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地區史跡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地區史跡

目錄

一劃:

一眺石、一百大寺看經碑。

三劃:

上雲古炮樓、上達隘(附:高平隘)、上甕驛、萬壽塔、萬春寨、萬安寨、大正寨、大深隘、大盈遺址、土阪寨、女陰石刻、小尖寨、山中隘(附:許平隘)、三洲。

四劃:

侖蒼新石器時代遺址、侖蒼青銅器時代遺址、牛頭寨、牛尾塔、太平寨(林氏太平寨、葉氏太平寨)、六勝塔(萬壽塔、石湖塔、日湖塔)、井亭巷、水尾塔、烏嶼碼頭遺跡、五裏街遺址、雙魚寨、王山寨。

五劃:

石筍(浮橋 石筍、碧坑石筍、長基石筍、 焦溪石筍、德化石筍)、石鼓寨(附:陳坑寨、山中上寨、山中下寨、龜洋寨、馬頭寨)、白塔、白葉阪寨、白水寨(陳同寨、寨嶺)、白鸛寨(附:石壁寨、覆船寨)、白隔隘(附:梅坑隘、石獅山隘)、龍居大寨、龍床隘(附:赤嶺隘、伏虎隘)、龍興塔(安平東塔)、東坑寨、東嶺隘、 打鼓隘、仙亭寨、舊館驛、 古檗山莊。

六劃:

關鎖塔(萬壽塔、姑嫂塔。概述。規制。建造背景。姑嫂的傳說。題詠。)、安固石亭、再借亭、成雲洞(成雲書軒)、百崎接官亭、圭峰塔、朴裏、任田隘(附:吳□隘、上□隘、白山嶺隘)、湯尾關(湯嶺隘、湯尾寨)。

七劃:

來遠驛、貢院、雞髻寨、吾峰古道、花橋亭、張阪、進寶雙塔、吳山寨、陳岩寨(附:道場寨)、陳占仔寨、蘆地隘、蘇坑隘(附:劇頭隘、蓋福洋隘、上漈隘)、汰口驛。

八劃:

官井關、官定石鬥、林鑾渡、金城寨、碼頭、試劍石、駟高石塔、河泊所(晉江縣河泊所、惠安縣河泊所)、虎窟寨、青山寨、嶺隘(附:苦竹隘、泥門隘、東關隘、蘇坑隘、英山隘)、岩市關(附:平盧關)、油竹隘(附:蛇嶺隘)。

九劃:

泉州、泉州十景、泉州八景、泉州十八景、泉州四大名山、泉州十大古石橋、泉州府錄立海防記、泉郡接官亭(觀音大士亭。規制。明.萬曆李光縉《觀音大士像記》。)、星塔(石獅星塔—鎮海塔,安海星塔)、故大寨(附:故縣後寨)、南峰寨(附:碧溪寨、丘店寨、蝴蝶寨、金雞寨)。

十劃:

留安塔(仙洞塔、文明塔、文峰塔)、塗嶺古街、唐寨、高龍寨、鐵峰塔、“海峽人”化石(“海峽人”右肱骨化石化石。“海峽人”右脛骨化石化石)、晉安驛、鹽課司(潯羨場、氵丙洲場、惠安場)、桃舟隘。

十一劃:

清溪八景、清源驛、清潔寨、梧宅古冶鐵遺址、鹿園、深滬烽火臺、營盤寨、康店驛、銀瓶寨。

十二劃:

溜石塔(江上塔)、惠安、董埔遺址、雁塔、稅課局(晉江稅務)、塔口隘、湖安山寨、焦嶺隘。

十三劃:

瑞光塔(白塔、安平西塔、文明塔)、獅尊、衙口、錦田驛(皇華驛、龍山驛、龍山站)。

十四劃:

蔡西石佛、聚寶街、寨山周代青銅器遺址。

十五劃:

潘徑寨、樟坑隘。

十八劃:

鼇美塔。

二十劃:

霸皇寨。
 

一劃

一眺石

宋.傅伯壽《一眺石》:

 “一眺人間萬事非,海鷗山鳥使忘機。

  林端仿佛見帆影,知有扁舟天際歸。”

一百大寺看經碑

泉州《一百大寺看經碑》,元.延佑三年(一三一六年)亦黑迷失立。明代被改琢成《重修晉江縣學碑》,清.陳棨仁編《閩中金石錄》有錄文。一九三五年,此碑在晉江縣學重被發現,但已被琢成三段,僅找到上、中兩段。一九五八年,吳文良先生在《泉州宗教石刻》書中刊佈此碑照片。

據已故的福建師大歷史系朱維幹教授說,莆田黃石鎮重興寺也有《一百大寺看經碑》,一九五八年大修水利時被鑿作石料使用。

元朝統治者對各種宗教採取相容並包的態度。忽必烈統一全國後,佛教勢力有所發展,每朝皇帝都要營建新寺,大做佛事,並對寺院頒賜巨額的賞賜。

在朝廷營造大寺院和大規模賜田賜鈔的風氣影響下,亦黑迷失為一百大寺各施中統鈔一百錠,其他寺院施鈔、施田、年收息鈔,輪月看轉三聖教一藏。

《一百大寺看經碑》的內容是:亦黑迷失自幼年欽奉世祖薛禪皇帝、完者都皇帝、曲律皇帝聖恩,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皇太后齊年、太子千秋、諸王文武官僚同增祿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敬就都城、西京、汴梁、真定、河南府、汝州、邢州、順德府、明州補陀山、朝裏寧夏路、西涼府、甘州、兩淮、江浙、福建諸路一百大寺,各施中統鈔一百錠,年收息鈔,輪月看轉三乘聖教一藏。其餘寺院庵堂、接待,或施田施鈔,看念四大部、《華嚴》、《法華》等經,及點照供佛長明燈。謹寫西天銀字經一藏進上,當今皇帝回賜大都普慶寺看讀。仍就都城新吉祥法王寺一區,賜寺地一頃,果園一所,印經一藏,施鈔兩百錠。又以中統鈔一百錠就嘉興路崇德州置苗田一百二十五畝,歲收租米一百石舍入杭州靈芝寺。續施鈔兩百錠與泉州承天、開元二寺。以上置田出息為歲念藏經費。又將原買興化路仙游縣租田二千余石,散施泉州、興化各處寺院,遞年看轉藏經。其齋以歲收子粒多寡為率。然則財法無盡,因果俱彰。施心囗於虛空,本無住向,惠性通於曆劫,普導含靈。極真際以莊嚴,盡刹塵而回向。仍為祖禰宗親,同超佛地;次冀亦黑迷失偕室中夫人荼荼身宮康泰、壽命延長、福祿榮遷、子孫昌盛。萬行功圓之日,百年服滿之時,普與法界眾生,同證薩婆苦海。

《一百大寺看經碑》中所列大寺,大都路三十二座,居首位,泉州路十六座位居第二,有承天寺、大開元寺、崇福寺、光孝寺、北藏寺、水陸寺、法石寺、積善寺、延福寺、西禪寺、香積寺、招福寺、封崇寺、明心寺、白沙靈應寺、清源洞,可見元代泉州佛教寺院地位重要。

 

三劃

上雲古炮樓

位於德化縣與尤溪縣交界處、離縣城一百多百公里遠的楊梅鄉上雲村,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完好。

該座炮樓高十米,占地面積近百平方米,樓體大部分用青石築就,炮樓頂蓋以瓦片。

炮樓所處位置較為偏遠,歷史上常有匪亂。當地富豪林光川為了保護身家財產,于清.雍正年間(一七二三~一七三六年)耗資十萬兩白銀,修建山寨,並在寨週邊、靠近古官道處修建了兩座炮樓,開設瞭望孔、炮位及射擊孔,並添置土炮、鳥銃等武器。民國初年,被閩中南地區的匪幫攻陷。

上達隘(附:高平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上達隘,縣西南二十余裏白芒坑山后。相近有高平隘,路出安溪打鼓嶺。俱(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初築以拒賊。”

上甕驛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上甕驛,在縣北,宋置。

《志》雲:自宋以前,郡城西北取延建路,道南安澄口驛、永春桃源驛、德化龍潯驛、上甕驛,抵尤溪縣,逶迤經西芹,至延平。蓋以避大義江之險,然山嶺高峻,卒不可行。自宋以來,西北之驛道遂廢。”

萬春寨

俗稱“公春寨”,位於永春縣城西的五裏街鎮康山之巔。

萬春寨是永春西側的重要屏障,東北連縣城主山——大鵬山,西北望高峻淩雲的天馬山,南面的五裏街自古以來就是永春的繁華集鎮。萬春寨以其險要的地理位置,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萬曆年間為禦敵防寇,在此立寨,派兵駐守。今依稀可辨古壘遺跡。

萬春寨內建有關帝廟,崇奉關羽,永春人稱其為“協天大帝”。

門兩側懸聯:“萬壑群山朝古寨,春風綠岸鎖桃溪。”

廟前廳階沿上有一組精美的青石雕刻,雕有竹鹿、松鶴、荷蓮、雲龍、麒麟等祥瑞景物,栩栩如生。廟內一尊巨大的關公塑像,兩倍于常人,手提青龍偃月刀,恍然又見《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身長九尺三寸,髯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若抹朱,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廳中有楹聯:“文武冠儕倫,威傳華夏虎臣勇;去留守忠義,效報曹、劉國士風。”隱括關羽的事蹟。

四壁畫有“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等歷史故事。

清末遙呼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領袖林俊以此為據點,高舉義旗;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國民黨九十六軍殘部從前線潰逃過永春,遙見萬春寨林木蔭蔽,疑其中隱藏著遊擊隊,發炮轟擊,震落關公塑像之臂。

萬春寨之麓,另有一處勝跡“金峰真寶殿”,源於蓬壺仙洞山真寶殿。仙洞山真寶殿即著名的炎帝廟,為隋唐時蓬壺陳姓所建,奉祀神農。宋末元兵侵入永春,陳姓舉族抗擊,慘遭屠戮,明初有一支在萬春寨落戶,又營建“真寶殿”,冠以“金峰”二字,也奉祀神農大帝,以念先人。明末權宦魏忠賢勢力傾軋天下,各地均造生祠,金峰真寶殿也被改為魏忠賢生祠;魏忠賢伏誅後,官軍欲廢生祠,鄉人移真武公(玄武大帝)入祀,該殿倖免一場劫難;民國初曾被民軍司令王榮光據為司令部;抗戰時,福建第四區專員公署從泉州內遷永春,也駐在真寶殿內。現存殿宇為一九三六年裏人陳泗亭倡議,店前陳姓族重建,一九八五年重修。

萬安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萬安寨,在府東北洛陽橋傍,與惠安縣分界處,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中置。”

大正寨

盤踞德化縣葛坑鎮大正村山上,海拔九七一米。四周峭壁懸崖,自古惟有一條羊腸石徑通山寨,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新中國成立初期,有股土匪竊踞山寨負隅頑抗,解放軍步兵久攻不下,後來調來山炮猛烈炮擊,才擊潰匪徒,奪下山寨,可見大正寨的險要。

大正寨俗稱“燭形寨”,也稱“白天蠟燭”,這是表明該寨和山的形狀。詳細建寨年代已失考,但據當地大族陳氏老人傳說,明初陳氏開基該村時,已有此寨,原名“大眾寨”,亦稱“大眾寺”,系梁、林、張、蔣、黃、郭眾姓族民合建,寨內原有佛寺,後因戰事頻仍而毀於戰火,改今稱。

明清兩代,大正寨屢經戰火,多次修葺。民國年間,閩中著匪張雄南曾派大隊人馬圍攻山寨,寨牆被摧毀一段。寨民在匪兵撤退後重新修復。後又被葛坑股匪陳光亮竊居,驅散寨民,作為匪巢。

大深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志》雲:縣西八十裏有大深隘,明.弘治四年(一四九一年),賊溫文盛立寨山上。正德十年(一五一五年),建為隘,路出漳平。”

大盈遺址

一九七四年,南安市水頭鎮大盈發現一批青銅器及玉器,上限溯至西周,下限延至春秋時期,相當於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四○三年。

這批青銅器及玉器,以兵器和佩飾為主,造型紋飾和中原出土的略同,可見已受到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

土阪寨

位於德化縣潯中鎮土阪村,始建不詳。

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初九,鄭成功長子鄭經部總兵黃雲率兵三千攻該寨,清.練總李寅球固守,各鄉十一寨合兵支援,相持二十日,久攻不下,雙方死傷二百餘人。

女陰石刻

位於南安豐州大坑村西北邊的泉永古大道,在通往清代官紳陳大玠石坊前的路邊山坡上。是泉州至今發現的唯一“女陰石刻”。

為矗立的一塊石碑,上面刻有女陰外形,在“女陰”外形的四周刻上“來龍進寶”四字。四字鎏上紅漆,與斑駁古樸的石碑顯得極不和諧。據初步判斷,可能為宋物,因為宋朝所寫的“寶”字就有與現在一樣的寫法,有待進一步考證。

相傳,舊時大坑村一帶虎滿為患,經常傷及人畜。後來,有人認為該村山峰上有一巨石形似老虎陽具(已被炸毀),故老虎極為凶捍。為煞住“虎氣”,在山峰巨石的對面豎起一塊“女陰石刻”以避之。

小尖寨

位於安溪縣金穀鄉洋內村與湖頭鎮山都村交界處,海拔約七百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年代久遠,遺址幾湮沒,依稀可辨一些基石。

據《安溪縣誌.寇警》載:“(南宋)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年),臨汀寇至,統制劉寶即小尖山築寨禦之。”所謂“臨汀寇”者,是安溪縣還集裏曾少龍、陳大刀、詹鐵叉等農民起義軍聯合“數萬寇掠郡邑”。此寨之築,是在“掠郡邑”之後。後來,雙方曾在這裏展開劇烈戰鬥,爭奪這據點。

