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民俗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民俗

目錄

四劃:手飾、孔明燈、風獅爺(道教意蘊、風獅爺的造型特徵、延福寺遺址風獅爺、霽雲殿風獅爺、金門風獅爺)、少林五拳、少林花拳、少林羅漢拳、少林龍尊拳、五祖拳。

五劃:頭飾(簪花圍)、母舅聯、石敢當、白鶴拳、對臺戲。

六劃:耳飾。

七劃:攻炮城、足飾。

八劃:服飾--鷓鴣姨(〔蟳埔女〕服飾、惠東婦女服飾、泉港女紅衫褲)。

九劃:項飾、絞面、送順風脫草鞋、拜祖辭行、南戲。

十劃:陷城洗街、胸飾。

十一劃:做生日(做壽)。

十二劃:遊神賽會。

十三劃:腰飾、勤佛。

十五劃:劈蔗 、踩火、鷓鴣姨(蟳埔女)服飾。

十六劃:穆斯林習俗、糖畫(倒糖人兒、倒糖餅兒、糖燈影兒)。

 

四劃

手飾

一是戒指。大多是黃金製造,套在指間作飾物。有的戒面加嵌有珠寶的鑽戒、珠戒、玉戒、寶石戒,有不加嵌的鏤以花鳥龍鳳圖案的花戒、龍鳳戒,也有鐫刻有“福、壽、喜、發”等字樣的吉字戒,還有簡樸無華的藤爿指箍,以及其他質料製造的玳瑁戒、琥珀戒、白金戒等。戒指,舊時是男方贈于女方定聘的信物,是女子已婚的標誌,為婦女專用的手飾。現代,泉州民間雖仍有以戒指作為訂婚禮物,但已不為已婚婦女專用,成為男女普遍套戴的手飾。

二是手環。是流行古老的腕飾。有純金製造的扁圈、索圈,和玉石雕琢的玉圈,形狀較粗大。

三是手鐲。形狀比手環略為細扁,但造型較為精美時尚,有絞絲式和鏈帶兩種。

四是手鏈。黃金鏈狀腕飾,兩端有小環和小鉤相接。

孔明燈

亦稱“苦累燈”。

用蔑條和薄紙糊成無蓋的煤油桶形狀,用兩支細竹做成十字架縛在開口的圓周上;再卷一束結實的粗紙浸透煤油,曬乾再浸,反復浸曬幾次,然後豎系在十字架中央即成。

升放時,由兩個人扶著倒立的孔明燈,一個人在下面點燃浸煤油的粗紙卷,待滋生了煤油煙後即將火苗吹熄,及至燈有上升浮動的姿態時,扶著燈的兩人就可以放手,這時孔明燈就會徐徐上升。上升的高度和飄飛的遠近,決定於製作的材料和燈的大小,材料越輕制得越大,浸煤油的粗紙卷得越粗越結實浸曬的次數越多,則升得越高飛得越遠。待粗紙卷燃盡,煙慢慢減少,燈便徐徐地降下來。如果風太大,粗紙卷被風吹起火苗來,或因粗紙卷縛歪,燈就會被燒掉,否則拾到完好的孔明燈,只要再縛上浸曬過煤油的粗紙卷,就可以重放。

製作時,還可以將鞭炮的導火索縛在十字架上,同時縛上已點燃的一支香,待燈飄遠了,地面的人可以聽到鞭炮聲。

孔明燈側面可以題詩和寫製作人的姓名地址。

風獅爺

道教意蘊

風獅爺屬泉州道教風俗。

泉州道教的堪輿家認為,“甲卯風為風水之大忌”。而風獅爺是一種獅面人身的圖騰,擁有萬獸之王——獅子的武勇,又具有風伯的神威(“風獅”與泉音“風師”同音,風師是泉州民間對風神的尊稱,又叫“風伯”),在人們心目中,它具有“鎮風止煞、祈祥求福”的法力,因此視之為神,尊之為爺,故刻“石頭風獅”以鎮風。

風獅爺的造型特徵

泉州隨處可見古代遺存下來的單只昂頭朝前的風獅爺。

風獅爺多為石雕,其造型尊尊不同,各有特色,往往隨雕刻者意之所至,自由發揮而創作。就整體而言,風獅爺雕刻的精華在頭部,尤其臉部。較顯著的共同特徵是,圓眼凸出,鼾頭寬闊,大嘴齜咧,甚至與頭等寬,露出尖銳牙齒,有的嘴角誇大成二凹洞。

雕刻上,有的精雕細刻,神態逼真;有的簡單勾勒,粗糙象意。形體上,有的龐然高大,如金門瓊林村北側的風獅爺高達一百八十九釐米;有的嬌小玲瓏,如金門青嶼風獅爺僅四十二釐米。

風獅爺一般不上色,但也有上紅、黃彩色的,這在晉江、石獅沿海和金門、臺灣很常見。

風獅爺一般為單只,但也有雙隻的。兩獅以“雌雄獅”、“母子獅”為多,個別有“父子獅”。如石獅寶蓋鎮玉浦村就有一對一大一小,上了紅、黃兩種顏色的“父子獅”。

傳統上風獅爺往往置於村落外緣大道旁,稱“村落風獅爺”,其防護範圍以整個村落為主,為整個村落共有,屬公設性質,為一般傳統的風獅爺。另有“屋頂、圍牆風獅爺”,有石雕的,也有“瓦將軍”,置於屋頂上或圍牆上,防護範圍為一戶人家,為私人所擁有,屬私設性質。還有的置於自家大門口。

現在,風獅爺已發展為石獅鎮邪,往往有一對大石獅豎立於大門口兩旁,昂首雄踞,既作鎮邪之用,亦作藝術品點綴。

延福寺遺址風獅爺

二○○四年,九日山下原延福寺遺址出土了一尊泉州最大最古的風獅爺。目前,該風獅爺暫存在九日山風景區文物管理所內。

該風獅爺為花崗岩石質雕刻,高一.二三米、寬○.五九米、厚○.七五米。獅子後腿曲坐直立,前腿在獅子的胸前。這種形狀的風獅爺在泉州十分罕見。

該風獅爺可能為五代以前的雕刻物。延福寺是閩南最早的寺廟,始建於西晉.太康九年(二八八年),到五代時規模已經十分宏大,共有五十四個院落。

北宋開始在泉州設立福建市舶司。此後,市舶司長官每年都要到九日山延福寺舉行兩次祈風儀式,以此來祈求船隊出航一帆風順。

霽雲殿風獅爺

在晉江市安海鎮霽雲殿內,有兩頭形態怪異的石獅,人立站在基座上。

這兩頭石獅與平常所見石獅的模樣、神態有很大差別,頗似金門的風獅爺。尋常所見的石獅四肢蹲伏,而這兩頭石獅卻作人立狀;此外,尋常石獅常常口中含珠,而這兩頭石獅中的一頭卻將珠抱於懷中,另一頭則揣他物。兩獅神情微妙,若笑若思,雖然靜立,卻又給人跳脫活躍之感。

霽雲殿的始建歷史已經無從考證。古老相傳建於五代,《安海志》記載明.嘉靖間倭亂殿毀,隆慶間士大夫耆老糾眾重建。這兩頭石獅歷史較為久遠,但究竟何年何月所雕刻,也不得而知。

金門風獅爺

風獅爺習俗在金門縣也很流行,現尚留存六十四尊,分佈在四十九個村落裏:金沙鎮三十九尊、金湖鎮十二尊、金寧鄉八尊、金城鎮五尊。

目前金門歷史最長的風獅爺產于清代。按新近金門出版的《風獅爺千秋》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遍佈金門全島的風獅爺崇拜是從明末清初開始興盛的。當時金門幾經戰亂後,全島沙漠化十分嚴重,風沙四起。村民們就在村莊外擋風的位置樹立風獅爺崇拜祈祝。

一般認為,金門風獅爺根在泉州。金門的居民大部分是從泉州等閩南地區搬遷過丟的,他們把九日山祈風文化和風獅爺信仰帶到金門,並逐漸形成了當地的風獅爺崇拜祈祝習俗。延福寺遺址出土的曲坐直立型風獅爺,與金門的風獅爺屬同一種類,為這一說法提供了證據。

同時,專家也認為,安海霽雲殿那兩頭頗似金門風獅爺的石獅,應與金門的風獅爺頗有淵源。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包含龍、虎、豹、蛇、鶴五種拳法,是泉州武術的一門絕學。

