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府陳氏名人錄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府陳氏名人錄

陳洪進  陳洪照  陳洪謐  陳 光  陳光緒  陳 寨  陳 政

陳元光  陳以文  陳 逖  陳慶鏞  陳 宓  陳玉輝  陳知柔

陳龍複  陳 琛  陳遷鶴  陳萬策  陳寶鑰  陳 朗  陳義高

陳 偁  陳 瓘  陳金城  陳金漢  陳大玠  陳大受  陳棨仁

陳瑞芳  陳 黯  陳士元  陳 柏  陳 昂  陳倫炯  陳允錫

陳 讜  陳賴章  陳桂洲  陳嘉謨  陳學伊  陳 童  陳 第

陳 詔  陳金城  陳金漢  陳晉接  陳 翊  陳有綱  陳常夏

陳道基  陳用賓  陳步蟾  陳國仕  陳 易  陳齊仲  陳 淳

陳朝嘉  陳 勳  陳 聖  陳浚芝  陳 豪  陳 策  陳福山

 

陳洪進(九一四~九八五年)

字濟川、致先,五代.仙遊縣楓亭人。

行伍出身,投泉州指揮使留從效手下,以軍功被閩主王延政封為馬步軍都校。西元九四五年,泉州置清源軍,陳洪進調為清源統軍使。

為人機謀善變。留從效在世之日,陳洪進竭力盡忠;及至西元九六二年留從效死後僅一個多月,便和張漢思誣陷從效之子紹鎡反叛,致使紹鎡全家冤死,從而攫取兵權;先以復興閩王後代作為號召招聚徒眾,後又轉而投靠南唐.李璟,智取張漢思,一躍而為清源軍節度使,兼漳、泉二州觀察使,雄據漳、泉。

宋.開寶八年(九七五年),宋太宗即位後,陳洪進審時度勢,于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年)入朝上《納地表》,獻泉、漳二州所轄十四個縣,歸入宋朝版圖。宋太宗詔令“隳三城”,封陳為武甯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奉朝請;授其子陳文顯為通州團練使,權知泉州軍州事。

陳洪進之女不齒其父反復無常,決心遁入空門虔心禮佛,以贖父罪。陳洪進勸阻不住,只好在泉州城北隅松灣古地興建千佛庵(後改名崇福寺),俾使削髮為尼的女兒於此誦經禮佛。初建寺時,陳洪進特地將羅城擴大,將寺院圈入城裏,並重新開鑿一段環城河,以便能經常乘船迴圈城河來此看望女兒。

開寶九年(九七六年),隨太宗收復太原。後被晉封為杞國公、岐國公,賜府第于開封祥符縣。

北宋.雍熙二年(九八五年)病歿,朝廷廢朝二日。宋太宗贈中書令,諡“忠順”,追封為東海南康郡王。

 

陳洪照

字章成,號寄廬,清.德化縣潯中鎮丁乾村人。生於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年),卒於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

少年勤奮好學,舉歲進士,精通漢唐古文,深受學使莊培所器重,“稱為好友,一時士林楷式之”。壯歲隨商船赴印尼,寄居本縣華僑黃甲家五個月。他廣交華僑各界人士,往咬留吧、萬丹、三寶瓏“詢悉夷邦掌故,凡氣候、疆域、人物、風俗,俱熟睹而詳記之。”歸國後著《吧遊紀略》。德化教諭朱仕,號筠園,編修《小琉球漫志》多宗其說。

 

陳洪謐(一六○○~一六六八年)

字龍甫,號默庵,(明)晉江(青陽陳厝)人,宋.(陳)與桂之裔。

少聰穎,試諸生,累第一。

天啟丁卯(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舉人,崇禎辛未(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進士。

授南戶部主事。管北新關,常例悉除去;掌南京水兌衛軍仰給漕糧,剔弊稽實,塞出入影耗之竇,商民祠而祝焉。

遷員外郎,擢守蘇州。

蘇賦幾當天下半,積逋稠疊,考成嚴切,鐫級至盡。鹹勸其亟催科,洪謐笑曰:“吾寧以民命博一官哉!”

聽訟不使差擾,以牒畀訟者,令自攝對,開誠剖析,人皆信服;或不欲終訟,輒銷牒遣之。

歲饑,穀湧貴,群不逞,聚黨入豪家劫粟。密捕渠魁按治,發積谷,勸富家出粟,價平亂息。於是,大興工役,修學宮,繕城垣,浚濠河,日役千餘人,使少壯者得籍以食,老弱婦女不能力作者,設粥食之,民賴以生。

吳江民變,奉台檄,單舸赴之。民以太守乘危,爭駕數百艘為衛,皆遣還。獨往開諭,眾即羅拜,謂:“陳府公來活我!”立散去。

流賊薄安慶,督府議撒閭門萬家為防禦計。洪謐曰:“撤恐擾民。賊必無渡江越南京、趨蘇州之理。脫有不虞,請任其咎。”卒不奉檄。言果驗,人服其鎮定。

嘗閱舊牘,見倡毀九學書院為閹祠者,擬戍。曰:“罪有大與此乎?”趣具獄論死。

奸民張漢儒訐奏瞿式耜,章下三府會鞫,同事難之。洪謐曰:“豈有奸人上書,而太守附會者!”竟定誣告罪,獨署名以上,得報可。

修復書院以訓諸生,雖勾較煩劇,必親往。每試士,絕竿牘,自檢閱,所摸索與外論不爽銖毫。

恒言“天下亂,皆吏不恤民所致”,故守蘇九載,一以仁恕為政,扞災患,勤撫綏。時羽書交馳,鞭笞不用,終歲不羈一人。民稱“陳母”、又號“陳佛”,所在肖像祀之。本緣逋賦不遷,吳人反以為幸,惟恐其去。

庚辰(崇禎十三年,一六四○年),舉卓異第一。癸未(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考績,舍洪謐無可舉者,複注第一。例當入覲,逋課多,民鹹懼其獲嚴譴。帝廉知有惠政,紀名禦屏。

及至闕,遽遷登萊副使,旋晉太僕寺少卿;又議轉升兵部右侍郎,會京師已陷,未及任。

(南明)唐王時,以民望,授兵部左侍郎,改禮部。

乙酉(南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一六四九年)秋,與蔣德璟、黃景昉、黃道周同召,(桂王.朱由樃)拜(陳洪謐)文淵閣大學士。以母老,乞歸。

(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年)年六十九,卒。(墓在惠安縣十八都陳莊鋪汪坑洋獅頭山麓之原。)

洪謐學行夙優,方寵擢,未及大用,獨于部曹著績,而其守蘇治行為最。與方嶽貢齊名,同祀蘇州“名宦(祠)”;又與蘇州推官倪長玕並著廉名,郡人為立雙清書院。

素工詩。其遊清源山詩雲:“曉穀花耕深帶雨,夜船漁火靜通潮。”人競傳誦,以為得眺遠之趣。

子俞侯,孫元焻、元焱,曾孫熙、塙、垣,元孫國豪,並登科。

 

陳光

字世德,南宋.永春人。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年)登進士,歷任封州僉判,權知新州。

 

陳光緒

號五閬,五代.河南光州固始人,安溪縣湖頭後溪、祥華珍山等地陳氏開基始祖。

其父陳啟端,官至特進奉朝請。五代.後唐.清泰二年(九三五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割地勾結契丹,陳啟端貽書石敬瑭書記官桑維翰,極陳不可狀。維翰不從。陳啟端遂帶其長子、時任幕府參軍的陳光緒入閩,居小溪場大亭(今安溪縣湖頭鎮橫山、後溪一帶)。

陳光緒為人樂善好施,仗義疏財,裏人得其恩惠,名其山為陳五閬山,山名今猶沿用。

卒於後周.顯德五年(九五八年)。

 

陳寨

北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二二○》錄五代.徐鉉《稽神錄.卷三.陳寨》載:陳寨者,(漢代)泉州晉江巫也,善禁咒之術,為人治疾多愈者。

有漳州逆旅蘇猛,其子病狂,人莫能療,乃往請陳。陳至,蘇氏子見之,戟手大罵。寨曰:“此疾入心矣。”乃立壇於堂中,戒人無得竊視,至夜乃取蘇氏子劈為兩片,懸堂之東壁,其心懸北簷下。

寨方在堂中作法,所懸之心遂為犬食,寨求之不得,驚懼,乃持刀宛轉於地,出門而去。主人弗知,謂其作法耳。食頃,乃持心而入,內於病者之腹,被發連叱,其腹遂合。

蘇氏子既悟,但連呼“遞鋪!遞鋪!”家人莫之測。乃其日去家數裏,有驛吏手持官文書死於道傍。

初,南中驛路二十裏置一遞鋪,吏持符牒以次傳授,欲近前鋪,輒連呼以警之。乃寨取驛吏之心而活蘇氏,蘇遂愈如故。

 

陳政

唐.光州固始人(《廣東通志》認為,陳氏世家潁川〔治今河南長葛〕,陳政的父親陳洪在潮州任職,遂為今廣東揭陽人),開漳聖王陳元光之父(參見《泉州人名錄.陳元光》)。

《泉州府志.卷三七.古跡》:“唐.歸德將軍陳政故里,在(惠安縣)縣北。政,光州固始人也。從太宗征伐有助,拜(玉州衛)左郎將、歸德將軍。(唐.高宗)總章二年(六六九年),泉、潮蠻獠嘯亂,居民苦之,高宗敕政統嶺南行軍總管事,(率府兵三千六百人、偏裨一百三十二員)鎮撫其地。”

《臺灣通志.氏族篇》專引《漳州府志》曰:陳政所部一度曾陷入困境,“政兄敏,嗣領五十八姓入閩相助。旋政卒,子元光領其眾,勘定蠻亂,奉命世鎮漳州,遂屯師不旋,墾土招徠,方數千里,無烽火之警,號稱樂土。世謂漳州開闢,自此為始;亦為陳姓入閩之始也。”

陳政、陳元光父子率軍校入閩,是中原漢人南遷的第二次移民高潮。一些閩南著名的姓氏,大多是在這時入遷的。

 

陳元光

字廷炬,陳政(參見《泉州人名錄.陳政》)之子,唐.光州固始人。生於唐.顯慶二年(六五七年)二月十六日。世稱開漳聖王。

唐.總章二年(六六八年),甫十三,領光州鄉薦第一。時泉、潮間蠻獠嘯亂,朝廷以陳政統嶺南軍事,率府兵三千六百人、偏裨一百三十二員,鎮撫其地。陳政所部一度曾陷入困境,“政兄敏,嗣領五十八姓入閩相助。旋政卒,子元光領其眾,勘定蠻亂,奉命世鎮漳州,遂屯師不旋,墾土招徠,方數千里,無烽火之警,號稱樂土。世謂漳州開闢,自此為始;亦為陳姓入閩之始也”(《臺灣通志.氏族篇》專引《漳州府志》)。

《泉州府志卷三六.壇廟寺觀》:南安縣有“威武陳王廟,祀唐豹韜衛大將軍元光,宋.建炎四年(一一三○年)賜額‘威惠’。神,固始人。唐.左郎將、歸德將軍,總章二年……。貞元二年,徙州治龍溪,敕葬于州北高田支山。”

陳政、陳元光父子率軍校入閩,是中原漢人南遷的第二次移民高潮。一些閩南著名的姓氏,大多是在這時入遷的。

 

陳以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人物志.仙釋.陳以文》載:“陳以文(字文中,南宋.同安人),清修道學,居天慶觀(元妙觀)三十餘年。守倪文節公(倪思,嘉泰元年〈一二○一〉知泉州)雅敬之。慶元間(一一九五~一二○○年)賜號‘守素沖虛大師’。”

 

陳逖(八九○~九五二年)

字田遠,號易齋。五代.泉州晉江瀆頭陳洋人。生於唐.昭宗.大順元年庚戌(八九○年)九月。

陳逖少好學敏慧善屬文。五代.後樑.貞明四年(九一八)狀元。

《玉芝堂談薈.第二卷》載:“五代.梁.貞明中狀元陳逖。”

清.徐松《登科記考.第二十五卷》載:“貞明四年(九一八年),進士十二人:陳逖。《玉芝堂談薈》載貞明某年狀元陳逖,未知其年,附此俟考。”

《太平廣記.卷四○七.草木二.異木.登第皂莢》抄錄宋.徐鉉《稽神錄.第五卷.登第皂莢》曰:“泉州文宣王廟,庭宇嚴峻,學校之盛,冠於藩府。庭中有皂莢樹,每州人將登第,則生一莢,以為常矣。(後)梁.貞明中,忽然生一莢有半,人莫諭其意。乃其年,州人陳逖進士及第,黃仁穎學究及第(貞明三年九一七年春闈,陳逖、黃仁穎通過會試;貞明四年九一八年,陳逖中狀元,黃仁穎進士科落第)。仁穎恥之,複應進士舉。至(後唐)同光中(同光三年,九二五年),舊生半莢之所,複生全莢。其年,仁穎及第(黃仁穎同光三年通過會試,後唐.天成二年九二七年高中丁亥科狀元。該科取進士二十三人)。後數年,廟為火焚。其年,閩自稱尊號,不復貢士,遂至於今。出《稽神錄》。”

五代政治黑暗,朝廷更疊,兵荒馬亂。陳逖為人深沉又雄才大略,盡心為後樑效力,為當朝丞相敬翔所薦辟。末帝下詔,陳逖到後樑.京都開封待候授職,初授編撰。

時後樑國土盡為晉國所侵佔,先占河北,不久又占山東。史載:陳逖曾向後樑.末帝上奏指出:國家連年喪失兵力士氣未振,陛下深居殿閣之中,何以建家立業。但未被末帝.朱友貞所採納。他非常苦惱,屢向當朝宰相敬翔提出辭去編撰之職,未能獲准。

後曆禮部司勳員外郎、郎中、翰林承旨。

後來,陳逖又隨安元信救上黨,攻破夾寨,收復潞州,以功授校檢司空。因受權臣趙岩排擠,被貶為雷州推官。

趙岩操弄朝政,後樑國勢日見衰弱,陳逖深感憂慮。後樑龍德二年(九二二)十二月,陳逖抱憾稱病返鄉隱居。後周.太祖廣順二年(九五二)十一月卒於家,諡“文端”。著有《田遠詩話》五卷。

 

陳慶鏞(一七九五~一八五八年)

字乾翔,號頌南。清.泉州西門外洛江區北峰鎮塔後村人。生於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二月。

自少胸懷大志,及長精研經術,以期經世致用。

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登進士第,初選庶起士,入翰林,散館授戶都主事,遷員外郎。

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年)四月初四,陳慶鏞與黃爵滋等四十二名南方籍在京官吏,在北京陶然亭舉行修禊之會,針對英國殖民主義者強行擴大鴉片貿易,毒害中華民族的嚴酷現實,提出禁煙抗英的主張。針對清廷政治昏暗、軍備廢弛的情況,陳慶鏞先後上疏《認真訓練水師策》、《武營積弊疏》、《海疆防堵疏》、《清查冒軍需疏》、《整飭戎行疏》等,提出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的主張。但清廷腐敗已日益嚴重,這些主張都未被採納。

