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開元寺州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開元寺

紫雲寺、蓮花道場、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

沿革

黃守恭舍桑園建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開元寺,一名紫雲寺,在肅清門外。

舊為州民黃守恭園地。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八閩通志》作嗣聖三年),守恭夢僧欲化其地為寺,辭曰:‘待桑樹生蓮花乃可耳。’不數日,桑樹盡生蓮花,守恭即舍為寺,建大悲閣及正殿,賜額‘蓮花寺’。”

明.崇禎癸末(一六四三年)釋元賢《泉州開元寺志》載:“唐.垂拱二年乙酉(六八六年)二月,州民黃守恭晝夢一僧乞其地為寺,恭曰:‘須樹產白蓮乃可。’僧喜謝,忽失所在。越二日,桑樹果產白蓮。有司以瑞聞,乞置道場,制曰可,乃賜蓮花名。”

據《泉州府志》、唐.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以及《泉州市志.黃守恭傳》載:“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黃守恭感桑蓮肇瑞,遂舍宅建寺。有司延匡護大師主持。建殿時,嘗有紫雲覆地,因名紫雲大殿。”

《鯉城區志.卷三十六.人物.黃守恭》亦載:“黃守恭……辟桑園周圍七華里……。當時有高僧匡護,俗姓丘,來西洞州(今鯉城區)一帶傳播佛教,屢次登門求守恭獻地建寺,他撥地建尊勝院,供匡護講經說法。垂拱二年(六八六年)桑園出現桑樹開蓮花的祥瑞之兆,黃守恭就此舍園建寺,請匡護主持工程。”

黃守恭生活的年代是初唐時期,唐王朝建立者高祖.李淵虔誠信奉道教,尊奉老子李耳為皇室始祖,自稱李耳後裔。李唐皇帝極力扶持道教,意在借助神權來鞏固剛建立不久唐朝政權。唐太宗明確宣佈李耳為李家皇室祖先,把太上老君的名位放在釋伽牟尼之上,道士的地位高於僧尼的地位。在道教的一些經典中,也宣揚散財救窮、自食其力的內容。這些思想對年輕的黃守恭不能不產生影響。

同樣在初唐的武則天統治時期(六八四~七○四年),出於爭奪統治權的需要,她大力扶持佛教,所以在她將近20年的當政時期,成為中國古代佛教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武則天詔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佛教的新教派——南派“禪宗”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廣建廟宇、塑造大佛、鑄九鼎……。黃守恭獻桑園建寺廟的垂拱二年,正是武則天以武后稱制的第三個年頭,也是各地建佛教寺廟的高潮時期。

定名開元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八閩通志》:

初名白蓮瑞應道場,後名蓮花寺。

【又名紫雲寺,“時有紫雲蓋地之瑞,因以得名”。(《溫陵開元寺志》)】

長壽(六九二~六九四年)中,改名‘興教’;

神龍(七○五~七○七年)中,改名龍興。

(玄宗)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勅天下佛寺皆名開元,遂改今額。”

【據《泉州府志》、唐.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以及《泉州市志.黃守恭傳》載:“寺建成後,初名蓮花道場,自垂拱迄開元四易寺號,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始稱開元寺。寺東側建檀樾祠奉祀黃守恭祿位,為紫雲黃氏祖庭。”

《鯉城區志.卷三十六人物.黃守恭》亦載:“寺建成,初名白蓮花應瑞道場,後改稱蓮花寺。開元年間改名開元寺。黃守恭被尊為長者,僧眾於寺西翼為之建檀樾祠,世代奉祀。”】

其他建築

唐.大中八年(八五四年),造六角形寶篋印陀羅尼經幢。

唐.鹹通六年(八六五年),寺僧文偁募化造塔,位於寺東側,原為木塔,凡九級,六年方成,賜名鎮國。

唐末,開元寺佛殿、經樓、鐘樓一夕飛燼。乾寧四年(八九七年)十一月,泉州刺史王審邽重建開元寺,保留以前規制,大佛殿居中,東北隅建鐘樓,西北隅建經樓。監察禦史黃滔作文《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 勒石以紀其事。

唐.天複元年(九○一年),判軍事朱弘宵創地藏院,並置寺田延接僧行昭居之。行昭在大殿之後浚甘露井。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所載,唐代開元寺著名住僧有:

“匡護,開元寺世祖,律行良謹。”

“令言,居開元寺,苦行,習內典,俗呼化身和尚。”令言屬天臺宗,大中二年(八四八年)於開元寺西創支院“西羅漢院”。

“知亮,南唐時居開元東律巷。恒袒一膊,行乞于市,祁寒雪霜中亦然。後移居德化戴雲山,不火累一月。堆豗獨坐,虎馴其側。有詩曰:‘戴雲山頂白雲齊,登頂方知世界低。異草奇花人不識,一池分作九條溪。’宋.大中十二年逝。”(所載知亮即智亮,天竺僧人,又稱“袒膊和尚”,應為唐.大中間〔八四七~八五九〕,《縣誌》列于宋代,作“南唐”、“宋.大中十二年”等語,有誤。)

“文偁,募化造塔於開元寺東,凡工值使匠自取之,多取則迷方不知所如。六年塔成,賜名鎮國。乾符三年(八七六年)化,年七十九。”

“常笈,南安延福寺無等弟子。吳栻贈詩雲:‘炎蒸庭柏外,杖履雨花間。’林鄂迎入郡城,以開元舊法華延笈主之。”

另:大中元年至六年(八四七~八五二)間,華嚴宗僧行標曾駐錫開元寺。

唐《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

唐.乾寧四年(八九七年),監察禦史黃滔撰《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載,“垂拱二年,郡儒黃守恭宅……舍(宅地)為蓮花道場……遂為開元寺焉。嘗有紫雲覆寺至地,至今凡草不生,其庭大矣哉……垂雲薙草,天啟地靈之如是,則開元實寺之冠,斯又冠開元焉”。

這裏說的是自唐.垂拱以來,泉州開元寺流傳的美好神話傳說。至今,泉州開元寺的“桑蓮古跡”、“紫雲殿”、“紫雲屏”等,都是承唐.垂拱以來的“垂雲薙草”的傳說而來的。《碑銘》又雲,泉州開元寺和“桑蓮、雲草”之盛名,“實寺之冠,斯又冠開元焉。”可知早在唐朝,泉州開元寺就是閩中諸寺中最有名的佛刹,而泉州開元寺以“桑蓮、雲草”為最為著名的勝景。

《泉州開元寺佛殿碑銘》記載了泉州開元寺自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以來的沿革,如載唐.垂拱二年建,稱蓮花道場,唐.永昌元年(六八九年)“升為興教寺”,再改為龍興寺,唐.玄宗開元年間改為開元寺。記錄了王審知的崇佛,是今日研究泉州開元寺歷史、泉州佛教史、泉州古代文化思想史和研究泉州古城史不可缺少的材料。

據《碑銘》雲,唐末“我州開元寺佛殿之與經樓、鐘樓,一夕飛燼”,其時泉州刺史王審邽“為茲郡之秋也……乃割俸三千緡,鳩工度木,煙岩雲穀”之中。第二年,“寶殿湧出,棟隆舊綺,梁修新虹……方珪叢鬥,楣承蟠螭,飛雲翼拱,文榱刻桷”。重建後的開元寺,競是“僧朝梵而谷應,升者骨冰,觀者目波,而五間兩廈昔之制也”。即泉州開元寺重修後,保留了以前的規制。其大殿佛像的排列次序是:“自東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左右真容、次彌勒佛、阿難迦葉、菩薩、衛神”。並說明這種排列次序,是以“法程之有常”為依據的。如今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佛像的排列與唐代大不一樣,則為以後歷次重修後改變的。

乾寧四年(八七六年),泉州開元寺重建,其佈局和規制是大佛殿居中,“東北隅則揭鐘樓,其鐘也新鑄,仍偉舊規;西北隅則揭經樓”。其新規制的形勢與“又立嶽峰,兩危蜃雲”相配合,“東瞰全城,西吞半郭”,尤為壯觀。這不但載明泉州古城址變遷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碑銘》還記載了唐末福建佛教大盛行,統治者崇拜佛教的情況。乾甯四年,王審知為福建觀察副使,“泊帥閩也,愈進其誠,繕經三千卷,皆極越藤之精,書工之妙”。王審知特別舉行隆重儀式,迎送佛經入重修後的泉州開元寺的揭經樓。其儀式是“駕以白馬十乘,送以府僧,迎以郡僧,置茲之樓”。唐末王審知的崇佛,泉州佛教的興盛,一目了然。

五代

五代.貞明二年(九一六年),閩王.王審知將擬于福州大都督府造塔的材木,浮江轉海至泉,於開元寺建無量壽塔,即西塔的前身。

據《泉州府志.版籍志》記,五代.王延鈞“遣官弓量田土,定為三等。以膏腴田地盡入寺觀,民間及得其磽窄者,先後如王延彬、陳洪進諸家,多舍田入寺……故寺田產米比民業獨重焉”。王延彬在泉州開元寺創千佛院,延僧省僜居之。

五代.閩國時,泉州刺史王審邽、王延彬父子篤信佛教,於開元寺西北創支院。王延彬大修功德,大興土木,為外地來泉之高僧在開元寺建造清吟院、清涼舍、浴室院、泗洲院、法興院、法華院、羅漢閣、千佛院、金自院。天複元年,又創淨外白衣院、上方院。此外,在泉州開元寺還創建茲恩院、天佑院、建法院和報劬律院,延請僧人居之。

當時佛教各宗派十分活躍,如唯識宗僧道昭居羅漢閣治唯識學,律師知琀為支院泗洲律院開山,禪宗青原系義存禪師再傳弟子、道溥禪師的弟子清豁居支院上方院。

廿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在泉州新華路距開元寺西塔約二十米的圍牆外,還曾出土一口小型唐代銅鐘,應是開元寺早期遺物。

梁.貞明年間(九一五~九二一年),節度使陳洪進延請僧棲岑演說西方《上生經》。

後唐.天成三年(九二八年),訓練使陳敬通鑄金身佛像。

後唐.長興元年(九三年),王延彬嗣子王繼崇任泉州刺史,創建清隱院,延禪僧師寂住持。

後晉.天福二年(九三七年),節度使留從效創建六祖東院,延請僧如岳居之。

南唐.保大四年(九四六年),王延政從子王繼勳建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石經幢。

南唐.保大間(九四三~九五七年),漳州刺史董思安,其妻率子全武,在泉州開元寺建棲隱禪寺,以薦冥福。

此外,在泉州塗關門外法石寶覺山附近烏墨山澳的山坡上,還發現梁.開平三年(九○九年)雕刻的石像,石像高一百七十釐米,立姿,赤腳踏仰蓮座。現在仍保存泉州開元寺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所載,五代開元寺著名住僧有:

“文超,策經為僧,博洽內外,學號宏教大師,擢僧正。唐.天祐(九○四~九○七)中,刺史王延彬以超能詩,構清吟院於開元殿東居之。壽七十九。”

“義英,出家開元浴寶院。閩王.審知造金銀二藏經,聞英善筆劄,征之繕寫,厚施以獎勞。英買田三十畝,歸粥院。”

“知琀,梁.貞明(九一五~九二一年)中為開元寺泗州院開山。預言休咎屢征,王延彬命署左街大德。年八十一卒。”

“文展,居開元寺法興院。秉戒高潔,閉門而坐。日常枵腹,不就王延彬之招。”

“宏則,文偁弟子。簡素不求贏餘,稍食亡有,雖王公予膏腴卻不納。王延彬贈句有‘莫怪我來偏禮足,蕭宮無個似吾師’之語。”

“省權,年二十二,能講律,延彬為創院開元寺,優禮之。”

“道昭,號惟識大師,居開元寺羅漢閣。南唐.保大八年(九五○年),詔征不赴。”

“從允,居開元寺,偽閩通文一年,取筆書伽陀,遂告寂。”

“省僜,仙遊人,王延彬創千佛院於開元寺居之。十年足不逾闑後,留從效複延主承天寺,宋初賜號真覺禪師。”

“挺贊,居開元寺,王延彬為金身院奉之。陳洪進治州,益嚴其道,而贊高年矣。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年)寂。”

“棲霞禪師,同安人,居開元寺,以道自高。州牧王繼勳將為廣居植糧,辭不受。嘗有客來止庵中,顧其寒色滿屋,解囊金以施,霞置諸床下。七年,客複至,將更施,霞笑曰:‘前惠尚存。’出視,塵封厚矣。客乃歎曰:‘如此道人,誰能垢之?’俛取舊金而去。”

“朝悟大師,西域人,來居開元寺,數有異征。既去,寺僧刻木為像奉之,號木頭陀,亦號挑燈道者。”

支院百區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曆五代至宋,更創支院百區。(《八閩通志》作“二百一十七”。)”

【《開元寺志》作一百一十七】

開元寺範圍南臨西街通衢,北至大寺後,東至台魁巷,西至孝感巷。原額田分佈于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以及仙遊、莆田、龍溪、長泰等縣。

各支院共存於開元寺,但不相統屬,各宗派也共存於開元寺。如熙寧年間(一○七七年),雲門宗有評禪師主支院棲隱禪院;元豐年間(一○七八~一○八五年),本州資壽院雲門宗捷禪師法嗣可遵禪師主尊勝院;建炎年間(一一二七~一一三○年),敦照律師居支院觀主院,並按《南山戒壇圖經》建甘露戒壇;淳熙年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淨土宗僧了性及其徒守淨創支院極樂院。