迨明.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年),“劇寇”陳日暉又聚黨據大、小尖出掠。

山中隘(附:許平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縣西北二十裏有山中隘,其南有許平隘,南宋.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年)築,今廢。”

三洲

出泉州城南門順濟橋(宋.嘉定四年建),有泉州十景之一的“三洲芳草”。三洲即順洲(橋尾)、華洲(訛稱外洲)、鯉洲(特指東南部)。三洲是筍江、浯江、破腹溝之匯,洲渚芳草碧,西汊流水清,與清源山遙相映襯。

明.泉州人工部尚書黃克纘詠道:

 “城枕三峰百堞開,蒼溪數曲繞樓臺。

  江間簫鼓遊人少,天外帆檣估客來。

  洲渚遙分平野綠,石橋橫障晚潮回。

  舍舟扶杖登高處,萬裏熏風亦快哉。”

 

四劃

侖蒼新石器時代遺址

南安市倉蒼鎮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三處:

一、寨仔箍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侖蒼鎮黃甲村西南約五百米處,面積約三千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文化層已被破壞,散見文化遺物有灰色硬陶片、黃色泥陶片和夾砂陶片,器型物有釜、罐、盆等。

二、運尾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在英溪與西溪會合處南岸侖蒼村運尾山,面積約五千平方米,一九六一年發現。山上散見文化遺物有硬陶片、沙陶片、夾砂陶片,器型物有罐、釜、盆等。文化層因開荒造田受破壞。

三、竣下沽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黃甲村南約六百米處,一九七七年發現。文化遺物散見範圍約八千平方米,有硬陶片、泥陶片、灰色夾砂陶片等,器型物有罐、釜等。

侖蒼青銅器時代遺址

南安市倉蒼鎮已發現的青銅器時代遺址有二處:

一、寨仔山青銅器時代遺址:位於侖蒼村古村寨西南七百米處,一九六一年發現。文化層被破壞嚴重,遺物散佈範圍約一.五萬平方米。散見的器物有釉陶片、夾砂陶片等。

二、寨箍尾山青銅器時代遺址:在大泳村北山自然村東約一千米的山坡上,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米,一九七七年發現,被破壞嚴重,未見堆積層,遺物散見於西南坡,有石矛和硬陶、泥陶等,器型物有釜、盆、瓶等。

牛頭寨

又名鼇頭寨,位於德化縣城郊西南丁乾村。與丁西村坪埔寨連寨。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民軍徐飛龍佔據縣城時,派兵駐守,並在牛頭寨設立碉堡,堡外挖半掩體交通壕二~三道,附設散兵坑,壕週邊鹿砦。坪埔寨堡加圍一道木柵。是年九月中旬,該兩寨被討盧軍摧毀。

牛尾塔

位於南安市英都鎮。石結構古塔,建于宋代。基座特大,在我國石塔中獨具一格,是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寨

(一)林氏太平寨

位於德化縣城六十八公里的桂陽鄉桂陽村一千零四十八米高的睡仙山上。帶有軍事防禦性質的山寨,寄託太平願望,故名。是德化現存最古老、占地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且還居住眾多人家的山寨。

睡仙山因形狀如醉眼朦朧的大仙而得名。明.洪武元年(一三六九年),當地林氏聚族建寨。明.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四月,林桂峰繼任寨主,修葺山寨圍牆五十餘丈,新建東西兩座寨門。萬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年)至清.鹹豐三年(一八五三年),先後四次重修,基本形成現在方圓九千六百平方米、寨牆高一.八~十五米,依山勢起伏綿延四百多米的格局。

林氏族譜和《太平寨志》載:清代太平寨最盛時,有房屋二十七座,內有林氏宗祠、祖厝、縉紳的藏書閣、店鋪等,共六十五戶五百人丁。寨內高牆壁壘森嚴,並掘有其深莫測的古井。戰時,全族入寨據守避亂,以擂木矢石迎敵,人人皆兵。

太平寨人文蔚起。有明末名士林鵬摶,頭名進士林模。

(二)葉氏太平寨

位於德化縣國寶鄉國寶村石竹山頂峰,海拔一千零九十六米。

《國寶葉氏族譜》載:明.崇禎甲申年即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建,鹹豐三年(一八五三年)重建。石築,四周石垣內架住屋兩棟。正門上立橫石碑一方,題曰“葉氏太平寨”。

民國以後,匪氛四起,村人皆避寨內,屋宇始見倒塌。

六勝塔

又名萬壽塔,俗稱石湖塔、日湖塔,位於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港金釵山上,瀕臨東海,為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航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元代建築物,一九六一年五月公佈為福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年),檀樾薛公素和僧祖慧、宗什募資建造。

南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該塔被元軍毀壞。傳說: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宋.端宗.趙昰避難南行,路過石獅海面時被元兵追擊,永甯人董義成等十人助總兵劉洙救之。端宗後由石湖出海,死於碙洲(今廣東吳川縣南海中)。元兵至石湖,進行報復性洗劫,六勝塔亦未倖免。

元.順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年),錦江人淩恢甫重建。

六勝塔渾體花崗岩石砌仿木結構樓閣結構,造型頗象泉州開元寺東西塔。八角五層空心,底圍四十七米,高三六.○六米,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組成。每層設四門、四龕,位置逐層互換;楹棟正簷之間挑出蓮花斗拱雙抄承托塔廊。層層築有券門和方龕,石龕雕有石佛,門龕兩側浮雕“金剛”、“力士”神像,也有塔簷、平座等等。技藝精巧,佈局勻稱,並有雀替,蓮花護鬥。

從卷形門入內,則是回廊和塔心;塔心呈八角形,但中空似井,可以直下,這是與東西塔不同之處。在各層轉角處的巨大石柱上,它不作東西塔的方形“盧鬥”,而用圓形仰蓮盆式。同時,“雀替”的手法也較東西塔繁複,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此塔另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每層塔的橫樑上都刻著建造者的姓名和時間。底層南面拱門的門額上懸一塊“花帶碑”,刻著“萬壽寶塔”四個字,右偏旁則刻著“至元丙子臘月立”(一三三六年十二月),“檀樾錦江淩恢甫建”等字樣。

六勝塔下的蚶江、石湖,是泉州的外港,在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發達時期,“石湖、安平(安海)蕃舶去處,大豐市易上國及諸島夷……”據說,當時這裏曾圍築城牆,有渡口十八個,所泊的船舶常近百艘,海路交通備極一時之盛。它不但顯示了海外貿易的繁榮,同時為六勝塔的建造,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和條件。至清初,這裏又成為大陸與臺灣對渡的中心碼頭。

六勝塔建成至今,歷經多次地震,特別是經受明.萬曆卅二年(一六○四年)泉州海域之八級大震仍然無恙。如今,六勝塔雖部分塔簷石掉落,但基本保持原狀,仍舊巍巍翼翼地挺立在金釵山上。

井亭巷

因玉泉井和另一座無從考證、現已消失的亭而得名。

巷中有城心塔。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城心塔又叫“定心塔”,明.萬曆年間建造,清.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重修。樓閣式五層五簷,塔身由紅磚砌築,外塗白灰,平面呈八角形,高約四.五米。下有花崗岩砌築的塔座,依稀可見“南無阿彌陀”五字,另側有“乾隆十四己巳(一七四九)年□(重)興”。

與城心塔一牆之隔有玉泉井。史載:玉泉井,又稱城心井,井盤有三孔。原來沒名號,明.萬曆年間建造城心塔後,即稱其“城心井”。至於何時改稱玉泉井,不甚了了。

水尾塔

位於石獅蚶江石湖村南。建於北宋政和年間,萬曆有修。現保存完好。

坐北朝南,石構實心,八角三層,通高三.五米,邊長一.八米。蓮花座上雕蟠螭紋飾,塔刹為葫蘆形。

烏嶼碼頭遺址

烏嶼碼頭在泉州城東鎮洛陽江與海口交匯處。是宋、元、明時期通商海外諸國的海島碼頭,曾有“金烏嶼、銀後渚”之稱。當時港口有碼頭渡、潯美渡和萬安渡等古渡頭。

五裏街遺址

一九五六年,廈門大學林惠祥教授帶領考古實習隊,在永春五裏街附近小山上,採集到石器八十二件,按形狀可分為十五類。

其中陶器三十五件,最珍貴的是印紋陶大甕一件,質硬中等,色灰紫無釉,表面印小方格紋,口小腹大,有手捏和旋抬狀。陶器內壁,印有粟粒和穗稿紋。其稻粒、稻稿和現在的相象。

還有陶紡輪八件,陶網墜十七件等。

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晉江流域的閩越族先民,已知種植水稻,也會織布,過著半漁獵半農耕的生活。

雙魚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雙魚寨,縣治南留灣山上。山亦名雙魚山,寨因以名。”

王山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王山寨,在縣治東北懸鐘山后。”

 

五劃

石筍

(一)浮橋石筍

位於泉州城新門(臨漳門)外三千壇接官亭附近龜山西南麓,建於北宋之前,具體時間無考。一九六一年列為省首批文物保護之一。

龜山,古代建了一座山川壇,作為祭祀風、雨、雷、電山川之神的場所,故地名稱“山川壇”,訛傳為“三千壇”。

石筍之南為晉江下游,江水從石筍旁迂回而過,奔瀉入海,因石筍之故,這段江水也別名筍江。而石筍西南側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一○四九年)的浮橋臨漳橋,也因此別稱“石筍橋”。

石筍乃用五段圓柱體白色花崗岩經簡單雕琢壘疊而成,形狀古樸.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狀態,高四米,底部粗壯,上部瘦禿,末端略作尖錐狀,形似破土而出的春筍。

元.釋大圭《石筍詩》:

 “危石入青雲,上有千歲木。

  我來臥其間,天風響岩穀。”

明.黃克晦七絕《石筍凝煙》:

 “一片雲根天琢成,錦萌含籜綠苔生。

  煙中千古亭亭立,何必便(女字旁)娟映水明。”

注釋--“雲根”喻石筍,“雲”言其高,“根”狀其形。錦萌,色澤鮮明的筍。筍古稱竹萌。籜,俗稱筍殼。亭亭,比喻形態挺拔。便(女字旁)娟,美麗。

□“私憾擊斷”之迷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明朝隆慶府志)稱,宋.郡守高連惠(實為高惠連)以私憾擊斷石筍,明.成化間(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郡守張岩補而屬之,今歲久苔生漸不見舊斷之跡”。

史料記載,高惠連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年)任泉州太守時三十一歲,生有二子一女,時值身強力壯,不可能因私憾(陽萎)而擊斷石筍。擊斷石筍的最大可能是:作為形似男性的外生殖器之物立于車水馬龍的大道旁,被認為有傷風化,因此而遭到擊斷……

那麼明代府志為何記載“私憾”?有人認為:高惠連的女婿呂惠卿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人物,王安石變法失敗後,高惠連因女婿參與變法失敗而受牽連,使他後來也成為朝庭的“反派”人物,以致其身後的有關文字記載中都以低調處理。高惠連因“私憾”而做了兩件為後來社會輿論所無法原諒的事:一是把原位於泉州城南之東的府學西遷;一是把豎立于筍江之畔的石筍擊斷為二。人們因此把日後泉州地區“衣冠遂減疇昔”的責任追究到他的身上。

其實,高惠連活到九十多歲。在泉期間致力於政事,科舉興旺、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正因有顯著業績,《安海志》中尚能查閱到宋朝宰相王安石為高惠連寫的墓誌銘。可想而知,一朝宰相為一個郡守寫墓記銘,在封建時代是非同尋常的。因此,說他“私憾”純屬無稽。

由於石筍被認為是關係到泉州人仕進發達的大事,所以南宋時即被民間修復,故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泉州知州王十朋才有詠石筍橋的詩句雲:“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估計後來因修復不固又複傾覆,故明.成化中“郡守張岩補而屬之。今歲久苔生,漸漸不見舊斷之跡”。“郡守張岩補而屬之”時,位置有所變動,至 一九八六年重修,才恢復其原位並保持原有的高度。

⑵新石器時代說

有些考古學家根據它經過鐵器加工過,推斷它是屬於新石器時代(約一萬年~四千年前)晚期鐵器出現以後的產物。

⑶生殖崇拜說

有的學者認為,名為“石筍”,實是男性生殖器的雅稱,故泉州人又稱石筍為石祖,它是原始社會古百越人對性生活和生殖的不理解,出於對男性生殖器的圖騰崇拜而建造的。

古代詩人題詠中,也已含蓄地指出這點,如明.惠安人黃吾野詩即稱之“一片雲根天琢成”,“根”字在唐.道世所撰的《法苑珠林》中,被用來指稱生殖器官。

石筍是于解放初移動約七八米,才位於現址。移動前,石筍下面還有個基座,是由兩塊花崗岩石疊在一起,近似磨盤,其中一塊中間凹下,當地人稱為“仙尿盆”。

早在北宋,石筍已融人民間信仰,而長期以來,又主要是以信仰民俗的形態而存在於民間的。俗信崇拜這石筍,可使不育婦女懷孕,也可使家畜繁衍,五穀豐登。通過膜拜石筍來促進人口的繁殖和物質生產的發展,這正是生殖崇拜所具有的兩個主要功能。

⑷婆羅門教說

有專家認為,浮橋的石筍可能為唐代之物。

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覽館”之譽,唐朝的泉州就是一個開放港口,有不少印度人來到泉州,他們帶來了印度教(婆羅門教)。一九三五年在泉州舊汽車站西北角發掘到元代印度的“番佛寺”,出土的建築構件中有象徵男姓的生殖器“林加”和女性的生殖器“磨盤”,因此,浮橋石筍可能為印度的“林加”,但年代更早。

石筍具有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濕婆神祗的功能,因此有的說它是古婆羅門教生殖器崇拜在泉州的遺物,與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正中兩根綠輝岩石柱上的“濕婆圖騰浮雕”上的生殖器圖案同一源流。

