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晉江 »

晉江寺廟宮觀

作者:佚名  來源:《晉江縣誌》1998.03.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晉江寺廟宮觀

龍江禪寺

位於東石鎮涼下村前,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傳,該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58~75),初名天竺寺,晉代改為西山寺,唐代稱景福寺,五代時易為今名。現存建築系清代重建,民國重修。寺坐北朝南,由前殿、鐘鼓樓、拜亭、正殿、後殿、廂房所組成,占地面積3312平方米。正殿面寬五間,進深七間,單簷歇山頂。鐘鼓樓建於正殿兩側,雙層,重簷歇山頂。寺前有一半月形放生池。寺記憶體有民國18年(1929)重修碑記1方。

明末,鄭成功抗清時曾駐軍於此,今尚存“軍門界”碑刻1方。

 

龍山寺

古稱普現殿,又名天竺寺,俗呼觀音店,位於安海鎮型厝村,相傳始建于隋開皇年間,明清多次重修,列為福建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寺坐北朝南,由山門,鐘鼓樓、前殿、拜亭、正殿和後殿組成,占地面積4250平方米。正殿重簷歇山式。面寬五間、進深五間。殿前透雕輝綠岩石龍柱1對,為清代重修時所置,雕工精細,造型優美,龍爪抓珠敲之鏘然,左若鐘聲,右如魚鼓。殿中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傳系寺內一巨樟雕成,通高4.2米、寬2.5米。觀音頭戴花冠,身披佛服,立於蓮花座上;冠正中雕一坐佛,周圍雕眾多小佛首疊作帽狀;額中雕一眼,豎於兩眉之中;主手合十,傍支1008手,或空手,或持物,形態各異,例如團扇,雕工精緻,造型優美,為古代閩南木雕之佳作,名噪海內外。

據說,臺灣有龍山寺440餘座,系由安海龍山寺分香。

 

紫竹寺

位於羅山鄉石刀山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傳說始建于隋,唐時遷建於半山腰,明洪武間義遷今址。寺坐北朝南,由拜亭、正殿和廂房組成,占地面積735平方米。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間,單簷歇山頂。寺記憶體有唐代石爐二個、明宣德銅佛一尊,印度漢白玉佛一尊,還有宋代石柱礎一個和石塔、石經幢構件各一件。

 

崇真殿

位於深滬鎮港阜村後石壁山麓,始建于唐末,歷代均有重修,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殿坐東朝西,依山而築,面寬五間,由門樓、大殿和廂房組成,占地面積1172平方米。門樓雙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大殿近年已改建為花崗岩石仿木結構。殿記憶體有宋代石雕玄武一尊,高2.26米,粗獷古樸。

 

寶泉庵

位於深滬鎮南村,始建于唐,宋祀保生大帝,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庵二殿一山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毀於倭寇,後重建。近年華僑捐資改建為花崗岩石仿木結構,面寬17.1米、進深16.1米。庵內有保生大帝木雕像一尊,高0.76米,原供奉於臺灣慈濟宮,清鹹豐十年(1860)由深滬商船帶來,供奉於庵內。

 

霽雲殿

古稱佑聖宮,又稱真武殿,位於安海鎮安海街東北,始建於五代南唐,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歷代有修葺,明、清均有重建。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明永樂間,海上一片浮槎隨潮往來,裏人取雕真武上帝像,而金其身,額曰‘江南第一靈壇’。嘉靖十四年,倭寇廟毀。隆慶間,柯實卿作募疏,化蔡經地為檀樾,砌三層台,構真武殿,匾曰‘武當行宮殿’。……國朝順治十八年(1661)遷界,廟毀,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複界,二十六年仍舊地重建。”後又多次重修。殿坐北朝南,築於高臺之上,單進、五開間,建築面積376平方米。現存建築尚保留清代木構架、宋代石柱及石雕構件。殿內牆上嵌有乾隆十六年(1751)、嘉慶六年(1801)、同治十一年(1872)的重修碑記各1方,四周石柱上有重修記事銘文。

 

南嶽廟

又稱南海廟,位於池店鄉溜石村中,始建于宋,祀節度使陳洪進。現存建築系清代重修,近年複修,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廟坐東朝西,由山門、前殿、拜亭、中殿、後殿組成,占地2250平方米。山門、前殿已圮。中殿五開間,重簷歇山式,尚存有宋代覆盆式柱礎、梭形柱、輪鼓石及清代石龍柱1對。廟內還有乾隆重修碑記1方。

