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歷代大事年表 - 上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歷代大事年表‧上

東漢(二五~二二○年)

三國(二二○~二六五年)

吳永安三年(二六○年)

置建安郡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為今泉州市轄地。

 

西晉(二六五~三一六年)

太康二年(二八一年)

在今泉州市區建白雲廟,即今元妙觀,為泉州最早的道觀。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毀坍,尚存殘殿。

太康三年(二八二年)

析建安地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屬晉安郡。

太康九年(一八八年)

在晉安縣治(今南安豐州鎮)西建建造寺,宋初陳洪進增建,改名延福寺,為福建最早的佛寺之一。

永嘉五年(三一一年)

中原戰亂,土族南渡入閩,部分沿古南安江聚居。後改南安江為晉江。

 

東晉、十六國(西元三一七~四二○年)

南北朝(西元四二○~五八九年)

梁天監間(五○二~五一九年)

析晉安郡置南安郡,治設今南安豐州鎮。今泉州地屬南安郡晉安縣。

陳天嘉三年(五六二年)

印度高僧拘那羅陀(真諦)掛錫南安九日山建造寺翻譯佛經。

陳光大二年(五六八年)

于晉安郡置豐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區),南安郡屬之。

 

隋(五八一~六一八年)

開皇九年(五八九年)

改豐州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始見“泉州”地名。南安郡撤銷,晉安縣改為南安縣,歸其管轄。

 

唐(西元六一八~九○七年)

武德五年(六二二年)

于南安故郡地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鎮,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

武德間(六一八~六二六年)

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少謁儲、四賢我高士來泉州傳佈伊斯蘭教,後卒葬泉州東郊靈山,俗稱聖墓。

貞觀元年(六二七年)

豐州撤銷,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併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貞觀二年(六二八年)

泉州發生蝗災。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年)

八月,泉州大暴風雨,海水沖上陸地,毀壞莊稼廬舍,為泉州首次史載風暴潮。

龍朔元年(六六一年)以前

據清晉江蔡戶蒹《西山雜誌》載:“智空(救唐王聞名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入閩中,建少林寺於清源山麓,凡十三落”。後曆興廢,至“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秋詔焚少林寺,……從茲無複敢修者。”

總章二年(六六九年)

唐左郎將、歸德將軍陳政奉命往泉、潮間征討少數民族起義,隨帶大批將士入閩,途中駐紮于惠安北部。

嗣聖元年(六八四年)

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鎮。不久,武榮州廢,仍屬泉州。

垂拱二年(六八六年)

州民黃守恭舍桑園為寺,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年)改稱開元寺。

聖曆二年(六九九年)

複以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治所仍設今南安豐州鎮。同時析莆田西界置清源縣(今仙遊縣),隸武榮州。聖曆三年州複廢,屬縣仍隸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久視元年(七○○年)

又於今泉州市區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不久開始在治地建城。

景雲二年(七一一年)

武榮州改稱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此後凡稱“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開元六年(七一八年)

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縣,以其地臨晉江,故稱晉江縣。

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年)

別駕趙頤貞開鑿溝渠通舟楫於泉州城下。

開元間(七一三~七四一年)

泉州建魯司寇廟於州城。五代時改稱宣聖廟。

同期,泉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晉江五縣,有三萬七千○五十四戶、人口約二十四萬九千五百人。

天寶元年(七四二年)

泉州改為清源郡,屬江南東道,領南安、莆田、仙游、晉江四縣,時為中州。乾元元年(七五八年)清源郡複為泉州。

天寶十二年(七五三年)

泉州超功寺僧人曇靜(南安人)隨高僧鑒東渡日本傳播佛教戒律和交流文化。

天寶年間(七四二~七五五年)

清源郡有二萬三千八百○六戶、十六萬○二百九十五人。

大歷年間(七六六~七九九)

泉州商貿繁榮,外商聚集,州城呈現“市井十洲人”盛況。

建中元年(七八○年)

詩人秦系自浙入閩,隱居南安豐州九日山西峰。後人在秦系隱居地建秦君亭,西峰也因之稱高士峰。

貞元五年(七八九年)

泉州刺史趙昌倡議在泉州城東北郊開鑿尚書塘,周轉二十八裏,灌田三百餘頃。

貞元八年(七九二年)

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薑公輔被貶為泉州別駕,在九日山東峰結廬而居。永貞元年(八○五年)卒,秦系為其營葬於東峰。東峰故稱薑相峰。

同年,晉江人歐陽詹登進士第二名,與韓愈同榜,時稱“龍虎榜”,為泉州中進士第一人。

貞元九年(七九三年)

泉州刺史席相設宴東湖,禮送8名舉子赴長安應試,歐陽詹作陪,觀者如市。後人在此建“二公亭”以作紀念。

貞元十九年(八○三年)

析南安縣西南四鄉置大同場。後晉天福四年(九三九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

貞元二十年(八○四年)

七月,因福建觀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設萬安監。浯洲島(今金門)設牧馬區屬之。有陳淵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馬,耕稼漁鹽開始興起,人口日益蕃衍。

貞元間(七八五~八○四年)

析永泰縣之歸義鄉置歸德場。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升為德化縣。

元和二年(八○七年)

泉州刺史馬總在城北鑿一水塘,後人稱為僕射塘,灌田數百頃。

元和年間(八○六~八二○年)

泉州有三萬五千五百七十一戶、二十三萬八千四百人,為上州。

長慶二年(八二二年)

析南安縣西北二鄉置桃林場。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升為桃源縣,後晉天福三年(九三八年)改稱永春縣。

大和三年(八二九年)

泉州刺史趙築天水淮渠,長二千九百丈,灌田一百八十頃。

大和八年(八三四年)

朝廷下計諭嶺南(廣東)、福建(泉州)、揚州節度觀察使要經常慰問當地番客僑民。

會昌四年(八四四年)

阿拉伯人伊本.考爾大貝著《道程及郡國志》雲,中國有四大海港,即交州、廣州、泉州、揚州。

會昌間(八四一~八四六年)

摩尼教呼祿法師游方泉州,卒葬清源山麓。

大中十一年(八五七年)

設嘉禾裏(今廈門),屬泉州。

大中間(八四七~八六○年)

天竺僧人智亮(袒膊和尚)駐錫泉州開元寺東律院弘傳佛法。

鹹通五年(八六四年)

析南安縣西南兩鄉置小溪場。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年)改為清溪縣。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年)改稱安溪縣 。

同年,德化縣三班顏化彩編著《陶業法》,為泉州第一部陶瓷業科技專著。

鹹通六年(八六五年)

泉州開元僧文禪師在寺東側建成九級木塔,名鎮國塔,俗稱東塔。南宋寶慶三年(一二二七年)改建七層磚塔。

鹹通十四年(八七六年)

泉州僧人智宣出國取經。遊歷三十多國,住印度二十五年,於天右四年(九○七年)回國。

乾符間(八七四~八七九年)

郡人郭皎、卓懌在仁風門外東湖畔建寺,僧齊固者居之。廣明元年(八八○年)賜名鎮國東禪寺,為泉州少林寺之一,又稱東禪少林寺。

中和二年(八八二年)

僖宗賜義存法師(南安人)號真覺大師,並賜紫袈裟。

光啟元年(八八五年)

八月,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王審知三兄弟在南安囚殺其帥王緒。王潮自為軍中主,率部圍泉州城,翌年八月攻佔泉州。

光啟二年(八八六年)

福建觀察使陳岩上疏朝廷委任王潮為泉州刺史。王潮在任期間,“悉心治郡,招懷離散,均賦繕兵,興賢養士,保境安民,頗著嘉聲。”並興築泉州子城(據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子城在羅城內,相傳唐天三年,節度使王審知築),週三裏又百六十步,有四門。

景福二年(八九三年)

南安民間醫生楊肅為皇太后治癒痼疾。唐昭宗敕南安縣石井楊子山的楊肅讀書處為楊林書院,為泉州最早的書院。

乾寧四年(八九七年)

十一月,王審重建泉州開元寺,佛殿、鐘樓、經樓落成,黃滔作文勒以紀其事。

天複二年(九○二年)

王審命長子王延彬在南安建招賢院,禮待入閩避亂公卿文士。

天右元年(九○四年)