少林五拳特點為“以形為拳,以意為神,樸素明朗,拳勢激烈”,富於陽剛之美。其精義為:“注意不注氣,注氣不注力,見力生力,見力化力,見力得力,見力蕘力”

史載,金.哀宗正大年間,嵩山少林寺白玉峰(法號秋月)始創少林五拳,後傳給覺遠和尚,二人撰寫了《少林五拳精要》,系統闡述了龍、虎、豹、蛇、鶴五拳的特點和手、足、身、眼、步法以及五拳結合的練法。

明.嘉靖年間,倭寇經常侵犯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朝廷多次降旨詔嵩山少林寺武僧平寇。那時,許多武僧便就地建殿參禪,授徒傳功。進入清代,少林淨仁、淨林二僧南遷,先後在福建、廣東等南方地區將少林五拳深度傳授。久而久之,北派五拳吸收了南派拳法,形成了南派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屬於象形拳類,為仿生之武學。鳥獸行動和神態,在拳法中栩栩如生地表現。龍吟、虎嘯、豹竄、蛇纏、鶴立,無一不顯示出鳥獸之行與天地之合。

學習五拳,要內外兼修,以長拳、南拳作為基本功,同時配以內功氣息調節,做到“內外三合”,即腳、腰、肩力催三關,精、氣、神渾然合一,以形為拳,以意為神,以氣催力,以關發氣。

少林花拳

花拳是少林古拳法中的稀有拳種,屬少林柔拳一派。特點:拳打臥牛之地,出手敏捷,打不露形,粘衣即打,手到勁發,離身消勁。精義:花拳八法,即“吞、吐、浮、沉、粘、離、擢、浚”。

少林花拳走的是輕柔飄逸一路,左盤右扭猶如迎風擺旗,技手攻守恰似風吹柳絮,起落進退宛若行雲流水,張弛急緩好像海潮起落。花拳拳法的奧妙主要不在招式,更在勁力的處理之上。“出手敏捷,打不露形,粘衣即打,手到勁發,離身消勁。”

花拳短小精悍,斗室之中尺棍兵器都能操練自如,充分體現“拳打臥牛之地”的特點,明.名士金聖歎曾就此概括為:“花拳為一路短打。”

燕子鐺為少林花拳獨門兵器。燕子鐺為雙手短兵刃,外形酷似燕子身形而得名。平地時騰挪閃跳輕盈異常,躍起後淩空飛渡技擊長空。身段美妙,柔中帶剛,掩飾不了內中絲絲入扣的殺機。

泉州花拳最早見於清末民初。當時泉州學府路兩位私塾老師——周蒼玉、周潤玉兄弟,便是泉州花拳的開山祖師。二人將此拳傳于林朝泰,林又傳于鄭連來,鄭連來又傳于其子鄭昆煙。

少林羅漢拳

特點:“拳路清晰簡明,短捷緊湊,靈活多變。”精義:“出手似箭,收手如綿,一招得手,連環進擊。”

羅漢拳拳理滲透“相生相剋、此消彼長、物極必反”的中國傳統哲學觀點。其手形變化體現陰陽五行之說。羅漢拳手形按“五行”分為五枝:“仰掌為水,立掌為木,撲掌為火,握拳為土,鉤手為金。”同時,各種手形又有不同的運動要求:“水枝如行雲流水,木枝穿插如動箭,火枝如炎沖雲天,木枝下沉重如鐵,金枝變形如鉤。”變化多端的“三掌一拳一鉤”造就了羅漢拳的靈活,往往在實戰中能出奇制勝。

羅漢拳不僅在招式上有獨到之處,而且在武學之道的研究上也有不俗的見解。“練武者可分為三種境界:以力行,偏剛偏柔,剛而不柔,柔而不剛,為下乘;以氣行,能剛,能柔,剛柔相濟,氣達全身,為中乘;以神運,虛實互補,剛柔俱化,勁透體外為上乘。”習武之人有層次上的差別,武學之道不在於行而在於神,舞形易而入神難,需要練習者的悟性,更需要長久的揣摩與研習。其招式有“和尚捧經、醉臥羅漢、童子摘蔥、連環進擊……”

“一字馬一片身”是羅漢拳獨特的攻守方法。無論進攻還是防守,羅漢拳以自己的側身對準對手的正中,前手似弓,隨機應變以寸勁或防或攻;後手相隨,或上或下,守中護肋。這種技擊觀念和現今的格鬥技術異曲同工!

俗說“南拳北腿”。一般認為腿功不是南派武學所長,但羅漢拳的腿上功夫卻不容忽視。與“北腿”的高起飛踢不同,羅漢拳為低腿勁踢,配合多樣化的步伐,隱蔽性大,重心頗穩,每每能出其不意,一招制敵。

羅漢門的傳統獨門兵器是“瘋魔禪杖”,也叫“魯智深醉打山門杖”。長近兩米,重達五公斤,兩端分別為日月雙鏟。傳說:此杖法本來為長白山道悅真人所有。游方高僧藏玄大師與道長交往甚密,兩人經常對飲論武,互相學習武藝。高僧學得瘋魔杖法之後,雲遊來到泉州少林寺,將絕藝傳授給少林僧人,於是承傳至今。瘋魔杖法“劈、切、截、戳、挑、撩、掃、掛、刺”,大開大合,大巧若拙,既似游龍走鳳般輕盈矯健,又有秋風掃葉般勇猛無情。其招式名稱有“大開山門”、“肩挑日月”、“驚魂靜心”等。

泉州少林寺俗家弟子侯君煥是羅漢門的一代宗師。民國時期,莊子深拜入侯君煥門下,學到至今最為完整的羅漢門拳、械套路,包括羅漢三戰、少林拳、降龍伏虎羅漢拳、五枝生克手法、五枝靠打對練和達摩棍法、伏魔禪杖以及血刃刀。後傳其子輩。

少林龍尊拳

又稱龍拳。特點:“吞吐浮沉,身技腰馬,門戶眼節,動靜神氣。”精義:“有橋斷橋,無橋生橋,注重練神。”其不僅集合雙手互搏術的守內、遊外之功,同時還具備二次防禦之功。

龍尊拳一共有十七套拳法,剛健有力、剛中有柔、樸實無華、利於實戰,招招非打即防,沒有花架子,但每一手頃刻間的變化都能起到“擋、防、攻”三種功效。“吞,如金貓捕鼠;吐,如餓虎出林;浮,大鵬展翅;沉,如老翁持拐”。看似以防為主,卻能誘敵深入,出奇制勝。

如龍尊拳中的“三獅拳”套路:雙拳奔出,氣勢磅礴,中指突起寸許,有如龍首。左右變換之時,動作迅速,富有整體感,驗證了古人“神龍無首”的變化莫測。動時,似黃龍滾水,浪裏推舟;靜時,養神安逸,出手有山嶽之威。時而原地踏步,時而突然快速遊走。這套拳法移動範圍以及拳法收縮幅度雖然不大,卻能在搖身轉胛間起到“擋、防、攻”的效力:一拳迅速抵擋敵人的第一次進攻,另一拳防好敵人的二次進攻,緊接著利用與敵人的近身迅速進攻,即“有橋斷橋,無橋生橋”。

龍尊拳不受場地限制,有“拳打臥牛之地”之說,可一手端茶,一手出招,喝茶對陣即能比出高低。龍尊拳的秘訣即“練神”,根基為“三戰”,運氣要氣沉丹田,眼法講究以目視目,步法要求穩固而靈活,拳法則講究“門戶”。“出拳時,肘距離肋骨不能超過一拳頭的距離,拳高則不能超過肩膀”,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進退出入,一切自如”,以保證防守和進攻的力度,並起到借力用力的作用。其最高境界,則為“六鬥”。

流傳于泉州的龍尊拳,系少林寺龍尊拳正法。此法出自河南嵩山少林寺,清.雍正年間,鐵珠長老來福建,路經興化仙遊縣,收朱山為徒,遂將龍尊拳傳之。三年後朱山學成,傳給門人吳申天,即俗家第一代。朱山傳古田彭德成(俗家第二代),德成再傳俗家第三代彭金山。一九四五年傳到泉州市區西街的一池大師(黃承懋),已是俗家第十代。

