精,成為慧精大師的人室弟子,即少林正宗第四十九代傳人。

高參二十二歲時南渡印尼,在弘揚佛法的同時,義注意指導僑胞練習武藝,成為近代在海外傳授少林武術的先驅。一年後,高參回國,卓錫福州怡山長山寺,前後近四年。此後他朝參國內南海、五台、黃山、峨眉、九華等名山,曆訪名僧,互相參禪佛法。二十八歲時又到海外緬甸、泰國、印尼、新加坡、印度等地,“活人無數”。此後他任印尼棉蘭日裏民禮的鎮元宮住持,前後達二十一年之久。高參在海外正式開館招收門徒傳授少林武術是在他五十歲以後。最初所收的弟子中,以釋法禪、釋成雄、莊慶錦、莊順來、林金聚等人為得意門徒。在高參的精心教導下,這五人都成為少林正宗在南洋的傳人,其中釋法禪是高參的入室弟子,是少林正宗第五十代的弟子。為了更好地傳授少林武術,高參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先後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辦了健身社、國術體育會等四十個武術團體。他的弟子們也相繼在各地設館授徒,真可稱為衣缽相傳。為了不忘祖道,這些武術團體的命名都以“少”字冠頭,如少華山、少忠山、少南山、少鐘山、少和山、少恬山等等。1958年高參還在新加坡組織南少林國術總會,作為所屬各體育會的領導中心。

六十三歲的高參於1948年應請任新加坡蓮山雙林寺住持,第二年在雙林寺開班傳授少林正宗武術。1953年又往檳城重建雙慶寺,先後興建佛刹九座。1958年雙林寺建寺六十周年紀念,高參主持傳戒大典,同時刊印《蓮山雙林寺60周年紀念特刊》和《同戒錄》各一冊。

1960年05月16日,高參在雙林寺圓寂,時年七十五歲,法臘五十有七。他在海外傳授少林武術四十多年,為弘揚中華武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張巽從學朱熹

張巽,字子文,號錦溪先生,出身于仕官之家,為漳州刺史清溪之後裔。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張巽受父親張寓(知臨江軍)之命,到長沙城南書院從學於張拭,後得師教以歸,終日杜門玩養,很少與邑中士人交往。

後得同邑好友劉鏡指點,張巽專程前往武夷山,拜謁理學大師朱熹,虛心求教,頗得中和之旨。臨別時,張巽請求朱熹贈言。朱熹說:“南軒記嶽麓,某記石鼓,合而觀之,知所用力矣。”示之以《嶽麓書院記》和自己所作的《衡州石鼓書院記》,請予用功亙參。張巽特賦《武夷留別朱晦翁先生》詩,以紀此事。詩日:

  千燈聖道誰能幾,苦卓先賢問一遺。

  巨麓清揚知廣大,石鐘自況示精徽。

  山中夜冷雪客立.洞口秋深雁望飛。

  此際殷勤分手去.明春策杖扣仙扉。

於詩中可見張巽對朱子的無限恭敬之情,惜別在即,師生情深,頗為感人。在清道光《惠安縣續志.藝文》裏,又有張巽所作的《和晦庵先生四時讀書樂》詩,共有四首。謹錄其一如下:

  蒼痕草色映簾櫳,無限春風無限香。

  鶯囀林中催好友.花開水上自成章。

  髫華易逝天易老,始知世上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誰知,莫歎吾心臘未除。

張巽學歸惠安後,牢記“養其全於束發之前,察其幾於將發之際,善則擴而充之,惡則克而去之”的師訓,反復領會,終得紊養學問均為大進,並全力傳播朱子學術思想。

 

蔣君采《新釜炊蕃薯》

蔣君采,崇武人,清光緒年間廩貢。他精通韻學,平生嫉惡如仇。當時有人譏諷惠安童生為“蕃薯生”、“飽學”(喻“不通”)。他感到非常不滿,說:“每次參加考試的惠安童生有三千多人,可是法定只取秀才二十四個,可以說一百個裏面沒有一個能取,這並不是惠安童生不通,而是國家法令‘經繳納額定田賦為標準’所限。許多落籍外地的惠安童生,都出人頭地。”

蔣君采以《新釜炊蕃薯》為胚作詩:“水骨千年白,瓜心一味丹。飯湯雖變黑,未必帶辛酸。”道出惠安縣諸童生心裏話,這與張嶽的“地瘠栽松柏,家貧子讀書”是同一種意思。

 

盧琦苦覓生花筆

盧琦,字希韓,號圭峰、立齋.惠北 後龍 峰尾 打銀村人,於元至正二年(一三四二)中進士,官職永春、甯德縣尹,頗有政績,曾以“盧永春”之名譽於境外。琦少時從師於餘子賢,頗受器重。旋步裏人盧瞻的後塵,也結廬于惠安縣城西郊登科山,專心奮發讀書 。凡經學詩文無不反復推敲。所以他的老師余子賢曾向榕城三山陳忠說:“盧希韓精通經學 ,為人簡重,在我門下十餘年,不見有懈容,真畏友也。”傳說小時盧琦翻閱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才思橫溢乃夢中所得生花筆之故,便向先生要生花筆。餘子賢不動聲色拿了一百支毛筆給他,說:“這裏有一百支毛筆,其中哪一支是生花筆,我也分辨不清,你只有用每只筆去寫,鍥而不捨,最後定能找到生花筆。

從此,盧琦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九十九支毛筆。當他拈起最後一支毛筆寫了一篇《遊溫陵記》時,頓覺文思潮湧,行筆如流雲 ,文章不但文采秀麗而且意境深遠。盧琦猛然省悟先生的良苦用心。

盧琦是位良吏,同時在文學上頗有影響,與劉固、方回、張翥並稱元代詩人代表,與陳旅、林以順、林泉生並稱為“閩中名士”。他的《遊洞嶺寺》被選收入清張景星主編的《元詩別裁》一書 。詩中的“日高花散影,風定竹無聲”稱得上一代名句。盧琦所著的《圭峰文集》十卷、《詩集》十二卷已失傳,僅有《圭峰集》二卷,列《四庫總目》而傳於世。

 

禦賜進士蘇庇臣

蘇庇臣,張阪後潦村人,生於清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他中舉時豎旗杆之石夾迄今猶存。

蘇庇臣天分極高,聰敏過人。赴郡試時,自恃滿腹經綸,毫不慌張,是日其他考生早已人考場,他尚蹲在場口小吃攤邊吃煎豆幹,隨從書童著急,再三催促方從容赴考。一進場即振筆疾書搶先交卷,最後進場最早出場,功名又列於榜首。

秋闈赴試時,才疏學淺的考官反被蘇庇臣高深文章難倒,不識妙文,將其考卷丟棄一旁不顧。放榜之後,朝廷派來的監考官複察考卷,觀其文章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十分讚賞,責駡考官肉眼不識明珠,令拾遺補錄,另榜公佈中式英才。時年二十,值清鹹豐十年(一八○六)。

監考官甚為愛惜蘇庇臣人品文才,自作冰人將愛女許配英賢,並說以其才步青雲抬青紫不難,勉勵他勤奮攻書,他年赴春闈折桂。蘇庇臣不負岳父所望,寒窗苦讀,于同治元年(一八六二)春晉京赴試。因一路跋山涉水,餐風宿露,勞累不堪,病死於浙江地界,時方二十二歲。

傳說,蘇庇臣乃山狗神轉世。他死後,屍體尚未運回鄉裏,已是靈氣感應,許多山狗奔喪前來祖宅撕咬他中舉時所豎的旗杆,悲哀吼叫數日。

噩耗傳入京師,其岳父驚聞哲人早萎,悲痛挺胸,急趨金闕拜丹墀泣奏天子。皇上也深為高才不壽而扼腕,即格外加恩,禦賜蘇庇臣為“進士及第”。

蘇庇臣與其父合葬于泉州東嶽鳳山,佳城迄今猶在,芳草佳花點綴墓前,青松翠柏羅列塚後。

 

“著述千秋”孫經世

清代著名經學家、語言音韻學家孫經世,一生勤奮,著作甚豐,其著作收人《四庫全書》。

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孫經世偕同授業婿陳金城進京,因治途風寒,氣候不適,由病嗽轉成腳氣病,於五月二十日卒於北京泉州旅邸,終年五十歲。其學生、當朝翰林學正杜彥士並泉屬友人集資收殮t主事執禮並以詩挽之:

  太息孫夫子,才半命何慳。無官來帝裏,有骨返家山。

  名悔公卿識,魂嗟道路艱。早知行不得,終老閉紫關。

  一代汪王戴,惟公民抗顏。書窮秦漢上,學在鄭毛間。

  絕業能旁紹,浮雲付等閒。影徂心常在,千古藏名山。

  名教綱常地,平生品最端。粹然儒氣泉,貌矣古衣冠。

  雅志陶貞自,清名菅幼安。哲人誇寂寞,粱月歲時看。

  萬裏羈棲客,五旬老病翁。背城猶一戰,傾耳有諸公。

  公鬥神焉用,龍蛇鼓已窮。天涯消息杳,惆悵馬扶風。

  施執莽悠悠,斯人志竟休。死生如一夢,著述有千秋。

  業待孤兒紹,書憑快婿收。偏摩憐李藻,片羽吉光留。

  久別歡重悟,萍蹤聚帝畿。方期親叔度,竟爾托元暉。

  奇字向誰問,孤魂何處飛。友朋高誼在,定送玉棺歸。

 

