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石獅 »

石獅市寺廟宮觀庵祠堂岩

作者:佚名  來源: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石獅市寺廟宮觀庵祠堂岩

虎岫寺

位於石獅市寶蓋山東麓之虎岫岩山,屬永甯鎮塔石村。背倚寶蓋山,西連關鎖塔(姑嫂塔),東接永寧古城,再往東,便是碧波萬頃的臺灣海峽。

虎岫寺“雲石光潤,林木青蔥,瀕海特勝”,明.嘉靖後曾與真鯉寺、石佛寺(南天寺)、西資寺並譽為泉南四大勝概。“虎岫鳴鐘”為古代永甯十八景之一。

沿革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虎岫寺》載:“虎岫寺,在二十都,舊為真武宮。宋.紹興中,改為庵,匾曰‘虎岫’。明.洪武二十四年,改為寺。後廢。”

考陳留碑載及其他資料,虎岫寺的具體沿革為:

虎岫寺在二十都,唐.貞觀之世(六二七~六五○年)為真武宮,供奉真武大帝,泉州俗稱“上帝公”。傳說,虎岫岩下有一小井,有次突然井上毫光四射,裏人飛步往前探望,只見毫光中呈現一尊北極大帝法像,裏人感到十分驚奇,遂依樣塑其真容金身于井上。後有人建議建造真武宮以護之。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乙亥(一一五五年),永甯塔石保村民蔡夢良、蔡汝霖“造真聖聖龕一所”,改為庵,匾曰“虎岫”。現存宋代石龕一座、南宋.蔡夢良修建石龕碑記。
明.洪武廿四年(一三九二年),定名虎岫寺,成為佛、道合一的寺宇。

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七年),雲靜法師(俗姓吳,石獅坑東人)主持該寺,籌建高達三丈二尺的中樞大殿,奠定虎岫寺的主體建築規模。其後,雲靜三度雲遊京師,並設壇講經。嘉靖帝曾禦設羅天大醮會,召雲靜參加講經,深受嘉靖帝讚賞,敕封“虎岫禪寺”。

清代,虎岫寺歷經四次重修、擴建。現存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三年)重修碑記。

民國廿二年(一九三三年),對寺院進行全面整修、擴建。虎岫寺煥然一新,寺宇從佛、道合一變為儒、道、釋三家濟濟一堂,蔚為壯觀。

文革期間虎岫寺嚴重破壞。一九八三年後重建,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關夫子殿、文昌祠等八個殿宇和二個大山門。

規制

現虎岫寺占地八十畝,主體建築有真武宮、中樞大殿、觀音堂、文昌祠、森羅寶殿、祈嗣媽堂、雙塔、半月池、山門路亭、幸福院、老君祠等。

虎岫寺中間真武大殿高達三丈二尺,宏偉軒敞,華棟雕梁,稱傑構,特別是中樞大殿簷沿的青石盤龍石柱,其姿勝似龍騰虎躍,在全省可謂無雙。真武大帝祀像為披發、黑衣、仗劍、踏龜蛇。真武殿兩壁龕中塑有形態各異的三十六神將,執黑旗。

大殿東側為聚星閣及禪房,聚星閣上下堂分別供奉如來佛祖、十八羅漢和三夫人媽。
殿西設觀世音菩薩佛堂。

大殿埕前是“飛來塔”,塔臨一池,名“半月池”。大埕東為關夫子殿,西為森羅寶殿。

大殿后山腰建有祀奉文昌公、魁星爺的文昌祠。

虎岫寺西側懸崖有歷代名家題寫的石刻五處。

人文

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間莊一俊《題虎岫寺》詩:

(一)

 “天風吹落海雲關,岩穴虛明漸可攀。

  時風淩空諸鶴下,更聞說法一僧閑。

  鼇城吞吐中秋月,虎岫逍遙落日天。

  釋子若逢相借問,近來俯仰在人間。”

(二)

 “遠近寒山暮不同,洞門時失海南峰。

  孤城島外人煙斷,數屋潮邊野村重。

  遂有漁郎下擊鼓,始參釋子出鳴鐘。

  十年薊北關心地,此日登臨理病悰。”

明.萬曆四十七年巳末(一六一九年)狀元莊際昌題聯:

 “寺建隆基通北極,龍鍾虎岫鎮南關。”

注--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年號先天、開元、天寶。北極:北方之神真武帝君;早稱玄武,宋.真宗避所尊聖祖趙玄朗諱,改名“真武”;大中祥符(一○○八~一○一六年)間尊為“鎮天真武靈應祐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清.光緒庚寅(一八九○年)狀元吳魯題聯:

