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石獅 »

石獅市歷史沿革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石獅市歷史沿革

相傳隋代此處有一風穴,故名鳳裏,後建鳳裏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對石獅,名為石獅亭,商旅往來,以石獅為標記,久之遂成慣稱。

唐武德元年(六一八年),石獅境內行政區域屬建州南安縣。

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東南地置晉江縣,石獅境域屬泉州晉江縣。

宋初,石獅境域屬平海軍晉江縣,後屬泉州晉江縣。

元代,屬泉州路(一度改稱泉州府)晉江縣。

明代,石獅境域屬泉州府晉江縣。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增設晉江縣石獅分縣。

以晉江縣貼堂縣丞駐石獅街,代管安海。

乾隆三十五年,石獅縣丞移駐安海舊通判署,嗣後,改設安海分縣,石獅一帶事務仍歸晉江縣處理。

清代,石獅境域屬泉州府晉江縣。

民國元年,石獅境域屬南路道晉江縣。

民國三年,屬廈門道晉江縣。

民國十六年,屬福建省晉江縣。

民國廿三年七月,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縣。

民國廿四年十月,屬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晉江縣。

一九四二年設石獅鎮,屬晉江縣。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日解放。

一九四九年九月,石獅境域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縣。

一九八○年一月,屬晉江地區晉江縣。

一九八六年一月,屬泉州市晉江縣。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析晉江縣石獅、蚶江、永寧三個鎮和祥芝鄉,置石獅市,由泉州市代管。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經國務院批准,石獅由鎮升格為省轄縣級市,並作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

一九八八年九月三十日石獅市正式成立。

一九九○年十月,撤銷石獅鎮建制,成立石獅街道。

一九九一年十月,撤銷祥芝鄉建制,成立祥芝鎮。

一九九三年七月,石獅街道一分為四,成立寶蓋鎮、靈秀鎮、鳳裏街道、湖濱街道。

石獅市轄二個街道、五個鎮,十五個居委會、一百個行政村。

唐代林鑾渡

石獅歷史悠久。從石獅一帶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刀石斧等文物的考古中查明,在七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在這裏繁衍生息、陸耕海漁。周代以後,有北方漢人入遷。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州兵燹而動盪不安,仕族衣冠南渡入閩,定居石獅境內晉江流域的濱海平原,或從事農耕,或從事近海捕撈,中原先進文化與古閩越文化交融發展。

據《西山雜誌》記載,隋代,蚶江、永甯、石獅、祥芝等地,均有中原移民南遷定居。永甯岑兜一帶建有鹽場,先民從事海鹽生產已成規模,石獅鳳裏庵前有從沿海通往泉州官路經過。石獅寬仁一帶人煙稠密。今寬仁鳳裏庵尚存清代豎立的石碑,碑文記載,鳳裏庵始建于隋朝。庵前石雕獅子造型別致,與我國其他地方隋代及唐初石獅子形態一致。據地方文史專家考據,因當時人們常約定在庵前石獅子處碰頭聚會,於是石獅便漸成地名。《西方雜誌》也記載,時有石獅子,外來商人在此貿易。

唐武德元年(六一八年)建州南安縣,石獅境域隸屬南安縣。開元六年(七一八年)後,石獅境域一直隸屬晉江縣。唐開元八年(七二○年)航海家林鑾在石湖興建“渡頭”(即碼頭,今稱林鑾渡,市級文物),石獅海上交通運輸已較發達,東北亞、東南亞的外國商人開始經常到石獅進行貿易活動。海外貿易促進石獅造船、絲麻、航海及與外貿有關行業的發展。外來文化的傳播,也促進石獅文化的發展。

五代,王審知治閩,鼓勵農桑、減輕徭役、興修水利、宣導文教。石獅一帶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發展,學風丕盛。五代詩人“晉江兩岸趁春風,耕破雲山千萬重”的詩句,為當時勤事農耕的寫照。今蓮埭,即是當時圍海造田之處。

兩宋時期,石獅蓬勃發展。北宋元祐二年(一○八七年),泉州設有福建市舶司,徽宗時又置來遠驛,石湖、梅林、祥芝等港成為海上交通貿易的港口,南宋前期,已與五十多個國家,地區發生貿易往來的關係。

南宋乾道年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年),王十朋知泉州太守,主持修建晉江“七首塘”,石獅境內有龜湖塘、象畔塘(塘頭塘)及田塘(港塘)水利事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宋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六勝塔(石湖塔)、關鎖塔(姑嫂塔)、玉蘭橋相繼建成。六勝塔,關鎖塔為航海標誌,對海上交通貿易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玉蘭橋,是蚶江、石獅通往州府泉州的海上長橋,溝通經濟交流也極為重要。