黃翰《祭柳子厚文》

黃翰,黃觀之子,黃宗旦之孫。末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以八行舉第進士。知柳州時,其《祭柳子厚文》馳名字內,且載入《柳宗元文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世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史,最後病逝於柳州,又稱柳柳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散文家和詩人之一,與韓愈同是古文運動的宣導者,並稱“韓柳”,其文風對後世散文影響深遠。

黃翰《祭柳于厚文》:

  世傳不朽,文學辭章。惟公之文,駕韓蹴張。雄深雅健,實比子長。

  民思無鞍,政事循良。惟公之政,祖龔速黃。深仁遺愛,實比甘棠。

  孔門四科,達者升堂。公兼得之,光于有唐。天才俊偉,議論慨慷。

  交口薦譽,名聲益彰。要路立登,台省翱翔。攉列禦史,拜尚書郎。

  時將大用,器博難量。譬如八駿,奔逸康莊。追風掣電,萬裏騰驤。

  亦如利器,鏌鋣千將。直視無前,其鋒執當。不慎交友,玷于韋王。

  群飛刺天,讒言如簧。一斥不覆,困幹三湘。譬如鸞鳳,不巢高桐。

  棲之枳棘,六翮摧傷。亦如巧匠,睥睨觀旁。縮手袖閑,善刀以藏。

  一麾出守,惠此南方。龍城雖遠,毋敢怠荒。動以禮法,率由典常。

  公無負租,私有積倉。居處有屋,濟川有航。黃柑綠柳,至今滿鄉。

  修夫子廟,次治城隍。農歌於野,士歌於庠。孝悌怡怡,弦歌洋洋。

  生能澤民,死且不忘。春秋享祀,旱潦祈穰。四百餘年,血食不忘。

  翰幼學公文,久服餘芳芬。遺風善政,凜若冰霜。

  自想英靈,如在其傍。桂酒清旨,肴蔬雜香。拜獻蕪祠,公其來享。

 

張嶽巧判百崎海

地處泉州灣畔、刺桐港(現稱後渚港)對面的百崎回族鄉,依山臨海,是個搞灘塗養殖、發展海上運輸和捕撈的好地方。但在明朝時,這裏發生了一場海灘之爭。

明朝洪武九年(一三七六),回民郭仲遠看中螺陽二十三都(即百崎),於是寄居在當地一個姓李土財主家旁,以趕鴨為生。到了明朝武宗年間,這裏郭姓回民已有千餘人了,人多地少,又是外來戶,生活難以維持,他們便在海灘上開墾灘塗養殖蟶、蚵。李姓族人便出來交涉,說他們早在五代就從中原遷來,這海灘是他們的,不讓百崎回民開墾。而郭姓回民說這裏是他們先輩養鴨、趕鴨竹竿插到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這事好幾年爭執不下,最後告狀到泉州府,泉州府也拿不定主意。

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張岳任兩廣總督兼右都禦史。有一次張嶽公幹暫時住在福州,百崎回民紛紛要求他們族中一個叫郭博崖的人到福州找張嶽。郭博崖和張岳曾是同窗好友。郭博崖到福州後,向張嶽說明來意。誰知張嶽一聽,卻不聞不問,只是天天設宴招待郭博崖。其實張岳對郭、李兩姓情況是瞭若指掌的,百崎郭姓回民雖是後來的,但人丁興旺,生活困難,而李姓人少,生活殷實。按“先到為王,後來為臣”的倫理,這海灘屬李姓無疑,但李姓無力開墾,白白讓海塗荒蕪,十分可惜。而郭姓回民正需要這些海塗,開墾以發展生產,不把海灘判給他們又非常過意不去。於是張嶽想了一個巧計,但卻沒有向郭博崖言明。郭博崖在張嶽處住了一段日子,見張嶽不給面子就告辭回家。臨走時,張岳拍著郭博崖的肩膀:“好友放心回去!”

郭博崖一路怏怏不快,到了村外,只見村口鑼鼓喧天,不知村裏有啥喜事這般熱鬧。村民一見到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擁進轎裏,感謝他為百崎郭氏爭到海。郭博崖卻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事情原來是這樣:

張岳聽了郭博崖的話後,第二天便雇了一隻大船,滿載杉木從福州出發。他囑咐船老舟代,船到刺桐港,就把綁杉木的纜索砍斷,任杉木在海裏漂流。張嶽估計船已到刺桐港了,便修書一封,令人日夜兼程送給泉州府。書中說,他從福州運一船杉木欲回鄉修建宗祠,不料船到百崎海面,狂風大作,船中杉木失散漂流,請尊府協助尋撈。泉州知府接信後,忙令人張貼告示。這張告示一貼,全府上下人人皆知。郭氏回民理直氣壯地說:官府都稱“百崎海”,怎麼叫“二十三都海”呢?李姓雖不服,卻也無可奈何。自想:自己沒法開墾,讓人去開墾也好。郭、李兩姓爭執十餘年的海灘權從此結束。

直到清末,百崎郭姓海域南到秀土“烏礁”,北到鳳山、許地頭一帶,有三十裏方圓。也就是說,凡張岳的杉木漂到的地方,都屬郭姓回民的。郭姓回民借著這個“地利”發展海水養殖,發展漁業、航海運輸,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至今,張嶽為百崎爭海的故事還在當地傳誦。

 

俞大猷斬殺假倭

惠北肖厝港海邊,有一塊突兀的石頭,人稱“宰狗石”。據傳它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俞大猷斬殺倭寇走狗“翻浪狗”的地方。

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海防廢弛,倭寇大肆進犯我東南沿海諸省。所謂的倭寇,並不全是日本人,有一部分為中國沿海居民,他們認賊作父,就成了假倭。假倭對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危害絕不亞於真倭。

且說有一年,從浙江省來了一個商人,說是要來肖厝漁村做水產生意,販運海貨。其實這只是幌子,此人實為倭寇奸細,因浙江剿倭甚嚴,便流竄來此。靠著用錢使鬼推磨,兼之巧舌如簧,勾結官府,利用地痞,在肖厝及鄰近的上西、沙格等漁村欺壓百姓,為害一方。當地漁民都稱他為“翻浪狗”。他做倭寇的內應,或通風報信,或出謀劃策,參與打家劫舍,姦淫民女,人們恨之入骨。但他上有官府撐腰,下有地痞、嘍羅助其為虐,人又極狡詐,蹤跡不定,除之誠也不易。因此,只得靠俞家軍了。

有幾個漁民定下對策。“翻浪狗”勾結倭寇上岸打劫時,他們一面與之周旋,一面派人向總兵俞大猷求援。俞大猷當即派兵前往肖厝剿寇。一番激戰,終於擒獲了“翻浪狗”和一些倭寇。為儆效尤,俞大猷下令將“翻浪狗”和倭寇押至海邊的這塊石頭上一一斬決,並告誡那些不法官吏和地痞:“誰敢勾結倭賊,這就是應得的下場!”此後,肖厝一帶很是安定。

 

林成智設夜壺陣

林成,字虛所,廣東番禺人,明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任惠安縣知事。

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倭寇由浙江沿海竄人福建,攻破福清縣城後,侵犯福清、莆田兩縣的倭寇會合一起向惠安進逼。當時林成因被禦史彈劾,解去職務退居南關。暫署縣事的孫推節先逃至泉州府城,致使一縣無主。在鄉紳李愷、張宇、康維心等人請求下林咸毅然出來視事。

當時駐城官兵和船隻都十分缺乏,敵眾我寡,倭寇氣焰囂張,瘋狂攻城,情勢十分危急。林成熟悉地理,善觀天文,他斷定倭寇會趁連日雨霧偷襲,便將計就計,利用雨霧之夜巧布奇兵。他要求每家每戶捐獻夜壺一個,竹笠一頂,派人把竹笠系在夜壺上,拴縛在小船周圍。夜壺全部漂浮水面,就像戴斗笠的人在水面鳧遊,敵人會疑為士兵參加戰鬥。當時人們稱之為“夜壺陣”。是夜,倭寇攻城受阻,便想繞過獺窟島巡檢司的營寨。林成巧施“夜壺陣”,倭寇頓感四面楚歌,驚慌失措。林成率領官兵越戰越勇,終於大敗倭寇,逼其倉惶退往外海。

後來,林鹹在追擊倭寇時受重傷,不幸殉國,朝廷追贈其為府同知。惠安人民為了懷念這位抗倭英雄,在樂善鋪建立柯堂,就是現在縣城南街聖堂巷的林鹹公祠。

 