如此說能夠確立,那麼這枝石筍之雕制諒系唐代印度教傳入之時,林加教派作為濕婆象徵的崇拜物而雕刻的。另外,石筍附近還有一個大寺廟,只不過這寺廟在清未年被毀。

⑸風水說

惑於風水之說的泉州人,對石筍的功能還加以進一步發揮。

有人認為,石筍遙對雙陽山之正中,雙陽山狀女性之雙乳,地居北屬陰,致泉州“陰氣”太重,故以象徵陽具的石筍在南為陽來破煞,以求陰陽合一,萬物繁衍,並據此推斷系堪輿家的傑作。

傅金星先生認為,民間稱清源山是“山公”,紫帽山是“山母”,二山交會于筍江,但“山公”卑下,“山母”隆起,故堪輿家認為需建此陽物即石筍,以振乾綱。

(二)碧坑石筍

位於德化縣城關外三十多公里的龍門灘鎮碧坑(鱉坑)村頭小溪邊路旁(舊稱官路),高三四米,底部周長近 二米,狀如男性外生殖器。

碧坑(鱉坑)村地處峽穀,海拔三百多米,四周大山封鎖,林木茂密,封閉的地貌造成經年霧氣飄渺,四季陰濕森然。村中有一條數米寬的山溪緩緩流淌。該溪流經雷峰、水口並通往閩江,清.道光年間在溪上建一廊橋,至今尚存,廊橋邊有一石碑,上載:“……東抵仙邑,北通永福大田,實為東北往來之要道……”解放前,是仙遊、德化、大田的必經之路,商人往返頻繁,所以舊時村中設有許多客棧。現全村有曾、謝、王、林、張五姓八百多人,與歷史上曾居住過的卓、李、曾、林等姓氏已有所區別。

村中的這一根石筍在文革中推到溪裏。至於這石筍始于何年?現已無從考證。相傳是在最早到鱉坑居住的卓姓時建造的。該村是龜穴,在龜尾壓上一根石筍,叫“死龜活尾”,增添陽氣。曾姓是最後來此居住的。據曾氏祖宅裏記載:村中祖宅建於一五八○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按曾氏族譜載:卓姓是到碧坑開基的,之後是李,李後是謝,謝後才是曾。世道滄桑,現碧坑村已沒有卓姓和李姓人家了。因此,若按此推算,石筍歷史已相當久遠。

有關的文史專家則認為,德化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因此該石筍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

(三)長基石筍

位於德化縣城十五公里的雷峰鎮長基村環村溪邊,高約三米,底部周長二米左右,暗指男性生殖器,建造年代不詳。

傳說,舊時有位叫陳大京的“風水”先生遠道而來,到長基村歇憩,把這根石筍插在這裏。

該村古時是通往南埕、上湧等鄉鎮的必經之路,一度頗為繁華。為此當地人還流傳一句話:“三個泉州城,抵不上一個溪南埕”,溪南埕指的就是這裏。另外,一些老人說,該村在歷史上曾患鼠疫,死者無數,這石筍可能跟“風水”有關,用於保佑人丁興旺。

(四)焦溪石筍

德化縣雷峰鎮焦溪村通往溫泉湯池的路旁有個“石筍宮”,面積僅十多平方米,四周是石灰抹面的土牆。這石筍宮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期間重新翻建的。現宮內已不見石筍,宮內兩邊的石柱卻書有一幅冠頭聯:“石殿附淨地,筍液沐凡心。”該宮舊時供奉兩根石筍,文革間才被劈斷,扔在宮後草叢裏。

山區重男思想相當嚴重。清.乾隆版《德化縣誌》載:“邑民……至於風水之說,溺惑尤甚,”“溺女之習,亦多有之。”乾隆年間德化知縣魯鼎梅還為此頒發文告,禁止民間溺女陋俗。石筍在一定程度上寄託了人們生育男孩的願望。

(五)德化石筍

在德化,除碧坑、長基、焦溪外,大銘、葛坑、楊梅等鄉鎮也有石筍。

在葛坑祭(水字旁)頭村一溪邊,聳立著一根三四米高的石筍,由來已久。傳說古時有次天將塌下來,這溪邊就自個長出根石筍給頂住了。這神話與古時生殖崇拜不沾邊。

雷峰鎮朱紫村,現還留傳一個故事:該村舊時曾有兩根石筍立於村頭,這石筍和竹筍一樣會長大。所以,舊時許多朝庭官員路經此地,均覺奇異,紛紛下馬叩拜。直到有一天,有一官員經過時,眼睜睜看到石筍果然會長大,遂令手下取來珠筆,往石筍的頂處點了一下,兩根石筍頓時消失。據說,當天村裏有一孕婦懷上的雙胞胎莫名其妙地死於腹中。猜測這村古時可能有著石筍之物。

石鼓寨(附:陳坑寨、山中上寨、山中下寨、龜洋寨、馬頭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石鼓寨,在縣西北五十裏。相近有陳坑寨及山中上下二寨、龜洋、馬頭寨。”

白塔

安海古鎮的標誌。系南宋時用造安平橋的餘資建成的。

白塔雖是磚塔,但塔底座全為石構,特別是六角形基座拐角處均有一尊石浮雕力士承托,每個力士造型各異,動作誇張,表情極為生動。塔下有石欄杆圍護,塔內有螺旋梯可上塔頂。

白葉阪寨

位於安溪縣祥華鄉白葉阪村,今僅留遺址。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白葉阪寨,在縣西北八十裏。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年),以山寇出沒置。圍以石城,撥軍戍守。寨在崇山密林間,嵐氣最甚。尋廢。”

白葉堡界於泉、漳、延三府邊境,地勢險要,崇山峻嶺,洞穴深邃,森林茂密。明.嘉靖年間,以陳日暉為首,聚集饑民起義,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年),被官軍鎮壓。為防後患,官府於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年)建此城堡,調泉州衛官軍二百人,和源口巡檢司添額兵員一百名,屯守駐防。

從現存城堡殘跡來看,依山構築在山侖脊上。坐北朝南,東西約寬一百米,南北縱深一百三十米,總建築面積約一.三萬平方米。殘存基石斷牆,基礎為巨石壘築,糯米灰混凝土夯築為牆。城牆殘寬二.六米。殘基可辨,房屋約百餘間,中為泉州衛分司廳,西為武所,東為巡司。城北東側立地一石碑,陰楷“安溪城隍神位”六字。

白水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白水寨,縣北五十裏白水鋪南。一名陳同寨。其地甚峻,元末寇亂,鄉人築壘為寨。明.正統十三年(一四四八年),鄰境盜起,複藉此控禦,邑人呼為寨嶺。”

白鸛寨(附:石壁寨、覆船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縣西北二十五裏曰白鸛寨,在白鸛山頂,峻削壁立,崖石環障,清泉四出,縱橫各一裏許,亦元末建。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年)修築。鄉人避兵於此,賊不能陷。

又有石壁、覆船等山寨,與白鸛相近。”

白隔隘(附:梅坑隘、石獅山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白隔隘,在縣東北三十裏。嶺勢喦律,一徑迂回而上,旁皆石澗,俯視千仞,路出仙遊。此興(興化)郡走泉郡之間道也,地名白隔嶺。

其相近有梅坑、石獅山二隘,俱有小路可入仙遊。”

龍居大寨

位於安溪縣蓬萊鎮龍居村,系為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李大(李岱戴),在此據險稱“帝”,進行多年反元鬥爭的主要據點。今僅留遺址,是縣文物保護單位。

寨址築在大寨山上,山勢險峻峭拔,中心制高點自然石上,鑿一石交椅;面前是一片較平坦的山地。西南與東北的山脊上,兩端各殘存十多間牆基石。水源從內村埋倒虹汲引水入寨。

龍床隘(附:赤嶺隘、伏虎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

“《志》雲:縣北百里有龍床、赤嶺等隘,俱通尤溪。

其西為伏虎隘,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以地接延、汀二郡,撥軍戍守,今廢。”

龍興塔(安平東塔)

又稱安平東塔,建於南宋,位於安海安平東橋(東洋橋)頭,曾與安平西塔(瑞光塔)一起組成安海古鎮“八景”之一的“二塔淩霄”。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外古跡.安平東塔》:

“安平東塔,在八都。宋.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年),轉運使高惠連以高仕舍地七畝,造磚塔於東洋橋頭,名曰龍興塔。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黃、陳二氏重修。

國朝.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五月初六日辰時大雨,塔壞。”

東坑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東坑寨,在縣西北。《志》雲:日曝嶺距縣三十五裏。又西五裏即東坑也,路入仙遊,地亦險仄。元季兵亂,邑人避難於此,築寨自衛,今與白水寨俱為北境保障。”

東嶺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又縣境有東嶺等隘十有一,俱(明)正德(一五○六~一五二一年)以後置。”

打鼓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打鼓隘,在縣西北五十裏打鼓嶺下。(明)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年)建。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賊新大總嘯聚於此。”

仙亭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仙亭寨,在縣西南二十餘裏後頭山上,寨容百人。”

舊館驛

舊館驛巷在舊泉州肅清門外,今西街中段南側、東塔腳斜對面,南端為東西走向的古榕巷橫斷,巷長約二百米,是泉州聞名的古街巷,時人訛稱“牛仔驛”。清代,此巷屬萬厚鋪古榕裏。南宋.寶慶初年(一二二五~一二二七年),巷西側為泉州行衙所在地。舊館驛西側、古榕巷西北隅一帶是宋.南外宗正司。

舊館驛是泉州古代一驛站。宋代,原泉州大路驛站——晉安驛,設縣治西(今中山北路驛內巷)。元代,晉安驛遷至宋.南外宗正司故址(即今舊館驛內),易名清源驛。明.天啟年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年)知府沈翹楚更遷於城外。驛站廢了,此處便演變成為地名和巷名。

巷中歷史積澱豐富,文物史跡眾多,有水陸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驛站、明代染織房;有明·嘉靖間禦史汪旦、戶部侍郎莊國楨府第;有清·道光間翰林龔維琳胞弟舉人龔維琨、刑部主事王海文、清.嘉慶間進士楊濱海故居、清末狀元吳魯的讀書處,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古檗山莊

坐落于晉江東石鎮檗穀村北,乃晉江黃氏家塋,建於清末民初。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坐西北朝東南,占地一.七萬平方米。結構較為奇特,將山莊和家塋結合,而以家塋為主體。

中軸線上依次是山門、坊門、半月池、廣庭、塋墓。四周繞以回欄圍牆,牆外溝水環抱。

山門匾曰“黃氏檗莊”。入山門行數十步便是石坊門,匾曰“古檗山莊”。登三級石階有一內庭,內有一半月形水池。再上五級石階為廣庭,寬六十多米、深十余米。自庭而上便是黃氏家族塋墓,石構,計十座,四周環植桂樹。

圍繞家塋,建有“景行”、“瞻遠山居”、“景庵”、“檗蔭樓”、“息廬”五座中西混合式建築,以“景庵”為勝,四壁嵌有一百八十多位名人題詠石刻計一百九十余方,其中有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梅蘭芳等政治家、藝術家,書法行、草、楷、篆、隸各體都有,堪稱近代書法大全。

 

六劃

關鎖塔(萬壽塔、姑嫂塔)

原名萬壽塔,俗名姑嫂塔,位於石獅市深滬灣畔寶蓋山巔,是福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鎖煙霞”是古泉州十景之一。

概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寶蓋山》載:

“寶蓋山,在(晉江)二十都,距郡城東南四十五裏。俗名大孤山。……絕頂有石塔,名關鎖塔,關鎖水口鎮塔也。高出雲表,登之可望商舶來往。

【關鎖塔背靠泉州灣,面臨臺灣海峽,有鎮南疆而控東溟之勢。】

南宋.紹興(一一三一~一一六二年)中,僧介殊建。

又俗謂之姑嫂塔。《閩書》:‘昔有姑嫂嫁為商人婦。商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

塔中刻二女像,遊人拾瓦擲之,中者生男,不中女也。

【第五層外壁有一個方形龕,龕裏石刻二女像,傳說這二女即嫁為商人婦的姑嫂。】”

規制

關鎖塔原名萬壽塔,第二層的門額上刻“萬壽寶塔”四個字。

萬壽塔是仿樓閣式的空心石塔,高二十一.六五米,底寬二十米,八角形,五層五簷,用花崗岩石砌築而成,起航標作用。

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仲春,又修建塔城。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秋,雷震,擊毀姑嫂塔蘆尖。十九都、二十都倡修,至四十三年 (一七七八年)落成。

建造背景

南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生意往來。宋.吳自牧《夢溪錄》說:“若欲船泛外國買賣,則自泉州便可出洋。”

為適應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處泉州港口的寶蓋山上建造石塔,作為航標燈塔,其意義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八閩志》記載:“在永寧裏有石塔甚宏麗,商舶自海遷者,指為抵岸之期。”這裏說的石塔,就是指關鎖塔。

姑嫂的傳說

關鎖塔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據史料記載,正是從那時候起,晉江、石獅一帶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賓。《泉州府志》載,從宋.崇甯元年(一一○二年)到清.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的六百五十年中,泉州發生大旱十一次,造成了“民多餓死”、“民多遊移”、“種不入土、民相食”等悲慘情景。鄉民大量遠涉重洋,背井離鄉到菲島謀生。

明.何喬遠《鏡山全集》說:(華橋)“皆背離其室家,或十餘年末返者,返則兒子長育至不相識。蓋有新婚之別,娶以數日離者。”因此,姑嫂望夫的傳說便油然而生。

何喬遠《閩書》載:“姑嫂壘石山巔,登高望斷歸舟。”“昔有姑嫂嫁為商人婦,商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傳說古時,閩南天旱,顆粒無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窮人被迫離別新婚妻子和妹妹,遠走南洋,約定三年後回來還債。姑嫂倆天天登上寶蓋山遠眺大海歸舟,盼望骨肉團聚。轉眼三年已到,海生如期乘船回來,姑嫂倆在山上看到海生的船已近海岸,誰知忽然刮起狂風下起暴雨,驚濤駭浪把海生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海生葬身大海,姑嫂倆喜盡悲來,縱身跳人浪濤……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建起了這座姑嫂塔。

題詠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寶蓋山》收錄的關鎖塔題詠有:

明.蘇濬《詠姑嫂塔》詩:

 “古刹倚嶒霄,乘風獨聽潮。千杯迎海市,萬裏借扶搖。

  瓊樹當空出,飛帆帶月遙。二妃環佩冷,秋色正蕭蕭。”

明.黃克晦《姑嫂塔漫詠》詩:

 “絕頂芙蓉塔,空憐結構勞。影孤懸碧漢,風落壯寒濤。

  元氣蒼蒼闊,冥心杳杳高。時聞環珮響,二女出遊遨。”

明.朱梧《登姑嫂塔》詩:

 “千尋碧玉削芙蓉,礙日含風四五重。

  海入扶桑驚浪湧,山回蔥嶺翠微濃。

  擎天八柱空驅石,絕世三維見此峰。

  薄暮茫茫秋雨急,愁雲何處隱飛龍?”