 

適南亭

位於陳埭鎮溝頭村,南宋紹興間司戶王元造橋時建,歷代均有重修,現尚保留清代木構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亭為四柱八角重簷,疊鬥為檁,層層縮小如蜘蛛結網,斗拱疏密勻稱,結構嚴謹。適南亭前為雙化橋,古稱適南橋,東側有淨慧寺,均系宋紹興間建。寺內供奉的觀音菩薩為明代張瑞圖從南京迎來,尚存記載張迎奉觀音碑記1方。

 

安海古廟

位於安海鎮養正中學校園前,始建于宋,現存廟宇為清代重修。坐北朝南,單進五開間,重簷歇山式,占地面積376平方米。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海堂

位於羅山鄉塘市村,始建于宋,明永樂八年(1410)、清乾隆五十六年和民國初都有重修,為“古朔望講約之所”。堂坐南朝北,五開間,單簷硬山式,占地面積468平方米。記憶體有宋代覆盆式柱礎和覆蓮式柱礎各二件,還有明洪武十七年(1384)《修塘功德碑》、清乾隆五十八年《會龍塘功德碑》各一方。

 

洑田宮

位於羅山鄉塘市村南,始建于宋,現存宮宇為清末重修。宮坐東朝西,由門樓、正殿組成,占地面積386平方米。正殿三開間,單簷硬山式。宮記憶體有修塘碑記6方:明嘉靖《頌德碑》、《南恒碑記》(時間不明)、清雍正十年(1732)《勒石永示》碑、嘉慶十五年《更新袱田陡門記》碑和同治七年《遺碑載道》、《築塘碑記》。

 

三翁宮

位於東石鎮沙屈村,初建年代莫考,現存為清代重修,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內祀四神,一衣青、一衣黃、一衣黑、傍一人衣紅。相傳宋末時有三老隨少帝至此,少帝遇害,俱觸石而死,裏人撿其遺骸收葬之。其傍衣紅者,裏人也。”宮坐北朝南,有前殿、後殿,占地面積350平方米。後殿為三開間,單簷硬山式。宮記憶體一石香爐,高1.48米,為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雕制。牆上還嵌一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修碑記。

 

永寧城隍廟

位於永甯鎮永寧鄉,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晉江縣建築規制較完整的城隍廟。廟坐東北朝西南,由門樓、前殿、拜亭、後殿和廂房組成,廟重簷歇山式,占地面積2809平方米。廟記憶體有清道光二十三年重修碑記一方以及黑葉岩石碑記四方;廟旁有民國8年、民國12年的崖刻三方。

 

白毫庵

位於青陽鎮下行村,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曾為張端圖隱居之所,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庵坐南朝北,單進三開間,硬山式,占地196平方米。殿前建有拜亭,右側建廂房。匾額“白毫庵”及庵內牆上“崇德”石刻,均為張瑞圖所題。

 

天妃宮

位於東石鎮西尾村,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建年代無考,現存為清和民國間重修。宮坐北朝南,正殿三開間,硬山式。庭院內原有石坊三座,上有朱熹題“帆檣織錦”、蔡新書“光萬裏月”及相傳乾隆皇帝禦筆“貫一江風”,近代拆毀,現存有部分構件及字跡。宮內還保存有清道光六年、光緒二年(1876)及民國13年的重修碑記三方。

 

慶蓮寺

俗稱高山亭,位於池店鄉浯潭村東,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建年代無考。清道光二十一年僧行勤重修,民國12年複修。1984年,世界佛教協會主席宏船法師捐資全面整修,增建廂房、圍牆、放生池。寺坐南朝北,正殿三開間,單簷硬山式,占地面積801平方米。現存有清道光的記事石刻和民國年間的重修碑記各1方。

 

福林禪寺

位於龍湖鄉檀林村南溪邊。初建年代無考。清同治間移溪重建。寺坐東朝西,由放生池、門樓、正殿、後殿和左右廂房組成,占地面積544平方米。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七間,單簷硬山式。存有清同治五年重建碑記一方,民國24年《憨山大師醒世歌》碑刻一方。弘一法師曾來此閉門修煉。

 