更築東西塔、甘露戒壇

北宋.天禧(一○一七~一○二一年)中,東塔改為十三級(木塔)。

北宋.天禧三年(一○一九年),始築甘露戒壇。

北宋.天對九年(一○三一年),泉州清涼院僧智賢募緣造陀羅尼經幢。

北宋.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年),西塔賜名“仁壽”。

南宋.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年),更築甘露戒壇,為壇五級。

南宋.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年),柳三娘造方形寶篋印經石塔二座,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年)王思問修。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年),東西兩塔災。淳熙(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間,了性禪師兩建之。

南宋.寶慶三年(一二二七年),東西塔複災,僧守淳易以磚,凡七級。

南宋.紹定元年(一二二八年),僧自證重建西塔,始易以石。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年)竣工,先東塔十年而成。

南宋.嘉熙二年(一二二八年),僧本洪重建東塔,亦易以石,僅一級而止。僧法權繼之,至第四級。晉江人天竺院講主作第五級及合尖,至淳祐十年(一二五○年)竣工,歷時十二年。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所載,宋代開元寺著名住僧有:

“僧宗已,主資聖院,夏講經聽者千人,後又主持承天寺、千佛院、寶林院。”

“道岑,齓年為開元藥師僧,蘊藉能下人。宋.建隆三年(九六二年),歸從效,以威明王廟改上生院居,岑為第一世。陳洪進繼治,予岑僧統印,賜號法濟大師。”

“清豁,居開元上方院,後居貴湖。刺史陳洪進奏賜紫方袍,號性空禪師。”

“至聰,居開元寺,說經妙乎空有。”

“戒環禪師,居開元寺,空寂自怡,深造道妙。”

“法周,住開元寺,號慧大師。咸平(九九八~一○○三年)中,郡守宿翰至寺訪之,行殿墀,見其下數莖草,指問曰:‘舊謂紫雲蓋地,凡草不生,因甚今卻有此?’周應聲曰:‘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時生。’翰深嘆服。天聖元年(一○二三年),趺坐而化。”

“本觀禪師(北宋.晉江人),熙寧間(一○六八~一○七七年),太守陳樞延主(開元寺)粥院,參政呂吉父複延主(開元寺)法華院。連奏賜錦衣及圓覺師號。後複連主大中、崇福、水陸諸寺。他如尊勝閣像、石筍橋亭,皆觀所造雲。年六十二卒。”

“可遵,胡髭碧眼,狀如胡僧。居清源遵岩,得施利則鏤金繕橋,構築殿藏,建三石塔於岩之百丈坪。元豐(一○七八~一○八五年)間,太守王祖道延主開元尊勝。”

“有朋禪師,元豐二年(一○七九年),泉守陳樞致朋主教開元寺。宣和六年甲辰(一一二四年)九月,忽筆偈雲:‘張公酒,李公醉,歸去來兮何所泥。打破虛空笑一場,金剛腳拄帝釋鼻。’跏趺坐化。”

“繼松,出家開元寺天佑院,清修自厲,未嘗惰容。夏則取水以飲行道,如是有年,時人名之曰‘施水道者’。”

“了性禪師,弟子守淨。(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中,開元東西兩塔災,至淳熙(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而性兩建之。紹熙間(一一九○~一一九四年),淨建資聖僧寺塔、嘉泰塔、繼新塔、廟、岩、堂、庵、橋凡十有七;其與性之建彌陀殿,創安溪龍津橋、晉江安濟橋,蓋功力相等雲。”

“宗達禪師,字無外,有詩名。居開元之普賢院。真德秀延以主崇福寺。”

“太初,嚴律行,兼能詩、古文。住開元尊勝。南劍守陳宓招主報恩寺。後真德秀延之大溈溫寺。嘗出《孟子夜氣章》以授學者,名《牛山經》。作文簡嚴有體,而雌黃蔡端明(蔡襄)《洛陽橋記》多三字者,至今傳言雲。”

“招慶,開元寺僧。僧眾問:‘如何是法意?’答曰:‘擾擾匆匆,晨雞暮鐘。’又問:‘如何是和尚家風?’答曰:‘一瓶兼一缽,到處是生涯。’”

元代泉州開元寺的規模很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元.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年),(宣政院功德使司)武靈劉鑒義(言于伯顏平章)奏將支院(一百二十院)合為一大寺,(世祖)賜額開元萬壽禪寺。

中為大雄殿,下為拜庭,朝賀講約,恭祝聖壽,詣此行禮。東西兩廊,庭外拜聖亭,山門,大門外紫雲屏,殿后戒壇,壇後禪堂,禪堂之左為黃氏檀樾祠。(又建法堂、寢堂。)”

禪風遠播,衲子競集

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年),延請臨濟宗楊歧派雪峰可湘禪師之徒妙恩任住持,為開山第一世。

妙恩,俗姓倪,泉州人。持律精苦,脅不沾席者四十餘年。遍參名宿,旋入雪峰,謁湘和尚蒙印可,聲價日騰起。妙恩慧解圓融,住持開元寺後,不以禪廢教,嘗注釋《彌勒上生經》,以見意焉。武林(杭州)南山羅漢殿災,妙恩因建羅漢殿于寺東廂,如數像之忄菐煥,一仿武林舊時。明 .釋明河《補續高僧傳》有傳。

其後四十年中,禪風遠播,衲子競集,寺僧達千人之多,“食常萬指”,是泉州開元寺最鼎盛的時期。

元.至元三十年(一二九三年)中,又建禪堂、雙桂堂、檀樾祠、伽蘭祠和祖師堂。

元.延祐六年(一三一九年),僧契祖繼住持大開元萬壽禪寺,垂四十年。

契祖,俗姓張,同安人,妙恩法子。善說法要。渾然天成,賜號佛心正悟禪師。明.釋明河《補續高僧傳》有傳,附於妙恩傳。

荒廢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元.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一三五七年),(甘露戒壇)災。”

元末天下紛亂,寺亦荒廢。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所載,元代開元寺著名住僧有:

“如照,從開元袒膊院道符出家,嘗典客雪峰,後出主泰山岩。大德八年(一三○四年),還領開元後堂,十年(一三○六年)移前堂。朝命賜號‘佛果宏覺大師’。”

“廣漩,禮開元寺如照為師。嘗詠鼠,有‘尋光來佛後,竊食犯僧殘’之句。知寺藏鑰,尋遷首眾。一日,縱筆大書曰:‘百年大醉,今日方醒。’遂隱幾而化。”

“伯福,為僧於積善院,後居開元寺為知事。嘗甃殿前大庭石井,泉之東西南北市鑿井若干口,眾人甘之。承天寺作龍藏及屋,皆求福為之,其後承天以堤董水田,福複助之金百。南安之蒙溪,其下可田,福墾築之,田成,歸之常住。”

“大圭,廖姓,資性敏慧,博究群書,兼精青烏學,入開元寺為僧。嘗賦詩曰:‘不讀東魯書,不知西來意。’自號夢觀。為文章簡嚴高古,無山林枯槁氣。所著有《夢觀集》、《紫雲開士傳》。”

漸次重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明.洪武、永樂間漸次重建。”

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明朝廷有旨,選派曹洞宗名僧正映住持泉州開元寺,諭曰:“著他去做住持。如今做住持難,善則欺侮爾,惡則譭謗爾。但清心潔已長久。欽此。”正映“開堂演法,眾志翕然”,“豎法堂,建甘露戒壇”,百廢俱修。

明.洪武三十三年(即建文二年,一四○○年),僧正映重構甘露戒壇。

禪風不竟

成化、宏治年間(一四六五~一五五年),開元寺出現“禪風不竟,雲散四方,叢林規則,日就陵夷”,住持“主席久虛”。寺產被豪右強佔,“由是寺之不能保故域者,十之七八矣”。

明.萬曆四年(一五七六年),建“紫雲屏”照壁。

明朝中後期,倭患日熾,泉州首當其衝。明軍雲屯泉州,駐軍佛寺。後因隨軍火藥匠、兵器匠急需工廠,開元寺、承天寺遂為“硝冶二匠”的工廠,“百灶雲屯,燼土山積”。每逢佛誕節日,地方官員來寺頂禮,也只好“側足傴僂灶下塵土旁,苟且終事”。在防倭的理由下,寺僧和地方官員對此隨意進佔佛寺的行為無可奈何。

黃文炳等增修

明.萬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年),泉州開元寺僧通楫、通全與裏人陳實、趙用贊等人,請求雲南副使黃文炳(黃守恭裔孫)出面,呈報觀察使楊乾銘,要求從寺中驅出軍匠及其眷屬。楊乾銘“毅然獨斷”,下令盡驅逐之。此後五十年,由地方官和寺僧發起多次重修,開元寺得以保存。但比起唐、五代的一百二十支院規模,“僅存十一於千百之間而已”。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間守恭裔孫、參政文炳(雲南副使)增修,郡守合肥竇公複捐修正殿。”

黃鳳翔記略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黃鳳翔記略:

‘吾郡開元寺,建自垂拱間,厥後次第營拓。區院之莊嚴,浮屠之俊麗,屹然為城西巨鎮,而有司習朝賀儀者詣焉。年所多曆,日就頹毀,故檀樾裔孫、憲副同安黃君,斥財鳩眾稍修葺之。而紫雲正殿工钜費繁,郡侯合肥竇公捐俸為倡,凡八閱月而工告竣。

竇侯將以入覲行,諸耆老方相率祈佛,冀諧所願。謂茲盛舉也,宜有紀,而屬筆于餘。

餘謂如來示法以無為宗,其視吾儒名教,猶之蒼與素,燕與越。然顧夫旛幢之供設,梵唄之讚頌,所為朝夕勤禱,展敬于空王者,厥禮一何重哉!數百年祗垣精舍,高皇帝綸音在焉。而諸司遙祝之儀,俯僂於剝棟頹楹之下,彼奉空王者計畫無複之耳。而析珪擔爵,北面稱臣子奚為者也?此竇侯所為目擊而心懼也。

余紀其事,而系以詩曰:

  銀函遙度,須彌嵂崒。國號毘尼,天日兜率。

  弄土為城,編茅覆佛。積縷萬千,貿花貢馝。

  發彼宏願,更無長物。瑤壇之祝,天子萬年。

  冠裳萃正,歲時有虔。尊聖弗飭,禮教虛懸。

  戒律具嚴,貪為慳緣。吾儒之教,亦複如然。

  懿哉郡侯,憑熊分虎。香風慈雲,慧日化雨。

  性根菩提,澤庇寧宇。稱陛肅趨,楓宸在覩。

  愛霈檀施,成茲義舉。淨財遞委,凡眾齊心。

  露澄風井,霞向雞林。層甍迎日,蓮座凝陰。

  令辰崇典,天鑒如臨。濟濟翼翼,以莫不欽。

  海國騰歡,群黎載德。頌公佳績,勝彼佛力。

  兼生其共,垂範罔極。爰勒峴碑,永鎮寶域。

  恒沙有盡,貞瑉弗泐。’”

天災人禍

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泉州大地震,東塔頂蓋折,邑人詹仰庇修。大雄寶殿亦受毀。

萬曆《泉州府志》載,嘉靖年間寇亂兵興,財政匱缺,加緊對寺院搜括,“寺在僧存者,內將四分給僧焚修,六分抽餉”。泉州開元寺原有寺田園二百七十三頃又九十一畝,但因明代寺院衰微,為維持寺院計,寺田被變賣,有時官府徵用,有時豪右大戶強佔,寺田在量減少。明政府財政無所出,嘉靖年間下令對寺田徵稅六(政府)四(寺院)分。萬曆年間競規定八(政府)二(寺院)分。因克剝過分,僧人紛紛訴訟,政府則認為“奸僧尋端起釁”,“捕系置對,蔓引株連”。至明末,泉州開元寺田僅剩二十六頃又八十六畝,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

明.崇禎八年(一六三五年),曹洞宗中興名僧元賢來寺開法,四眾雲集。

鄭芝龍重修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崇禎間南安鄭芝龍重修。”

明.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大參曾櫻、總兵鄭芝龍重建開元寺大雄寶殿,殿柱悉易以石,立柱九十四根。開元寺開始復蘇。

寺僧廣輪,董建開元寺大殿廊廡露臺,並三至江南,拜請藏經數萬本貯之。戒壇寺有藏經由此始。

崇禎(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末,殿堂存者十之三,支院二十餘雲。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所載,明代開元寺著名住僧有:

“正映,幼入三峰寺為僧。洪武(一三六八~一六九八年)中,選泉州開元寺住持。到寺,監法堂,建甘露戒壇,不二年,百廢俱修。”

“本源,幼不茹腥葷。嘗遊漳浦,坐道旁大石上,後石輒放光。漳人異之,為立靈嶺岩以居。還主開元。永樂(一四○三~一四二四年)間,敕征入京,奏對稱旨,屢受獎齎。”

“正派,住東塔院,有詩名。司寇詹仰庇以言事謫歸,緒屋北山巢雲岩,延派居之。每有題詠,膾炙人口。嘗題東塔殿柱雲:‘最上一層,也要諸人共造;現前五級,還從平地增修。’臨終示偈曰:‘勿毀勿贊,本無涯畔。雲渡長空,月浮碧漢。’壽七十九。”

“廣輪,為僧開元寺羼提庵,嘗董建開元大殿廊廡露臺。三至江南,拜請藏經數萬本貯之。戒壇寺有藏經由此始也。閉關三年。壽五十九卒。”

清初修繕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康熙初,僧維深創建開元寺東側准提禪林,尊奉准提觀音,宏傳天臺宗。僧為霖重修甘露戒壇。】

