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古城

作者:佚名  來源: 泉州歷史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古城

概述

有千年前,泉州城尚在海中,清源山下一片汪洋。五千三百年前,今域僅西南升文山(今龍頭山)突兀海面,一枝獨秀(據《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報告》,二○○二年編印)。

泉州唐時原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豐州屬內陸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狹窄,不利於經濟發展。同時,因地理形勢變化,今泉州城區處陸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沖積,水澤變為陸地,交通方便,範圍寬廣。因此,唐.久視元年(七○○年)及景雲二年(七一一年),州治向東南南移五公里,即今泉州城區。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九.城池志》載:

“晉邑以郡城為城,基肇于唐。歷代以來,屢廣而大,屢增而高,屢培而厚,屢易而堅。沿至國初,尚為翼城之拓。其稱閩南巨鎮,與會城埒。……

以內外之大小言,有衙城、子城、羅城、翼城之異;以樹植及形似言,有刺桐城、葫蘆城、鯉魚城之殊。其稱刺桐,當在子城之時;其稱葫蘆,當在拓西北、東北之時;其稱鯉魚,當在拓羅城、翼城之時。”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

《詞源》:“城,城郭,內稱城,外稱郭。”《資治通鑒.元和十四年.注一》:“凡大城謂之羅城,小城謂之子城。”

至遲于唐.玄宗開元六年(十一八年),泉州已有夯土版築的城牆。隨著泉州社會、經濟、人口等繁榮發展,自唐初築城後,經唐.天佑三年(九六年)王審知築子城,唐.天佑間(九○四~九○七年)王延彬拓城西地至至清.道光的九百多年間,羅城先後修築二十七次。泉州古城從無到有,從三平方華里,擴至二十平方華里,最終達到二十平方華里。

泉州城有護城河、外濠七條,城內河支溝(今稱“八卦溝”)五條,構成密如蛛網的排水、交通系統。古城內外,大小橋樑不下百座。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九.城池志》:“子城有內溝外濠,羅城又有內溝外濠,重重環繞。一以限戎馬,一以利轉運,一以通宣洩,深溝高壘,鞏固吾圉。”

  

溫陵

泉州別稱溫陵,有二說:

一是古已有之。

吳幼雄考證,泉州別稱溫陵,唐初甚至更早已有之。其得名始於農業生產,與氣候、地形有關:“辨地之高下燥濕,以播六穀之宜……泉州氣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溫陵之稱。”(《泉州及其別稱淵源考》,泉州師專學報,一九八一年第一期)

二是朱熹堪輿說。

南宋.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年)七月,朱熹任同安縣主簿兼領學事,此後經常到泉州各地講學,他景仰歐陽詹,常蒞不二祠。明.李光縉《募修歐陽四門祠疏》雲:“朱文公為同安主簿,每抵郡城,必登小山,稱其山川之美,為郡治龍首之脈。徘徊數日而後去,自書曰小山叢竹。”

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年)七月,朱熹同安秩滿,八月起在泉州府候批書,直至年底北歸,其間得暇常至“不二祠”和資壽寺講學。

清.康熙間(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泉州府通判徐之霖《重興朱夫子小山叢竹亭記》載:“郡治東北……地氣獨溫,溫陵之名實肇于諸此。宋.徽國文公朱夫子種竹建亭,講學其中,自題曰‘小山叢竹’……”

清.乾隆《晉江縣誌.卷四.學校志》也載:“小山叢竹書院在府城隍廟旁,地處高埠,其氣獨溫,溫陵之名實肇於此。朱文公種竹建亭,講學其中,匾(“小山叢竹”匾額)為朱子手書,鐫于石。”

因朱熹好研堪輿,嘗謂“小山”高埠為清源山龍脈入城之沖,故“地氣獨溫”,由此而稱溫陵。此說一出,溫陵之名傳之愈廣,遂為泉州郡城別稱。

  

刺桐城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刺桐,泉州產。”

