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惠安 »

惠安宣尾園邊刊唐始祖瑞珪公

作者:陳成春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6日

惠安宣尾園邊刊唐始祖瑞珪公

2013年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卻是祭掃祖墓的好天氣。五陳宗親於2013年4月3日即清明節前日,相約祭掃唐一世祖瑞珪公祖墓。

瑞珪公墓在前張山后牡窟穴,坐巽向乾,系縫針孤籌,內案金雞,外案文筆,左邊石狗,右邊石龜、石鴨成天生奇地,為我族發祥之真龍者也。站在前張山上,聽建度等宗賢介紹先祖這風水寶地,讓我感慨萬千,一時難以平靜。

自十餘年前開始搜集惠安陳氏族譜資料時,從合族宗考中得知: 唐一世祖瑞珪陳公,自乾寧四年( 897)從福州省內遷居興化莆田縣橄欖巷,祠堂在南門外,地名闊口,門額石碑勒“玉壺”二字。又從興化來惠擇居岑兜,厥後由岑兜再徙宣尾園邊刊開基,祖厝坐巽向乾,並建大宗祠堂,坐坤向艮兼申寅。自唐以後,先祖失傳名號。迨乎有宋,傳有兄弟三人者:長諱巨清、次諱巨淵、三諱巨源。後知民國時期族人陳席珍撰《田墘下厝陳氏族譜》載:山霞五陳“唐一世祖瑞珪陳公,原籍河南汝寧府光州固始縣,從王審知入閩,兄弟數家來莆田縣橄欖巷。瑞珪公為興化府尹之筆吏,並執教鞭,責任司鐸,普施教化。生子三人,即建居於莆城,祠宇亦在其間,門額為石碑勒“玉壺”二字,建築甚為壯麗。居住幾載,即遷惠之岑兜焉。自唐以後曆傳祖先皆失名號,至宋時有傳兄弟三人:長永芬、次永芳(分居宣美)、三永菲公。曆至宋末,又有兄弟三人,伯巨清公,仲巨淵公,季巨源公。”

千年來,瑞珪公後裔以五陳自謂。所謂五陳:水邊、山尾、山柄、田墘、新塘五村也,明、清屬場下鋪。五陳陳氏已泛指唐始祖瑞珪公的後裔。根據《合族宗考》等資料敘述惠安五陳村落分佈情況如下:

巨清公後裔分居山霞場下、山柄。場下分居霞浦下滸、山霞新塘、廈門。元伯于元至正十四年即1354年遷山柄。山柄分居田墘、紫山塔山腳、藍田坑仔後、坵內、埭頭、輞川嶢尾、崇武西埔、前埔、小岞後內、塗寨赤厝、加墩(坑圓)、臺灣臺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田墘再分居黃塘湖壩、東嶺石井、崇武營盤邊、崇武峰後,輞川嶢尾再分居漳州角尾。而後洋陳是否屬此尚無譜牒證實, 350年前元厚開基後洋,至今傳12世,七世繩孝出承埭頭,與弟繩考遷居埭頭,後繩考又遷徙到山柄新街定居,傳媽福、媽發,已傳至13世。

巨淵公後裔分居宣美東西頭(西刊)、水邊、縣城邑學邊、新塘、縣城大巷、水關內、大沙埕,宣美東西頭分居海澄嶼仔洋刊、塗寨陳厝、蔡厝社前、莆田浮鬥南日,水邊分居福州王沂、淨峰洋邊新南刊,新塘分居崇武貓江、塗寨蔗兜、岩峰新後門、莊內、淨峰坑圓,縣城大沙埕分居縣城北門外,尚有從五陳徙居塗寨文峰黃莊再遷居縣城城隍口居住的鳳洋陳。

巨源公後裔分居東橋嶼頭、崇武前垵、東周東頭鄉、東橋內墓鄉,從嶼頭再分居東橋後曾、塗寨前草、廈門後坑、永春大德、莆田南日、臺灣、金門、馬來西亞,從崇武前垵再分居崇武西華後東井、城關雙龜牌、泉州市內、金門、臺灣、寧德洋山蘆竹港、浙江玉環縣裏澳、嵊縣西裏澳、新加坡、緬甸、印尼、馬來西亞。據陳芹後堡、印石、一都司口譜牒記載,明貢生、文昌縣知縣正堂慈尹為岑兜人,其祖榮石西元學士,父萬里,子英弼掾辟有功提為(江蘇)金壇縣正堂,孫三:秉禮、秉文、致政。致政生三子:子維興分支陳芹為祖,子子達為大印石祖,子良隱諱成徙居惠邑孫朝憲為司口祖。從陳芹又分衍螺城山富、輞川坑仔、陳芹後堡、埕上、螺陽工農下堡、螺城南魏,從東橋內墓鄉再徙近後宅東頭又分居上溪鄉,從塗寨大印石東頭刊分居永春東頭村,從輞川坑仔再分居螺陽陳林柄、洋塘、尾頭(透)中陳、施(詩)口,螺陽洋塘再分居興化、淨峰赤土尾赤石亭,螺陽詩口再分居安溪、新加坡,螺城南魏再分居紫山石碼象坑湖。舊譜沒有說明與前垵及巨源公的關係。

衍派70多村 3萬多後裔。但自 897年至今歷史車輪已推進了1100多年,由於譜牒散佚,如瑞珪公之父. 祖何人,屬何支派?今人難以明瞭,為不數典忘祖,不遺餘力地搜集宗族資料,雖漸瞭解,但對瑞珪公究竟是為興化府尹之筆吏,並執教鞭,責任司鐸,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趕鴨公”,還是莫名其妙。我買本《閩王演義》細讀,寫了篇《三王世系》拙文: 唐末黃巢起義,唐中和元年( 881)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舉義攻佔固始縣城,戰略轉移南下福建。王緒被光壽兵所殺,將士推薦,白馬將軍王審知拜劍為大將軍,自認年幼,礼讓兄長王潮當大將軍。光啟二年( 886)得泉州,歲在丙午。 893年王審知攻下福州,乾甯元年( 894)朝廷封王潮為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王審知則為副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乾寧四年( 897年元月),王潮去世,贈司空。王審知即福建威武軍留後,後朝廷加檢校太保,封琅琊郡王。而為什麼陳瑞珪 897年從福州遷居興化,為興化府尹之筆吏,並執教鞭,責任司鐸,幾年後卻遷居惠安岑兜,隱世當起“趕鴨公”來。今從此風水寶地的選擇與構造,瑞珪公一定不是一個普通的趕鴨人,時隔千餘年的後裔卻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即始祖瑞珪公因王審知子孫自相殘殺,感到恢心而隱名當起“趕鴨公”。而他長次子留居興化,三子隨遷岑兜再遷園邊更是猜想,然看到這祖墓卻堅定了我的想法,即瑞珪公不是個普通的凡人,這只望眾多宗賢助我解惑。

數年工夫沒白費,《惠安陳氏族譜》也再版,五陳村落百分八十已搜集整理了族譜,這都是眾多宗賢共同努力的結果,仍需繼續奮鬥,溯流窮源,敦宗敬祖,教育子孫成為孝子賢孫,讓陳氏宗族更加昌盛。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陳成春 電話:0595 - 8717 3985 / 15759750128  QQ:1638824728

有資料或大作相贈敬請寄至福建惠安政協轉交陳成春,如需惠安陳氏族譜二版可來電聯系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