龍尊拳法分為兩個流派,一派為“直上清溪”,即一路龍法;另一派為“太子游龍門”,即二路龍法。泉州流傳的是二路龍法。

龍尊拳為福建七大拳之一,在福州猶為盛行,而日本人對此拳也很感興趣。早在一九九三年二月,日本沖繩剛柔流泊手空手道協會就到福州與古田縣武術隊進行交流表演。

五祖拳

五祖拳是“一達尊、二太祖、三羅漢、四行者(有的流派為“玄女”)、五白鶴”五種拳法的總稱。五祖拳發源於泉州,在泉州南少林拳系中最具代表性,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中歷史最悠久、傳播地域最廣的優秀拳術。

五祖拳其實就是泉州一帶源遠流長的太祖拳。而歷史上太祖拳則是泉州的主要拳種,由泉州流傳至南方各省以至東南亞。

泉州太祖拳的雛形為北宋.太祖.趙匡胤始創的“三十二勢長拳”。

《北拳彙編》說:“少林派亦稱外家,趙匡胤其開山始祖也。匡胤挾其奇技,秘不示人。醉後曾與群臣具言其奧蘊,尋悔之,又不欲食言,卒置其書于少林寺神壇中。其法以硬攻直進為上策。”

明代名將戚繼光所撰《紀效新書》說:“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口”字殼)拳名勢。”

近人郭希汾著《中國體育史》稱:“(宋)太祖之精于技擊,斷然無疑。或少林拳術,得太祖而益精,亦未可知也。”

宋.太祖傳位給其弟太宗.趙光義,太宗傳位其子孫,太祖的直系子孫從此淪為一般皇族。宋朝管理這些皇族,于皇祐三年(一○五一年)設置宗正司。後來人丁日多,崇寧三年(一一○四年)分設南外宗正司于南京(河南歸德),西外宗正司於西京(河南洛陽)。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年),金人推翻北宋,宋.太宗的子孫都成俘虜。西外、南外則屬太祖派下,南渡後這兩個機構屢遷他地,最後西外定居福州,南外定居泉州。

泉州當時是海外交通大港,經濟繁榮,稅賦收入豐厚,宋太祖的子孫在泉州靠政府發給的“宗廩”,過著富裕的生活。這些宋.太祖的子孫,除了讀書準備當官外,平居無事,便練拳耍棒,既可健身,又可娛樂。他們祖宗傳下的“太祖拳”,自然風行不息了。

清.蔡永蒹《西山雜誌》中,記載了泉州少林寺千僧抗元的壯烈事績,其中提到在泉州的南外宗皇族進士趙孟模與出家為少林寺長老的趙孟良,均是少林寺僧人抗元的主要人物。由此也可以看到宋皇族與南少林的密切關係。

《天源趙氏宗譜》記載,不但在宋代,甚至到宋亡以後的明、清時期,泉州的趙氏也出了不少武人。最著名的是俞大獻的武略老師趙本學。

五祖拳的套路多達兩百餘套,其中小套套路僅十幾步,而大套套路則有一百五六十步。特點:“簡潔剛猛,以寸勁見長,實戰性強。”精義:“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後人發,先人至”。

五祖拳出拳迅疾有力,腳步穩重堅牢,配著細膩纏絆的腳法,掄拳時絕無虛花,起踢時直起直落,拳拳進逼,硬弓硬馬,步步為營。其棍術也是剛猛簡潔,進攻時招招狠准,退守時層層嚴密。

五祖拳入門的基本功有五大套路:“三戰”、“二十拳”、“四門打角”、“三戰十二”、“雙綏”。同時配以練習輕功心法、展身、閃身,以及力量、韌度,掌握擒拿、摔跤等要領。

入門後,根據身高、體形等條件,在“太祖拳”兩百多套路中選擇適合的套路練習。如,身高體胖的,適合練習“朕頭”套路,其特點像老虎腰身,能遠擊、猛撲;身材矮小的,適合練習“兩儀”、“三角搖”等套路,其特點能夠“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

五祖拳的內氣技法講究吞吐沉浮,最難掌握,一般須待外家功夫有小成後才有基礎修習。

 

五劃

頭飾

舊時,成年女子挽髻,戴有各種頭飾。

一是笄,如骨笄、銀笄或金笄。古時女子十五歲成年時舉行笄禮,俗稱“上頭”,盤發為髻,以笄橫貫固之。笄的首端或兩端鏤以花鳥裝飾紋樣,並配以小垂鏈。

二是簪。就質料而言,有骨簪、角簪、象牙簪、銅簪、銀簪、金簪等。發簪是用來插髻使頭髮不散亂的飾品,後來經過改進,綴上珠寶花飾,裝飾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釵。是一種由兩股簪子合成,別在髮髻上的首飾。有金釵、銀釵,常配備成對,首端一綴鳳,一綴凰,稱為鳳釵;還有釵首鑲嵌珍珠的珠釵,鑲嵌玉石的玉釵。

此外,發飾還有耳挖、髮夾、發梳、扣花、扣鏈等。民國以來,去髻剪發,飾品一般只用髮夾,夾上飾以金花。

簪花圍

泉州城四郊,包括晉江、南安、惠安農村部分婦女,保留“簪花圍”習俗。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含笑、玉蘭或小朵鮮花),用麻絲線穿掇繞成環,圍繞在髮髻周邊,多至三、四環,色彩相同。還簪插玉簪、銀梳、金絲練和“佛仔線”,雙鬢腳又簪掛大朵鮮花,把滿頭青絲裝飾得明豔照人。據傳是宋元時代阿拉伯人風俗延續下來的。

母舅聯

泉州自古以來,舉凡結婚、喬遷新居之日,事主的舅舅總要給外甥送一副賀聯,習稱“母舅聯”。“母舅聯”一般長五六尺,寬一尺,在外甥新婚之日或喬遷新居之日的前一天,連同果品等四式賀禮送去,掛于廳堂正中,直到陳舊破損才取下。

過去生活水準低,賀喜的“母舅聯”大都是用紅布替代聯紙,再貼上剪好的金色字,算已盡意了。隨著物質、文化提高,“母舅聯”現大多用兩個鏡框鑲掛,用白泡沫板刻字,立體感和裝飾性俱強。也有一類是純為玻璃工藝聯,顯得高檔且有藝術欣賞價值。

石敢當

泉州人習慣在“路沖”之處的房屋牆上或閘前立“石敢當”。如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的,必須於朝巷(街)正中的牆面上立上一個“石敢當”,以避開路箭的銳氣,祈求闔家平安,成為閩南民間建築的一個特色,十分奇特。如今,有的則於巷口的牆下,築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廟或刻“泗洲佛”像替代,道教信眾認為可以避邪。

“石敢當”形態質樸粗獷,並不事精雕細琢。最簡單的,是直接在一石碑上刻“石敢當”三個字;有的則在碑身加上其他的神祗或符號圖案以增強辟邪功效,如在上半部分畫著一個虎頭,有的則將石頭雕刻成獅頭等造型,有的刻上八卦……。

民間亦有稱“石敢當”為“石將軍”者,把它當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徵。石敢當既是壓煞禳災的神物、鎮物,也就具有威懾力和帶有神秘的色彩。

石敢當最早載于西漢.史遊《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閩中金石志》載,宋.慶曆五年(一○四五年),張緯知莆田,“再新縣中堂,治地得石,銘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大曆五年(七七○年)四月十日也”。可見“石敢當”民俗很早就盛行了,是避邪、制煞、鎮鬼之物,為百姓和官吏造福,為儒家教化服務。這種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閩西還很流行。

石敢當原名“泰山石敢當”。古人認為:泰山乃五嶽之首,東嶽泰山是管理妖魔鬼怪之神;同時,泰山是群山之尊,統轄眾山,又是古帝王封禪大典所在地,加“泰山”二字更神聖化。但因為石敢當愈大則法力愈強,而師傅做的泰山石敢當越大型則越容易“受傷”,因此一些地方只在石上刻“石敢當”三個字。

傳說石敢當是古代的大力神,專司抓鬼鎮邪,破邪驅魔,在門前立“石敢當”,能辟邪。

又傳石敢當是當年女媧挫敗蚩尤的利器。黃帝時代,蚩尤殘暴,頭角所向無敵,再堅硬的岩石也要破碎,黃帝屢遭其害。一次,蚩尤登泰山狂呼:“天下有誰敢當?”女蝸投下一枚刻有“泰山石敢當”的煉石,蚩尤潰敗而逃。黃帝乃遍立“泰山石敢當”,震懾囂張一時的蚩尤,使其不敢再作祟,最後蚩尤在涿鹿受擒,囚於北極。