王延彬權泉州刺史,天右二年實授。前後在任二十餘年,歲屢豐登,境內升平,複多發海舶,與海外貿易,郡人藉此獲利,號“招寶侍郎”。

 

五代十國(西元九○七~九六○年)

後樑開平元年至後唐天成五年間(九○七~九三○年)

泉州刺史王延彬在南安招賢裏建福清寺,居高麗僧元衲。

後樑開平三年(九○九年)

翰林學士韓偓入閩,隱居南安豐州。龍德三年(九二三年)病逝于豐州龍興寺,葬於葵山。

後樑貞明二年(九一六年)

閩王王審知以材木浮海至泉州,在開元寺內西側七層木塔,號無量壽塔,俗稱西塔。南宋
淳熙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改造磚塔。

後樑貞明四年(九一八年)

晉江人陳逖登寅科進士第一名,為泉州第一個狀元。

後唐天成二年(九二七年)

晉江人黃仁穎登丁亥科進士第一名。

後唐間(九二八~九三四年)

晉江縣吳公築土壩禦海潮,資盡而功不成。鄉人繼承其志,建成六裏陂引水工程,迂回曲折四十多裏,“上承九十九溪,下潤數萬畝良田”。時為晉江縣最大水利工程。

八月,閩王王延曦在泉州崇陽門東南(今南俊巷承天寺內)鑄“永隆通寶”鐵錢幣。

後晉天福九年(九四四年)

三月,朱文進弑王延曦,自為閩主,以其党黃紹頗為泉州刺史。

十一月,泉州散員指揮使留從效(永春人)殺黃紹頗,立王延政從子王繼勳為泉州刺史。

十二月,朱文進發兵二萬攻泉州,被留從效殲滅於城北雙陽瞻跡嶺。

後晉開運二年、南唐保大四年(九四六年)

三月,泉州刺史王繼勳立開元寺內尊勝陀羅尼經幢,勒記泉州設有“專客務”、“海路都指揮使”、“榷利院”管理海外貿易。

五月,留從效廢泉州刺史王繼勳,自領軍府事,稱漳、泉二州留後,率兵大破福州兵李弘義。南唐以留從效為泉州刺史。留氏治泉十七年,勤儉養民,大力發展生產及海外貿易,大得民情。

同年,留從效於泉州子城內築衙城,又對泉州唐城重加版築,辟七城門,城高一丈八尺,周長二十裏,稱為羅城。環城遍植刺桐,故泉州港亦稱刺桐港,名聞遐邇。

後漢乾二年、南唐保大七年(九四九年)

南唐升為泉州清源軍,以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漳)等州觀察使。

後周廣順二年、南唐保大十年(九五二年)

泉州招慶院僧靜、筠兩禪師合著《祖堂集》,為現存禪宗最古的燈錄。

後周顯德元年(九五四年)

建南禪寺(其址乃留從效之南園)。宋淳化二年(九九一年)改為壽甯寺,景德四年(一○○七年)賜名承天寺。

 

北宋、遼(西元九六○~一一二七年)

建隆元年(九六○年)

十二月,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遣使奉表稱藩于宋。次年正月,宋太祖遣使厚賜留從效。

同年,德化縣倚洋、赤水設立冶鐵場,採礦煉鐵。

建隆三年(九六二年)

三月,留從效病逝,從子留紹為清源軍留後,執掌泉、南(漳)軍政。

四月,禦將陳洪進誣留紹欲附吳越以叛,執紹並其族送南唐李煜處治,推統軍副使張漢思為留後,自為副使。

建隆四年(九六三年)

四月,陳洪進囚張漢思,權知泉、南(漳)軍府事,請命于江南,李煜以洪進為清源軍節度使。

十一月,陳洪進遣使奉表稱臣于宋,宋太祖下詔慰撫。

乾德元年(九六三年)

十二月,陳洪進貢使至宋廷,講貢白金千兩,乳香、茶、藥皆萬斤。

同年,陳洪進在晉江東部築鎖海長堤,圍海造田,名陳埭,合南浦之水為陡門,通歸於海。

乾德二年(九六四年)

正月,宋太祖改清源軍為平海軍,授陳洪進為節度使,泉、南(漳)等州觀察使、檢校太傅。

乾德三年(九六五年)

陳洪進拓建泉州城東北隅地。因城東西部稍寬,俗稱“葫蘆城”。

開寶三年(九七○年)

永春知縣林滂開鑿桃溪馬甲、山門、滑石、西涵4個險灘,晉江東溪從永春石鼓潭至泉州可通舟楫。

開寶六年(九七三年)

晉江人譚峭在清源山紫澤洞修煉,著有《化書》。

太平興國元年(九七六年)

泉州通判喬維岳遷宣聖廟聖崇陽門外三教鋪,即今文廟處。太平興國七年,知州事孫逢吉即廟建學。從此泉州有了完整的州學。

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年)

四月,陳洪進入朝上《納地表》,獻漳泉二州十四縣。宋太宗詔令“隳三城”,封陳洪進為武甯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師奉朝請;授其子陳文顯為通州團練使,權知泉州軍州事。

十二月,仙游縣林居裔農民起義軍萬餘圍攻泉州城。知軍州事喬維嶽堅守城池,宋延派兩浙江西南路轉運使楊克讓從福州率兵馳援破圍。

同年,改平海軍為泉州,屬兩浙江西南路,領九縣。

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年)

析晉江縣東北十六個裏置惠安縣,割莆田、仙遊歸興化軍。泉州始領南安、晉江、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七縣。

雍熙二年(九八五年)

設福建路,為本省建置之始。泉州屬福建路。

雍熙間(九八四~九八七年)

印度僧人羅護哪從海路至泉州,建寶林院於泉州城南。

大中祥符二年(一○○九年)

阿拉伯人在泉州城南建聖友寺(艾蘇哈蔔寺),即今塗門街清淨寺,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寺之一。元至大二年(一三○九)波斯設拉茲城人艾哈默德重修。

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年)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耐旱早熟品種傳入泉州地區種植,為泉州有記載的第一次引進外來水稻品種。

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年)

泉州商人歐陽征定居高麗,後被封為左拾遺。

天聖二年(一○二四年)

泉州人曾公亮中進士,後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魯國公。著有《英宗實錄》、《武經總要》等。後者為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軍事科學著作。

明道二年(一○三三年)

泉州疫病流行。同安人吳懸壺今花橋亭,廣施丹藥,救治民眾。

景右四年(一○三七年)

濱海天水淮渠水塞。泉州知州曹修睦主持疏通,設閘門視潮水漲退而啟閉。首創設以閘管水技術。農田又獲灌溉,流民還業。

慶曆二年(一○四二年)

南安人蘇頌中進士,後官至刑部尚書、右僕射兼中書門下侍郎。他博通經史典章、律呂星算、山經本草,創制水運儀象台,著有《本草圖經》、《新儀象法要》等。

慶曆五年(一○四五年)

安溪縣青陽(今尚卿鄉青洋村)等場鐵冶大發,福建路轉運使高易簡置鐵務於泉州。

皇右五年(一○五三年)

四月,泉州萬安橋(洛陽橋)動工興建,至嘉四年(一○五九年)十二月竣工,歷時六年零八個月,首創筏型基礎等造橋技術。橋長三百六十餘丈,寬一.五丈。蔡襄自撰親書《萬安渡石橋記》,刻石立碑。明宣德六年(一四三一年)晉江巨富李五重修,增高橋面三尺。

嘉右間(一○五六~一○六三年)

泉州知州蔡襄制定晉江龜湖塘規,以利護塘。

治平三年(一○六六年)

六月,泉州大雨,城市大漲,壞民廬舍數千家。為泉州首次有記載之水災。

熙甯元年(一○六八年)

福建轉運使羅拯秉承朝廷旨意,遣泉州商人黃謹向高麗王致意。翌年,高麗國遣使隨其前來中國通好,使中斷 四十二年的兩國關係重修於好。

熙甯初(一○六八~一○七○年)

在晉江縣永甯石湖設置四縣同巡檢寨,專管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陸路地方事務。

熙寧三年(一○七○年)

在安溪崇信裏(今尚卿鄉福林村)置龍崇銀場,至元豐元年(一○七八年)封閉。

熙寧九年(一○七六年)