七寶堂

位於永和鄉垵內村。初建年代無考。清光緒十五年重修。堂坐北朝南,由門樓、正殿、後殿組成,占地面積308平方米,為三開間,單簷歇山式。正殿及後殿近年重修時已改木構架為石構架。大門石柱上有陰刻楹聯:“真諦通靈尊北極,武當顯化耀南閩”,上額“位鎮北方”。堂記憶體清光緒十五年重修碑記一方,堂外有岐山橋及清道光六年永甯衛陳佩蘭重修橋亭碑記一方。

 

竺世庵

又名西山寺,位於東石鎮僑星中學東北。初建年代無考。民國年間毀於兵燹,近年華僑捐資重建。庵坐北朝南,中軸線自南而北有門樓、前殿、大殿、後殿,兩側為廂房。大殿為重簷歇山式。存有宋代石柱4根、舊碑座3件。

 

朵蓮寺

位於池店鄉華洲村。初建年代無考。清代及近代重修,近年華僑捐資再修。寺坐東朝西,由門樓、正殿、兩廂組成,占地599平方米。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式。

 

古塔經幢

六勝塔

又名日湖塔,俗稱石湖塔,位於蚶江鎮石湖村東北的金釵山坳,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晉江縣誌》載:“金釵山在二十二都,距城東南三十裏,以地名石湖,山上有六勝塔。”明陳懋仁《泉南雜誌》雲,“宋政和初僧祖慧,宗什建。”又清蔡永兼《西山雜誌》載:“日湖塔,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枟樾薛公素、僧祖慧、宗什募資興建。景炎二年(1277)被元兵所毀大半。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重修,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錦江淩恢甫鳩資重建。”六百多年來,由於年久失修,加之海風侵蝕,破損嚴重。1984年省政府撥款修葺,恢復原貌。

塔坐北朝南,石構,八角五層空心,樓閣式,往上逐層縮小。通高36.06米、單邊長4.6米,占地425平方米。塔身每層開四門、四龕,並各浮雕金剛、菩薩立像。各層的八個轉角處各豎一大圓柱,上置蓮花櫨鬥;兩旁雕雀替,補間鋪作均作雙跳拱鬥四十套;翠簷翹角,各個翹脊上雕一尊小坐佛。層層作護欄,供人登臨憑眺。塔內用條石築八角塔心柱,上端留有八角井,深2.5米,內安放宋代瓷碗三只、古錢幣3枚。底坐作雙層須彌座,八角各雕一力士承托。塔頂置略似球形塔式為刹,較為別致。

六勝塔歷史悠久,造型壯觀,雕工精細,屹立於泉州灣古刺桐港口,宋元以來均被作為舟船航標。

 

關鎖塔

又名萬壽塔,俗稱姑嫂塔,位於石獅鎮東南的寶蓋山巔,建于宋代,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寶蓋山,俗名大孤山,絕頂有石塔,名關鎖塔,關鎖水口鎮塔也,高出雲表,登之可望商舶來往。宋紹興中僧介殊建。”清代進行過多次重修,塔坐東朝西,石構八角空心樓閣式,外望五層,實是四層。逐層收分甚大,下大上小,通高為22.86米,占地388平方米。

此塔無作須彌座,而建環廊代之,廊牆外挑簷拱1道,蓋以扇形石板,八角雕螺尾翹脊,塔門前建方形石亭1座,亭內尚存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碑記1方。穿亭過廊門直通塔之拱門。每層都作一拱形門。塔牆寬達3.8米,中有旋梯可繞上。環廊內開方形佛龕7個,塔腹內開佛龕一個,各置坐佛一尊,朝八個方向,塔身每層作挑簷拱二道,上置扇形石為簷,八角雕尖角翹脊,脊上各有坐佛1尊。層層均設圍欄,可環塔眺望四周。塔頂置葫蘆刹。三層塔腹內有一方形龕,內雕立佛3尊。塔牆上刻有清代重修記事三則。二層塔門上刻“唵、啞、吽”三字,為佛教咒語。

關鎖塔古樸粗獷,巍峨壯觀,歷經滄桑,至今八百餘載。歷代均為航海標誌,也是晉江人登高望遠盼望海外親人的瞭望台。《閩書》載:“昔有姑嫂為商人婦,商販海,久而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姑嫂望夫的民間傳說,膾炙人口,故群眾稱之為姑嫂塔,乃關鎖塔的諧音。

 

瑞光塔

又名文明塔,俗稱西塔,位於安海鎮安平橋入口處,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的附屬建築。