一說它是泰山腳下的一位猛士,姓石名敢當,好打抱不平,降妖除魔所向無敵,豪名遠播。一日,泰安南邊大汶口鎮張家,其年方二八的女兒因妖氣纏身,終日瘋瘋癲癲,多方醫治未見起色,特求石敢當退妖,當晚石敢當就嚇跑了妖怪。妖怪逃到福建,一些農民被它纏上了,請來石敢當,妖怪一看又跑到東北,那裏又有一位姑娘得病了又來請他。石敢當想:這妖怪我拿它一回就跑得老遠,可天南地北這麼大地方,我也跑不過來。乾脆,泰山石頭多,我找個石匠打上我的家鄉和名字:“泰山石敢當”,誰家鬧妖氣就把它放在誰家的牆上,那妖怪就跑了。從此傳開,大家知道妖怪怕泰山石敢當,就找了塊石頭或磚頭刻上“泰山石敢當”來嚇退妖怪。

寶塔狀石敢當

在安海,對巷沖街的民居牆上或巷口,放置或鑲嵌著一些別處較為少見的石刻五層寶塔和“七級浮屠”,作用類似“石敢當”,用於抵煞壓禳、鎮邪除惡。

這些寶塔形的古代石刻,目前在安海保存下來的至少還有六處,分別在大巷林宅對巷牆壁上、廣全巷對巷黃宅牆壁上、五房崎巷口、金墩、高厝圍和東橋橋頭。

它們有五層、七層兩種,高○.五米至三米;有的由一整塊石頭雕刻成,有的由十三塊石刻組合而成。上有葫蘆塔塔刹、層層塔簷翹起。塔層中間,自上而下刻有“永安寶塔”、“佛永安寶塔”或“南無阿彌陀佛”等字樣,塔基座上還刻有一個威嚴的老虎頭浮雕。

白鶴拳

亦稱永春白鶴拳、永春拳,是福建七大拳種之一,它拳理精闢、技法豐富,流傳於省內及東南亞各國,自來負有盛譽。

特點為“彈抖勁力足,變化技手多,輕盈靈活,剛柔相濟”。其精義:“寸勁節力”,“內外合一”,“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泉州俗語稱:“永春白鶴拳,無燒(熱的意思)也拉侖(微溫的意思)。”

永春白鶴拳由清.順治年間方七娘首創。傳說:一日七娘正在屋中織布,忽然看到一隻白鶴飛宿在屋樑之間,昂首振翅,姿態非常奇妙。七娘仔細觀摩,之後開始揣摩演化,將白鶴種種舞姿融入其父教授的少林拳法之中,幾經推敲,創制了別具一格的“白鶴拳”。

後來,方七娘和丈夫在永春廣收門徒,白鶴拳開始傳播開來。從康、乾盛世到道光、咸豐年間,白鶴拳得到豐富和提高,漸成一種攻防意識強、健身價值高的拳法。這一時期,產生了“二十八英俊”、前五虎、後五虎這幾代傳人。湧現了不少白鶴拳名家,如鄭禮、白戒、潘貞團等。

清朝時期的戰亂和政變,為白鶴拳的推廣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據載,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前,曾到永春招募兵丁,當時就有白鶴拳好手入伍傳授拳法。臺灣收復之後,白鶴拳便由名師白戒從軍中傳至海峽彼岸。施琅將軍平臺後,白戒再次將拳法傳回大陸。永春武生林俊,響應太平天國運動也曾廣招武林高手,自辦民間習武“團練”。同時永春幾乎各村各裏都有“拳社”組織學習白鶴拳。

白鶴拳流傳至今,有七步三戰、十三太保、十三步搖、美女梳妝等數十個徒手、器械和對練套路。手法短橋善變,每一掌都包含豐富變化;腳步走閃靈活,悠閒中隱藏殺機;勁力含蓄飽滿,樸素明朗,拳勢激烈難擋,剛柔相濟。器械有長棍、長槍、官刀、大刀……特別是白鶴拳的獨門兵器——雙刀。一對長刃短刀,在白鶴名士的手下,刺、檔、劈、削,刀刀到位,招招驚心,令人目眩。

白鶴拳以鶴為形,以形為拳,動靜有法,虛實分明,快慢相間,起伏有序,似剛而非剛,似柔而非柔。運手務柔,著手須剛,在舒緩中蘊涵無窮力道,能在最後的爆發中寸勁制敵。強調“內外合一”,意氣力三者相助相生。

對臺戲

鄉里節慶請戲,為讓戲班之間互相競爭,特意安排兩個或幾個戲班同時在同一地點演出,稱“對臺戲”。有三種形式:

一、對棚:兩個戲棚相對,最常見。也有三個戲棚成三角相對,或五個戲棚環狀相對的。

二、鴛鴦棚:也稱“雙演”。將戲棚(或舞臺)分隔成左右兩個表演區,由兩個戲班或者一個戲班劃分兩組演員同時演出同一劇碼,共同有一個鼓師司鼓,共同組成一個樂隊伴奏,樂隊居舞臺中後區。兩班戲陣容強弱、演員表演技能高低優劣,一目了然。

三、連環棚:搭一個一字長形戲棚,用竹杆隔成三區或五區,由三班或五班(忌諱四班)同時演出同一劇碼,共同組成同意樂隊伴奏,由一鼓師司鼓。

 

六劃

耳飾

一般由金、銀製成。

耳環:環狀的耳飾,末端開口,可伸可縮;帶墜耳環一般在墜上嵌以珍珠、玉石、翡翠、寶石之類。

耳鉤:狀如倒置的問號,俗稱“丁香”。

耳栓:狀如圓頭螺絲釘,用螺母旋定。

清至民國,女童從小穿耳,栓以紅線頭,至十一二歲才戴耳栓或耳環。建國後,女童不興穿耳孔,婦女不愛戴耳環,耳飾一度斂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年輕女子重興耳飾熱,且花樣品種不斷翻新。

 

七劃

攻炮城

泉州節日喜慶活動項目之一,融娛樂與競技於一體的群眾性娛樂活動,風格獨特,常於元宵佳節、中元節及普度期間舉行。由於攻炮城者眾多,以青年為主,而小孩則在旁呐喊助威,場面熱鬧壯觀。

製作炮城需要內行師傅。先用竹木、麻線、鉛線和鐵釘等材料搭起“炮城”的框架,高約二三丈,分若干層,形狀有方有圓,也有三角形者。框架搭好之後,焰火師傅根據財力及要求,設計製作多種焰火圖景,置於“炮城”四周,層層而上,一直到最高點。

最高處則設置一個特別精彩的節目。每個節目都有一個火眼,也是節目的火藥心。攻炮城者把點燃的鞭炮扔到炮城上,那燃燒的鞭炮如果正好點燃火藥心,就能引燃這個節目,使這個節目的焰火全部燃放,獲得獎品。

“炮城”名目繁多,如“金龜蘑”,在一個米篩大的竹環上捆紮無數個“鼠仔”(即裝滿焰火藥料的斜口蘆竹細管),並用一條火藥芯彼此連接,一旦火藥芯被“炮兵”的電光擊中引燃,所有“鼠仔”同時迸出五光十色的焰火,並推動竹環迅速旋轉,變成五彩繽紛的飛輪。

又如“仙人祝壽”,當攻城的炮仗點燃這個節目的火藥芯時,燃燒的焰火化成一個仙翁的形象,手中紮成的一捆畫幅突然向下展開,展示出一個鬥大的“壽”字。

又如“滿天星”,一經點燃,在尺餘長篾條上縛著的數十個“鼠仔”同時升空,最後又在空中爆炸,猶如今日之焰火。

足飾

有足圈、足鏈,多為少女少婦使用。至於嬰幼兒的手飾(手圈、手鏈)、足飾(足圈、足鏈),一般為銀製品,旁系小銀鈴,活動時 叮噹有聲。

 