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林則徐到廣東,制節水師,嚴禁鴉片走私,勒令英商繳交鴉片,並在虎門銷毀; 大力加強海防,準備戰守。

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林則徐因受投降派誣陷,革職、充軍伊犁。清廷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往廣州與英方談判。琦善一反林則徐所為,撤除防務,裁減水師,鎮壓抗英民眾;私下與英軍代表義律訂立《穿鼻條約》,私許割讓香港,開埠廣州,賠償煙價六百萬元。宣宗聞知震怒,對英宣戰。鴉片戰爭爆發後,陳慶鏞密切關注前線戰事。

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三年),再遷監察禦史。

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在吳淞壯烈犧牲,陳慶鏞作《題陳忠湣公化成遺像》詩,深切懷念並備加讚揚。

第一次鴉片戰爭終以簽訂賣國的《南京條約》而告終。琦善及奕山、奕經等喪權辱國,群情憤激,強烈要求懲辦賣國賊。宣宗為緩和輿論,令把“最辱國之靖逆將軍奕山、揚威將軍奕經、參贊大臣文蔚、兩江總督牛鑒、浙江總督余步雲後先就逮,部臣按律問擬斬候;余步雲情節較重,即於十二月二十四日正法。”“乃二十六日即奉上諭起用琦善為葉爾羌幫辦大臣……未幾,且以三品頂戴為熱河都統矣。旋且用奕經為葉爾羌幫辦大臣,文蔚為古城領隊大臣矣。”為欺騙朝野,宣宗在一次禦試時,以《烹阿封即墨》為題,文過飾非,朝中大臣撫膺歎息,噤不敢言。

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四月,陳慶鏞將上任江南道監察史前,毅然上《申明刑賞疏》。奏疏極力彈劾琦善、奕經、奕山、文蔚、牛鑒諸罪魁,直指宣宗“刑賞失措無以服民”,“淆亂是非”,“亦知奕經為天潢貴胄”,還是請求宣宗“收還成命”。

道光皇帝接到奏疏,懾於輿情,不得已下詔自責:“朕無知人之明,以致琦善、奕經、文蔚諸人喪師失律,惟有反躬自責,不欲諉罪臣工。”複革琦善等的官職,令其閉門思過。

疏文一出,諫草朝野爭傳,讀者咋舌,直聲滿天下,世人想望其風采。

陳慶鏞彈劾權貴,直道難容,不久就受排斥。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陳慶鏞改任給事中,不久貶為光祿寺署正。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年),解印南歸,從事著述。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宣宗去世,文宗繼位。詔命陳慶鏞補江西監察禦史,再調陝西。陳慶鏞持身廉正,銳氣不撓。前後所上奏章,均有關軍國大計。如為修治黃河河南段,上《河防籌畫疏》;為鞏固民心,培養國本,反對賣官鬻爵,上《請停捐軍功舉人疏》,影響都很深遠。

鹹豐三年(一八五三年)冬,太平天國起義初興,福建的泉州、漳州、興化(今莆田市)、永春等府農民紛紛起義響應。陳慶鏞以在職禦史奉詔回原籍辦理團練,在泉州西街建立團練總局,籌畫鎮壓。

鹹豐五年(一八五五年),陳慶鏞擒殺起義軍女首領邱二娘(參見《泉州人名錄.邱二娘》);道光七年(一八五七年),夾功林俊(參見《泉州人名錄.林俊》)起義軍,瓦解部眾。給泉州地區農民起義造成嚴重後果。

鹹豐八年(一八五八年),陳慶鏞以道員候補在泉州團練公所去世,卒年六十四。墓在泉州西門外塔後村。贈光祿寺卿,賜祭葬。進祀鄉賢祠。光緒(一八七五~一九○八年)間,禦史江春霖為題“抗直敢言”,鐫於清源山古道旁摩崖。

陳慶鏞精研漢學,效法宋儒,為文樸茂,又工詩賦,對鐘鼎考釋、詞章碑誌,都有精深造詣。著有《籀經堂類稿》、《三家詩考》、《說文辭》、《古籀考》、《齊侯◇銘通釋》等書。

 

陳宓

康熙《安溪縣誌.卷六.風俗人物之三.敘官.陳宓》:“陳宓,字師複(號複齋),(南宋)莆田人,(孝宗時)丞相陳俊卿之子也。(約生於紹興三十年〔一一六○年〕)

少及朱文公之門,長從(朱熹的弟子)黃斡遊。

以父蔭曆泉州南安鹽稅,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睦宗院)。

知安溪(嘉定三年〔一二一○年〕任),盡心所及,盡力所為:

作安養院,以待亻就力執事往來山谷間病而無所棲止者,取廢寺粟歲若干粥之。

作惠民局,以藥病者,立吏一人掌局,病癒則裹糧送之,死則棺葬之。

縣有稅課錢,名經總製錢,故為民病,府判監簿複欲解補登足,以給兵食。宓言:‘縣地瘠民貧,逃產者比比而是。本縣所納常數,已是極費支吾,又欲逐月解補登足,此近來酷政,必是胥吏上惑清明。大賢孜孜為國,念兵食之不可缺,而不知兵所以衛民,若使小邑摧胸剝(左“專”字旁)髓以供軍,則是以爪牙病腹心也。’事竟得已。

他日,吏進各色不系上供錢,曰:‘公自用之,此例也。’宓立卻之,曰:‘入縣即為官錢,私有,贓矣!’良久,曰:‘此一例字,壞許多賢士大夫。’

安溪士民不名宓令,而尊宓曰‘複齋先生’。

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年),入監進奏院。天不雨,上封事直言,遂請罷歸。擢太府丞,不拜。出知南康軍,詣史彌遠別,彌遠曰:‘子言甚切當,愧僕愚昧,不能行耳。’(是年歉收,奏蠲免賦額十之九)

累知南劍(歲大旱疫,奏免逋賦十數萬)、漳州,(漳州未行)請致仕。

寶慶二年(一二二六年),提點廣東刑獄,章複三上,迄不就。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拜祠命,辭職名,卒進職一等致仕。三學諸生以起宓為請,而宓沒矣。

宓天性剛毅,通道尤篤。自言居官必如顏真卿,居家必如陶潛,而深愛諸葛亮。身死,家無餘財,庫無餘帛,庶乎能蹈其語者。端平初(一二三四年),贈直龍圖閣。”

陳宓創立安溪最早的醫療機構惠民藥局,並作《惠民藥局記》,全文如下(載於清.康熙《安溪縣誌.卷十.風俗人物之七.徵文.記》):

“安溪視諸邑為最僻,深山窮穀,距縣有閱五、六日至者。又氣候多燠,春夏之交,雨淖則河魚腹疾,旱則瘴痞作焉。俗信巫尚鬼,市絕無藥,有則低價以貿州之滯腐不售者。貧人利其廉,間服不瘳,則淫巫之說益信。於是有病不藥,不夭瘀幸矣!詩曰:‘藍水秋來八九月,芒花山瘴一齊發。時人信巫紙多燒,病不求醫命自活。’嗚呼!獸且有醫,而忍吾赤子誕于巫、愚於賈哉!

嘉定庚午(嘉定三年,一二一○年)冬,為和劑局於中門之內。招明醫一人,躬診視、修制之事;吏一人佐焉,掌凡出入之籍;工一人,供凡役。創惠民局於大門外,一吏掌之,月一易,所以佚其勞、革其奸也;主簿兼督之,所以重其事也。

夫長民使民有疾無醫,有而不備,何以為心乎!後之君子,孰無是心!惟以是為民命所系,敬而無忽,務廣本朝仁民之德,而不屑屑於計利,則不獨人享其福也。天地鬼神,不可欺也,實可畏也。本錢五百緡,歲取贍安養院之餘者入焉。”

陳宓在安溪建立安養院,並作《安養院記》,全文如下(載於清.康熙《安溪縣誌.卷十.風俗人物之七.徵文.記》):

“古者鰥寡、孤獨、疲癃、殘疾,皆上所養也。明詔州、縣立安濟坊、居養院,實三代遺意,州、縣奉承,職所當舉。

安溪距城百里,計絕一隅,地無重貨,商旅不至,惟貧困無聊之民,亻就力執事,往來山谷間。地勢幽阻,秋冬之交,病作相望,倀倀無所棲。其或得托廬以息,而居人恐其或死累己,驅去之唯恐不速。以故羸困顛頓,往往不免,官無由知。

宓來茲一年,日所傷惻,乃相地於近縣西南,立屋十四間,庖氵畐粗備,名曰安養院以待之;擇忠厚者二人謹視之;取廢寺之粟,歲若干石以粥之;為惠民局於邑東以藥之;病癒則裹糧以送之;不幸有故,則棺殮以葬之。盡心所及,盡力所為,庶無負聖天子仁民之意。

嗚呼!民,吾同胞;令,又其司命者也。使至於此,罪將安歸!宓始不足為,其罪固已多,第勉勉以補過於後;後之君子,至於廣其所不及,豈若宓之不勇以致悔哉!於是書之以俟。”

陳宓修建縣衙大廳,自作一篇《重建縣廳上樑文》,收錄於清.康熙《安溪縣誌.卷十一.風俗人物之八.徵文.文》中。全文曰:

“藍溪古縣,桐郡名鄉。市環千家之弦歌,水繞萬山之耒耜。民居錯落,既日盛而歲繁;公宇卑陋,顧風旁而雨上。庸改高明之觀,以通幽隱之情。役不及民,財惟節用。耽耽梁棟,夏涼冬暖以俱宜;衍衍賓僚,辰入酉歸而共治。必省內以無慊,斯面南而不慚。未能鳴單父之琴,遠希子賤;姑少葺襄城之廨,近效忠宣。肇舉修梁,敢申善頌。

拋梁東,袞袞清波湧日紅。試問百川朝巨海,何如萬國仰重瞳?拋梁西,百丈新虹跨鳳池。多謝邑人齊著力,春風隱隱上雲梯。拋梁南,玉立巍峰覿面三。下徹碧潭秋夜月,此心此景兩渟涵。拋梁北,君王不戰烽煙息。邊疆從此定無塵,四海由來歸有德。拋梁上,日月風雲妙相蕩。須知天命豈難忱?曾謂愚民庸可誑?拋梁下,萬頃黃雲喜多稼。從今風雨了無憂,只待深冬觀臘蠟。

伏願上樑之後,時和歲豐,民淳俗厚。春風百里,總雞棲犬臥之鄉;午日一庭,無雀角鼠牙之患。庶竭忠力,少報君恩。

宋.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年)”

陳宓所上《辯經總制補解錢》一文,收錄於清.康熙《安溪縣誌.卷十一.風俗人物之八.徵文.辯》中。其對經界的看法,與朱熹一脈相承。全文如下:

“竊見經總制之名,出於(北宋)宣和(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年)末陳亨伯之手,當時未至已甚。(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中催行經界之法,首稅契約者紛然,故其額最高。一時忄僉人輒為比較之說。比一歲後,稅契有限經總制之額,無緣登之義,未嘗不歎息亨伯之失于前,誠有望諸君子救之于末也。

本縣地瘠民貧,而又經界不行,民之逃產者比比皆是。切恐更數年後,不可複為。

經總制之額,本縣所納,遞年自有常數,已是極費支吾,以疏謬之人為之,得不至乏供,誠為大幸。今承使庸行下青冊,俾逐月發指定補三百千,只補今年八月以前欠,而九月所解,並要十分登足,不理指定之數。此是近來酷政,諸邑苦之,方將訴於府判、監簿以求伸也。

府判、監簿當從前後一定規模,不宜循此。近者酷政,是必胥吏有以上惑清明。伏惟大賢孜孜為國,念兵食之不可缺,而不知兵所以衛民,若使小邑摧膚剝髓以供軍實,則是以爪牙而病腹心,豈府判、監簿之本心也。

區區不敢不辯論者,正以縣有常法,不宜於今日頓使增加也。

倘蒙台慈矜下邑之民貧,特照遞年之數與物,亦不敢恃寬宏而不加意於催科,庶幾少行其撫字之志耳。”

清.乾隆《安溪縣誌.卷五.宦績》載:安溪有陳嚴一者,自斷左手次指,誣告是胞兄之子砍斷的。陳宓心生疑竇,叫他演示當時持刀斷指的情狀後,遂詰問:“如此,則餘指俱傷,安得僅斷一指?乃汝自斷誣之耳!”嚴一嘆服,再拜曰:“公神明也!”歸悔,厚待其侄。

陳宓居泉,與郡守真德秀友善。他重視文教,在縣治琴堂右畔創立印書局,刊印《司馬溫公書儀》、《唐人詩選》等。這種印刷作坊在本省還是較早的(清.乾隆《安溪縣誌.卷十.古跡.印書局》)。他還取廢寺的上等田為“贍學田”,在學的生員由三十人增至四十人。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年),陳宓在縣治前開闢一條一字路,樹立兩座坊表(非石料),東表曰“興仁”,西表曰“和義”。東街和南街也同時辟地修建。

縣治西畔常沿渡上,前任知縣楊繩祖曾建一木橋。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年),陳宓將其改為石址木梁,橋上蓋屋四十六間。邑人感其德,刻石曰“陳公橋”。陳宓嫌其掩蓋前人功績,將該石碑推入水中,改名為“鳳池橋”。

他曾讀書于晉江白虹山,士民稱其“複齋先生”。

所著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等。

他離任不久,縣民為建陳令尹生祠于鳳池橋旁。

 

陳玉輝

字達卿,號荊碧,明.惠安人。

萬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年)、二十九年辛醜(一六○一年)聯第進士。授吉水令,擢南京湖廣道禦史,有“鐵面禦史”之稱。陳玉輝軫恤民瘼,民立碑頌德。熹宗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卒於官。

著有《留台疏稿》、《屯政奏議》、《文江政紀》、《輟耕錄》、《適適齋鑒須集》。

 

陳知柔(?-1185年)

名晉叔,字體仁,號休齋居士,南宋人。原籍永春,後移居建陽。祖從易,在宋.真宗、仁宗朝任諫議大夫、直龍圖閣學士。

陳知柔好山水,至升平裏毗湖(今蓬壺鎮),喜愛當地幽勝,就定居下來。他從小聰穎,立志攻讀典籍。

南宋.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年)登進士(第四名),授台州判官。台州抓獲一夥海盜,株連誣陷不少好人,拖延日久而未得處理。他親自下訪,審察實情,辨明四十多人無罪而釋放。

不久,調任建州、漳州教授,督理學政;曆循州、賀州知州,所至均有政績。

陳知柔與秦檜之子秦熺系同榜進士,時秦檜為宰相,同年榜前十余人都利用同榜關係攀援致通顯,陳知柔獨不阿附。由於厭惡官場的汙濁,在天臺奉安,遍遊名山。至會稽,愛其山川秀美,留居兩年。賀州卸任,又留惠陽三年。終日泛舟豐湖,登白鶴峰,吟詠怡情。