郭諫評智擒倭寇

從十四世紀開始,我國東南沿海不斷遭受倭寇騷擾,惠安成了倭寇侵擾的重災區。倭寇北從峰尾,東從崇武、小蚱、獺窟,南從秀塗登陸,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惡不作。百姓紛紛遷居內山避難,田園荒蕪,不少村莊成了廢墟。當時居住在二十三都(今百崎回族鄉)的回民百姓也深受其害。這些回民是剛從泉州法石(現石頭街)逃難遷居來的外來戶中有一人叫郭諫評(又名幹平,諱崇兒)。

當時郭諫評看到沿海百姓被倭寇如此殘殺,心中非常氣憤,但因明初統治者大肆鎮壓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百姓猶如驚弓之鳥,他擔心有叛亂之嫌,不敢公開招收民軍。後來他和妹妹(人稱尾房姑)暗中組織一些當地回、漢青年,在祖祠借著月光偷偷練武。在短短的兩年中,這些民軍經過艱苦訓練,武藝都十分精湛。尤其那尾房姑,別看只有十五歲,裹著一雙小腳,掄起刀槍,好像風火輪飛轉,從兩丈多高屋頂跳下來,兩腳著地,像木樁立在地上,不偏不倚。郭諫評也是一手刀棒功夫,十餘人難近他的身。

成化初的一個隆冬,又有一股倭寇從秀塗港登陸,燒掉一些民房,熊熊烈火沖天而起,住在下埭的郭諫評民軍正嚴陣以待。他們認為倭寇在秀塗港登陸後,會像以往一樣,向北騷擾,下埭是他們必經之地。郭諫評把民軍分成兩路,一路埋伏在村中,一路埋伏在龍頭山與三獅山之問的“百石階”兩邊。果然,倭寇趾高氣揚地踏上“百石階”地界,埋伏在這裏的民軍突然像天兵天將一樣衝殺下來,攔腰斬斷倭寇隊伍。倭寇後面的隊伍還在下埭村中,前後不能呼應。正在這時,下埭村中喊聲四起,大鑼敲得震天價響。原先如人無人之境的倭寇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抱頭鼠竄。

倭寇頭目揮著大刀,殺到一座民房內,被埋伏在屋裏的郭諫評一刀殺退。倭寇頭目叉竄進一條小巷,只聽巷裏一座小閣樓上傳來一聲吆喝:“賊寇哪里跑?”他抬頭一看,只見閣樓上站著一個十分標緻的少女。這位少女從閣樓上跳下來,便與倭寇頭目交戰起來。這位少女就是尾房姑。這時倭寇救兵趕到,一齊湧向尾房姑。尾房姑假裝戰敗逃走。倭寇頭目為了捉住這漂亮的小姑娘,便太喊:“抓活的!”尾房姑一邊退,倭寇一邊追,來到一條大巷。這條巷是無尾巷,郭諫評帶領幾個民軍從巷裏兩邊房屋內沖了出來。倭寇進退無路,均被活捉。這次登陸的五百多個倭寇全被民軍消滅。民軍還追到秀塗港,兩隻運載倭寇的大船來不及逃跑,也被民軍燒掉。

這次回、漢民軍抗擊倭寇,取得大勝,從此倭寇再也不敢從秀塗港登陸騷擾沿海村莊。按明初制定的有關抗倭賞懲辦法,明憲宗成化年間欽賜冠帶郭諫評為捕盜官職。現在下埭村還保存一方兩米高的“大明欽賜捕盜將軍”的碑刻,那個捉住倭寇的巷子,大家叫它“捉盜巷”。
 

父子抗倭獺窟島

明朝末年獺窟島陳德友、陳仕瑚父子抗倭的英雄事蹟,幾百年來一直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陳德友號疇咨,生於明萬曆元年(一五七三)六月三十,卒於清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三月十四,享年八十六歲,生前是一位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雄才良將。一九六五年,在陳氏祖厝廢墟基址發掘出陳德友和其妻合葬的墓誌銘,上面記載:“德友為人孝悌性成,壯而多慷慨。曾隨駱日升提師雲貴,邀為幕賓。時值兵變,日升遇害,德友入賊巢負屍,時人鹹義焉……”《惠安縣誌》卷四也有同樣的記載。

陳德友回鄉後,組織鄉眾抗擊倭寇侵擾,多次擊敗倭寇,保衛鄉裏安寧。其墓誌銘記載:明季濱海遭寇荼毒,而獺地尤甚。陳德友會集鄉眾,或設奇殺寇,或乞兵破敵。忽有大寇攻獺城,勢逼而援不至。陳德友夜逃陸地,集佃丁數十,挑炬而下,寇驚疑遁去。自是獺地固而沿海俱安,誠東南一長城也……

又是一年夏季,倭寇又竄犯登陸上岸,搶劫殺掠。陳德友四子陳仕瑚目睹此情,怒不可遏,為保鄉眾,奮不顧身,一馬當先直沖海灘。適有漁船桅杆橫于路旁,他勇猛過人,力大無窮,順手抓起當作殺敵武器。打鬥中,他聲如巨雷,勢若奔馬,有萬夫不擋之勇,一連打死十多個倭寇頭目和士兵。海灘上海風呼嘯,海浪怒吼,殺聲震天,直殺得天昏地暗,日色無光。陳仕瑚連戰兩個時辰,越戰越勇,不料左腳被錨繩絆住,撲跌沙灘,被蜂擁而上的倭寇追上,額頭被倭寇的刀砍傷,血流如注,倒於沙灘。

突然間,倭寇掉頭轉向,敗退海灘,爬上船去,倉惶逃跑。原來是崇武軍民和外地鄉眾見獺窟島煙墩山頂濃煙騰起,直沖雲霄,急忙趕來助戰。

仕瑚為保鄉眾、抗倭寇而壯烈犧牲,年僅二十二歲。消息傳開,鄉眾無不悲痛萬分。陳德友面無愁色,說:“但使梓裏無恙,我奚惜一子!”眾人深為感動,紛紛表示要共同抗擊倭寇,保衛桑梓安寧。

陳德友、陳仕瑚父子的抗倭功績,由鄉主事申報郡邑,層層奏明朝廷。朝廷賜匾陳仕瑚為“義烈男子”,立祠歲祀,陳德友為“冠帶義士”。鄉眾皆為陳德友慶榮,而陳德友卻說:“未能衽席共登,何以褒揚!”

不久,朝廷撥來款項為陳仕瑚建造祠廟,以表忠烈。款至各級官府,藉經費不足層層克扣,最終所剩不多,故建廟事遲遲未決。民族英雄鄭成功抗擊清兵,巡視閩南,聞知此事,即派藩前部將薛進思敦促地方紳士為陳仕瑚立廟。後來地方紳士只建一座石碑,載文以表功績。一九七○年浮山建海堤時,此碑被改為語錄碑,原碑文磨掉而無以查考。

 

威鎮海門“十二爺”

崇武“十二爺”宮坐落在崇武港岸邊的沙灘上,裏面供奉著十二尊威武的神像,廟堂雖然不大,但幾百年來香火不絕,且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明嘉靖年間,倭寇十分倡狂,所到之處燒殺掠搶,無惡不作。這年四月初,倭寇竄犯崇武港,登陸攻城,氣勢洶洶,全城男女老幼十分驚慌。守城的千戶一面組織軍士守衛城池,一面派人安定民心。倭寇十分囂張,眼看城池即將被攻破,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東面乍頭海面一艘大戰船向崇武港開來。戰船開進港口的龜嶼內,未等下碇,就從船上跳下十二位身材高大的勇士。他們手執長矛短刀,沖入倭寇陣中,手起刀落,殺得倭寇陣腳大亂。守城將士看見自家援兵來到,立即開城接應,內外夾攻,倭寇死傷無數,沒命地逃到海面上去了。

原來這十二位驍勇的將士是朝廷派來協助崇武守城的。倭寇死傷無數,非常惱火。幾日後,他們又糾集大批人馬前來攻城。船還未靠岸,十二位將士就沖進倭寇船隊,與敵廝殺。倭寇頭目發現,刀槍砍在這些人的身上,連一根毫毛也沒損傷,頓覺不妙,趕緊命令退兵。事後,倭寇頭目百思不得其解,便派出奸細想辦法混入崇武城,打探十二位勇士的底細,趁機除掉他們。

好長一段時間倭寇沒來攻城,老百姓逐漸放寬心,街面再度熱鬧起來,守城的兵士也逐漸鬆懈,不再整日操練,飲酒賭博的事逐漸多了起來。倭寇派出的奸細終於探聽到這十二位勇士的秘密。原來這是十二位青年漁民,他們決心抗倭保民,結拜為兄弟,一起到深山拜師學藝,不但學會高強的武藝,還練就銅身鐵骨,只在咽喉間有三寸肉是刀槍可以傷害的部位。倭寇頭目得知這個消息,馬上出動大量兵力來攻城。守城的千戶趕緊命令十二勇士召集士兵出城迎戰。由於兵士許久未曾操練,亂作了一團,十二勇士只好自己沖出城去。倭寇將十二勇士團團圍住,對著他們的咽喉間亂刺。因兵力懸殊,十二勇士在激戰中未能保護好自己的要害部位,先後犧牲。倭寇也死傷無數,無心攻城落荒而逃。

