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民間故事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民間故事

琴嫂巧治摳貨郎

早年,晉江僑鄉陳埭、池店一帶,有個賣貨郎,名叫李四。他長年挑著貨郎擔,晃著搖鼓,走鄉串戶地做買賣。李四為人刻薄,愛占小便宜。他欺一些僑屬婦女不識字,不會算賬,便在買賣時打歪主意:不是多算錢,就是短尺寸。時間一久,左鄰右舍的村婦都知道李四是個“小人”。

許厝村有個僑屬叫琴嫂,是遠近聞名的巧媳婦。她早就想要治一治李四了,可一直沒有機會。後來,她終於和村裏的幾個姐妹商量好教訓李四的良策。

這天,“哐啷哐啷”一陣清脆的貨郎鼓聲由遠而近地傳來了。婦女們紛紛走出家門,向貨郎擔聚攏過來。琴嫂說:“阿四伯有花仔布嗎?”

“有,有,是剛進來的貨,色澤鮮豔,布質柔韌。”李四繪聲繪色地說。

“多少錢一尺?”

“八個銅板一尺。”

“給我剪六尺。”琴嫂說。

“我也剪六尺。”

“我也剪六尺。”

“好的,好的,一個一個慢慢來。”李四看著生意這麼好,心裏很是高興。於是,就攤開布,“吱咯吱咯”地剪了起來。不一會,就把布剪好包好了。

五個村婦每人手裏都準備好四十個銅板。

琴嫂說:“阿四伯,這是我的布錢,六八四十九,你數一數。”

李四一聽,心裏暗自高興,慶倖又沾了一個銅板的便宜,連忙說:“嘿,不用數了,都是熟人。”

另一個婦女也遞過錢來說:“這裏也是四十九個銅板,你數一數。”

“別數了,我都相信。”李四一邊說,一邊接過錢,“嘩啦”一聲往錢袋裏倒。

不一會,李四紮牢錢袋,收拾好擔子正準備要走,突然,琴嫂驚呼起來:“錯啦!錯啦!我說阿四伯,我們都搞糊塗了,六八四十八,怎麼會是四十九呢?”

“這……這……既然你們多給了我一個銅板,我就退還給你們。”李四心痛地逐個退還一個銅板。

當天,李四回家一算賬,才發覺少了四十五個銅板。他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孫劉兄弟的傳說

晉江東石有個塔頭村,這個村子分為兩個角頭(角落):一部分姓孫,一部分姓劉。因此,人們也就把它稱為塔頭孫、塔頭劉。據說,他們的祖宗是同胞兄弟。

從前,有一個木匠叫華安,娶了妻子王氏,不幸華安婚後患了麻風病。本來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小官人,卻變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華安是個忠厚君子,他感到自己完全不像個人樣,妻子雖還未生育,但為人賢慧,怎麼好白白浪費人家的青春?思量再三,他準備把妻子讓與別人“接後”。

華安有個朋友,叫阿強,做豆腐生意,他們兩個關係很好。阿強也是正人君子,還未娶妻。華安打算讓妻子與阿強一起生活,一來不會讓妻子無辜受苦,浪費青春;二來阿強年少英俊,娶不起妻子,也算是幫朋友做件好事。事已辦妥,王氏也無可言語,於是,跟著阿強一起生活。

又過了一年,阿強的豆腐生意做得很旺,準備建新厝,也好把恩人華安接到家中扶養。這一天,阿強帶領幾個小工在開地基,挖土的時候,挖出兩甕白銀。為了報答前情,阿強就把這兩甕白銀作為酬禮,送給華安。

不久,新居建成,阿強與王氏搬入新厝時,有一個化緣和尚來到家門口,告訴阿強,在搬入新厝前,要大宴一場。阿強想到積蓄的錢已建了新厝,哪里還有錢請客?正在為難之時,華安知道了,就把那些白銀送來賀喜備用。

在酒宴中,當華安把酒盞端起來要喝時,突然,在酒盞裏浮現出一條小青蛇來。華安想:反正患了麻風病,不管它,免得驚動客人。於是,端起便喝。又來一盞,也是照樣喝下去。

這一來,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隔日天剛破曉,華安一起床後,發現麻風病莫名痊癒了,他變成了一個皮光面滑、肌膚幼潤的俊後生了。他難以置信,再走到鏡前端詳了好久,連自己也認不出,分明是脫皮換骨啦!毒裏不毒,死而不死,禍中得福,真是“謝天謝地謝青蛇”。

阿強聽到此事,非常高興。心想:既是朋友惡症已除,王氏雖來了一年多,但還沒有生育,乾脆讓他們夫妻重合。華安千恩萬謝,領著王氏回家。說也奇怪,王氏回家後一年,竟生下雙胞胎,又都是男孩。真是喜從天降!於是,華安就給兒子取名,一個叫阿生,另一個叫阿樓,(意思是生子又建樓),把阿樓送給阿強餵養。從此,生、樓兩兄弟就分居兩地。後來,生、樓成了他們後代的姓氏(“生”演化成“孫”,“樓”演化成“劉”)。

 

筆誤得來“聽月樓”

明朝萬曆帝在位時,安海出了一個進士名叫黃志清。他登科後選翰林院庶起士,授編修,在朝中當官。這黃志清原是官家子弟,為諸生時就鑽研經史,且天文、地輿、日曆、術數無所不精。及至在朝為官,很有聲譽。那時他有個好朋友,來頭很大,是皇家的王爺。他們經常往來,成為莫逆之交。

有一年,皇家王爺蓋了一座雕金砌玉小巧雅致的小樓,要作為閒暇賞月之用。王爺為了提高小樓的身價,就奏請萬曆帝為它取名。萬曆帝應許,馬上賜給“玩月樓”的雅號。同時,御賜書寫的紙箋一張。王爺接旨後,很歡喜,因為黃志清是好友,書法又秀麗,所以就請黃志清書寫。

能為王爺的新樓名書寫,當時已是十分榮耀的事,何況樓名又是皇帝御賜,榮耀更是無比。黃志清萬分激動,連忙洗手焚香,小心在案上鋪上紙箋,凝神集氣,舉筆蘸墨,端端正正寫下三個大字。哎呀,確實筆力雄健!

不料,定神細看,糟了,第一字“玩”字竟寫成“聽”字,“玩月樓”變成“聽月樓”。

皇帝是至尊,神聖無比,改了皇帝的賜號,是大逆不道,罪當斬首,是開不得玩笑的呀!另寫一張吧!筆箋也是御賜的,只有一張。這可急壞了黃志清,他搓著手來回踱步,思籌良策。終於想出了一條解脫的妙法來。只見他把筆執書,寫了一道筆誤謝罪的奏章,奏章裏還附有一首“聽月詩”:

  夜靜樓高接太清,倚欄聽得十分明。

  磨空  冰輪轉,搗藥鏗鏘玉杵嗚。

  曲唱霓裳音細細,斧侵丹桂韻丁丁。

  忽然一陣天風鼓,吹下嫦娥笑語聲。

萬曆帝接到黃志清的謝罪表章,龍眼一觀,知是志清筆誤,及看到“聽月詩”不禁拍案稱絕,連聲叫好,不但不加罪,而且,下旨褒獎黃志清的才學。

於是,王爺的新樓也就正式以“聽月樓”為名。這事,在京城一時傳為美談。

到了清朝道光年間,黃志清的族裔在宗祠前建“尺遠齋”,由於黃志清有這麼一個美事,為了紀念先人,特地在齋裏的假山上,建一小亭,掛上“聽月”二字的匾額,同時,在亭裏寫上了黃志清的聽月詩。這個亭也就叫“聽月樓”了。

 

“三王”入閩晉江興

唐朝末期,政治日壞,百姓無法生活,爆發了一場農民大起義。

乾符二年(八七五年),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販私鹽出身的黃巢被推為領袖,率軍轉戰淮南、浙西、浙東。于乾符六年(八七九年)刊山開道七百里,越過福建北面的崇山峻嶺,攻下福州城後,又揮師南下,來到了泉州郊外。本來以義軍數萬之眾,攻下泉州,可謂泰山壓卵。可很奇怪,他們對泉州秋毫無犯,飄忽而過。

唐朝搖搖欲墜的政權,經黃巢農民起義軍一擾,更不可收拾。中和四年(八八四年)五月,任福建團練副使的建州人陳岩帶兵趕走了觀察使鄭鎰,自稱觀察使。朝廷自顧不暇,只好承認。

光啟元年(八八五年)八月,由河南南下的王氏三兄弟義軍,為泉州,也為福建的形勢帶來了變數。

王氏三兄弟是王潮、王審邽、王審知。王潮原來是河南固始縣的一名佐史,兩個弟弟務農,很有才氣,人稱“王氏三龍”。那時,黃巢起義軍攻下長安,天下大亂。江淮、壽春等地連年發生災荒,人心不穩。壽春屠戶王緒自稱將軍,聚合萬余名災民,到處劫掠豪富,被佔據蔡州的軍閥秦宗權委為光州刺史。王緒請王氏三兄弟參加義軍,讓王潮任軍正。王潮為人一向信義公正,很得眾心  不久,因不能如期繳交秦宗權索要的財賦,秦宗權起兵攻打王緒,王緒只好率六千余名兵士渡江南逃,從潯陽、贛水來到福建汀州、漳州。王緒性格喜怒無常,誅罰無度,王潮兄弟與他有了嫌隙,組織一場兵變,由王潮領軍,軍紀整肅一新。