清柯琮璜《西塔記》載:“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裏人以造橋餘資造磚塔於西橋頭,曰瑞光塔。”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禮部尚書黃汝良重修,易名“文明塔”。清嘉慶十二年(1807)州同知黃元禮又重修。1988年國家撥款再修。塔為五層六角空心樓閣式,葫蘆刹,通高22.55米,占地96平方米。塔座由圭腳至地袱為石構,六角浮雕力士承托。塔身磚構,層層留一拱門,均西向。每層都以磚迭濯出簷,上置瓦為簷。塔腹築六角形塔心柱,上豎大木以托塔蓋;塔心柱與外牆之間還作臺階可繞上。整座塔粉刷白灰,潔白似玉,故俗稱“白塔”。

《西塔記》又載,明萬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拆葫蘆刹,發現內書“曾生、李五娘祈求子孫安寧。紹興二十二年九月十一日立。”並安放在銅觀音、長劍、花簪、銀鉤耳等七件,爾後又增置玉觀音、金達摩、琥珀戒指、鍍金瑞象等十四件以鎮塔。

 

潘湖塔

位於池店鄉潘湖村,建于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為石構,三層實心方形塔,通高1.5米。底座由條石縱橫相間而築。邊長3.4米,層層收分。第三層四面各浮雕佛首,塔頂裝相輪刹。

 

塘園塔

位於石獅鎮塘園村北,建于宋,為石構三層實心方形塔。高3.76米,單邊長2米。第三層的四面各雕佛像,塔頂置相輪刹。

 

水尾塔

位於蚶江鎮石湖村南,建于宋,近年重修,為球形塔,通高3.5米。底座六角形,由條石砌成,上依次置覆蓮瓣石、浮雕蟠螭圓形石,仰蓮瓣石和瓜形石。八角形塔蓋與葫蘆刹為1975年重修時新置。

 

江上塔

俗稱溜石塔,位於池店鄉溜石村的晉江南岸,建於明萬曆年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明萬曆間,郡守蔡善繼建塔江上,以鎖內堂水口。”後毀。清咸豐、同治年間,觀察莊俊元將泉州西門定應宮內宋代石塔構件移建於此,1988年拆修時發現大量宋代石構件。

該塔石構實心十二層,無設塔門,通高12.6米,底作須彌座,西向設臺階。底層六面各浮雕金剛力神,二三層六面浮雕坐佛像各一尊。每層有拱石一道,上蓋板石出簷,六角雕尖狀翹脊。往上各層為八角形,每面雕佛像一尊,層層縮小,並以圓形蓮瓣石相間。最上兩層為方形,每面分別陰刻楷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頂裝葫蘆形塔刹,整座塔結構嚴謹,造型別致。

江上塔瀕晉江下游與泉州南門隔江斜對,明代以來均為晉江口岸的航標。

 

無尾塔

又稱牛尾塔,位於金井鎮福全村西南,建於明萬曆年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塔方形,石構實心三層,築于條石砌成的方形平臺上。塔身底層用條石縱橫相間砌築,邊長3.4米,往上逐層收分。二層四角雕方柱,中置堵石;三層四方合石,中雕一圓洞,徑0.2米,外小腹大,洞口朝向東南,塔頂尚存一圓形鼓石,塔刹已圮,殘高8.6米。此塔距海岸350米,每當有適量風力通過圓洞,便會發出低沉嗡鳴聲,附近漁民可聞之,於是成為大風警報台,此塔可作為研究明代石塔結構及沿海氣象設施之實物佐證。

 

劉垵塔

位於磁灶鎮吳厝村東南的奎碧山麓,傳為明萬曆三十四年龍海縣知縣為鎮風而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系方形三層石塔,通高3.84米,基座由條石縱橫相間砌築,邊長1.44米,往上層層收分。第三層迭一方形石,南北向各雕一佛頭像;西面陰刻楷書“明萬曆丙午年六月建”。塔刹作相輪式。

 

星塔

位於安海鎮東北星塔村南,建於明崇禎年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乾隆《安海志》載:“崇禎二年己巳(1629)間,太師鄭香君築圃於其處,衣服每常蛀爛,識者謂其巽方稍曠,因造磚塔五層四角以鎮之。……崇禎十六年癸未,因塔頹廢,鄭芝鵬鳩眾集資重建之。”系方形五層實心樓閣式磚塔。單邊長2.4米,通高16.6米,層層收分,置瓦出簷,四面作假門。第三層西面嵌有明崇禎十六年鄭芝鵬撰書的《重建星塔小引》碑記一方,第四層嵌有“星塔之塔”石刻,塔刹作葫蘆形。