十二勇士雖然已經犧牲,但身軀還像十二座鐵塔矗立在岸邊。傳說十二位勇士的英魂還保衛著崇武城的安全,所以就為他們建造廟宇,時時敬奉,稱“十二爺”。“十二爺’’抗倭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拼灰連棺材煞去

獺窟島有戶姓萬的人家,撒網討海,日子過得十分清苦。老萬去世後,留下妻子和兩個兒子相依為命。兩兄弟做短工度日,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母親去世時,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兄弟倆只好去泉州找母舅借錢。母舅只借幾百文錢買棺材,而做墓的殼灰粉卻沒著落,但他們又不敢多開口,只好回家了。路上途經賭場,兄弟想進去賭一賭,或許能贏些錢買石灰。也好風光地安葬母親。誰知賭運不佳,向母舅借的棺材錢輸得精光,兄弟哭喪著臉回家。時已黃昏,二人商量後,就偷偷拿走漁船主放在門口的一隻大魚筐和一根竹杠,將母親裝著扛到村外埋葬。不料天變一時,突然風雨雷電交加,兄弟倆避雨,回來時發現母親的屍體及大魚筐都不知去向,想必是被風雨沖走了,只好傷心地痛哭一場。

第二天,母舅來詢問葬在哪里,兄弟倆只好帶著母舅到尾園,隨便指一處凸起的土堆給他看。母舅略懂一點風水,看後連連點頭,認為不錯,勸告外甥要好好生活,兄弟倆羞得無地自容。後來,老大投軍,老二討海。老大在軍中是扛令旗的,一次戰鬥中官兵大敗,老大慌忙逃跑時丟了姑母為他做的新布鞋,便不顧後有追兵,舉著令旗,返路而尋。官兵以為將令,緊跟而上。那邊追兵以為官兵援軍趕到,嚇得四散潰逃。這樣,無意中打了一場勝仗,老大被提升當了提督。萬提督為光宗耀祖,就重新做祖先風水。但“拼灰連棺材煞去”這句俗語卻流傳至今。

 

“做公親,貼菜宅”

莊牧亭,字志謙,東嶺塗厝人,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進士,官授兵部侍郎。告老還鄉後,鄉人稱其莊部爺。鄉間鄰裏每有口角爭端,必請他從中斡旋。

莊部爺為人正直,不徇私情,受人敬重。如屬經濟糾紛,他自掏腰包,息事寧人。一次,有兩家親戚因小事口角引起大小房頭的械鬥。小房的打死了大房的人,大房的非報仇不可。雙方相持不下,便請來了莊部爺。莊部爺說。既請我來。就得聽我的話,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由小房的賠償人命錢一百兩銀,埋葬費二十兩銀。小房的一時籌措不了一百兩銀,尚欠二十兩,令大房的不滿,還想鬧事。莊部爺便道,不夠的部分我莊某人負責。此事就此了結。

又有人建房時因自家的地不夠占了鄰家一條菜園岸,為此對方非要拆房退地不可。惹起爭執。莊部爺來了,看看情形,說:“占者不對,但諒他家境貧困,拆房退地只能加重負擔,我看這樣吧,我家的菜田地與他們的在一處,就劃一塊作為賠償,馬上立契約,從此不得再有爭執。”

這就是“做公親.貼菜宅”的來歷。

 

三十歲牽孫過洛陽橋

這句俗語與李五修建洛陽橋的傳說有關。

李五,泉州南門外池店人。他少失怙恃,孑然一身,無法謀生,將父母遺留的些少薄產都賣盡當光,只剩下一座破屋,因一時找不到買主尚未賣出。一個盛暑的月夜,李五獨坐門口,盤算著明天應向誰借米,才免挨餓。這時,忽有一匹白馬直奔屋裏,在天井角一鑽不見。李五驚奇,隨手操起鋤頭,掘了幾下,泥土下陷,只見裏面儘是金銀珠寶。

李五一夜之間成巨富後,大興土木,廣置田宅,成為“田園鳥仔飛不過”的大富翁。後來,號稱“山西第一富”的孔金龍遍遊天下十八省,與各省“第一富”“鬥寶”輸給了李五,兩人結為異姓兄弟。孔金龍在泉州盤桓幾月,方辭別回山西去。李五得到“天下第一富”美名,異常興奮,遂再營居室,媲美於皇宮。此舉引人嫉妒,密告朝廷。朝廷即派禦林軍來泉州拿解晉京。

途經洛陽橋,正值秋汛,水漲淹沒橋板.只得暫駐橋南等候水退。李五乃仰頭祝天道:“李五他日若有性命回泉州。決將洛陽橋加高五尺。”適被洛陽街五家麻索店的老闆聽見,跟他賭咒:“你若有性命回來,造橋所需麻索全部免費供應。”

因得把弟孔金龍仗義,在京打點,受到三司審後,居然無罪釋放。回泉州後。其家已被官府抄沒,僅留一座屋。他忙問家人:“池水有沒有乾涸?”家人答以“沒有”。李五大喜,叫道:“李五傢夥還在(意即家財仍在)!”原來,李五每天洗臉,都用金臉盆,洗完後就丟進池中。這樣日積月累,池中金臉盆已積上何止千個。

於是挹幹池水,取出金盆變賣,又成巨富,立即鳩工修建洛陽橋,增高五尺。五家麻索店老闆亦實踐諾言,然終致倒閉。

李五將池亭中那只藏于水底的金牛,移來埋於橋基裏,向天許願:“將來若有人三十歲牽孫過橋,金牛就要浮起,送給那位年輕的祖父。”

“三十歲牽孫過洛陽橋”就流傳下來,意指難於實現的事。

 

廣欽和尚緣結碧霄岩

廣欽和尚,俗姓黃名文來,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生於塗寨和弄貧苦之家。其父迫于家境困窘,忍痛將年僅四歲的他賣給晉江池店橋潭村李樹為養子,七歲隨養母茹素。九歲養母身故,十一歲養父亦去世,孤苦無依,惟遵母教遁入空門,入泉州承天寺為僧。後又還俗,往南洋謀生,歷盡漂泊。三十二歲時返回泉州,再入承天寺皈依苦行僧瑞芳法師,賜法號廣欽。

為體味塵俗炎涼,領悟佛門意志,他托缽雲遊。四十二歲時執意效法達摩面壁,往清源山碧霄岩山洞苦修,食野果、野菜、樹枳、樹薯,“不食人間煙火”,世人稱“果子師”。穴居十三年功德圓滿,方回承天寺。一九四七年渡台後,因思念家山,將信徒為他購置的“火山”名為“清源”,並建造承天禪寺,親任住持。一九八六年,臨圓寂時(時年九十五歲)說:“無來也無去,無代志(閩南話,即沒事)。”蔣經國為他題字“大慈大悲”,其銅像和舍利子也護送到泉州承天寺,並循山建廣欽法師舍利塔。舍利塔與碧霄岩依岩雕刻的三尊佛,宋淳祜四年(一二四四年)林爽為其父母所書的“壽”字與注“奉親遊”,及“廣欽伏虎”浮雕,現已成為令人矚目的佛教勝景。進趙朴初題額的“入空門”大門,即見廣欽和尚的“開示錄”,開示“出家僧修行是要找我們本來的面目”、“修行要自在,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評語”等佛理。

廣欽和尚與碧霄岩,為清源山添一段佳話。

 

對聯趣話

惠安秀塗附近的小蔗村,有一人叫陳蓮舫,雖刻苦攻讀,奈何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年屆三十六,不知進過多少次考棚,依然榜上無名。適逢其父回鄉,見狀勸他同往浙江余姚一起經商。陳蓮舫改入余姚籍後,並未氣餒,邊從商邊繼續攻讀,竟然時來運轉,二十四個月內連中解元、會元、狀元。衣錦返鄉省親時,他慨然于祖家祠堂掛出一對聯:

  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天眼不開地眼黑;

  廿四月後,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第一,布衣出去錦衣回。

乾隆遊了江南回朝時,出個上聯:

  天上微雨,千針萬線,遊東之港、西之港、湖之港,遊遍諸港;

  登羅浮,曆十八名峰,觀山、觀海、觀日月,宇宙一空;

數月過去,文武百官無人答對,致使龍顏大怒。恰莊有恭出巡迴朝,得知此事,啟奏道:君以江南遊歷而發,臣欲將親身經曆而對,只是不敢。乾隆恩准:但說無妨。莊有恭朗聲對上:

  地下書生,七孔八竅,中解之元、會之元、狀之元,連中三元;

  入翰林,點二九學士,為隸、為國、為黎民,功勳萬世。

從前,有個人在二十多歲才娶妻成家。幾年來,接連生了幾個女兒,每次他都大擺宴席請妻子娘家人,熱熱鬧鬧地想求個子嗣。然天不從人願,一共生了十個女孩,以致家境逐漸困頓,捉襟見肘,真個度日如年。他寫了副對聯:

  我有萬金不富:雖生五子無嗣。

眾人疑惑,經瞭解方恍然大悟。原來,民間稱女兒為“千金”,十個“千金”即為“萬金”;稱女婿為“半子”,將來十個“半子”便是“五子”。

張萬善為人隨和,平日疏財濟貧,他常說“福不在財多,財多未必是福”,人稱萬善伯。這年春節,他突然貼出一副對聯,上寫:

  打砸搶不讓人;螵賭飲莫如我。

眾人詫異。議論紛紛,以為修心行善的萬善伯也要“改正歸邪”。翌日,萬善伯將對聯一斷句,眾人才明白真正的意思:

  打砸搶,不!讓人;螵賭飲,莫!如我。

 

三絕

“三絕螺陽老布衣,當年姓氏動京畿。”這是對黃吾野的評價。

黃克晦,字孔昭,吾野是他的別號,崇武人,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生。其詩、書、畫都很出名,時人稱之為“三絕”,尤以詩著稱。詩以山水、題畫、紀遊、酬贈占絕大多數,揭露黑暗現實、關心人民疾苦的也不少,先後結集詩文數十卷。

黃吾野的書法也很出色,人稱其“善書”。勒石於龍喉岩的“觀潮”、崇武海邊的“海門深處”相傳為其所題。自黃吾野之後,崇武地方詩風日盛,湧現了不少著名詩人,如漁民詩人張泗濱等。

傳說黃吾野在其女秀芹出嫁的時候,畫了一百幅畫裝八箱給她作嫁妝,秀芹的婆婆卻把它當柴草燒了,僅剩“太陽圖”和“月亮圖”。“太陽圖”掛在廳堂上,射出金燦燦、熱烘烘的陽光來,下雨天也把所有收割的麥子曬得幹幹的。“月亮圖”晚上掛廳堂上,月光如水,照得廳堂亮光光的。

遺憾的是,惟獨他的繪畫真跡未留。

時人推崇道:“山不識清源,人不識吾野,其人可知也。”

 

周巧雕轉頭獅

清康熙、乾隆年間。崇武 五峰出了個著名石雕師李周t因其身材矮小胖墩,時人稱他“甕仔周”。

李周父母早逝,家境貧寒,十多歲就到福州石店做學徒,學石雕工藝。李周天資聰穎,尤喜繪畫,做工之餘用木炭在地板牆壁上塗塗畫畫,竟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引起師傅的重視’讓他繪製樣圖。

此前,惠安石匠所雕的石獅形態只有一種,即正面蹲坐,威武兇猛。一天李周剛好閑著沒事,站在一旁看師傅雕一隻石獅。這只石獅坯形已成,突日張口,師傅正用小鐵錘輕敲鏨仔頭,仔細雕琢石獅的舌頭,不慎一時用力過猛,舌頭崩掉一角。師傅傻住。完了,一件即將賺到錢的工藝品就這樣巧虧一簧,把未斷的那邊修平則會失真,把斷掉的這邊牯上又矇騙主顧。苦於無計可施,撂下工具,坐在一旁唉聲歎氣。

李周看了看師傅的瞼色,小聲說:“師傅,讓石獅的頭扭轉一側,這個缺角的地方就可得到彌補。”

徒弟教師傅?師傅憤憤地瞪了李週一眼,站起身,一聲不吭地走出作坊,到附近飯店喝酒消氣。

李周站在石獅旁,前後左右端詳一陣,細細揣摩構思,然後拿起工具,果斷地把石獅頭改雕成斜昂,雙耳翻卷,上下頜微微張開,唇含虎牙,舌頭稍露,變成慈眉善目、活潑可親的形態。

師傅喝過酒垂頭喪氣地回到作坊,一看眼前這尊石獅,真如鬼斧神工,酒醒了大半,心裏又驚詫又高興,不知說啥好。李周雕的這尊石獅面世後,立即轟動福州城。

自此,惠安改變了以往雕石獅形態單一的局面,所雕石獅形態百樣,各具情趣,惠安石雕因之名聞遐邇。

據傳李周最早把繪畫運用到石雕工藝上,採用鑿黑白的方法,創作出現在所稱的影雕工藝的雛型,形成南派石雕的獨特風格。工藝界推他為福建省青石雕承前啟後的人物,崇武石雕藝人尊崇他為始祖。現存的福州於山法雨龍柱、西湖開化寺石獅和萬壽橋欄十八隻拳頭獅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漁撈狀元”李皮

李皮,字錦皮,號虎亭,崇武靖江村人。

李皮自小聰明勤謹,祖輩以漁為生。他少時家貧失學,十歲隨父親與叔輩上冬海船,歷經磨練。一九一四年冬汛生產中,李皮的叔父、船老舟代去世,由於李皮在生產上任勞任怨,很有成就,既注意吸取前輩的經驗又善於創新,未成年就已掌握當冬海老玳的基本知識,熟記閩浙沿海的漁場、船線情況和潮汐變化,故被公推繼位,年二十八歲,是當時冬海最年輕的老舟代。李皮擔任老舟代後更加精心鑽研,注意總經經驗,分析漁情非常準確。他擔任冬海老舟代二十四年間,該船年年獲得高產,在閩浙兩省舟山冬汛釣業生產中,有十八年獲第一名,四年獲第二名,二年獲第三名,轟動了閩浙兩省漁撈界。冬至和春節前後,天氣嚴寒,近海水淺冰冷,外洋水深暖和,魚群都游向北外深水區,李皮掌握這一規律,並結合具體的魚情水色,加以靈活運用,所以年年捷報頻傳,產量超人。李皮任人惟能,為人忠厚,待人和善,謙虛謹慎,深受漁民愛戴,都稱他為“漁撈狀元”。

 

呼吸帝座戴卓峰

一片瓦寺位於惠安 紫山鎮 南安村西邊,因有六百多平方米巨石覆蓋如瓦而名。明嘉靖戴卓峰辭官歸隱所辟,後人就以天然石室為寺宇。

戴一俊,字惟宅,號卓峰,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中舉,翌年又聯捷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曆員外郎、郎中,後出知浙江溫州,擢廣東按察司副使,又遷知雷州。他為人剛直不阿,做官清正明察。年三十八歲時,深感宦海齷齪險惡,就以母思家為由,辭官奉母返歸故里。母親去世後,他在惠安縣城西郊片瓦岩構廬,“家食三十餘年,杜門卻掃,不入城市”,讀書著作,或與邑中大夫“侃侃陳大議”。戴卓峰在片瓦岩隱居三十多年,“坐來頓覺道心靜,憑眺還占紫氣浮;懶性偏宜朝市遠,天真自適更奚求”。著有《石室藏稿》二卷存世。如今,片瓦岩石室內外尚有其詩詞等摩崖石刻,保存完好。其中刻於片瓦岩巨石頂端東向處的‘‘呼吸帝座,,四個大字,據傳惹起一場事關政治危及生命的風波。“呼吸帝座”四字蒼勁險絕倜儻清脫,引人注目。依戴卓峰本意,“帝座”指位於天市屬天皇大帝的外座,以此表達自己如呼吸般時時敬天不輟的虔誠。不料,此事被與他有宿怨的某朝臣得知,上朝告發戴卓峰有圖謀篡逆的野心,已達到公然刻石露布的地步。

因“帝座”亦可理解為帝王之位。皇帝隨即派欽差大臣查辦。戴卓峰在朝時的知交同僚火速傳來密報。戴卓峰清楚如遭誣陷將有滅族之災,經過深思熟慮,趕緊將妻孥眷屬連夜疏散到各鄉村,將所有木刻石雕泥塑的大大小小神像擺在莊嚴肅穆的眾神會集的敬天神壇,晝夜敬拜,煞有介事地祭祀天市帝座。所幸這前來查辦的欽差大臣也是戴卓峰的知交同僚,深知戴卓峰的為人處世,只是瞭解一下現場,確信他已歸心山林,實無圖謀不軌,便歸朝繳旨。這一場風波就此平息了。

 

騙某吃笑織飯

據傳,清康熙年間,黃塘前坑湖有個秀才欲上京赴考,他妻子把乾飯裝在笑織(即一種手提的鹹草袋)裏,讓他帶在路上吃。當他來到縣城南嶺橋,看到人群熙熙攘攘.就進賭場看熱鬧,吃完飯躺在橋下睡覺,醒來時已近天暮,未能趕路。回家後敷衍妻子說是頭暈肚子痛,休息一下,明天再走。

第二天,他妻子又盛乾飯讓他帶著,而他又湊到賭場,誤了趕路,回家又說身體不舒服。如此數天,他妻子看出破綻,氣得大罵:“我苦啊,原來你是騙某(即妻子,閩南語音)吃笑織飯。”這令他自覺慚愧,第二天天未亮即趕路。幸好起早趕路,要不差點就誤了考期。
“騙某吃笑織飯”就這樣流傳開。