依王潮的規劃,準備帶義軍南出交廣,直入巴蜀,去投奔僖宗,扶助王室。當軍隊來到沙縣,晉江人張延魯帶一幫耆老趕上來,勸請他們回師泉州。

原來,泉州刺史廖彥若一向貪暴虐民,老百姓恨之入骨,看到王潮帶領的軍隊紀律整肅,又與早期遷晉江的河南固始人有著同鄉之誼,便帶上牛、酒趕來勞軍,勸留泉州。王潮見民心可用,隨即揮師南下,拔取泉州城,殺了廖彥若。福建觀察使陳岩便表奏王潮為泉州刺史。王潮在泉州招集流散難民,減輕民間賦役,訓練兵卒,治理得井井有條,吏民悅服。

不久,福建觀察使陳岩得病去世,王潮見有機可乘,便進攻福州,控制了福建全境。新立的唐昭宗順水推舟,于乾寧二年(八九五年)十月,封王潮為福建觀察使。王潮派王審邽任泉州刺史,王審知任觀察副使。

乾甯三年,王潮病卒,由王審知接替,朝廷封他為威武節度使。唐亡,梁太祖朱溫又加封王審知為閩王。王審知出身農家,深知民間疾苦,治閩時,自處儉約,選任良吏,省刑惜費,輕徭薄斂,與民休息,一時境內大治。

老二王審邽從唐乾甯元年起任泉州刺史,在位二十年。接替王審邽任泉州刺史的是其子王延彬。史稱,王延彬執政“凡三十年,仍歲豐稔,每發蠻舶,無失墜者。人因謂之‘招寶侍郎’。

 

吃粿無包

“吃粿無包”,閩南語的意思是“徒有虛名”,這有一段故事:

從前,在閩南的一個村子裏,有一個私塾先生,因他知道的事情多,又樂意替人辦事,受村裏老少敬重,大家都喚他林先生。

只因縣裏的糧差經常到這裏收錢糧,收了錢糧不算,還要村子裏的人家輪流好酒好菜款待。人們敢怒不敢言,只恐吃了眼前虧。

下一次派飯輪到李七。這李七家窮,父老子幼,又逢年景欠佳,正愁眉苦臉。林先生知悉後,給了他幾兩銀子,又交代了一番。

這天,幾個糧役威風凜凜來到村子,找到了地保,在村子繞了一大圈後,日已近午,饑腸轆轆,便到李七家,見李七夫婦正忙得團團轉,都會心地笑了……片刻,好酒好菜端上來了,糧役們狼吞虎嚥地吃得碗碟見底了,李七又端來一盤熱氣騰騰的圓粿。糧役一人夾上一個,一咬,又苦又澀,剝開,沒包半點餡;再來一個,還是一樣。糧役吼叫起來:“我們被李七作弄了!”有的罵聲不絕,有的把桌子掀得四腳朝天,杯盤狼藉。李七聞聲趕來,一個三角臉的糧役揪著他的胸襟:“大膽李七,竟敢戲弄官差,該當何罪?”李七一身篩米似的發抖,半句話也應不出來。忽然,林先生從大門閃進來,問道:“諸位,有什麼可以慢慢講。好說,好說。”一個糧差講了原委後,林先生笑道:“這是李七不識抬舉,我看不如回縣交差時,把他差去問罪?”糧差們一聽是個好計策,即把李七扣起,帶回縣衙。

知縣聽說押來人犯,急忙升堂,為首的糧役開始說事情經過。這時,林先生恰好也來到公堂,一聽忙說:“老爺,依我看,吃粿無包是李七的不是,但我們村子五穀歉收,家家戶戶磨薯渣糊度日,李七款待雖無肉包,但有雷公粿吃就已不錯,掀桌砸碗,實在不該,要糾辦,那就更無道理。”三角臉的糧役急忙說:“老爺是吃粿無包,不是……”知縣左聽聽,右聽聽,臉帶怒色:“本官明鏡高懸,為民父母官,你們這些小子膽敢魚肉百姓,有粿吃還想吃肉包。”說著,將驚堂木一拍:“來,把這幾個小子拉下去,各打四十大板。”接著,知縣又當眾宣佈李七無罪釋放。林先生向李七使了個眼色,笑著一起返回鄉里。

 

張瑞圖裝瘋

距泉州城南門外約二十裏的地方,有一鄉里名叫:“下邢”,就是明朝鼎鼎大名的書法家張瑞圖先生生長的故鄉。在那鄉的前面,有一片寬曠的草場,俗叫做狗屎埔。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歷史的,而這段歷史講起來卻也饒有趣味。

張瑞圖,別號二水,晚年又號白毫庵居士,他的書法直到如今,還受一般人的珍視。當時和他齊名的還有北方的董其昌,所以南張北懂的諺語,確是那時贊他倆書法美妙的評語啦。說來卻也奇怪,這狗屎埔的由來,竟然和他擅長書法有關。

當明代天啟年間,魏忠賢的勢焰薰天,真的灸手可熱,賜建生祠將至落成之際,魏閹的意思,要那時的名流替他寫一方匾額,這個風聲在他意思未傳播之前,早被董其昌探悉了。

有明一代崇尚風骨,實不減東漢末年,一般束身自愛之士,料知魏閹必有失敗的一天,當然是要規避附黨之嫌的,董其昌既於事前知道忠賢要徵求匾字,遂心生一計,騎了一匹駿馬四處遊行,故意在馬上跌下來,藉說臂腕折傷了。其昌是當時名士,他的起居生活,人們是極注意的,這等跌馬傷臂也就傳遍各處了。果然,魏閹索求匾字,就舍北董而求南張了。張瑞圖雖明知替他寫字,異日免不了有附逆之嫌,可是惡勢力支配之下,委實不敢推卻,不久魏閹生祠建成,而張瑞圖的劈窠大字就要掛在那祠宇的當中了。

瑞圖自從替忠賢題書匾額之生後,私心屹自惴惴不安,思維無計,只有告假回籍,棄官不仕,冀于他日魏黨失勢,或可保全;誰知一時失慎,物議沸騰,附逆之嫌,竟不能避免。

及至崇禎初年株連魏黨,瑞圖亦遭冤而波及。

欽差奉旨來泉州查辦,瑞圖探知音信,遂裝假為瘋癲,于事前以烏麻調糖,用竹筒模成若干塊,製成形狀象狗屎,遺至在他鄉里口的草場上,等了欽差到他鄉口當兒,他則披發跣足,在那草場上拾取狗屎吞咽。然欽差一見,認為真是瘋癲,回朝上章,據情請赦免他,於是瑞圖竟得避免過去附逆之罪。

現今泉州的諺語還有“假瘋食鹽豬屎”之句,按狗屎與豬屎形狀原無大差別,據傳說這句的來歷,就是張瑞圖假瘋癲的故事,而現在下邢鄉有一處叫狗屎埔,也傳說是張瑞圖假瘋癲時的地方。

按泉州府志亦載瑞圖精大書匾額,乞者多不擇人而與,……莊烈帝謂瑞圖工書為忠賢所愛,……遂獲罪譴。由此以證,狗屎埔的傳說,未必完全無稽了。

 

羅隱與深滬

深滬又名璧山,是泉州南門外的一個美麗的半島,這裏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提起她的得名,還跟唐末著名詩人羅隱有一段因緣呢!

據《泉州府志》載:“羅隱字昭諫,工於長詩詠物,自號江東生,因考不及第,流落江南閩越。”羅隱一生抱負大,但朝廷腐敗,貪官污吏橫行,他所作文章為當時所不容,因 此他雖才華橫溢,屢次會考都總落第了。他僨事疾俗,開始退隱一方。《閩書》有載:“石璧山在深滬村,石刻深滬兩字為羅隱書。”

據傳,有一天,羅隱來到晉江一地,看到這裏山高水清,故題深滬兩字,或許是隱之深山海隅,或人為破壞,或災害毀滅,今人未見題字,無從查考。山間大書“璧山”,不署姓名,既此或是其所書,故歷來深滬璧山相與相傳。

俗傳羅隱還能出語成詩,寶泉庵庵蠅,也傳為羅隱所詩,這一傳說和記載又給深滬增添了一層美麗而神奇的色彩。

鱘魚石與赤渡頭

鱘魚石在深滬半島西側,宮仔崎下,由數塊呈饅頭狀的花崗岩石組成,長約三丈多。對於它的形成,民間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據說很早以前,深滬曾遊來一條大鱘魚,它經常在海灣興風作浪,也不知卷翻了多少船隻,殘害了所少漁民生命,擾得人心惶惶,漁民們再也不敢輕易出海,只好湧向“崇真殿”祈求玄天上帝,顯靈除害。

一天,大鱘魚又在深滬灣大耍淫威,只見從崇真殿飛出二道金光,直射向海面。原來是玄天上帝派出的龜蛇二將要來降伏鱘魚。但鱘魚是條千年修煉成的魚精,哪把龜蛇放在眼裏?幾個回合交戰,龜蛇二將敵不過它,只好回殿複旨。玄天上帝怒火中燒,揮起手中寶劍,霎時寒光閃閃,手起刀落,只見一股殷紅的血柱沖天而起,鱘魚頭飛向永寧山頭,魚尾噴到深滬東山村路口,魚身漂到宮仔崎下,後來身分異地的鱘魚都變為花崗岩。