“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年),提帥王敏齋修東畔香積寺口廊,詹允捷為記碑在廊首。

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禪堂毀,後建。”

嘉慶玉德修及《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嘉慶十年乙丑(一八○五年),總督玉德禱雨有應,重修前、後殿及拜亭。

玉德自為記:

‘自古都會郡邑多有建大刹而奉香火者,原所以護國而庇民也。

泉郡開元寺,創自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其地原系黃氏宅基,因桑樹生蓮應夢,遵施基以建寺,名為蓮花寺。廟貌巍峨,雙塔聳峙。後毀於兵火者凡幾,歷代屢有禪僧信士踵而葺之。至前明萬曆年間,傾廢過甚,經黃氏之孫文炳重為修建,以至於今。

乙丑(嘉慶十年,一八○五年)春,餘因督緝洋匪,暫駐郡城。時雨澤愆期,農民望之甚殷。余虔禱於開元寺,是夜即大沛甘霖,連宵達旦,合郡士民莫不歡悅。是年轉歉為豐,咸歌大有,皆神靈之感應也。

餘見殿宇朽損,垣多坍塌,心甚戚焉。遂捐清俸而為之倡,郡守令亦皆共矢虔誠,集腋成裘,源源施助。於四月開工,八月告成。所有大殿,後殿,及拜亭、廊房,同行修整,煥然一新。

特將重修之年份,勒石以記之。’”

嘉慶盛本修及楊濱海《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嘉慶二十年乙亥(一八一五年),守盛本倡修前進及香積口廊。

楊濱海記:

‘紫雲寺昉自唐(垂拱)二年,四易名而開元,今不改,垂有千年,遞毀遞修不勝書。

癸酉(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夏,拜壇西金剛寮圮,佛像亦剝落殆半,寺僧及旁舍居人,購瓦椽覆之。

越明年甲戌(嘉慶十九年,一八一四年),郡憲盛公倡修,嗣是官紳洎諸善信傾囊樂助,乃以十月望興工,迄小除夕告竣。縻白金五百余鈒,監工掌賬者釋氏達衷也,董役者秦君維藩也,而勸宏願力間亦與事者蕭敦堂、楊雨庵也。

既成,因承僧請而識其略焉。’”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所載,清代開元寺著名住僧有:

“機銳,開元寺出家。鼓山道霈和尚登戒壇,出拂子付囑。旋開山崇福。既而瓊人延主圓通院。越歲歸崇福,建萬佛道場。滿期,沐浴結伽,登座留偈,擲筆而逝。”

“太積,落發紫雲寺。會鼓山道霈和尚來寺說法,即從稟戒。霈歸,隨往參叩。數載歸,建一葉庵以居,二十餘年逝。”

“德萃,為僧開元寺。康熙壬申(康熙卅一年,一六九二年),鼓山道霈和尚來寺開堂結制,眾推德萃入堂。逾年,從霈登鼓山,住八載。庚戌(雍正八年,一七三○年),至贛州崆峒山。癸醜(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春,至雲間青龍寺。丁巳(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游浙江諸叢林。戊午(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回閩,後仍歸開元寺,主戒壇。”

“宗標,年十七入開元寺為僧。往福清黃檗寺,受戒于廣超禪師,歸隱本寺之清居寮。康熙戊子(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再往福清繼檗山。祖席期滿。告歸,年八十三入寂。”

“明光,為僧開元寺湧幢庵,勤於參究,為詩清靈幽靜,迷離俗塵。尤工草書,求者無虛日。時有同寺僧如壽,精於楷書,與光齊名,時人稱曰:‘明光草,如壽真。’”

“海印,開元寺為僧,受戒於鼓山道霈和尚。雪峰照拙和尚病篤,趣到山,俾主法席。改六和樓為庫堡,募修大樓,下層築堂基,改山樓,易門徑,蓋方丈,塑佛像,百凡更新。修葺性天寺,改造虎頭岩。年八十一坐化。”

現規模

現存原規模的十分之一、二,面積尚有百餘畝(七.八萬平方米),南北長二百六十米,東西寬三百米。寺宇寬敞宏大。

中軸線自南至北建築群依次為:

  照牆“紫雲屏”。

  山門,即天王殿。

  拜亭和拜庭。

  大雄寶殿,又名百柱殿。

  甘露戒壇。

  藏經閣。

寺兩廂有長廊。東側有檀樾祠、准提寺(俗稱小開元)、東璧寺,西側有功德堂、尊勝院(又稱阿彌陀殿,現改建為弘一法師紀念館)、水陸寺。西長廊外側有“桑蓮古跡”。兩廊外草坪上有東西雙塔淩空對峙。

自紫雲屏照牆,經天王殿山門,至百柱結構之大雄寶殿,上登甘露戒壇,抵藏經閣,形成一完整的古建築體系。其飛天樂伎斗拱、毗廬蓮座木雕、釋迦護法泥塑、鎮國仁壽雙塔、須彌座身石刻,都是我國古代建築之科學藝術精華。

明.蔣德璟《雙塔記略》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收錄明.蔣德璟《雙塔記略》。文曰:

“淨師從紫雲寺住持清源西洞天,以予喜石,舍洞石見供,佐以乳泉一缶,曰:‘吾往來清源、紫雲間甚適也。’

紫雲有東塔殿,吾師派上人舊址,詹司寇題詩。

林禪榻處雖數楹,然以附塔陰涼可蹔憩。遂約黃公季弢,林公為盤,與予茗飲其下。而旴江鄧君應瑞者,征君潛谷先生曾孫也,遠來訪予,僑於寺東偏。因徼共坐,啖蔬菓,甚香潔。晚鐘鳴,起踏月繞東塔,禮數巡,出大殿。庭月如晝,複繞西塔數巡而歸。

按志:

紫雲寺,唐.垂拱(六八五~六八八年)中州民黃守恭故宅地舍為寺。

東鎮國塔,鹹通中(八六○~八七四年)文偁禪師以木為之,凡九級成之。明年,倉曹徐宗仁以佛舍利鎮塔中。北宋.天禧(一○一七~一○二一年)中,改為十三級。南宋.紹興乙亥(紹興廿五年,一一五五年)災,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僧了性重建。寶慶丁亥(寶慶三年,一二二七年)複災,僧守淳易以磚,凡七級。嘉熙戊戌(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僧本洪始易以石,僅一級而止。法權繼之,至第四級。天竺講主(即天錫)作第五級及合尖,凡十年始成。凡大住四十,大小梁各四十,大鬥百九十二,小鬥四百四十,枅四千,大拱百十有二,小拱八十,皆巨石為之。

西仁壽塔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年),號無量壽塔。北宋.政和甲午(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年)十月十日,有青黃光起塔中,高侵雲,須臾五色,質明乃滅,因賜名仁壽。南宋.紹興乙亥(紹興廿五年,一一五五年)災,淳熙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僧了性再造,複災。僧守淳易以磚。紹定元年(一二二八年),僧自證始易以石蓋,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年)始竣工,實先東塔十年雲。

二塔及蔡忠惠(蔡襄諡忠惠)萬安橋(洛陽橋),皆為海內冠。

丁醜(明.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仲夏十九日記。”

東塔(鎮國塔)

東塔又名鎮國塔,是開元寺東西塔之一,位於寺東側。

沿革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東塔號鎮國,唐·鹹通六年(八九六年)僧文偁以木為之,高九層,宋.天禧(一○一七~一○二一年)中增十三層。紹興乙亥(紹興廿五年,一一五五年)災,淳熙(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中僧了性重建,後又災,僧守淳改造磚塔,高七層。

《八閩通志》:五代.梁.貞明(九一五~九二○年)中創二木塔,宋.寶慶(一二二六~一二二七年)、嘉熙(一二三七~一二四○年)中俱毀,後易以石。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僧本洪易磚為石,僅一層止,僧法權繼造四層,僧天鍚姓尤造第五層,至淳祐十年(一二五○年)凡十三年工乃竣。”

“明.洪武甲戌(洪武廿七年,一三九四年)東塔竿偃,丁醜(洪武卅年,一三九七年)僧永安重修。

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地震,東塔頂蓋折,邑人詹仰庇為主緣,僧通全、宏詧、真曉募修。

【事畢,詹仰庇題七律《詠開元雙塔金標》:

 “石塔雙飛飄渺間,淩虛頂上結金團。

  晴光閃爍天中落,紫氣飄搖雲外寒。

  過雁猶驚明月動,騰龍誤作寶珠看。

  欲擎霄漢慚無力,萬古孤高一點丹。”】

國朝清.乾隆辛醜年(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年)颶風大作,東塔金頂墜地,守張嘉炎重修。”

形制

目前的東塔為南宋.嘉熙所建,五層,花崗石仿磚木平面八角攢尖頂樓閣式結構,是全國石構空心最高寶塔。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頂有鐵香爐、銅寶蓋、鍍金銅葫蘆,塔八角以鐵索鉤之。

【塔頂刹尖高托沃金銅葫蘆,八條鐵鏈從塔刹上盤系於八個角脊,角脊下共懸掛八個銅鈴,微風吹來,叮噹作響。】

每層環轉空洞,外為八窗,各有龕安石像一。

【塔身平面八角,每一層每一面安排二個左右並列的人物浮雕,而這二個人物之間必有“性類相近、回應對稱”的關係。五層共八十幅。浮雕根據每個人物的身份、年齡、外表特徵和規定情景,在最大二x一.二米至最小一X五x○六米的每一塊花崗岩石板雕成,表情生動,形神具備,和真人一般大小。】

兩壁翼以神像,外繞以簷廊,護以石欄。

【塔座呈須彌形,塔身轉角立依柱,柱頭出畢拱二跳承撩簷枋,塔簷均呈彎弧狀向外舒展,簷角高翹,飄然欲飛,既富閩南特色,又顯高雅非凡。塔的每層開四門設四龕,塔身外面均伸出平座勾欄,可供人繞塔憑眺。】

圍一十七丈二尺,高一十九丈三尺五寸。”

【實際底圍六十米,高四十八.二七米。】

須彌座束腰部分的佛傳圖浮雕

東塔須彌座束腰部分的佛傳圖浮雕是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這一列佛傳圖浮雕原有四十方,現僅存三十八方,皆用泉州的名產棗玉晶瑚青石雕成,石質柔韌,刻工精絕。其藝術水準,遠勝於塔身上的菩薩、天王和力士石雕。

這群佛教神話故事石雕的內容,大都取材印度,如“童子求偈”、“太子出遊”等,但石雕的人物裝束及周圍環境佈置,已經全部中國化了。這群藝術石雕作品,可稱古代建築中之瑰寶。考古學家認為,堪與南京棲霞寺、山西雲岡石窟的佛傳圖雕刻相媲美

一九三五年,瑞士人戴密微、德國人艾克合著《刺桐雙塔》一書,把這雕刻群譽為“神奇的雕刻藝術”。這一雕刻群,既反映宋代泉州佛教的文化藝術,又反映了宋代泉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

塔身浮雕

東塔名“鎮國塔”。從塔名看,可推測為尊仰佛祖釋迦牟尼佛而建。在佛教界談得上有“鎮國”威力者非佛祖釋迦牟尼佛莫屬。而從東塔位置看,在東居大位,能占坐大位之席者,亦非佛祖釋迦牟尼佛莫屬了。

東塔象徵東方娑婆世界,這從塔身上八十尊人物浮雕具象地表現出來。它的五層寓意五乘,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

第一層是人天乘。上面的浮雕是四大天王、天龍八部、金剛力士等諸天神將。他們的道果還處於人與天之間,位置最低,只負有把守門衛、保護佛法的職責。

第一層浮雕中的阿修羅,造型強烈誇張,咄咄逼人。他頭戴火焰冠,三頭六臂,兩手抱拳,一手托日,一手托月,一手持劍,一手指地,獠牙突出,怒目如鈴,滿臉殺氣,身穿一件無袖短衣,袒露胸脯,體魄雄健,胸脯和臂膀上肌肉隆起,淋漓盡致地刻畫出這位戰神敢向天帝拼死爭鬥的兇猛可畏氣勢。

第二層是聲聞乘。上面的浮雕是曾經親耳聆聽釋迦牟尼聲教、斷盡煩惱、不再輪回生死的阿羅漢。他們負有教化芸芸眾生、行仁施善、點化皈依佛門的任務。

第三層是緣覺乘。上面的浮雕,是在釋迦牟尼涅槃後,憑著自己的敏利機根而覺悟得道的尊者羅漢界的尊像,如降龍羅漢與伏虎羅漢。他們已修煉並掌握了絕技、法術、秘訣,能上能下,能文能武,是可走通人間和佛界的智能賢達者。

在第二、三層,有佛史記載來中國弘傳佛法最早的印度高僧竺法蘭與攝摩騰,有中國佛教五大宗派創始人法藏(華嚴宗)、玄奘(法相宗)、智豈頁(“豈頁”合一字,天臺宗)、慧遠(淨土宗)、達摩(禪宗),以及被奉為西方東土應化聖賢的豐幹、僧伽、寒山、拾得、慧思、寶誌、布袋和尚。

竺法蘭與攝摩騰並列,同是去西天求法的東晉·法顯與唐·玄奘並列,一對交好的著名詩僧寒山與拾得並列,梁武帝與達摩並列。大肚皮布袋和尚和藹可親,寒山、拾得詼諧滑稽,各得其趣。