 

主人躲在櫸犁後

相傳,以前有戶人家養有一隻“加令”(即八哥鳥),主人平時喜歡逗著它玩,教它學說話。這只鳥很聰明,不但每句話都能記住,且說得很流利。有一次,主人犯了官司,為躲避官府追查,躲到櫸犁(即竹編的大簸箕)後。差官找不到人,嘀咕道:主人哪去了?這鳥隨即回答:主人躲在櫸犁後。結果主人便被抓去了。

“主人躲在櫸犁後”也成為俗語在民間流傳,比喻客人找不到主人。

 

“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

“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這句俗語家喻戶曉。以民間風俗習慣,貓死了,主人在貓頸上用草索縛著“一百金”(冥紙),掛於離地約六尺左右的樹頭,任風吹日曬,腐爛肉身,掉骨於地。狗死了卻不是掛樹頭,而是丟在有流水之處,隨之飄流。

貓原產於熱帶非洲,生性怕冷,後因海外交通關係傳入泉州。貓的既是老鼠的天敵,又善觀主人顏色,故群眾喜歡養貓於家中。傳說,最初貓死了,主人不懂禁忌,將它埋入地下,因地氣使貓再返魂魄,夜夜托夢給主人,提出種種要求。主人不堪煩擾,乃請教道士。道士指示他援狗死之例,不要入土,又因貓的身體比狗小,也不要放水流,而要將它掛樹頭。

其實,“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是封建迷信的陋習,既不雅觀,又不衛生。

 

黃宗旦巧賦早春詩

北宋開寶六年(九七三),黃田境(今張阪後邊村)出了個才子黃宗旦。

黃宗旦,字叔才,乃黃觀之子、黃禹錫之孫、閩王王審知的岳父黃毅裕之太孫。他少時稟賦異質,聰敏過人。

宋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他剛好七歲。這年春天的一天,晴空萬裏,春光明媚。午時,天氣漸熱,黃宗旦與小同伴嬉戲著來到葆光池畔。見池中碧波粼粼,習習薰風吹皺了映照池中的藍天白雲。他招呼同伴下池游泳戲水,樂而忘返。

他那辭官在家的祖父黃禹錫聞訊趕到,這群孩子個個便泥鰍般地爬上岸來。黃宗旦連忙穿好衣服,自知理虧,佇立于祖父面前,等待發落。黃老大人怒斥道:“你竟敢不好好讀書,而如此放縱佻一達。好,我現在考考你,若不能作答,可別後悔!”於是命他以《早春》為題立作一詩。

黃宗旦想起剛才的勝景美意,應聲吟道:“一望晴川碧水開,葆光池上暖初回。就中喜有龍門客,躍出洪波只待雷。”

其詩鏗鏘生韻,才氣逼人。黃老大人驚詫不已,圍觀的人也甚為詫異。

後來,黃宗旦以文章晉見葉國公寇准,得以器重。歐陽修亦很賞識,稱他為“閩中文士”。咸平元年(九九八)黃宗旦中甲科第二名(榜眼)進士,同榜第三名也是惠安人李慶孫,皆以文章齊名,時人稱譽“國朝才子黃宗旦,天下文章李慶孫”。

 

青山公威佑台島

青山公張悃是惠安特有的被神化丁的歷史人物,是惠安民間祟奉的地方主神。

清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山霞東坑村李德蕊航商於海峽兩岸。一天出航前,同船族人恭請青山王到船上籌備“三牲”供奉,以佑順利,祈求平安。禮畢擺宴飲酒盡興,直至眾人皆醉。待醒過來時,欲送境主公回村,又恐為舉行儀式而誤了啟航良機,便在青山王面前“h杯”,求得允許,一起乘風破浪到了臺灣淡水港。

其時適逢台島瘟疫肆虐,病死者眾,許多人在港口招魂驅邪,天災人禍,生意根本做不下去。李德蕊即招呼同船族人,抬著青山王上岸,挨家挨戶“跳僮”驅邪,大受歡迎。那些病人的病情日見好轉。於是,惠安境主公驅邪佑民的聲名遠播,各地民眾紛紛求援青山王坐鎮消災,保佑人們安居樂業。

艋舯街一家商店後有一口井,井裏出現一隻三腳蟾蜍精,坐井觀天,只要見有人影閃過,就把這個人吸入井中,大快朵頤,因此,這房子無人敢居住,也無人敢從這地方經過,李德蕊他們“跳僮”驅邪後,青山王無處安放。斯時,有一位老者提議:何不把青山王放在古井上,以鎮妖魔。果然,青山王顯威,妖魔自退,這裏從此平靜安寧。艋舯人歡天喜地,舉行了隆重盛大的青山王遊境活動,然後,拆除商店建廟,供奉敬祀青山王。這就是現臺北艋舟甲青山宮原址。返航的時間到了,境主公青山王即將返回惠安。艋胛人依依不捨,苦苦挽留,提出募捐請李德蕊回鄉後另塑“金身”。雙方一時爭執不下。有艋胄甲“鄉裏老大”出面調和:不如焚香“蔔杯”,請青山王自己定奪。結果,青山王杯示願意威鎮台島,保佑百姓。

自從青山王留鎮艋舯後,青山王信仰便在臺灣民間盛傳。青山公,不僅是惠安人民崇敬的英烈忠魂,也是臺灣人民及海外同胞心中的英烈忠魂。

 

獻地興學王種德

王邁,字種德,是個小商人,當年開設勝珍號五穀小商號,平素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清道光七年(1827),惠安興建文峰書院暨試院時,擇縣城東門外南埔山為址,這片土地恰好鄰近奎巷村村民的田地。王種德得知這一回事,便首倡獻地以成全這一義舉,立即呈報願獻出自家的田產十二丘,並把全部田契送交縣署右學正齋老師收轉知縣。知縣仝蔔年將此事稟報福州總督部堂的魏大人。

時過不久,由福州(閩浙)的布政司頒下一份授予王種德為誥封登仕佐郎的“錄”,這是當時一個九品頭銜的榮譽。這份黃色環龍的“錄”到達縣署的次日,即由禮房派員在地保的陪同下,鳴鑼開道帶到奎巷村王姓祖厝大廳張貼起來。這時全村雀躍,鞭炮齊鳴,還燃放“馬蹄槍”三響,以謝聖恩,並慶祝贏得獻地興學的榮耀。

 

陳潼築寨舉義旗

惠北塗嶺的潼關嶺,古稱陳潼關,傳說是元末明初地方武裝首領陳潼在此古驛道隘口築關修寨、駐紮兵營而名。

塗嶺西清的土樓有一個農民叫陳潼,父早逝,全靠母親替人挑柴挑草維持生活,撫養兄妹二人,日子過得十分困苦。一天,十三歲的妹妹上山拾草失蹤,母親為此哭瞎了眼睛。生活的擔子一下子落到陳潼肩上,他不分晝夜地出門打工,從不讓母親操勞。

一日,陳潼幫人播種,一隻奇怪的鳥在陳潼頭頂飛來飛去,反復叫著:“陳潼陳潼,京都做王。”陳潼並不在意。路過的魚販覺得非常驚奇,就對陳潼說:“鳥說人話,叫你做王,這是天意,天意不可違啊。”陳潼半信半疑,他覺得自己一個鄉下農民,既沒文又沒武,怎能做王,就說:“若得天意要我做王,魚仔幹落水活跳跳,鐵耙浮水逆流行。”魚販即把魚幹倒入水中,魚幹競能活蹦亂跳。陳潼亦把鐵耙丟入水中,不但浮在水面,而且還逆流三尺呢!

三件奇事。堅定了陳潼聚眾起義的決心。

此時正當元朝暴政,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陳潼豎旗稱王,築寨布下荊棘陣,專與貪官汙吏作對,勢力擴大到仙游、惠安、晉江一帶。陳潼失蹤多年的妹妹也從仙山學藝歸來,武藝高強,能撒豆成兵、剪紙為馬,並率一隊女兵英勇奮戰,屢建戰功。農民起義震動了朝廷,一批又一批的官兵前來圍剿,都在潼關嶺慘敗而歸。官兵萬般無奈之下,放出豢養成精的三腳柳州貓,竄進民軍營寨。其時正值深秋草木乾枯季節,營寨軍師囑咐兵士謹慎火種的話語被柳州貓聽到,以致軍情洩露。官兵用火攻破了山寨。陳潼的妹妹自覺仙術失靈,憤而自殺。陳潼也被施以五馬分屍的酷刑。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被鎮壓了。據說,現在人們仍可分辨出潼關嶺有岩石狀如陳潼的頭和雙手雙腳。

 