再說波濤滾滾的深滬灣海面,經此一回血戰,變成一片血海。一天,忽然刮起一陣緊似一陣的東北風,洶湧的海浪直奔深滬對面與衙口交界的一片黃土埔,一時黃土埔被染成一片血紅,經久不褪,後來人們稱它為赤渡頭。

 

比目魚在閩南叫“塔西魚”

傳說,晉江圍頭灣上一個漁村裏,有一個年輕的打魚郎,名叫張泳,父母早亡,靠叔父撫養長大,從小跟叔父學得一手打魚好功夫。

這一天,張泳從圍頭灣邊的石井村外婆家回來,路過沙頭城,看到一群人圍在一堵牆下指指點點,他靠近一瞧,原來是一張告示。他雖只上了一年私塾,卻也認得出一個大體:“國姓爺將揮師東征,望各鄉里籌備下列諸賬,月內運至沙頭城交納……”張泳看完,邊走邊想:本村攤派一百擔幹魚卻也在理,但限期急。心急步如箭,他快步來到村口,不知誰已將消息報回村了。但見觀潮亭前圍著一堆伯叔兄弟,只聽景伯說:“收復臺灣再好不過了,去年我的船就是被紅魔仔戰船撞破,若不是鄉親的搭救,早已到澎湖溝見海龍王了。”阿三接著說:“紅魔鬼真凶,春頭我那一載黃瓜魚被搶得精光,早就盼著將紅魔鬼趕走了。”

張泳找到叔父忙說:“我們快將舵修好,明天好跟大夥一同出海,多曬魚幹,支持國姓爺收復臺灣啊!”

人雖有情,天卻不作美。村裏十多條船一連出海三天,幾乎一無所得,大家心急火燎。

這天,張泳和叔父、堂兄,揚帆金門外,撒下網,撈不到一條魚,反而撈起一塊石頭,把它丟下海去,再撒網,又被撈上來。一連三次,大家覺得奇怪。叔父說:“那就先放在舷邊,等會兒再處理,趁有風再下網吧。”話音剛落,啪的一聲,一道金光閃亮。張泳扭頭一看,只見一縷青煙從那石頭上騰空而起,其間一位年輕女子,金籫閃閃,手提竹籃,嫋嫋娜娜,飄游在雲煙上,接著又降落在船頭。叔侄一愣,女子笑著說:“我就住在塔西,是來幫你們打魚的。”張泳和堂兄壯著膽子走近,只見那花籃裏並沒有花。但見那女子拿起剪刀和紙張,“嚓嚓嚓”地剪開了,稍一看,都是一些魚兒形狀,沒多工夫,已剪了滿滿一筐。張泳和堂兄越加奇怪,忽然,那女子起立,像天女散花一般,將籃中的紙魚兒全倒入海中。

張泳和堂兄細細一看,不覺都“啊”了一聲。剛才那紙剪的魚都已變成搖頭擺尾的魚群了。這時,叔父也趕來幫著撒網。不到一個時辰,船飽艙滿。張泳想起剛才的情景,回頭看船頭,那女子已駕一縷彩雲騰空而起,笑道:“塔西再會。”說完就不見了。

當天,村裏船船豐收,曬的幹魚大大超過百擔。但這魚叫什麼魚,連九十多歲的老叔公也搖頭不知。張泳站在一邊說:“那仙女曾說她就住在塔西,還是叫‘塔西魚’好了!”

於是,塔西魚名字人傳人,村傳村,就叫開了。塔西魚的故事也隨著鄭成功收復臺灣一起帶到海峽另一邊,一直流傳至今。

  

“木主”與“做祀”的來歷

從前,大溪邊住著丁氏母子倆人。丁寡婦六十多歲,每天還得拄著拐杖爬山越嶺給在田裏幹活的兒子送飯。兒子丁蘭,五大三粗,倒也勤勞勤作,就是脾氣暴燥,不孝順母親。

說起丁蘭不孝老母的事,閒人聽了也要氣破肚子。平時,老母親不管颳風下雨,還是炎天赤日頭,都得為他送飯。飯送早了,要挨斥駡;飯送遲了,拳頭就揍過來。飯菜熱了,說是要燙死他,自然一頓毒打,飯菜冷了,說是要害他生病,也要狠狠打一頓。自己肚腸裏扯出來的骨肉,如此不孝,丁寡婦有苦無處訴,眼淚流入不流出。

有一個大熱天,丁蘭幹累了,就跑到樹下乘涼休息。忽然,他看見山坡上一頭小羊正在哺乳兩隻小羊。小羊恭恭敬敬跪在母羊面前吸奶。丁蘭看了,心裏一動,連小山羊也懂得孝順母羊,我卻這般打罵老母,真是禽獸不如啊!他心裏又悔義恨,堅決改過,好好孝順母親。

這時,老母又送飯來了。他看見老母顛顛倒倒,就急忙三步拼作兩步,要跑過去扶她。

丁寡婦見兒子火龍火馬般跑來,以為又要打她了,翻身就跑。母親在前邊跑,兒子在後邊追。直追到大溪邊,母親一回頭,眼見兒子就要追到了,她想:又要挨打了,反正是死了,不如自盡。她狠下心,往溪裏一跳。

丁蘭追到溪邊,看見老母投水自殺,心中萬分悲痛,急忙跳進水裏去搶救母親。可是,溪水很大,母親被沖走得無影無跡。他撈了大半天,只撈到母親那支被卡在水草中的拐杖。

他撿回拐杖,寫上母親的名字,供在廳堂中。每天吃飯時,總要先把飯菜擺在拐杖前,呼喚母親吃飯。

從此,先人去世了,後代便用木頭寫上名字供奉起來,這木頭叫“木主”;先人逝世紀念日子,後代還要備辦飯菜祭祀,叫做“做祀”。至今,這風俗仍在閩南流傳。

 

官轎讓花轎

明朝,晉江後洋村人楊景辰,當了丞相,大家稱他“後洋相國”。後洋相國有一個兒子在翰林院當編修官。這個翰林官,有個未婚妻,是西濱村望族林氏之女。林氏女父親、叔父先後在朝當尚書。

有一年,楊翰林擇定吉日迎親。相國府迎娶尚書女,自然非常熱鬧了。新娘的花轎由西濱村抬到塘市村的塘岸時,恰巧這一天晉江縣知縣老爺出巡完畢,打轎返回泉州縣衙時,也走到塘岸。縣老爺的轎前有差役鳴鑼開道,“肅靜”、“迥避”金牌列兩旁,威風凜凜;林氏女乘坐的花轎,雕花描鳳、披紅掛彩,前有"綴嫁姨",後有"隨嫁(女間)”,還有一大陣挑嫁妝的,隊伍比起縣官老爺那一隊更加長。縣官老爺那一陣由南向北來了;林氏女這一陣自北向南走來。兩隊相向,越走越近。突然,官轎前面的大鑼不響了;花轎前面的“紅甲吹”也停吹了一原來,兩隊都走到塘岸的一個新填的缺口處邊緣站住了。這段塘岸只有四、五尺寬。只能容讓一頂轎子通過。差役們叫喊花轎停下,讓官轎先通過;林氏宗親護送的是尚書千金、相國兒媳,根本不把七品縣官放在眼裏,就是不讓,硬是要把花轎抬過去。雙方越吵越劇烈。新娘子聽了,在花轎裏嬌滴滴地答道:“尚書阿叔尚書爸,相國新婦翰林妻”縣官聽了,心中一震,即令差役查問是何人婚娶。差役查實回報。縣官進退兩難了,又聽見花轎中傳來新娘子的聲音:“縣太爺啊,嫁娶是大事,人生才一次,做官出巡是常事,豈有我遇避之理!”知縣聽罷,自認倒楣,傳令後退,讓花轎先行通過。

自此之後,在閩南地區,不管官民,婚嫁之時,若花轎與官轎相遇,官轎總得讓花轎先走。

 

新娘挑水

從前,閩南海邊漁村有一個窮苦人,兒子邱二怣,種田又討海,與老母親苦度日子。

二怣二十五歲那年與鄰村的秋梅姑娘訂了親。他們七月十五日訂婚,八月十五日就完婚。

中秋節,小夫妻拜了老母親進入洞房。第二天天濛濛亮,二怣要出海捕魚了。過去是老母親起五更做早飯,如今自然是新婚妻子料理家務了。秋梅剛要打水煮飯,卻發現水缸裏沒水了。挑水去,人地生疏,又不知水井在哪里。

“秋梅,我去挑水,你掃地吧!”二怣挑起水桶要出門去。

秋梅急忙拉住他說:“你馬上要出海捕魚,水由我去挑。”“你不知水井在哪兒啊?”二怣說。秋梅笑著說:“那只好讓你帶我去挑水了。”

剛過門的新娘子,第二天就同丈夫一齊去挑水,這可是件新鮮事,村裏的人都圍上來看熱鬧了。有幾個調皮的後生家,也象鬧洞房一樣,耍弄起新娘、新郎來了。他們在路上擺了一塊塊石頭,使二怣、秋梅水桶裏的水巔簸得只剩大半桶;有的還故意往水桶丟石塊,使他們倒掉水,重新到井裏打水。

這樣鬧鬧玩玩,好不開心,好不熱鬧。從此,新娘子入門第二天要挑水這個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龍眼來歷的傳說

從前,晉江內坑內湖村有一個湖,很深很深,直通到東海龍宮的後門。這個湖的水面上,長滿蓮花,所以,人們叫它“蓮湖”。

蓮湖的岸邊,住著母子倆。有一天,兒子拿著釣鉤釣魚,忽然看見湖中浮出一個姑娘來,叫道:“阿寶,你怎麼經常來釣魚呢?”