四月,宋廷令福建轉運常平司于年計及役剩等錢內支撥經費,築泉州外城。

熙寧間(一○六八~一○七七年)

晉江知縣危雍重修湮清埭,以捍海潮,蓄灌溉。又築清洋陂,自南安九溪至高溪,凡三十六水合流而,灌田一千八百頃。

元豐二年(一○七九年)

宋廷增派禁軍一百名防守惠安小兜(即崇武)水寨,加強巡邏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四縣沿海地段。

元豐二年至六年間(一○七九~一○八三年)

泉州知州陳,在南安九日山通元王祠舉行海舶祈祭黃,為九日山祈風之始。

元豐五年(一○八二年)

五月,渤泥使臣入貢後,經准從泉州乘海舶回國。

元豐六年(一○八三年)

安溪縣大旱。崇善裏(今蓬萊鎮)鄉民延請永春僧人釋普足臨鄉祈雨。是年十月,鄉民募資創建清水岩。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普足禪師圓寂。後人尊為清水祖師。

元豐八年(一○八五年)

泉州人口比宋初增加一.一倍,主客戶共 二十萬一千四百○六戶、一百○六萬七千四百五十人,超過百萬大關,成為全國八個大州府之一。

元右二年(一○八七年)

十月,宋廷在泉州設置福建提舉市舶司,泉州始成法定港口。

同年,晉江縣安海始設“石井津”收稅。

無右四年(一○八九年)

高麗王子義夫派遣使者乘泉州商人余戩海船來華與宋通好。後又從泉州附商船回國。

元右六年(一○九一年)

陳洪進于北宋初年建造的千佛庵改名為崇福寺,為泉州佛教三大叢林之一。

崇甯元年(一一○二年)

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大旱,水泉涸,鄉民汲水至20餘裏,民多渴死。

同年,泉州綱首李充等到日本貿易,崇寧三年回國。翌年又到日本,向日本大宰府呈交本國公憑,申請交易(該公憑現存日本大宰府)。

崇寧二年(一一○三年)

宋廷令福建(泉州)市舶司招徠海外國家“前來進奉”。

大觀三年(一一○九年)

泉州升為望郡。

大觀四年(一一一○年)

十二月二十日,晉江、惠安、南安大雪。為泉州降雪最早記載。

大觀至政和間(一一○七~一一一八年)

泉州請建番學,以教育寓泉外族子弟。

大觀至紹興八年間(一一○七~一一三八年)

泉州綱首朱舫往三佛齊(今印尼巴領旁)經商,往返不期年。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

僧祖慧、宗什募資在晉江縣蚶江金釵山建六勝塔(俗稱石湖塔),高三十六.○六米。至元二年( 一三三六年)淩恢甫重修。

宣和二年(一一二○)

泉州知州陸藻增築泉州羅城,城牆內石外磚。

同年,南安人江謹(常)捐資始建金雞跨江木浮橋。嘉定間(一二○八~一二二四年)知州葉廷珪命僧守靜建石墩十七個,架木梁,覆以亭屋,長一百餘丈。明永樂元年(一四○三年)毀于火,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年)又毀於火。從此設舟擺渡。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

宋廷給三處市舶司以空名度牒充作船舶貨物的折博本錢。泉州、廣州各得五百道,兩浙得三百道。

北宋間(九六○~一一二七年)

在清源山南麓鐫刻老君造像,高五.六三米、寬八.○一米、厚六.八五米。為中國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

 

南宋、金(西元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

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

七月,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並歸轉運使。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年)

五月,複置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

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鎮江遷置泉州。隨遷宗子及婦女三百四十九人,帶來羅、絹、紗、綾等新產品,傳入織、繡、彩、繪、染色、印花等技術。

同年,在泉州州治西南襲魁坊睦宗院東設立專為教育皇族子弟的“宗學”,學制二年。

建炎四年(一一三○年)

晉江安海東西兩市商人因爭奪碼頭發生械鬥,榷稅官難以控制。於是朝廷差官臨監,始置石井鎮。朱松(朱熹之父)為首任鎮官,公餘常教化百姓,啟迪文風。

同年,福建香料進口大大增加,泉州抽買乳香達八萬六千七百八十斤,成為全國主要的香料市場。

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年)

福建提舉茶鹽官兼領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同年,宋廷規定:福建路凡面闊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三年之中須一年“應募把隘”。

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年)

七月,晉江、南安大水,壞城郭、廬舍。九月,朝廷下令對水災受害者除其稅之四,並賜度牒二百濟給營繕者。

紹興五年(一一三五年)

正月,海賊朱聰犯泉州。

紹興六年(一一三六年)

八月,福建(泉州)市舶司奏請朝廷批准,給招引番商有功的大食商人薄羅辛、泉州綱首蔡景芒補為承信郎。

同年,晉江知縣洪元英與邑人李密、李國表重修晉江縣六裏陂水利工程,曆3年竣工。

紹興八年(一一三八年)

晉江縣安海華僑黃護與僧祖派捐資建安平石橋(俗稱五裏橋)。橋未成,兩人先後去世。紹興二十一年,知州趙令衿主持續建,次年竣工。橋長二千二百五十五米,是全國最長的梁式石橋。

紹興中(一一四○~一一五○年)

僧介殊在晉江縣石獅寶蓋山建關鎖塔,俗稱姑嫂塔,高二十二.八六米,為航海之標。

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年)

泉州農民起義四起,曾少龍、周老虎、何白旗、陳大刀、詹鐵叉等擁眾數萬,福建路帥司命鄭振率兵鎮壓。

同年,閩南爆發以管天下、伍黑龍、滿山紅等人為首的農民起義。起義軍縱橫於漳、泉、汀、建四州。翌年三月,為穩定民心,朝廷下令免除上述四州的民戶賦役一年。紹興十五年,起義軍為周虎臣、陳敏所統領的地主武裝鎮壓。

紹興十四年(一一四四年)

在南安石井下坊村建石井巡檢司,管理船舶出入海事務。

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年)

永春縣東平鄉東美村建通仙橋(今東關橋),全長八十三米,為長廊屋蓋梁式橋。

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年)

知州葉廷珪複修泉州城,浚八卦溝。

紹興二十年(一一五○年)

朱熹任同安主簿,此後經常到泉州各地講學。紹興二十八年在泉州講學,稱泉州曰“溫陵”。

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年)

泉州知州徐吉始撥給官錢給晉江、惠安二縣,置鹽場專賣營利,禁止民間私販。

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年)

占城國遣使運載香料、象牙、犀角、香油等貨物共六萬三千三百多斤來泉州向宋廷進貢。宋廷以絲織品和銀作為回酬。

紹興三十年(一一六○年)

晉江人梁克家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知福州時修成《三山志》,為福建現存最早的志書。

同年,宋右史留元剛主持修築留公壩(俗稱陳三壩),是泉州最早的築壩引水灌溉工程。

同年,據《使星坊南市蘇氏族譜》載:德化蘇氏族人遷居臺灣。為泉州人遷台的最早記載。

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年)

泉、廣兩市舶司的稅收達二百萬緡,約占當時南宋朝廷年度財政總收入的二十分之一。泉州的市舶司稅收已增至百萬緡。

紹興初至隆興間(一一三一~一一六四年)

居住泉州的波斯施那威商人在泉州東門外的山坡上購地避墓葬區,上蓋屋宇,周以垣牆。

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年)

宋廷罷兩浙市舶司。泉州市舶司成為南宋兩大市舶司之一,海商雲集。

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年)

五月起,晉江、南安、惠安各地連降四十天大雨。六月,賑泉州水災。

同年,占城國國遣使帶乳香、象牙搭乘泉州綱首陳應的海船來泉州向宋廷朝貢。宋廷詔使臣免到闕,令泉州差官以禮款待。

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年)

泉州知州王十月把部使者館作為貢院,命節度推官陳孔光建屋一百二十六間,址在肅清門內(今西菜市一帶)。從此,泉州有科舉考試專用場所。元至正十七年(一三五七年)廢。

同年,知州王十朋重修北樓,並撰《重修北樓記》,譽北樓猶武昌南樓。

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年)