八劃

服飾

鷓鴣姨服飾

泉州豐澤區東海鎮鷓鴣山附近的蟳埔村,古為鷓鴣巡檢司所在地,村民以漁為業。婦女從小下海捕魚撈蝦捉螃蟹,挑到城鎮沿街叫賣,人稱鷓鴣姨、蟳埔阿姨,現稱蟳埔女。她們因特定環境、特定生活,形成別具一格的服飾習俗。

鷓鴣姨上身穿褐色粗布斜領、寬袖、長襟的漁民衣,其色系染帆布用杜仲或豬血染成,耐用耐洗;下穿略寬黑色布褲;長髮後梳,盤到腦後,綰成一大圓髻;鮮花穿線串成小花環,俗稱“簪花圍”,簪戴在綰髻四周,髻中橫插一根象牙筷子。

對鷓鴣姨服飾,尤其是“簪花圍”習俗的來源,有幾種說法:

楊八姐遺風說

有研究者認為與宋.楊文廣平閩十八洞有關,是宋.楊八姐服飾的遺風。

但廈門大學歷史系葉國慶教授《平閩十八洞研究》認為,史無楊文廣平閩事,“平閩十八洞”是借宋將楊文廣之名,其實是演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暨部將李伯瑤、馬仁等五十八姓入閩,平峒蠻、辟草萊、開闢閩疆之事蹟。蟳埔女服飾受楊八姐服飾的影響是沒有根據的。

宋元阿拉伯人遺俗說

有研究者認為,蟳埔姨的簪花圍是宋元時代遺留下來的阿拉伯人的風俗。

但元朝汪大淵、明朝鞏珍、費信都曾到過阿拉伯國家,見過阿拉伯人的服飾。他們所見阿拉伯婦女的服飾是“穿長衫”,頭“辮發”、“編發”、“編發四垂”、“編發盤頭”、“拳發”、“丫髻”,並沒有簪花的記載。頭上“蓋頭卒不能見其面”、“用絲嵌手巾蓋頭,只露其面”、“用青紗蔽面,布幔兜頭,不露外貌”。

宋元時期居住在中國的阿拉伯婦女的服飾,宋.莊綽《雞肋編》載:“廣州波斯婦,繞耳皆穿六帶環,有二十餘枚者。”元時回回人,喜穿頭篷、纏頭或蓋頭,婦女用頭袖作蓋頭布,喜用珠翠裝飾,與中世紀阿拉伯人裝飾無異。也不見有簪花圍的記載。說蟳埔女“簪花圍”是宋元時期阿拉伯人遺留下來的風俗也難以令人信服。

古代婦女裝飾遺風說

以鮮花簪首作為一種民俗事象,早在漢代已經出現。四川成都楊子山西漢墓出土的女俑,就在髮髻正中插一朵碩大的菊花,菊花兩旁還依附數朵小花。

漢代以後,簪花之俗在婦女中曆久不衰,所簪之花大多為時令鮮花。如:

茱萸:梁.簡文帝《茱萸女》詩:“茱萸生狹斜,結子夏禦花。遇逢纖手摘,濫得映鉛華。雜與鬟簪插,偶逐鬢細斜。”

薔薇:梁.劉緩《看美人摘薔薇》詩:“釵邊爛熳插,無處不相宜。”

梅花:梁.鮑泉《詠梅花》詩:“可憐階下梅,飄蕩逐風回。度簾拂羅幌,縈窗落梳台。乍隨纖手去,還因插鬟來。”

石榴:梁.簡文帝《和人渡水》詩:“婉婉新上頭,湔裾出樂遊。帶前結香草,鬟邊插石榴。”

杏花:唐.朱揆《釵小志》:“阮元姬插鬢用杏花。”

棠利:唐.元稹《村花晚》詩:“三春已暮桃李傷,棠梨花白蔓菁黃。村中女兒爭摘將,插刺頭鬢相誇張。”

玫瑰:五代.李建□《春詞》:“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

茉莉:五代《燼宮遺錄》:“後喜簪茉莉,坤甯有六十一餘株,花極繁。每晨摘花簇成球,綴於鬟髻。”

一般情況,春天多簪牡丹、芍藥,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菊花、秋葵等。也有簪宮花的,宮花是用羅、絹、通草等原料製成的。

節令不同,所簪花也不同:

上元夜:“婦人皆載珠翠、鬧娥、玉梅、雪柳。”“鬧娥”,剪綵做成花或蛺蝶、蟲的形狀。“玉梅”,以白絹做成的梅花。“雪柳”,以絹花裝簇的花枝。

端午節:“茉莉盛開,城內外撲載朵花者,不下數百人。”

立秋:“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于鬢邊,以應時序。”

重陽節:“都人是日飲新酒,訊萸簪菊。”

除了婦女簪花,唐朝已有男子簪花的現象,到了宋朝已日益普遍,而且還成為某些典禮的儀節。

《宋史.輿服志》載:“中興,郊祀,明堂禮畢回鑾,臣僚及扈從並簪花,恭謝日亦如之。”可見當時參加重要典禮的百官及隨侍人員都要簪花。

在民間婚儀中,按照宋朝婚俗,新郎可以“戴花一兩枝,勝一兩枚。”勝即花勝,古代的一種首飾。

宋朝朝廷宴會,“嘗以春秋之季仲及聖節、郊祀、籍田禮畢,巡幸還所至設宴,惟從官預,謂之曲宴。”皇帝要給群臣賜花,由中使為之插戴。朋友之間的便宴也可以簪花。如果遇到國家大災之年、瘟疫、忌辰等,則不可以簪花。

簪花除了有審美之外,還有避邪的象徵意義。“茉莉花能驅鬼,戴上菊花能長壽”等。

簪花是中國古代婦女裝飾的遺風,在泉州高甲戲《桃花搭渡》的唱詞中有“四月圍花圍,一頭簪兩頭重。”泉州地區的惠安洛陽、南安豐州、晉江河市、雙陽,很多婦女至今還保持“簪花圍”的風俗。

惠東婦女服飾

惠安東部崇武大岞一帶,婦女按古老傳統裝扮,服飾獨具一格,曆千百年雖略有衍化,卻風格猶存。

衣褲除太青蘭、蘋果綠、黑色以外,還有白底柳條花紋或上下綠白拼接而成的,顏色甚為鮮豔。上身穿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圍緊束,衣長僅及臍位,肚皮外露,現出身段的曲線美;袖長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緊束,上衣下擺弧度為橢圓形。下身褲子多是黑色的,褲筒甚為寬大,褲頭只到臍下。

褲帶上的銀褲鏈是惠東女奇特裝飾的重要內容。她們穿上寬筒的黑褲時,通常都用四至八條編織帶(一般都是用色彩鮮豔的塑膠絲編織,圖案精巧)紮緊褲頭,以銀褲鏈懸掛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構成的曲線美襯托出來;已婚婦女則用多條銀練子紮褲頭,銀褲鏈先前只有一兩股,最多也只三股,後來逐漸加多,增加到五股、七股,如今最多的達九股。那些銀褲鏈一般是結婚時男方必送的禮物之一。

頭上的裝飾主要是頭巾和斗笠。頭巾有不同的顏色和小朵花紋圖案,或蘭、綠底白花的,或紅底白綠花的,戴上頭巾時多綴上大小不同、式樣各異的塑膠花。圓形尖頂黃斗笠上裝飾四個綠色塑膠扣子,綴上幾朵塑膠花,有的還在斗笠裏面夾上彩色照片或流行歌曲的卡片等等。頭巾捂住雙頰下頷,把臉包得只露出眼、鼻、口狹小一部分,而頭笠又戴得很低,熟人也很難一下子認出斗笠下的人是誰。早年有些婦女頭戴前伸黑頭罩,上作雙角獸狀,鬢插三支劍形銀簪。

因為不論夏天或冬天,她們總是把頭包緊,而讓肚皮露出來,褲子又特別寬大,民間稱之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惠女出門時多數人都戴上精製的銀手鏈,把折疊整齊的小花帕一半綴於腰側襯衫口袋,一半露出外面;手中提著精美的小竹籃子等。