後任福建安撫司參議官。前後凡四奉祠,諸生從學者甚多。後解官歸裏,自號休齋居士,以明不仕之志。歸隱後,陳知柔在永春蓬壺境內蓬山右峰陳岩(又稱仙洞山)置別業,講學授徒。

乾道四年至乾道五年(一一六八~一一六九年)冬知泉州的王十朋題詩以贈:“胸中包古今,筆下真有神。”

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著名理學家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時,與陳知柔為莫逆交,相與論道,遊覽閩南名山勝水,作詩唱和。朱熹曾在永春縣學宮與陳知柔一同講學。

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冬,離別近三十年的朱熹(時五十五歲)複至,到永春拜訪年屆七十歲的陳知柔,陳知柔與他酌酒賦詩,談論經義,嗣而相攜遨遊蓮花、九日、涼峰、鳳凰、雲台之間,臨別複置酒餞行於洛陽橋畔。

朱熹在蓮花峰與陳知柔賦詩唱和。

陳知柔 《題蓮花峰》詩曰:

 “一蓮峰上幾人攀,千年清風起儒頑。

  指點乾坤千里目,世途隘甚此中寬。”

朱熹《次韻陳休齋蓮花峰之作》詩曰:

 “八石天開勢絕攀,算來未似此心頑。

  已吞繚白縈青外,依舊個中雲夢寬。”

陳知柔諸經皆有論述,將寄朱子考訂,文稿尚未寄出,而於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年)春病卒,葬永春。朱熹為文祭之,語皆出自肺腑,雲:“熹少日遊宦,獲從公遊泉、漳間,蒙公誘掖良厚。其後……相與追遊蓮花、九日、涼峰、鳳凰、雲台之間”(《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四部叢刊初編縮本)。

著有《易本旨》、《易大傳》、《易圖》、《春秋義例》、《古學並圖》、《詩聲譜》、《論語後傳》、《休齋詩話》、《梅青傳》等,現已散矣。

 

陳龍複

字本叔,號少卿,別號清波先生,南宋末.南安人。

寶祐四年丙辰(一二五六年),與文天祥同登進士,歷任州縣,以清廉而聞名於當時。

德祐初(一二七五年),文天祥開府南劍,舉其為督府參議,並行大府少卿、福建提刑。陳龍複以其老成持重而獲推薦,旋分司廣東潮陽。

陳龍複往潮陽途經天柱山,有《過天柱山》一詩(陳銘《閩賢名勝詩選及其事略》)言志雲:

 “天柱山前日色昏,途窮欲托痛無門。

  賤軀甯共山河碎,一死還堪慰國魂。”

到潮陽任後,即號召豪傑積穀治兵,時時以光復中原為己任。文天祥賴得入潮為討賊計。迨文公移屯海豐,陳龍複從至五坡,為元兵所襲,不屈而死,卒年七十三。

後來,文天祥在獄中憶相從諸人,各集杜句詠之,其詠陳龍複詩雲:“卿月昂金掌,老氣橫九州;前輩誰複紀,吾道長悠悠。”南劍州有大忠祠,陳龍複與文天祥並祀其中。

 

陳琛(一四七七~一五四五年)

字思獻,因曾結廬於泉州紫帽峰下,又號紫峰,人稱紫峰先生;明.泉州晉江縣陳埭涵口人,生於明.成化十三年(一四七七年)十月。

其故居一在陳埭鎮涵江村,門楣上清.狀元吳魯手書“紫峰陳先生故宅”匾額一方;一在市區西街裴巷內陳厝巷。

《明史.卷二八二.列傳第一七○.蔡清》載:“其(蔡清)門人陳琛、王宣、易時中、林同、趙逮、蔡烈並有名,而陳琛最著。”

陳琛是明代著名易學家,是蔡清以理學教人、由舉子業引入聖人之道的得意弟子。著有《四書淺說》六卷、《易經淺說》(一名《易經通典》)八卷、《正學編》二卷、《陳紫峰文集》十二卷。

《明史.卷二八二.列傳第一七○.蔡清.附陳琛》:

琛,字思獻,晉江人,杜門獨學。

陳琛家境貧寒。五歲讀書,十八歲喪父輟學,白天務農,晚上杜門力學。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年)二十二歲進秀才,應福建鄉試,因“不交賄用”,名落孫山。他賦詩自勵:“長使心閉涵水月,不妨臉上汙塵埃”,並題其柱曰:“發憤三年,須是不爐不扇;把詩一敬,莫教愧影愧衾!”]

清(蔡清)見其文異之,曰:“吾得友此人足矣。”琛因介友人見清,清曰:“吾所發憤沉潛辛苦而僅得者,以語人常不解。子已盡得之,今且盡以付子矣。”

陳琛初向長史李聰學習。弘治十五年(一五○二年),由李聰引見其摯友、著名理學家蔡清。此前一日,蔡清于李聰處曾見陳琛文章,大為讚賞。李聰要陳琛虛心向蔡清請教求學,蔡清霍然曰:“吾不敢為之師,得為友足矣。”屈行輩與陳琛行禮。陳琛固辭,乃拜蔡清為師。蔡清對陳琛說:“吾所發憤‘涵泳’而僅得者,以語人常不解,不意子皆已自得之。”對陳琛十分器重。

正德元年(一五○六年),蔡清督學江西,邀請陳琛偕行,教其二子讀書。

正德三年(一五○八年),陳琛返鄉,在泉州府學邊月臺寺(承天寺)設課講學,後又結廬紫帽山古元室和小丹邱授徒,“樂道著書”,“而授道理”,四方求學者眾。陳琛把當時士子登科必讀的重要經典《四書》、《易經》譯為白話,著為《四書淺說》、《易經淺說》,使之通俗易懂。

陳琛之有才子之名,不在他的官位,而在他的學問,他當秀才之時,三十二歲之前,早已完成了泉州四大名書之一《四書淺說》的名著。

陳琛自稱:“餘素有山水之好,凡吾閩中山水佳處,未嘗無餘跡也。”遊遍閩中山水的陳琛偏愛紫帽山,居止古元室和小丹邱。古元室為“泉之紫帽窩也。水抱山環,冬溫夏冷,學修真者居之”(《陳紫峰先生文集.卷五》);“小丹邱在金粟洞之下,古元室之頂,小屋三間”(《陳紫峰先生文集.卷首》)。

陳琛曾賦《題古元室》:

 “抱素真人曾此留,排雲掃榻耿岩幽。

  也知有雪偏能暖,尤訝無風亦作秋。

  石澗潺潺驚水逝,塵纓滾滾歎人遊。

  半年待我西銘了,紅綠描春定滿邱。”

當年古元室的道士畫了一幅《杏林春曉圖》,陳琛題了一首詩:

 “萬古乾坤一片丹,神仙捨得在雲間。

  可憐仙景分明甚,留與後人醉眼看。”

陳琛也曾寫下《次韻題小丹邱》詩二首,概述小丹邱的景物。

清歿十年,琛舉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南京戶部,就擢考功主事,乞終養歸。

正德五年(一五一○年),陳琛三十四歲中舉。

正德十年(一五一五年)秋七月,陳琛偕其族弟陳讓、子敦履寓小丹邱讀書。在小丹邱約一年後,陳琛上京赴試。

正德十二年丁醜(一五一七年),蔡清已死十年,陳琛四十一歲,與林希元同榜中進士。

初授刑部山西司主事。任內“仕不廢學”,於“剖決紛瑣之暇”,“沈涵經史以養道心德意”。他辦案認真負責,每對同僚說:“理刑之道,當以誠實惻怛之意,為之審實求生。惟急於致刑辟,則人有不得其死者矣。”

不久,以母親年老請改南京任職,得南京戶部主事,差監淮安舟稅。陳琛不事橫徵暴斂,“凡小舟不入閘者,悉弛其征;正額既足,大開關門,恣商人來往,惟與賓客談學賦詩,人大稱便。”陳琛這樣做,引起淮安漕院的不滿,“微欲有所幹撓”。陳琛坦然地對漕院的人說:“若論王道之純,則鈔關可無設。今正額不虧,而多取贏餘以為功,豈所忍為?”其人愧屈。

不久,轉為吏部考功郎,掌管官吏的考課、黜陟等事。清水衙門,平日無事,請教求學者接踵而至,陳琛因才施教,使來者皆有所得。

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明.世宗登基。陳琛本無意官場,乘世宗登極大典之機為母親討得封贈,曰:“持此歸,足以慰母矣!”遂乞致仕歸養。

晚年居紫帽山上秀林山的秀林庵。《陳紫峰先生文集.卷三》有題秀林庵六言詩四首,又有《題秀林庵禪房》四首,詩中理學禪意兼而有之,道出陳紫峰垂老心態。

嘉靖七年(一五二八年),有薦其恬退者,詔征之,琛辭。

居一年(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即家起貴州(按察使司)僉事,旋改江西,皆督學校,並辭不赴。

家居,卻掃一室,偃臥其中,長吏莫得見其面。

陳琛平生不得志。明.李光縉《陳紫峰先生年譜序》說:“其在經生時幾三十餘年,其掛冠謝事二十年。乃其系籍之後,遷徙于南北曹郎間,刑而戶,戶而吏,僅五六年。”

晚年,陳琛對家鄉公益事業多所貢獻。泉州城南門外晉江南路,沿海岸陂塘,曲曲折折,全長約四十多裏。每逢下雨,泥濘路滑,徒步艱難,連馬都不好走。陳琛呈文泉州知府高越,請求整修。事竣並作《修晉江南路記》。六裏陂為晉江最大的水利工程,因年久失修,農民多因爭水引起鬥毆,或至殺人。陳琛瞭解問題的嚴重性,作《論六裏陂水利書》給當道,提出竣築繕治意見,要求寬免陂夫服役。後其孫陳衢繼承遺志,茸陂有功,署為陂首。

陳琛為學常深入探微,又得意於文詞的表述,“筆力光動流轉,不可端倪,語淺而根請深,語深而敷諸淺,險而安,常而偉,枯能使潤,離能使合,約能不遺,肆能不亂,而卒歸於生命道德。”其同年知交惠安張嶽論陳琛:“有避世之深心而非玩世,無道學之門戶而有實學。”世稱確論。

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年)閏正月二十一日,陳琛年六十九歲,病歿於家。嘉靖廿七年(一五四八年)十二月葬於紫帽山上秀林山麓,祔葬于其父質齋、母吳氏墓旁,今墓尚存。《年譜》說:“諸子從先生遺命,添築於質齋公舊壙前,合為一墳而祔葬焉。蓋骨肉團聚之思,溪山舊遊之樂也。”同年張嶽作志銘說:“涵江紫帽,流峙高深。英爽飛沉,千古來今。體魄所歸,山曰秀林。父母在茲,式慰孝心。”

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泉州知府熊汝達請建專祠於府學東,祠毀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

明.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泉州府官方為陳紫峰建墓祠于秀林山(今無存)。《陳紫峰年譜》記:“秀林墓上有祠,中塑先生遺像。至是同守丁公一中,手書紫峰先生墓祠。”

 

陳遷鶴

字聲士,號介石,又號景南。明末清初安溪縣崇信裏(今祥華鄉珍山村)人,生於明·崇禎九年(一六三六)。陳萬策之父。

陳遷鶴隨父陳洪圖徙居郡城。幼年聰穎,出語俊異。八歲時,一次偕父到江邊,隨口說出“逝者如斯夫!”其父大為驚奇。他好古力學,不逐時藝,早歲即深有所得。

南安詩山戴昆琛、戴映袞兄弟赴郡應試時,與陳遷鶴談論經史文章,大加讚賞,便邀陳遷鶴到詩山當塾師。戴昆琛將女兒許配與他,戴映袞贈他田宅。陳遷鶴迎養其母,讀書高蓋山下二十餘年。

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陳遷鶴以廩生中式舉人,又挈眷遷回郡城袞繡鋪。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陳遷鶴會試第三名,殿試成進士,選庶起士。

當時,同鄉掌院學士李光地為館師,見陳遷鶴自訂館課《太極太虛論》,讚賞說:我鄉竟有這樣人才啊!便邀為鄰居,早晚聯席研討辯論,常到深夜。李光地曾對人說:陳介石五十窮經,經學甚明,六十學書,書法大進,人們只要志堅力果,便有成就,何必嗟歎衰老呢!

陳遷鶴的經學,不盡守宋儒學說,他博覽前代箋疏,融會個人心得,多有論著,尤精于《易》。書法學唐代李邕,骨力遒勁,屢蒙聖祖賞識,曾書寫進呈。

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授翰林編修,曆官中允、侍講、侍讀、至左庶子,掌左春坊事,直南書房。

陳遷鶴七十歲致仕歸裏。家居數載,為鄉裏做了不少好事。如海上軍興時,泉州有裏長、大當的差役,民眾不堪困擾,複台以後,還未撤銷,他向總督興永朝申請革除;當時海濱居民,奉令內遷,荒掉的田地名曰“界外”,豁免田賦,複台後有司仍按原籍征賦,其實大部未墾,他申請就現耕田量定稅額。都獲准施行。

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卒。

嘉慶二十二年(一八一七年),閩中大吏疏請入祀鄉賢。

著作有《易說》十五卷,《尚書私記》一卷,《毛詩國風》一卷、《春秋記疑》三卷、《春樹堂文集》二卷、《上峰堂文集》二卷、《閒居咫聞》十二篇、《韓江草》詩一卷。

 

陳萬策

字時對(一作對初),號謙季。清.安溪崇信裏(今祥華鄉珍山村)人,寓居泉州。生於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父陳遷鶴。

陳萬策幼穎悟,九歲能文;十七歲,學使拔他為全縣童生之首。不久,被選入國子監學習,每次考試,都列第一。

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陳萬策應順天(京都)鄉試,中式第一名,仍留京侍奉老父。當時鄉先輩李光地在京為閣臣,對他深為器重,經常與之講究經學及律法、四聲、六書、九算等。

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年),同李光地分修《禦纂周易折中》,他所繪啟蒙諸圖,都經聖祖指授,並得到認可。又分修《性理精義》、《欽定詩經匯纂》等書。

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陳萬策中進士,選館後即為武英殿纂修兼蒙養齋纂修參修子平諸書。

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任翰林院編修,被召往熱河行在,撰寫文章,因詞采華贍,深受賞識。

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十一月,世宗登位,改元雍正,陳萬策首被召見,那些祭告典冊,鋪陳功德的文章,均出其手,有的是倚幾立辦,每篇都得到讚賞。

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陳萬策奉派主持湖南鄉試,事竣擢升中允。此後大約三個月升一次官。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陳萬策擢詹事府詹事,充講官,掌管起居注。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秋,主持浙江鄉試,就近請假歸裏。

時值閩省饑荒,朝廷已下令賑恤,但當局奉行不力。陳萬策在大庭廣眾中慷慨發言,為民請命。當局怕他入朝告發,便先下手為強,上報陳萬策這次還鄉,八騶前導,借用鎮帥鼓吹,誇耀鄉裏,還散佈流言蜚語等等。世宗愛惜陳萬策文才,只把他降職為翰林院檢討,並令以家財助賑。陳萬策家僅中產,夠不上賑款點滴,可這麼一來,當局知皇帝洞悉本省災情,施賑不敢怠慢,民困得以復蘇。