四月間,近千名毗舍耶人犯晉江圍頭、水澳(今石獅市永甯)及惠安沿海。泉州知州汪大猷遣兵圍擊。俘敵四百多名,餘者皆擊斃。

同年,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二百間,派水軍長期駐守,並編管臺灣戶籍。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年)

毗舍耶人再犯晉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稱永寧寨)以為防禦。

乾道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年)

泉州人王元懋隨商船赴占城國。國王稱讚他兼通中外語言文字,以賓客相待,並招為駙馬,僑居十年。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年)

十二月初一日,市舶提舉虞仲房在南安九日山延福寺通遠王祠舉行祈風典禮,勒石紀事。為九日山現存最早的一方祈風石刻。

同月,泉州火災,燒城樓及民宅五十餘家。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年)

泉州大造戰船。晉江知縣林是不忍按常規向百姓攤派,欲投檄辭職。寓居境內的各國商人欽佩他的仁義,慷慨捐助,結果“艦就而民不知”。

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年)

三佛齊使者先後來泉州向宋廷進物。宋廷均“詔免赴闕,館於泉州”。泉州港成為進奉國的終點站。

淳熙七年(一一八○年)

海寇沈師作亂,泉郡大震。戍將蕭某戰死,知州程大昌促統制裴師討伐,寇遁去。

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年)

四至八月,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大旱。是年糧食歉收。

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

泉州城南置寶林寨、城東置法石寨,分兵守衛。

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年)

三月,宋廷命福建提點刑獄陳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經界。因遭權貴豪強反對,遂無法實行。

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年)

在“筍江、巽水二流之匯,番舶客航聚集之地”的泉州城南建順濟宮(即今天後宮),奉海神林默娘。

慶元五年(一一九九年)

泉州人曾一龍廷對“獨佔天下第一之選”,中狀元。甯宗改賜名“從龍”,寓君臣相得之間。後曾從龍官至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

慶元五年至嘉泰元年(一一九九~一二○一年)

泉州知州劉穎與戴溪編成《清源志》七卷(已佚)。為泉州修志之始。

慶元六年(一二○○年)

泉州知州劉穎付給十五禪寺錢米,令募工開浚東湖,堆土山四,建陡門四。

慶元間(一一九五~一二○○年)

泉州民間戲劇活動與傳統古樂南音相結合,孕育形成以泉州古樂南音為唱腔(俗稱“泉腔”或“下南腔”)的梨園戲。

同期,劉克遜任泉州市舶提舉,嚴禁官吏向番商強買。番商聞風並集,舶船驟增。

開禧二年(一二○六年)

據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來泉州貿易的國家和地區達三十一個,其中包括三佛齊、占城、真臘、渤泥、蒲甘、波斯、高麗等。

開禧三年(一二○七年)

惠安縣洛陽白沙真陽寺僧道詢率徒等建成七百七十孔通獺窟嶼的石橋,方便與內陸的交通,今基址尚存。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年)

鄒應龍知泉州,加固郡城,又建順濟石橋於德濟門外筍江下游,長一百五十餘丈,俗稱新橋。為郡城跨江往南的重要通道。

同年,知州鄒應龍士民這請命通判朱在(朱熹之子)在晉江安海鎮西主持築建石井書院,規制仿州縣學宮。為晉江縣最早創建而至今猶存遺址的書院。

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

晉江縣東石南天寺僧守靜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尊佛像,高各六.九米。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

真德秀知泉州,提出“用天之道,因地之利”的發展農業生產政策,並配合市舶提舉赴崇度整頓市舶司,“罷和買,禁重征”。第三年,番舶來泉增至三十六艘,驟增三倍。

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

四月,海寇王子清、趙希穀等犯泉州境,知州真德秀派兵大破之。

同年,在晉江縣圍頭澳置寶蓋寨,由寶林移一百二十名士兵來此守衛,節制建平、清石諸屯。

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年)

知州真德秀在崇武重建營房六十二間,駐兵三百一十名,加強海防。

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

十一月,詔左翼軍受泉州節制。嘉定末年,泉州置平戶隘(後改稱石門隘)於德化東西團,以左翼軍百人更番屯戍。

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年)

趙汝適掌泉州市舶司。次年(寶慶元年)著成《諸蕃志》,詳細記述泉州與五十八個國家和地區交通貿易概況及風土、物產。據《諸蕃志》載:“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

紹定元年(一二二八年)

泉州西塔(名仁壽塔)易磚為石,至嘉熙元年(一二三七年)竣工,高四十五.○六米。

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年)

以晏彪為首的汀州私鹽販起義。翌年,進兵永春、德化,被招討使陳韋所鎮壓。

紹定三年(一二三○年)

泉州知州遊九功加築甕城,又在南羅城外築翼城,辟鎮南門外為“番坊”。

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年)

海寇王子清等泊舟晉江圍頭澳,知州真德秀遣隊將王大壽防備。雙方猝遇,王大壽射殺海寇十餘人,官軍獲勝。

紹定間(一二二八~一二三三年)

海寇猖獗,知州真德秀巡海濱、屯要害,遣將擊賊于料羅,經略料羅戰船。

同期,南外宗正司由初遷泉州時的三百四十九人增至在院者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外居者八百八十七人,其負擔主要由泉州解決。時僅俸錢和米價錢兩項,泉州每年計出備十四.三七萬貫。此外,南外之官屬與居官宗子之養廉、宗學之養土,每年錢一.一一萬多貫、米一千五百石,也皆由泉州出備。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年)

六月,宋廷准知建甯兼福建運判袁甫所奏,蠲免漳州、泉州及興化軍歲納丁米錢。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

泉州東塔(名鎮國塔)易磚為石,至淳右十年(一二五○年)竣工,高四十八.二七米。

淳右三年(一二四三年)

八月,宋廷令福建安撫司照沿海例,團結福、泉、漳、興化民船,以備分番遣戍。

淳右六年(一二四六年)

七月,泉州饑。州民謝應瑞出私鈔四十余米救濟鄉親,詔補進義校尉。

淳右間(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

泉州戶口增至二十五萬五千七百五十八戶、一百三十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人,為歷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

同期,德化冶鐵業有所發展,信洋、上田、邱埕繼續采煉。

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年)

蒲應、蒲甲在汶萊為其父立“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碑。

鹹淳末年(一二七三~一二七四年)

泉州番商蒲壽庚(西域人)因平海寇有功,授閩廣招撫使,兼領泉州提舉市船司。

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

二月,元伯顏派遣不伯、周青招撫蒲壽庚、蒲壽山兄弟。

十一月,元兵入福建。宋陳宜中、張世傑率舟師奉宋帝端宗趙及衛王趙丙、楊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蒲壽庚閉城拒命,帝舟改泊泉州外渚獺窟,後經漳州趨潮州。

十二月,元兵抵泉州,蒲壽庚與州司馬田真子獻城降元。

同年,德化蘇十萬募義兵抗元于羅城山、太平城。陳蔚統軍與元兵戰於永春龜龍橋。戶春蓬壺陳姓、東園蔡姓舉族參加抗元。南安人陳龍複、呂大奎也積極抗元。

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

七月,宋張世傑從漳州回師,與義軍陳吊眼、佘族許夫人等討蒲壽庚,圍泉州城九十天不下。蒲壽庚殺宋諸宗室及士大夫、在泉之淮兵。十月,張世傑因元元帥唆都等來援,解泉州圍南撤。

 

元(西元一一七一~一三六八年)

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

元廷在泉州設立行宣慰司,兼領行征南元帥府事。

同年,元廷在泉州設置市舶提舉司。授蒲壽庚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泉州)、廣東市舶事。

同年,泉州置潯美、丙洲、惠安、浯洲鹽場。

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

八月十四日,元世祖敕封泉州海神林默娘號“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

八月,元廷詔唆都、蒲壽庚對外宣諭:各國海商來泉貿易,寵禮優待,往來互市,各從所欲。

同年,改泉州行宣慰司為行中書省,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領南安、晉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縣及南、北二錄事司(以領居城之民)。翌年,南北二錄事司合而為一。

同年,元廷令運兩淮糧食五萬石賑泉州軍民。

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年)