隨時代發展,惠女服飾也在改變中,不過那種奇特的格調和韻味卻經久不衰。

惠女服飾的起源

惠東人群是土著(古越族)的殘餘,是經過歷代漢化而演變成漢族人的。

惠東婦女服飾的起源,應是一種紀念本族歷史文化象徵,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以弱勢群體無意識的形式泛散而上的。我們所能追溯到惠東婦女服飾的整體樣式定型於唐朝,此時的惠東人群漢化已經有一個相當階段了,漢文化的影響不可避免,宋代可能成熟,而明朝就有文字記載,在張岳《惠安縣誌》中曾記有:“衣服稍美者,別藏之,有嘉事遞服以出……”明清兩個朝代對服飾樣式沒有多大的影響變化,只是在紋樣上豐富了惠東婦女服飾。

惠東婦女服飾主流源于南蠻集團的“苗瑤系”。可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尋找到一些影響的因素,而這些因素的研究表明了惠東婦女服飾:有彝族的影響,如百褶裙、繡花翹頭鞋、帽子、挎包、手鐲、手環;有苗族的影響,許多學者也從風俗及蝴蝶媽媽崇拜裏找出某些例證;有傣族的影響,如短衣、竹帽、腰飾;有瑤族的影響,如紋樣等……

據最新考證,崇武人種有蒙古血統,所以惠東婦女服飾顏色有蒙古族喜愛的顏色———綠色、黑色、藍色,如澄江漢族包頭巾等;還有壯族和布依族的百褶裙、布依族的袖子、水族衣服顏色。

從清朝官服、民服上可以看出一種影響存在于惠東服裝,特別是馬甲或者一個多紐絆的背心,由於這個時期為晚清,因此對近代惠東婦女服裝影響較大。

綜上,惠東婦女服飾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諸族,沿著自身與古百越互動的道路走上富有自己的服飾特色的道路,在歷史傳承過程中,不斷汲取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飾因素,並發生一定的變異。(據黃堅《惠東婦女服飾的傳承與變異》)

泉港女紅衫褲

泉港區峰尾、後龍、南埔、山腰等鎮,不管青、壯、老年婦女,只要丈夫還健在,平時都有穿紅衫或紅褲子(未出嫁姑娘穿粉紅色,寡女穿紫色)的風俗。遇到喜慶日子,如春節、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元宵節;孩子出生、滿月、四周月、周歲;兄弟或子女結婚,父母姑姨等上輩以及丈夫生日或豎壽棺;新屋奠基、上樑、釘桷;大厝落成或遷入等,泉港婦女更是渾身上下都穿紅衫紅褲。

傳說北宋之後,惠安北部(今泉港區)大部分鄉村的人們為了紀念楊家將中的楊延德,在許多宮廟中為他塑像,敬奉祭祀。這楊延德(本地尊稱“王太師爺”)塑像黑臉大耳,身披紅袈裟,在香燭燈光照耀下,十分鮮豔奪目,令人心生歆羨。不久,本地的地方戲劇將其絢麗色彩移植到裝扮上,凡是王侯將相府中有喜慶之事或大團圓等,夫人或小姐都穿大紅或淺紅衫褲,配上掛紅、結彩、張燈等,越發隆重熱鬧,更增添了喜慶歡樂的氣氛。

這樣一來,婦女穿紅衫褲,就被視為是富貴、幸福的象徵。於是,泉港婦女紛紛仿效,穿起紅衫紅褲來,成為當地服飾的一大奇觀,並且形成風俗,一代代地沿襲下來。

 

九劃

項飾

成年人佩帶的項鏈,質料大多以黃金為主,此外還有珍珠項鏈、寶石項鏈、水晶項鏈、玉石項鏈、白金項鏈、鑽石項鏈等,胸前多配以諸如金牌墜、雞心墜、瓜子墜、佛像墜、十字架墜等飾品。八十年代選購項鏈講究質地,以鏈體粗碩顯富者為重;九十年代以來,項飾則注重小巧美觀,講求個性的體現。

小孩戴銀項鏈,配以長命鎖(俗稱天官鎖)或八卦牌,這常是外婆家在小孩滿周歲時,連同手、足鐲(鏈)一併送來的吉祥物。

絞面

亦稱“挽面”、“挽臉”。是中國民間包括泉州的流傳的美容技法,主要功能是拔除臉上的汗毛,讓塗在臉上的粉妝更勻稱。

過去,新娘出閣前夕,都要行挽面的修容禮。通常由一位“好命”的長輩來執行,又稱“開面”、“開臉”,才可“有人緣、得人疼”。挽面以後皮膚便會變得細嫩明亮,並減少皺紋的產生;加上香粉乾燥、涼爽,不含有任何化學物質的特性,因此受到婦女的青睞。

挽面的工具很簡單,只需一卷細棉線、一塊膨粉(白粉)即可。開始時以膨粉敷臉作粉底,再將一根棉線纏絞成三根,並分成兩角交叉狀,一端在手,另一端用牙齒咬著,雙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緊,細棉線絞纏分合就像剃刀般來回在婦女的臉上“挽”。隨著細棉線的翻轉,將面部的細毛連根絞除,乾淨又俐落,接著敷上面霜,便大功告成。

送順風、脫草鞋

閩南僑鄉為華僑餞行與洗塵民俗。

送順風

即餞行之意。過去交通工具以船為主,順風順流,一帆風順到達目的地,既是出國者本人的希望,也是諸親友的願望。新客獲得入境手續即將出國、舊客回鄉探親又將返回居留地之前,親友前來“送順風”。此後相因成習,親友出國,不論乘車坐船或坐飛機(實際飛機逆風最好),概稱“送順風”。

“送順風”之俗,早於出發前的幾天中,親友紛紛送來塗紅的雞蛋、箍著紅紙圈的面線,還有用紅頭繩系住雙腳的大公雞,加上一番吉祥的話語。紅紙、紅頭繩、紅雞蛋象徵火紅圓滿,面線意味著綿長,公雞比喻遠走高飛。系住公雞的雙腳寄託不忘故土親人的期望。並贈海外少有而常用的中成藥,如茶餅、神曲、天麻、田七、當歸、川芎、烏雞白鳳丸、片仔癀等。過去也有送“午時鹽茶”、“柚茶”、“石亭茶”、“泉苑水仙種”等傳統飲品。

比較隆重的送行儀式為設宴餞行,親友數人陪同華僑暢飲幾杯酒表示情意。舊社會較少舉行。

脫草鞋

即餞行之意。華僑去國多年,一旦自海外歸來,親友聞知,紛紛前來送雞、雞蛋、面線及美酒等物,名曰“脫草鞋”。

“脫草鞋”之俗由來已久。舊出遠門,常穿草鞋步行,一旦到家,尚然氣喘吁吁,親人為他脫下草鞋,拂洗塵土,並用美食供應,以解疲勞。

時代進步,現出門已不穿草鞋;或當華僑歸國,乘坐輪船或飛機,並坐車回到家鄉,也已完全同當年的草鞋脫鉤。但舊俗相沿,親人幫他更換盥洗,親友送來禮品,或擺酒接風洗塵,仍沿舊稱為“脫草鞋”。

拜祖辭行

閩南僑鄉青少年,當旅居南洋的父兄或親友為其購買了入境證,即俗稱的“大字”,經簽證,並向輪船公司定購船票,定好啟程日期之後,于離開閩南老家前夕,須備辦果合香金,到祖廳向列祖列宗辭行。此俗稱為“拜祖”,庶幾新客出洋之後,不忘家鄉故土“搖籃血跡”。

遠行者須親自點燃三炷香,向列祖列宗跪拜,聲言為了生活,不得不拋鄉離井,到南洋謀生,伏祈祖宗鑒諒;並求列祖列宗於冥冥之中給予庇佑,保庇順利渡過萬里重洋,在外一切順利;將來發財,定要回鄉謝天敬祖,光耀門庭。

“拜祖”之後,家庭準備故鄉泥土一小包、井水一小瓶、針幾支及線若干,放入出洋者行李袋中,俾使新客去到番邦之後,一來可以無“不服水土”之虞;二來帶去家鄉水、土,使不忘家山故水,時興懷鄉之思;三來有針線引路,使其不忘歸路,能早日榮歸。這些物品,新客常長久保存,以資紀念,也有將所帶去的井水滲入當地豆腐中煮食,以服當地水土。