阿寶一看,先是震驚,這姑娘怎麼會知道我的名呢?詳細一看,覺得很可愛。兩人互相問起家世,姑娘說她在山頂寺內為師傅煉藥,常來這裏洗身。二人一見鍾情,便許了終身。

婚後,男勤女儉,家境日好,阿寶的母親不幸雙目失明,醫師說須服用龍眼才能複明。急得阿寶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妻子看在眼裏,為了讓婆婆重見天日,便將自己的左眼挖出來,雙手捧到婆婆面前,請婆婆服用。阿寶看見,差點昏過去,妻子才把自己的真實身份說出:原來,她是東海龍王的第三女兒,因看見阿寶誠實,勤勞孝順,才來許以終身。

婆婆知道是媳婦的眼睛,怎麼說也不肯吃,推來推去,把眼珠推掉在地上。轉眼間,又鑽入地裏。阿寶急忙拿鋤頭翻土挖地,但始終沒有找到那顆眼珠。不久,翻過的地裏卻長出一棵小樹來,阿寶細心地澆水施肥。年復一年,小樹變大樹,而且,開花結出果。摘下果實一嘗,覺得很甜很好吃,所以,人們就把它叫做“龍眼”。

 

郭知縣秉公明斷退婚案

晉江金井鎮鈔岱村郭姓角落,有一座舊衙門,村民習慣叫“衙裏”。原來是郭天錦的故居,民間還流傳著關於他的故事。

郭天錦從小就受到父親嚴格教導:“讀書若能上進,將來為官,必須清廉秉正,為民辦事。”他果然不負父望,在順治時一舉中了進士,御賜文林郎,被派往河南商水縣任知縣。

他上任後,牢記父親的教誨,遇事秉公辦理,為民排難解憂,很受當地百姓愛戴。

知府衙門內有個管錢糧的官員,名叫張鴻基。他與一個同鄉、叫沈定方的員外平素交往很好。沈員外雖然家財萬貫,但有財無勢。他為了依攀權勢,看到張鴻基的妻子和自己的妻子都身懷六甲,便提出“指腹為婚”,締結姻親。後來張家生一男孩,取名伯行;沈家育一女嬰,取名小玉。張沈兩家深信“天賜良緣”,以玉扇墜互贈,作為子女訂婚禮物。

幾年之後,張伯行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沈小玉長得亭亭玉立,如花似玉。雙方父母經常讓他倆在一起玩耍遊戲,吟詩作對,真是青梅竹馬,雙無嫌猜。

不料,由於張鴻基在官場中不善奉迎拍馬,得罪了上司,又被人誣告,貶往邊疆,後來慘死他鄉。妻子也因憂鬱成疾,相繼辭世,家庭破落,當年指腹為婚的玉扇墜也不慎失落。

沈員外見此情景,萌生了悔婚的念頭,又見張伯行是個孤苦的寒酸秀才,認為門戶全不相稱,便對女兒說:“為了你的將來,這婚事就退了吧!”沈小玉不肯,但又懾于父命,只是痛哭流涕,十分悲傷。沈員外全然不管,執意要解除婚約。張伯行苦苦哀求,但無濟於事。沈員外限張伯行三天之內拿出千兩銀子作為聘金。張伯行當然無這麼多的銀子。沈員外就將早已寫好的狀辭送呈知縣郭天錦手裏。狀辭大意是,被告張伯行的父親是朝廷罪犯,張伯行又無任何婚約憑據,也無銀子聘禮等等。郭知縣看完狀紙,早已成竹在胸,當即派遣差役傳訊被告、原告。郭知縣看張伯行,果然生得一表人才,生性聰敏,絕非無賴之徒,更加確信沈員外欺貧重富。他對沈員外說:“伯行是個秀才,還在閉門苦讀,求取上進,不准退婚。至於要他千兩銀子作聘禮,待他日後科舉成名,他會如數奉送至貴府。他若名落孫山,婚事再議。”沈員外雖不樂意這樣的判決,但也無可奈何。沈小玉知道判決後,心裏既喜又憂,喜的是她與張郎這對鴛鴦暫時沒有被拆散,憂的是張郎來年科舉未蔔。

話說那天退堂之後,郭知縣便收下張伯行為門生,將他留在衙中,要他專心攻讀詩書。

上天不負有心人。三年後,張伯行果然中了進士,衣錦榮歸。郭知縣歡喜萬分,並親自為張郎沈女當主婚人。

蜜月過後,張伯行就離家赴任。他為官廉潔清正,連連升官,最後任宰相。

他的恩師郭知縣在商水縣為官,戒賭博,懲盜賊,獎墾荒,減賦稅,百姓安居樂業。但卻引起了鄉紳JIAN吏嫉恨,被當朝吏部尚書誣告,含冤身亡。這個時候張伯行剛拜為相,知道恩師屈死,悲慟萬分,奏請皇上,為恩師昭雪。

 

狀元未必知,進士先豎牌

明朝時,晉江磁灶村有位頗有才學的吳先生,幾次赴京考試都落榜,每每怒歎“朝廷無人難做官”,只好在本村教私塾,盼望學生出頭為先生爭氣。

有年大比,主考官恰是他的高徒。為了報答恩師的栽培,秘密差可靠的人送信到磁灶給吳先生。

信說:“此料學生提任主考,懇請恩師上京赴試,須帶高徒陪伴前來,學生自當盡力效勞。”吳先生閱信後認為福運到了,高興萬分。趨炎附勢的人獻媚:“您的高徒任主考,此科必中無疑,狀元未必知,進士可以先豎牌。”看風使舵的人奉承:“您儘管放心上京赴考,我們為您建造進士第。”吳先生滿心歡喜,帶著兩個高徒到京城去了。村中想巴結的人,有的出錢,有的出力,大興土木為他建造進士第,並在廳中豎起進士牌匾。

誰知天不從人願。他年過半百,體力已衰,長途跋涉,感受風寒,不幸病逝在途中客店。同行的兩名學生非常悲痛,為恩師料理好後事,帶著先生臨死前寫給主考官的親筆信,繼續趕路上京。

會試結束,學生果真官運亨通,金榜題名,雙雙高中進士。只是吳先生沒福氣參加考試,死在半途。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泉州知府追查吳先生未中進士先建造進士第和豎進士牌匾,是犯了欺君大罪。村中百姓非常驚慌,有的說:“趕緊取下進士牌匾才能減輕罪狀。”有的說:“快請在廣東吳川縣當縣令的磁灶人吳夢鼇想辦法,或許可消除災禍。”議論紛紛,最後決定派人日夜兼程往吳川縣求救。

當時,適逢吳縣令治理吳川縣罔州海防有功,皇上勒封加官晉祿。這正是為吳先生解難的好時機。於是,他運用“移花接木”的計策:一面囑咐鄉親回村後將進士牌匾改為自己的,以真代假,一面修書給泉州知府,聲稱進士第是他建造的,請多加關照,並送厚禮酬謝。經疏通和斡旋,這場官司終於了結。

至今,磁灶未中進士先建造的進士第尚在,而“狀元未必知,進士先豎牌”的故事仍廣泛流傳著。

 

思母山的傳說

晉江內坑鎮砌村的西北面,有一座山,名叫思母山。據說,早些時候這座山名為玉虎山。為何後來又叫思母山呢?這裏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皇帝,因早年母子失散,直至登基後,還無法與母親團聚。於是,皇帝便派官員到全國各地尋找,均無下落。

一天,皇帝親自來到泉州府,出了南門外,迷失了路,不知不覺來到了玉虎山頂。這時,日頭已經下山。他站在山頂,分辨不出東西南北,找不到下山的路。天愈來愈黑,有時傳來小蟲的鳴叫聲,淒涼無比。皇帝驚得坐在山頂大聲慟哭,哭聲傳到玉虎山古來寺和尚的耳中。主持和尚慈悲,叫小和尚點燈上山看看。小和尚看到一個白臉書生坐在山頂痛哭,便邀他入寺內見住持和尚。

皇帝因為孤身一人出宮,不敢暴露身份,只得謊稱自己姓宋名玉,為找母親,迷失路途,又見夜靜更深,無處棲身,感傷痛哭。

住持和尚不知他是皇帝,說:“我佛祖簽歷來靈驗,何不在佛祖面前抽一支簽,看一看你母親是否還在人世,此去能不能找到?”皇帝依照住持和尚的指點,在佛祖面前抽出一支簽,簽詩為——

  昔日行船失了針,今朝依舊海中尋。

  若然尋得原針在,也費工夫也費心。

看到此詩,皇帝哭得死去活來,認為他母親已不在人世了,於是急急回宮。

皇帝回宮後,為報答母恩,特把古來寺改為報恩寺,人們也把玉虎山改為“思母山”。山頂皇帝哭母的地方,至今寸草不生,傳說是被皇帝的眼淚漬死的。

 

安海東塔倒塌的傳說

從前,晉江安海鎮有兩座塔,一座在西邊,叫西塔;一座在東邊,叫東塔。西塔至今還存在,東塔已倒塌了。這東塔是怎樣倒塌的,還有一段離奇的故事:

傳說在早時,有一個姓金的,官居太傅,有錢有勢,樣樣如意,晚年還在安海建了府第,過著豪華的生活。他為了使自己長壽,經常請來算命先生,看命祈福。

有一天,他派人請來了最精通看命的人,據說這算命的是一位神仙的化身。看命先生給金太傅看後,說:“你是蛇精,清福已享盡,壽命已不長了。”金太傅不信,那看命先生就拿出照妖鏡朝他照去,金太傅便變成一條大花蛇,好長好長,約有碗口粗,看命先生告訴他東塔里的那條蛇便是他的本身,每日須送飯喂它。說完就不見了!