《閩產錄異》:“刺桐產泉州。官廨、書院處處植之。”

刺桐,落葉喬木,樹皮灰色、有皮刺。原產熱帶亞洲,我國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葉繁茂,夏初開花,殷紅似火。可作庭園觀賞樹,或作行道樹。

隨著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的興盛,刺桐由商人傳入泉州,種之街巷,蔚然成風,泉州故稱刺桐城。蕃商因稱泉州港為刺桐港,泉州出產的的絲綢、陶瓷為刺桐綢、刺桐緞、刺桐陶瓷。

清.道光《晉江縣誌》:“子城築于唐.乾元(七五九~七六○年)以前,年月莫考。”“子城環植刺桐,故曰刺桐城。”“其稱刺桐,當在子城之時”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桐城》:“桐城,郡初築城時,環城皆植刺桐,衢巷夾道有之,故號桐城。郡人以其花開,驗年豐歉。若花生葉後,歲必豐;否則反是。故又稱瑞桐。”

唐.曹松《送陳樵書歸泉州》詩中有“帝都須早入,莫被刺桐迷”。

唐.陳陶游閩中時曾經路過泉州,寫有《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六首:

(一)

 “仿佛三株植世間,風光滿地赤城閑。

  無因秉燭看奇樹,長伴劉公醉玉山。”

(二)

 “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

  可憐虎竹西樓色,錦帳三千阿母家。”

(三)

 “石氏金園無此豔,南都舊賦乏靈材。

  只因赤帝宮中樹,丹鳳新銜出世來。”

(四)

 “猗猗小豔夾通衢,晴日熏風笑越姝。

  只是紅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滿中都。”

(五)

 “不勝攀折悵年華,紅樹南看見海涯。

  故園春風歸去盡,何人堪寄一枝花?”

(六)

 “赤帝嘗聞海上游,三千幢蓋擁炎州。

  今來樹似離宮色,紅翠斜欹千二樓。”

注--陳陶:唐人,宣宗大中(八四七~八五九年)遊學長安,後隱居洪州西山。工詩,善天文曆象。

唐.王轂詠《刺桐花》:

 “南國清和煙雨辰,刺桐夾道花開新。

  林梢簇簇紅霞爛,暑天別覺生精神。”

注--王轂:唐.江西宜春人,乾寧五年(八九八年)進士,官終尚書郎。

泉州城垣在子城之後又建衙城與羅城,並繞城種植刺桐樹。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衙城與羅城皆留氏(留從效)築,是後於子城也。”

《泉州府志》明確記載:“溫陵城留從效重加板築,植刺桐環繞之,其木高大而枝葉蔚茂,初夏開花極鮮紅。如葉先萌而花後發,主明年五穀豐熟。”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一.地理八》:“五代時,留從效重加版築,繞植刺桐。”

【五代.留從效在泉州城廣植刺桐,阿拉伯商人稱之為M,edinet al—Zaitun。前一字為城市的意譯,後一字為刺桐的音譯。刺桐(Zaitun)與油橄欖(zayton)發音相近,故亦有誤稱“由桑原”者。一三四二年,非洲大遊歷家伊本.巴都他親自到泉州,證實泉州無油橄欖,遂改譯為“刺桐城”。】

北宋.普濟和尚在《五燈會元》一書中說,刺桐有個特性,每年先萌芽後開花,則兆年豐;反之,先開花後萌芽,則其年欠。故意刺桐習稱“瑞桐”。

北宋.丁謂《刺桐》(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桐城》收錄):

 “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卜年豐。

  我今到此憂民切,只愛青青不愛紅。”

注--丁謂:字渭之,更名公言,北宋.江蘇吳縣人,太宗淳化(九九○~九九四年)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封晉國公。曾為廉訪使來泉州。

北宋.呂造《刺桐》(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桐城》收錄):

 “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

  鷓鴣啼因悲前事,豆蔻香消減舊容。”