數年後,陳萬策升國子監司業,遷侍讀。

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遷侍講學士,奉派教習癸醜科庶起士。

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陳萬策在京卒於官,年六十八。

陳萬策才華敏妙,文不加點,負責教習,講授有法,後學仰為山鬥。世宗於其死後,曾對詞臣稱譽他的學問藉資激勵;高宗也褒賞他的館閣文章,發出不及見其人的慨歎。

著作有《四書制義》二卷、《館閣絲綸》二卷、《近道齋詩文集》八卷。

演算法造詣

陳萬策受算學于梅文鼎,阮元的《疇人傳》中,載有萬策著的《中西演算法異同論》一文。文章說:

中國的演算法,自黃帝時隸首、周代商高而後,代有名家,造詣精深。《九章算術》大要同於西法,有些只是名稱改變而已。

中法的“勾股弦”用邊,西法的“三角”用角,三邊三角可以互求;不過西法的“八線立成表”勝過中法,他們剖圓為象限,所立的切割弦矢之線,同于“勾股弦”,但中國的計演算法用邊只能測地,而西法用角合乎天度,卻可以窺天。

中法有“盈縮方程”,西法無之;但西法的“借根方”,卻是中法所無。

西法“比例數”之表,不用乘除而用並減,於三乘方以上的計算尤為快捷。

古法用運算元的,我們只有珠算,他們有筆算、籌算、矩算、比例規算等等,比中國完備。

總的看來,法雖異而理則同。

至如中國先哲用“四角起數法”得出的“圓周率”,與西法所傳,無毫釐之差,而西法以“六宗率”剖圓八線的,其法亦不出此,這就理同而法也不異了。

文章最後慨歎中國自夏、商、周而後,六藝都不重視,何止算學一門,而西方對此卻非常看重。如《幾何原本》一書,他們尊同六經,從事算學的,大都專心致志,終身不懈,難怪他們的成就,可同中國抗衡啦。但願中國學者能把中法、西法,融會貫通,加以變化,那就不止是一種技藝而近乎道了。

陳萬策把演算法傳子陳冕世及侄陳亮世。陳冕世審核宜黃城的建築工費,比原來的估算減半;陳亮世多次估算大工程,都精確無誤,得到尚書魏廷珍的讚譽,由此可知陳萬策的演算法造詣。

 

陳鑰

字大萊,號蓼厓。清·晉江人。擢貴州參議,著有《綠野堂記史》等。

 

陳朗

字子夷,宋.德化人。傳有道術,能行走如飛,百里立至,人呼為“陳朗仙”。德化縣葛坑上有陳仙跡。

赤水鎮位於德化縣城西北部,赤水含有以錦水制赤火之意。相傳南宋.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年),曾有客商在赤水街北二裏之牛棚格下建店鋪,但生意蕭條。陳朗贊此地鐘靈毓秀,只嫌雙髻山丙向屬火,恐有火災之虞,遂發動居民開“樓梯嶺”、鍥“石龜”、修“水巷”、砌“七星火”、建“德水殿”,以制火邪。

 

陳義高

字秋岩、宜甫,元·長樂人,著名道士。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年)任泉州路報恩光孝觀住持提點。

行狀

陳義高早年學習正一道,受學於龍虎山崇禧院李則陽。

元代是龍虎山道教的鼎盛時期。此期龍虎山出現了大批著名道士,輸送至大都(燕京),由張留孫組成一個規模較大的龍虎宗支派——玄教,不下數十百人,陳義高是其中之一。

陳義高“早得仙術,元世祖(忽必烈,前至元卅一年〔一二九四年〕卒)召賜金幣,歸遇貧者悉分與之。”

《永樂大典.卷一二○四三》錄《龍虎山志》載:“高士陳義高,閩人。至元丁醜(前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與其師張大宗師居大都。初侍裕皇(元世祖.忽必烈),繼徒晉王(噶瑪喇,裕宗長子)鎮北邊。(元貞元年,一二九八年)成宗登極,王入朝,上賜義高卮酒勞曰:‘卿從王累年無勞乎?’對曰:‘得從親王遊,豈敢告勞。’”

後來,玄教中人分散到江南個地區主領道教事務,陳義高隨龍虎山三十九代天師至京入覲後,歸領福州沖虛宮。

武宗.至大三年庚戌(一三一○年)四月,特增陳義高“粹文沖正明教真人”。

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年),又隨天師入覲,制授“靈悟玄宇文泰法師、泉州路報恩光孝住持提點。”

至正三年(一三四三年),又制授“至正文泰法師、教門高士、龍虎山繁禧觀提舉知觀事。”

陳義高“又精兵機,晉王北征命從行。時方煩暑,王欲試其術,召令降雪,義高齋沐飛符麾之皂旗,雪紛紛下。後賜歸,端坐而化。”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八.集部十九.陳秋岩詩集》載文

陳義高能詩,著有詩文集《沙漠稿》、《秋岩稿》、《西遊稿》、《朔方稿》。《四庫全書》存其《陳秋岩詩集》二卷。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六八.集部十九.陳秋岩詩集》載:

“《陳秋岩詩集》二卷(永樂大典本)。

案:《陳秋岩集》散見《永樂大典》中,然不著其名,亦不著時代。考焦竑《國史經籍志》有陳宜甫《秋岩集》,當即其人,而爵裏則終無可考。

集中《接劉介臣書詩》雲:‘幾回夢裏尋君去,三尺書來約我歸。閩海浪肥春雨過,和林沙遠曉雲飛。’則當為閩人。

又有《庚辰再隨駕北行》二詩。庚辰為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年),則元世祖時嘗為侍從。

又有《讀元貞改元詔詩》、《丙申十月扈從晉王領降兵入京朝覲詩》。考之《元史》,丙申為元貞二年(一二九六年)。晉王名噶瑪喇,裕宗長子,天性仁厚,禦下有恩。王府官屬自內史以下,俱請命天子,不敢稍專。嘗出鎮北邊,叛王永和爾等聞其至,望風請降。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封梁王。二十九年(一二九二年)改封晉王。所雲領降兵者,應即此事。則成宗時又為晉王僚屬。

其詩多與盧摯、姚燧、趙孟頫、程钜夫、留夢炎等相唱和,而諸人詩乃罕及之。其始末遂不可複詳矣。

原集《焦志》作一卷。然篇什稍多,疑其字畫偶誤。今據《永樂大典》所存者編為二卷。

其詩大抵源出元(元稹)、白(白居易),雖運意遣詞少深刻奇警之致,而平正通達,語無格礙,要自不失為雅音也。”

陳義高的弟子王壽衍

陳義高的弟子王壽衍(一二七三~一三五三年),元.杭州人,字眉叟,號玄覽、溪月。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年)提舉杭州開元宮事,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年)提點住持杭州佑聖觀;大德五年(一三○一年)嗣義高職,提點住持玉隆萬壽宮;至大二年(一三○九),還居開元宮。延祐元年(一三一四),授弘文輔道粹德真人、領杭州路道教事。

 

陳偁(一○一五~一○八六年)

陳偁,字君舉,北宋.沙縣城西(今永安市貢川鎮)人。熙寧八年(一○七五年)和元豐五年(一○八二年)兩知泉州,並于元祐元年(一○八六年)七月卒於泉州,祀泉州先賢祠。

身世及早年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三四.政績志文秩之一.陳偁》:“陳偁,字君舉,沙縣人。”

陳偁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年)。

據《永安陳氏宗譜》載:“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年),雍公同次子野遷劍州之沙陽固發沖(今貢川新發沖)定居。”陳偁是陳雍的第十世裔孫。

父陳世卿,字光遠,號豸山,生於後周.太祖.廣順三年癸醜(九五三年)。北宋.雍熙二年乙酉(九八五年)梁顥榜進士,官至知廣州、秘書少監。大中祥符九年丙辰(一○一六年)卒,時陳偁三歲。累贈吏部尚書。

天聖八年庚午(一○三○年),年僅十六歲的陳偁高中特奏進士。二十歲襲父蔭補太廟齋郎。

曆羅源、黃岩、安遠、循州知縣

慶曆五年(一○四五年),陳偁出任福建羅源縣令。他重視發展教育,興辦學堂,教平民子弟識字。同時,他深知農為民本的道理,發動民眾鑿渠疏泉,興修水利,灌溉農田上千畝,頗有政績。

不久,他又被調任浙江台州黃岩縣、處州安遠縣、廣東循州知縣。

通判蔡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三四.政績志文秩之一.陳偁》:至和二年(一○五五年)“通判蔡州(今河南汝南),嘗以疾,在告力爭枉獄,免死者五人。”

知惠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三四.政績志文秩之一.陳偁》:“召見,改惠州。”

嘉祐五年(一○六○年),陳偁升任廣東惠州知州。

惠州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東北端,北邊與河源相接;當地生產經營手段單一,居民多以捕魚為業,是一個窮鄉僻壤之地。惠州境內有一個大湖泊乾涸已久,但民眾仍要交納魚稅,負擔很重。

陳偁一方面上奏朝廷免除惠州課稅五十餘萬緡,減輕民眾負擔。

另方面,陳偁主持築堤鑿湖,恢復漁業生產,又教農民種麥,指導推廣。《廣東通志》)載:“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年),惠州知府陳偁于城西築北堤二百餘丈,使之成廣袤十裏豐湖(即西湖),湖之潤溉田數百頃,葦藕蒲魚之利歲數萬。”該堤即稱“陳公堤”。

惠州百姓感之,為建祠堂奉祀。

知宿州

治平二年(一○六五年),陳偁遷安徽宿州知州。

“法治惠民”是陳偁一貫堅持的為官之道。當地民風強悍,社會上有許多喜歡盜鬥的好事之徒。陳偁厲行法治,嚴懲壞人,保護市民,遂使境內訴訟平息,牢獄無人,社會趨於安定。

知開封府和首知泉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三四.政績志文秩之一.陳偁》:“熙寧八年(一○七五年),召知開封府。屬新法行,請外知泉州,以治行聞。”

熙寧三年(一○七○年),陳偁奉令改知開封府。正值開封發生災情,陳偁為維護社會穩定,救民於水火之中,擅自決定動用庫帑救濟災民,造成府庫虧損五千餘萬緡。

熙寧八年(一○七五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時,陳偁移知泉州。

在任期間,陳偁目睹百姓因遭受大旱,莊稼歉收的悲苦,教農民用牛車汲水灌入東湖,使東湖的水常滿,使周圍四十多頃良田得以灌溉,泉人深感其德。

不料,陳偁在前開封府任上動用官帑濟民,造成府庫虧損五千餘萬緡一事,被繼任開封府官員告發。陳偁雖為官多年,但一直清廉律己,兩袖清風,根本無法拿出銀兩來填補府庫的這筆虧空。因此,他被朝廷罷官查辦。

泉州民眾聞訊,三天之內積錢五千餘萬緡,替陳偁還清虧空的錢;並相與進謁戶部使者,為陳偁請命。戶部使者被民眾真情感動,如實上報民意,陳偁得以免罪。

知舒州

陳偁雖免於處分,但第二年釋放後即調任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知州。到舒州,陳偁更是勤於政務,惠政於民。

舒州年年水患,民眾苦不堪言。陳偁親率民眾治理水患,修築防洪長堤十多裏,防範皖溪水患。次年洪水暴漲,水位高至堤頂,卻沒有造成禍害,受到百姓稱頌。

複知泉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三四.政績志文秩之一.陳偁》:“元豐五年(一○八二年),複知泉州。舊法番商至,必使詣廣東;否則,沒其貨。偁請立市舶司於泉,詔從其議。”

元豐五年(一○八二年),陳偁再度出任泉州知州。這一期間,陳偁做了兩件影響比較大的事:

一是自己掏錢解發進士。

按慣例,進士解發,州有鹿鳴宴之設。許多官員借此大肆揮霍,甚至貪汙,中飽私囊。陳偁考慮到當時泉州府庫虛缺,經費緊張,用己俸宴士,傳為佳話。為此,朝廷賜陳偁進勳上柱國,賜四品服。

二是奏請在泉州設置市舶司。

據陳偁的兒子陳瓘《先君行述》(《永樂大典.卷三一四一.“陳”字門》記:

“泉人賈海外,春去夏返,皆乘風便。熙寧中,始變市舶法,往復必使東詣廣,不者沒其貨。至是命轉運判官王子京拘攔市舶。子京為盡利之說以請,拘其貨止其舟以俟報。

公(陳偁)以貨不可失時,而舟行當乘風便,方聽其貿易而籍名數以待。

子京欲止不可,於是蹤跡連蔓起數獄,移牒譙公(陳偁)沮國法,取民譽。朝廷所疾,且將並案會公(陳偁)。得旨再任,詔辭溫渥。

子京意沮,而搜捕益急。民駭懼,雖藥物燔棄不敢留。

公(陳偁)乃疏其事請曰:‘自泉之海外,率歲一往復。今遠詣廣,必兩駐冬,閱三年而後返,又道有礁石淺沙之險,費重利薄,舟之南日少,而廣之課歲虧。重以拘攔之弊,民益不堪。置市舶於泉,可以息弊止煩。’

未報。

而子京倚法笈沒以巨萬計。上即位,子京始懼,而遽以所籍者還民。”

一直到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年),在認識泉州籍名士蘇頌的戶部尚書李常幫忙下,朝廷接受了陳偁的建議,設立泉州市舶司的聖旨終於發下,泉州刺桐港宣佈對外開放。

市舶司的設置使泉州外貿如虎添翼。《泉州府志.卷七五.拾遺》稱:“先是郡守陳公偁請置市舶於泉州,終宋世響其利,胡賈航海踵至,富者貨累巨萬,列居郡城南。”

辭官居泉州並卒於泉州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三四.政績志文秩之一.陳偁》:“以朝議大夫致仕,贈特進。”

元豐八年(一○八五年),陳偁因病辭官居泉州。朝廷為表彰陳偁所做出的業績,特以封朝議大夫致仕,贈特進。

元祐元年(一○八六年)七月,陳偁卒於泉州,商賈停市,萬民弔唁,深表哀悼。祀泉州先賢祠。

有詩作遺世。

 

陳瓘(一○五七~一一二四年)

字瑩中,號了翁,又號了齋,北宋.南劍州沙縣城西(今永安市貢川鎮)人,陳偁之子,生於北宋.嘉祐二年(一○五七年),是著名諫官。

陳偁,字君舉,熙寧八年(一○七五年)和元豐五年(一○八二年)兩知泉州。元豐八年(一○八五年),陳偁因病辭官居泉州,陳瓘即到泉州侍奉父親。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宋先賢祠》載:“忠肅陳公瓘,古之遺直,侍親於此。”元祐元年(一○八六年)七月,陳偁卒於泉州。後父子並祀泉州先賢祠。

元豐間進士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陳瓘,字瑩中,南劍州沙縣人。

祖父陳世卿,官至知廣州;父陳偁,官至知泉州。伯兄瓊,治平二年乙巳特奏名進士;仲兄玨,熙寧六年癸醜進士,早卒;弟,元符三年庚辰進士,曆知建、吉二州。

少好讀書,不喜為進取學。父母勉以門戶事,乃應舉,一出中甲科(元豐二年己未〔一○七九年〕時彥榜進士,甲科第三名)。”

湖州書記、越州判官、明州通判:遠蔡卞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調(浙江)湖州掌書記,(元祐四年,一○八九年)簽書越州判官。

守蔡卞察其賢,每事加禮,而瓘測知其心術,常欲遠之,屢引疾求歸,章不得上。

北宋末,稱蔡京、童貫、朱勔、李彥、王黼、梁師成為“六賊”,而蔡京為“六賊之首”。

時任越州太守的蔡卞是蔡京的同胞弟弟,有“笑臉夜叉”之稱。《續資治通鑒.卷一四》:“謀發于蔡卞之心,事成于章惇之手。”《宋史.蔡京傳》:“惇跡易明,卞心難見。”楊仲良《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有“先逐卞,則國是定矣”;“卞既去,惇亦不能害政矣”之說。

檄攝通判明州

卞素敬道人張懷素,謂非世間人(蔡卞認為張懷素“道術通神,雖飛禽走獸,能呼遣之。……不知其歲數,殆非世間人也。”他把張懷素奉為神明),時且來越,卞留瓘小須之。

瓘不肯止,曰:‘子不語怪力亂神,斯近怪矣。州牧既信重,民將從風而靡。不識之,未為不幸也。’

後二十年而懷素誅。

北宋沿襲唐代職分田制,按內、外官和服務性質的不同,授予職官八十畝到十二頃的職分田,以其租充作俸祿的一部分。)明州職田之入厚,瓘不取,盡棄於官以歸。”

忤章惇:太學博士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紹聖元年,一○九四年)章惇入相,瓘從眾道謁。惇聞其名,獨邀與同載,詢當世之務。

瓘曰:‘請以所乘舟為喻:偏重可行乎?移左置右,其偏一也。明此,則可行矣。天子待公為政,敢問將何先?’