隨著對外交通貿易的發展,宋代,石獅人已開始定居海外。宋人謝履的《泉南歌》寫道:“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臂;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日本、韓國、朝鮮、流球、呂宋、印尼的蘇門答臘、爪哇及印度的湄公河流域有石獅聚居地。

宋代,石獅文化教育繁榮。哲學家、教育家朱熹(一一三○~一二○○年)曾到祥芝開辦書院,並題有“小山叢竹”摩崖石刻一方(毀於文化大革命)。童年在蚶江石湖讀書的梁克家於紹興三十年 (一一六○年)中狀元,官至右丞相,詩文著作甚多,主編福州地方誌書《三山志》。後廳村洪天錫于理宗寶慶二年(一二六六年)中進士,官至華文閣直學士,端明殿大學士,著有《陽岩文集》等多部著作。

元代,實行嚴酷的種族壓迫。當地南人,政治地位居於蒙古人、色目人之末,備受歧視,民族矛盾尖銳,民族抗爭時有發生。流傳至今的中秋之夜燒磚頭小塔的風俗,傳為當時點火抗元的信號。至今,石獅還有民謠謂:“點塔仔來造反,三戶殺一元 (兵)。一夜殺完全,殺上京城坐金鑾”。但海上交通貿易卻空前繁榮。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即元軍佔領泉州的第二年,泉州設市舶司,規定“商賈市舶物貨,已經泉州抽分者,諸處貿易止令輸稅”等方便海商貿易政策,頒佈“官船官本商販”之法,扶助商人出海貿易,境內石湖、蚶江、梅林、祥芝等港口,成為“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對外通商貿易往來達 一百國家、地區的大港。石獅人出國經商,定居國外者也增加。

明代,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石獅商業活動有了較大的發展。石獅貿易市場從寬仁鳳裏庵一帶向四周拓展。形成了九街五圍十一巷。明洪武二十七年 (一三九四年),永甯建成衛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廣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有“二十萬人煙,官印百顆”。同時,祥芝“造為司城,週一百五十丈,高二丈。”蚶江、龜湖等地也建有街道,形成貿易市場。明永樂年間 (一四○三~一四二五年),三寶太監鄭和率大明舟師下西洋,曾由泉州刺桐港啟航,石獅漁民、船工及商人,或隨鄭和往西洋,或沿其航線往西洋,經商華僑出國形成高潮。

明末,福建沿海連年災荒,倭寇入侵,社會動盪。石獅沿海一帶首當其衝。永甯衛因遭倭寇侵襲,衛城被攻陷, 二十萬人丁幾被殺絕。衛城居民紛紛逃往石獅避難,至今,留下“陷城”、“洗街”之民俗紀念。天災人禍,石獅災民又紛紛徙流東南亞國家。

清兵入閩後,清政府為消滅沿海抗清勢力,隔絕與鄭成功在臺灣建立的政權的聯繫,實行殘酷的“禁海”、“遷界”政策。石獅沿海居民田園厝宅被毀,被迫遷往“界內”,流離失所,慘不忍睹。至康熙二十三年 (一六八四年),清政府複歸臺灣後方得複界。複界之後,祥芝、梅林、石湖、浦內、蚶江等海港蹶而複振,外洋大船常泊碇於此。乾隆四十七年 (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准蚶江與臺灣鹿港對渡,設置“海防官署”衙門。海外交通貿易的發展,促進石獅經濟的發展。石獅市區新華,寬仁、五星、新湖四處均建有街道。石獅一帶出現一種新的商業機構──“行郊”。

清代,石獅人隨軍往台者尤多,特別是施琅重視臺灣的開發,石獅有大批居民遷移往臺灣定居。

鴉片戰爭前後,石獅成為侵略者販毒走私之據點。隨著鴉片而來的大量洋貨的傾銷,石獅傳統農業、手工業產品受到衝擊,對外貿易停滯,手工業作坊倒閉,農村凋蔽。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被西方殖民主義拐騙當了華工──苦力(“賣豬仔”)。石獅又一次形成大規模出國潮。此時,石獅僑鄉已初步形成,僑匯收入成了僑眷屬主要生活來源。
辛亥革命期間,許多旅居海外的石獅華僑,紛紛在僑居國參加同盟會組織。還有一些華僑回國參加光復鬥爭。辛亥革命失敗後,軍閥混戰,人民生活更加艱難困苦,為謀求生路,石獅人又大批出洋逃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石獅華僑受西方思想的影響,試圖走“實業救國”、“教育救國”之路,紛紛回鄉投資實業及創辦新式學校、西醫館。華僑投資房地產等街道建設,公路汽車運輸、海上交通運輸及電力、化工、食品工業。石獅原有九條街道翻建成水泥樓房,鋪設水泥路面,隨後又新建了東村街、後花街等一批新街道。僑辦學校、教會學校又大量出現。奠定石獅僑鄉繁榮的基礎。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