注--呂造:北宋.泉州人,仁宗天聖甲子(一○二四年)進士。

南宋.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年),泉州太守王十朋(參見《泉州人名錄.王十朋》)寫下《石筍橋詩記》雲:“刺桐為城石為筍”;其又有《刺桐》詩雲:

 “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

  花先花後年俱熟,莫道時人不愛紅。”

元代,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於一二九二年初從泉州啟航離開中國。歸後在其《馬可·波羅行記》中,亦以刺桐稱泉州。

吟詠刺桐的詩,到了元代以後就少了,其原因可能是刺桐樹少了。

據蔡載經回憶,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泉州解放。一九五一年,市政府在討論市政建設工作時,許集美市長指出泉州市區應當種植刺桐樹。於是由蔡載經副市長佈置市苗圃進行市區樹種調查,並著手搜集各種樹苗。調查結果,全市範圍內竟無一株刺桐樹。市苗圃遂於翌年清明節前後派人前往晉江安海養正小學,在校廣場七株刺桐樹上剪下一千多枝條,帶回苗圃試行扡插繁育。

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市人委召開的市綠化委員會工作彙報會上,市苗圃首次就刺桐扡插培育的情況作為彙報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議決定將存活的刺桐苗培育成為壯苗,並繼續採用扡插的方法大量繁育刺桐苗。由於市委、市人委的重視,市苗圃也把它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

一九六一年,根據王今生市長的意見,在開元寺修建石欄後,種植十九株刺桐樹于石欄臨街一邊。隨後又在西街影劇院前面廣場種植刺桐樹四株,在開元寺內東塔周圍和開元慈兒院附近共種植刺桐樹幾十株,順利完成首批刺桐種植任務。刺桐花才重現泉州城。

現代傑出詩人、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一九六二年遊泉州,寫了一首《詠泉州》詩。該詩鐫碑立於開元寺:

 “刺桐花謝刺桐城,法界桑蓮接大瀛。

  石塔雙擎天浩浩,香爐獨剩鐵錚錚。

  亞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來有會盟。

  收復台澎今又屆,乘風破浪待群英。”

現代詩人黃壽棋先生來到泉州,遙想當年刺桐城花開滿城,城納五洲賓朋的繁榮景象時,留下詩句:

 “泉城已渺刺桐花,空有佳名異代誇。

  寄語州人勤補種,好教萬樹燦朱霞。”

  

鯉城

清.順治十五~十六年(一六五八~一六五九年),福建提督馬得功、興泉道葉灼棠、泉州知府陳秉直依關東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東北、東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區東西寬而南北短,從清源山俯瞰,形肖鯉魚,故稱“鯉城”。

  

泉州衙城

在子城之內。址在北門州頂,即現中山公園。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九.城池志.衙城》:

“衙城,即州治垣牆。今提督衙。相傳南唐.保大(九四三~九五七年)中節度使留從效築。《閩書》即留從效開府建牙之地。

舊《志》:南宋.淳祐(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中舊址尚存,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始廢為衛。

按:衙城與羅城皆留氏築,是後於子城也。”

陳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紀要》(《泉州文史》第二期)稱:“衙城原很小,廣袤各不過二、三百米,充其量相當於一個土寨,它僅是五代.留從效建立的一個衙門而已。”

  

威遠樓

又稱譙樓,民間訛稱為北鼓樓,位於泉州舊城區中山北路的州頂古州衙前,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威遠樓》:“威遠樓,在雙門前北,即州治之譙樓也。始建莫考。”

根據一些史載,大致可知其脈絡。

始建于唐.為“雙闕”

五代.王審知據有七閩之地後,在泉州州治前首建“雙闕”。清.道光《晉江縣誌.威遠樓》引乾隆《府志.公署部.明.泉州衛指揮使司條》明.史繼偕記雲:“譙樓相傳為唐末王審知所建,前辟雙闕,下累石如城。稍北九十步為應門。應門者,第二門也。”