惇曰:‘司馬光奸邪,所當先辨,勢無急於此。’

瓘(明知章惇與司馬光政見相悖)曰:‘公誤矣。此猶欲平舟勢而移左以置右,果然,將失天下之望。’

惇厲色曰:‘光不務纘述先烈,而大改成緒,誤國如此,非奸邪而何?’

瓘曰:‘不察其心而疑其跡,則不為無罪;若指為奸邪,又複改作,則誤國益甚矣。為今之計,唯消朋黨,持中道,庶可以救弊。’

意雖忤惇,然亦驚異,頗有兼收之語。至都,用為太學博士。”

保護《資治通鑒》版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會卞與惇合志,正論遂絀。卞党薛昂、林自官學省,(為報復司馬光)議毀《資治通鑒》(版),瓘因策士題引神宗所制序文以問,昂、自意沮。”

執政憾之:秘書省校書郎、通判滄州、知衛州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遷秘書省校書郎。

紹述之說盛,瓘奏哲宗言:‘堯、舜、禹皆以‘若稽古’為訓。‘若’者,順而行之;‘稽’者,考其當否,必使合於民情,所以成帝王之治。天子之孝,與士大夫之孝不同。

帝反復究問,意感悅,約瓘再入見。執政聞而憾之,出通判滄州,知衛州。”

右正言、左司諫:極論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元符三年,一一○○年,一月)徽宗即位,(三月)召為右正言,(九月甲戌〔十一日〕)遷左司諫。

瓘論議持平,務存大體,不以細故藉口,未嘗及人晻昧之過。嘗雲:‘人主托言者以耳目,誠不當以淺近見聞,惑其聰明。’惟極論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

陳瓘剛一就任右正言,即對哲宗親政後的紹聖新法進行清算,認為徽宗不當拘於前朝之事,應罷紹聖之政。

他說:

“紹聖大臣假託經義,用士大夫進取之學,支離虛誕,欺惑先帝,其罪與晉之王衍無異。”

“先帝(哲宗)有日新之意,未幾改命,而棄天下於數月之間。愛君之人,念此傷痛,光續前緒,正在今日。豈有事事不改,而可以謂之善繼,天下皆非而可以執為國是乎?”

 陳瓘自元符三年(一一○○年)三月為右正言,九月十一日遷左司諫,九月十七日謫監揚州糧料院,任言官僅六個月,但上疏論事不知凡幾,其奏議在《宋朝諸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宋文鑒》、《續資治通鑒長編》和《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等文獻裏都可見到。

疏論蔡京及言皇太后預政:罷監揚州糧料院、改知無為軍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禦史龔擊蔡京,朝廷將逐。瓘言:‘紹聖以來,七年五逐言者,常安民、孫諤、董敦逸、陳次升、鄒浩五人者,皆與京異議而去。今又罷,將若公道何。’

遂草疏論京,未及上,時皇太后已歸政,瓘言外戚向宗良兄弟與侍從希寵之士交通,使物議籍籍,謂皇太后今猶預政。

(元符三年,一一○○年,九月庚辰〔十七日〕)由是罷監揚州糧料院。瓘出都門,繳四章奏之,並明宣仁誣謗事。

(徽宗欲調和兩黨,用韓忠彥、曾布為相,參用新、舊黨人)帝密遣使賜以黃金百兩,後亦命勿遽去。畀十僧牒為行裝,改知無為軍(今安徽無為)。”

著作郎、右司員外郎兼權給事中、知泰州:書論宰相曾布之過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明年(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三月),還為著作郎(實錄院檢討官),(七月)遷右司員外郎兼權給事中。

(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八月)宰相曾布(蔡京的黨羽)使客告以將即真(授予實職)。

瓘語子正匯曰:‘吾與丞相議事多不合,今若此,是欲以官爵相餌也。若受其薦進,複有異同?則公議私恩,兩有愧矣。吾有一書論其過,將投之以決去就,汝其書之。但郊祀不遠,彼不相容,則澤不及汝矣,能不介於心乎?’正匯願得書。

旦持入省,布使數人邀相見,甫就席,遽出書,布大怒。爭辯移時,至箕踞誶語,瓘色不為動,徐起白曰:‘適所論者國事,是非有公議,公未可失待士禮。’布矍然改容。

信宿(兩天后),出知泰州(今江蘇泰州)。”

除名編管袁州,徙廉州,移郴州,複宣德郎,流置通州:子正匯告蔡京案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崇寧(一一○二~一一○六年)中,除名竄袁州(今江西宜春)、廉州(今廣西合浦),移郴州(今湖南郴州),稍複宣德郎。

正匯在杭,告蔡京有動搖東宮跡。杭守薿執送京師,先飛書告京俾為計。事下開封府制獄,並逮瓘。

尹李孝稱逼使證其妄,瓘曰:‘正匯聞京將不利社稷,傳于道路,瓘豈得預知?以所不知,忘父子之恩而指其為妄,則情有所不忍;挾私情以符合其說,又義所不為。京之奸邪,必為國禍。瓘固嘗論之於諫省,亦不待今日語言間也。’

內侍黃經臣蒞鞫,聞其辭,失聲歎息,謂曰:‘主上正欲得實,但如言以對可也。’

獄具,正匯猶以所告失實流海上,瓘亦安置通州(今江蘇南通)。”

徙台州:《尊堯集》案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瓘嘗著《尊堯集》(《合浦尊堯集》、《四明尊堯集》),謂紹聖史官專據王安石《日錄》改修《神宗史》,變亂是非,不可傳信;深明誣妄,以正君臣之義。

張商英為相,取其書,既上,而商英罷,瓘又徙台州(今浙江臨海)。

宰相遍令所過州出兵甲護送至台,每十日一徙告;且命凶人石悈知州事,執至庭,大陳獄具,將脅以死。

瓘揣知其意,大呼曰:‘今日之事,豈被制旨邪!’

悈失措,始告之曰:‘朝廷令取《尊堯集》爾。’

瓘曰:‘然則何用許。使君知‘尊堯’所以立名乎?蓋以神考為堯,主上為舜,助舜尊堯,何得為罪?時相學術淺短,為人所愚。君所得幾何,乃亦不畏公議,干犯名分乎?’

悈慚,揖使退。所以窘辱之百端,終不能害。宰相猶以悈為怯而罷之。”

複承事郎、令移居江州、南康、楚:不使一日少安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在台五年,乃得自便。才複承事郎,帝批進目,以為所擬未當,令再敘一官,仍與差遣,執政持不行。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年)卜居江州(今江西九江),複有譖之者,至不許輒出城。

旋令居南康(南康軍,今屬江西),才至,又移楚(楚州,今江蘇淮安)。

瓘平生論京、卞,皆披擿其處心,髮露其情慝,最所忌恨,故得禍最酷,不使一日少安。”

身後

《宋史.卷三四五.列傳一○四.陳瓘》載:

“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年)卒,年六十五。(“坐謫至六七不變,卒窮以死。”)

瓘謙和不與物競,閒居矜莊自持,語不苟發。通于《易》,數言國家大事,後多驗。

靖康初(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宋欽宗即位,蔡京一黨受到了清算;蔡京貶嶺南,途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詔贈諫議大夫(建齋祠奉祭縣學),召官正匯。

(南宋)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年),高宗謂輔臣曰:‘陳瓘昔為諫官,甚有讜議。近覽所著《尊堯集》,明君臣之大分,合于《易》天尊地卑及《春秋》尊王之法。王安石號通經術,而其言乃謂‘道隆德駿者,天子當北面而問焉’,其背經悖理甚矣。瓘宜特賜諡以表之。’諡曰忠肅。(賜葬揚州禪智寺)”

《全宋詞》錄陳瓘詞二十二首。

 

陳金城

字殿臣,號念庭,清.惠安縣嶺頭村人。生於嘉慶七年(一八○二年),卒于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年 )。

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舉人,曾任連城縣學訓導、古田縣教諭、刑部雲南司主事。他為官廉潔愛民,學淵而才博;為文渾雄剛健,陳詞論政,直抒胸臆,為時人所重,是鴉片戰爭時期的一位愛國士大夫。

清.道光年間,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國家正值多事之秋,陳金城雖然官卑職小,但他以滿腔的愛國熱情,密切注視時局發展,關心國家大事,主動提出一系列抵禦外侮的策略和措施。

在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撰寫的《平夷論》中,他提出了“未至則防守為主,將至則瞭望為要,既至則策應為重”的禦敵策略,力主我軍要敢於出擊,敢於掌握戰爭主動權:“夷船未進港,則當夾水而陣以遮擊之”;“夷船既進港,則當就所洎之處而直搗之”。他特別強調軍隊應具有“必吞逆夷之心,毋使逆夷輕視我軍之意”的氣概和鬥志,重視民心在禦敵中的作用,提出了“兵以衛民,民以衛兵”、兵民共同抗敵的思想。

在道光廿二年(一八四二年)撰寫的《籌守福州議》和《籌守泉州大墜議》中,陳金城猛烈抨擊清軍的腐敗:“朝廷額議之兵,兵不習戰,罔知炮法,一旦有急,拱手就戮,否則,聞聲先潰耳,庸有濟乎?”更加清晰地闡述積極防禦、兵民共同抗敵的思想。

這三篇抗擊英國侵略者,捍衛國家利益的策議,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芒,表現了一個愛國主義者的遠見卓識。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福建督學烏拉布在《怡怡堂文集》的序言中給予高度的評價。

道光廿二年(一八四二年)五月初八日,江南提督陳化成于上海吳淞江口抵抗外敵,為國殉難之後,陳化成之三公子廷芳請陳金城為其父撰寫神道碑文。陳金城欣然命筆,撰寫《建威將軍江南提督忠湣陳公神道碑文》,文中有句雲:“公在吳淞,則手燃巨炮,擊沉夷船七艘,殲斃夷心力,則剪滅鯨魷,掃盡攙槍,在此一舉……黑海紫瀾,丹心碧血,雷砰震激,星隕雲霾,天下知與不知,莫不盡傷哀慟,以為砥柱遽傾,誰挽頹波於既倒也。”傷慟之情,洋溢于字裏行間,蓋憂國憂民,心有同感也。

陳金城與民族英雄林則徐結為忘年之交,他倆經常書信往來,共磋國事。林則徐曾大書“觀文化成”四字,鐫于陳金城家鄉梅嶺岩石之上,至今石刻尚存。“觀文化成”四字,意即“觀陳氏之文而化成其詞藻”,這是對陳金城文章詞藻的讚譽之辭。

陳金城的著作還有《杞憂私記》等,這些有關當時政治和海防的文章,集中收於《怡怡堂文集》之中,此外尚有詩詞六大卷,但因家貧未刊,故而鮮為世人所知。

 

陳金漢

明.晉江人,印尼第四任總統瓦希德的先祖。瓦希德還曾返晉江尋根找祖。

瓦希德曾多次公開宣稱,其先祖陳金漢原為伊斯蘭教長老,在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輾轉到印尼傳道、開發,繁衍至今。

瓦希德說:“我的祖先從晉江遷移到南方屬國占婆(占城,二至十七世紀越南中南部古國),今天柬埔寨的金磅遜。我的祖先有個成員的一個妹妹成為一位公主,她被派往滿者伯夷(十三至十六世紀印尼印度教古國,又譯麻喏巴歇),與該國木代國王巴拉威耶五世結婚。”

 

陳大玠

字元臣,號筍湄,晚更號損微,清.晉江筍江(一說惠安)人。

雍正二年甲辰(一七二四年),以五經連捷進士,授臨漳令,遷禮部儀制司主事、浙江道禦史、吏科給事中,升太常寺少卿,卒年七十六。

著有《筍湄內篇》、《四書文初稿》、《近稿》、《續稿》、《宰鄴治譜》、《台恒奏章》、《經史講義》等。

雙髻山峰腰岩寺前石壁間有其詩刻。

 

陳大受

《南安縣誌》載:“(南)宋.道人陳大受,慶元間(一一九五~一二○○年)居邑鵝眼山(位於南安市溪美鎮榕橋境內),刳石為洞,名開化。前架一室,鑿石佛,可一丈。大受善琵琶,工草書,諸名公多集與遊。”

 

陳棨仁

字戟門,又字鐵香,人稱鐵香先生,清.晉江人(今石獅永寧)。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生,卒於一九○三。

父陳大源,字雨春,擅經商,家頗殷富,又通書史,延聘名師教授諸子。棨仁兄弟十人,雁行第三而居長,四弟棨儀字儀門,五弟棨倫字劍門,均學有所成,科舉連第,昆仲同榜,一門顯達。

棨仁隨父遷居泉州郡城三朝鋪象峰巷。自幼天資聰穎,宏覽強記,有“神童”之譽,年十五中中秀才。

弱冠拜泉州名宦陳慶鏞為師。陳慶鏞學有淵源,棨仁師承其治學之道,上溯諸子百家、漢儒經學,旁及文字訓詁、考據及金石之學,且工於篆籀(今永甯觀音亭尚留有其書題之篆刻)。