臨行,家人準備食品,供欲出國者吃食。此俗各地略有不同。

吃甜蛋:此俗最為普遍,俗稱平安蛋,以祝平安。多用雞蛋,先煮熟剝殼,再和糖重煮,通常四枚,以寓完整雙數;此外再備熟蛋數枚,讓其帶於路上吃食。

吃豆腐:安海一帶之俗。出門之前,特煮一碗豆腐讓其吃下,使其出國後不忘鄉土。

吃點心:青陽一帶風俗。出國之前,必須煮一碗點心,讓他在自家的水缸蓋頂吃食,寓飲水思源、不忘鄉井之意。

南戲

宋末元初,用泉州方言演唱,以南音為主要聲腔的泉州南戲開始形成,很快流行於原泉州府、漳州府所屬各縣及廣東海陸豐等閩南語系地區。明末清初,南戲達到鼎盛時期,除遍佈臺灣島外,更隨著華僑的足跡傳入東南亞諸國。

早期形成的南戲有梨園戲和懸絲傀儡戲(提線木偶),明清間,又有布袋戲(掌中傀儡)、打城戲、高甲戲等相繼崛起。

一九九九年興建泉州南戲博物館,展品有明、清、民國年間各類古劇刻本、抄本、戲神、戲箱、樂器、偶像、砌末等戲曲歷史文物、照片、文獻、資料一千多件。

 

十劃

陷城洗街

石獅市永寧獨有的民俗。

五百多年前的農曆四月二十二日,倭寇侵陷永甯衛城,將逃藏在水關溝內的數萬居民殺戮殆盡,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次日四月二十三日,傾盆大雨才把滿街血污沖洗乾淨。如今,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如天不下雨,永甯鎮居民就要挑水沖洗街道,成為“陷城洗街”紀念日。

胸飾

泉州民間流行的胸飾有胸花,以黃金、白金造型,嵌以鑽石、寶石或玉石,別於胸前。“文革”時期最盛行的就是佩帶毛主席像章。

 

十一劃

做生日

古時候人們原不做生日,到魏晉南北朝時,江南地區才開始出現了做生日的風俗,但只限于雙親健在時才可以做,是出於孝親觀念,後來,即使雙親亡故,做生日的習俗依然如故。到了唐代,更把生日慶賀與祝壽古禮結合起來,並為後世所傳承。當成年儀禮逐漸淡化後,壽慶儀禮就日益為人們所重視。

泉州人把嬰孩兩周歲時稱為“頭生日”。

以五十歲為分界,五十歲前稱賀生——“過生日”。五十歲後為做壽,俗稱“做大生日”、“做大壽”。

做壽

做壽逢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舉行。

但泉俗做“九”不做“十”,如四十九歲時做“五十歲生日”,五十九歲時做“六十歲生日”,依此類推。其寓意有兩種說法:或謂“九”、“久”諧音,寓“歲壽長久”之意;或謂“九”是最大數,“歲壽可添不可減”。

做壽的應事食品有:

吃壽麵,稱“抽壽”。取麵條綿長,以示延年。

“百壽龜”。“龜”是閩南傳統食品,用糯米做皮,糖和綠豆為餡,再用有龜甲圖案或“壽”字的陶瓷印模印形,蒸熟,形狀如龜。龜古稱靈物,性耐饑渴,壽至百歲外,為介蟲之長。“龜”寄託著人們祈願像龜一樣長壽的願望。

“壽桃”(桃形的麵包,以糖、炒花生末、金桔末等為餡),取“蟠桃獻壽”之意。《十洲記》載:“東海有山名度朔山,上有大桃樹,蟠曲三千里,曰蟠木。此桃三千年一生實。”

過去大戶人家做壽,廳堂佈置“壽幛”、“壽聯”。“壽幛”一般是繡有“南極仙翁”(壽星)的絲織品。其形象,據《西遊記》記述為:“南極老人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壽聯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典出《詩經》:“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此外,常常還要擺酒唱戲,請人撰寫歌功頌德的“壽屏”,以示珍重。

 

十二劃

遊神

舊俗,每年正月,泉州城區要舉行盛大的眾神大遊行,亦稱“巡城”,自清早至深夜,盛況空前。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引《閩書》雲:“泉中上元後數日,大賽神像,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震天。”又引隆慶《泉州府志》雲,這種盛大遊神活動,居民負擔頗巨,“多者費數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又引萬曆《泉州府志》雲,遊神之舉,“妝飾神像,窮極珍貝,閱游衢路,因起爭端”。

今日泉州地區鄉間民俗的“巡境”和臺灣民間的“巡境”民俗活動,皆淵源於此。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引《溫陵舊事》詳細記載清代泉州的遊神活動的盛況。全文如下:

“三吳謂之社,謂之“會”,舉行于春夏之交,或以五月,王山人百谷紀之詳矣,末附顧氏一書,則指為禍階,噫!亦太甚矣。

吾溫陵以正月謂之朝拜,亦曰會,蓋合閭裏之精虞以祈年降福,亦尊古儺遺意,相沿已久,事亦無足甚非者。

凡會,皆于正初擇其境之齒德而裕財者首其事,鳩金訂期設醮,然後迎神,周其境內,人家置幾焚香楮甚恭。紳富家之先有祈請者,妝神像,名曰賽答。假面盛飾,高擎其座及其楣簷,正神端拱,其行前者稱某將軍、某元帥,則選長軀偉幹者,亦八抬,挺立結束不亞正神,複有一無所執,惟拱手躬身如廟中泥塑,位置既高,上下轉折,凝然不動,足稱絕技者。

樂之部,有馬上吹,有步吹,有音銅鼓,宦川雲得之者,即所雲諸葛鼓也。

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三軍五命旗、清道旗、飛虎旗、巡視旗。

執事則戈、鋌、矛、戟、箭架、劍盾、龍頭、鉤鐮等,刀無不畢具;而材官、騎士、執蓋、碇馬、奚奴、軍校、蒼頭、旗手之類複百餘人。

好之事者,有摘某詩句某傳奇,飾稚小僮婢而為之,名日抬閣;或結彩綢為棚,懸以珍玩,執之而行,名日軟棚。凡皆疲累日之精神,以供一朝之睇盼。

神皆四舁,惟通淮關大帝、花橋吳真人、南門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境元檀元帥則八抬。吳真人、天妃步耳,餘皆馳,腳攢力齊,其疾如風,雖奔馬弗及。其或異飾花面,極為醜態,鳴鑼助喊以為神威,觀之一笑而已。

神之前為道士,又前為鼓吹,又前為巡逆,豈即逐疫二字之訛乎?虎冠假面為厲鬼之形,篩金執桃,古儺遺式也。吳真人巡逆獨多至數百人,餘或半,或十之二三,鑼聲震天地,久之而神始過矣。

凡會一日之事,大略止此也。

“至夜,首事者例以鑼數面呼人家門首點燈,二更時呼出燈牌、火把,於是不論大小執長柄方燈,一持香,燈書風調雨順,祈保平安等字。聞之故老雲:舊例,每十步敲金,則持香者皆拜,朝拜之名以此。然持香吾猶及之,每燈數十,間以鐘鼓架,其制四人舁之,周圍燈火,緣以練錦,綴以流蘇,鼓鳴于內,鐘應於外,複夾以二觱篥為左右行,又一種名香架,鼓吹一如鐘鼓架,而制加侈,大略如吳下酒船、長河官座,四周紗屏,畫山水人物,皆名筆也,燈火三層,沉檀其上,香聞數裏矣。關大帝、吳真人燈牌以數錢計,鐘鼓架、香架以數百計,火炬亦千百計,長街一望,如星宿,如燎原。凡茲皆不招而至,不約而同,欣欣而來,滿願而歸者也。”

 

十三劃

腰飾

銀腰帶(鏈)一般為女子系於腰間的飾品,增加體型美感,有鏈條式和寬頻式兩種。

惠安女子所用的銀腰帶,是由八根銀絲鏈並列組合而成,兩端配扣鉤,腰側有垂鏈,其寬一.五 ~二市寸,重可一.五市斤, 惠安民俗常作為男方贈于女方定聘的信物。

勤佛

每月農曆廿六日於泉州開元寺舉行,是閩南宗教民俗的特色之一。

“勤”即閩南音“圍繞”之意。每到此日,黎明之時,即有數百善男信女,湧入開元寺中。由一名僧人帶領,引諸善男信女向佛行禮後,即在天井之中,排成一個長行列,不斷繞個大圓環而行。僧人手執木魚,邊敲木魚邊誦經,諸信女善男跟在後面,直至念經到了一個段落,才告結束。