“雙闕”是供嘹望的樓,因有東、西兩門,又稱“雙門”。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天地春》:“天地春,即上條所雲‘雙闕’也。東西兩門,中累石如城,蓋樓其上顏曰‘天地春’。”

但清.道光《晉江縣誌.威遠樓》認為,“雙闕”之始建應在王審知之前,“想開府即有之。謂起於審知,未必然也。特相傳之語耳。”

武榮州治從南安豐州移至今泉州市區是在唐.久視元年(七○○年),景雲二年(七一一年)武榮州改稱泉州。其時並在北隅(今中山公園一帶)依雲榭築州衙,建六曹都堂署及參軍廳,衙前辟南大街為市。不久開始在治地建城,是為唐城。“雙闕”之始建大概在這個時期。

元.再建為“測漏所”

宋代,“雙闕”為“測漏所”。

元因之。至正九年(一三四九年),泉州達魯花赤偰玉立新建一座規模宏偉的衙門,原址再建“雙闕”,仍為“測漏所”,並請三山(福州)名士吳鑒撰寫碑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九.城池志.子城》載:“元.至正間,監郡偰玉立建譙樓于衛南,名曰威遠。此本舊《志》所雲,實始建者已莫考。偰公止是與總管府孫大來重修耳,觀公署部元.總管府條吳鑒記可知。別一樓,非泉山門樓也。”

清.道光《晉江縣誌.威遠樓》引明.史繼偕記雲:“宋、元因之,以譙樓為‘測漏所’。至正年間,重新,陶人欵識,有‘至正元年’字,則再建於是年無疑。”又載:“舊志謂:‘元.至正九年(一三四九年)監郡偰玉立建,郡守孫文英重修。’”

《縣誌》認為:

①所引史繼偕記中關於“陶人欵識,有‘至正元年’字”是“至正九年”之漫。“所雲至正元年新樓,又與元.吳鑒譙樓記年份未合。但陶器年久,‘元’字或‘九’字之漫。”

②監郡偰玉立和郡守孫文英“然止兩月間,只是同修,非一建一修也。觀(乾隆《府志》)《公署部.元.文職》舊署吳鑒記可見。……元.至正九年,即偰玉立、孫文英同修者。”

元.至正吳鑒《新修譙樓記》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三.公署志倉厫附.總管府》載:“總管府,即宋州治府。前有譙樓,知府偰玉立修。吳鑒記。”並收錄元.至正九年(一三四九年)吳鑒《新修譙樓記》。文曰:

“至八月,泉郡新修譙樓成,何以書大復古也?曷大爾而複諸古?弗改作也。

先時省台言,守令多曠官,議選內外台憲歷任廉能有聲之臣涖其職。特命正議大夫高昌偰玉立、中順大夫古襄孫大英來守泉州。

夏五月,偰修侯至,舉直黜回姦任革心,罷行適宜,風休雷奮,闔郡傳猶神明。公退,顧譙樓瓦腐木朽,凜然其將壓,喟然歎曰:‘是不可緩也。’於是,郡人士好義者出己貲,佐公費,市財僦工,募以實直,農工不撓,而遊伎食力之倫,利以仰給焉。

六月,總管孫侯至,命屬令晉江仙源紀慶翁、南安白榆等,分任厥事。用是棟楹樑栱之橐撓者,隆楣桷榱;題之摧毀者,功易甓。蓋繕垣墉髹墁,雘繪華外而栗中,吏不典經畫,工不待督。

未及十旬,重簷周阿,嶽立雲飛,壯麗完好,悉復舊觀。

公合樂命酒,會僚屬賓佐以落之。邦耆老士庶鼓舞囂歡,謂公真仁人,出一言而興百世利,樂其事之成,而已不與於其役也,請詩以歌之。”

明.擇址重建“譙樓”

明.英宗.正統間(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原“測漏所”毀,在古州衙前擇址重建,為“譙樓”。清.道光《晉江縣誌.威遠樓》引明.史繼偕記雲:“我朝改郡為衛,正統年毀撤而更之。而移其址於第二門,則實由正統間始。……(按:此則移今所者,始於正統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九.城池志.子城》:“威遠樓,明.天啟丁卯(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郡守沈翹楚修。”東閣大學士泉州人史繼偕