 “據虎岫,挹龍波,一劍英威天地泰;

  望鼇城,羅雁塔,三清鎮定古今春。”

注--虎岫:虎岫岩山;一劍:真武祀像仗劍。鼇城:永甯衛城鼇形,俗稱鼇城。三清:即道教居於三清天、三清境的三尊神,分別為元始天尊(天寶君),靈寶天尊(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清.晉江舉人許衡簡遊歷虎岫寺,作一長達一百一十八字的楹聯。

此外,明代詩人蘇浚、黃克晦、朱梧,清代翰林莊俊元等人都曾遊歷虎岫寺,留下詩作。現代陳丕顯、葉飛、伍修權、楊成武、趙朴初、傅傑、虞愚、梁披雲等各界人士也為虎岫寺題贈墨寶。

 

金相院

(棲真寺、空相院、空相寺。附:海潮庵)

舊名棲真寺、空相院,位於石獅市西南靈秀鎮靈秀山,依山而坐。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空相院》載:

“空相院,在二十一都靈秀山下。舊名棲真寺(始建于隋)。

(五代)後樑.開平間(五代.梁.開平二年,九○八年),僧如默重建,改今名(空相院)。

【據說因有“空蘭奇香”之異,乃改名“空相古地”,亦稱“空相院”。】

元.至正間(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年)毀。

(明)永樂間(一四○三~一四二四年)僧惠焰重建。

【明.永樂五年(一四○七年),“檀越容卿蔡氏二世致政捐資修建,三載而成。”

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年間,寺又毀於官紳惡僧之手。

明.崇禎八年(一六三五年),“容卿鄉人怡孚、天孚、周孚、葦孚四人集資獻工,與僧眾間竭蹶經營”,再次重建,更名空相寺。】

其古跡有淩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龍泉、青蓮池、濯足池、待月樓、君子石、盤陀石、靈蛇洞、海潮庵。

宋.王十朋有詩:

 ‘小小精藍亦自奇,一峰靈秀蘊幽姿。

  無緣細聽山僧話,太守偷閒只片時。’

【此詩題《題靈秀山空相院》,亦見《王十朋文集》,為南宋.王十朋守泉時閒遊靈秀山時題句,民國乙亥(一九三五年)夏端明刻于金相院門口崖石上。文革時被用水泥填蓋。】今廢。”

【廿世紀二十年代,主持僧轉博和尚率僧眾銳意經營,開荒辟田,造林種竹,蒔花制藥,鼎盛至極,時人號之為“萬金”,故又改名“金相院”。

“文革”被毀。近年重建寺宇。經十年建設,整修大雄寶殿、功德院,擴建海潮庵、仙公樓,新建天王殿、鐘樓、空門、宋和尚塔、金魚池、花圃,並修築通向山寺道路多條,寺貌煥然一新。】

附:海潮庵

金相院聖殿后有應潮窟,應潮窟旁有小庵為海潮庵。據明.隆慶《泉州府志》載:“上有小岩,昔人結庵其側。海潮至則石潤,退則石燥。”

海潮庵是歷代文人雅士唱吟詩書之處。宋.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榜眼石起宗曾讀書庵內。

應潮窟的左側,有摩崖石刻數處,一九九一年十一月被石獅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忠仁廟

又稱厚安古地,位於石獅市蚶江古渡頭。

大廳裏懸掛著一副臺灣總督馬齊勝撰書奉贈的黑底金字的對聯豎匾:“一點孤忠維漢祚,兩人同志甯睢陽。”

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清廷開放蚶江與鹿港對渡,為“泉州總口”,一時舟楫如林。那時忠仁廟香火旺盛,四時不絕。臺灣總督馬齊勝一次來蚶江忠仁廟行香,偶見廟中一盆蘭花,十分喜愛,意欲帶回臺灣,乃與廟住持相商。住持不敢作主,請馬齊勝當面向關夫子求籤。馬齊勝求了一根二十八簽,簽詩曰:“世間萬物各有主,一絲一毫君莫取。榮華富貴自天生,亦須步步留規矩。”馬齊勝只好作罷。回台後,馬齊勝派人送來了這副對聯獻給忠仁廟。

 

慈濟宮

位於石獅祥芝村。

宮內有一對清.鹹豐六年(一八五六年)的石雕龍柱,由硬度高、顆粒小的輝綠岩精雕細刻而成。它高二.○五米,直徑○.九米,龍口張度十九.五釐米,石柱上雙龍盤繞,龍口含珠,雙眼突出,上雕八仙,其中一根石柱上面落款“清.鹹豐丙辰年冬”,另一根刻著“本裏蔡保勝號敬奉”字樣。