安固石亭

位於惠安縣徐寨鎮岩峰頂東山村的東側。原為古道涼亭,建於北宋.端拱年間(九八八~九八九年)。是泉州地區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古石亭,在全省也屬罕見,是研究宋代石構建築的寶貴實物資料。

建築面積六十八平方米。花崗岩石構築,呈方形,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亭內立有十六根方形大石柱。亭頂為四坡式,後加蓋為重簷歇山式屋頂。近年又加以整修和擴建後殿,但石亭依然保存完好。

再借亭

位於石獅市蚶江鎮石漁村西南的“林鑾古渡”邊。據傳此亭是明代蚶江一帶軍民紀念曾櫻而建的。曾櫻任“分巡興泉道”時,政績突出,抗倭奇功,後“皇恩‘再借’巡視海道”。

亭內有一石碑,高二.七一米,寬○.九三米,厚○.一六米,中鐫“再借亭”三個大字,右鐫“都指揮黃浮陽率部捕隊兵立”,左鐫“張瑞圖題”。

碑的兩邊有風化不清的一九四個小字,仔細揣摩,可知其大意:黃浮陽巡視泉州海道,見沿海無寇患,帆檣安行,百姓樂業,貨物豐盈,乃參政曾櫻之功。曾櫻時將奉調他往,老幼挽留不舍。帝許郡民“再借”曾櫻留任。

成雲洞

位於安溪縣湖頭鎮美溪村(古屬感化裏)龍貴山麓。山西北處有石穿土而起,在絕岩下天然形成一處石門,故稱成雲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成雲洞左上方,幽谷澗水,走壁穿雲瀉入小三潭,古人標題“成雲觀瀑”,是湖頭十景之一。

(一)

清.乾隆《安溪縣誌》載:“(五代)釋宏道,鄧姓(號介庵)。初為甯化諸生,負氣不偶。入清溪(安溪的古稱),愛湖山之勝,閉關成雲洞三年。”

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時任兵部右侍郎的湖頭人李光地首次開拓成雲洞並修築草堂。

成雲洞真正聲名遠播,是在清.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之後。時七十四歲高齡的李光地疏乞致休,給假返鄉。李光地原想不再出山了,便大舉修築成雲洞,準備頤養林泉,為此,成雲洞迎來前所未有的輝煌。

成雲洞的主要建築是土木結構二進的成雲書軒。前為懸山式平屋,後為閣樓式,南北構架。軒堂庭地開闊,三面加築圍牆。南牆嵌一石匾,為福建巡撫潘思渠所書的陰刻行楷“李文貞公讀書處”七字。門開向西,附築亭台及生活區。屋後與西側構有園林,築設假山、假石,植竹、榕、月季等,多數為李光地手栽。

齋壁有李光地題南宋.裘萬頃詩作《歸來》,表示垂老倦遊、後悔為官之意:

 “新築書堂壁未幹,馬蹄催我上長安。

  兒時只道為官好,老去方知行路難。

  千里關山千里念,一番風雨一番寒。

  何如靜坐茅齋下,翠竹蒼梧子細看。”

但事與願違,李光地七十六歲時,又被康熙帝催上京城了。

(二)

清.李光地《游成雲洞(用朱子登蘆峰韻)》:

 “溪深樵路微,峰回面勢盡。涉亂渡雜遝,探崖窮攀引。

  村火蔽煙樹,居然成異畛。寒筱釣沙黃,奇石剝山磷。

  霽色限霜飆,清聲絕蟲蠅,昔我營茲村,高天風息緊。

  修途節又弭,直徑步方窘。白日照歸鳥,和風罷征隼。

  況是日邊書,取次浮名泯。有願屬刂金芝,無心聯玉筍。

  一諾在山靈,皇肯為微允?八風正鳴條,四節時在蠢。

  童冠真五六,日暮命歸軫。”

注--畛:界限。筱:小竹子。隼:一種兇猛的鳥,又叫鶻,上嘴鉤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黃色,飼養馴熟後,可以幫助打獵。屬刂:斫。金芝,《漢書》:“元慶四年,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這裏疑指“朝內宮”,“屬刂金芝”近似“蟾宮折桂”之意。玉筍:即玉筍班;“唐末朝士風貌秀異有才華者,人稱玉筍,得與其列者稱玉筍班。”此指居官。鳴條:古地名,今山西安邑縣鳴條岡,成湯敗桀之處。這裏似不作此解,似可作“吹指柳條”解,因“八風正鳴條”與“四節時在蠢”對。蠢:《禮.鄉飲酒》:“春之為言蠢也。”此處作“春”解。軫:車後的橫木,這裏指車。

清.乾隆進士、司經局洗馬官獻瑤《重構成雲洞書院落成步韻》:

 “扶桑萬里海天紅,道在清溪日正中。

  曲曲名山應比鬥,棱棱瘦石總淩空。

  傳經鹿洞心相印,選韻蘆峰調亦同。

  更愛榕村村對出,隔溪堆起一屏風。”

清.李光地之孫、大名廣平知府李清馥於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攜友同游成雲洞,作《成雲洞記》,並題詠《丁卯初秋同游成雲洞》:

 “步陟岩窩石徑幽,草堂盡日為淹留。

  盤桓往事詢宗老,契闊多年憶舊遊。

  幾度夢遙千嶂碧,朅來朝起眾山秋。

  昭回壁上遺詩在,零落雲煙句自搜。”

潘浚《壬申梅月雨後偕龍山和尚游成雲洞》:

 “繞屋山花綠間紅,招遊屐齒入雲中。

  堂虛每納千峰秀,興淺將吟半句空。

  自適情非頑石類,相過月與虎溪同。

  醉心何必多杯酒,一枕松風太古風。”

百崎接官亭

又稱送嫁亭,位於百崎回族鄉的白崎渡口,俯瞰後渚港。一九九三年列惠安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接官亭系百崎回民始祖郭仲遠於明.洪武年間捐資建造,原為涼亭,備過江候客賴以小憩。曆三百餘載,其間風雨剝蝕、地震搖撼,致使後部六根石柱摧折,亭蓋坍塌。清.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草草修葺,有《重修橋尾亭塔碑記》,現豎立在東側後面,後部改用砌石支撐亭蓋,即成今日形狀。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再度重修,西側後面豎碑記載。

石亭坐北朝南,是一座純花崗岩結構的古老四角涼亭,正面長七米,前後寬六.七米,總體高五米,占地將近五十平方米。傘形的亭蓋向四方傾斜,各方均由長短不一的十來條石板拼湊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平面,四條隆起的亭脊及葫蘆形的亭頂均為粗雕的花崗岩石,整個亭蓋由二十根石樑及十六根方形石柱支撐。四邊石柱共十二根,其礎位組成一個大“口”;中央石柱四根,其礎位也組成了一個小“口”;大“口”套著小“口”,恰恰成了一個“回”字。這種結構的亭子是非常罕見的。

相傳明.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三寶太監鄭和總兵奉旨第五次下西洋,途中到泉州港候風。出生于雲南回民家庭的鄭和親自專程到靈山聖墓行香,每逢星期五主麻日又到清淨寺禮拜,在這裏他結識同樣前來禮拜的郭仲遠,獲知後渚港對岸聚居有這支百崎郭氏回民。出自回民之間的族誼,鄭和不惜紆尊降貴,過江探訪。郭仲遠家族一時苦無迎賓驛館,遂假於渡口這座涼亭擺設香案,攜眾兒孫在此恭賀欽差太監。此後,百崎回民為紀念鄭和來訪,將此亭稱為接官亭。據說初時設置的石桌石椅都非常粗糙,石椅是圓柱形的礎石,石桌面正中還陰雕一副棋盤的格局,當年鄭和與郭仲遠曾在這裏多次對弈。

明.永樂二十年(一四二二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途經泉州作短暫的逗留。回想當年過訪百崎回民深蒙盛情款待,與郭仲遠酣然對弈、促膝談心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遂再度造訪。鄭和與郭仲遠不禁技癢,取出棋盤再次對弈。本來棋藝精湛的郭仲遠竟步步失手、盤盤皆輸。鄭和詫之以詢。原來郭仲遠之五子郭仕昭奉例造列軍伍,在玄鐘鄭指揮麾下當貼身護衛,久之,遂與其千金鄭馥互生情愫,私訂終身。被發覺後,郭仕昭逃回家鄉,鄭指揮即令手下追拿問罪,不日將達百崎,是以郭仲遠神情恍惚、惶惶不安。鄭和悉其隱衷,毅然為老友解憂,施計促成鄭指揮答應這門親事並送來豐厚妝奩。鄭和親自主婚,在接官亭為郭仕昭與鄭馥舉行隆重婚禮。因此,接官亭又稱為送嫁亭。

圭峰塔

位於媚洲灣南隅、泉港區後龍鎮誠平村塔仔澳山坡上,系元代古建築,飽經滄桑,明.崇禎三年(一六三○年)重建,清.嘉慶二年(一七九八年)重修。一九七九年,被列為惠安縣首批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被重新公佈為肖厝管委會(今泉港區)首批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八年,再次整修,並被辟為旅遊風景區。

圭峰塔為四角重簷樓閣式的三層石砌塔,總高六米,底座實心,高二米,寬三.七米。第一層高一.八米,邊寬三.二米,面東,置設塔龕門,門兩邊鐫刻一對聯:“作東南巨鎮,起海國文明。”塔內正中石壁上有一海神坐像浮雕,右側刻著重建圭峰塔碑文;第二層高一.六米,邊寬二.八米,門楣上勒有“圭峰塔”三個陰文楷書大字。

圭峰塔自建造之日起,就成為媚洲灣的天然航標。海上航行船隻在遠處即可望見其倩影,圭峰塔起了導航作用。

圭峰塔周邊現存有遐邇聞名的“盧子讀書處”、“仙龍甘井”、“國安宮”等文物古跡。盧子即盧琦,字希韓,號立齋,系元朝進士,元代“十八良吏”之一。

“仙龍甘井”在塔下沙灘上,它有一令人覺得奇異之處,就是即使海水漲潮時淹沒井口,一旦退潮,井水仍清淡甘甜,泡茶、制豆腐特別爽口。

“國安宮”在井的北側,祀奉唐.天寶十四年為抗擊安祿山、史思明叛亂而死節的張巡、許遠、雷萬春三將。

樸裏

朴裏村原稱朴兜或朴鄉,明朝初年實行裏甲編制,改稱樸裏,今隸屬南安水頭鎮,坐落在公路邊,東面與晉江安海鎮隔水相望。整個村分為朴一、樸二、樸三三個自然村,清一色姓呂,現人口近一萬。

村裏有一個小地名叫“禦路頭”。據傳,南宋末年幼主南遷去廣東時,曾禦駕樸裏,並在樸裏的“福壽寺”住過。“禦路頭”因此而得名。

《呂氏家譜》載,自北宋起,樸裏村共出了三十九位進士,就南、北宋三二○年間,樸裏村呂氏便先後出了三十七位進士。其中著名的有呂惠卿、呂大奎等。

樸裏村歷經三次變難:

一是“奎叔之難”。呂大奎因抗元被蒲壽庚用計殺害之後,他的幾個兒子繼續組織義軍進行鬥爭。蒲壽庚為斬草除根,曾多次帶領元軍圍剿樸裏,對呂氏宗族子弟燒殺屠戮。呂氏村民為了躲避這場災難,或逃進深山老林,或隱姓埋名遠走他鄉。

二是“倭患”。明朝中後期,泉州地區招海一帶,僑寇為患不斷。而水頭樸裏正處海邊重地,時常遭受倭寇侵害。

三是“清初遷界”。朴裏村原來是一個多姓村民聚居的地方,清初,朝廷強迫閩、浙、粵沿海居民向內遷移三十到五十裏,而樸裏正處於遷界的重點範圍,因此一度被夷為廢墟。後來施琅收復臺灣,遷界令解除。然而,原來居住在樸裏村的居民,有的就在遷徙的地方繁衍生息,有的則另外選擇居住地,只有部分呂姓村民搬回朴裏村居住。

任田隘(附:吳□隘、上□隘、白山嶺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又有任田隘,在縣西北岱山下,路出尤溪。

又西北東山下有吳□隘,路出德化、尤溪及延平府。

又白岩山下有上□隘,亦出德化、尤溪縣。

西百五十裏東湖山下曰白山嶺隘,路通安溪縣。

自任田以下四隘,皆(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置,以備汀、漳之寇。”

湯尾關(湯嶺隘、湯尾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湯尾關,在縣東北百里。其地有湯嶺隘,亦曰湯尾寨。”