清.重修改名“威遠樓”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九.城池志.子城》載:

“國朝 清.康熙丁未(康熙六年,1667年),提帥王追功修。

【新豎立匾額曰“威遠”,蓋為天南保障之雄觀也。這是泉州譙樓稱“威遠樓”之始。

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耿精忠之亂,“威遠樓”部分被毀,旋複重修。】

雍正戊申(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提帥石雲倬修(並將明.史繼偕《重修威遠樓(譙樓)記》勒石傳世)。

乾隆乙酉(乾隆卅年,一七六五年),提帥馬負書修。

【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威遠樓遭受暴風雨襲擊傾倒。三十年(一七六五年)三月,泉州提軍使者馬負書偕郡侯(泉州知府)王緩、邑令(晉江知縣)方鼎,暨急公捐輸者,重新興建,並勒《重修威遠樓記》于石記載。】

有三石碑在焉。”

近現代.毀而又建

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譙樓將傾,北洋軍閥孔昭同鎮守泉州又得重修。

一九六八年文革期間,“威遠樓”被夷為平地。

一九八六年,依照舊制重建威遠樓,根據實際情況,將址北移一百米,即為原來“唐宋泉州州署舊址”,後面是中山公園,規模略有擴大。

重建的威遠樓土、木、石結構,分上下兩層,東西寬三十五米,南北進深十六米,總高度十七米,整體厚實堅固。

城樓上層前邊有一條圍著木雕欄杆的走廊。走廊後面是城樓主體,半分隔成七開間單簷歇山式木結構房間,可以互通。東西兩側另加一小簷,構成側立面重簷形式。中廳脊端和簷角均作大翹起。

城樓底層為土石壘成的實心台座,外部牆壁全部採用經過琢平的白色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城樓中間有一淨寬六米的圓拱門南北通道可以通過。

屋蓋為雙曲線回坡,漢式筒瓦屋面。

城樓前是花崗岩條石鋪砌而成的大廣場。左前方修造一個小假山,小假山向北一面雕刻著“溫陵勝跡”四個大字,下署“永康,已卯仲夏”六個小字。廣場中央屹立一頭巨大的石雕雄獅,此乃原泉州提督軍門前雄踞的文物,高度有七尺多。廣場兩旁種植奇花、異草和綠樹。左邊沿建築一列“報廊”,報廊裏矗立著《重修威遠樓記》三座石碑。

  

雲榭

位於泉州舊子城泉山門附近高阜,即今中山公園東側氣象站處。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雲榭》:“雲榭,北宋.節度使陳洪進築。”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雲榭》並收錄南宋.王十朋詩四首、元.釋大圭詩一首。

南宋.王十朋詩:

 “山生平地榭生◇,土木多應役鬼神。

  好向危欄高著眼,閭閻無限困窮人。”

南宋.王十朋《又五月晦日會知宗提舶通判納涼雲榭,提舶用仙字韻即席賦詩,中寓四字,次韻以酬》詩:

 “雲榭銜杯半八仙,卻疑來自蜀山川。

  地如洙泗占高第,人似羲和分昊天。

  單騎雙翩成駟馬,杯羹淡薄從三鮮。

  國風雅頌寂寥久,太史采詩宜與編。”

南宋.王十朋《又提舶攜具過雲榭知宗出示和章複用韻》詩:

 “不須蠟屐上林端,高處登臨眼自寬。

  ◇◇風翻梅裏白,荔支日照鶴頭丹。

  山川滿目如京洛,台榭侵雲類廣寒。

  賓主往來俱不遠,如棠不比魯侯觀。”

南宋.王十朋《九日登雲榭》詩:

 “九日無悰懶出關,強登雲榭望泉山。

  傷心不忍看茱菊,蓬鬢蕭疎淚點斑。”