“勤佛”形式結束之後,由開元寺僧提供給參加勤佛者一頓早點,經常是素麵湯或米粉湯這一類簡單食品。而參加“勤佛”活動的眾多善男信女,也經常捐獻一些錢鈔供佛寺“添油”,從經濟上資助“勤佛”活動月月持續下去。

 

十五劃

劈蔗

十月小陽春甘蔗登場,鄉村的酒肆前、雜貨鋪裏,還有集鎮的街頭巷尾,劈蔗的小夥子三五成群地決一雌雄,展現農家健與美,場面熱烈氣氛不亞於一場競技激烈的體育比賽。

劈蔗的小夥子穿著背心短褲,站在板凳上,左手扶甘蔗,右手握蔗刀,刀背抵蔗梢,隨後把全身氣力運到手臂上。這時,手臂上赤褐色的肌腱高高隆起,在陽光下閃耀著古銅的光彩,展示出粗獷的陽剛之美。此時,劈蔗的人全神貫注,全身穩如泰山,左手輕輕離開了甘蔗。甘蔗好象落地生根般紋絲不動,圍觀的人則凝神屏息,鴉雀無聲。突然,劈蔗的人輕舒猿臂,猶如雄鷹展翅,瞬息之間,只見刀影中白光一閃,右手的刀翻轉過來,“嚓”的一響,全身向下一壓,仿佛千鈞霹靂,一丈來高的甘蔗齊刷刷地被劈為兩片。唱采聲、鼓掌聲隨之飄蕩開來。

踩火

南安市官橋鎮九溪村特殊的民俗。

在“踩火”現場,熾熱的松木火炭堆積形成一條“火路”,長約十五米,寬約一米,高約○.五米。由老叟手持彩旗,率先赤腳踩上已經燒得發紅的火炭堆,朝前奔去。緊接著幾個小夥子抬著張天師的神轎跟隨其後,一些年輕人也相繼踏火而過。整個活動歷時十多分鐘。

這項活動,村裏男女老少皆可參加。活動不定期舉辦,一般相隔十幾年,最長的相隔達五十年。

這項民俗活動在他們村裏流傳已久。明朝時,他們祖先從漳州詔安移民此地,就有這項傳統了。解放前,甚至還有上刀山、吞火等更為驚險的表演,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都已經慢慢失傳了。

 

十六劃

穆斯林習俗

聖紀節

回曆三月十二日,是伊斯蘭教至聖穆罕默德的誕辰紀念日,泉州穆斯林三大節日之一。

據傳穆聖逝世的日子,乃回曆十一年(六三二年)三月十二日(有曰十三日),故亦稱“聖忌”。

泉州回民對此節的慶祝紀念儀式,主要在清真寺裏進行,阿訇要預先備辦清燉牛肉和羊肉,以及用麵粉等原料油炸而成的“油香”,招待到清真寺參加紀念活動的回民。

開齋節

回曆十月一日,泉州穆斯林三大節日之一。

成年的穆斯林自回曆九月一日便開始齋戒,稱人齋(亦稱封齋,把齋),齋戒時間為一個月,故稱“齋月”。

齋月開始,泉州清真寺張燈結綵,大殿香煙繚繞,一派節日景象。齋戒者竟日枵腹,惟晨昏見星而食。

齋月的第二十七夜稱“蓋德爾夜”,稱“廿八暝”,是“真主”頒降《古蘭經》之夜,其盛況有如漢族除夕。是日黎明,各家互贈油香,互道“蘇卜”(言謝)。當晚各家設盛宴團聚,並招待親友,宴請漢族朋友;而後各家除在家裏廳堂上點上一對紅燭外,又一起彙集清真寺,到清淨寺拜廳西牆壁龕(米哈拉布)前,點上大紅燭,意味真主頒降《古蘭經》是燦爛光輝的,又可驅邪消災,迎祥納福;接著穆斯林在清淨寺沐浴、禮拜、祈禱,而阿訇則預先準備好香油和清燉牛肉,招待參加禮拜的人,直至更深夜靜盡歡而散。

到了回曆十月一日開齋節的黎明,泉州穆斯林婦女擺出各樣精美食品,各家戶主換上節日盛裝,然後聚集清淨寺大、小淨,參加聚禮;在阿訇帶領下同往穆斯林家裏“拜齋”,賓主互道“色蘭”(問安祝賀)後,阿訇念經;然後客人須應主人之請,隨意品賞一下茶點,以示對主人的親熱與尊重,稱為“口到”,其活動有如漢族過春節。即使是原來互有仇怨,亦須與集體到對方家中拜齋,相互諒解,消除積怨。

開齋節上午,在“拜齋”後由阿訇帶領,前往靈山聖墓。先集中在三賢、四賢墳前行香朝拜,席地而坐,聽阿訇誦讀《古蘭經》,然後散開到各自先輩或親屬的墳墓前點上安息香,在舊墳墓碑文字上描紅,然後請阿訇到墳前念經,為亡魂祈禱。此為泉州穆斯林的掃墓風俗,稱“遊墳”。

古爾邦節

回曆十二月十一日,亦稱忠孝節、犧牲節、宰牲節、獻祭節,也有人稱為小開齋節(小節),泉州穆斯林三大節日之一。

泉州穆斯林在這天雖然也隆重舉行紀念活動,但節慶氣氛略亞於開齋節。

食俗

泉州的穆斯林禁止宰食沒有角的牲畜,特別禁食豬肉。不食不潔及形狀不端的水族鱗介,認為螃蟹橫行,目魚直擋,鯊、魴歪嘴,故都不食,亦不飲酒。

婚俗

泉州穆斯林的訂聘或婚禮,一般選定在“主麻日”舉行,最貴重的嫁妝是《古蘭經》。

是日,男、女沐浴,在廳堂中懸掛《古蘭經》。新郎到新娘家迎親,同往清淨寺,請阿訇主持婚禮。

喪俗

泉州的穆斯林稱人死後為“歸真”。早亡午葬,夜歸真晨葬,停屍不超過三日。

出殯儀式不用鼓樂吹打,不講任何排場,不放聲嚎哭,認為死亡是真主賜福往天堂、樂園。

服飾

泉州穆斯林喜穿白、黑、灰三種顏色的衣服。

男人喜穿白色褲,外加無袖專色襟上衣。

婦女披戴白色蓋頭,老婦蓋黑色蓋頭,中年或已婚婦女披戴白色蓋頭,未婚姑娘則披戴綠色蓋頭,以示區別。

阿訇頭纏白布巾,身穿灰或黑、白的廣袖布長衫。

一般穆斯林頭戴白色小圓帽,或黑、綠藍等顏色六瓣尖頂禮拜帽。帽前正中繡上金黃色阿拉伯文字“真主至大”等。

糖畫

糖畫,即以糖做成的畫,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或“糖燈影兒”。原為四川特色的民間工藝,何時傳入泉州不詳。

糖畫起源於明代的“糖丞相”,距今四百多年歷史。褚人獲《堅瓠補集》載,明俗四川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為祀品,所鑄人物“袍笏軒昂”,儼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為“糖丞相”。後來,四川民間藝人又將中國皮影、民間剪紙等藝術造型手法融於一體,不用印鑄模具,而改為直接操小銅勺,舀糖液繪出皮影圖案,逐漸演變成今日的糖畫藝術。

糖畫的工具為一面光滑的大理石、一隻小火爐、一口小銅鍋、一把勺子再加上一把小鏟刀。

點燃火爐,將配製好的糖塊放入銅鍋中熔化。糖塊是褐色的,放到鍋裏一熱就慢慢變成稠稠甜香的糖汁。糖塊是普通的白糖加水合成的,其中還加了一種特殊的不傳“秘方”,使糖汁更加黏稠。

糖畫以勺子為筆,以糖漿作墨,潑糖作畫。用勺子舀起了一勺熱乎乎的“糖稀”,勺子向前斜伸,微傾,手臂緩緩移動,手腕輕輕抖動,晶瑩的糖汁被潑落向大理石板;其手法或提、或頓、或放、或收,速度飛快,一氣呵成,或為大龍,或小鳥,或蜻蜓,或鯉魚……少頃,石板上的“糖稀”漸涼漸幹,嵌進一根竹簽,再經一番刮、點、壓、頓定型,用小鏟刀輕輕地撬起來,一幅如皮影的糖畫即成。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