 

七劃

來遠驛

北宋政和年間(一一一一~一一一八年),在泉州設來遠驛,傳說驛址在今舊館驛,後廢。明永樂年間(一四○三~一四二四年)所設的來遠驛則在南門車橋頭附近,遺址已不可考。

貢院

南宋.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知州王十朋把部使者館作為貢院,命節度推官陳孔光建屋一百二十六間,址在肅清門內(今西菜市一帶)。從此,泉州有科舉考試專用場所。元.至正十七年(一三五七年)廢。

雞髻寨

位於德化縣赤水銘愛。

舊志載:“峰狀如雞髻,勢極險阻,湯泉、東西裏交界中立石門隘。”《銘山周氏族譜》載:清.康熙年間,族民周木友“建寨以寧宗族。”進士林模題寨樓楹聯:“華構峙雙峰望著群雍曾向雞玄執牛耳,瓊溪高千丈氣淩霄漢行知馬鞍煥龍文。”

吾峰古道

永春縣吾峰鎮,又名鼇峰,近傍天馬山,古驛道穿境而過。

驛道由石頭鋪成,延伸數百里,連結閩南、閩中。它起於泉州,經南安,穿永春縣城、五裏街和吾峰大劇埔,後通至德化全境並連通大田。至今在永、德交界處的擇水村隘內嶺格上石刻的“永春州”三大字依然清晰可見。

南宋.朱熹曾路過大劇埔,留下一首詩,刻石立於吾峰鎮朱子途經之處。詩曰:

 “王事賢勞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

  如何獨宿荒山坡,更擁寒衾聽子規。”

花橋亭

位於泉州古城中山南路西側花橋宮附近。

明.萬曆《泉州府志.卷五》曰:“花橋在南門橋南,今呼花橋亭。”

清.陳步蟾《重修花橋廟記》(陳國仕《豐州集稿.卷九》,南安縣誌編纂委員會,一九九二.十.)雲:“橋以花名,美稱也。予閱故家志乘,知所謂花橋者矣。古來東、塗二關內外皆花擔,結市於此。時猶架木為之,後易以石橋。橋上有壇,夏暑雨,冬祈寒,貿易者賴之。以花名橋,以橋名壇,因以壇前名街,其源遠矣。”

張阪

惠安縣張阪鎮風景名勝主要有靈秀山、白雲岩、獺窟城、大坪東山道場、東西花園、獺窟嶼橋和錦田山得仙橋遺址等。

靈秀山又名美女峰,唐.工部侍郎黃訥裕祖墳在此。黃訥裕侄女黃厥為閩威武軍度使王審知的後妃,其子王延鈞在閩稱帝后,追封其母為太后。唐.龍啟二年(九三四年),王延鈞前來謁母后家廟,次日登靈秀山謁黃氏祖墳,見峰巒削拔,狀似美女,因而稱之為“美女峰”。

白雲岩在美女峰西,秦時有高人道淵誅茅結屋,時有白雲覆其屋上,因名其山曰白雲岩。岩前雙石夾道,其左者叩之有磐聲。岩前懸崖上有明.孫幼孜題勒的“白雲岩”摩崖石刻。

獺窟城位於浮山島煙墩山西南五十米處,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為防倭而建。城三面環水,一面傍山,面對大海,為泉州港必經之地。原屬南安縣戶溪巡司,後巡司移設於此。城呈長方形,長一百三十米,寬八十米。城牆條石一九七二年被拆,用來建“七一”圍墾海堤,現僅存城基。

張阪鎮的文物遺存豐富,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有萬年以上的埕邊象化石遺址;古祠堂有後邊黃氏家廟、玉塘孫氏家廟;古寺廟有下洋鳳陽宮、獺窟西峰後宮、埕邊後岩寺、玉塘靈源寺;古墓葬有唐.黃忠墓、宋.孫嘉安墓、清.孫蘭陔墓、孫經世墓等;古石塔有宋.埔塘宮幢、元浮山石塔。

張阪文運昌盛,人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從唐.乾符三年(八七五年)到清.嘉慶十二年(一八○一年)的九百二十六年間,張阪轄區考中進士二十多人;從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到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的四百五十六年間,考中舉人的近三十人。在這些傑出人物中,有宣導農桑、政績昭著的唐代政治家黃訥裕,有永葆民女本色、輔佐夫君治閩的閩國皇太后黃厥,有才華橫溢、名震當時的宋代傑出詩人、文學家黃宗旦、李慶孫,有“兩藩策士,萬裏提師”的明代忠臣駱日升,有不畏權勢、執法如山的卓績名宦孫蘭陔,有博學多才、著作等身的清代經學大師孫經世。

張阪的傳統工藝較為著名的有石雕和金木雕.從唐.黃忠、黃訥裕的神道碑,唐.浮山寺和宋.埔塘宮幢,元.浮山島石塔群等石構件考察,早在唐、宋年間,當地石雕工人的技藝就非常精湛。金木雕是張阪鎮的又一傳統工藝,具有悠久歷史,主要產品有神像和傢俱花雕。

進寶雙塔

位於安溪縣龍涓鄉舉溪村水尾,系風水性構築。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年),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重修。

石構,平面方形,須彌座,五層出簷。塔身方形石雕佛像,和鼓形石,及八角簷石,分別迭砌,頂端置相輪塔刹。

吳山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府東南又有吳山等十五寨,俱洪武中置。”

陳岩寨(附:道場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縣西二十餘裏曰陳岩寨,因山以名。明.蕭安六所建,旁有小路通龍岩、尤溪。又西北為道場寨。”

陳占仔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陳占仔寨,在縣東南石穀山。相傳昔劇盜陳占仔據此,鱗石巉岩,恃以為險。”

蘆地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蘆地隘,在縣西北五十裏新犁山下,亦(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建。”

蘇坑隘(附:劇頭隘、蓋福洋隘、上漈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蘇坑隘,在縣東南。又有劇頭、蓋福洋、上漈等隘,俱通永春及仙遊縣。”

汰口驛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

“汰口驛,在縣(縣治在豐州)北,有汰口山。兩山並峙,溪流其間。宋時有僧建橋於此,曰汰口橋。以近臥龍山,亦名臥龍橋。尋置驛。

《志》雲:驛在劉店、鄭山之間,蓋道出尤溪,以避義江之險也,後廢。”

 

八劃

官井關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官井關,縣東北二百六十裏。”

官定石鬥

二○○二年,在安溪縣城廂鎮羅內村鋪口的黃氏宗祠發現一個明.崇禎年間的官定石鬥。

石鬥由輝綠岩鑿制,高四十六釐米,上口徑二十九釐米,下直徑六十二釐米,石鬥下還有一個直徑五釐米的出口。石鬥上面刻有五行楷書,記載著崇禎年間,一位周姓的安溪人在羅內村鋪口當官佬(工商人員)的相關情況。

明清時期,羅內村鋪口一帶是南安、安溪的貿易中心,鹽、米、谷等生意興隆。當時政府特地在此設置官佬和官鬥,以維護公平交易。

林鑾渡

又名“通濟橋”,位於石獅蚶江石湖村西南側。唐.開元年間(七一三~七四一年),航海家林鑾為“渡蠻舟之便”,在石湖港西南側所建渡頭。宋、元間重修。

建于二座天然岩石間,巨石砌成,引堤三十丈,寬九尺,高一丈五尺,末端向東,呈曲尺狀。現保存完好。

金城寨

位於德化縣龍潯鎮高陽村與三班鎮蔡徑村交界處,始建於明代。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民軍徐飛龍佔據縣城時,曾派兵駐守。是年九月被方聲濤討盧軍摧毀。

碼頭

屬南安市,位於南安北部。宋代,此處詩溪流域即為晉江東溪流域的貨物集散地之一。

詩溪上游源于永春小姑塔口與南安逢華兩條支流匯合,流經碼頭境內大庭村澳頭渡、惠書橋古銅喉,合劉林、坑內等澗流,過碼頭渡詩口溪,注入晉江東溪,匯歸大海。由於船隻是當時主要交通運輸工具,運往永春、德化等地的貨物大多自泉州沿晉江東溪入碼頭渡詩口溪,然後在碼頭境內的中游地段停泊起卸,而內地山貨也由此下船裝運至泉州各地,成為泉州北部重要的貨物集散地,故稱之“碼頭”。

由於結市貿易,詩溪兩岸便形成商品街,即“碼頭街”。

試劍石

位於惠安縣城北八公里輞川鄉試劍村古道旁。

試劍石周圍一片平疇,孤石依傍田埂,呈橢圓形,劈成兩半。一半斜臥田埂,高約三.二米,底長四.二米;一半傾倒路中,成為路石,平面長五.七米,寬四.五米。

《閩書》:“石四剖(兩剖)如蓮花,外有石環之如承盤然。明代惠安人陳童起義,在此經過,試劍擊石,隨手裂開。”

斜臥田埂片石的平面,刻有“試劍”兩字,字徑五十x五十釐米,楷書,未落款。其下為明.興化知府朱袞詩刻,右為明.惠安知縣葉春及詩刻。

朱袞詩二首題刻於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年)中冬:

(一)

 “半生磨一劍,牛鬥避霜堅。

  裂石騰龍翬,觀勝應寶章。”

(二)

 “靖平三千里,遂也倚天長。

  何自妖氛淨,戎勳紀太常。”

注--朱袞:字朝章,號三康,明.浙江上虞人。宏治十五年壬戍(一五○二年)進士,嘉靖初任興化府(今莆田)知府。

駟高石塔

位於德化縣潯中鎮世科村。清.嘉慶年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建,石砌實心,呈六角形,五層,每層都有密簷角並雕有鳳鳥,頂部為六角攢尖式石頂。

河泊所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泉州府》:

“(晉江縣)河泊所,(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置於城南門外。(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間,移置城內。”

“(惠安縣)河泊所,在縣東三十裏輞川澳,(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設,後為海潮漂圮,(明)正德(一五○六~一五二一年)中重設。”

虎窟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虎窟寨,在縣西南山谷中。崇山夾峙,狹徑僅通。(明)正統(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末,置寨以禦沙汀之寇,遇亂輒為戍守處。”

青山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青山寨,在縣東南四十餘裏,(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年)置,隸崇武千戶所。”

嶺隘(附:苦竹隘、泥門隘、東關隘、蘇坑隘、英山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縣北十餘裏又有嶺隘,東北十餘裏曰苦竹隘。

《志》雲:縣城東南有泥門隘,東十餘裏有東關隘。關倚山臨澗,深林密竹,亦稱險隘。關之東數裏阻大溪,闊二十五丈,舊有橋曰通仙橋,亦曰東關橋,今圮于水。自南安來者必渡此。

北二十五裏又有蘇坑、英山隘,久廢。嘉靖初複置。

縣境之隘,凡二十有二。其因嘉靖初寇亂而置者,蓋十有九雲。”

岩市關(附:平盧關)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岩市關,在縣西北百八十裏,平盧關在縣東北百四十裏。其地又有石門隘。俱宋、元間置,以防山蹊支路鹽丁出沒沙、尤諸縣間也。今仍舊。”

油竹隘(附:蛇嶺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油竹隘,在縣西北二百六十裏之大官嶺,路通尤溪。其東北曰蛇嶺隘,道出永福(永泰)。”

 

九劃

泉州

北宋.謝履《泉南歌》:

 “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辟。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夷域。”

宋.劉克莊《南廓》:

 “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樵耕必業儒。

  惟有桐城南廓外,朝為原憲暮陶朱。”

元.濟南張養浩《泉州》:

 “萬里飄零兩鬢華,瘴煙為屋海為家。

  山無高下皆行水,樹不秋冬盡放花。

  得句珠還合浦月,亂懷杯吸赤城霞。

  蓬萊咫尺無由到,慚愧當年犯鬥槎。”

注--珠還合浦:合浦,漢代郡名,其地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該地產珠寶,郡守多貪,無限度采求,致珠寶流於別處。孟嘗任郡守後,革除舊弊,未逾歲而去珠複還。亂:沉迷。赤城:山名,在浙江省天臺北,土呈赭紅色,故稱赤城。蓬萊:傳說中海上的仙山。犯鬥槎:傳說中乘木筏來往於海上和天河間,見《博物志》卷三。

民主革命時期著名政治家、國民黨左派廖仲愷(一八七七~一九二五年),於一九二○年受孫中山命往閩南召陳炯明回粵討伐桂系軍閥時,曾途經泉州、安海。有詞《青玉案.泉州道中紀見》:

 “西風畫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處?

  一臥滄江驚歲暮。

  歸帆數盡,曰歸還未,又上泉州路。

  河山夢覺成今古,騎鶴纏腰幾人去?

  除卻冬青無別樹。

  頹垣斷井,荒煙蔓草,淒切城烏籲!”