元.釋大圭詩:

 “老屋危台雨氣昏,石苔不見舊鑱痕。

  當年霸業旌麾盡,故國秋聲樹木存。

  度海雁行驚斷角,近城螢火沒荒垣。

  無人去買長瓶酒,一酹陳王千載魂。”

  

城心塔(定心塔)

又名定心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井亭巷北端西側(舊屬萬厚鋪),現聳立在一戶人家的圍牆內。一九八三年一月公佈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該塔為樓閣式,五層五簷,下有塔座,平面呈八角型,高約四.五米,邊長○.七五米。塔身紅磚砌築,外塗白灰,頂裝以紅陶罐迭成而塗上白灰的葫蘆刹;塔座作須彌座,用花崗岩砌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七.古跡.定心塔》載:“定心塔,在萬厚鋪郡城之中,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造,國朝.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重修。”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二.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定心塔》同此說。

泉州市政府“保護碑”亦引用此說。然此說不確,因一九八七年發現該塔須彌座束腰上嵌有兩方花崗岩石題記,一方鐫刻“萬曆元年(一五七三年)重修”,一方鐫刻“乾隆十四己巳(一七四九年)重修”,說明定心塔早在萬曆元年(一五七三年)之前就已存在。

根據鄭煥章《泉州城心塔建造時間考》(《泉州文博》第七期,一九九八.八)論證,城心塔的始建年代應該與唐故城同期,即武則天久視元年(七○○年)至玄宗開元六年(七一八年)的盛唐時期。

鄭煥章同時認為,城心塔不是唐故城、舊羅城、新羅城的確切意義上的城中心標誌,僅是象徵性而已。其作用,是鎮煞風水,因“泉人重堪輿”(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

  

至高石

至高石與至高石碑,原位于梅石街頂埔村(因地勢最高而得名)的今刺桐新村範圍內,不知立於何許年。

一九五二年,臺灣學者王和聲編纂的《閩南采風錄.城北志高石》載:“志高石在城北執節境,石無特異,且大部分已沒入土內,僅露三數寸在外,旁立一碑,上刻‘志高石古跡’五字,左右小字兩行‘戊辰花朝,孫文波立’。”

注--“志高石”:為“至高石”的誤載。執節境:包括今執節巷、頂埔、梅石路中段和東段、蜂尾埔、崇福寺、東西橫的廣平倉、五腳亭、中營下、莊厝埕。戊辰:不明,指……一四四八、一五○八、一五六八……這些年代,前後可增減六十年。花朝:農曆二月十五。孫文波:生平不詳。

《閩南采風錄.城北志高石》還載:“堪輿家言,此石由城北清源山脫脈而來,地當全城最高處,立石上可望全城七門歷歷如會,清源山居其背,如屏障然,現碑已被鄉人拔去。按志高與至高音相同也。”

注--堪輿家:風水先生。由城北清源山脫脈而來:至高石和清源山山脊在一條線上。

至高石“石無特異,且大部分已沒入土內,僅露三數寸在外”,現已無存。

至高石碑原立于至高石旁,陰刻行書大字“至高石古跡”五字,左右小字兩行“戊辰花朝,孫文波立”。現僅存上半截(約十釐米寬,三四十釐米長),殘留“至高石”、“戊辰花朝”字樣,殘碑保存于泉州南建築博物館。

至高石所在頂埔之處原稱虎頭山。實際上,泉州城內諸山丘,東北的虎頭山(一九七一年測得海拔二四.○一米)並非最高,比西南的龍頭山(一九七一年測得海拔四十.三米)還矮十六.二九米。泉州古城靠海,地勢朝海的方向逐漸降低。虎頭山和龍頭山,是泉州古城牆內的最高點。但由於古泉州沒有高樓,虎頭山的位置比龍頭山好,視覺上顯得更高,民間流行虎頭山為泉州城內最高處的說法,孫文波也就將至高石立在此處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