石獅祥芝海灘邊原有一個媽祖廟,臺灣彰化和鹿港的媽祖廟的香火就是從祥芝傳過去的。清.鹹豐六年丙辰(一八五六年)冬,祥芝蔡保勝出重金請惠安一知名石匠雕刻了兩對石龍柱,一對贈予石獅祥芝村的媽祖廟,另一對石則由“蔡保勝”號輪船運往臺灣彰化的媽祖廟。蔡保勝是海運商人,旗下專門到臺灣省和東南亞做外貿生意的海船就有七艘。

祥芝媽祖廟一九三○年毀於大洪水,媽祖廟的這對龍柱就被轉移到現在的慈濟宮。近日,臺灣彰化和鹿港的臺灣媽祖信眾得知祥芝天后宮已毀,希望祥芝能重建天后宮,好讓他們來石獅祥芝進香。目前,祥芝重建天后宮的工程已經準備就緒,將擇日動工修建。

 

朝天寺

座落于石獅市狀如白鶴升天的寶蓋山脈脊中鶴頭伸延處,宛如鶴冠;寺之東西兩側有兩座水庫距離相等,猶如鶴翅;背有關鎖塔、虎岫寺,面臨深滬灣,環境優美。

該寺占地面積約六十畝,主要建築有仙祖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北極殿、關帝廟等。

 

鬥美宮

位於石獅市祥芝鎮祥漁村,是清代遺留下的古建築,供奉池、朱、李三尊王爺。一九九○年,重新擴建,一九九二年落成。一九九八年被石獅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臺灣有臺北三重市鬥美宮、台中梧棲鬥美宮等數十處以鬥美宮命名的廟宇,這些廟宇與祥芝鬥美宮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雲麓禪寺

位於泉州城東郊五裏左右雲麓山。

另外,與雲麓毗鄰的法石有一法石寺,志書和地方史家有的認為二者是同一寺廟,有的認為二者是不同的寺廟。

故老歷代相傳,宋未帝罡逃難南來泉州,蒲壽庚閉城門不納。帝罡乃移駕由通淮門外前往東南。此時層雲疊起,自山之麓前來擁蓋聖駕。帝罡因而留宿該寺,並敕賜山名為雲麓。

此事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記為“法石寺”:“法石寺,府東五裏。宋末,蒲壽庚謀據郡降蒙古,少主至泉城北,不敢入城,駐蹕于法石寺,即此。”

明.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參政李日燁捐俸重修寺宇,並題“圓覺招提”四字,制匾懸於寺內。

清.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吳君洛捐金重修,同時也重修三翁宮,並髹漆一新,為雲麓增勝。

 

水陸禪院

元.清源驛、水陸禪院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水陸寺》:“元.至正(誤,應為“至元”,一二六四~一二九四年)間,以故址之半為清源驛,餘地複建禪院。”

元.延佑三年(一三一六年),亦黑迷失給施捨的全國一百所著名佛寺,刻立《一百大寺看經記》碑留念,碑文中提到,受施捨的泉州路著名的佛教寺院、庵、接待,有“五月,泉州路承天寺、水陸寺、法石寺、招福寺”等。

明.洪武.水陸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水陸寺》:

“明.洪武間(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名水陸寺。

成化間(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蔡文莊公清講學於此。……”

明.嘉靖.汪旦府第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水陸寺》:

“及汪禦史旦(汪旦,明.嘉靖乙未一五三五年進士、貴州道禦史)廢寺為宅(建府第),乃移寺於開元西偏(功德堂西),舊跡遂亡。”

水陸池原是水陸寺的配套設施,是泉郡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明.嘉靖間,水陸寺雖被移入開元寺內,但每年農曆七月,民間薪傳古例,舉行“普度”,意是普度眾生,也就是中原的“盂蘭盆”。歷代郡守都如期在此主持道場法事,即做水陸本醮,專祀泉郡的無主孤魂,並以明燭紙船放入池中,希望把瘟神王爺送走,求得境泰民安。舊館驛巷內原有大船亭、小船亭兩座,現亭已毀,但地名尚存。

題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水陸寺》收錄水陸寺題詠詩兩首:

明.何喬遠《水陸寺故址》詩:

 “佛劫年多變,禪門跡可知。試看牆外樹,猶有寺前池。

  祝聖留深意,居僧見一時。王詢能舍宅,今古有餘思。”

清.學者林霍《題蔡清講學過》詩:

 “蘭若未廢時,幽棲多釋子。趙宋天潢派,流離傳故址。

  成、宏有大儒,皋比擁於此。當日陳紫峰,裒然及門士。

  海內言易學,必推吾郡始。異代賦景行,芳蹤何處是?