自從金太傅現了原形後,每天都差人送飯去給蛇吃。有一天,正逢金太傅做壽,許多有錢有勢的人都來拜夀,熱熱鬧鬧,竟忘了給蛇送飯。住在東塔里的蛇餓了,伸出頭來,“哧哧哧”地吐著火紅的舌頭,尋找食物。這時,有個撿糞的老翁路過,發現了蛇,便掄起五爪耙,乘蛇不備,向大蛇擊去。大蛇被擊中頭部,掙扎了一會兒便死了。與此同時,坐在廳堂的金太傅也從交椅上滾了下來,斷氣了。當時,這蛇掙扎因用力過猛,振動了東塔,便使東塔倒塌了。

據說,東塔倒塌以後,還殘存著一些地基,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因建築竹器工廠,塔基才被拆掉。所以,現在已無痕跡了。

 

東石寨的傳說

“仙足印”的來歷

傳說,古時候,五馬江北岸的東石寨和南岸的南安鴻尖山都是活穴,一山一寨,隔江相峙,並肩比高,都互不認輸。鴻尖山若高出五尺,東石寨就聳上半丈。但是,鴻尖山是沙土堆積而成的,雖然日夜都在拔尖,但經風刮雨沖,沙土自然減損;而東石寨是天生石質,高一寸算一寸,高一尺算一尺,有增無減,高入雲端。鴻尖山輸了,日夜“嗚嗚嗚”地號哭著,哭得非常淒慘可憐。

一天,五馬江上空突然出現一片瑞雲,毫光燦爛,原來是盟仙雲遊到此,為了讓兩岸安靜平和,盟仙便按下雲頭,用腳向東石寨一蹬,一時寨石崩裂;盟仙再用手對著鴻尖山一指,一時沙土飛揚。這樣,東石寨和鴻尖山都成為死穴,就此兩岸平靜。所以,晉江與南安雖然只隔著一條五馬江,卻世代友好和睦。

東石寨的石壁上就留下了“仙足印”。從此,成為“仙跡勝地”。

“丹心”的由來

東石寨的巨大石壁間有兩個陰刻大字“丹心”,據說是鄭成功的手跡。

當年,鄭成功以“金廈”作為東渡複台的根據地。他英雄慧眼,把他的家鄉石井北面(只隔一條石井江)的東石寨開闢為“後援基地”,在這裏招“五虎”布“九營”,煅練水師。

鄭成功來到東石,很受東石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東石人民紛紛捐款獻糧,犒賞鄭家軍。郭岑村一對老夫妻,家中無錢無糧,就把一頭黃牛牽來,慰勞鄭成功的士兵。玉井戶(戶,村莊的一個角落)巨富蔡秉元也樂捐一百萬兩銀作為軍餉。

鄭成功在東石寨上作詩讚揚東石人民說:“秉元百萬獻軍需,耿耿丹心不卻無,更譽滄岑楊二老,家貧願助一頭牛。”並把“丹心”兩字勒刻在石壁間,以作紀念。

 

元德真人與金粟洞

傳說,紫帽山長年被紫色的雲霧罩著,山腳下的人,既不知這山究竟有多大,也不知這山究竟有多高,卻常常聽到山頂雲霧間傳出很好聽的仙歌樂曲。那時,有人順聲望影悄悄到山頂東探西聽,卻聽不著,也看不見。

後來,有一個叫元德真人(俗名鄭文叔)的,覺得這裏風景很好,便長住山洞修煉。

元德真人通身法術,只要口中喃喃念念,就能叫洞壁隙間瀉出粟子來。每日出來的粟子,剛好可供足僧尼和修寺工匠的口糧。有一日,來了一個羽士,自稱是四川青城人,為洛陽一個道人送信給元德真人。元德真人接了信,先讓羽士坐下,叫侍童燒水泡茶。然後,一邊喝茶,一邊看信。反復看了幾遍,覺得這封信有蹊蹺,屈指細算,立即知道羽士就是洛陽道人。即,信中所稱的洛陽道人就是這個羽士。所謂送書信,無非是藉口托詞。

看來,這個羽士是有心來試探他道術到底修煉到什麼地步,或許是想占紫帽山這個四季如春的好居所。元德真人不說什麼,客氣地請羽士進膳。

羽士一來因爬山越嶺,已餓了;二來茶很香,把他的饑腸灌得嘰裏咕嚕直叫,冷汗直從身上冒出來。看到白米飯,沒等屁股坐到椅上,便大口吃起來。

羽士一邊吃一邊想:自己的道術遠不如元德真人,如何是好?好在開頭自報家門,將自己裝成一個送信人,有路可退。便來一個“山內親姆,沒話講柴累”,向元德真人說:“敢問大師,仙居雲霧裏,山高水遠,所食的米粟從哪里生出來呢?”

元德真人有點好笑,指著洞壁答:“那罅隙處!”接著,他走過去,用手袖包下盈升的粟子給羽士,說:“你既是受高士委託,千里迢迢送信而來,我這裏又沒什麼好東西可以贈送,只有這一點粟子,讓你在路上好便換米糧充饑。”元德真人把粟子送給羽士之時,口中又喃喃地念著什麼。

羽士哪里曉得元德真人的解數!他沒推沒卻,便把粟子接了,心中還嫌元德真人有點寒酸,送這些粟子夠吃一頓嗎?待走出洞門,覺得這包粟子怎會這麼重呢!解開一看,“啊”了一聲。原來,粟子,全變成金粟。

這時,羽士既慚愧又懊悔,悔不該自己萌生小人之心。所以,在下山途中,逢人便稱讚元德真人高超的法術,想來彌補他的前愆。於是,附近的人就把紫帽山元德真人修煉的這個地方叫做“金粟洞”。後來,在武夷山修煉的白玉蟾,也特地到這裏來走訪元德真人的遺跡,留下了律詩一首:

  白雲亂山深複深,洞口枯樹鳴幽禽;

  玉雪影梅春寂寞,琅風韻竹夜蕭森;

  海流城外青蘿帶,岩聳天邊碧玉簪;

  憶著仙人鄭文叔,淚隨夕照落平林!

宋朝甯宗皇帝聽到這個故事,特地為這個出神入化的仙跡,題了四字門匾,叫“金粟之洞”。

 

安平橋的故事

閩南晉江縣西南角的安海鎮西畔,有一座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跨海大石橋,叫做“安平橋”,俗稱為“五裏橋”。縣邑的東南角,有兩個很大很大的湖,一個叫“龍湖”,一個叫“虺湖”。

“龍湖”、“虺湖”和“安平橋”中間,有兩座顏色不相同的山頭,一座叫做“紅麒麟山”,一座叫做“黑麒麟山”。這三個地方合起來,在民間流傳一個神話故事——

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東海和南海的兩條孽龍常常興妖作怪,使安海的九溪十八澗常發大水,推倒房屋,淹沒土地,卷走人畜,海湖也常常氾濫成災。百姓苦極了,怨聲載道,被一個仙人知道了。有一天,他看見這兩條孽龍正在一片大沙灘上追逐嬉鬧,最後累了,躺在沙灘上呼嚕嚕地大睡起來。仙人便趁這機會,做起了“仙法”鎮住兩條孽龍。他取來一把大鏟和兩隻大畚箕,一鏟一畚箕,裝起兩條孽龍就挑去填安海,為民除害。這一來,大沙灘上留下了兩個很大很大的窟窿,後來積水成湖,一個就叫“龍湖”,另一個就叫“虺湖”。因“龍湖”是黑龍睡的地方,所以這個湖的土地都是黑色的;“虺龍”是赤龍睡的地方,所以這個湖的土都是赤色的。

再說大仙挑著這兩條孽龍向西方走去,到了一處叫大山后的地方,由於跨越溪澗時步子跨得過大,擔子一沉,竟將扁擔壓斷了,兩隻畚箕“砰”的一聲落地,驚醒了兩條孽龍,化作兩畚箕土,脫身魂飛上天去了。這兩畚箕土,就成了兩座大山:左邊那赤色的,就是“紅麒麟山”;右邊那黑色的,就是“黑麒麟山”。有人說,這兩個山頭,推去填“龍湖”和“虺湖”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大仙收拾孽龍不成,留下後患,心中悶悶不樂,便到靈源山去修煉,想煉得真功夫,再治孽龍。

這一年,兩條孽龍又作惡,大雨下不停,使九溪十八澗大水滾過石壁峽,沖入安海港,百姓叫苦連天。大仙這時已煉得真功夫,嘔心瀝血,運功行氣,吹出一條鎮妖七彩鎖鏈,嚇得兩條孽龍魂飛魄散,潛入水底,竄入大海去了。於是大水退了。安海鎮上的人畜土地,也從此安然無事。