第二層上的梁武帝剃了光頭,表示已捨身同泰寺。梁武帝與達摩並列,畫意是要表達達摩來中國,梁武帝召問佛法,達摩覺得梁武帝不識佛法真諦,便折葦渡江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第四層是菩薩乘。上面的浮雕,是中國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四大菩薩,以及其他菩薩大士。文殊與普賢是釋迦牟尼智和德的化身,伽葉與阿難是釋迦牟尼的近身脅侍,其他如觀音菩薩與勢至菩薩、香積菩薩與妙音菩薩、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等,兩個一對並列。他們善觀世音,知疾苦,行仁施善,廣發大慈大悲之恩,普施救苦救難法術。

第四層也有一個梁武帝,與光明菩薩並列。梁武帝高冠宮服,手執鮮花,腳登祥雲,面向光明菩薩。畫意是要表達梁武帝皈佛得道,光明菩薩來接引他上升西天級樂淨土(史實是,梁武帝是因侯景圍困台城餓死的)。

第五層是佛乘。上面的浮雕,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釋迦牟尼佛,以及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彌勒佛等。他們是佛教界的最高權威者,知過去,識現在;駕馭未來的三世尊佛,統轄三世一切的尊者。

第五層上,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與禪宗創始人菩提達摩並列,其原因是:釋迦牟尼出雪山坐菩提樹下思維四十九日,徹悟因果,證得正覺;菩提達摩渡長江在少林寺中面壁九年,參透禪機,了悟真諦。二人所處時代和各自的道果境界雖然不同,但在修道求法方面都屬於同一思維性質。何況這尊釋迦牟尼浮雕還是未成佛時的出雪山相,更無忌礙。

這些按塔分層次,由低層到高層,按佛教等級由低級到高級,有序地分佈的尊像,正體現了佛教界的級別尊稱由低級到高級:金剛武士——和尚法師——羅漢尊者——菩薩——佛(如來)。這些全國罕見的珍貴雕像排列法,揭示了佛教組織系統,必是為了尊仰總教主佛祖釋迦牟尼佛而建。

西塔(仁壽塔)

西塔是開元寺東西塔之一,位於開元寺西側,建于五代,初號無量壽塔,後改名仁壽塔。

沿革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

“西塔號仁壽。

五代.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年),閩王.審知于都督府造木塔七層,塔成而沉,地湧出泉,審知夢應在泉州,遂以木植浮海至泉建塔,號無量壽塔。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人物志.仙釋》載:

“神僧,不知其名氏。

五代.梁.貞明元年(九一五年),(閩王)王審知夢坐廳事,有泉人告之曰,‘聞王于大都督府造塔,乞移之鎮泉。’怒斬之,首墜而身湧高數尺。

及覺,駭之。使求之泉,雲:‘果有狂僧者,不見已久。’審知悟其為神僧也。(貞明二年,九一六年)遂以其材木浮江轉海至泉,為無量壽塔。”】

北宋.政和(一一一一~一一一八年)中,改號仁壽。

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中火,更造磚塔。

紹定元年戊子(一二二八年),僧自證易磚為石,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年)始竣工,先東塔十年而成。”

“西塔,明.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年)大風,葫蘆圮,邑人李廷機《寺志》作‘傅明智’修。丙午(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複有異風,塔竿銅蓋、鐵爐、鐵索、葫蘆俱壞,壬子(萬曆四十年,一六一二年)寺僧募眾重修。”

形制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載:“圍一十六丈七尺,高一十七丈八尺。”

實際塔高四五.○六米,其他形制同東塔。

浮雕

西塔須彌座束腰部分雕上各種花鳥蟲獸和裝飾圖案。

西塔名“仁壽塔”。名體現了西方教主阿彌陀佛行仁施善的教旨,必須行仁施善才能長壽,簡稱“仁壽”,這可推測西塔是為了尊仰阿彌陀佛而建。再從“仁壽”聯繫“阿彌陀佛”名來看也是如此。“阿彌陀佛”是梵文的譯音詞,意譯詞是“無量壽佛”。

塔名“仁壽”的“壽”和“無量壽佛”的“壽”都應理解為古漢語裏,名詞活用為動詞“長壽”的意思。再從西塔位居於西,與“東”相對而言是小位來看,也符合阿彌陀佛的排位特點。

再從阿彌陀佛在佛教裏的分工來看也是如此。阿彌陀佛是西方教主,專管超度眾生往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是它的活動區域,“西塔”和“西方”同出一個“西”字。再從民間俗稱“東塔神、西塔鬼”來看也如此。“神”指“神佛”,能以佛威鎮國;“鬼”指被阿彌陀佛所超度的亡魂,亡魂為了能被阿彌陀佛所超度,必然圍繞西塔團團轉,故俗語稱“西塔鬼”與此相符。可見西塔是為了尊仰阿彌陀佛而建的!

西塔也是五層,與東塔對稱,但不具五乘的意義。西塔象徵西方級樂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頂、塔座合為十方淨土。每一方淨土從上到下交錯安排著諸天神將、羅漢、高僧、菩薩、童子,還有對佛教發展大有貢獻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話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龍太子等浮雕像,全塔也是八十尊。表現了“一切眾生佛性平等”的教旨。

西塔第五層上的浮雕,有一對是梁武帝與唐三藏(玄奘)並列的。二人生活年代相差一百多年,之所以並列,原因是般若經。梁武帝耽迷佛教,大力提倡涅槃、般若二經學說,般若學因此成為當時佛教的主要思潮;而唐三藏從西天求法回來後,譯經一三三五卷,其中般若經類經典就有六十卷,對後世的佛學影響很大。

西塔第四層東北壁,有一尊猴行者雕像,稱得上是東西塔人物群雕的第一傑作。猴行者猴頭人身,尖咀鼓腮,圓眼凹鼻,目光炯炯,項掛大念珠,上身皮毛直綴,衣袖捋在上臂肩,臂上肌肉隆起,左手執一把鬼頭大砍刀,刀把上的絛帶套在手腕上,右手屈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撚著一顆念珠,腰圍皮裙,腰帶上系著一卷《孔雀王咒》和一隻寶葫蘆。整個造型虎虎有生氣,人與猴、形與神,在藝術上得到和諧統一。

有人認為,這尊猴行者是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但是,哈奴曼既非佛教護法神,也沒有和尚服飾。且《羅摩衍那》完稿於西元前三、四世紀,南宋前是否傳入中國,並無確鑿佐證。

日本學者中野美代子認為,這尊猴行者就是成書於明.嘉靖、萬曆年間的《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孫行者生在福建”,此說得到不少學者的贊同。

西塔改建為石塔,是在南宋.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年)竣工的。在此之前,就有一本宋時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雲:“《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三卷,舊本在日本。又有一小本曰《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內容悉同,卷末一行雲‘中瓦子張家印’,張家為宋時臨安書肆,世因以為宋刊。”《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主角就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彌猴王”,他輔佐三藏西行,一路降魔伏妖,神通廣大,又曾偷王母蟠桃,不脫頑劣猴性。

古代朝鮮的漢語對照讀本《樸通事諺解》也載有取經故事的梗概,其中提到住在花果山的老猴精被唐僧收為徒弟等事。

據我國文學記載,當時關於取經故事的深化戲劇尚有金·院本《唐三藏》。金亡於一二三四年,西塔竣工於一二三七年。

可見西塔改建之前,猴行者輔佐唐三藏西行取經的故事,早就借助於詩話、戲劇等形式廣為傳播。泉州在南宋時期交通發達、商賈輻輳,猴行者南行登上西塔,不足為奇。

西塔第三層的竺法蘭,光頭圓頂,印堂皺紋深刻,大耳穿環,頰紋如溝,容顏蒼老,雙目眯視,面浮笑容,全身的重心都傾依在兩手緊握的竹節拐杖上。畫意表現他在東漢.永平十年(六十七年)與攝摩騰從大月氏長途跋涉,來到中國倡弘佛教的那種疲憊而又喜悅的神態。

西塔第一層的普化和尚,左手托著一摞銅錢,又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一枚銅錢,遞給身前的小童。在堅硬的花崗岩石上,把托錢和夾錢如此細緻的手勢,雕刻的如此逼真,可見出神入化之功。

東西塔的建築技術

(本章主要據黃樂德《泉州科技史話.歷史建築物.開元寺及東西塔》,廈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

東西塔相距二百米,淩空對峙,形制結構基本相同,都是平面八角套筒結構仿木五層樓閣式攢頂式建築。由外向裏,分回廊、塔壁、塔室、塔心柱四個部分。從下到上,為須彌座、塔身、塔蓋、塔刹等組成。其建築成就,反映出南宋時期泉州的建築科技和工藝達到很高的水準。

(一)塔平面呈八角形,每一角都是支點,比之四角形和六角形支點多,穩定性強。

八角形內角一三五度,地震時受力面積大,震波分散較均勻,不易受破壞。塔身八個壁面對八個方位,每個正面又包含兩個斜側面,能起削弱來自任何一方風力的作用。因而,塔的剛度、整體性、穩定性都有所增強。

同時,八角形的邊緣線條曲折柔婉,使由笨重呆板的石頭做組成的塔身,形體趨向柔和,體現建築學上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二)塔身造型蘊含建築學上的多項成就。

須彌座的設計

須彌座的平面亦是八角形。

東塔座高一米,每邊長七.五米,周長六十米。東西南北四邊正中位置上各設五級踏道一座,便於人們上下。

西塔座高一.二米,每邊長七.六米,周長六十.八米。四邊正中位置上亦各設七級踏道一座。

上梟、下梟雕刻一排平行聯貫式的蓮花葉瓣,座的垂角和底邊刻卷草花葉紋飾,束腰部位嵌以四十方青石浮雕佛傳圖。

兩塔座轉角上各有八尊侏儒負塔,座周上圍以石欄。

這樣,可使粗壯的塔身穩穩當當地聳立在平面八角形須彌座上,更加堅固牢靠。又使人們進入塔身有個迴旋餘地,增加塔柱體的藝術感。

砌築技術

雙塔的五層塔壁,用厚三十~四十釐米、長一~二米的條石,一層橫向,一層縱向,交互相迭地砌築而成。塔身環體至頂,約用一百二十支條石,築成平均約二米厚的塔壁。

這種丁順砌築法,比之平順企縫砌築法,更具有力學上的優點,它能從上下縱橫四個方向上加強塔身的整體性,最大限度地減低砌體的剪應力的破壞。因此,七百多年來,雖受颱風、地震多次震撼,主體依然屹立如故。

高度與周長的關係

中國古代建築家從實踐中掌握了圓柱形的物體,當它的高度與周長相等時,最為和諧美觀。

東塔總高四十八.二七米,第一層週邊周長四十六.四米;西塔總高四十五.○六米,第一層週邊周長四十四.四八米。兩塔高度民主幾乎都等於其第一層周長。

層數的依據

從佛教規定而論,有什麼樣的功果地位,佛、菩薩、高僧、大德就建造多少級寶塔。不過這種規定,後來沒有什麼約束力。但東西塔之所以會隔成五層,仍然有它的佛教方面意義。

以東塔而論,它象徵東方娑婆世界,五層寓意“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五乘,按佛教等級由低級到高級,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

另從建築藝術考慮,如分為七級、九級或更多,則每層層高就相應減小,從遠處觀望,塔身就會顯得扁矮,氣勢不足。分為五層才有舒展飄逸之感。

塔身收分

東塔除須彌座外,以第一層邊長五.八米、周長四十六.四米、對角線長十六米作基數,自二至四層,每層對角線長遞減一米收分,第五層收分一.四米。

西塔第一層邊長五.五六米、周長四十四.四八米、對角線長十五米作基數,自二至四層,每層對角線長也遞減一米收分,第五層收分一.六米。

這種比例收分,造成一種協和勻稱的塔型,也大大增強塔身重心的穩定性。

門龕錯位排列

塔身勻稱每一層八角八面,相間開設四門四龕,但上一層與下一層的門和龕順垂直線交換排列。

我國許多樓閣式古塔,大都採用這種方法。其目的,一是避免塔門或塔龕如從上到下排列在一條垂直線上,容易產生的縱向開裂危險;二是防止塔身至上而下每一邊的垂直面壓重不平衡,以便使塔身壓重向八邊垂直面平均分散,從而提高抗震能力。

而且,每遇大風,不論來自何方,塔身各層各面都有門道相通,引風穿過塔室,減少塔體兩側的壓力差。

塔心柱和輻輳梁的設置。

東西塔是單孑立的高層建築物,底面小,為穩定重心,除前述種種措施外,還在塔室中心,用花崗岩條石,砌築起一個平面八角形的塔心柱。塔心柱橫截面平均對角線長四.五米,從第一層直通塔頂,成為塔身的“脊樑骨”。

每一層,在塔心柱和塔室內壁之間,架起大石樑,每條長二.五米,寬○.三米,厚○.四米。這些石樑距層面四~五米,一頭插入塔心柱的轉角部位,一頭插入塔室內壁的凹角部位。在大石樑兩端緊靠塔心柱和塔室內壁的下麵,又有出二跳的斗拱承托,以縮短大石樑的跨度,提高抗剪力。

從平面看,塔心柱如車輪軸心,塔壁如輪輞,八條大石樑就象八根車輻條,連接車輻轂和輪輞,組成一個輻輳狀的套筒式的絞結體,使週邊的塔壁和室內的塔心柱緊緊牽拉,相互攀抵,保證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從整體上起了加固作用。

樓板架設方法。

每塔各有四層樓板,用十釐米厚的長條石鋪成。但石板脆薄易斷,鋪架時採用梁澀並用方法。

先在高出大石樑六皮的地方,在八個轉角位置上架上八根遞角梁,再在其中腰部位橫架八條肋梁,頭尾銜接,聯成一圈八角圈形梁。在與圈形梁同一平面上,塔壁與塔心柱都作雙混或單混出澀。條石樓板作扇形鋪在肋梁上,兩端架在塔壁和塔澀的澀頭上。