注--畫角:古樂器,發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之,以警晨昏。西風:秋風。滄江:泛指濱水之地。騎鶴纏腰:典出《商芸小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冬青:常綠喬木,經冬猶青。烏:烏鴉,泛指鳥。

泉州十景

“泉州十景”的說法,主要依據來源於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所藏的清初漆雕屏風《泉州十景圖》。此屏風是文物工作人員從市區鎮撫巷一黃氏家族處發現的,是目前為止我市發現的有關泉州代表性景點提法的最早史料。一九八二年六月,《泉州文史》(六、七合輯)刊登了《泉州十景圖》的拓片,為“泉州十景”的說法提供了確鑿的依據。

這十景是:清源鼎峙(清源山)、紫帽淩霄(紫帽山)、筍江月色(筍江、浮橋)、洛陽潮聲(洛陽江、洛陽橋)、紫雲雙塔(開元寺東西塔)、關鎖煙霞(關鎖塔—姑嫂塔)、三洲芳草(橋尾)、朋嶺留雲(朋山—雙陽山)、鳳麓春曉(鳳山—東嶽山)、星湖荷香(東湖)。

與李碩卿所畫《泉州八景》不同的是,這十景不僅包括了含舊鯉城區內的幾處代表景點,還包括晉江、石獅等地的名勝,因此也有“泉州大十景”的說法。

泉州八景

所謂“泉州八景”,主要集中於舊鯉城內,又稱“泉州小八景”。

此種說法的流行,離不開已故泉籍著名國畫家李碩卿創作的《泉州八景》。據其後人回憶,李碩卿青少年時期就知道有泉州十景、八景,後來到全國各地參觀,發現各地的八景、十景、十二景的相關出版物全部是攝影作品,於是,他決定獨闢蹊徑,用筆墨描繪泉州八景 。

一九五七年初,他創作的國畫作品《泉州八景》出版二十萬套,不久就被搶購一空;一九六○~一九六五年,《泉州八景》三次再版,共六十萬套。這八十萬套《泉州八景》的發行,使得李碩卿自己篩選的“泉州八景”一下子變成約定俗成的說法。

這八景包括:雙塔淩空(開元寺東西塔),玉球風動(靈山風動石),清真夕照(清真寺),東湖荷香(東湖),筍江月色(筍江、浮橋),小山叢竹(小山叢竹書院),鳳山春曉(鳳山),崇福晚鐘(崇福寺)。

泉州十八景

二○○三年,泉州市委、市政府組織評選“泉州十八景”,並於九月二十七日命名授牌。

“泉州十八景”為:雙塔淩空(開元寺),崇武聽濤(惠安縣崇武古城),洛陽潮聲(洛陽江、惠安縣洛陽橋),文廟生輝(府文廟),牛姆探幽(永春縣牛姆林),清水仙景(安溪縣清水岩),清源鼎峙(清源山),西湖煙霞(西湖公園),深滬海韻(晉江市深滬灣),天后流芳(天后宮),黃金海岸(石獅市黃金海岸),仙公觀日(洛江區馬甲仙公山),岱仙飛瀑(德化縣岱仙瀑布),成功豐碑(南安市石井鄭成功史跡),古厝大觀(南安市蔡氏古民居),安平飛虹(晉江市安海安平橋),東湖荷香(東湖公園),清真夕照(清真寺)。

泉州四大名山

據文獻記載,泉州四大名山,乃東北的清源山,西南的紫帽山,西北的朋山(一說葵山)和南邊的羅裳山。清源居首,紫帽山次之,而後朋山、羅裳山。

泉州十大古石橋

泉州眾多古橋中,最著名的有十座: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石筍橋、金雞橋、盤光橋、下輦橋、玉欄橋、海岸長橋、東洋橋。

泉州府錄立海防記

近年,南安石井發現一方明代抗倭大型石碑《泉州府錄立海防記》,花崗岩石質,高二百八十釐米,寬一百一十二釐米,厚十六.五釐米。石碑原立于石井三鄉村嶺亭寺前古道旁,廿世紀五十年代開鑿石壁水庫南渠時,與另外兩方石碑同時被遷深埋於土裏。二○○二年,因一家企業在建廠房期間無意中被掘出,現暫存于石井古山村委會的院子裏。

因年代久遠,碑刻字跡模糊難認,碑文雖於二○○三年十二月編入《南安碑刻》,但訛誤遺漏甚多。

《泉州府錄立海防記》系鄭普等人邀張經撰寫。

張經,抗倭名將,明.正德十二年進士。一五五四年,倭寇在我東南沿海攻城占邑,大肆殺掠,朝廷讓張經任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後來他每日選將練兵,翌年,率軍攻倭於浙西,擒俘五千,獲大勝,被譽為“東南戰功第一”。後遭誣劾含冤被斬,隆慶初冤情昭雪,賜祭葬。

參與立此碑石者共有六十二人,碑文詳述嘉靖二十八年戊申(一五四八年年)程秀民率部屬在南安四澳(石井、營前、膡潯、蓮河)設防禦倭寇始末,還提到“世宿重臣”朱紈嗣後因抗倭事含冤遭削職為民,未幾憤而自殺,而撰稿人張經立碑後六年也因抗倭事被屈殺,再加上碑文有眾多官宦鄉彥題名,還有僧人名號出現,使得這方碑刻益顯珍貴。

《泉州府錄立海防記》與過去發現的同樣位於石井的《平寇碑記》是兩方互為關聯的碑刻。《平寇碑記》詳述嘉靖丙午年泉郡守程秀民率部屬殲平倭寇的功績。《海防記》裏的“戡亂之勳”,就是《平寇碑記》中所記述之“戰功”;《海防記》裏的“剽賊阮其寶”,就是《平寇碑記》裏的“海巨寇阮其寶”。

泉郡接官亭

又名觀音大士亭,位於泉州城臨漳門(新門)外浮橋鎮筍江溪畔黃甲街,乃古時官員出城迎接上級官員之處。東北側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筍”古跡,西南緊接宋代古建築“浮橋”,是泉州八大景之一“筍江月色”的主要景點。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觀音大士亭》載:“觀音大士亭在三十四都臨漳門外柳通鋪,即今所謂接官亭觀音也。”

始建年代無考。但郡志載,宋.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年),臨漳門外有甘棠、棠陰、龜山三橋,三橋盡處有古接官亭,供奉觀音菩薩,亦稱觀音大士亭。因此,不會遲于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年)。

規制

其建築群由主殿、拜亭、石埕、中殿和接待室等組成,占地五千八百八十平方米,建築面積 七百四十六平方米。

主殿,現存為清代建築,單簷歇山式,中為通道,東、西兩側各一間,其面壁上各嵌有宋.書畫家蔡晏“竹畫”石刻兩方(共四幅),系清代之物。

東間祀觀音佛祖,立有石柱二,上刻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的行書對聯:

 “火宅蓮花眾生非異相,

  金身莖草百派想歸源”。

中殿,一九五六年被洪水沖毀,一九九四年動工修建,翌年竣工。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式。祀釋迦、文殊、普賢和十八手觀音,前有拜亭。

明.萬曆李光縉《觀音大士像記》

主殿南壁上,嵌有《觀音大士像記》,系明.萬曆間進士李光縉作碑記、南安名人張允渠集晉.王羲之手跡,于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年)年所刻。現存系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重立。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觀音大士亭》收錄李光縉《觀音大士像記》全文,並按:“《記》集晉.王羲之書刻石,好古者爭搨焉。”《記》文曰:

“筍江之滸,石樑連亙,故有亭供養觀音大士菩薩。四方善男女皈依,受命如響,由來莫得而考。

萬曆辛醜(萬曆廿九年,一六○一年)夏,江水泛漲,溢入大士亭,漂像以去。或雲沿海歸普陀落伽山故處,疑是也。裏人張升伯偕仲季捐金募緣,取大旃檀依唐相閻立本畫像作莊嚴妙相。像既成,手臂指目,具慈悲性。都人作禮,屬光縉記之。

謹按:《楞嚴經》載:觀世音菩薩從世尊座中起,頂禮白,佛座列于阿明律、陁憍、梵缽提、普賢、優波離、大勢至、法王子五十二菩薩後,豈亦其世尊學弟子耶?

但據其所白,于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則所師之佛亦名觀音。疑今世之所尊奉大自在之身即此。其佛而未必其受記釋迦與諸菩薩同時頂禮者,相傳以為正法明如來,近是。

或雲如來分尊菩薩地近,如來欲廣行其教,令眾庶易以皈依,故近處菩薩權位。

或雲大士色身即女身。又或雲非女身。

佛有身、無身,法身是身,身即非身。觀音亦如來,如來亦觀音。同是佛性,在世,離世,性法空寂,是名如來。離世,救世,性法慈悲,是名觀音。心無如來不滅,無觀音不生。法生法滅,不生不滅。道有體用,權無尊卑,一一而已矣。

今大士像於此,指語人為大士像,眾皆然之。指語人為過去之大士像於此,眾未之然也。夫惡知現在之像,非過去之像乎?

今居大士像於此,指語人為大士像居,眾皆然之。指語人為大士像埔陁之居,眾未之然也。夫惡知埔陁之居,非徧微塵土之居乎?

佛等佛性,不等佛號。五十二位是一位,三十二應元是一應,以觀音見觀音非觀音,以如來見觀音即是觀音。本之世尊,亦複如是,是為偈。

偈曰:

 ‘觀音、如來身,真身本無二。何是振潮音,由入三摩地。

  潮音天籟響,有聲無有意。萬竅生萬刼,世音言言殊。

  苦鞋遂音聞,忽然度一切。觀音以觀觀,非目亦非耳。

  聖性本無通,實以聞中入。聞入流亡所,思修空覺滅。

  潮音應世音,所應無住心。心生念不生,觀聽滿千方。

  臂手千萬億,亦以無身故。寂滅無滅滅,閻浮自消化。

  救世出世法,牟尼亦複是。會得慈悲性,乃證波羅密。

  如是聞法者,但願降慈悲。心地即佛地,劫儘是須彌。

  莊嚴名佛像,大士原無相。南無有真言,摩呵唵修唎。’”

星塔

石獅星塔

又名鎮海塔,位於石獅市鴻山鎮伍堡灣,是船舶出入伍堡灣的航標,始建於元代。

伍堡上襟祥芝,下接永寧,自古以來為泉州外港要口,海交興盛。

塔高八.八米,石構三層。下層利用海邊天然巨大礁石為基,條石縱橫砌為圓形。中層安放寶瓶式塔肚,正面作龕如壺門。上層塔脖,收分實心,並放置塔刹。其規制為元代風格。

塔內有一塊清.嘉慶十三年(一八○八年)伍堡王興元、王梅生等十二人捐資重修星塔的碑刻。據《五福王氏族譜》載,清代伍堡海商積極從事海交活動。道光年間,隨祥芝直航新加坡航線開通,伍堡王淑鉗等八十三人航海前往新加坡,占同時期該族出國華僑總數的八成以上。

安海星塔

位於晉江市安海鎮(古稱安平鎮)北郊,首建年代無考,明.崇禎間鄭芝鵬重建。晉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星塔是一座方形五層磚塔,高十六.六米。塔上第三層西面,嵌有明.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鄭芝鵬撰書的《重建星塔小引》碑記一方;第四層嵌有白花崗岩長方形豎行石刻一方書“星塔之塔”四字。

鄭芝鵬《重建星塔小引》載:星塔村“其地去水之以處,有塔曰星塔,而鄉因名焉。夫鄉以塔為名,則塔與鄉所由來舊(久)矣。”“近者避市之囂,僑寓於茲,幸而群鄉之人,習而安之。”

《安海志》載:“(明)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太師鄭香築圃於其處,衣服每常蛀爛,識者謂其翼方稍曠,因造塔五層四角以鎮之。”“崇禎十六年癸未(一六四三年),因塔頹廢,鄭芝鵬鳩眾集資重建之。”

鄭香即鄭芝鵬本名。鄭芝鵬是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的同鄉族弟,曾受封“太師昭明侯”。當時鄭芝龍擁兵自守安平鎮,自建府第于安平橋畔的橋西鋪,以控制鎮西南的水陸要衝,另分駐軍于鎮東北的寨鋪,以扼守陸路隘口。因此,鄭芝鵬得就近於星塔村建府立圃自居,並重建星塔。鄭成功7歲時從日本回國後,就在星塔邊讀書。

故大寨(附:故縣後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縣東南數裏有故大寨,縣北鳳山之半有故縣後寨,皆唐季遺址,後廢。”

南峰寨(附:碧溪寨、丘店寨、蝴蝶寨、金雞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

“南峰寨,縣西北百五十裏。相近有占仔、碧溪等寨。

《志》雲:碧溪寨。南宋.紹興二十年(一一五○年),州將陳敏討捕山寇,以其地控漳、泉、汀、劍之沖,因置寨。複置丘店寨。後皆廢。

又有蝴蝶、金雞等寨,俱據山為險。”

 

十劃

留安塔

位於永春縣桃城鎮留安村雙魚山上,原名仙洞塔。原有兩座,一文明塔,一文峰塔,統稱留安塔。

據說永春地居網穴,其先人為了保護寶穴而建留安塔以鎮鎖網穴的龍脈,而防被歹徒作法暗算或超度走散。

文明塔

位於永春縣桃城鎮留安村後爐龍湖殿前東南方大石壁頂(傳說歷史上這裏溪闊水深,溪水淹至大石壁腳下)。現僅遺留第一層的部分石條及“文明塔、乾隆壬辰年陽月劉族建”的石雕牌匾一塊。

始建於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年)。明.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年),永春知州許兼善委派留安劉魚山拆卸留安的留安塔和文明塔,填高永春城牆。清.乾隆壬辰年(一七七二年),留安村劉叔王發動族人捐資重建文明塔,塔高十一丈一尺,第一層寬一丈二尺四寸,逐層縮減。後來不知何時何故倒毀。

文峰塔

位於永春縣桃城鎮留安村背面雙魚山上。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永春知州安徽人姚任道根據傳說和百姓要求,重建久已廢圮的文峰塔,後由繼任知州周瑛完成。塔為石構密簷,素面實心,七層八角。

一九六一年被強颱風摧倒,一九八四年重建。重建後塔為石條壘砌,七層七間,斗拱飛簷,琉璃屋頂,高二十五米,集亭、台、樓、閣於一體。內有扶梯可攀援,外繞回廊。

重建時,在加深的原基之下,發現另有基礎,出土一批宋、明時期的銅錢、陶瓷器和印章等文物。

塗門街

塗門街是通向古泉州城七城門之一的通淮門的街道,俗稱塗門,故得名,又稱通淮街。塗門街地處中山路中段,西接新門街,向東延伸至塗門城腳。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半蒲街”。