同治初(一八六二~一八六三年),棨仁與龔顯曾、黃梧陽等人,同倡組建“桐蔭吟社”,與泉州文人作聯詠雅會,刊《桐蔭吟社甲乙編詩集》於世。

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棨仁鄉試中舉。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年)成進士。初授翰林院庶起士,後改刑部主事。

光緒(一八七五~一九○八年)初,募賑直隸水災,拯救災民無數。同時,為臺灣防禦之事上疏,朝論嘉評,當道敘其勞績,授中憲大夫知府銜廣東補用。

然棨仁因薄宦情,假歸不出。回鄉後致力於文教,先後樂承泉州清源書院,晉江石井書院、鵬南書院,南安雙溪書院,廈門玉屏書院、紫陽書院,漳洲丹霞書院,尤溪霞文書院等山長三十餘年,桃李遍閩南,“門下著籍累千人,掇高科,舉方聞,趾相錯也。”金門、臺灣士子也傾慕其名,不畏瀚海風波,投其門下。

棨仁於講學之外,舉凡有益鄉里之事,皆見義勇為,如管理義倉、監督城工、總理鄉團等。晚年,還出任過泉州官立中學堂總辦之職。

光緒廿九年(一九○三年)卒,葬泉州新田萬安山。內閣學士陳寶琛為撰墓誌銘,贊曰:“吾閩近數十年以師名者,福州推謝枚 如丈,泉潮間則陳君鐵香也。”

棨仁為文雅麗而宏瞻,卓識獨具,為學者稱道。著述頗多,如《閩中金石略》十五卷、《閩詩紀事》十卷、《說文叢義》四卷、《海紀輯要》兩卷、《藤花吟館詩錄》六卷,注岑嘉州詩十數萬言,與龔顯曾合纂《溫陵詩紀.文紀》數十卷等,然大多散失。於今行世者僅《溫陵詩紀》、《溫陵文字》、《藤花吟館詩錄》、《閩中金石略》四種。尤其《閩中金石略》,是棨仁盡畢生心血采寫,為省內金石學權威著作。

 

陳瑞芳

清.泉州人,由武進士官閩安都司。

嘉慶五年(一八○○年),翰林院修撰趙文楷為正使、內閣舍人李鼎元為副使冊封琉球。明清實行海禁政策,仍有私商從事海上貿易,他們勾結官吏,假給文引,或勾結武裝,聚居為寇,橫行海上,迫使冊封琉球使船,不得不配備大量的軍士武器以防冊封使受到侵擾。因此,委閩安左營都司陳瑞芳領兵百名護頭號船,遵例加一級為三品頂帶,並掌管淡水“井”的鑰;南澳左營守備王得祿領兵百名護二號船。陳瑞芳護送冊封琉球使節到琉球後,因犯痢病,卒於琉球,年四十三。

陳瑞芳護送頭號使船到琉球後,能嚴施法令,約束兵丁,琉球人民感激他。他在琉球去世後,國王讓貢使捎來贈銀七百兩,擬贈送陳瑞芳子孫。清.仁宗下旨,從福建省公項內撥銀三百兩,交陳瑞芳子孫作為葬祭之用,退還琉球國王贈送的銀子。

 

陳黯

字希儒,唐末.潁川人。避黃巢起義社會動亂,隱居終南山,後遷移到泉州。隱居嘉禾嶼(今廈門)薛嶺,讀書終生,號場老,時人稱其居處為場老山。有《大易裨正》和《陳希儒先生集》。

 

陳士元(一七一一~一七五八年)

字愧長,號仁庵,清.惠安縣淨峰鎮熊厝村人。自幼聰穎,師從晉江陳讓,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中舉後為江西婺源縣令、廣東德州牧。為官清廉,能剔奸弊,以愛民為主。有子四:長松、次柏、三梧、四木兄。

 

陳柏

號仁義,清.惠安縣淨峰鎮熊厝村人,陳士元次子。

《家譜》載“五世祖,公諱柏,號仁義,官章汝璿,系士元公次子,逝咖嘞吧番國,入贅駙馬。”咖嘞吧亦稱咬留吧,即今印尼雅加達。

傳說數年後,陳柏和妻子經咬留吧國王許可,乘一艘滿載金銀財寶的大船榮歸故里,船到崇武,遭遇狂風大浪,大船被吞沒,人亡財散。

 

陳昂

字英士,《臺灣外記》作字星華,清.康熙間泉州府同安縣杏林高浦人,陳倫炯之父。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十.陳倫炯》載:

陳倫蜅(陳倫炯),字次安,福建同安人。

父昂,字英士,(好擊劍)弱冠賈海上,習島嶼形勢、風潮險易。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先公(陳昂)少孤貧,廢書學賈,往來外洋。見老於操舟者,僅知針盤風信,叩以形勢則茫然,間有能道一、二事實者,而理莫能明。先公所至,必察其面勢、辨其風潮,觸目會心,有非學力所能造者。”

施琅征臺灣,徵從軍,有功,授遊擊。

明.永曆三十年(康熙十五年,1676年),陳昂嘗至臺灣經商,甚悉東寧內情。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

“康熙壬戌(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聖祖仁皇帝命征澎、台,遣靖海侯施公琅提督諸軍;旁求習於海道者。先公(陳昂)進見,聚米為山,指畫形勢,定計候南風以入澎湖;遂藉神策廟算,應時戡定。

(及清有臺灣)又奉施將軍令,出入東、西洋,招訪鄭氏有無遁匿遺人,凡五載。”

據日本長崎貿易史料驗證,陳昂“出入東、西洋”“凡五載”確有其事。

據“唐風說書”編纂而成的日本《華夷變態》中收有署名“總管陳昂”,時間“貞享三年(一六八六,康熙二十五年)七月”,題名為《大明客總管陳昂為稟請》的文書。原文如下:

“當國主,放生到長崎,搭船回家事。昂等在廈門,大鳥船船主蔡勝娘在廈門,興販日本國生理。自六月初八日開船,至六月廿九日見五島山,又無風進港,至七月初五日,遇東北大風,無奈將船使回。至初六午,本船尾後風浪打開,船上客並水梢一百二十八人,死者無數。昂等十七人下船,板一塊,至本月十一日,到貴國,尚存三人。謝得町主救活豹命。複乞當國王,發回長崎,搭船回說信萬代公候。”

可知陳昂貿易途中遇難漂流抵日本某藩,該稟文系請藩主(當國主)將其“發回長崎”,以便搭乘貿易船歸國。日方為稟文所冠題名“大明客總管陳昂”稱謂,所謂“大明客”似應作前據台鄭氏集團屬下身份理解。

日本長崎是鄭芝龍發跡地、鄭成功出生地,也是鄭氏海商集團的重要貿易地和鄭經、鄭克塽政權的國庫存放地之一。因此,陳昂海上遇難之說或是事實,或是陳昂單方面策劃,抑或是與日本某藩合作策劃以欺蒙幕府。但陳昂此行屬“招訪鄭氏有無遁匿遺人”的秘密性質則無疑。

敘功授蘇州城守遊擊,方苞《廣東副都統陳公昂墓誌銘》有平定鄭氏據台勢力後陳昂“策勳授蘇州城守”之說;尋調定海左軍。

(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累遷至碣石總兵,(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擢廣東右翼副都統。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陳昂“敘功授職,再遷至碣石總兵,擢廣東副都統,皆濱海地也。”

《廣東通志》:右翼副都統陳昂,漢籍,福建人;康熙五十七年任。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一.史部二七.海國聞見錄》載:陳昂“敘功授職,官至廣東副都統。(案:副都統為滿洲額缺,陳昂得是官,蓋出特典。)”

嘗上疏言:“西洋治曆法者宜定員,毋多留,留者勿使布教。”

又以沿海居民困於海禁,將疏請弛之。會疾作,命倫蜅(陳倫炯)以遺疏進,詔報可。……

昂熟悉海上形勢,知沿海人民資生於海,以海為田,業在番舶,而今困於洋禁,則土物滯積,生計無聊,乃悉詳陳其利害,遺疏以聞。

昂疏並言:“臣詳察海上諸國,東海日本為大,次則琉球。西則暹羅為最。東南番族汶萊等數十小國,惟噶囉吧、呂宋最強。噶囉吧為紅毛一種,中有英圭黎、幹絲蠛、和蘭西、荷蘭、大小西洋各國。和蘭西最兇狠,與澳門種人同派,習廣東情事。請敕督、撫、關差諸臣防備,於未入港之先,取其火砲。另設所關束,每年不許多船並集。”

下兵部,但令沿海將吏晝夜防衛,寢昂議。……

時互市諸國奉約束惟謹,獨昂、倫蜅父子有遠慮,憂之最早雲。

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年)卒,年六十八,方苞為著《廣東副都統陳公昂墓誌銘》。

 

陳倫炯

《清史稿》作陳倫蜅,字次安,號資齋,清.泉州府同安縣杏林高浦人,後居於廈門;廣東右翼副都統陳昂之子。約生於康熙廿四年(一六八五年),約卒於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

父親陳昂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陳倫炯》載:

“陳倫蜅(陳倫炯),字次安,福建同安人。

父昂,字英士,弱冠賈海上,習島嶼形勢、風潮險易。施琅征臺灣,徵從軍,有功,授遊擊。累遷至碣石總兵,擢廣東右翼副都統。嘗上疏言:“西洋治曆法者宜定員,毋多留,留者勿使布教。”又以沿海居民困於海禁,將疏請弛之。會疾作,命倫蜅以遺疏進,詔報可。”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先公(陳昂)少孤貧,廢書學賈,往來外洋。見老於操舟者,僅知針盤風信,叩以形勢則茫然,間有能道一、二事實者,而理莫能明。先公所至,必察其面勢、辨其風潮,觸目會心,有非學力所能造者。”

遊歷海外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

“倫炯自為童子時,先公于島沙隩阻盜賊出沒之地,輒淳淳然告之。少長,從先公宦浙,聞日本風景佳勝,且欲周咨明季擾亂閩、浙、江南情實;庚寅(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年)夏,親遊其地。”

參與鎮壓臺灣朱一貴起義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陳倫炯》載:“倫蜅初以廽生授三等侍衛。”

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年),陳昂卒,陳倫炯承父蔭賞藍翎侍衛。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五月擢三等侍衛。

康熙六十年辛醜(一七二一年),臺灣“辛醜朱一貴倡亂”,陳倫炯奏陳易平狀,“奏曰烏合耳,會須刻日平也。”八月,康熙帝發陳倫炯赴福建以參將任用;十一月,署臺灣南路營參將,隨軍入台。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特授臺灣南路參將。”他上任後,嚴明軍紀,撫恤百姓,恩威並用。

宦曆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陳倫炯》載:“雍正初,授臺灣總兵,調廣東高廉。坐事降臺灣副將,複授總兵。曆江南蘇松、狼山諸鎮,擢浙江提督。卒。”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皇上(雍正)嗣位,蒙恩遷澎湖副將、移臺灣水師副將。即擢授臺灣總兵,移鎮高雷廉(廣東高雷廉鎮,轄高州、雷州、廉州軍事)。”

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八月,署臺灣水師協副將;十二月,遷臺灣澎湖水師協副將。

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轉臺灣水師協副將。為紀念鎮壓朱一貴起義時陣亡的將士許雲等人,他下令建立“五忠祠”。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十一月,受閩浙總督高其倬舉薦,特旨簡放為臺灣鎮總兵。

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陳倫炯閩督高其倬奏准裁撤臺灣綠營馬兵,然卻與台協水師副將康陵對鹿耳門炮位使用木架或磚砌相持不下。

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調補廣東高廉鎮總兵。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署福建總督史貽直參劾陳倫炯在臺灣鎮總兵任內,屈抑南路營參將林子龍,故發浙江降二級調用,遂署大荊營遊擊。

梁章钜《雁蕩詩話》載,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陳倫炯官任大荊協戎時,曾和樂清總鎮倪鴻範同登雁蕩山雁湖,是夜“皎月當空,通宵澄霽,而俯視山下則黑雲如汁,雨浪浪不能止,真有天上人間之別。”陳倫炯題“大觀”二字,倪鴻範亦書“雲梯獨佔”。

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二月,命署澎協副將。六月,調署福建陸路提標興化城守協副將。七月,再調署台協副將,翌年一月實授。

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任江南蘇松鎮總兵,駐崇明。在崇明時,陳倫炯為當地百姓革除了一些積數十年而不得整治的弊政。其功卓卓可紀。

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三月,任江南狼山鎮總兵。

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十月,擢浙江提督。“兵民祝之如父母,倫炯撫之如己子,上下相安。”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因麾下提標右營兵丁糾眾為盜,雖經慈溪知縣拿獲,但卻被所屬營員謊稱邀功。此事被閩浙總督馬爾泰參劾,遂交部議降三級調用。

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陳倫炯以母需人終養為由而延遲候補,解職還鄉。

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九月,閩浙總督喀爾吉善舉薦複出,上恐涉及請托,弗允。

大約在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卒於家,享年六十四歲。

父子的遠慮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陳倫炯》載:

“昂疏並言:“臣詳察海上諸國,東海日本為大,次則琉球。西則暹羅為最。東南番族汶萊等數十小國,惟噶囉吧、呂宋最強。噶囉吧為紅毛一種,中有英圭黎、幹絲蠛、和蘭西、荷蘭、大小西洋各國。和蘭西最兇狠,與澳門種人同派,習廣東情事。請敕督、撫、關差諸臣防備,於未入港之先,取其火砲。另設所關束,每年不許多船並集。”下兵部,但令沿海將吏晝夜防衛,寢昂議。

倫蜅為侍衛時,聖祖嘗召詢互市諸國事,對悉與圖籍合。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自序》:“倫炯蒙先帝殊恩,得充侍衛;親加教育,示以沿海外國全圖。”

時互市諸國奉約束惟謹,獨昂、倫蜅父子有遠慮,憂之最早雲。”

陳倫炯著有《海國聞見錄》,雍正八年(一七三○年)作《自序》印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一.史部二七.海國聞見錄》載:“倫炯少從其父,熟聞海道形勢。及襲父蔭,複由侍衛歷任澎湖副將、臺灣鎮總兵官,移廣東高雷廉、江南崇明、狼山諸鎮,又為浙江寧波水師提督,皆濱海地也。故以平生聞見,著為此書。”

 

陳允錫

字子帥,清.晉江人。

順治十二年 (一六五五年),定遠大將軍帥師入閩,奉命舉人才,允錫應試一等,授德化教渝,還當過扶風、掖縣、進賢縣丞、布政司都事,至平湖縣令。他任職過的地方,慕其文名,聘修志書,如《鳳翔府志》、《江西通志》。因他所任非要職,得以致力經史詩文著述,尤以《史緯》三三○卷最為著名。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大司寇勵廷議把《史緯》進呈御覽,受到皇帝賞識,收藏秘府,為世所推重,盛行海內。

 