二月,元廷令泉州、揚州、贛州、湖南四省造戰船六百艘,泉州領造二百艘,準備對日本用兵。

四月,元廷招降漳、泉、汀、邵各郡佘族起義軍,並詔減泉州當年租賦之半。

同年,占城、馬八兒國等首來泉州通商,其他諸國次第效之。泉州對外貿易迅速發展。

同年,德化佳春嶺、太平宮等瓷窯場生產高白度蓮花紋碗、刻花大瓷盤、印花浮雕盒等產品,為泉州港對外貿易之大宗輸出品。

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年)

正月,元廷令泉州行省對所轄州郡山寨未歸附者派兵攻拔,已歸附複叛者屠之。

五月,福建行省併入泉州行省。七月,徒泉州行省於隆興(今南昌)。翌年十月前,又設立泉州行省,至元二十年三月併入福建行省。

十一月,永春蓬萊人尢永賢被元廷授為占城、馬八兒國宣撫使。先航馬八兒國,至元十九年返抵占城,適逢其內亂,尤永賢及副使等 三十多人皆遇害。

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

正月,俱藍國宣慰使哈撒兒海牙偕廣東招討司達魯花赤楊廷璧自泉州港出海招諭俱藍,只至馬八兒國。十一月,元廷再遣楊廷璧獨往,翌年二月抵俱藍,三月該國遣使入貢。

九月,元廷下令,商賈市舶貨物凡經泉州抽分後,諸處貿易止令抽稅。

十月,在泉州置蒙古提舉學校官二名。

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年)

四月,調揚州合必軍三千人鎮泉州。

九月,元廷命泉州、揚州、隆興等地建造大小船三千艘。

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年)

二月,再設泉州行省。以福建宣慰使管如德為泉州行省參知政事,征緬。

九月,泉州行省併入江淮行省。

同年,泉州市舶司併入鹽運司,在泉州設置福建鹽課市舶都轉運司。

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年)

宣政院功德司劉鑒義奏請合泉州開元寺一百二十院為一禪寺,賜額“大開元萬壽禪寺”。

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年)

十二月,複置泉州市舶提舉司。

同年,泉州始建社學。

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年)

泉州南門外布金院首次鑄成大型銅鐘,重一.五噸。

同年,安溪民眾數千人連成十五寨抗元,遭福建行省郎中孫顯鎮壓而失敗。

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

二月,元廷在泉州至杭州海道建立海站十五站,每站置船五艘、水軍二百名,專運番吏貢物與商販奇貨。至元二十八年八月罷。

四月,在泉州設鎮撫司、海船千戶所。

同年,泉州所統的海船達一千五百艘。到泉州貿易的國家和地區近百個。

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

入仕元朝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伴送闊闊真公主遠嫁伊兒汗國阿魯渾汗,其龐大船隊從泉州港出海。

同年,馬八兒國王子孛哈裏(不阿裏)來華,居泉州。後在元廷為官,卒葬泉州。

至元二十九年(一二九二年)

十一月,發福建、江西、湖廣三行省兵二萬,舟千艘會集泉州。十二月,由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亦黑迷失、鄧州舊軍萬戶史弼、福建行省右丞高興率領,從後渚港啟航,進軍爪哇。翌年,兵敗退回泉州。

同年,泉州清源山碧霄岩喇嘛教三世佛石像鐫就。

至元三十年(一二九三年)

四月,泉州市舶司規定外貿貨物稅率三十抽一。七月,詔免福建歲輸皮貨及泉州織作苧絲。

至元間(一二七一~一二九四年)

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臺灣等島嶼,隸屬泉州路同安縣。

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年)

泉州始建譙樓。至正九年(一三四四年)泉州達魯花赤契玉立重建,改名威遠樓,並請三山(福州)名士吳鑒撰寫碑記,以記其盛。

大德元年(一二九五年)

二月,為圖流求(今臺灣)改福建行省為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徒治泉州。大德三年罷。

大德二年(一二九八年)

改泉州路總管府為泉寧府。不久泉府複為泉州府,隸屬浙行省。

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年)

泉州人奉使火魯沒思(即忽魯謨斯,在今波斯灣沿岸),受到哈贊大王的接見,並帶回特賜“七寶貨物”呈獻給元朝皇帝。

大德十年(一三○六年)

泉州已建有古基督教聶斯脫裏派(又稱景教)的興明寺。

至大元年(一三○八年)

九月,泉州番商、西域人合只鐵即剌與馬合馬丹分別向元廷進貢異木沉檀和珍異、寶帶及西域馬。

皇慶二年(一三一三年)

天主教方濟各會派在泉州設立教區,在東門建有大教堂。

延右三年(一三一六年)

亦黑迷失捐給全國著名佛寺看佛經費用,刻《一百大寺看經碑》,碑中有泉州路大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等 十七座佛寺。

至治三年(一三二三年)

正月,泉州民留應總起義,元廷命江浙行省遣兵鎮壓。

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

泉州民阮鳳子起義,攻佔震邑。

天曆元年(一三二八年)

十一月,日本舶商至福建博易者,江浙行省選廉吏征其稅。

天曆間(一三二八~一三三○年)

晉江全縣大旱,造成米荒、道堇相望。元駐兵出掠鄉村。

至順三年(一三三二年)

義大利方濟各會會士、泉州天主教區第三任主教安德列·佩魯賈卒葬泉州。

元統元年(一三三三年)

六月,泉州大雨,溪水暴漲,漂民居數百家。

至元二年(一三三六年)

惠安縣衙被倭寇燒毀。至正七年(一三四七年)再次被毀。

至元五年(一三三九年)

晉江人陳真澤捐資在華表山修建草庵,雕刻摩尼光佛石像。是中國僅存的摩尼光佛石刻。

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年)

九月二十日,晉江、惠安、南安、永春暴風雨。永春象山崩,壓死甚眾。桃溪改道,前溪盛族居民被漂沒三千餘人。

同年,羅馬教皇使節瑪黎諾裏(義大利人)來華,回國時由泉州放洋。他在《奉使東方錄》中寫道:“刺桐港為大商港,面積廣大,人口眾庶。”

同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來泉州。至正十四年寫成《伊本.白圖泰遊記》,讚譽“刺桐港為世界最大港之一”。

至正八年(一三四八年)

南安縣君張夔在一都(今豐州)築萬石陂水利工程,長一百餘丈、寬二十丈,灌田萬餘頃。

至正九年(一三四九年)

江西南昌人汪大淵以兩次隨泉州海舶出洋的親身經歷撰成《島夷志》附在《清源續志》之後,記述與泉州有貿易往來的近百個國家與地區的情況。

至正十二年(一三五三年)

泉州達魯花赤契玉立拓建城垣,與翼城合為新羅城,城牆風外皆石,周圍三十裏,高二丈一尺。

至正十三年(一三五三年)

晉江、南安鬧饑荒,餓死者無數,饑民結隊到永春覓食。

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年)

夏、安溪李大、南安呂光甫聯合率眾起義。七月圍攻泉州城。八月進攻仙游,殺達魯花赤倒剌沙。至正十六年,李大率眾攻打同安、長汀,遭長汀羅良鎮壓而失敗。

同年,晉江、南安、惠安大旱,種不入土,粒穀無收,人竟相食。

至正十六年(一三五六年)

複立福建行中書省,泉州路隸之。

至正十七年(一三五七年)

三月,福建:“義兵”萬戶賽甫丁和阿迷裏丁(均為波斯亦思巴奚城人)“叛據泉州”,伺機北略興、福州。

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

複立泉州分省。

至正十九年(一三五九年)

二月,三旦八(前江浙行省章貶居興化,自設“興化分省”,自命“平章”)率興化官兵和泉州賽甫丁之兵數千人,應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兒之如進駐福州參加內戰。

三月,泉州阿迷裏丁率兵突襲興化城。三旦八從福州趕回興化,被阿拘留。阿迷裏丁“縱兵殺掠”近一個月,於四月押三旦八和所擄男丁退回泉州。

至正二十年(一三六○年)

永春人陳占與胡知等據占仔(在石齒山)和湖安寨反抗官兵,先後攻打興、泉二郡,後為陳友定所敗。

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年)

四月,元官苫思丁殺興化同知陳從仁(惠安人)。六月,陳從仁弟陳同為兄復仇,率眾攻佔惠安城。

至正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一三六一~一三六四年)