《重建星塔小引》載:“夫塔以星名者,言其高接星辰,文明炳星日。”民族英雄鄭成功少年時曾讀書於此。

 

淩霄塔

位於紫帽鄉的紫帽山右峰絕頂,明嘉靖間晉江縣知縣錢便建,清乾隆五十一年裏人莊文進重建。1958年被拆毀,僅存基座,1990年華僑捐資複建。系五層八角實心石塔,高約六米多。

 

陳埭石經幢

位於陳埭鎮四境前社橋頭,建於北宋天聖三年(1025),明萬曆三年重修,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經幢原立於陳埭舊街,1987年移至今址。石構,7層,平面呈八角形,通高9.25米。底作須彌座,八角雕力士承托,上置八角形、圓形、方形蓋石,分別浮雕海浪、蓮瓣、菱角花紋飾。往上各層壘疊雕龍圓形石及雕佛像八角形石,刹為相輪式。幢身鐫刻經文,已嚴重風化,唯存“宋天聖三年建”,“明萬曆乙亥年埕上陳氏募緣重修”等字。為晉江有明確記載修建年代的石經幢。

 

蚶江石經幢

位於蚶江鎮後垵村,建于宋代,石構、五層、通高6.20米。整座風化嚴重,經文無存,雕刻模糊,但尚可辨出刻有海浪、力士、蟠螭、蓮瓣、坐佛等。

 

池店石經幢

位於池店鄉池店村,南宋建,1959年拆除,近年華僑捐資重修。原構件保留完好,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構,七層,通高6.46米,雕工精巧。除圓鼓石浮雕雙龍搶珠外,其餘構件的雕刻與陳埭石經幢略同。

 

新店石經幢

位於池店鄉新店村中,宋建,1965年拆除,近年華僑捐資重修,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構,通高6.2米。底座和一件雕佛像八角形石、二件雕蓮瓣圓形石和幢刹為新置,其餘保留原構件,幢身經文已嚴重風化

 

古橋樑

陳翁橋

位於陳埭鎮茅板村西,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道光《晉江縣誌》載:“陳翁橋,在二十九都茅阪裏、前頭裏交界處,結磚橋之水經此入海,宋建隆間建。舊傳陳洪進築陳埭並造此橋,故名。明崇禎壬午(1642)重修,國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修。”該橋為梁式石橋,東西走向,全長170米,寬2.90米,釃水二十三道,築方形墩二十四座,上架石板五或六條,橋中四間還砌有護欄。橋兩頭存石將軍四尊,高1.3米,座上鐫刻“晉江茅阪堡盧村石神福利紹熙正月”。橋中石板上鐫刻“崇禎壬午年重修”及“康熙甲戍年再重修”。此橋保存尚好。

 

小橋

位於磁灶鎮小橋村東,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歷代均有修葺。清乾隆《晉江縣誌》載:“三十一都有小橋,白石九十九溪之水順流經此,至沿江斗門出,與大橋之水會。”該橋為梁式石橋。東西走向,全長12米,釃水4道,有5墩,每間架石板6至7條不等,橋上建觀音宮、功德亭,橋頭存有功德碑1方。

 

大橋

位於池店鄉營邊村南,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歷代均有修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橋為梁式石橋,南北走向,中間高而首尾低,遠望似拱橋。全長45.6米,寬4.5米。釃水十二道,方形石墩十三座,每間架巨大石板五至六條,兩側立有望柱並臥扣大石板作護欄。橋頭建廊亭一座,旁有寺,尚存維修碑記二方、石塔一座。

 

吟嘯橋

位於陳埭鎮加沙村北,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初為木橋,唐代日輝(一作日映)禪師建。《圖經》曰:“唐歐陽詹曾吟嘯於此,故名。”五代,刺史王延彬、余廷英相繼重修。北宋咸平年間(998~1003),裏人王養及僧行珍始為石橋。梁式,南北走向,中高,首尾低,全長42.6米。釃水十六道,十七個橋墩,中間淨跨6.2米,每間架石板六或七條不等,兩側有護欄。現存有二尊石將軍、一方清乾隆重修碑記。1989年縣政府撥款再修,恢復原貌。

 