陳讜

字正仲,一字仲甫,號為蒙古、留坡、崇清,陳豐子,宋.興化軍仙遊縣度尾鄉留坡村人。《泉州府志》、道光《晉江縣誌》有載。

宋.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年)進士,淳熙中(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任泉州府學教授,積官至兵部侍郎、甯國知州。開禧中(一二○五~一二○七年)以敷文閣待制奉祠。學問該貫,賦詩屬文,雅有典則,工書法,遒勁不減蔡襄,尤擅大楷。自少至老,士林推重,嘉定初元(一二○八年)封清源郡侯。卒年八十有二。

題清源山石刻,有“北山瑞泉銘”、“瑞泉”、“北山勝概”和瑞像岩石刻“望州亭”、“寒山岩”。

 

陳賴章

清.泉州人。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 ,陳賴章到臺灣貿易,約人開墾大佳臘(臺北盆地)之野,為開闢臺北之始。

 

陳桂洲

字修堂,清.泉州南安人。

乾隆壬戍(一七四二年)進士,累官順天府丞、翰林侍講學士、兩廣督學。自言:“試官屈人,無異刑官,可疏忽乎?”所拔皆一時名士。

他在赴順天府丞任時,路過泉州,於賜恩岩歐陽洞頂石磴古道岩壁間和雙髻山峰腰岩寺前石壁間留有詩刻。

 

陳嘉謨

號赤沙,明.湖南湘鄉人。嘉靖舉人。

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任泉州通判。職司糧稅,明勾稽,慎出納,克舉其職。為人雅尚儒術,獎掖後進。認為泉人理學家陳紫峰系蔡清嫡傳弟子,宜一體並祀,特建祠宇,供後人瞻仰。

 

陳學伊

字爾聘,號志齋,明.南安人。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進士。官禮部郎中,知揚州、郴州。有《五譚類鈔》、《世紀》、《清德堂集》。《南安縣誌》有傳。

 

陳童

明.惠安人。正德、嘉靖初,廣東、汀、漳義軍曾進軍泉郡,入興化,陳童約於此時聚眾在惠安起義。《閩書》載,陳童經過惠安縣輞川鄉試劍村,試劍擊石,隨手裂開,是為試劍石,村為試劍村(參見《泉州史跡.試劍石》)。

 

陳第(一五四一~一六一七)

字季立,號一齋,別號子野子、五嶽山人、溫麻山農,明.福建連江人。年輕時博覽群書,喜走馬擊劍。

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秋,戚繼光追殲倭寇至連江,致書陳第(時廿二歲),共商破敵之策。陳第獻平倭策,終殲倭寇。後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又隨譚綸、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出守薊北古北口十年。曾遊五嶽、兩粵,寫有《五嶽遊草》、《粵草》等。官至遊擊將軍,因不肯阿諛制軍吳兌,棄官還鄉。

萬曆二年甲戌(一五七四年)春,陳第從先師俞大猷首次遊泉州清源山。

萬曆二十九年辛醜(一六○一年)秋,陳第再登泉州清源山,是時距首次遊清源山已近三十年,俞大猷也已去世三年。陳第徘徊在俞大猷記事題刻前,感慨萬千,“以鐵如意擊石吟曰:重來三十年,感歎遊非昨。空餘夢寐存,九原詎可作。徘徊石刻前,淚灑秋風落。”詩刻于清源古道中段、俞大猷記事題刻西側(參見《泉州山川.清源山》)。同時,陳第還有《元夕宿泉州洛陽橋》詩(《泉州橋樑.洛陽橋》)。

萬曆三十年十二月(一六○三年一月),隨都司沈有容率軍到臺灣,擊退倭寇,寫下有關高山族歷史的《東番記》。

陳第雖為武將,但著述甚勤,又精於音韻之學,著有《毛詩古音考》、《屈(屈原)、宋(宋玉)古音考》等。 陳第又是藏書家,有《世善堂書目》。均傳於世。

 

陳詔

字子宣,號紫雲,明.晉江人。曾祖陳安,任工部主事;祖父陳初,任海豐教喻。

陳詔家學淵源,自小飽讀詩書,精研《禹貢》等水利專著。

明.隆慶庚午(一五七○年)、辛未(一五七一年),陳詔連捷進士。初授工部虞衡主事,督早盔甲;繼而領屯田員外郎,主修昭陵。他任事認真負責,總能節縮費用取得成功。一次,皇帝突然提出要視察皇陵,急需在通往皇陵路上修一座朝宗橋,倉促之間,任命陳詔主持工程。陳詔將工匠分成若干組,分工合作,“平土固基,累石為墩,鑿連竅,鉗鐵錠,煮糯為埴,調灰錮卻”,幾個時辰即成,人皆以為奇跡。

萬曆丙子(一五七六年),陳詔任都水司郎中。時江蘇高郵湖嚴重水患,陳詔親臨湖區視察,建議先行疏泄下流,放儀真、南通州水閘,泄湖水入海。陳詔採用京城造橋方法,運籌得當,五個月便修復了四十餘裏長的舊堤。當地官員準備就此結束工程,陳詔認為還不到時候,堤岸得增高三尺才行。但地方上因經費有限,便停工了。不久洪峰一來,水高沒堤,最終還是按陳詔的主意加高堤岸,淮陽一帶水患才得消除。

萬曆乙亥(一五七五年)五月,颱風巨潮將浙江鹽官石、土二塘沖坍,平地水高三尺,百姓死亡無數。陳詔受命三日即趕到海塘,廣泛徵求當地父老意見,以確定修堤方案。他不顧寒暑風露,日夜在工地上監察,即使一塊石頭琢得不合格,也責命工匠更換重砌。工程計修復石塘二五五○丈,土塘二六一六丈。堤外立椿橛二六○○丈,內開河道六○○○餘丈。原計劃用錢十九萬,以十餘年時間完成,在陳詔主持下,只花費十一萬錢,不到二年就完工了。

鹽官海塘工程告竣,陳詔又用三個月時間,督修了浙江海甯被海潮沖毀的二○○○餘丈海塘。這時,江浙巡撫奏請委任陳詔主管開澉浦河道以通蘇淞。陳詔指出,浙江百姓因屢興工程,勞憊非常,須先行賑濟,安頓百姓生活,方可再調夫役。上司採納,經一段時間休息,再舉工程,百姓踴躍投入,僅兩個月就開成河道。

陳詔經辦這些水利工程,數年如一日,“驅馳於暴風烈日之中,胼胝於沖濤突浪之表”,積勞成疾,不久因病告歸。萬曆十一年癸未(一五八三年)春,朝廷擬再調用陳詔,而他已在家鄉去世了,年僅四十八歲。

浙江百姓為紀念陳詔的功德,崇祀他於海鹽報功祠,嘉杭方志中也詳細記載他治水的事蹟。

 

陳晉接(一二○○~一二七一年)

字進叔,陳模之子,南宋.泉州晉江人,祖籍永春。

少習舉業,才藻秀髮,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年)徐元傑榜榜眼進士。初授編修,遷京師國子監司業、宗正卿。治理學,從學者甚眾,立教條,革陋習,不治生計,閉門玩讀,至寢食不廢。

晚年遭宋、元交戰之亂,隱居泉州紫帽山金粟下,詩樂斯守,至老不綴。鹹淳七年(一二七一年)十二月卒,壽七十二歲。

 

陳翊(一一七五~一二三五年)

字載物,南宋.泉州晉江人。少從朱熹學,以文章名于時,又工詩,有文集。

宋.甯宗開禧元年(一二○五年),登“毛自知榜”進士第三名(探花)。累官戶部員外郎、知制誥,曆授樞密院編修、同安鹽稅,上書言時弊,慨慷盡言。出知南康軍,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轉兵部主事,定策擊退進犯安豐之金兵。理宗端平間(一二三四~一二三六年),先後參與平定晏彪、陳三槍等反亂,議政與史彌遠不合。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年)九月卒,壽六十一歲。

 

陳有綱(一五七四~一六四三年)

字用謙,號豫庭,明.泉州永甯衛所(今石獅永寧)人。

五歲能作鬥大字,長為諸生,屢讀書塾。少好武藝,讀兵書數十卷。

明.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武舉第三名(武探花),授南直荻港。南直荻港上距池州,下據廬州、太平二府,群盜出沒,巧脫殲敵。在任十年,改廣東督標都司,委署南頭副總兵,以母老辭。

明末授武英殿編修,遷兵部主事,晉員外郎,旋轉南海兵備道道員、軍器監丞。天啟元年(一亡二一年)累遷前鋒遊擊,巡撫張國撫賞其武功,推為中軍守備,守六合,禦農民軍。

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出守太湖,轉任廣東南澳副總兵。島外倭寇百艘突入內洋,陳有綱發炮先登,斬賊百人,蕩平東南一路倭寇。

後辭朝而歸,迎養伯父母、二弟,未達而卒。墓在石獅永寧崗內山土地後,俗稱“探花墓”。

 

陳常夏(一六三○~一六九四年)

字長賓,號江園,晚號鐵山,清·泉州晉江金井人。本姓郜,先祖南靖籍,安境清貧,以授徒為生。

清.順治十八年甲辰(一六六一年)會試第一人(會元)。授編修,曆中允,進內閣中書,充浙江、惠潮道員、貴州、江南鄉試副考官,充史館纂修官及殿試讀卷官。能文章,熟掌故,所至必究人心風俗之得失,及民俗利弊之興革。選給事中,署浙江鹽法。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六月,累官米脂知縣。

後以足疾辭歸,常與南明遺臣、流民、僧徒等在一起,撫濟“遷界”中流離失所的百姓。晚年聲望益高,學者尊為“鐵山先生”。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年)十一月,卒於家。

 

陳道基(一五一九~一五九三年)

字以中,號我渡,明代人,祖籍同安,徙居晉江。

嘉靖二十八年已酉(一五四九年)、二十九年庚戌(一五五○年)聯第進士。初授浙江嘉善知縣,廉約明恕,吏民敬重,以卓越才能而聞名。後母卒回家奔喪。守制期滿,複任雲南道監察禦史。

巡按廣西時,邊疆諸官吏類多走馬觀花,不良官吏則望風而退。陳道基詢民之疾苦,興利除弊,革除陋習。

巡按廣東時,柘林發生兵叛劫會事件,省城門盡閉,商民數千萬流落鄉下。陳道基嚴兵把守,坐鎮指揮,安撫災民,納入振飭,各郡邑官員應聲為民之冤昭雪。

上述諸多措施,方法得當,積望於民,擢太僕寺少卿。後轉任南京鴻臚寺卿,為小人所排擠。

出為四川副使,遷廣西參政。恪守盡力,屬邑有變,察其所能,量才使用,令秩捍尉各一人,以備殲巢遂戰。又城西南河流橫溢,陳道基為築橫橋,而東至灕江。公私分明,清廉從政。

再遷浙江按察使,拜南京都察院右僉都禦史,任職一年,即改任北京應天。

陳道基巡撫應天時,高拱複相,修徐階舊宿。陳道基外調時,部臣把他調入朝廷任職。徐階感到籍手為憾,而陳道基對徐階更加敬重。

吳中巨室為猾,少持無甯日,陳道基檄下所司,諸告密株連者置勿問。

漂陽史氏,有奴誣主者,下奴獄論死,自是告訐之風頓息,吳中人慶若更生。

言官吳某複揣柄臣,微指誣摘其短,即日解組行歸。遭外艱,讀禮鍵戶。

廷議用宿望,起巡撫順天。遷南京大理寺卿,進南京戶部右侍郎,尋以工部左侍郎,召入督陵工,遷刑部南京尚書。言官複疏其短,再疏乞歸,竟得請。

陳道基長身玉立,廣采豐歡,性抗挺自負。崇長厚,既為列卿,見鄉先達,浚巡隅坐。其接後進,必與鈞禮。曆宦不攜家室,不置妾騰。晚歲複寢一室,左圖右史,縑幃蕭然寒素。喜談星堪。

卒,撫按以聞於朝,賜祭葬。墓在晉江磁灶,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為寫墓誌銘。祀於泉州府鄉賢名宦祠,新門街臨漳門內立有“尚書”石牌坊。

 

陳用賓(一五五○~一六一七年)

字道亨,號毓台,明.泉州晉江人。祖父陳遜,以孫貴,贈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父陳春,以子貴,累贈都察院右僉都禦史。

陳用賓於明.隆慶元年丁卯(一五亡七年)中舉人,隆慶五年辛未(一五七一年)與同邑郭宗盤、趙日新、陳日新、陳詔、李忱等人並中“張元忭榜”進士。

初授長洲令。禮賢下士,勤政愛民,努力摒除宿弊,做到平賦清獄,案無留牘。在催科上,鳩斂有法,民不煩擾。經考核,召入京為禦史,巡監河東,做了許多為民解憂的好事。改按淮陽,兼督學政,考校薦劾,絕無私心,持正秉公。

時首輔張居正與中官馮保狼狽為奸,專擅威福,朝廷臣僚明爭暗鬥成風。陳用賓不俯從于張居正,被出為四川參議、浙江副使,轉參政。所到之處,忠於職守,升為按察使、湖廣布政使。

萬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西南邊陲多事,晉陳用賓為都禦史巡撫雲南。

陳用賓素負雄略,用兵如神。才下車,人不歇息,立即查察滇西地形地勢,題設蠻哈守備。當緬賊入寇,用間諜檄暹邏國襲其後,牽制敵人進攻。猛卯蠻勾緬抅亂,陳用賓檄木邦以夷攻夷,多俺及其子皆被殺。於是,滇西騰沖等許多地方得以平定。朝廷聞捷,賜敕賚金。

陳用賓並不松戒,從長遠上考慮,對永昌(保山)、金騰等屢遭緬患的地方,于銅壁諸處,設八關二堡;開屯田,收米養兵,不但節省軍糧轉運費用,而且消除遠水救不了近火之慮。緬賊為惡成性,複糾集匪卒,欲吞蠻莫,企圖攻佔思化。陳用賓早有準備,立即擇將出兵,大敗賊犯,擒賊十六人,斬丙測,獲戰象三只,戰馬三十六匹。朝廷得到捷報,除法賞銀幣外,晉陳用賓右副都禦史。

那個時候,順寧府土舍猛廷瑞(孟獲後裔)與土官奉教之族奉學,謀奪大侯州印,焚州治及所錫敕書,毀瀾滄、雲龍二橋,氣勢洶洶。陳用賓立即上疏,建議先撫後攻,即令猛廷瑞執奉學贖罪;如猛廷瑞不從,則以兵臨之。廷議同意。

猛廷瑞不理朝廷的諭旨,直待大兵臨陣,刀槍並舉,猛廷瑞計窮,走投無路,才斬奉學首級,獻交監軍李先著,同時送以黃金百兩、白金六百。李先著受賄,將猛廷瑞悄悄放走,終以受賄縱賊之罪,逮至京城,病卒。

猛廷瑞反復,陳用賓均採用征撫結合的辦法,從而把這個地區的判亂平定。於是晉升右都禦史兼兵部右侍郎。

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稅使楊榮開採寶進井,既舞弊作奸,又招引西南賊患,引起民恨。陳用賓不畏權勢,疏陳其罪狀,請速將礦稅停罷,拘其羽翼爪牙,盡置以法。但朝廷腐敗,內外通連一氣,陳用賓“疏皆留中”,沒法上達。

