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民俗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民俗

元宵十五“攻炮城”

“攻炮城”是一種風格獨特、場面熱鬧並融娛樂與競技於一體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常於元宵佳節、中元節以及普渡期間舉行。

製作炮城需要內行師傅。先用竹木、麻線、鉛線和鐵釘等材料搭起“炮城”的框架,高約二三丈,分若干層,形狀有方有圓,也有三角形者。框架塔好之後,由焰火師傅根據財力及要求,設計並製作多種焰火圖景,置於“炮城”四周,層層而上,一直到最高點。

“炮城”名目繁多。如“金龜磨”,在一個米篩大的竹環上捆紮無數個“鼠仔”(即裝滿焰火藥料的斜口蘆竹細管),並用一條火藥芯彼此連接,一旦火藥芯被“炮兵”的電光炮擊中引燃,所有“鼠仔”同時迸出五光十以的焰火,並推動竹環迅速旋轉,變成五彩繽紛的飛輪。

又如“側人祝壽”,當攻城的炮仗點燃這個節目的炮藥芯時,燃燒的焰火化成一個側翁的形象,手中紮成的一捆畫幅突然向下展開,展示出一個鬥大的“壽”字。

又如“滿天星”,一經點燃,在尺餘長篾條上縛著的數十個“鼠仔”同時升空,最後又在空中爆炸,猶如今日之焰火。

攻城時辰一到,“炮兵”們各顯神通,人人競勇,都要把點燃的電光炮扔到最高處,以點燃那個最精彩的節目,捧走首獎。電光炮在城上紛飛,圍觀的小孩呐喊的助威,光高采烈。

 

串燈腳與戲新娘

“串燈腳,戲新娘”,其實是一種純樸優雅的民間舞蹈,是由“數宮燈”的傳統風俗派生出來的遊藝活動。

元宵佳節的東石“三公宮”,顯得比別的鄉里更加熱鬧。那些新婚夫婦們,早把精緻的各色宮燈送到三公宮中來懸掛。而在這眾多的五彩繽紛的宮燈之中,最顯眼奪目的是高高懸掛在大廳正中一盞六七尺高的“三角亭”式的大彩燈,這無異是眾燈之王。在眾燈拱照下,顯得富麗堂皇,令人歎為觀止。

黃昏時分,三公宮中的各種彩燈一齊點亮,真似繁星照耀,輝煌燦爛。就在此時,一個個新娘子,由婆母帶領,成群結隊,齊集在三公宮口的大庭上。新娘們頭插大紅花,身穿大紅裙,個個像盛開的牡丹,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十分豔麗;而婆婆們雖然徐娘半老,也風韻猶存。她們頭戴紅榴花,腰系黑圍裙,莊重中透出嫵媚。饒有趣味的是,每一位新娘子手中都拿著一支帶尾的甘蔗,象徵她們的日子將像甘蔗一樣節節甜。

活動宣告開始,在主持人的指揮下,婆媳二人依次進入大廳中,首先繞神龕一圈,然後每一位新娘逐個從廳中的巨大彩燈下“串燈腳”而過。此時觀眾一擁而上,觀賞品評,並有惡作劇者,把“五二炮仔”點燃,扔向正在“串燈腳”的新娘。因此新娘的長裙往往被鞭炮燒出洞孔,所以便流傳這樣的俗彥:“新娘新琅琅,褲腳破一孔”。新娘初嫁突然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做這種驚慌萬狀的“串燈腳”表演,自然產生了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效果。

“串燈腳”的風俗,據傳始自唐代。其時陳元光父子奉旨入閩,帶領士卒先到泉州,後至漳州,於是把中原元宵節“串燈腳”的風俗也帶到閩南。時至今日,閩南和臺灣兩地還保留“串燈腳”古俗。

 

“嫁公雞”與特殊婚禮

所謂“嫁公雞”,就是華僑不能按擇訂婚期回家舉行婚禮,只好借“公雞”為新郎,為其洞房花燭,其程式就是把公雞,綁在床底下,然後由陪嫁姆,引新娘走進新娘房,說了幾句吉利的話,算為結婚。這是晉江僑鄉在婚禮形式上的一種特殊儀式,也是一種陋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提倡婚事新辦,此俗已絕跡。目前,婚禮儀式,除一般形式外,還採用外來的辦法,即舉行旅行結婚,到外地、到港澳地區甚至到海外渡蜜月。這是舊的婚禮的一種衝擊,也是一種革新。

 

“僑匯”與“嫁僑吃僑”

晉江早期出國華僑,大多為生計所迫離鄉背井,拋妻別兒,單身浮海渡洋四出闖蕩。他們在僑居地當牛作馬,節衣縮食,把積蓄的錢匯回家鄉贍養家屬,俗稱“僑匯”。據有文字可查,晉江在明朝嘉靖年間便有“僑匯”出現,以後漸次成俗。民國時期,晉江僑屬的生活來源的70—80%,依賴“僑匯”,目前,晉江“僑匯”仍然不斷,只是多數已從維持生活轉為興辦鄉鎮企業。“嫁僑吃僑”是和“僑匯”相關連的另一民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晉江婦女,尤其是僑屬,從無參加生產勞動的習慣,唯依靠“僑匯”為生,“嫁僑吃僑”成為不成文的法規。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婦女改變“嫁僑吃僑”的舊俗,紛紛加入商業、鄉鎮企業行列,還出現了不少“女強人”。