這樣,每一層樓板有三個支架點,大大保證樓板的載荷能力。

塔頂收尖技術。

依靠塔心柱直通到頂的條件,把塔蓋的尖頂定位在塔心柱的頂端。

第五層的塔室裏,在聯結塔心柱和塔壁的八條大石樑中腰位置上,各設一根一米高的蜀柱(侏儒柱);又各有一根短梁,一端插入塔心柱,一頭架在蜀柱的方鬥上。

而後又各有八條長條石,分別從八個角上作二十五度傾斜,上一端楔在塔心柱的頂端,中腰部架在蜀柱承托的牽梁上,下一頭插進比塔心柱頂端低一米的塔壁上。這八條向下傾斜的條石,構成塔頂收尖的斜梁。

接著,在八條斜梁上,在架八條肋梁,作為塔頂的瓦櫞。

最後,在八條肋梁上鋪上簷枋。

塔頂就這樣攢頂收尖,結構簡單樸實,合理科學。

塔刹。

東西塔的塔刹用鑄鐵製成。

東塔刹高十一.一米,西塔刹高十.六五米,均占塔身實際高度約二分之一。東塔刹柱上端直徑○.三二米,下端直徑○.六七米;西塔刹柱上端直徑○.四四米,下端直徑○.六六米。全座塔刹由刹座、覆缽、寶珠、仰蓮、七重相輪、水煙、受花(托花)、鎏金葫蘆等,從下而上串接而成。

塔刹底部中心有一圓孔,塔蓋尖頂中心和塔蓋下的塔心柱也有一圓孔,用一根十幾米長的杉原木,上段插入塔刹圓孔,下段插入塔頂和塔心柱的圓孔,接合處以桐油灰封塗,使高大粗重的鑄鐵塔刹,固定在塔蓋尖頂上。有杉木貫通,就不容易被大風吹斷。

而且用長各十七米的大鐵鏈八條,一端系在塔刹頂部,一端系在塔蓋的八個簷角上,從八個方向增強相互對等的拉力,大大保證塔刹的穩固性。由於八條鐵鏈的牽拉,也改變了塔刹孤孑瘦細之相,使塔頂收尖有柔緩之勢。

地基工程。

一九七七年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地質隊用回轉式鑽機(SH—30型;套管φ144mm)鑽探,一九八六年三月國家地質局地質研究所用雷達探測器對東西兩塔的地層進行掃描。兩次勘察的結論基本一致,均認為兩塔週邊地質淺層結構可分為人工填土、粘土、亞粘土、風化殼等四層。離地表二十米以下為花崗岩基層。東西塔的地基為粘土層,基礎埋深二.三~二.五米。這樣地基為持力層硬塑老粘土,塑性指數為1P>17,工程性質良好,強度高,壓縮性低,允載承壓力可達五十噸/平方米以上。

王寒楓對東西塔所用石材種類、性質、數量作粗略計算,東塔自重約一萬零三百七十噸,西塔自重約九千一百四十噸。東塔須彌座以邊長七.五米計,底面積約二百七十二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約三十八噸;西塔須彌座以邊長七.六米計,底面積約二百七九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約三十六噸。這兩個數值都遠小於允載承壓力五十噸/平方米。

東西塔的基礎建立在這樣的地質結構上,塔體載荷的穩定性是極為可靠的。可惜歷史資料未加詳細記載,當時的工程設計者是如何選擇塔址,其地基工程結構又如何處理,有待後人繼續探索。

仿木工藝。

東西塔是中國民族風格十足的仿木樓閣式的石塔。建造者既掌握北宋.李誡《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又從建築石塔的實際情況出發,吸收民間建築手法,按照木作匠藝要求,把剛硬的花崗岩石塊,雕鑿成大立柱、櫨頭、跳頭、楣枋、闌額、飛昂、飛簷、雀替等構件。據統計,各種構件總數達一千九百八十四件。

特別是,東西塔的大立柱,柱徑和柱高的比例只在一∶七~一∶五上下,比唐、宋時建築一般規定的一∶八~一∶九為低。大概是服從塔身分層的實際高度而隨宜加減的,但依然保存唐、宋時的肥壯風格。

從第二層至第四層的大立柱,採用三段短石柱(下一段較長,上二段較短)疊接而成,古建築術語稱為“墩接柱”。用“墩接柱”接縫的間隙能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避免整根石柱斷折,減輕地震破壞作用。東西塔建成後,經歷多次颱風、地震的衝擊,包括明.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十月初八泉州灣的八級大地震,震中烈度近十度,“泉州山石海水皆動,地裂數處”,房舍倒塌,城垣雉堞傾圮殆盡,而東塔僅塔刹墜下,塔身巍然不動;西塔完好無損。說明仿木石構的“墩接柱”技術具有抗震作用,是一項了不起的科技成就。

 

紫雲屏

天王殿(山門)

拜聖亭與拜庭(拜聖亭—拜香亭、拜亭。拜庭。垂雲薙草、南宋.紹興寶篋印經塔)

桑蓮古跡

紫雲大殿(大雄寶殿、百柱殿、規制、妙音鳥〔迦陵頻伽〕、五方佛、聖觀音、“禦賜佛像”石雕門楣石、古印度式石柱和人獅石雕)。

甘露戒壇(規制、第五級、第四級、第三級、第二級、第一級、正南面柵欄外、“清淨法身”匾、菩提樹)

藏經閣

功德堂

西塔禪院

棲隱禪院

准提禪寺

東璧寺

檀越祠

寶篋印陀羅尼經幢(唐.大中寶篋印陀羅尼經幢、南唐.太保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北宋.天對陀羅尼經幢、南宋.紹興寶篋印經塔)

麒麟壁

日本大銅鏡

五觀堂

詩詞拾遺

紫雲屏

紫雲屏在寺大門的正對面,為寺的照牆。取“紫雲”為名,是引自開元寺在唐代建寺時紫雲覆地的傳說。

紫雲屏為明.萬曆四年(一五七六年)郡丞丁一中所建,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郡總憲陳亮采重建。四百年來經受颱風、地震而不塌。

照牆高六米,寬十五米,厚○.八五米,正中嵌有一方明.泉州書法家陳于王手書的隸書“紫壇屏”三字的石匾(橫排),當代書家稱它“清麗端和,神韻絕俗”。

《福建通志.廣印人傳》載:“陳于王,福建晉江人。工篆、隸,善詩、畫,鐫刻圖章尤精雅絕倫。開元寺粉牆八分書‘紫雲屏’,是其遺跡。”

天王殿(山門)

天王殿俗稱三門或山門,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六八七年),後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修建。

天王殿坐北朝南,懸山式屋頂,面寬五間二十五.九四米,進深四間十三.五九年,面積四百二十七平方米,由三十支棱形石柱支撐屋蓋,為唐朝石柱風格。

殿中懸朱熹撰、李叔同(弘一法師)書之“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楹聯。

殿東、西兩側各有泥塑巨大天王坐像一尊,高四.五米,怒目而視,形狀威武,是按佛教密宗規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

三門外原建有東西二坊,東稱“八吉祥”,西稱“六殊勝”,早已廢圮。

拜聖亭與拜庭

拜聖亭

俗稱拜香亭、拜亭,位於天王殿正中北側。現存建築為卷棚歇山頂角亭,高五米,面寬進深各一開間,作古時地方長官禮拜之用。

拜庭

拜庭位於天王殿、拜聖亭北,是一個大庭院,面積二千八百平方米,是古代郡府各級官員列隊朝聖和信眾祈拜之地。如今,每月農曆二十六日的勤佛日,這裏仍然人山人海,梵唄聲聲。

拜庭全部用白色花崗岩條鋪而成,東西兩旁有古榕樹八株,樹齡少則二百年,多則八百載。榕樹之間,分列十三座宋至明代小型石塔及石經幢,高三~五米不等,造型優美,塔上有的有浮雕圖像、銘文、題款等,形式多樣;還有兩隻贔屭。庭中還置立著一座三米多高的明代石雕熏香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雲、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美,雕工精妙。

拜庭兩邊有東西兩廊,從天王殿延伸至甘露戒壇,構成一個整體。

垂雲薙草

唐.乾寧四年(八九七年)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載,開元寺初建,“嘗有紫雲覆寺至地,至今凡草不生,其庭大矣哉……垂雲薙草,天啟地靈之如是,則開元實寺之冠,斯又冠開元焉”。

《開元寺志》載:“……師號文慧(俗名王覺先,在開元寺文殊院出家,名法周,後賜號文慧),(宋)咸平初(西元一○○○年左右),太守宿翰尊禮師,一日翰至,相引行殿墀,見其下數莖草,翰指問曰:‘古語道,紫雲蓋地,寸草不生,因甚而今卻有?’師應聲曰:‘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時生。’翰深嘆服。”

南宋紹興寶篋印經塔

拜庭左右兩旁各有一座方形寶篋印經石塔,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年)。參見下文《寶篋印陀羅尼經幢》。

桑蓮古跡

位於開元寺西長廊外側。有唐植古桑樹一株,相傳為黃守恭“桑開白蓮”之桑樹。桑樹老幹被雷轟為三,仍然枝葉繁茂。

民國年間有一枝幹受颱風之損,莆陽人吳春華立石題字頂之。字雲:“此樹生蓮垂拱之年,支令勿壞以全其天。”

一九九四年秋夏颱風數起,一次風雨中將支于石上老桑枝幹掃落於石板地,且老傷口處有斷裂,所幸未全折斷,但已無法再吊回石柱之上。

紫雲大殿

規制

亦稱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主體建築。“大雄”是梵文“摩訶毗羅”的意譯,古印度教徒用以尊稱教主釋迦牟尼,意思是說他象大勇士一樣無所畏懼。故凡佛教寺廟,大雄寶殿均為整座寺廟的中心。

大雄寶殿大門正中懸掛“桑蓮法界”大匾,“桑”、“法”二字為繁體異體字。這題匾概括了寺之由來,題寫者不明;有說是明代晉江書法家張瑞圖所書。

紫雲大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初建時,“嘗有紫雲覆寺至地”(唐.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故名紫雲大殿。代有重修。

一六○四年特大地震受毀,明.崇禎十年(丁醜,一六三七年),大參曾櫻、鄭芝龍重建開元寺大雄寶殿,“殿柱悉易以石”。原設計立柱百根,內槽因建築需要減去六根,餘九十四根,故又稱“百柱殿”。殿內石柱和柱礎石形式多樣,有四方形、六棱形,有海棠柱、蟠龍柱,柱圍達二米,秀巧精緻。改為石柱的原因主要是地震後大建築物破壞甚多,短期內得不到巨大杉材作棟樑,雖石質結構柱體的抗震能力不及木結構,但不受蟲蛀、雨淋潮濕而腐爛,地震時也經得住伴隨的水、火等次生災害,可千年長存。

現存紫雲大殿為明朝遺物,面積一千三百八十七平方米,是省內現存面積最大、構架最複雜的佛殿。通高二十米,屋頂重簷歇山式,面寬九間,進深六間。結構上保存“唐風宋韻”,採用殿堂制和廳堂制相結合的抬梁式木構架方式。殿身下部採用“明袱”做法,以粗巨石柱支承通梁。柱頭以上施以七鋪作斗拱七十六朵,分佈在周圍和前槽,高度幾乎達柱身之半,元件皆用二等材,且全部使用水準直拱,不用斜昂,形成一個獨立的鋪作結構層,剛健有力。其他梁枋等水準構件也用雄巨簡練的斗拱作隔架。

殿內前簷柱正中二根、外簷柱正中四根,為浮雕蟠龍柱,是明代石雕佳作。

平屋斗拱後尾,附刻飛天樂伎二十四尊。

斗拱以上覆以天花板,殿身後槽為了橫列身高六米的“五方佛”(詳見下文“五方佛”),省去內柱兩排跨長七米“大通”六根,淩架高懸,形成高敞空間,以利謨拜佛像,突出效果。天花板上施以“穿鬥草架”,構成上部屋樑。上下層木作工藝,精粗有別,枝樘固齊,繁而不亂,功能觀點十分明確。

這樣由柱網、鋪作、屋蓋三個結構層作重梁疊架整體組合,整然有序,為閩南現存年代最古、規模最大、結構最佳的遺構之一。

殿中鐵鑄香爐為清代鄭芝龍供奉。

妙音鳥

妙音鳥,音譯“迦陵頻伽”,出自印度神話和佛教傳說,是半人半鳥的飛天樂伎,被作為佛前的樂舞供養,不少佛經中都有記載。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錄《慧苑音義》說:“迦陵頻伽,此雲美音鳥,或雲妙音鳥。此鳥本出雪山,在殼中即能鳴,其音和雅,聽者無厭。”

《佛學大辭典》錄《正法念經》說:“山谷曠野,多有迦陵頻伽,出妙聲音,若天(神)若人,緊那羅(歌神)無能及者。”

《佛學大辭典》“迦陵頻伽舞”條:“……舞典名,譯言鳥或不言樂,林邑(占城)之古樂,天竺祗園供養日,迦陵頻伽來舞,時妙音天奏此曲,阿難(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傳之,遂流布雲。”