“半蒲街”有兩種意思,其一是北宋期間,塗門街上建起一座宏偉的回教寺院———清凈寺,以便於回民的宗教活動,當時很多阿拉伯人聚集在寺院的周圍,其中不少是姓蒲的,該街也就被稱為“半蒲街”;其二是宋元之際,阿拉伯後裔、泉州著名歷史人物蒲壽庚府第的範圍佔有大半條門街,因而該街歷史上有“半蒲街”之稱。

塗門街路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府文廟、清凈寺及通淮關嶽廟。

一九九六年,塗門街經歷了舊城區的改造建設,成為一條寬敞的水泥路,道路兩旁建有嶄新的、極富閩南特色的建築樓群,與中山路、百源路、新門街、溫陵路等構成了一個泉州市區中心繁榮地帶,是旅遊觀光和購物采風的理想去處。

塗嶺古街

在“北通省會,南抵泉漳”的古“官馬大道”上的泉港區塗嶺,如今依然保存著一條橫貫南北的明清古街。古街中段一座“陳公修路功德碑語”載,曾獨資修繕泉州譙樓、惠安文廟等公益事業的惠安鄉賢陳文輝,於清.乾隆初年重修塗嶺古街。

古街南起塗嶺中心小學門口,北至塗嶺鄉政府舊址,長約一千多米,曲直有序,兩邊房屋均為民房建築。街道寬約二.五米,保存完整的排水溝和街道全部用鵝卵石鋪砌,五顏六色、圓圓滑滑,別具特色。在這裏,鵝卵石成為古街構築的主角,連同古井、街道邊的民房以及廁所,一應為鵝卵石砌築,構成一道古建築風景。

唐寨

位於德化縣城郊大龍山,下為世科村。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縣城築城牆以前,與龍山二寨俱為附近鄉民避兵之所。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民軍徐飛龍紮兵於此,與國民黨省軍事特派員方聲濤指揮的討伐盧興邦軍對抗。當時寨有木柵二道,柵外有外壕,壕處散發鐵蒺藜及竹簽,並挖有半掩體交通壕及散兵坑。經持續三十天戰鬥,九月十五日唐寨被討盧軍佔領,徐飛龍敗退,寨毀。

高龍寨

位於德化縣美湖鄉陽山村午馬山。

舊志載:“清初寇亂,裏人陳為高率壯築之,三日而成,集合近鄉為唇齒,寇莫能犯。內有虯松,大數抱,今猶蒼翠。”

鐵峰塔

位於安溪縣官橋鎮仁峰村鐵峰山頂端。建于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系為風水塔,構造獨特。

石構,平面六角形,實心單簷,棱角往上分收,宛如倒懸大喇叭。塔頂部遭毀,殘高約十米。

“海峽人”化石

一九九九年以來,石獅市博物館在石獅市祥芝鎮採集到一千五百多件從臺灣海峽打撈出水的古生物化石。

一、“海峽人”右肱骨化石化石

據一九九九年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報告,在這些古生物化石化石中,發現一支完整的“古人類骨胳化石”。經廈門大學考古專家蔡保全副教授鑒定,並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振標研究員和中科院資深院士賈蘭坡教授確認,證實是更新世晚期(距今約一.一萬年至二.六萬年)臺灣海峽人類右肱骨化石。賈蘭坡教授將其命名為“海峽人”。

這件古人類右肱骨化石,是福建省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古人類化石,填補臺灣海峽古人類考古的空白。

這件古人類右肱骨化石基本完整,僅缺失肱骨滑車和肱骨小頭,保存長度為三百一十一毫米,三角肌粗隆特別發育,骨幹扭轉度大,骨幹下部橫斷面呈等腰三角形,顯示為一晚期智人的男性個體。化石呈棕褐色,石化程度相當高,上面留有海生無脊椎動物附著的痕跡。

經實地調查,查明這件人類化石是石獅市祥芝漁民在臺灣海峽捕魚作業時打撈到的。該村的捕魚作業區為臺灣海峽中線以東,即北緯23o30'至北緯25o00'、東經119o20'至東經120o30'的範圍內。一起打撈出的還有哺乳動物化石熊、鬣狗、狼、古菱齒象、野馬、四不像(糜鹿)、野豬、梅花鹿、水牛以及龜類和鳥類等 十多種,表明其年代為更新世晚期,距今約一.一萬年至二.六萬年。

這件肱骨化石以及哺乳動物化石組合的出現,剛好與晚更新世最後一次冰期的盛期相吻合。當時由於氣溫降低和海平面大幅度下降,臺灣海峽絕大部分成為陸地,使大陸的人類與哺乳動物可以方便進人臺灣島。

臺灣島已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台南“左鎮人”和最早的文化——台東“長濱文化”均未超過三萬年。而十年前在福建漳州蓮花池山找到的距今四萬至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此次在臺灣海峽發現的近三萬年前的人類化石與文化遺物,印證了史前閩台一體化的事實,充分證明臺灣最早的人類和文化來自祖國大陸。“海峽人”化石和文化遺物的發現,還為閩台原始人類行為、體質特徵、遷移方式的研究和文化對比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二、“海峽人”右脛骨化石化石

二五年三月十五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玉柱教授、福建省考古隊范雪春教授等五位專家正式啟動“石獅發現臺灣海峽古人類與古生物化石專題研究”專案,再次發現一塊“海峽人”右脛骨化石。

該脛骨殘長九十三.五毫米,近端寬五十一毫米,近端前後厚四十二.五毫米,表面呈黑褐色,頂面破損,關節面隆起,骨體的四分之一端面呈三面體,脛骨脊明顯,年代與一九九九年發現的“海峽人”左肱骨化石接近。

此外,專家還發現了古人類利用動物骨骼製造工具的證據以及在動物骨骼上進行人工打砸、刻畫的現象,為研究“海峽人”的活動提供了直接、生動的例證。

此次鑒定發現,石獅採集到的臺灣海峽動物化石的種類為二十七種,物種覆蓋寒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動物。其中發現一件猛獁象臼齒化石,臺灣學者也曾在澎湖海溝發現猛獁象臼齒化石,經比較基本屬於同一種類,證明了大陸物種遷徙臺灣的事實。專家認為,石獅發現的“海峽人”和多達二十七個種類的臺灣海峽動物化石,再一次以科學依據證明史前臺灣海峽與祖國大陸連為一體的事實。

晉安驛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晉安驛,府治西肅清門內。元曰清源站。明.洪武九年(一三七六年)改置驛,並設遞運所於其東,以驛兼領。”

鹽課司(潯羨場、氵丙洲場、惠安場)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泉州府》:

“潯羨場,在縣(晉江縣)東南六十裏。產鹽。元置管勾司,後改司令司。洪武(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初,改為場。(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又改設鹽課司。相近又有氵丙洲場,亦元置,明改。”

“惠安場鹽課司,在縣(惠安縣)東南三十八裏。元設管勾司,尋為司令司。明.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為轉運分司署。(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改置今司。轄廣運等倉埕凡八所,屬鹽運分司。”

桃舟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安溪縣》:“桃舟隘,在縣西北百里,西通長泰,北接永春,盜賊往來之沖也。”

 

十一劃

清溪八景

安溪縣古稱清溪。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于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年)起任泉州府同安縣主簿兼領學事五年。其間,多次遊覽安溪縣名山勝景,曾搦管標題“清溪八景”:“鳳麓春陰”、“龍津夜月”、“東皋漁舍”、“南市酒家”、“蘆瀨行舟”、“葛磬坐釣”、“閬岩夕照”、“薛阪曉霞”。

明.萬曆間刑部郎中、晉江人秦鐘震(參見《泉州人名錄.秦鐘震》)在安溪有許多朋友,多次遊歷安溪,寫有《清溪八景回文詩》:

鳳麓春陰

  陰晴幻貌山環郭,日出啼禽春水麓。

  深澗流雲抱石眠,林芳隱鳳標靈嶽。

(回文)

  嶽靈標鳳隱芳林,眠石抱雲流澗深。

  麓水春禽啼出日,郭環山貌幻晴陰。

龍津夜月

  峰外雲光搖仿佛,往來任棹孤明月。

  溶溶水浴脫鷗輕,龍劍空吟羞白髮。

(回文)

  發白羞吟空劍龍,輕鷗脫浴水溶溶。

  月明孤棹任來往,佛仿搖光雲外峰。

東皋漁舍

  皋東水竹繞人居,曬網晴風早圃除。

  高隱即仙尋向路,桃溪舊訪一舟漁。

(回文)

  漁舟一訪舊溪桃,路向尋仙即隱高。

  除圃早風晴網曬,居人繞竹水東皋。

南市酒家

  南市橋頭溪徑斜,醉春供酒有人家。

  探囊更取呼鮮販,籃出生魚兼俎蝦。

(回文)

  蝦俎兼魚生出籃,販鮮呼取更囊探。

  家人有酒供春醉,斜徑溪頭橋市南。

蘆瀨行舟

  蘆殘舞雪見高秋,細雨疏燈夜泊舟。

  無處無波隨泛泛,枯榮感物使人愁。

(回文)

  愁人使物感榮枯,泛泛隨波無處無。

  舟泊夜燈疏雨細,秋高見雪舞殘蘆。

葛磬坐釣

  磬石碧流清坐笑,柳枝低掛長絲釣。

  安能靜慮濯纓塵,歡水遊魚忘趣妙。

(回文)

  妙趣忘魚游水歡,塵纓濯慮靜能安。

  釣絲長掛低枝柳,笑坐清流碧石磬。

閬岩夕照

  閬瀛到者誰遊客,好事春山高枕石。

  涼冷輕煙帶杖藜,蒼蒼倒影斜陽夕。

(回文)

  夕陽斜影倒蒼蒼,藜杖帶煙輕冷涼。

  石枕高山春事好,客遊誰者到瀛閬。

薛阪曉霞

  仙苑仙林雲是家,錦枝千品豔開花。

  煙生水煖春風曉,天漫飛花散彩霞。

(回文)

  霞彩散花飛漫天,曉風春煖水生煙。

  花開豔品千枝錦,家是雲林仙苑仙。

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安溪知縣謝宸荃聘南安人洪龍見主纂《安溪縣誌》。因逢謝父生日,洪龍見祝詩《謝即翁父台華誕,因清溪八景聯韻恭祝》曰:

 “鳳麓春陰馴雉時,龍津夜月賦新詩。

  東皋漁舍歡呼徹,南市酒家醉舞欹。

  蘆瀨行舟長破浪,葛磬坐釣閑垂絲,

  閬岩夕照岡陵翠,薛阪曉霞花滿枝。”

清.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莊成任安溪知縣時,曾以朱熹標題的“清溪八景”為題,分景賦詩八首。

清源驛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志》雲:府治西南有清源驛,元置,尋廢。”

清潔寨

位於德化縣大銘鄉瓊溪村,為明.崇禎進士賴垓在明亡後,退隱歸鄉年築。上鑿井建樓,勒石自題:“皎月高懸蘿薜夜,蒼天長放蕨薇春。”相傳清庭曾派兵圍剿該寨,久攻不下。

解放後,在該寨發現土炮兩門,一雄一雌,傳為賴垓抗清遺物。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大煉鋼鐵,雌炮遭毀。雄炮被賴垓後裔扛下山,秘藏家中。近年重新現世。該炮底座已毀,炮身仍完好,重達 五十四公斤。

梧宅古冶鐵遺址

位於市洛江區河市鎮梧宅下堡村。

該地小山頭的地表堆滿古鐵渣,故稱“鐵屎山”,是五代至宋時的冶鐵場遺址。鐵渣分佈範圍,長約百米,寬五十米,堆積最厚達 四米,部分已被壞。

鹿園

位於舊城東門外至徐公嶺之間。

宋、元時代,泉州海交興盛,後渚港海運暢通,諸蕃琛貢或官商進奉,進口物常有珍禽奇獸,其輕細者如鸚鵡、獼猴之屬,皆徑輸入城,驛運京師。體大量重者,則就近郊辟棚柵以供寄養。

東湖東北岸昔為後渚、潯美及烏嶼諸大碼頭入城之要衝,故於其山坡設養牲所,寄存過犀、象,為數固較少,但亦不斷有托養麋鹿者。

明.嘉靖三年至萬曆十八年(一五二四~一五九○年)惠安人黃克晦到雲穀寺,還曾見過附近的養鹿女于雲穀山花下放牧群鹿。在他的《詠雲穀山》詩雲:

 “寺外欲歸日已醺,耽幽翻不惜離群。

  西風雙樹別孤淚,中夜千山共一雲。

  鹿女自行花下見,穀神相語定時聞。

  明朝總向人間住,寂寞空門暫解紛。”

至清末,水師提督孫開華曾以多餘猴、鹿集養於此,雖不公開展覽,但遊人至此,常給錢以換一睹,該村便有“鹿園”之稱,而所畜實際不僅限於鹿。

深滬烽火臺

位於晉江市深滬煙墩山。煙墩山海拔七十八.二米,是深滬最高點。因山有烽火臺,俗稱煙墩,故以名。

明代,倭寇猖獗。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明廷在深滬設立巡檢司。嗣後,江夏侯周德興在煙墩山修築烽火臺,北對永甯衛,南望福全所,西為深滬灣,東臨大海,四周一覽無餘,是理想的軍事要地。

烽火臺分上下二個台墩,條石三合土混築,長十四米,寬八米,高八.四米,上築三支圓柱形大煙窗。當時墩臺上有人輪流看守瞭望,若發生警訊,“夜則舉火,晝則舉烽”,數十裏外的衛所巡檢司即可望及增援。

明.抗倭名將俞大猷曾重修。清.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也重修一次。抗日戰爭期間,三支大煙窗被日寇軍艦炮轟毀掉一支。廿世紀末旅菲僑胞捐資重修,解放軍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為題“烽火臺”三字。