 

“引水魂”與“葉落歸根”

歷史上,晉江華僑眾多,他們均有“葉落歸根”的願望,即希望終老故園,埋骨桑梓。但事實上客死他鄉的華僑時有出現,能運靈柩回故鄉者畢竟少數,多數埋骨異域。為讓親人能魂歸故里,其家屬往往要擇時辰請道士作“道法”,以一紙船(現也有改糊紙汽車、紙飛機)置於海邊,吹打念咒,哭哭啼啼,將死者靈魂引入祖祠,俗稱“引水魂”。此雖屬迷信,不宜提倡,但卻是對生者對於客死異邦的親人所寄託的深切哀思的真實流露。

 

“拜公媽”與“三回頭”

晉江華僑臨啟程出國之前,家中親人的送行儀式繁多而又寓意深遠。華僑出國臨行之前,須往祖廳向列祖列宗辭行,俗稱“拜公媽”,表示一定“尊宗法祖”,決不數典忘祖。同時,含有祈求祖宗神靈庇佑安全渡洋,在僑居地興勝發達的願望。家人為其準備行裝時,必須備一小瓶井水和一小包泥土,讓出洋者隨身帶走,寓有出洋者飲水思源,莫忘故土,同時在外能適應“水土”,身體健康。臨行時,家人還須煮四個甜雞蛋,置之水缸蓋上,為出洋者餞行,預祝來日甜蜜圓滿。對一些出洋投靠親友的,家人還要讓帶一包竹心和鉛錢片(閩南方言“竹”與“得”、“鉛”與“緣”諧音),意在希望出國親友能和被投靠者有緣份,得其誠心栽培。當出洋者辭別家人,走出大門後,還須“三回頭”,頻望家門,其意是“不要一去不回頭”,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家園和親人,不久能“衣錦”還鄉,與家人團圓。

 

“送順風”與“脫草鞋”

晉江華僑出國之前,要登門向親友告別,親友則要贈以雞蛋、面線及土特產品等為其送行,俗稱“送順風”,祝願出國親友或乘槎浮海,或到僑居地都能“一帆風順”。華僑回到故里,親友們又要以雞、豬腳、面線、美酒,甚至擺宴席為其接風洗塵,俗稱“脫草鞋”。歸國的華僑往往要回贈以香皂、針錢、衣服、布料等洋貨,尤以送針、線為常品,寓有“穿針引線”、情誼綿長之意。

 

挽面

現在,由於美容技術不斷發展,曾經風行閩南和臺灣民間的習俗--挽面,已經逐漸被人淡忘。以前身懷挽面絕技且以此為業的婦女,如今在閩南兩地恐怕也很難找到了。

閩南、臺灣地區民間流行的挽面,即女子用一種紗線拔除臉上汗毛,使臉面光滑柔嫩。按早年習俗,閩、台民間的閨中姑娘,一般是不可以修臉的,只能是在定親之後,出嫁前才可修臉,因此姑娘頭一次挽面又稱“修容禮”,它意味著吉祥與好運。這次挽面是很講究的,要請鄉里的“好命人”(一般是指具備夫妻、兒女齊全,四世同堂的中、老年婦女)來挽面。這項修容稱為“開面”,經梳妝、開面,把姑娘原髮型改為新娘髮型,插上各種釵鈿,打扮得漂漂亮亮。民間習俗稱沒有出嫁的閨女為“毛頭女”,而“挽面”後,就意味著已經是大人。

相傳在“開面”時,少女不能喊痛,以免婚姻不如意。一般在挽面前塗一層白粉,挽時是不太痛的,當然與挽面者的技法嫺熟與否也有直接關係。

挽面的工具很簡單,只需一塊白粉及一捆棉紗。挽面方式是以兩根棉線纏絞一番後,由年齡稍長的婦女對著臉部,用左拇指食指反復一張一弛,用門牙咬著紗線的一頭,右手執一頭,一一將面、額、頸的汗毛和絨毛絞去,最後才敷些油性面霜,即大功告成。那時有些婦女專門以此為業。外國人見到這種挽面法能把臉部細小汗毛絞得一乾二淨,無不感到驚奇。

婦女挽面之後,皮膚會感覺肖滑細嫩,比較容易上妝;其次,挽面有按摩的作用,也可使皺紋減少,而保持臉孔容光煥發。據說,採用這種古老的美容法,還能延緩汗毛的再生哩!儘管現代婦女已極少用挽面來美容,但還有一些地方仍保留著這傳統的習俗。

 