在大雄寶殿中,佛像前上方兩排石柱和桁梁接合處,裝置了二十四尊真人一般大小的木雕迦陵頻伽,都是上半身人頭人身,下半身鳥體鳥爪的美麗女郎。它們分為兩排,面面相對,體態婀娜,袒胸露臂,羽毛絢麗,頭戴如意寶冠,背上兩翼舒張,項掛纓珞,臂束釧鐲,有的手捧笙、管、簫、笛各種樂器,有的執文房四寶,有的拿著寶器、吉祥物等各色供品,形態各異、翩翩若仙,在五方佛前奏樂歌舞。

特別是,殿頂內部斗拱重疊,構造特殊,二十四尊迦陵頻伽下半身鑲在柱裏,上半身伸出挺胸昂首,利用它們頭上的如意寶冠之上的仰蓮狀的柱頭櫨鬥,分別用頭或翅膀大殿的通梁和橫木,起到一種拱翹成托建築構件和藝術裝飾作用。

這種既把迦陵頻伽作為出跳斗拱,又作五方佛前的樂舞,更營造了佛國極樂世界氣氛,匠心獨具,構思精巧,三種功能和諧統一,是國內僅見的抗震獨特結構。

泉州開元寺建成後,曾經歷了兩次大火,其中一次發生在宋朝,兩次大火以後都進行了重修。據史料記載,大雄寶殿內的飛天樂伎,是由兩批來自德化和惠安的木工雕刻的,但這些人的詳細情況並沒有記載。

惠安縣東橋鎮東湖村保存一本張氏族譜的影本。族譜載:“十四世孫仕遜,字法參,官主簿,三餘以木雕遊寺觀,所治皆絕品,如泉州開元寺飛天……”根據族譜推測,張仕遜是宋朝人,他設計並雕刻的飛天樂伎應該是在宋朝大火後。

開元寺“迦陵頻伽”木雕在我國比較少見,比較完整地保存了宋代早期的建築風格和形制。族譜上關於“迦陵頻伽”雕刻者的記載說明瞭三點:一、說明張仕遜是開元寺“迦陵頻伽”的雕刻者;二、說明“迦陵頻伽”這種形制在宋朝以前就已存在;三、結合福建雲霄和寧夏銀川都有發現宋代“迦陵頻伽”的瓦當和瓦飾,說明宋朝時期,“迦陵頻伽”這種形象在大江南北的建築中普遍流行。

五方佛

佛教的大雄寶殿,一般供奉三尊菩薩,但開元寺紫雲大殿與眾不同,供奉五尊,即密宗的五方佛。五方佛是密宗金剛界五智所成之五如來,故又稱五智如來:

中間主佛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意為光明普照遍一切處,是法界“體、性、智”所成的理性和智慧的集中表現,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是佛教密宗奉敬的至尊至高的教主。

兩旁分別為:東方香積世界阿亻南佛,是大圓智所成,也名金剛智;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是平等性智所成,也名灌頂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稱無量如來,是妙觀察智所成,又名蓮花智、轉法輪智;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是成所作智所成,也名羯磨智。

這五尊佛像都是黃金妝身,體態豐腴,容貌慈祥,跏趺在蓮花須彌座上,含目靜息,雙手分別作說法、施與、接引、禪定等印相,富有濃郁的唐代風格。

五方佛旁還塑有脅侍的文殊、普賢、阿難、迦葉,以及觀音、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等諸天菩薩、護法神將共十尊。

明.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福州鼓山釋元賢《泉州開元寺志》記:“紫雲大殿,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僧匡護建,時有紫雲蓋地之瑞,因以得名。玄宗改額開元,仍(注:乃)賜佛像。後毀。乾寧四年(八九七年)檢校工部尚書王審邽重建,塑四佛像,中尊是先有禦賜像。”

唐玄宗改額開元寺時是開元二十六年(七三二年),密宗傳來中國也已二十二年,深受唐玄宗的支持。密宗以毗盧遮那佛為主尊,那麼唐玄宗賜給泉州開元寺的佛像應該是毗盧遮那佛了。而王審邽為了匹配毗盧遮那佛,所塑的四佛像應是東方阿亻南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和北方成就佛。說明在乾寧四年(八九七年),泉州開元寺就形成了密宗五方佛的軌制。

據知,供奉五方佛的,除山西大同華嚴寺和善化寺外,也只有泉州開元寺了,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佛教的一種奇觀。同時,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禪宗等宗派,而大殿千餘年來卻能保持這種罕見的規制不變,這是值得研究的。

聖觀音

紫雲大殿的後殿正中,即五方佛的背後,供奉著一尊密宗六觀音的首座聖觀音,以及善才、龍女,兩側則為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

在這尊觀音身後的焰光屏上左右有兩塊銘牌,上書“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春上元日樓雲比丘正澄奉制”。

聖觀音是密宗六觀音之一,依次是千年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四十一面觀音、准提觀音、如意輪觀音。聖觀音在六觀音中類似千手之異相,是尋常觀音菩薩,容易與眾生親近。這尊觀音形象典雅,面容慈祥,頭戴寶佛冠,雙目微閉。上穿通肩天衣,項胸掛滿瓔珞珠寶,胸腹處結一朵蓮花,下身裙裳褶紋流暢,雙手迭放臍下作法界定印。是一尊優美的佛教雕塑藝術。

“禦賜佛像”石雕門楣石

開元寺大雄寶殿大門頂上的“禦賜佛像”的石雕門楣石,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馬八兒國人、泉州港主挹伯魯馬爾創建濕婆神廟的石構件,成為明代泉州開元寺的名勝。

明末泉州著名僧人木庵作開元寺“六殊勝”詩,即把“禦賜佛像”作為佛教之物,列入開元寺的“六殊勝”之一。

古印度式石柱和人獅石雕

開元寺紫雲大殿后回廊中央,有兩根雕刻精美、造型別致的古印度教石柱,明末泉州名僧木庵曾將其稱為“石柱牡丹”,作為開元寺的“八吉祥”之一。

柱高二.七米,柱的上、中、下部琢成正方形,在上部和中部之間及中部和下部之間,則琢成十六角形。在各方形的四角的上、下部,都雕有含苞欲放的蓮花蕊。在十六角形的正中部分,雕有一條花帶,緊緊地扣在柱上。

在正方形的四個面,各浮雕一個圓盤,每根石柱共有十二個圓盤。每個圓盤內分別浮雕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中國神話傳說和圖案花草,但以印度古代神話故事居多。如:毗濕奴騎金翅鳥解救象王殺死鱷魚、毗濕奴以十臂人獅的相貌出山擘裂凶魔、閻摩那河七女人沐浴衣服被竊、頑童被系用力拉倒魔樹、基斯那戰勝雅利耶、西瑪和恒河新月、毗濕奴化身、甘尼巴與基斯那角力等。這些故事的中心內容,都和西元前十世紀的印度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和西元前五世紀的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有關。

如毗濕奴騎金翅鳥解放象王故事,肇源甚古,可以從孟買出版的《印度宗教習俗》找到其原型。

在婆羅門教神界內,金翅鳥迦婁那是大神毗濕奴的騎乘,是喜馬拉雅山裏的一種半人半鳥的神物,象徵天力。金翅鳥從那裏起飛,那裏就成為聖地。象和鱷魚都是毗濕奴的信士,因惹動其他神袛而被貶謫,彼此爭鬥不休,長逾千年。後來,象猛然想到毗濕奴大神,以鼻卷舉蓮花向毗濕奴求救。毗濕奴果然騎金翅鳥飛臨,殺死鱷魚,解救了大象。

此石柱上雕刻的金翅鳥化作人形,表情虔誠謙恭,頸掛蛇形項圈,傳說它經常以蛇充饑;腕帶寶石玉鐲,頭頂刻花金冠,肩背後長著一對寬闊的翅膀,雙腳作騰越狀。

又如閻摩那河七女出浴的故事。

說的是克利希那(或譯為“寇裏西拿”)化身成一個吹笛子的漂亮牧童。他看見七位婀娜多姿的美麗少女正在閻摩那河沐浴,盡情嬉戲。克利希那一時玩心興起,便偷竊了七女的衣裳,頑皮地躺在樹頂上。眾女沐浴完畢,才發現衣裳不翼而飛。她們苦無寸縷蔽體,非常著急。後來,她們發現了在樹頂上的牧童,便可憐巴巴地跪在樹下向牧童哀求,牧童才將衣服還給她們。而在中國神話故事中,亦有九天玄女下凡沐浴時,羽衣被盜一說,巧妙之處正是這兩個故事竟出乎意料地相似,實令人驚歎。

再如石柱的另一面所刻的是十臂人獅掰開裂凶魔身體的神話。

人獅是毗濕奴的化形,相貌兇猛,令人不寒而慄。他把凶魔希拉尼亞凱西布抓來放在膝蓋上,騰出兩雙手掰裂其肚皮,其餘的八雙手各拿著象徵繁榮的法螺、象徵力量的圓盤、象徵所有武器中最強而有力的仙杖等其他法寶。在印度古老的神話中,毗濕奴被描繪成天國的支撐者、午夜海洋的復蘇者,被譽為雅利安武士之王,渾身上下裝備著令人生畏的武器。

此外,紫雲大殿前面築有寬大的露臺,高一米,台座為須彌座式。露臺邊緣的束腰部分,有七十四方人面獅身及二方獅子青石浮雕,每方浮雕有間柱隔開。人獅或頭髮蓬鬆、四足立地、面朝前看,或頭向右轉、兩眼雄視,或右足蹺起、並持有一根狀似蓮花的東西。人獅的尾巴都向上高高卷起。人獅雕刻藝術是源至希臘,後東傳印度的。

古印度式石柱和人獅石雕,顯然和開元寺的佛教建築根本不相稱。這個問題,早在廿世紀三十年代就引起國內外考古學家的注意,紛紛在《燕京學報》發表文章進行考證,認定這些石雕是反映古婆羅門教的故事,不是佛教石雕。

廿世紀五十年代,泉州學者吳文良《泉州宗教石刻》一書認為,這些古印度婆羅門教石刻,原是一座元代的泉州婆羅門教寺之物,該寺於元末被毀。明.洪武年間重修開元寺時,這些婆羅門教寺石刻被移到開元寺來了,成為開元寺建築組成的一部分。

開元寺的古印度式石柱和人獅石雕,一方面印證了婆羅門教在泉州傳播的歷史,另方面也說明瞭古代泉州對不同宗教的包容和見佛就拜的習俗,之間並沒有非常嚴格的界限。

甘露戒壇

開元寺中軸線主體建築之一,位於紫雲大殿後面。戒壇是出家人受戒的場所,明末清初在我國有戒壇四處,一處是北京戒壇寺,一處是杭州昭慶寺(已湮不存),一處是被譽為律宗第一山的江蘇句容縣寶山龍昌寺,一處就是泉州開元寺。

沿革

明.釋元賢《泉州開元寺志》記:

“甘露戒壇在大殿之後。先是唐時其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浚甘露井。

北宋.天禧三年(一○一九年)朝例普度,僧始築戒壇。

南宋.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年)僧敦炤以壇制不盡師古,特考《圖經》(《南山圖經》)更築之。為壇五級,其間高下廣狹之度俱有表法……

元.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一三五七年)壇災,(明)洪武三十三年(一四○○年,應是建文二年)僧正映重構,雖壯麗如昔,而制度非複之舊矣……”

明.太祖派正映主持開元寺,要辭別時,告以“清心潔己”為訓。正映到開元寺後在戒壇後設“潔己堂”,掛“清心潔己”匾額,意思是說我在堂講佛學,必先味甘露而潔身心。

甘露戒壇遭災最重的乃是明.隆慶間(一五六八~一五七二年)。曾一本攻福建,轉攻廣東,俞大猷及福建總兵官李錫與曾一本戰於海上。泉州開元寺戒壇住進大批火藥匠、兵器工,在壇內外設爐架灶燒火,到處熏煙堆灰。

這種情況延至萬曆廿二年(一五九四年),寺眾及僧人意見紛紛,黃文炳才率眾趕走諸工匠,重修甘露戒壇。但舊藏經書大多散失,僅存十分之三。明.釋元賢《泉州開元寺志》記:“萬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年)盡驅諸匠,由是率眾重修,壇複煥然……”

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和尚廣輪等懇請通政使周維京為主緣,募捐刻印補全藏經並安置於戒壇內。

明.黃鳳翔《集戒壇訪甘露井寺》:

 “寶刹旃檀白玉墀,前朝勝跡至今垂。

  細尋湛露流甘處,猶似禪堂說法時。

  雨過空階瓊液滿,風來淨土暗香吹。

  投閑共結東林社,直擬齋心事遠師。”

注:旃檀:梵文旃檀那的簡稱,即檀香;湛:意為重;淨土:佛教用語,指無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濁”垢染的清靜世界;東林社:東晉高僧慧義遠,住錫廬山東林寺,同慧永、慧持和劉遺民、雷次宗等一百二十三人,專修念佛法門,誓願往生西方淨土,因掘池植白蓮,稱白蓮社;齋心:虛心專誠;遠師:指慧義遠。

從甘露戒壇內的一塊碑記所述,現在的甘露戒壇是在元、明間幾經火災兵燹後,於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按宋式重建的。該碑記崇灌序而紀之石,侍郎陳讜書額。

明末清初開元寺和尚釋元賢有詩贊曰:

 “古賢能秉律,壇構幾經年。久沒凡塵暗,重開瑞色鮮。

  飛花常人座,甘露每流泉。安得環與照,垂光照大千?”