在泉州清源山建彌陀岩,內鐫阿彌陀佛一尊,高五米。

至正二十二年(一三六二年)

二月,泉州市舶提舉那兀納(亦思巴奚人)突然起兵殺阿迷裏丁,接收其部隊佔據泉州。

五月,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擊敗賽甫丁。盤據省城3年之久的賽甫丁帶領“餘眾航海還據泉州”。

至正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一三六三~一三六五年)

那兀納多次發兵攻惠安、仙遊、莆田等地,殺人劫物。兵禍連年,庶民塗炭。

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年)

十二月,安溪感德里(今湖頭鎮)張治國組織農民武裝起義,義軍遊擊泉州及附近諸縣。

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年)

三月,福建行省左丞陳友定奉命討伐那兀納。陳友定令興化守將柳伯順、林珙率水軍,自率步騎兵從陸南下泉州。

五月,省軍兵臨泉州。千戶金吉、龔名安等人夜開西城門引入,叛軍首領那兀納就擒,泉州長達10年的“亦思巴奚兵亂”平息。由於 十年的異族叛亂,致使番舶不敢進港,商賈不敢抵泉,盛極一時的泉州港開始冷落。

至正間(一三四一~一三六八年)

一股倭寇在金門登陸,于馬坪附近各鄉村大肆焚掠。因颱風沉船,當地群眾抗擊,這股倭寇全部覆滅。

同期,德化屈鬥宮“龍窯”(窯長五十七.一米、寬一.四米至 二.九五米)燒制的優質白瓷名冠當世,是泉州重要出口商品。

 

明(西元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

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

二月,泉州路降於明。

同年,泉州置衛指揮使司,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隸福建都指揮使司。

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

改泉州為泉州府,隸福建行中書省;罷錄事司。泉州府仍領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

同年,明廷規定外國海船至泉州不征商稅。

洪武三年(一三七○年)

六月,倭寇侵擾泉州。又有倭寇乘數十艘船,從晉江縣蚶江登陸,在沿海一帶燒殺掠奪,並騷掠惠安沿海,開明代泉州倭患之始。

八月,明廷命禦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渤泥,自泉州出海。

同年,三佛齊五馬哈剌八剌蔔遣使奉金葉表,隨入貢黑熊、火雞、孔雀、五色鸚鵡、香料、必布、兜羅被諸物在泉州港登岸。

同年,明廷在泉州設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對琉球(今沖繩)的貿易。

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

明廷以倭患實行海禁政策,對“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洪武十四年和二十七年,又嚴禁沿海居民私往海外貿易,使長期依靠海外通商的泉州沿海商民受到沉重打擊。

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

正月,罷福建(泉州)市舶司,嚴海禁以防倭寇。

洪武八年(一三七五年)

四月,明廷命靖甯侯葉升巡行福、興、泉、漳等衛,督造防倭海船。

同年,明太祖詔令推行社學,“延師以教民間子弟,兼讀《禦制大誥》及本朝律令”。泉州府各縣普立社學。

洪武九年(一三七六年)

永春全縣徵兵二千○二十八人,男丁多逃散,田園拋荒八萬多畝。

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

惠安縣獺窟村漁民始用巨艦(大型網仔對船拖網)捕魚。

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興到福建濱海福、興、漳、泉四府相視形勢。抽三丁之一充戍兵防倭,移置衛所當要害處。改永甯寨為永甯衛,於浯洲置金門守禦千戶所,另築峰上、田浦、官澳、陳坑、烈嶼、祥芝等處巡檢司,屯兵駐守,以備倭寇。至洪武二十一年,在泉州增設:永甯衛,福全、崇武、中左、金門、高蒲 五守禦千戶所,巡檢司四十五;築司城十六。

同年,明廷實行防倭封海,廢澎湖巡檢司,徒其民于泉州南關。澎湖遂淪為倭寇巢穴。

同年,永春、德化猛虎為災,或白晝咬人,或夜間闖入民舍,“闔門俱盡”。

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年)

四月,晉江、惠安地震,五月複震,八月又震。

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年)

明廷令濱海衛所每百戶及巡檢司皆置船二,巡防海上盜賊。

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

九月,置漳泉道。

同年,南安人蔡崇奉敕到中山(今琉球)任翻譯,後留居中山,成為琉球那霸蔡氏始祖。

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

泉州衛指揮僉事童鼎奉命督造永甯衛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廣一.五丈、高 二.一丈,窩鋪三十二、門五。為東海海防重鎮。

洪武年間(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

議遷南安縣治於詩山山頭社,於山頭城建社稷壇、東嶽廟。後遷治未成。

永樂元年(一四○三年)

複設福建(泉州)市舶司。

永樂二年(一四○四年)

調福州左、右衛和興化衛士兵二千六百八十八名在永春設屯田二十四所,共屯墾田地七萬○八百○四畝。

永樂三年(一四○五年)

九月,在泉州城南車橋村設來遠驛,以接待海貢使;並設“進貢廠”,以貯貢品。

十一至十二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大批船舶由長樂、泉州等地建造,水手亦大量招自福建沿海,並曾停留泉州尋求“海底簿”(類似航海圖)。

永樂五年(一四○七年)

五月,明成祖頒發保護清淨寺及伊斯蘭教的《敕諭》。

同年,鄭和第二次出使西洋途經泉州,因天妃宮“曆歲既久,浸以傾頹”,特奏“令福建守鎮官重新拓之,而宮宇益崇。”

永樂七年(一四○九年)

明成祖敕封吳為“萬壽無極大帝”,永樂二十二年再次封為“保生大帝”。隨著漳泉地區向海外移民,保生大帝信仰也傳入臺灣省和一些東南亞國家。

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年)

鄭和下西洋分遣少監張謙率隊奉使渤泥,從泉州發舶。

永樂十五年(一四一七年)

五月十六日,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前往忽魯謨斯等國公幹,專程來泉州東門外靈山聖墓行香,希望回教先賢“聖靈保佑”。鎮撫蒲和日為其寫記立碑。

永樂二十年(一四二二年)

冬,倭寇千余人自惠安崇大作登岸,焚掠民居。崇武千戶張榮率部迎戰,因寡不敵眾,力戰而死。賊下舟遁去。

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年)

明廷在泉州設染局,遺址在今泉州市區東街門樓巷內。

正統十三年(一四四八年)

鄧茂七在沙縣聚眾起義,遣部將攻打德化、永春、安溪各縣,民眾聞風歸附。稍後,義軍自安溪攻南安及泉州城。知府熊尚初自提民兵與晉江縣主簿史孟常、陰陽正術楊士洪拒于城南古陵坡,兵敗,皆被執處死。

正統間(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

明廷在泉州設織造局。址在今泉州市區西街古榕巷內。

同年,安溪縣感化裏李森捐資鑿除湖頭溪馬上灘、淵灘巨石,泉州船運始通至湖頭。

景泰年間(一四五○~一四五六年)

漳州月港民間對外走私貿易興起。在此後的一百多年間,以月港、錦江(石碼)為中心的商業港埠逐漸取代泉州港。

天順三年(一四五九年)

錫蘭(今斯里蘭卡)國王葛力生夏剌·世利巴交喇惹遣王子來華朝貢,回國途經泉州。因國內變故而在泉州定居,遂改姓“世”。

天順五年(一四六一年)

晉江縣二十六都(今羅山沙塘)王廷慎晉京上《浚金奚穀水利疏》,請求就南安金溪上築壩,立陡門,引晉江水灌溉晉南田土。後因奉敕行勘典史賈綸離京身故,泉州地方意見不一,其事未成。

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

僑居琉球的泉州人林易庵率長子林琛引琉球入貢。

成化八年(一四七二年)

福建市舶司由泉州遷置福州。近四百年的泉州市舶史到此結束。

成化二十一年(一四八五年)

春夏兩季,泉州積雨連月,晉江、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民廬、禾稼多壞。翌年,春夏旱,秋複旱,禾稼俱枯死,民多流徙。

成化間(一四六五~一四八九年)

安溪縣感化裏設鐵爐八座煉鐵。

弘治四至五年(一四九一~一四九二年)