郭仲遠慧眼識寶地

百崎回族鄉是目前福建省惟一回族鄉,也是泉州市惟一的少數民族鄉。百崎回族鄉原稱為“九鄉郭”或“百崎郭”。根據專家考證,郭氏回民祖先是阿拉伯人。他們是怎樣來到百崎的呢?唐時,泉州港已是我國對外通商的著名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不少外國商人、手工業者、旅行家以及宗教職業者紛紛來到泉州。當時泉州已非常繁榮昌盛,有“東方第一大港”之稱。這些來中國的外國人(主要是阿拉伯人)被稱為“蕃客”。他們有的在泉州定居,與漢人通婚,建立了家庭,泉州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這些“蕃客”的後代,也就成為“土蕃”、“半南蕃”。到了宋時,泉州東郊的法石已成為對外通商的重要港口之一,不少外國商船都停泊於此,法石又是這些“蕃客”的住居地,距“梯航萬國”繁華的泉州市區很近,與市舶司近在咫尺。當時在法石,不僅住有郭姓,還有舍、丁、馬、鐵、黃、蒲等“土蕃”、“半南蕃”。他們有的成為巨賈大商,有的步入仕途……但到了元末,長達十年的“亦思巴奚戰亂”,給泉州帶來了巨大損失,破壞了泉州與亞、非國家的貿易關係。許多外國人把泉州看成是“火炮”、“刀叢”,有“談刺桐而色變”之慮。朱明王朝建立不久,又嚴禁和外商貿易,實施限制海外通商的“寸板不得下海”的閉關政策。昔日“市井十洲人”的泉州,從此陷入慘澹衰敗的境界。

在法石定居的“土蕃”、“半南蕃”郭仲遠(名泰,號毅軒),感到這裏環境十分惡劣,一直想往外遷徙。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時,由於受封建正統觀念和大漢族主義的影響,為了掃除元蒙殘餘勢力,鞏固統治政權,對反抗者進行血腥鎮壓,除蒙古貴族外,回回等色目人的上層人物也是他們鎮壓和屠殺的主要對象。但不久,朱元璋下了《敕諭》,除了蒲氏外,其他均不再另跟對待。儘管如此,回回人驚魂未定,心有餘悸。要生存,要發展,一定要有一個安定的環境。法石是不能久留了。洪武九年(1376),郭仲遠乘一隻小船,順晉江而下,來到晉江人海處,遠遠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連綿起伏的群山青翠欲滴。仔細一看,這山像一隻雄獅,雙眼盯住前面一個聳立在東海波濤之中的圓形小山,此形此狀,很像“雄獅戲球”。郭仲遠不禁嘖嘖稱讚。後來他又溯洛陽江北上,來到刺桐港,自此遙望,與刺桐港一水之隔的螺陽二十三都(現百崎)有一望無盡的灘塗,還有不少港灣港汊,認為此處發展前途無量。不幾天,郭仲遠便攜妻、子來到螺陽二十三都,向當地一家姓李的土財主借一塊空地,搭起了鴨寮,以養鴨為生。

據《惠安政書》概述,明時二十三都是“縣之為鄰、陋呃莫過於此矣,東自梁山折人高坑,循粱墓抵百崎,越太山,乃僧岩,為碣石、雲頭諸區,要皆兩傾,以臨晉江,潯頭港廁其北,臭土港邑其南,故食海者什之六七”,而且。地廣人稀”。這裏不僅有良好的港口、灘塗,還有大片待開發的田地,又與刺桐港相望,不但可以發展山海優勢,而且這裏人口稀少,作為外來戶,有免受欺辱和壓迫的可能。後來實踐證明,郭仲遠選擇二十三都作為他的定居地,堪稱慧眼識寶地。

郭仲遠居住的村前有一座大山,山高路險,山上鑿有百多級石階,因此就叫居地為“百崎”(閩南話階叫崎)。他先養鴨,後來發展了叉廣置田地,還到外縣買地收租。他與當地漢族居民定了和約,搞好民族關係,大力開發灘塗養殖,種蟶、養蚵,造漁船、商船,到外地做生意。仲遠的後代遵循先輩的家訓,默默耕耘,勇於開拓,至清代,百崎郭姓回族在惠安已名聲大振,有“一峰崎二百崎”之稱了。

郭仲遠夫婦年老時,于“石獅臀”覓好墓地。陳姓聞言“郭占石獅,陳姓受欺”而有後悔之意。郭仲遠遂訓示後輩“鄉鄰熙熙,毋相欺滅”。自此郭姓與陳、李兩姓和睦相處。郭仲遠著手修“生壙”,墓地需鑿石方能展開,堪輿師說:此乃“進前三進士,退後萬人丁”之穴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郭仲遠作出了,“寧願萬人丁”的選擇。經幾代繁衍,人稠地少,又逐漸擴展周圍九個村莊,讓幾個宗族支派分別安家立業。這便是“九鄉郭”住著“萬人丁”的來源,也再次證明瞭郭仲遠的慧眼識寶地。

 

黑臉三媽庇台航

三媽金身在崇武媽祖宮大殿的櫝外堂案正中·因香火旺·三媽的臉被熏黑,故崇武人稱之為黑臉三媽。

據傳,崇武去臺灣的船隻,因為有黑臉三媽的庇護,航行都很順利,所以崇武台航都祀奉黑臉三媽。

清乾隆年間,軍機大臣福康安率船隊要到臺灣,原是炎天赤日,卻突然烏雲密佈,大浪翻滾,船隊緊急返回附近的崇武港避風浪。經詢問當地漁民,知是沒有拜祭黑臉三媽。後來,黑臉三媽又托夢給福康安,說是媽祖座位受到威脅,而且這個威脅只有他才能夠解決。福康安經過實地察看,原來是一位當過提督的劉天官的墓地占去了媽祖宮風水。福康安用玉笏在墓上敲三下,即返身上船。第二天潮水剛漲滿時就啟航去臺灣,果然一帆風順。

福康安安全返回朝中後,向乾隆帝奏明黑臉三媽的護航之功,乾隆帝於是下了一道保護崇武螞祖官的聖旨,井撥銀兩重建,又親筆寫了“恬瀾昭貺”的匾額。從此,媽祖宮的香火更加旺盛,崇武漁民更加信奉黑臉三媽,臺灣也有不少祀奉黑臉三媽的宮廟。

 

撿糞仔中進士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城郊田邊村的莊朝賓鄉試中第二名舉人後又中進士。莊朝賓先後任瑞州知府、廣西按察副使、貴州左參政,為官精明仁慈,有“莊菩薩”之稱。民間傳說,其出身貧賤,是個撿糞仔。

據稱莊朝賓小時家庭窮困,每日清早就要出去撿糞。但他天性好學,在撿糞時都要到鄰村一所私塾窗下偷聽先生授課。一天,先生出對子讓學生對,上聯是“四野綠蔭迎夏至”,但沒有人會對。莊朝賓在窗外見之,就偷偷地教一個學生對上下聯“一庭紅雨送春歸”。先生發現後,認為撿糞仔如此聰明非常少見。他想試一試這個撿糞仔的才華,就出了幾個對子讓朝賓應對,都難不倒朝賓。於是,先生認定莊朝賓很有發展前途。翌日,他親自到莊朝賓家,堅持要收莊朝賓為學生。

以後,在塾師指教下,莊朝賓如魚得水,更加勤奮攻讀。入仕後,莊朝賓體恤百姓,得到很好的名聲。

 

黃吾野與俞大猷

黃吾野與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俞大猷的深情厚誼尤為世人所贊。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輔,號虛江,諡武襄,泉州河市人,與戚繼光齊名,有“俞龍戚虎”之譽。著有《正氣堂集》、《劍經》等,是少林武術名家。他麾下的抗倭軍隊人稱俞家軍。黃吾野對這位抗倭名將甚為崇敬,兩人常有詩書往來,且品茶煮酒論時局,成為忘年之交。俞大猷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軍事發明家,他發明的獨輪戰車(原始坦克)在山西大同抗擊蒙古族韃靼部俺答汗騎兵的戰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黃吾野同朝廷命官黃郎中參觀俞家軍操練車戰法,興之所至,作《神機營同黃郎中觀俞都護演車戰法》一詩,描述俞大猷所創的車戰法及俞家軍演習的壯觀場面,該詩亦成為後人研究俞大猷軍事發明的重要佐證材料。

輞川有試劍石,傳為黃巢起義軍經泉州時因其擋路,黃巢揮劍劈之而成。黃吾野曾在此避世之塵囂,閉門讀書。俞大猷得悉,欣作《吾野山人移住試劍石》詩以贈,詩曰:湖海行藏一劍看,友生義重喜相觀。精思若得鬼神力,無敵應登李社壇。尚友多賢交道左。索居寡侶我情難。叮嚀為制平湖賦.持獻君王瀝膽肝。

詩中俞大猷對黃吾野的詩文才思極盡溢美之詞,也真切表達了兩人的友情。

明萬曆八年(1580),一代名將俞大猷病逝,黃吾野聞此噩耗,痛哭不已。哀思多年的情誼之後,黃吾野揮毫作《挽俞都督大猷》五律三首。茲錄其二:

  大星落東海,涕泣滿城哀。

  百戰功徒在,千秋夢不回。

  雲銷天地氣,世絕古今才。

  寂寞廉頗館,空餘吊客來。

  名在周元老,精倫漢巨儒。

  百年吾道失,十載友情孤。

  悲憾將軍樹,哀生孺子芻。

  淋漓雙淚眼,看碧已成珠。

 

捐資興學第一人

清朝道光年間,百崎回民郭用錫因捐钜資興建惠安考棚,被譽為“八閩捐資興學第一人”。

郭用錫(1765~1836),字敷若,號喬齋,孩童時家境貧寒,靠當船工父親的菲薄收入維持生活。郭用錫長大後繼承父業。有一年,他準備遠航到檳榔嶼,卻身無分文。他岳父知道後,借給他水路上剃頭買煙的錢。他們的船在汕頭候風,郭用錫跟船工們上岸閒逛。他看到一家瓷器店門口堆著十多簍“瓷人仔”,覺得很好玩:你把它推倒,它搖晃幾下又恢復端坐的姿態。郭用錫看了大半天,捨不得離開。他問老闆這叫什麼。老闆說是“不倒翁”。郭用錫又問多少錢一個。老闆不耐煩了,隨口說你要全給你,只要幾文錢買茶。原來這些“不倒翁”沒人要,老板正準備雇人搬到海邊倒掉。郭用錫掏出他岳父借給他的錢,說:這些夠嗎?老闆心裏暗暗發笑:竟有這樣的傻子,要買這些廢物。誰知這些“不倒翁”運到檳榔嶼,擺在街邊,大受當地“番仔”歡迎,不到兩天,被搶購一空,郭用錫賺了不少錢。在檳榔嶼,船工們都買些當地的香料和“呂宋月”布運回大陸,惟獨他買了一些大米。適逢大陸乾旱,糧價很高,郭用錫又賺了一大筆錢。後來他與人合股買了大船,不斷往還於南洋經商,不到幾年工夫,成為富甲一方的殷實大戶。

郭用錫治家甚嚴,勤儉樸素,教育子女不要奢侈,不得追求享樂。郭用錫樂善好施,《郭用錫墓誌銘》載:“至修舉橋路諸事,無不慷慨倡率之。以及親疏緩急,則亦惟公是賴。貧有喪者,成得其助。兒離散者,往往貸於公而得免。近有鄰鄉貧婦本負逋,值歲荒將鬻子,公勸而濟之以所需……”惠安索有“地瘠栽松柏,家貧於讀書”的傳統,自唐代至清道光年間,全縣進士、舉人有六百人之多。封建社會的教育是以家塾為主,每期全縣有近二千名考生,考場分散,又破損簡陋,容易作弊。道光七年(1827),惠安縣令仝蔔年與陳金城(時任刑部雲南司主事)、孫珩聯合倡議民間捐資興建文峰書院(即考棚,原址在今惠安一中)。郭用錫多年經商,目睹外國科學的進步,深知沒有文化的困難,所以他一聽到這個消息,便令其子郭金榜捐大洋二千元。當日即差人挑往縣衙上交,一時轟動全縣(其他人最多捐二百元)。

文峰書院建成後,仝蔔年、孫珩聯名上報泉州府,層層奏請。道光十五年(1835)十二月十四,道光帝頒發詔書,褒獎郭用錫父子,並敕封郭用錫為修職佐郎、鹽運司知事,例贈懦林郎,贈建“樂善好施”坊和“父子恩榮”匾額。據廈大教授陳國強等介紹,清朝福建省只有郭用錫一人因捐建書院而得到皇帝頒發的詔書。這份詔書於1987年被發現,隨後由省博物館通知惠安縣檔案館收藏。

 

漁民將軍張勇

張勇,字企大,號浩亭,崇武海門村人。

張勇少時即與兄在海上操舟捕魚,後從軍。由於深熟水性及秋夏風信,很受廈門水師提督張之駿器重,旋由士兵提升為金門鎮千總。一次,張勇和張提督到外海巡視,那天異常悶熱,海面一絲風也沒有,遠處山嶼模糊不清,海水開始渾濁。張勇預測暴風雨即將來臨,力勸提督趕緊回航。果不出所料,不一會兒狂風大作,濁浪排天,幸虧張勇駛船技術老練,後來又有大船接應,總算脫險。張勇的見識和膽量令提督十分佩服。

雍正七年(1729),由於張勇熟悉訓練水師事務而被選派至天津練習旗營水師,乾隆二年(1737)授南澳守備,乾隆十七年(1752)出任臺灣水師副將。廈門人感念其恩德而立石追思,臺灣人士則寫《德政歌》頌揚。乾隆十九年(1754),皇帝特旨召見張勇,授任江南江北狼山鎮總兵。他還把詳細記載船隻通行浙江、福建、廣東各港口的航行針字和記載各港口形勢及觀察天氣的經驗等集成《針簿》一書,獻給皇上並陳述海洋防衛情形,深受皇上嘉評,授為江浙沿海水師總兵。

張勇終因遭人妒忌潛謗中傷而告老返鄉。他在崇武倡議捐修了明代的朝陽樓,以振文風。由於他為官時厘奸剔弊、保疆安民,在野時平易近人、以民為親,崇武人都尊稱他是“漁民將軍”,又稱“張府老爹公”。

 

孫崧樵與徐悲鴻

惠安著名中醫師、詩人孫崧樵,與我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在馬來西亞曾有一段深摯的友情。抗日戰爭期間,徐悲鴻欲以藝術報國,多次在國外辦畫展,所得義捐款全部匯回祖國以救濟難民。在馬來西亞檳城掛牌行醫的孫崧樵,曾為徐悲鴻的畫展題了三首五言律詩,其中一首寫道:“隻身來海外,辛苦為災民。獨運空靈手,能傳妙肖神。美人呼欲出,良馬相疑真。藝術開新史,長留不老春!”此詩貴有真意相感,乃見二人交情,並褒揚徐之強烈愛國精神和精湛藝術造詣。

1941年皖南事變後,孫崧樵以“詩魂”為筆名在《現代日報》上寫詩同《光華日報》“詩典”輩展開“詩戰”,揭穿漢奸、投降派的醜惡嘴臉,引起特務注意,所寓“中華藥行”被潑烏油,鏡框櫃檯被砸毀,處境危險。恰當此時,他接到母親病重的家信,便束裝歸省。行前,徐悲鴻為之作畫題詩,詩和畫均署“辛巳閏六月贈別崧樵先生歸國省親”。畫為立馬,作回首狀,筆力豪壯,氣勢雄偉,堪稱逸品。詩為五絕:“落落丈夫氣,依依孺子情。海天千萬裏,今日送歸程。”一二句作對偶,令人感受到作為個人的那種獨立而不徇俗的偉丈夫氣概和作為愛國同道的滿腔凜然民族正氣。徐孫二人,“世亂同南去”,愛國一心,風義既高,交情又摯,客中送客,雖無“空將未歸意,說向欲行人”之嗟歎,但同為感情豐富的性情中人,離懷別緒,不勝依依,亦屬自然。三四句則如尋常語,脫口而出,不事藻飾,淡淡著筆,饒有餘味;惜別之情,真摯動人,深化一層。此詩之字,“用筆樸而老”,古拙天真,奔逸如駿,實踐了他關於“書法之美在德、在情”的主張。

 

  張嶽巧判百崎海  三十歲牽孫過洛陽橋  蔣君采《新釜炊蕃薯》

  禦賜進士蘇庇臣  “著述千秋”孫經世  邱菽園詩贊《洛陽橋》

  父子抗倭獺窟島  廣欽和尚緣結碧霄岩  李周巧雕轉頭獅

  俞大猷斬殺假倭  黃翰《祭柳子厚文》  騙某吃笑織飯

  林成智設夜壺陣  “做公親,貼菜宅”  對聯趣話

  拼灰連棺材煞去  威鎮海門“十二爺”  五藝一筆張時覺

  主人躲在櫸犁後  八閩琴師“鄭半仙”  張巽從學朱熹

  高參海外傳武術  莊貽華詩吊張泗濱   黃吾野與黃克纘的詩緣

  呼吸帝座戴卓峰  孫蘭陔慧眼識俊才   孫崧樵與徐悲鴻

  青山公威佑台島  曾心影援救胡文虎   媽來伯敲鑼——順順去

  郭諫評智擒倭寇  黃宗旦巧賦早春詩   撿糞仔中進士

  盧琦苦覓生花筆  駱台晉激成楊修員   黃吾野與俞大猷

  陳潼築寨舉義旗  郭仲遠慧眼識寶地   漁民將軍張勇

  捐資興學第一人  弘一法師四到惠安   三絕

  獻地興學王種德  “漁撈狀元”李皮   黑臉三媽庇台航

  王忠孝與鄭成功  “死貓掛樹頭,死狗放水流”

  義波燒腳助修橋  弘一法師與莊貽華《詠淨峰》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陳成春 電話:0595 - 8717 3985 / 15759750128  QQ:1638824728

有資料或大作相贈敬請寄至福建惠安政協轉交陳成春,如需惠安陳氏族譜二版可來電聯系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