  萋萋蔓草碧,澹澹方塘水。東西雙塔標,迥立猶在邇。”

 

布金院

原名法華寺,位於石獅市寶蓋鎮侖後村與塘後村一帶,可能跨越兩個村莊(原屬晉江二十四都侖後鄉)。《福建通志》、《泉州府志》、《晉江縣誌》、《泉郡晉南地名探源.寺庵考之三十九卷.布金院》等史料有簡單記載。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外寺觀.布金院》載:“布金院,在(泉州府城)南門外二十四都,舊名法華,唐季更今名,明.永樂五年(一四○七年)重建。今廢。”清.乾隆《泉州府志》載同。

布金院始建于隋.大業十年甲戌(六一四年)九月,僧逸生緣化而立,初為茅構。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六四四年)始改土木構。唐.僖宗.乾符三年丙申(八七六年)八月僧衍德獨肩捐修,凡見木者皆油漆,從此每當晚霞夕照,寺院異彩繽紛,故易名布金院。爾後經歷朝達官鄉紳、慈善人士、主持僧歷次捐修擴建,因寺有高僧而寺名昭彰,鼎盛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

布金院原為重簷歇山頂式,五開間四進院落左右翼堂相對,祀奉觀音佛祖。

二○四年二月,文博人員在石獅的兩座迦葉佛像銘文塔中,發現該塔第二層有一段銘文“寶祐癸醜(寶祐元年,一二五三年)秋……”,第四層的銘文中有“淳祐壬子(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年)仲冬……”之語,銘文中還發現有“院前”的地名。“院前”,應指布金院之前。

元代布金院曾鑄有兩口巨型銅鐘,其中一口重三千斤,鐘面上鑄有“布金院”、“至正廿四年(一三六四年),歲次甲辰……”和《心經》全文、梵文咒語。《閩中金石略》有文介紹。布金院廢後,此鐘輾轉存到泉州開元寺藏經閣。

明.永樂年間布金院重建後,曾擁有院田一頃九十畝,可見其香火之旺。《泉州晚報》二○○四.十一.十二載:旅菲華僑黃志勇從海外攜帶修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一七六○年)的金墩《侖峰黃氏宗譜》返鄉。族譜上不僅載有布金院當年地址,畫有布金院寺院平面圖,還錄有侖後人、明.刑部尚書黃光癉撰寫的《晉江學田記》。《晉江學田記》載:“泉有布金院,院有田地,為吾先祖仕鳳公產也。”“以布金院田改廢之,詳上之於公,公曰:院田業學田,安得有變賣……”

現代,侖後村依據《侖峰黃氏宗譜》重建布金院時,在工地上挖出兩處明代布金院僧人墓葬。墓葬成塔形結構,具有僧侶墓葬的典型特徵。其中一座基礎保存較完整,外砌石條,內砌磚塊,成圓塔形;殘高二.六米,直徑最大的地方達二.七米,頂部缺損,最上方存有一圓形塔刹形石刻,有佛像、蓮花等圖案。塔狀上一石塊上楷書陰刻“大明宣德庚戌(宣德五年,一四三○年)十二月布金院山丘”等字樣。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布金院因戰亂被焚廢。傳說,布金院因誤解一上京赴考的書生偷雞,後書生考取功名,為泄私憤,編造布金院捐助明軍軍餉,借“遷界”之機,派兵火燒布金院。

侖後村也叫院後村,布金院應在附近。布金院在該村的遺跡不少,不但有石佛塔、數座古石橋、龍眼井、和尚墓等,還有院內石、院東坑、院後山、塔仔井等物名和地名。塘後村有人提供族譜,內有該村父子兩人先後葬于布金院的記載。

現在,侖後旅菲華僑黃志勇捐資千萬,首倡緣故地重建布金寺,開寺名為法淨寺,於二○○六年六月隆重開光。

 

石湖東嶽寺

位於石湖金釵山上。

寺前屹立著兩尊金剛力神的“打鼓將軍”。傳說:明代某年,倭寇攻陷石湖城,到處燒殺姦淫,慘不忍睹。一天晚上,兩位“打鼓將軍”率領軍民襲擊寇穴,並親自擂鼓助陣,鼓聲震天動地,軍民如排山倒海般直搗敵巢,倭寇四處逃竄,軍民乘勝追擊,將倭寇殲滅在海灘上。村民塑“打鼓將軍”祀于寺前。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