規制

甘露戒壇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重建的仿宋建築。

平面四方形殿宇,五開間六進深,建築面積六四五平方米,緩坡式四重簷,最高中心作八角攢尖式屋頂。屋頂下是無梁結構八角形的如意斗拱層疊藻井,交疊上收,似回紋織錦,繁複精巧,俗稱“蜘蛛結網”。藻井下為方形戒壇,上為穹窿,下為四極,象徵天圓地方,佛法充塞宇宙。

戒壇上的立柱斗拱和四周衍梁之上,雕飾二四尊木雕的飛天樂伎,身上帔帛飄揚,造型優美,彈奏琵琶、二弦、洞蕭、響板等各種南音樂器,和紫雲大殿“迦陵頻伽”所持的樂器,都是研究閩南古樂南音與南戲的十分難得的形象資料。

戒壇方形,底層面積一百一十二平方米,總高三.七米。中壇呈圓形,藻井下分為五級,拾級環圍而上,表示五分法身(以戒、定、慧、解脫、解脫智五種功德法成佛身)。戒壇上下四周供奉菩薩神將二十五尊,有坐有站,造型多有與眾不同之處。由於室內光線晦暗,很有一種神秘氣氛。

第五級

戒壇最高一級,台高三.七米,供奉密宗最高神袛盧舍那佛坐像,像高一.八米,為明代檀香木雕。

盧舍那佛頭戴毗盧帽,身穿佛衣,外罩披風,雙手輕抬至胸前,跏趺在千葉蓮花座上,每一葉蓮花瓣上都刻有一尊六釐米大的小佛像,共一千尊,故稱千佛蓮台。表示盧舍那佛有宏大願力,能應化千百億釋迦菩提(見《梵網經》)。

蓮花台下的花崗岩須彌座上刻有贊偈銘文,落款是“貽後賢沙門道沛謹撰(時)大清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歲次丙午秋月佛歡喜,鼓山監院比丘成源重造”。

盧舍那佛,意譯淨滿,有光明遍照的意思,和毗盧遮佛是一佛二身。密宗認為,盧舍那佛就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按諸經之說,盧舍那為毗盧遮那佛的略名,是以毗盧遮那為法身佛,盧舍那為報身佛。泉州開元寺紫雲大殿供奉毗盧遮那佛,甘露戒壇供奉盧舍那佛,一為法身,一為報身,正相應相合。北京萬壽寺大延壽殿和五臺山顯通寺的無量殿都各有一尊盧舍那佛,但都未形成密宗的組合。

第四級

千佛蓮台下是第四級,四個角上屹立著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鈴、金剛鎖四尊菩薩:前左是文殊菩薩(妙吉祥),前右是普賢菩薩(遍吉),後左是執金剛菩薩(金剛手),後右是觀自在菩薩(蓮花手)。

因為他們是密宗胎藏界曼陀羅四菩薩,所以主司智德的文殊不騎獅,主司理德的普賢不乘象,觀自在(觀音)非女身,執金剛也不持杵,一律作合掌禮敬姿勢。

第三級

再下是第三級,有韋馱、諸天、大楚天王、鬼子母、日宮天子、月宮天子分東西列成兩排。韋馱是南方增長天王八大神將之一,因追趕捷疾鬼取回佛牙,被奉為佛教最著名的護法神,他的塑像面如童子,盔甲戰袍,雙手合十,臂彎上橫著金剛杵。

在戒壇第三級南面正中間,也就是在戒壇正南面柵欄外的釋迦牟尼佛背後,有一座鮮為人知的釋迦如來真身舍利石幢,高二米。銘文記載是清.康熙二十七年(一八六八年)泉州開元寺向福州鼓山湧泉寺請得釋迦牟尼如來佛舍利子七顆,安奉在戒壇石幢內,以為永久供奉,但此說的真實性不可考。

第二級

在戒壇第二級東西南北每一方位上,都立著二尊金剛力士,合共八尊,是佛教中品位最低的護神。他們個個赤膊赤足,醬黑色皮膚,斜纏帔帛,發綰丫髻,大耳穿環,抬臂握拳,面現忿怒相,雖是清代的塑像,還恪守著印度的造型風格。

第一級

在戒壇第一級的束腰部位的四面,辟有六十四個洞龕,其中六十一龕供置著密宗“護三皈”、“護五戒”各種祛邪除惡,滅病消災的六十一位神王牌位,另三龕是“護三皈”、“護五戒”的題目總要。

這六十一位神王與東晉.帛屍梨密多羅所譯《灌頂經》所列的神王完全相同,所以甘露戒壇更具密宗曼荼羅的軌制。而北京戒壇寺是三級戒台,最上擺設十把交椅,是僧徒受戒時“三師七證”的座位,戒台四周束腰部位辟有神龕一百一十三個,供置的是神像而不是牌位,不具有曼荼羅的意味。

正南面柵欄外

除五級戒壇上佛菩薩神將外,在戒壇正南面的柵欄外,最上面趺坐著一尊釋迦牟尼佛,是盧舍那佛的投身。

下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是寒山,右是拾得。寒山、拾得二人都是唐.貞觀年間浙江天臺山僧人,來往交好,吟詩唱偈,狀如貧子,佛教傳說他二人是文殊、普賢的化身。以上佛菩薩都在一米上下。

在阿彌陀佛下麵,是一尊高六十釐米的木雕千手觀音,供奉在玻璃龕內,也屬密宗變形菩薩。

“清淨法身”匾

甘露戒壇前梁上,掛有行草相間、筆力雄健、氣節凜然的“清淨法身”題匾。此乃清代洪承疇季弟洪承畯的傑作,上款署“康熙丙午(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春書”,下款署“紫山農人洪承畯”。

洪承畯字彥灝,自號紫山農人,南安英都人。《泉州府志.明隱逸》說他“博涉書史,工詩文,尤喜臨池,行草書蜿蜒遒縱如驚蛇入草、古藤掛壁,時人目之曰‘龍蛇字’”。

洪承疇降清後,承畯赴京勸說。承疇不但不聽,反而派人跟蹤要殺他。承畯逃離至泉州平水廟西的“蓮心庵”內,倖免一死,所以曾書“大乘蓮心”留庵答謝。這四個字真像“龍蛇體”,看似“大無良心”,影射其兄欲殺弟。承畯為戒壇留下的“清淨法身”四字,恐怕也含有為人之道。

菩提樹

甘露戒壇前有菩提樹,增加了法壇的佛氣。

菩提樹屬桑科常綠喬木,隱花果球形。樹幹可提取硬橡膠。菩提葉纖維網路分明,製成標本可作書簽。

菩提樹原名畢缽羅樹,因釋迦牟尼在樹下成佛,故此樹便沾了佛氣。唐.貞觀年間,使者多次到印度摩伽迪國菩提樹寺設供,並施捨袈裟。唐.高宗五年還曾於該寺立碑。

寫菩提樹的詩,多與佛有關聯。宗六禪祖、唐朝慧能大師有詩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梁.簡文帝也寫一首《菩提樹頌》:“五百寶蓋,勝光自合;十千纓綹,懸空下墜。”

清代林氏寫《菩提樹》總結了此樹“色相”:“智藥曾培植,攜來西域船。高枝成寶蓋,清影散諸天。虞遠留陰遠,唐朝得法光。自從盧祖悟,色相總非禪。”

藏經閣

藏經閣原為法堂,在戒壇後面,僧錄劉鑒義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年),後焚毀。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重建。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圓瑛和尚改建為鋼盤水泥仿木結構二層樓閣。

樓下現為寺僧念經禮佛處,二樓藏經。

藏經閣藏經頗豐,收藏各種版本經書三千八百多卷,以宋、明刻本最珍。

五代金銀《大藏經》殘頁

五代.開閩王.王審知身居 王位,獨霸閩疆,純屬機緣偶然,因此他當了閩王后,就與佛結緣,起大信心,立大誓願,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

他先後舍錢百萬緡造大殿等建築,並搜集一萬兩黃金白銀,研細為粉泥,征請開元寺義英法師恭楷繕寫四部《大藏經》兩萬多卷,稱《金銀大藏經》,現藏經閣還保存有殘頁。

宋、元古版佛經

藏經閣藏有宋、元古版的佛經十二部二十六種六十七卷。其中:

時間最早的是北宋.元豐三年(一○八○年)至崇寧三年(一一○四年)福州東禪寺等覺院雕版的《崇甯大藏經》中的三本佛經:一本是弘一法師於一九三六年從日本請回的南宋.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年)重印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是研究福建刻書行業的重要資料;另兩本是元.大德九年(一三○五年)泉州開元寺到福州印造的《摩珂般若波羅密經》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其次是北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至南宋.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年)福州開元寺雕版的《毘盧大藏經》中的《釋大方廣佛新華嚴經論論主李長者事蹟》和《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還有一本是泉州開元寺於北宋.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雕版、元.至大元年(一三○八年)印造的《大雲論請雨經》,經中有“就開元印雕”的署記。

再就是明.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開始雕印的《徑山藏》中《佛升仭利天為母說法經》和《寶雲經》。

珍版《大藏經》

最為人注目的還是藏經閣裏珍藏的珍版《大藏經》,計有:

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南京雕版、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印造的《南藏》六千七百四十五卷,清.宣統元年(一九○九年)帝國主義冒險家哈同之妻伽陵羅詩氏捐資用鉛字排印的《頻伽藏》八千四百一十六卷,一九三一年上海縮版影印的南宋《磧砂藏》六千三百六十二卷,一九三五年北京影印的北宋雕版的《趙城藏.金藏》二百五十五卷,晉江金相院轉搏老和尚受弘一法師(參見《泉州人名錄.弘一法師》)之囑向日本藏經書院請贈的《萬字大藏經》七千卷,弘一法師自己寫信向向日本請贈的縮印本《弘教大藏經》八千五百四十三卷。以上六種共三萬七千三百一十二卷。

近年,又收藏中華書局新版《中華大藏經》,香港佛教同仁和美國達拉斯佛教會贈的依清初福州鼓山湧泉寺刊本印贈的《華嚴經疏論篡要》二種,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房山石經》,臺北華宇出版社的《大藏經補編》,以及圓瑛大師所著的《首楞嚴經講義》等。

其他藏經

此外,在藏經閣裏還有明末藕益大師親筆題詞的《梵王經》,元·僧如照刺血寫成的《法華經》,以及泰米爾文的貝葉經。

歷代銅、鐵鐘

藏經閣內收藏南宋以來銅、鐵鐘十二口,最早的造於南宋.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年)。這些鐘原排列在開元寺檀越祠前。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口鑄于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高一米余的普通鐵鐘,它是當初專做臺灣鹿港生意的四十六家商號合贈給泉州南門外浯江鋪塔堂宮的,鐘上銘文鑄有“泉郡南關外浯江鋪塔堂,鹿港郊公置”(當時商行稱“郊”),以及“日升號”、“資生號”、“瑞泉號”、“瑞源號”、“正利號”、“益源號”、“美記號”等共四十六家商號名稱。它原是一座晉通小宮廟的鐵鐘,只因上面記載了泉州和臺灣通商往來、商貿繁盛的史實而受到人們的重視。

還有一口原布金院的元代巨型銅鐘,鐘面上鑄有“布金院”、“至正廿四年(一三六四年),歲次甲辰……”和《心經》全文、梵文咒語。《閩中金石略》有文介紹。布金院廢,此鐘輾轉存到泉州開元寺藏經閣。

各代佛像和名家楹聯

藏經閣中還有三十二尊大小不一的各代玉、銅、瓷、木塑雕成的大小佛像、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其中唐.開元二年(七一四年)的鑄銅如來佛、明代何朝宗製作的瓷觀音、斯裏蘭卡贈送的碾玉三方佛最為珍貴。

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師等名家的字跡和木板楹聯也珍藏在這裏。

功德堂

位於藏經閣西,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建,供奉開元寺開山祖師匡護禪師及印度高僧袒膊和尚(智亮)。

西塔禪院

五代.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年)閩王王審知造西塔時建,延請高僧大德居住。

宋.元佑間(一○八六~一○九四年),泉州太守陳康民改為十方禪院,延請大智文宥禪師住持,為第一世。其弟子、再傳弟子中,志聰法師重建西塔院。志聰以楞嚴經為人講解,妙乎空有。文喜為高行長年钜人。宗已以教名,主資聖寺,夏講則千人集焉。慶老能文而禪,掌徑山宗杲書記有聲並以詩名。

棲隱禪院

開元寺棲隱禪院,南唐保大中(九四三~九五七年),漳州刺史董思安被副使劉從願鴆死,其妻及子全武,在泉州開元寺營是院以薦冥福。

准提禪寺

俗稱小開元寺,在檀樾祠東,原供奉天臺宗的准提菩薩。

建于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佈局似開元寺主軸建築。原山門已廢,一九七四年原府學欞星門移此替代。今為市文管會所在地。

東璧寺

在開元寺內,今古船館所在地。始建年代未詳。著名的“東璧龍眼”品種即產于寺周。

檀越祠

位於紫雲大殿東側,原祀黃守恭,為黃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後裔和閩台紫雲黃姓共同之祖祠。

寶篋印陀羅尼經幢

篋,是藏物的小箱篋子;印,是不移不動、堅固不朽之意,陀羅尼經,是佛教密宗的咒語,具有藏納三世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的功德,誦念此咒能使亡人從地獄解脫。

五代.後周.顯德元年至七年(九五四~九六○年),吳越國王錢俶仿印度阿育王造金塔分藏釋迦牟尼舍利子分送各地之舉,也用金銅精鋼造八萬四千個小塔,每塔高不及一尺,專門供藏寶篋印陀羅尼經,分送境內四方,稱寶篋印陀羅尼經幢(塔)。因塔身塗金,也稱金塗塔。