趕走孽龍,大仙又升天去了,百姓常常懷念他的功德。

以後,人們仿大仙吹出的鎮妖七彩鎖鏈,造了一條天長地久的鎮妖玉帶—————它就是聞名中外的“五裏橋”。

這條長橋,從晉江的安海鎮跨過海港,直到南安的水頭鎮,長達五裏,氣勢雄偉。從此,兩縣人民及客商往來,再也不用乘船,備受風浪顛簸之苦。傳說從建橋以後,孽龍再也不敢興風作浪了,百姓從此安居樂業,所以,人們又將這五裏長的石橋叫做“安平橋”。不少文人墨客為它寫下了華麗的詩篇,也有人作了楹聯來歌頌它:

  萬里波濤朝五裏,一江風月沐千年。

 

鱔魚聽經的傳說

金井西資岩古稱“泉南勝概”,原先有十八岩景,其中有一處叫“鱔魚聽經”——白皚皚的石坡上顯現一道黃黑相間的水跡,活象一條巨大的黃鱔蜿蜒而上,頭朝著大石佛寺,諦聽著寺中的晨鐘暮鼓。這裏還有一段傳說:

早前西資岩山林蒼鬱,泉源豐溥,鱔魚石下一道水流曲折向西,流經西安、塘東,匯成一條寬闊的圳溝入海,人稱西圳溝。山海之水在這裏交匯,水族繁衍極多。圳中一條黃鱔,得數百年天地造化,日月精華,早已成了精,善能幻化人形,每常溯流而上,到西資岩聽高僧講經,卻不曾只風作浪,作善害人。

忽一日,潛伏在水府的鱔魯精,驚悸不安,屈指一算,竟是自己有大劫臨頭,而且剋星是西安村人稱“善人”的王拾官。王拾官是個海商,置造數條海舶,專走外洋,賺來的銀錢真要比村中哪一戶農家切曬的蕃薯片要多,比哪一戶豪民堆在屋邊的豪殼還要多。只是年過不惑,膝下未有子息,因此夫妻每往宮廟求神拜佛,鱔魚精曾在西資岩見過他幾面,打算上門去求他饒過自己,以免此劫。

這一日傍晚,王拾官正在門外飲茶納涼,忽見一名似曾相識的和尚瞳來,未及寒喧,那和尚納頭便拜,口口聲聲求“善人饒命”,這和尚正是鱔魚精的化身。王拾官心中不解,又問不出個所以然,只好指天罰誓,聲明自己絕不會傷害他。和尚這才轉憂為喜,再三道謝,起身告辭,王拾官中已吩咐家人,端來一大碗香菇米粉,招待和尚吃了才送他走。

 

磁灶飛錢媽的傳說

相傳宋末元初,泉州南門外梅溪鄉(磁灶村)居住一位善良的老大娘,此人慈善誠實,克已待人,家境貧寒。

一天,有位風水先生站在她家門口避雨,但身上衣服已濕透了,老大娘看在眼內,痛在心裏,便喚先生進屋暫避一時,但大雨卻連落不止。大娘見先生饑餓寒冷,實在可憐,便將家中唯有一窩孵小雞的雞蛋拿出來煮熟給先生吃。大雨連下三天,老大娘連母雞也殺掉給先生補養。

第四天,風水先生準備回家,告別了大娘;並親切地問:“大娘您這樣熱情款待,無啥報答您,我心裏實在過意不去,您是否需要風水地?我可以幫您找一找”。大娘說:“正需要呢!屋裏很久以前安放一缸祖先的骨骸,還沒有地方埋葬。”

於是,先生給大娘細心選上一塊風水地,並教大娘按自己習慣的葬法,把祖先的遺骸葬下。

三年過後,風水先生再來探望這位老大娘,並親切地問:“大娘此墓葬後,家中有否變化?”大娘回答:“沒有”。

先生教老大娘在墓前燒紙錢,他念咒,交代大娘手拿拐杖按照先生指定的時間,在自己大門口站著。先生說:“大娘,你聽著,等我咒念完,就有金、銀、錢從你門口飛過,只要你用拐杖一敲,金、銀、錢就會進你的屋子裏,你千萬別誤過時機。”大娘點點頭,說:“好!”

經過風水先生念咒後,果然有陣金光閃閃的金子從大娘門前飛過,只要大娘用拐杖一敲,就會滿屋都是黃金。但此時大娘卻突然發呆,因而錯過了機會。

先生第二次念咒之後,又有一陣雪白的銀子從大娘門前滾滾而過,大娘仍然忘掉風水先生的交代。又錯過第二次機會。

先生第三次念咒之後,又有一陣黑壓壓的錢從大娘門前飄過。風水先生著急萬分,大聲叫嚷起來:“好心的老大娘,天賜給你的錢,快用拐杖……別錯過最後的機會!”大娘用拐杖一敲。錢一陣陣飛入屋子裏,擠得滿滿的。此時,大娘無意地說:“怎麼,連靠在紡紗車的位置也擠滿了!”大娘話剛完,錢卻突然從大門口要飛走。

先生叫大娘用裙子圍錢,裙子一圍,錢就留下了。因為這些錢是天賜給好心善良的老大娘,誰也得不到它。有一個正在地裏犁田地的老頭子,看見飛錢那麼多,便用牛棍將正在飛著的錢打下兩個。結果,老頭子貪心舉目望飛錢而誤破了犁頭。據說兩個錢正好買一個犁頭,因為這些錢不是應得的。

從此,飛錢媽的故事,在泉州南門外一帶流傳。

 

“樹德橋”的傳說

深滬鎮近鄰的坑西村,有座明代建造的石橋,長約五十米,寬近三米。橋墩構成的埧拱原有十二個洞孔,兩側橋欄首尾均勒石為“樹德橋”,其名稱由來說來話長。

據傳明孝宗年間,福州南台有家小酒店,店主姓察,晉江坑西村人。蔡店主平日樂善好施,同情窮人,憐憫孤苦。因此,一般市井小民、鄉下挑夫總樂於酒肆坐喝。一天,蔡店主救助一個寒冬中凍餒的少年人,後又收留他在店中幫工。此少年何許人?原來是明孝宗長子朱厚照,幼年已立為皇儲。登基前,民間都稱為少正德。朱厚照何以落魄於此?只因年少放蕩不羈,縱情行樂,自微服出遊江南後竟樂不思蜀。聽說最後入閩時已身無分文,但他不願暴露身份,生怕有損父皇聲譽。眼下他只求溫飽,待後靜觀其變。

有一天,少年正德上街時,看見一群人圍觀張貼的文告,他好奇地擠上前一看,不禁暗自吃驚,原來父皇病危,正在尋查他身為皇儲的下落。但他不想向店主告明真相,謊說遇到鄉親告知父病,須當速回照料。蔡店主見他一片孝心,頓生悲憫之情。遂熱誠地給他一筆錢作盤纏和安家費用,這讓少正德感激涕零。臨別前,少正德還詳加查問蔡店主的籍貫和家鄉住址,表示日後定當償還。

自少正德離開後,店中生意竟一落千丈,可謂門庭冷落顧客稀。經過半年的慘澹經營,仍日日捉襟見肘,不斷虧本,最後只好收攤回晉江老家。再說少正德抵京入宮時,孝宗皇帝已如風中殘燭,朝不保夕。一聽說皇太子駕前問安,欲起身訓斥一番,卻渾身乏力,氣得他將藏在枕邊的玉璽當面擲去,少正德眼明手快,正好接住。不久,孝宗駕崩,於弘治十八年,朱厚照即繼帝位,稱武宗,年號為正德。

朱厚照登基後,知恩報本。曾派人到福州探訪蔡店主,方知已返回晉江坑西村。其後特派專人帶上財物乘船南下,但抵達深滬東海垵時卻遭到颱風來襲,船近岸邊不料觸礁撞破。船上的人雖平安無事,但皇上交付的財物卻不知去向。

卻說深滬有對兄弟,自幼父母雙亡,年過弱冠仍寄身於鄰村東山姑母家,但每天早晚都得外出拾糞。無意中發現岸邊擱淺兩個竹筒,準備撿回去給姑母當柴燒。誰料竹筒很重並非輕而易舉。兄弟倆猜想內有藏物,費了好大勁才扛回家。一劈開竹筒,裏而儘是金燦燦的元寶。以前深滬有名的“十連店”,聽說是此對兄弟得此橫財後所建。“竹筒藏金”,也正是正德皇帝酬謝蔡店主的財物。

正德皇帝報恩願望一時落空,但仍耿耿於懷。後來,又另派人將財物送交蔡店主,同時下旨召見他,還要敕封其一官半職,可蔡店主自認目不識丁而婉拒好意。為感念皇恩聖德,蔡店主特將御賜的財物用來修橋造路,造福鄉民。例如晉江大山后與垵內村之間的“清水橋”,還有那條曾流入深滬灣的坑西溪上橫跨的“樹德橋”,都是當時蔡店主建造的。+

 

“白犬公”的傳說

據說清朝道光年間,“仁福王”起駕往南安九日山下的金雞溪畔祖廟謁祖進香。事畢之後,“仁福王”返駕而歸,路經泉州已夕陽西下。是時,進香的人群經長途跋涉,一路勞頓,早已疲憊不堪,都想進城過夜。一進城門,大家也許興奮所致,並無偃旗息鼓,反而“咣…咣…”地連擊十三下大鑼,籍此開道。其時天色陰暗,城門守卒不明真相,以為大官駕臨,忙往府衙稟報。知府聞知後,惟恐得罪上司,速整衣冠出迎。