至此,陳用賓撫滇已曆十餘年,時時惦念老母,幾番疏請乞歸,都得不到允許。

武定土官阿克,在嘉靖、隆慶間屢叛討平。州人鄭舉謀阿克起兵複故地。當時知府陳典知其謀,畏怯兇惡,攜印避入省城。

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武定很快被阿克所陷。阿克為了索印,長驅至省城,焚掠民屋,聲稱索不到武定印誓不甘休。士民環跪“泣請權宜出印與之,計紿賊去,徵兵分道進攻。”陳用賓苦於徵調未至,為了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只得用此權宜之計。阿克得印退兵,陳用賓指揮一鼓作氣追擊,擒其巨魁十二人,活捉阿克,收回武定印。

正在宣捷間,才知柄政者正是李先著的同年同鄉,他為了替李先著報仇,令其私人連疏,誣告陳用賓“棄印”之罪。陳用賓被逮捕下京都獄。刑部員外郎黃克纘深知其冤,上疏營救,受李先著的黨羽李樸等人的攻擊。繼陳用賓撫雲南的周敬松,知道滇人對陳用賓非常欽敬,憐其無辜系獄,也疏請貸之,但都被柄政者不報。

陳用賓在獄中九年,染疾成病,司寇允許他移出外面治療,遂卒,追諡襄毅。

著有《悟真篇注疏》、《還真大旨》、《大道指南》、《道德經契心錄》、《還初筆記》、《伊川三大難事說》、《達意草》等。

 

陳步蟾(一八○八~一八七九年)

字修鏡,又字桂屏,清.道光間南安縣千金廟臨漈(今金淘鎮藝林村)人,嘉慶戊辰年(一八○八年)生,陳國仕之父。

陳步蟾十歲時,其父陳元鼎挈之泉州郡城,居文山鋪上帝裏。十九歲補弟子員,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優貢,恩獎五品銜中書科中收。陳步蟾“為孝為慈,可仿可則,且勇於善舉。郡守所籌,養老恤嫠育嬰,以及倉儲義壟,為其發端,力請而行。”

以文章書法著稱,當時泉州許多廟觀修復的碑記出自其手。

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劉耀椿出任福建興泉永道兼金廈兵備道,甫到泉州,正值“東西佛”又在醞釀一場大械鬥,劉耀椿視察泉州府庠、會見各界人士時,提出如何消彌“東西佛”陋習的命題,要大家獻策,一時應命者眾。陳步蟾呈《上大觀察泉州東西佛策》,錄存于其子陳國仕編《豐州集稿.卷十一》。陳國仕稱:“先君子蒙取闔屬第一名。”

清.光緒已卯年(一八七九年)卒,年七十二歲。

 

陳國仕(一八五一~一九二四年)

清末民初泉郡文山鋪人,陳步蟾之子。

光緒間(一八七五~一九○八年)任豐州書房山長。

輯錄《豐州集稿》,保存大量泉州古文獻。該書手稿收藏于廈門大學圖書館,一九九二年十月經南安縣誌編纂委員會整理出版。

 

陳易

字緩之,南宋.永春縣人。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年)進士。

從朱熹學,朱熹嘗稱其為學頗得次第。或問朱熹與延平驗中(李侗)於未發之前,是何氣象?陳易說:“持守良久,亦自可見。”著有《語孟解》。

 

陳齊仲

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

劉樹勳《閩學源流》(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載:在陳齊仲向朱熹問學過程中,朱熹曾致書與之論《詩解》,論“忠恕”之旨;指出學問當以“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為本,解經須于“平易明白”中薦取。

 

陳淳(一一五三~一二一七年)

字安卿,號北溪,南宋.漳州龍溪人。朱熹門人。

陳淳少年時代,林宗臣引導他讀《近思錄》。朱熹守漳州時,陳淳持《自警詩》請教,朱熹則知其學問根底,相見恨晚,有“吾南來喜得陳淳”之語(乾隆《泉州府志.卷二九.名宦》)。

清.乾隆《安溪縣誌.宦績》記陳淳講學於泉州、莆田,對朱子學辯說條暢,不遺餘力地弘揚師道,“信從者眾”。

查方志所記載陳淳的弟子,如永春縣卓琮、黃以翼(乾隆《永春州志.卷二六.人物.儒林》),晉江縣王雋、王稼(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八.人物.理學》),南安縣王昭複、諸葛玨(民國《南安縣誌.卷二九.人物志》),等等。

陳淳的弟子“館陳北溪於家,筆授《字義》行世”,稱其學“體認精實”,“詳說而反約”,將其著“鋟梓行世”。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授陳淳安溪縣主簿,泉南諸生盼望繼續得其教澤,但陳淳在即將上任時辭世。

著有《大學中庸論孟口義》、《北溪字義》、《詩禮女學》等。

 

陳朝嘉

乳名檀,號君達,明末.石獅市永甯鎮岑兜村(雅稱銀江)人,生於明·祟禎癸酉年(一六三三年)。

岑兜地處海濱,早期村民以海為田,海外交通貿易發達。據族譜記載,明代即有人出洋謀生,入清以後華僑漸多。據《朝嘉陳氏三房家乘》載,該房明末清初最早出洋者為陳朝嘉。

陳檀父早逝,遺腹而生,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十三歲時其母亦逝。陳檀孑然一身,跟隨姑父藍三爹前往海外通商貿易。後來,陳檀到交趾(今越南)尋找在交趾任巡撫的表兄袁天章,居留交趾。

清.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廣東虎頭門都司劉世虎、把總劉貴帶兵一○四名征戰廣西,遭風飄到交趾,船破人存,兵丁求乞於市。陳檀遂與袁天章商議,由自己買船置貨,袁天章出具照牌,並撥土番四十八名為水手,于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年)親自把劉世虎等人送回廣東。

兩廣部院題參劉世虎等臨陣退卻,並通番人陳檀等欲謀取州縣等情,將劉世虎等人囚禁候旨,其中香山縣姚啟聖被革職追贓。於是,陳檀便與劉世虎、姚啟聖結拜為兄弟。八月,康熙皇帝派欽差大臣到廣東審理。經數月調查,欽差于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返京將實情上奏。不久,朝廷降旨,命劉世虎等各官復原職,兵丁各歸本營;陳檀不忘故國,殊為可嘉,派往交趾複命。陳檀因感激朝廷恩典,遂改諱朝嘉。

康熙九年(一六七○年),陳朝嘉返交趾複命。番王甚喜,欲封他為官,陳朝嘉婉言謝絕,仍繼續浮槎泛海,與日本、蘇州、廣州等地通商貿易。

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陳朝嘉在蘇州遇故友高士奇。高士奇是浙江寧波人,前曾任錢塘教讀。蘇州重逢時,高士奇已為布衣翰林。他在虎邱置酒設宴,招待陳朝嘉,談心敘舊。數日後,高士奇又贈詩雲:

 “飛帆迎接姑蘇城,盡日舟中聽水聲。

  萬里江山皆自得,一時高興動人情;

  當今聖主稱鄉譽,況複夷王識姓名。

  日暮詩成相見晚,秋風月色共榮榮。”

 

陳勳

字孔敬,號樂泉,陳光之後,明.萬曆年間永春縣一都鎮人。為一都巨富,急公尚義,樂善好施。

墓在一都鎮黃沙村草洋水尾,面積約一千八百平方米,為夫妻雙葬,兩邊對聯“日月長相伴,溪山老故人”字跡依然可見。墓右側有兩幅石雕神像,墓門兩旁還有右灰塑制的石獅、石虎,一九九○年被盜挖。其明代御賜“冠帶義士”墓誌銘被發現,現存于黃沙村黃開國家。

墓誌銘為烏石製作,長五十釐米,寬三十釐米,厚三釐米,為當時江西九江府通判顏廷榘撰文,奉敕提督楊道會篆蓋,江西按察司李開藻書丹。墓誌銘應有兩塊,發現的這一塊是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缺如。

墓誌銘記載,帝賜陳樂泉“冠服備賓價之位”。還記載他的事蹟雲:“萬曆十三年,邊餉乏。有旨,民能助邊者與冠帶榮身,君然應詔。明年饑,檄民實倉賑貸,邑城圮,檄民助工修築,君皆不靳百金。若造橋樑,修蹊路,掩骼施木,飯僧建壇,皆出一念之善,無望報者,其好義之類如此……”

永春岱山岩裏的石碑還有陳樂泉捐資並倡修岱山岩的記載。

 

陳聖

字址盤,號廷銘,清.安溪縣崇善裏彭格鄉(今蓬萊鎮彭格村)人。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十月初三日生。父陳傳把在廈門做生意多年,有積蓄,回家鄉置田宅,家道寬裕。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安溪鄰近州縣大旱,米貴如珠。加之地租剝削,捐稅繁重,農民生活,水深火熱。當時太平軍發展到長江流域,福建一些地方農民紛紛暴動響應。同安人黃位和黃德美叔侄二人領導小刀會于漳、廈沿海一帶起義,永春人林俊領導紅錢會於永春德化山區起義。

陳聖暗中與吾都陳羨蘭招集數百人,以學武為名,策劃“造反”,並議定以“除清複明”為號召。同年農曆五月初旬,推吾都鄉武解元陳陸書為正元帥,陳聖為副元帥,陳羨蘭為軍師,在吾都鄉溪沙埔豎起“除清複明統兵大元帥陳陸書”旗號。

起義軍沿溪而下,向安溪縣城西門進攻,知縣陳鳳音倉皇逃匿後垵鄉,急請援兵。陳聖進城後,自知兵力不足,難以固守,旋自動從容退出。爾後,他又組織兵力一再進攻縣城,終因孤軍作戰,未能取得成功。

失敗後,南渡新加坡,一去不回,不知所終。

陳聖起義,以陳陸書為主帥。知縣上報,要治陳陸書罪,因攻城之日,陳陸書剛好在泉州知府鐘本處,泉州城內禦史陳慶鏞亦予證實,陳陸書得以開脫。

 

陳浚芝

字瑞階,號紉石,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生。祖籍安溪縣長泰裏經嶺鄉(今城廂鄉經嶺村),其先世渡台經商,定居新竹縣。

光緒間,浚芝舉孝廉,授知縣,因清理田賦及奏辦全台團練有政績,擢五品銜,候補同知,誥授奉政大夫。掌教臺北明志書院時,曾與布政使唐景嵩、舉人林鶴年倡設“台陽吟社”,著有《竹梅吟草》。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戰起,浚芝協辦臺灣防務以備寇。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清廷割讓臺灣。浚芝與臺灣名士邱逢甲等聯名奏請增加賠款以易臺灣,勿割地資敵。書上,不報。浚芝勸唐景嵩成立臺灣民主國,領導軍民抗日,並請召台南劉永福將軍北上,部署抗敵機宜。後唐景嵩軟弱無能,且不聽黑旗將軍劉永福意見,聞日本佔領軍懸賞六十萬銀兩欲購其首級,大驚失色,不聽軍民挽留,立即辭卸總統職位,假扮商人,乘輪內逃。臺北失陷後,台南亦告失守。浚芝見局勢已無可挽回,義憤填膺,縱橫淚下。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秋,浚芝攜眷內渡,歸安溪,掌教考亭、崇文兩書院。

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浚芝登進士第,目睹清政日非,遂無意仕進,歸隱經嶺。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在經嶺病逝。

 

陳豪

後改名陳好,宋.晉江人。清.乾隆年間修《泉州府志》,將陳豪的事蹟收人《宋忠義傳》。

陳豪年少聰穎,倜儻負氣,以貢入太學。與太學生丹陽人陳東相友善,結為知已。

北宋.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二月,宋.欽宗昏庸無能,受奸相李邦彥之流的迷惑,對金國屈膝求和,罷免主戰派抗金名將李綱。陳東聞訊,與陳豪等太學生聯名上書。指出:“李邦彥等不顧國家長久之計,徒欲沮李綱成謀以快私憤。李綱罷命一傳,兵民騷動,至於流涕”。要求“複用李綱而斥邦彥等”。太學生伏闕上書的消息傳開後,“軍民不期而集者數萬人……撾壞登聞數,喧呼動地。”宋欽宗只好收回成命,讓李綱複職,主持京師防務。(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五六》)

事後,李邦彥指使王時雍準備將陳東、陳豪等人治罪,眾人不服,太學震動。朝廷只好任命著名學者楊時為祭酒,又派聶昌到太學安撫諸生。陳東見朝廷腐敗,奸臣當道,便離開京師返回鎮江家中。陳豪與陳東惜別後,跟隨楊時學習儒學。

南宋.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宋.高宗初掌朝政,任命李綱為相,同時下詔召陳東回京師,以籠絡人心。但高宗信任奸臣黃潛善、汪伯彥,無心收復中原,一心想南渡以求苟安。結果,李綱僅擔任七十七天丞相便被迫辭職,“凡綱所規劃軍民之政,一切廢罷。”

陳東、陳豪聯絡知已再次上書,提出三條建議:“乞留李綱而罷黃潛善、汪伯彥”;“請新征以還二聖,治諸將不進兵之罪,以作士氣”;“車駕回京師,勿幸金陵”。

高宗于同年八月殺陳東、歐陽澈。消息傳來,“識與不識者皆為流涕”。(《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陳東》)

陳東死後,陳豪改名陳好,南流瓊州,其子孫遂繁衍於此。

 

陳策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覺羅滿保.附:陳策》:

策,字鍾侯,福建晉江人。由銅山守備調淡水。

一貴陷臺灣,策孤軍力守一隅。奸人苑景文入境煽誘,擒誅之。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覺羅滿保》:“(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鳳山民朱一貴為亂。臺灣知府王珍苛稅濫刑,鳳山民黃殿、李勇、吳外等集數百人謀變,一貴素販鴨,讬明裔以為渠。劫岡山塘、檳榔林二汛,掠軍器,眾益聚,遂破縣城,進陷臺灣。總兵歐陽凱等率兵禦賊,師敗績,死之。台廈道梁文煊等走澎湖。”

師下臺灣,滿保檄剿北路,複南嵌、竹塹、中港、後壟、吞霄、大甲諸社。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覺羅滿保》:“淡水營守備陳策使詣廈門乞援,滿保移會巡撫呂猶龍,遣兵自閩安渡淡水。未幾,南澳鎮總兵藍廷珍率舟師至,滿保命統水陸軍,會提督施世驃於澎湖,剋期進剿。六月,世驃、廷珍攻鹿耳門,敗賊安平鎮,遂克臺灣。”

以功擢臺灣總兵,加左都督。

《清史稿.卷二八四.列傳七一.覺羅滿保》:“(福建浙江總督)滿保……疏言:‘賊起,惟守備陳策鼓勵兵民,堅守汛地,待大兵進援,奮力效忠。’命擢臺灣總兵。”

卒。

 

陳福山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七.明仕績》載,陳福山,明.泉州府同安縣人。洪武進士,任零陵令,頗得民心。永樂丁亥(一四○七年),“征入纂修《大典》(《永樂大典》)”。功成後,“改江山縣訓導,升瀧水教諭。”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