搶冬綏娘

晉江清明節有種習俗—“搶冬綏娘”。冬綏娘是一位手藝精巧的女子,無論什麼花鳥圖案她都能畫能繡,件件栩栩如生。紡紗、織布更是靈巧。只有紅梅菓花,她沒看過畫不上來,這種花是在除夕夜零點開的。她為了看看這種菓花,除夕夜半經過X邊(廁所),一隻繡鞋掉落在×坑。所以姑娘們認為冬綏娘還在×邊找她的繡花鞋。為了學習她的手藝要求她教示,就備辦一些嫩餅菜和金紙(冪幣)在X邊敬祀冬綏娘。口中念念一些要求教示的語句:“冬綏姑,冬綏姑,教阮細,教阮組,教阮舉筆劃花譜,教阮紡紗捷捷X,教阮織布好布邊,教阮赤(縫)鞋好後甜(後跟)。”邊念邊燃燒金錢(冪幣),當在熱場時,一群青少年沖過來,喊聲“搶呀”,排在X邊的敬祭品全被搶去吃掉。姑娘們也無阻攔,還感覺好兆。歡歡喜喜地讓他們搶去,認為搶,才學會冬綏娘靈巧的女工。

 

閩台兩東石,共數一宮燈

“數宮燈”是晉江東石的習俗。東石有一媽祖宮,還有嘉應廟,稱“三公宮”。福建東石和臺灣東石兩地同胞有個習俗,每年歡慶元宵佳節於此共同舉辦宮燈會,互為祝賀。

據相沿習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時,在去年新結婚的青年都必須提前三天,在夜幕剛降臨時從家裏出發,手提一對花產新巧的宮燈掛到宮裏去,持續三個夜晚,男女老小齊集宮廟裏,盡情欣賞那五彩繽紛、爭奇鬥妍的宮燈,或猜為謎、或聽南曲清唱,老人們還數著這一年宮燈的對數,算一算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盞……

東石是個沿海村道,航海交通便處,從東石坐船一晝夜時間可以抵達臺灣。明代以前就有人到臺灣謀生,到嘉靖年間從東石渡海到臺灣定居的人日見增多,他們辛勤開發新區,繁衍子孫,他們也把聚居的村落取名東石村。村裏建設與晉江的東石一樣,有碼頭、媽祖宮、三公宮、關帝廟。村民都以航海為生。為了不忘祖先根本,他們年年元宵都派人回鄉祭祖,並在三公宮舉辦宮燈會,帶來臺灣的宮燈對數,又把故鄉東石的數位帶回去,互報閩台兩地子孫發展的情況,這習俗一直沿續到晉江解放那一年,由於人為原因,咫尺海峽若天涯,親人之間一隔就是五十多載,說不盡兩地長相思……

 

除夕夜“長明燈”的由來

自古以來,除夕夜家家戶戶所點燃的燈火,一燃上,就不能吹滅,直到油盡、燭終自行熄滅,這也是一項古老的傳統風俗。

為什麼此夜不能吹滅燈火,使其長明?傳說紛紛,根據筆者近來搜集,略悉一、二。

據說:除夕夜,因諸神上天,眾鬼神就出來覓找食物,特別是那些魑、魍、魎之類,這些平時過年過節未能得到奉敬的散鬼,更是求之不得的良同(因這夜每家都有許多糕粿)。如果吹滅燈火,摸黑不見天地,它就會順聲抓人,特別是小孩半夜啼哭,老人咳嗽作聲,就性命難保了。

 

年兜跳火囤

除夕是我國農曆的最後一天,閩南地區稱作“年兜”,白天“年兜日”,夜間叫“年兜暝”。長期以來,晉江一帶的年兜暝一直流傳著“跳火囤”的民俗活動。

每年除夕夜一家人“圍爐”(吃年夜飯)後,即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地瓜藤放在自家大門口,並把年終大掃除(俗稱“拂塵”)專用的紮著紅紙的新掃帚擱放在地瓜藤上,當地瓜藤騰出熊熊火焰之際,又征火堆裏灑上鹽巴,使之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這時,家中男性即按輩份大小逐一從火焰上跳過去,並有節奏地念著歌謠,如“跳入來,添丁又發財,大豬大羊演(捉)來刣(宰殺)”,“跳到東,任吃都不會空;跳到西,錢銀歸(滿)厝內”……邊跳邊往火堆裏添加稻草、地瓜藤。一時間,家門口辟啪閃耀的火光與歡聲笑語匯成一片,熱鬧非凡。地瓜藤火光一滅,家中主婦即鏟一些火紅的灰燼裝進“火窗”(早時冬天取暖的用具)放入灶膛裏,嘴上還不斷念著:“跳火囤,火拉輪(即暖和),公擔金,婆擔銀,金銀無處稽(存放),藏在灶廚(灶膛)下。”這種跳火囤的民俗活動,抒發了人們辭舊迎新,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據說還可以避邪呢?

目前晉江許多農村過年時仍有這種民俗活動,但由於時代不同了,不但男人可以跳火囤,女人也可以跳火囤。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