豈知迎來的一群並非官府人馬,而是鄉間謁祖進香的隊伍。知府惱羞成怒,厲聲斥道:“夜闖府城,驚動本官,擾亂四方安寧,該當何罪?”遂將他們扣留下來。然而,鄉人將“仁福王”抬進府衙時,知府才注視到眼前的“仁福王”,乃頭戴王冠,一臉朱紅,身著絳色龍袍,顯得正氣凜然。也許受其神威的感應,知府頓時改變態度,不再聲色俱厲,反而和顏悅色地說:“汝輩自稱斯神有靈,本官意欲察看如何?”接著又道:“毋庸人為,倘若神轎自移寸步,本官既往不究,當即放行。”

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正當鄉人為難之際,驀然神轎下出現一隻白犬,且馱起“仁福王”神轎越過三塊方磚。這情景,令在場的人目瞪口呆,連知府亦深表誠服。於是,知府立即焚香叩首,並為這神加稱“尊”字。此後“仁福王”的神帳、桌幃上則敬寫“仁福尊王”。

翌日,消息傳開,轟動鯉城。不少市井庶民,出於好奇與敬畏,紛紛爭睹“仁福王”尊容。當神像抬經街道時,商家無不於店前的“雨腳架”擺下方桌,敬奉供品,燃放花炮,恭送“仁福王”出城。

 

“將軍石”和“玉帶荔”的傳說

在晉江,有一個村子叫內塘。內塘山上有一塊石頭叫“將軍石”,路邊有一株荔枝樹,叫“玉帶荔”。它們能得到這個稱呼,傳說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恩賜的。

傳說,元朝末期,朱元璋兵敗,退到晉江內塘這個地方。

內塘是一個四面都是山的村子,田地肥,糧食收成好。還有,這個地方易守難攻。朱元璋看到這好地方,就留軍隊駐紮下來,採取以守為攻的辦法。元兵追來,頭一關須經一條山路,山上的石頭奇形怪狀,有的像人,有的像馬,有的像人騎在馬上,似千軍萬馬守在這個地方。

原來,這個山頂有一塊相當大的風動石,風一吹來,它就會搖擺,發出了“隆隆”的聲音,元兵誤以為是朱元璋佈置的滾木雷石,所以不敢硬攻,便下令退兵。“風動石”幫助朱元璋嚇退了元兵的進攻,朱元璋認為它有功勞,就封賜它為“將軍石”。

朱元璋沒用一弓一箭一刀一槍嚇退元兵後,就帶領軍隊向北行進。這時,正是七月大熱天,朱元璋坐在馬上,流了很多汗,口乾舌燥,突然看見一株荔枝樹上結了很多荔枝果,便摘了幾顆荔枝來止渴。他真想吃個痛快,但軍隊走了相當遠了,不好再留戀,為了表示對荔枝的謝意,他將腰上佩的玉帶解下來,掛在那株荔枝樹上,並說:“賜你與朕同體。”

此後,被玉帶纏掛過的那一枝,結出來的果實,每粒中間總環繞一條似玉帶的條紋。於是,百姓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荔枝佩玉帶”。  如今,“將軍石”照舊留在這山上,“玉帶荔”也照樣佩著“玉帶”。

 

水牛山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黃牛和水牛是好朋友,它們經常在一起勞作、一起玩耍。那時侯,黃牛穿的是件灰不溜湫的外套,而水牛穿的是金燦燦的大衣,黃牛又羡慕又嫉妒,心想要能換過來多好。

有一年夏天,火辣辣的太陽把大地烤得冒了煙。黃牛和水牛在太陽底下勞累了一整天,歇工以後相約下水潭洗個澡,好涼快涼快。它們倆來到水塘邊,脫下衣服就往水裏跑。水牛身肥體胖,特別怕熱,下水後直往深處鑽;黃牛有點怕水,就在岸邊蹭。它看到水牛擱在岸上的大衣,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再也按捺不住要得到它的欲望,便乘水牛不在意,爬上岸拉過金大衣往身上一披撒腿就跑。

水牛發現黃牛穿走了自己的金大衣,趕忙遊到岸邊,勉強穿上黃牛拉下的灰衣裳就追,一邊追一邊喊:“換——,換——!”(閩南話“換”字讀音和水牛叫聲“嗚哇——嗚哇——!”相近)黃牛一看水牛追過來,跑得更快了,還一邊跑一邊應:“不哦——不哦——!” (閩南話“不”字讀音“呣”,“不哦不哦”和黃牛叫聲“呣哞——呣哞——!”相近)。

它們倆一個跑一個追,一路跑一路叫,直跑了九九八十一裏,直到今天晉江羅裳山地方,水牛才追上黃牛。水牛硬著要換,黃牛死皮賴臉就不,兩個越吵越凶,最後頭頂頭、角抵角地鬥了起來。兩個鬥了七七四十九天,誰也贏不了誰,最後都爬下了,化成了兩座山。但黃牛畢竟個子和氣力小點,在與水牛角牴時,禁不住拉下一團糞便,成了如今黃牛山東邊一個小山包。

從此,黃牛穿上金燦燦的外衣,但太大,所以脖子底下拉下長長的一塊;水牛也只好穿著灰衣服,因為太小,所以總是緊繃繃的,到現在也沒忘記“換——換——”地叫;而黃牛還是那句話“不哦——不哦——!”

 

“國姓蚶”的傳說

花蛤在晉江東石沿海一帶稱為“國姓蚶”。它肉鮮味美,營養豐富,貝殼可燒灰或製成肥料,可以說全身都是寶。更有趣的是“國姓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三百年前,鄭成功為收復臺灣特地回到故鄉,在與南安石井隔江相對的東石白沙村豎旗招納沿海豪士,可是,幾天過去了,應招的人卻沒幾個。鄭成功心裏納悶:南安、晉江是自己的根據地,鄉親們都相信自己,大力支持收復臺灣,怎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後來,派人調查才知因由。原來,當地出了個大海霸名叫鄭占,他控制了五馬江兩岸,漁民要下海先得繳納稅收,否則別想要討海。

一天,鄭成功到白沙招軍處視察,正巧碰上海霸的兩個管家又抓來一個小女孩。因為這女孩的母親去年染病身亡,父親體弱多病,三位弟妹年幼無知,交不起稅下不了海,家中已斷炊,只好偷著到海灘上挖小海蚶度命。人們看到女孩被抓都很同情,有的說:“騎在漁民頭上拉屎拉尿的漁霸都治不了,還投軍幹什麼?”也有的說:“再壞也是族親,一筆寫不出兩個鄭字來。”鄭成功見狀,十分氣憤,當下抓來鄭占,命令他取消下海納稅的規定,讓五馬江畔諸鄉的漁家船民自由下海捕魚削蠔。還把女孩半小簍海蚶撒向海灘,然後,令軍士給小女孩一些錢和糧食,並當眾宣佈:“國姓兵駐紮在此處,各位父老、兄弟姐妹盡可放心,想下海幹什麼就幹什麼,誰也不敢再阻攔你們啦!”漁民鄉親見鄭成功辦事大公無私,紛紛把親人送到招軍處。

後來,漁民們發現鄭成功撒在海灘上的小海蚶,生長很快,年復一年地繁殖,遍佈海灘,並成為沿海的美味海鮮。漁民們說這是鄭成功所賜,為紀念鄭成功就叫它“國姓蚶”吧!從此,“國姓蚶”傳開了,這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

 

晉江王留從效

五代時期兵戈紛擾,各地豪傑志士揭竿而起,割據一方,稱雄稱霸。繼王氏兄弟之後,永春人留從效崛起泉州。

王審知之後,幾個閩主皆驕奢淫逸,極盡克剝百姓之能事。後唐開運元年(九四四年),王延曦部下朱文進發動政變,自任威武軍節度使,分遣其腹心分據屬下各州,以黃紹頗為泉州刺史。其時,留從效擔任泉州散員指揮使,是個中級軍官,周圍不少鐵杆兄弟。他秘密召集幾個要好的軍官商議,秘密召集壯士,翻進州府圍牆,抓了黃紹頗,奪過州印。

考慮到自己初露頭角,威不壓眾,留從效請出王審邽孫子王繼勳主持州事,自稱平賊統軍使,掌握軍權。

閩國王朱文進接到黃紹頗被殺,泉、漳、汀反水的消息,急忙募兵兩萬來攻泉州。一時大軍壓境,來勢洶洶,鉦鼓相聞五百里。留從效沉著應對,出郡城東北的瞻跡嶺立營迎敵,在城外三十裏的晉江愛育裏大戰,福州兵一敗塗地,死傷甚眾。

南唐保大三年二月,威武節度使李弘義派其弟李弘通率兵萬人南下,要併吞泉州。大敵當前,留從效見刺史賞罰不力,兵士難以為用,便毅然廢了繼勳刺史,自領軍府之職,帶兵迎敵,打得李弘通大敗而逃。留從效把戰況表奏唐主李璟,李璟見鞭長莫及,難以對付留氏兄弟,為示羈縻,索性升泉州為清源軍,封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管理泉、漳兩州。不久,又封他為晉江王。留從效好讀史傳,汲取古賢治理之道,著意招納人才,每年在泉州舉行秋考,取進士、明經,擔任官職。