安平橋

又名安平西橋,俗稱五裏橋,位於安海鎮西畔,是中世紀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1961年公佈為國家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安平西橋在八都安海港晉江、南安之界。舊以舟渡,宋紹興八年(1138),僧祖派始築石橋,未就,二十一年守趙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長八百十有一丈,廣一丈六尺,東西袤延四裏餘,故名曰‘五裏西橋’。”又載:“明永樂甲申年(1404)裏人黃韋修,天順三年(1459)耆民安固募修,成化乙酉(1465)裏人蔡守輝、劉耿修。國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邑人施琅修,五十年施韜修,雍正四年(1726)知府張無咎、乾隆五十八年(1793)施開泰、黃世瑤等修,嘉慶十二年(1807)黃元浚倡修。”該橋東西走向,全長2255米。臥木為樁,築有方形,半船形和船形墩362座,上架1300餘條石板,每間五~八條不等,淨跨最大達8.6米。左右兩側設有護欄,並立有浮雕獅子、蟾蜍望柱。橋東建超然亭(現名水心亭)、望高樓;橋西建海潮庵、牌樓;橋中建泗洲亭(曾名水心亭,現名中亭);其東西兩旁還各建一路亭。橋頭和中亭尚存石將軍四尊,並有歷代重修碑記十四方。橋左右兩邊的水中建方形石塔四座,中亭前建球形石塔一座,橋之入口處還屹立高20.55米的磚塔一座,名瑞光塔,俗稱白塔。尤引人注目者為中亭石柱上清同治五年(1866)鐫刻“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楹聯。

安平橋繩直砥平,宛如千尺玉虹,雄偉壯觀,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撥款維修,1980~1985年又全面整修,恢復原貌。

 

東洋橋

又名安平東橋,位於安海鎮東畔,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宋紹興二十三年,守趙令衿偕進士史進建。長六百六十餘丈,廣一丈二尺余,釃水二百四十二道。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知縣盧仲佃拆橋石造安平城,橋遂廢。國朝康熙五十一年,施韜重建,後又廢。道光元年(1821),周仕鼎、蔡時紹、蕭元迪等重建。”光緒五年(1879)《重修東橋碑記》又載,光緒三年,林瑞佑,林瑞崗重修,橋為梁式石橋,全長1324米,有方形,半船形墩243個,上架4~6米長石板,每間4~6條不等,深水處築護欄,橋上還建東、西、中三亭。1968年興修水利時橋被拆毀,現僅存48米,釃水十九道,橋墩二十座。橋頭立有重修碑記六方、公禁碑記2方。

 

結磚福利橋

俗稱吉珍橋,位於陳埭鎮蘇厝村西北,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道光《晉江縣誌》載:“吟嘯橋之水經此入海。元大德五年(1301),僧法助建。國朝康熙間,施韜修。”系梁式石橋,南北走向,全長60米,寬3.3米,釃水十一道,方形墩十二座,中間淨跨4.4米,每間上架石板五或六條不等,兩側用條石與望柱榫鉚搭連為欄。

 

御賜橋

又稱下輦橋,俗呼牛屎橋,位於池店鄉下輦村中,原為泉、漳古道要津。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隆慶《泉州府志》載:“宋幼主自萬歲山南行,經此下輦,故名。元至正間,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間,明洪武間,橋南沿江一帶陷於江,二十九年,參議李庸、知府金孟浩命道士林正宗、裏人黃勝生募資徙入田中。”系梁式石橋,東西走向。現存長22米,寬3.85米,船形墩5座,每間架大石板4條,淨跨4.2米,兩側築護欄。有一墩上鐫刻“元至治元年”銘文,疑系此石橋的始建時間,至正間可能是重建。原橋頭建有石塔1座,兩端各置石將軍二尊,已廢。

 

古牌坊

節孝流芳坊

位於深滬鎮港阜街,系清乾隆間為蔡立泉妻林氏立。保存完好,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構,三間四柱,面寬5.6米,高4.8米,歇山頂,花崗岩石柱,輝綠岩石堵,雕龍鳳、麒麟、人物,上置輝綠岩石獅4只。柱上楹聯一對:“天成人功五月遺腹可恃,婦代子職七十老姑得將。”

 

天朝獎錫坊

全稱天朝褒錫恩褒節孝坊,位於羅山鄉林口村北,系清乾隆間為晉江縣儒士柯士鼇妻洪氏立。石構,三間四柱,面寬4.65米、高4.46米,花崗岩石柱,輝綠岩石堵,雕雙龍、花鳥、人物,保存完好。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