漳平縣農民武裝首領溫文進攻占安溪縣城,並分兵進攻永春、德化,郡縣騷動。副使司馬西督官兵討平之。

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

七月初三日,晉江、惠安大風雨,自卯至申時,揚沙走石,田禾淹沒,折林木,壞官私廬舍、商民船不可勝講;泉州開元寺西塔葫蘆傾覆,城鋪粉堞頹十之九;惠安城牆倒塌十之七八。大風雨過後,民眾重新播種,秋天竟獲大豐收。

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年)

四月,晉江、南安、惠安大水。次年自夏至冬複大旱,甘蔗生花結實如黍,大饑。

同年,禦史張敏主持修浚泉州郡城排水系統八卦溝,全長八千二百五十三米。

弘治十三年(一五○○年)

三月,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地震。

正德元年(一五○六年)

廣東農民武裝自南靖、長泰進攻安溪,沿途官兵不敵,後自去。正德三年和五年再次進攻安溪、南安、晉江安海、永春、德化等地。

正德三年(一五○八年)

佛郎機(今葡萄牙)商人開始來泉州貿易。

正德八年(一五一三年)

晉江、惠安、南安旱,饑民采草木實以食,多流殍。

正德十一年(一五一六年)

八月,晉江、惠安、安溪大地震。

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年)

九月,福、興、泉三府地震。翌年三月二十五日,安溪又發生大地震,聲如雷。

正德間(一五○六~一五二一年)

南安縣紳河清發動鄉民捐資投工,在十九都(今梅山、洪瀨一帶)築永利圳,長一萬丈,灌田數千畝。

嘉靖元年至二年(一五二二~一五二三年)

廣東惠州及汀漳農民武裝活動于安溪、南安、德化、永春諸縣,在安溪遭官兵伏擊突圍而去。

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

十月初四日,廣東及汀漳農民武裝複攻永春。禦史簡霄令按察僉事聶珙督安溪、永春、南安、德化等縣知縣率部合圍,於同月二十四日將義軍鎮壓於德化小尢中。

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

安溪大旱,木麻菽粟枯死,作物歉收,米價昂貴,災民饑困。李廷封、劉梓等四十二人出粟助賑饑民,知縣黃懌在龍津觀前建義芳亭列名表彰。

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

明廷嚴禁沿海居民“居積番貨,以為窩主”,所有航海大船“報官拆毀,以杜後患,違者一體重治”。嘉靖十二年,明廷再次規定,“一切違禁大船,盡數毀之”,“沿海居民,私與賊市,其鄰居不舉者連坐”。

同年,明廷詔刊蔡清著《四書蒙引》。蔡清,晉江人,成化甲辰進士,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為明代易學大家。

嘉靖九年(一五三○年)

惠安縣海洋捕撈有拖網、流剌網、小圍繒、拖釣網船等十九種作業技術。

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年)

泉州海商林昱等駕舟五十余艘“冒禁入海”。

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年)

晉江、惠安、南安旱,民多流殍。次年又旱,民多餓死。

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

安溪縣崇善裏(今金谷鎮)謝守愚倡修金穀大圳獲准開工。該渠從尚雲經下芸至金谷,灌田三千餘畝。

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年)

泉州沿海居民冒禁與番舟夷商貿販日盛,出海商船“往來絡繹於海上”。

嘉靖二十三年(一五四四年)

一二月間,泉州地震六次。

五月,泉州南門十字街火災,延燒四街,燔民居五百七十餘間,死十餘人,損失折銀十余萬兩。露宿缺食之民四千六百餘人。

是年至次年,晉江、惠安、南安、永春相繼大旱,民餓死者載道。泉州知府俞咨伯招、徠粟船,發粟賑給,民賴存活者數萬。

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年)

六月,明廷命副都禦史朱紈為浙江巡撫,兼提督福建福、興、漳、泉、建寧五府海防軍務,嚴禁一切海外貿易。

同年,安溪爆發陳日暉率領的農民起義,劫富濟貧,活動于安溪、南安、永春、龍溪、長泰、同安等地。至冬,為福建按察司僉事、分巡興泉道餘廣鎮壓。

嘉靖二十七年(一五四七年)

海寇阮其寶、四師老、林剪毛等掠同安、惠安、晉江、南安。泉州知府程秀民遣南安縣丞馬一洪、指揮孫廷槐討平之。

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年)

倭寇從仙遊海岸登陸入犯永春,並突掠安溪縣境。

嘉靖三十年(一五五一年)

因倭寇侵擾,客兵萬餘衛戍泉州。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

南安豐州人命傅應嘉中武舉第二名,後與俞大猷、戚繼光共同抗擊倭寇于江洋白菜閩粵,屢立戰功。世稱“俞龍、戚虎、傅蛟龍”。

同年,浙江人王直、漳州沈南山、李華山、泉州洪朝堅等海盜集團,與倭寇勾結,大肆侵掠浙江、福建沿海,活動十分猖獗。

同年,惠安知縣俞文進始建惠安縣城,周長九百八十六.五丈,高一.九丈,開四門。

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年)

倭寇入侵泉州,泉州衛指揮使童乾震引兵迎戰,不幸戰死。

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

冬,倭船泊浯嶼,往來於漳、泉之間,同安、惠安、南安等縣受害尤重。

同年,德化知縣鄧景武請築城垣,周八百三十七丈、高一.三丈,東設賓陽門、西置有年門。

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年)

四月,倭寇從晉江長坑頭登岸,由龜湖突至安平,殺掠數日而去。

同月,倭寇又犯惠安。知縣林咸率軍民登城抗擊,堅守五晝夜。援兵至,倭寇乃撤。三天后,又由海道侵擾鴨山,林鹹率兵抵禦,不幸陣亡。

五月,倭寇攻泉州郡城,巡按樊獻科率部屬固守二十餘日。倭複攻永寧,不得入乃去。

同年,倭寇入侵安溪,縣署被毀。

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

三月,倭寇再次圍攻泉州。至石筍橋,燔民居。僉事萬民英在郡城南新橋置門禦賊。因鄉兵被賊驅回,與鄉民奔赴城內,擠圮橋欄墜江死者千余人。倭攻破橋門,在車橋大焚民居,直逼城下,被官兵擊退。郡城分兵而守四個月。

同年,為防倭寇,南安知縣夏汝礪築豐州城,周長七百七十四丈,高二.一六丈,開四門。

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年)

三月,倭寇一股由晉江潯美登岸,至車橋焚屋殺人,官兵拒之;又一股由法石登岸焚劫,亦至南門城下焚屋而去。

四月初二日,倭寇攻惠安縣崇武城,千戶錢儲、百戶王鐵與守城兵士力戰而死。寇據城四十餘日,燔軍民居,大肆掠殺。五月十一日,興泉道萬育吾率兵進剿,城複。

五月初一日,倭寇從仙遊流竄永春縣城,知縣萬以忠棄城逃跑,倭寇入城搶掠後又轉掠上場、達埔、蓬壹。義士呂伯三、呂尚未四等組織民兵與抗,倭寇向南安潰退。

六月十三日,倭寇數千人從南安詩山竄入永春塔口隘,典史侯爵統兵力拒,兵少不支。十五日縣城陷,倭寇據城搶掠三十餘日。

七月二十一日,倭寇突襲安溪,陷縣治四十餘日,公署、縣學、吏舍及民房被毀殆盡。

十一月,倭寇攻泉州城。李贄適回鄉守制,帶領弟倒輩夜登城擊柝守備,與全城父老兵民奮力抵禦。

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年)

正月間,倭寇搶劫晉江嶼頭、沙塘、陳坑、石菌等處,分巡僉事萬民英募兵出擊,與寇大戰于石菌,官軍大敗,死者五百多人。倭寇複焚掠青陽等處。

夏,永春蓬壹呂尚四率眾萬餘人起義。閏五月十六日淩晨攻擊永春縣城,活捉知縣林萬春,乘勝攻安溪、南安、仙遊、德化各縣。後被德化知縣張大綱用計擊潰,呂尚四被害。其部屬呂尚二等堅持鬥爭,至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年)失敗。