留從效讓兄長留從願著力經營泉、漳二州,頗有當年王審知之風。因為他出身下層,向來知民間疾苦,能以勤儉養民為信條,治理清平,深得吏民愛護。

泉州城原來規模較小,留從效擴建了羅城,又在城外廣植刺桐樹,還擴大了仁風、通淮等幾個城門,規劃指導民間建起寬闊的街道,蓋起高大的貨棧、倉庫,大力發展貿易,海外交通貿易興盛,大量的陶器、銅、鐵器往外國售賣。外國商人也喜歡到開滿刺桐花的泉州港經商,並稱之為“刺桐城”。

為保證東南一隅的安定局勢,留從效密切注意各派勢力的消長,維持多邊外交。一方面臣服于南唐李璟,一方面同兩浙的錢氏、中原的柴氏保持聯繫。還派人繞道吳越,向新上臺的宋太祖趙匡胤稱臣,謀求援助。

建隆三年八月,衙將陳洪進乘留從效生背疽不能理事,發動兵變,又暗使心腹弄死留從效,奪了政權。

留從效崛起于五代軍閥割據兵馬紛亂之時,保疆禦侮,養民致賢,且能順應時勢,稱臣于宋,為地方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作出貢獻。可謂是一個雄才大略、識時知務的俊傑。

 

陳紫峰為晉江說書人爭面子

清朝末年,有一次,晉江的說書先生和外省的說書先生因比拼說書技巧的高低而發生爭吵,雙方決定於九月初九再次在晉江比說書、賽書法,以決雌雄。

晉江陳埭涵口村知名書法家陳紫峰,知道了這件事,決定要刹一刹這些外省說書人的威風。他打聽到外省說書人將要在泉州浮橋溪上船來晉江,就打扮成船夫模樣,提早在浮橋溪頭恭候。

這一天,外省說書人一行數人,風塵僕僕地趕到浮橋溪頭。不一會兒,就登上陳紫峰的渡船。船駛出約有一箭之遙,陳紫峰發現說書人有一捆書放在船板上,於是,在提起竹篙撐船時,有意將書弄濕。外省人一見,暴跳如雷,非要陳紫峰將書擦幹不可。

陳紫峰不快不慢地說:“好!好!我擦,我擦。”說完並沒有擦,卻叫助手替他撐船,自己走進船艙,拿出文房四寶,對說書人說:“我先寫寫字再擦。”說罷,雙手左右揮毫,不上一分鐘功夫,四個“龍飛鳳舞”大字躍然紙上。外省人見狀,暗暗吃驚:“不得了,不得了!一個普通的艄公竟然能寫出這手好字,更何況文人!”於是,他們用袖子擦掉書上的水,嚷道:“船家,我們不去晉江了,調頭!”

就這樣,陳紫峰幫助晉江說書人爭回了面子。

陳紫峰,名陳琛(一四七七~一五四五年),陳埭涵口村人,字思獻,紫峰為其號,自幼聰穎好學,先後師從李聰、蔡清等大儒,精研《易》學,成為時所推重的學者,明代的著名理學家,長期以授徒、著作為業。於正德五年中舉,十二年成進士,歷任刑部山西司主事、南京戶部主事、吏部考功郎等職,任內“仕不廢學”,無意官場利祿,再三乞退歸養。退職後,對家鄉公益多有貢獻,呈文求泉州府整修晉江南路,規劃晉江水利樞紐工程六裏陂繕治管理。著作有《四書淺說》、《易經通典》、《正學編》、《紫峰文集》。卒後,泉州府為其建專祠祭祀。

 

陳洪進納士歸宋

周顯德七(九六○年),趙匡胤奪了後周政權,改元建隆,建國號宋,一統中國。泉漳兩州,也在宋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年)結束割據局面,統一於宋朝。完成這一過程的是清源節度使陳洪進。

陳洪進,清源軍仙遊人,年輕時便很有才幹,讀過書,通曉兵法。後投軍泉州,作戰勇敢,升任副兵馬使。留從效組織五十二名壯士殺泉州刺史黃紹頗,陳洪進就是其中之一。

宋建隆三年(九六二年)八月,乘留從效病重無法理事,其嗣子留紹其、紹茲威信未立,陳洪進策劃了一場政變,派人踢死病中的留從效,以“勾結吳越的罪名”將留紹茲執送南唐。他也知道這樣做不得人心,所以推舉統軍使張漢思當留後,主持清源軍事務,自己當副使。當時,張漢思年事已高,一切軍權大事皆取決於陳洪進。過了不久,陳洪進召集將吏,宣示自己接替張漢思的消息。接著,陳洪進向南唐李煜請命,被授予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職務。

陳洪進治泉十餘年,持續海上貿易,于宋乾德初擴建泉州城,建晉江三十九都陳翁橋等。最顯著的是發展晉江農田水利建設,修三十五都天水淮,築二十七都陳埭。晉江南岸一帶本是大片荒蕪的海邊灘塗,陳洪進組織人圍墾,引九十九溪灌溉,使之變為一望無垠的良田,人們就把這地方稱為“陳埭”,以紀念陳洪進。在他帶動下,晉江一帶圍墾海埭,修築堤岸、水利工程蔚為風氣。

陳洪進主政泉州時,宋朝已建立。幾年間,南唐國勢日蹙。向來依附南唐的陳洪進心懷不安,遂仿效留從效當年的做法,遣衙軍魏仁濟間道奉表于宋,向宋太祖請封。乾德二年(九六四年),詔令清源軍改名平海軍,授陳洪進節度泉漳等州觀察使、檢校太傅,賜號“推誠順化功臣”,鑄印賜之。且封其子文顯為節度副使,文顥為漳州刺史。於是,陳洪進又準備了價值數萬金的禮品去上貢。這些貢品是陳洪進立下種種名目加以苛斂來的,泉漳百姓叫苦連天。

太平興國二年四月,陳洪進往開封,覲見新立的宋太宗。宋太宗派人到路上迎接他,接見時又賞錢千萬,金、絹各萬,並封其二子,增其封地。陳洪進受此隆恩,遂上書表示願獻出漳泉,歸於一統。陳洪進獻上泉漳版籍共十四縣,宋太宗異常高興。

自宋代起,福建成為全國十五個行政單位之一,稱“福建路”,泉州則為八閩之一州,宋朝初期確實也革除了舊時的一些弊政,讓老百姓得到喘息的機會。

宋代是福建開發的關鍵時期,陳洪進納士歸宋,雖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但此舉順應了歷史潮流,使泉地得以在宋初統一的背景下迅速發展。

 

歐陽詹泉州第一進士

唐開元間建縣以來,晉江人口日漸增多,經濟蒸蒸日上,一直是一處“地肥衍,有山泉禽魚之樂”的樂土。

經濟的發展,使一些有所作為的地方官員得以致力推進文化建設。晉江人歐陽詹往長安參加科舉考試,破天荒考中進士第二名,成為晉江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誌。

歐陽詹(約七五六~八○○年),字行周,晉江潘湖人。他十來歲時離開家鄉到數百裏外的莆田拜師求學,與同學林蘊、林藻、王式等人,在莆田北平山下福平書堂、鳳凰山下靈岩精廬(現廣化寺)讀書五年,學習辭賦文章的才藝及為人的道理。學成回鄉,又在清源山賜恩岩苦讀,不時與同邑有識度有文才的朋友切磋學問。有人向福建觀察使常袞推薦歐陽詹的文章,常袞大加讚賞,並帶著歐陽詹參與官員間的宴集,一同吟詩作賦。在常袞的識拔贊許之下,歐陽詹聲名遠播,“漸騰于江淮,且達于京師”。

唐貞元元年(七八五年),歐陽詹決定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當時,福建人到中原應試做官的寥寥無幾,泉州一帶更是絕無僅有,何況中原藩鎮割據,混亂多年,剛剛平定,其父母實在不放心他前往。

一個外籍普通士人來到長安,舉目無親,沒有高官貴戚的引薦,要想一舉成名可不那麼容易。歐陽詹一連四次就試於禮部,皆不得意。

貞元八年(七九二年),考期又臨,這回當主考的是著名政治家、賢相陸贄。歐陽詹經過時務對策、書帖、詩、賦等考試,終於以優異的成績奪得第二名。同榜考中的還有韓愈、李觀、李絳、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等一批國內早有文名的士人(王涯、李絳、崔群後來都當上宰相)。所以,人們把這一科稱為“龍虎榜”。歐陽詹成為泉州歷史上第一個進士,人們稱為“破天荒”。

考取進士之後,歐陽詹回到晉江,時任泉州刺史的席相特意邀請這位新科進士為泉州新建的六曹都堂、北樓作記。

在家鄉住了半年,貞元九年(七九三年)秋七月,歐陽詹又準備赴京城求官。再上長安,歐陽詹極力想將才德報效國家。可是,遠離家鄉,薦引乏人,他好不容易通過吏部四次考試,才獲得“四門助教”這麼一個官職。

可惜,歐陽詹還沒來得及發揮才幹,四十多歲時就因病客死于長安。他死後,摯友韓愈作哀詞哭奠,評價他“事父母盡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義”,與自己一樣是“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志在古文”的同道。

由於地處偏遠,開發較晚,在跨度二百餘年,文化繁榮的唐代,晉江知名的文學之士寥若晨星。歐陽詹以個人的努力奮鬥,攀登文學殿堂,並影響帶動晉江文教的興起。宋代大學問家朱熹曾為歐陽詹祠堂題聯:“事業經邦,閩海賢才開氣運;文章華國,溫陵甲第破天荒。”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