後來,佛教信徒為了修緣造福,也採用磚、石仿築寶篋印經塔。寶篋印經塔不管是金屬的小塔,或是磚石的大塔,造型雕縷都出於一各藍本。

(一)唐.大中寶篋印陀羅尼經幢

今泉州開元寺仍保存著紀年為唐.大中八年(八五四年)的六角形寶篋印陀羅尼經幢構件。經幢有篇序文,敘述寶篋印陀羅尼經是如何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經幢有一面是題名刻字的,這些題名有三部分人:

其一為信眾募緣題名,有姓名者數十人,這些善信中有許多女施主,她們的名字有一個特點,是以數字為其名的,即從一娘、二娘、三娘、五娘、七娘、十二娘不等,還有幾位名字相同,僅姓不同罷了。經幢記載,募緣捐建此經幢的善信有二百多人。諸多捐款、捐物的善信,有的是“為考妣,各舍鐸一口”,有的施捨布一疋“以為孝妣”。

其二,經幢題名的人還有泉州的地方官員。如朝議大夫使持節泉州諸軍事守泉州刺史上柱國薛凝,都押牙將值仕郎□太常寺奉禮部驍騎尉謝愻,押牙吳□、押牙陳元度、押牙兼都虞侯林弘、□□、押牙□□、團練管幹許庶等。從以上官職看,薛凝是官三品,階五品;謝愻官職唐史未見;《五代史》有“押衙”官職,未見“押牙”。這些地方官對佛教之宣導,甚至他們就是佛教信徒,因此有利於唐朝泉州佛教的發展。

其三,寶篋印陀羅經幢的書寫和鐫字人。書寫人是“鄉貢進士歐陽偃、沙門文中共書”。《閩中金石略》認為“一石而兩人合書,亦為創見”。更重要的是“鄉貢進士歐陽偃”,《泉州府志》、《晉江縣誌》的《選舉科目》不見其名,可補府、縣誌之缺。唐朝泉州仕進文人為佛教經幢作書,對佛教在泉州的發展也起了推動的和用。經幢是盧准等三人募緣拾二千文樹立的。

(二)南唐.太保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南唐.保大四年(九四六年),王延政從子王繼勳在泉州開元寺建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石經幢。

經幢八角八面,高一百二十釐米,堅刻七十六行文字,除主要部分經文外,又刻記施捨建經幢人的姓名,其中有許多地方官員,如“州司馬專客務兼御史大夫陳光嗣”、“州長史專客務兼御史大夫溫仁儼”、“軍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揮兼御史大夫陳匡俊”、“榷利院使劉拯”,還有“光祿大夫檢校尉持節泉州諸軍事守泉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國琅玡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王繼勳”等。以上官職,多為史書所缺,可為五代史職官志補白,亦是研究泉州五代時社會經濟史、海外貿易史的重要實物材料。

經幢構件上的浮雕飛天,皆赤腳裸露,身體修長,保留著飛天雕刻風格,亦為是很好的佛教藝術品。

經幢銘文還記載,造經幢的石灰岩石,是請“僧于浙水募緣,召匠於太湖,採石徙五載,竟未成功。”可見,當時建造此經幢的石料是采自太湖,其歷程是十分艱難的。

經幢上諸地方官員題名,其施捨錢財數目,從一千文、五千文到三十文等。這反映了五代時泉州以刺史為首的地方官員崇信佛教的情況,而他們建造的經幢也是他們的功德碑。

(三)北宋.天對陀羅尼經幢

開元寺北宋.天對九年(一○三一年)陀羅尼經幢,為泉州清涼院僧智賢募緣所創。

(四)南宋.紹興寶篋印經塔

拜庭左右兩旁各有一座方形寶篋印經石塔,通高各五.四八米,形制相同。左邊一座塔的須彌座上刻:“右南廂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錢造寶塔二座,同祈平安。紹興乙丑(南宋.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年)七月題。王思問舍錢三十貫,乙酉(南宋.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年)重修。”

開元寺這兩座石造的寶篋印經塔,從下而上是基台、石函、塔柱、塔蓋和刹頂。塔上的雕刻保留著印度的藝術風格。

塔柱四面刻圓拱龕,龕內浮雕釋迦牟尼本生故事圖:

東面是薩錘王子捨身飼虎,中間薩錘王子作大王遊戲坐,前面有大虎一隻、小虎四隻;

南面是提婆拔提城屍毗國王割肉救鵝,中間屍毗國王右手執刀,左手護鵝,右邊山石上有一隻老鷹;

西面是阿梨陀波羅城屍毗王挖眼施給婆羅門,中間屍毗王右手持尖刀抬在頭部作挖眼狀;

北面是跋陀耆婆城月光王舍頭給婆羅門,中間樹下,月光王低頭彎腰作舍頭狀,左邊有一婆羅門手中舉刀。

塔頂為複蓮盆及多層相輪尖頂,四面刻佛的稱謂。塔蓋四周芭蕉形的角翅上,雕刻著釋迦牟尼身為太子時在皇宮中生活遊戲的種種景象,有人物、山花、蕉葉、卷雲等。

一九八二年八月,強颱風刮倒拜庭東邊一株巨榕,榕樹壓倒一座寶篋印經塔。在修復整理時,發現塔腹中埋著五代.閩國最後一任泉州刺史王繼勳等善信捐資雕刻的寶篋印陀羅尼經幢(參見上文“寶篋印陀羅尼經幢”)。又清理出銀質鎏金觀音像,背面刻“泉州右南廂宣明坊女弟子柳三娘,與夫主樑安共舍寶塔一座,永充供奉,闔家人口等增延福壽。時紹興十五年六月日”。

從銘方舍錢造塔的目的是“同祈平安”和“闔家人口等增福延壽”,這表明了宋代泉州佛教的進一步世俗化。

麒麟壁

在西塔旁,有一被稱為“麒麟壁”的照牆,雕嵌工藝精湛,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麒麟壁”原建於泉州府城隍廟(參見《泉州寺廟.城隍廟.泉州府城隍廟》)前,於清.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那次“修山門,移水溝”修萁時所建,一九七四年移進開元寺保護。

“麒麟壁”用交趾琉璃陶鑲嵌一隻大型神獸。關於這只神獸,有兩種解說:

一說是麒麟,龍首牛尾、麟身偶蹄、步雲回首顧盼狀,下配嵌磚雕的元寶、如意等吉祥物。左右兩堵各嵌磚雕的靈芝、牡丹、鹿、鶴等,暗喻福、祿、壽俱全。

一說是犬貪,即獨角獸。傳說,犬貪的胃口很大,什麼都吃。它吞食了山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瑞獸,又到人間來吞食金銀財寶。後來,它看到太陽從東海面冉冉升起,又想沖過去一口吞下太陽,結果跌進海裏淹死了。又一說,犬貪只是淹得半死,被路過東海的八仙救了,從此成為李鐵拐的坐騎。“麒麟壁”上的犬貪,腳下踩著葫蘆、古錢、犀角等各種奇珍異寶,還不滿足,仍貪婪地盯著雲彩中的太陽,一幅貪得無厭的嘴臉。

日本大銅鏡

一九四七年,開元寺僧人在寺後園掘獲一面明末清初日本大銅鏡。直徑七十八釐米,鏡的邊緣厚度二.五釐米,重四十八公斤。原件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泉州佛教博物館陳列有複製品。

銅鏡背面鑄有歲寒“三友”松、竹、梅圖。樹下有一頭爬行的龜,拖著一條蓬鬆的尾巴,頭伸出甲殼外向上昂舉;一隻鶴站在龜的前面,另一隻翱翔在天空。他們構成“蓬萊圖”。鏡背左側鑄一行直書漢字“天下一木瀨大和守藤原信重作”。

據著名考古學家王仲殊先生研究,鏡銘文中“天下一”是鏡工自誇之詞,謂天下第一、舉世無雙。開元寺出土的日本大銅鏡,應為江戶時代的產品。理由有三:

一是“蓬萊圖”盛見於鐮倉及室町時代的和鏡中,泉州出土和鏡的“蓬萊圖”繪畫手法和作風顯示了江戶時代的特徵。

二是泉州和鏡中央有略作三角形的鏡鈕,鈕的左右兩旁各有孔穴,以便穿綬或繩綁在架上。鈕的上面有數道火焰豪光,作寶珠狀,這種形式一般見於江戶時代。

三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鏡工有“木瀨大和守藤原信嘉”,生活於後西天明歷年間(一六五五~一六五七年)即德川氏第四代將軍宗綱之時,相當於中國清.順治年間(一六四四~一六六一年)。“木瀨大和守藤原信嘉”與開元寺銅鏡工“木瀨大和守藤原信重”相比,姓、守名、名和藤原姓氏都相同,僅其名有“信重”與“信嘉”之別,說明兩者關係非常密切,製作年代應該相同。

明清時期,泉州與日本交往密切,如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泉州客商許麗寰到日本薩摩貿易,於次年返回泉州。明末清初,泉州僧人木庵、喝浪、獨文、大鵬正鯤、悅山、蘊謙戒琬、雪機、慈嶽等到日本弘傳黃檗宗佛教,其中木庵、獨文、大鵬為泉州開元寺僧人。

明末,泉州海商鄭芝龍到日本經商,返回泉州時曾主持修理開元寺,建生祠,立有《南安伯飛虹鄭公生祠碑記》,並捐贈泉州開元寺大鐵香爐。

關於日本大銅鏡的贈送者,學界有三說:一可能是明末清初有一批日本和尚來開元寺,帶來贈給准提寺的准提菩薩;二可能是到日本的泉州僧人,于明末清初攜來贈與開元寺;三可能是鄭芝龍由日本帶來捐贈給開元寺的。

一九七八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在惠安白崎又徵集到一面日本銅鏡,背面的浮雕是松鶴圖,漢字銘文為“中原攝津守光重”。

五觀堂

廿世紀九十年代新建,是僧尼用齋之處,又稱齋堂。花崗岩結構,面積五百平方米,形式古樸,宏大壯觀。

石門楹聯:“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注--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三心:“貪、瞋、癡。”

詩詞拾遺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開元寺》收錄詩詞五首:

明.黃克晦《寺塔對雨》詩:

 “塔間鳴雨靜猶嘩,冷灑高標觸怒芽。

  銀界虛空森亂竹,金輪迥轉散諸花。

  色因秋近條條白,風自西來故故斜。

  從此與僧堪共約,天陰先赴法王家。”

注--閑:安靜。高標:冷:點明初秋時令。高枝。怒芽:盛發之幼芽。銀界:銀地,指佛寺。虛空:高空。森亂竹:竹葉茂密而雜亂。金輪:佛家相信輪回,且認為轉輪王有金、銀、銅、鐵四種,以金輪為最盛;此王在世,四方順化,天下太平。散諸花:天女為供佛而散花。故故:頻頻,常常。法王:佛。

明.黃鳳翔《塔燈》詩:

 “飛刹風鈴寂,青燈月色連。摩尼珠吐豔,舍利火藤煙。

  影外千星落,空中萬象懸。繞輪紛唄頌,面壁是真禪。”

注--刹:佛塔頂部的裝飾,也指佛塔、佛寺。青燈:原指油燈,其光青瑩,故名;此指塔燈。舍利:梵語音譯,意譯“身骨”,指死者火葬後的殘灰骨燼;相傳釋迦牟尼死後,遺體火化,有骨結成珠狀,八國國王分取捨利,建塔供奉,此後供奉舍利之風遂盛。萬象:宇宙間一切事物或現象。唄:梵文音譯“唄匿”的略稱,也叫“梵唄”,意譯為“讚歎”、“讚頌”,即舉行宗教儀式時,依曲調引聲歌詠偈頌以讚歎諸佛菩薩,如佛教寺院中所唱的贊偈。面壁:面對牆壁默坐靜修;《五燈會元》載,達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修道面壁而坐九年。

明.黃景昉《寺中避暑》詩:

 “自緣性僻動幽襟,不為炎蒸逼入林。

  畫壁龍蛇多異相,禪房瓶缽有哀音。

  倦餘褦襶差人熱,饑去伊蒲損佛金。

  遂使群真妨結夏,問師何法最安心。”

注--褦襶:暑天所戴涼笠,以青繒綴其簷而蔽日。伊蒲:即伊蒲饌,佛寺素席。損佛金:損耗供佛的錢。群真:真人謂修真得道之人,群真指眾僧尼。結夏:四月八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掛搭謂之;七月十五日解,謂解夏,系眾僧長養之節。

明.周廷鑨《同人集塔》詩:

 “禪室愜幽棲,香林結隊齊。饑驅陶令去,酒倩遠公攜。

  送雨鐘聲暮,扳煙塔影低。大常齋更醉,不飲亦如泥。”

明.周廷鑨《紫雲尊勝閣訪僧》:

 “晨鐘發孤夢,幽想不能傳。忽到空中閣,真成物外緣。

  馴龍朝演法,施鳥夕留煙。別有息心處,庭花相對眼。”

注--紫雲:開元寺的別稱。尊勝閣:庋藏尊勝陀羅尼經的處所,即藏經閣,泛指僧人住的地方。馴龍:即馴馬,《周禮》:“馬八尺以上為龍。”施鳥:施食於鳥。

另:

現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手書《詠泉州》詩碑立於開元寺東側准提禪寺山門前西側園圃中,上覆石亭。碑高二.五米,寬一米,字徑不等。行草。落款“一九六二年詠泉州,郭沫若”。詩曰:

 “刺桐花謝刺桐城,法界桑蓮接大瀛。

  石塔雙擎天浩浩,香爐獨剩鐵錚錚。

  亞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來有會盟。

  收復台澎今又屆,乘風破浪待群英。”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