營盤寨

位於安溪縣長坑鄉玉湖村一突兀山丘上,今安(安溪)祥(祥華)公路邊。今已夷為平地種茶,但遺址輪廓可辨。

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年)王姓族眾集資建寨避賊。占地約六畝,東西寬,南北窄。

寨中心遺存一座以三合土灰圓封頂的豎井墓葬。此為順治十年(一六五三年)十一月間海寇黃沖(黃昌)等率兵入山追糧,群眾被圍困十四天,寨中臨時鑿井無水,寨牆被爆破一角,乃放火自焚,閤寨赴難,三百二十多具煨骸埋入枯井中。今王姓族裔年逢農曆十一月二十三日,即到此祭祀。

康店驛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康店驛,縣(縣治在豐州)西南六十裏。”

銀瓶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縣西二十裏石壁山西有銀瓶寨,險峻,壁中有清泉。元末所建。”

 

十二劃

韓國華、韓琦像贊題跋石刻

二○○○年在泉州府城隍廟東側,即古五賢祠遺地出土《泉州知州韓國華像贊題跋》、《忠獻王韓琦像贊題跋》石刻,為泉州南建築博物館收藏。

韓國華、韓琦像分別居兩石刻中下部,上方及左、右側為像贊和題跋。韓國華畫像石中的《韓公(國華)寫真贊》,治平元年(一○六四年)八月,與韓琦同朝為輔政,關係密切的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撰,著名書法家蔡襄書碑。《韓琦寫真贊》,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徽猷閣待制知蔡州韓駒撰。

宋.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年)敷文閣待制知泉州汪大猷,將其家藏韓國華、韓琦父子畫像刻石于學宮名宦祠堂之右。

明.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汪道亨由戶部郎中出知泉州府,二十二年主持修葺府文廟,倡議重刻韓氏父子像碑,“時初轉臬司,行李久率,未果也。”萬曆二十三年,泉州府推官劉純仁重刻韓氏父子畫像,並題跋於其中。泉州知府程朝京為書像贊。泉州府學訓導馮夢龍負責重刻韓氏父子像碑。

據陳棨仁《閩中金石略》雲:“魏公像泉有二石,此為明.劉純仁以名宦祠宋石重開者。道光乙未,泉守陳氏銑複以劉本翻鐫,有銑跋及周凱隸題‘宋忠獻魏國公遺像’九字。”據楊清江先生說,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泉守陳銑複刻《宋忠獻魏國公遺像》,現置於泉州開元寺檀樾祠。

溜石塔

又稱江上塔,位於晉江南岸人海口處,池店鎮溜石村的溜石山上,晉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郡守蔡善繼建塔江上,以鎖內堂水口。”

溜石塔後毀。

清.咸豐四年(一八五四),觀察莊俊元重建,將泉州西門定應宮內宋代石塔構件移建於此。現存為清代建築。一九八八年拆修時發現大量宋代石構件。

塔是用花崗石砌成的仿樓閣式的古塔,通高十二層,約十二.六米,實心,無塔門。底作須彌座,西向設臺階。每層有拱石一道,上蓋板石出簷,六角雕尖狀翹脊。整座塔結構嚴謹,造型簡約。

底三層呈平面六角形,每層“澀出簷”略短。底層各面浮雕“金剛”、“力神”,二、三層各面浮雕坐佛一尊。佈局勻稱。

其四至十層為八角形,層層縮小,每面也雕佛像一尊,規制樸素,默然恬靜,並以圓形蓮瓣石相間。最高兩層為方形,每面分別陰刻楷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頂裝葫蘆形塔刹。

溜石塔臨晉江下游,與泉州南門隔江斜對,起航標作用。早在宋元時一期,泉州刺桐港已成為“梯航萬國”的東方巴領旁,海外交通發達。至明代時,刺桐港雖一度衰落,但私家貿易仍十分頻繁。泉州港往來船隻進人晉江水域,一定要駛經溜石碼頭,這就是著名的溜石古渡頭。

溜石古渡頭為當時晉江沿岸村莊及石獅、安海、廈門、漳州等地進人泉州城內重要碼頭。溜石塔與石獅寶蓋山的姑嫂塔和紫帽山上的淩霄塔遙遙相望,同樣是引導外來船進人刺桐港的航標。

清.光緒壬寅(一九○二年)舉人曾遒作有《溜江石塔》詩贊曰:

 “巍然高塔聳中流,遙瞰雙江地勢優。

  萬劫乾坤煙漫草,百年風雨問寒鷗。

  位當離巽關文運,雄踞東南奠海陬。

  複見崚嶒新氣象,老漁歌唱遠天秋。”

惠安

元.盧琦《惠安道中》:

 “龍山兵火後,百里總蕭疏。官帑輸新賦,公田索舊租。

  鱒鱸頻有夢,鴻雁久無書。自笑成何用,雲邊是舊廬。”

董埔遺址

一九九五年三月三日《泉州晚報》報導:“日前,南安豐州董埔村農民開採石窟的道路時,挖掘到古代青銅農具銅錛三件、銅斧一件……出土的三件銅錛呈大、中、小序列,大者長十八公分,刃寬七.二公分;小者長八.六公分,刃寬五.二公分。三件銅錛均為凹形銎瓦體弧刃式,背部拱起,略呈圓條形,飾有箍紋及雙圓紋。出土的銅斧為長方銎直體弧刃式,長十一.四公分,刃寬四.四公分,銎部飾箍紋。……這批青銅農具造型規整,工藝精美,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雁塔

位於安溪縣城東南溪濱沙灘上。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萬曆二十三年(一九五九年 ),歷時三年竣工。

石構實心,平面六角形,五層翼角出簷,由下而上分收,相輪葫蘆形塔刹。通高二十一米。第二層至第四層的西北面,分別由心湖與陸萬里所題的陰鐫行書“碧溪聳秀”、“雁塔”、“幹雲障瀾”等字,署紀年款明.萬曆丁酉(萬曆廿五年,一五九七年)與戊戍(萬曆廿六年,一五九八年)。

稅課局(晉江稅務)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府南二十裏塘市有元置晉江稅務,明.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徙於城西南,更為稅課局。(明)正統(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初省。(正統)十二年(一四四七年),複置。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年)廢。”

塔口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南安縣》:“塔口隘,在縣(縣治在豐州)西北,接永春縣界。”

湖安山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縣東十裏又有湖安山寨,山上有屯田百畝,即占仔寨門戶也。相傳賊將昔屯此。”

焦嶺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德化縣》:“焦嶺隘,在縣西北百八十裏,路亦出尤溪。其地即小尤中團也。(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官軍殲汀、漳賊於此。”

 

十三劃

瑞光塔(白塔、安平西塔、文明塔)

位於安海安平橋頭,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因通體白色,俗稱“白塔”。高二十二米,磚石結構,六角五層。

按其顏色白而推測,可能一則為了尊仰金剛界五智如來而建,二則為了借金剛界五智如來的高超法術來鎮壓五裏長橋下的水魔鬼怪而建,即鎮橋塔。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外古跡.安平西塔》:

“安平西塔,在八都。宋.紹興二十二年(一一五二年),曾生、李廿五娘造磚塔於西橋頭,名曰瑞光塔。五層六角,旁各有門。高八丈,周圍四丈八尺,徑闊三丈餘。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太傅黃汝良重修,易名為文明塔。

國朝.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一七一九年)重修。

嘉慶十二年丁卯(一八○七年)黃元禮、施繼輝等重修。

按《安平紀略》載:

明.嘉靖九年(一五三○年),歲次庚寅,裏人就塔上燃燈,辛卯(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黃國寵、柯實卿、林大任中。壬辰(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實卿聯捷進士。

萬曆十八年庚寅(一五九○年)燃燈,辛卯(萬曆十九年,一五九一年)黃志清登解,陳廷一同榜。

國朝.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一七一○年)燃燈,辛卯(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柯國喬、蔡增勤中。

道光十年庚寅(一八三○年),黃元禮、柯琮璜複燃燈。

又自明迄今,每次重修,是科皆有登榜者。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重修,是年李拯中。國朝.康熙己亥(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重修,庚子(康熙五十九年,一七二○年)黃元鍾登武解。嘉慶丁卯(嘉慶十二年,一八○七年)重修,戊辰(嘉慶十三年,一八八○年)施繼源中。

斯塔也,不誠瑞光文明也哉!”

獅尊

“獅尊”,系古代獅形祭器,原為宮廷寶器。現存泉州的“獅尊”,乃七寶古銅所鑄造,如初生之犢,高約二十公分,長約三十公分,周身“銀錯鏤花”,兩眼各嵌綠寶石一枚,雍容端莊,古樸渾厚。

原先系古代朝廷宗廟祭器,代代遞傳。及至清初,康熙君以泉州安溪人大學士李光地匡扶有功,賜以為嘉獎,從此獅尊由宮廷轉入大臣家。李光地返鄉,獅尊亦隨之來到泉州,嗣後世事滄桑,及至清末,已輾轉為舉人林雪芹所得。一九五六年林舉人家族傳人捐獻給泉州市文管會珍藏。

據專家鑒定,這“獅尊”為東周遺物,距今已近三千年之久,真正是稀世國寶。

改革開放後開發城東鎮萬安開發區時,遷移林雪芹舉人墓,意外地發掘出墓誌銘一方,其中有雲:“……(公)得錯銀古銅尊一具,遍體作瓜皮綠,間以珠紅漆黑,古色爛斑。考之為夏殷時物。”銘文點出為“夏殷時物”,比原來認為是東周時物又推進了一千多年。

衙口

位於晉江市龍湖鎮區東南部,北宋後葉建村,原稱“南潯”,是施琅的出生地。現人口近萬,面積約十平方公里,以縱貫南北的衙口街為界分為衙口、南潯兩個行政村。

“衙口”一名與施琅有關。一八六三年施琅統一臺灣,沿海複界,居民回遷。施琅及隨征族人因功受朝廷封賞,返回故里重建祠堂、官邸,俗稱“府衙”,周圍五鄉十裏居民因而大多在府衙門口進行買賣。從此“衙口”被傳開了。

衙口是晉江市著名僑鄉,旅居海外僑胞二萬多人。村裏有施氏大宗祠、靖海侯府、定光庵等文物史跡。衙口特產衙口花生、衙口芋圓遠近聞名。

錦田驛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惠安縣》:“縣治西南一裏。舊名皇華驛,在城東。宋.太平興國(九七六~九八四年)中建。元.元貞(一二九五~一二九七年)間遷今所,更名龍山驛,兼置龍山站。(明)洪武八年(一三七五年)改今名。又西為遞運所,以驛兼領。”

 

十四劃

蔡西石佛

位於南安市侖蒼鎮蔡西村東部岩山上。《南安縣誌》載:此系南宋.淳熙年間(一一七三~一一八九)依整塊岩石鑿刻而成的阿彌陀佛立像,高八米有餘,雕刻技術精湛。一九六六年“破四舊”時被炸,身首異處。目前正著手籌資修復。

石佛被毀前高大雄偉,栩栩如生;五官飽滿,形象豐滿;細密的衣褶線條仍十分清晰,凹凸分明,尤其是頭部頂上的那一瓣瓣蓮花狀頭髮結粗細均勻,工藝精細。建有寺宇,四周景色優美,且有一條4公里多長的石階通到山下。 如今,在石佛所在的岩山上還保存有完好且造型奇特的“石池”、“石船”、“石飯鏟”、“石棺”等。

聚寶街

宋元時期,泉州對外貿易最集中的地方,是瀕臨晉江的聚寶街。全街集中了“番貨遠物、異寶珍玩”,故名。來泉州做生意蕃船,常順潮水由後港港進入晉江,經鱘埔、法石、溜濱一直到順濟橋下碼頭停泊,然後用小船把貨物經由圓通港載到車橋頭起卸,就近在聚寶街交易。有的小船還進入五堡溪(破腹溝)到三堡,過水門關直接在市舶司的倉庫裝卸貨物。現在,聚寶街遺跡尚存。

寨山周代青銅器遺址

位於南安水頭大盈村後,是唯一發現福建省成批周代青銅器遺址,也是泉州最早的冶煉鑄造遺存。

一九七四年,南安水頭大盈大隊農民在平整土地時,偶然發現一批青銅器。一九七六年,廈大歷史系派莊、林二人前往調查,結果在大盈寨山發現一西周至春秋(約西元前一○二七~前四○三年)的史跡。(莊錦清、林華東《福建南安大盈出土的青銅器》,考古,一九七七年第三期)

出土遺物有青銅戈、戚、矛、匕首、錛、銅鈴等六類二十件,另有玉戈、玉璜等二類五件。這批青銅器、玉器雖與中原出土的略同,但又有地方特色。如銅鈴造型是西周的,而其外表所印幾何圖形花紋,則是古越族的花紋;又弧形刃的青銅錛,和廈門出土的弧形石錛完全相同。可推斷這批青銅器的鑄造,既受中原西周文化的影響,但又是在閩越地區鑄造的。

遺物中還有不少原始青釉器。器表有青綠色、豆綠色、深綠色和黃綠色等。說明在三千年前泉州已有燒制青釉器的技術。不過,當時燒成溫度不高,釉水與器體不甚密貼,出土時釉層多已斑駁,露出胎骨,有的近似于釉陶,是原始瓷器。

 

十五劃

潘徑寨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江縣》:“府南六十裏有潘徑寨,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年)所置也。”

樟坑隘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永春縣》:“樟坑隘,縣西北百六十裏三臺山下,路通漳平縣。”

 

十八劃

鼇美塔

原在安海大街來龍分水之中,高十多米,上刻泗洲佛。相傳,鼇美塔所在的人字街,兩旁有橫路,形似“火”字,故安海以前常火災。明.天啟四年,識者建一小塔無尖,以亭蓋之,義取水以制火,從此安海少火災。現蕩然無存。

 

二十一劃

霸皇寨

位於德化縣桂陽鄉梓溪村。舊志載:“山不高而勢險,人多避兵於此。”相傳清代當地人鄭寬永曾在此“造反”,自稱“皇帝”。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