八月二十五日深夜,奸賊馬三岱、謝愛夫(晉江人)、江一峰(晉江人)等勾引倭寇首領馮哥四老等三四百人,自南安下呷村偷襲安溪縣治,劫俘男女四百餘人。

九月初,廣東饒平農民武裝攻佔安溪縣城。初五日,馬三岱欲劫掠饒平農民武裝資財,引倭寇與農民武裝大戰于縣治十字街,馬打敗後逃走,倭寇被殺死十餘人。

同年,永春增築縣城,周長五百一十八.二丈,高一.九丈。

同年,倭患不斷,田園遍為草莽,糧荒米貴,民眾逃生入郡城,無食待斃。加以瘟疫盛行,死者枕藉。晉江知縣鄧洪震措置收埋,分巡僉事萬民英於開元寺施粥。是時,晉江人張憲冕分巡嶺東,諭潮州等處商人從海道運穀來泉,來糶以濟,前後穀船至者千餘艘,泉府七邑之人多賴以存活。

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

二月,倭寇攻永甯衛城,指揮僉事王國瑞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數日而去。三月,倭寇複攻永寧封存,城再陷,軍民死傷幾盡。為避倭亂,永甯居民紛紛外遷。

三月,倭寇色結謝愛夫等率眾數千人圍攻永春縣城。訓導呂嶽率兵民堅壁拒守,相持二十餘日,後得太平李子元、湖洋黃光莆率兵民救援,倭寇遁入南安。

夏,分巡僉事萬民英、指揮歐陽深(南安人)、參將黎鵬舉、千戶王道成等率兵于南安、晉江大破倭寇,招撫謝愛夫等,生擒江一峰等一百一十八人斬於教場。泉州稍寧。

同年,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六七,市肆寺觀屍道枕藉,有闔戶無一人存者。熏蒿悽愴,不可忍聞,市門俱閉,至無敢出。

同年,由於實行“禁海”,泉州經濟日漸衰落,加之倭患、瘟疫,人口降至十六萬九千九百三十五人,為歷史低谷。

同年,安溪縣治城垣開工修築,至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完工,周圍六百六十余丈,高二.一丈,闊一.八丈,設四門。

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年)

十月,倭寇千餘人由閩清竄入德化下湧,攻寨半月不進,回經德化縣城往攻仙遊。十一月至十二月,倭寇兩萬餘人圍攻仙游,被戚繼光擊潰,部分南逃。

同年,複設澎湖巡檢司,派兵駐守。

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

正月,倭寇入泉州郡境澗埕、湖美等處殺男女而去。又至安平功城三日不克,聞總兵戚繼光兵,遂逃竄。

同年,戚家軍先後在同安王侖坪等地殲滅南逃跑倭寇。泉州倭患基本平息。

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

十二月初六日,晉江、惠安、南安大雪,山村雪厚至三四尺,四五日才消。

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年)

正月,福州、興化、泉州三府同時地震,牆屋皆動。

同年,倭寇突襲晉江永甯、惠安崇武,被戚繼光遣兵擊敗。

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

泉州沿海通番走私貿易活躍,晉江安平“番舶連翩徑至”。

同期,晉江縣落第秀才梁炳鹿由街頭說書發展為“隔簾表古”,以手掌操作偶人表演的布袋戲流行於泉州城鄉。

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年)

正月二十九日,晉江、惠安、永春地震,永春四五都山崩,壓死夷人。二月二十一未時、四月初三日酉時,晉江、惠安複震。

正月,戚繼光到惠安崇武視察軍情,進行軍事部署。

同年,陳琛、張岳、林希元等二十八人在泉州開元寺結社研究易學,是為“清源學派”。

隆慶二年(一五六八年)

晉江人黃鳳翔中進士第二名,官至南京禮部尚書。編著有《嘉靖大政記》和《嘉靖大政編年錄》。

隆慶三年(一五六九年)

四月,總兵戚繼光、指揮張奇峰等督兵在惠安崇武、同安全殲餘寇,倭患始絕跡。

隆慶間(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

呂宋(今菲律賓)開洋,募華人為市。安海商人李寓西、陳鬥岩前往貿易,獲巨利歸。從此,晉江沿海一帶民眾趨至,不少人長期居留,並與當地人通婚。

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年)

八月初四日,晉江、惠安地震,紫帽山北麓東側崩裂。

九月,暴雨三日,水驟漲,泉州郡城東南隅尤甚,市可行舟,廬舍傾圮,瀕溪民畜溺死甚多;南安民屋倒塌,人率溺死無數;永春洪水氾濫。

冬,海上武裝集團首領林鳳率戰艦六十二艘從澎湖出洋赴菲律賓,助菲人及華僑攻西班牙殖民者。戰敗,於次年突圍出海。

同年,永春玉鬥、鉛坑群眾用土法開採鉛鋅礦。萬曆三十二年被封閉。

萬曆三年(一五七五年)

西班牙天主教神父奧斯丁及馬連自呂宋乘中國商船在月港登岸,入漳、泉傳教,不久回國。

萬曆八年(一五八○年)

明抗倭名將、泉州人俞大猷卒,時年七十六歲。著有《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等,後者為全國最早的海戰軍事著作。

萬曆十二年(一五八四年)

泉州海舶從南澳島帶回甘薯種苗,在晉江靈水一帶試種,成功後大力推廣。

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

正月,晉江、惠安、南安大旱。六月乃雨,民饑饉。

萬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

菲律賓西班牙殖民者強征馬尼拉華僑二百五十人參加侵美洛居戰事。泉州人潘和五率眾起義,殺死率隊的西班牙駐菲總督達禾馬仁那示等,後駕船駛往交趾。

萬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年)

九月,惠安、晉江強地震,洛陽橋扶欄多墜於海。

萬曆二十九年(一六○一年)

六月初六日,晉江、南安大水,漂沒出民居無數。晚稻將,西北風大刮數日,稻被拂將盡。繼之東南風又大發,稻被回風飄拂無餘。

同年,浯嶼欽依把總沈有容(駐晉江縣虹江石湖)率戰船渡海擊倭,在東碇附近海域擊敗倭船,繼而收復銅山(今東山)、南澳等地。倭退踞東番(今臺灣)和鼓山洋(今澎湖列島)為巢,四出剽掠。

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年)

三月十五日,反封建禮教家李贄在河北通州鎮撫司獄中含憤自刎。李贄,泉州人,曾任雲南姚安知府,著有《焚書》、《繼焚書》、《藏書》、《繼藏書》等,以揭露黑暗現實,批判假道學官僚,反對以儒學為中心的思想統治和文化專制,被明神宗以“惑亂民心”的罪名逮捕入獄 。

十二月,浯嶼飲依把總沈有容率戰艦從晉江石湖出發,全殲盤踞臺灣倭寇。

同年,賑晉江、惠安、南安諸縣災害,並罷賦稅。

萬曆三十一年(一六○三年)

八月十五日,泉州大雨,颶風驟作,海水暴漲。晉江沿海各港澳泊船破壞殆盡,泉州淹死者萬余人,漂蕩民居物畜無數。

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在呂宋(今菲律賓)對華僑進行第一次大屠殺,有二.五萬人被殺害,泉州府籍死者甚眾,致使晉江安海等處“訃至家,哭相聞,婦人女子不知幾人稱寡”。

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

八月,荷蘭提督麻韋郎率領三艘戰艦首次入侵澎湖。十一月,沈有容奉命率戰艦五十艘進剿,嚴詞譴責韋麻郎的侵略行徑,收復澎湖。澎湖馬公鎮天后宮今存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石碑。

十一月初八日,晉江、惠安、安溪、永春地大震。初九夜又連震十餘次,山石海水皆動,地裂數處。郡城城樓、窩鋪、雉堞傾記。開元寺東塔第一層尖石墜,第二三層扶欄並碎。城內外廬舍傾圮,覆舟甚多。為泉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八.二級,震央在泉州海外)。

萬曆三十三年(一六○五年)

十二月,泉州南街大火,延燒百餘家。

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年)

八月初七日,泉州颶風,飄圮石坊十餘座,折開元寺西塔頂銅葫蘆。

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

八月二十八日,晉江、南安、惠安颶風大作。泉州壞府儀門、府學欞星門及東嶽神殿石坊,北門城樓自東北抵西南雉堞、窩鋪傾圮殆盡。惠安城垣廬舍傾塌,洛陽橋石樑折。南安暴雨如注,晦冥地大震,牆房及山村樹木撼拔者不可勝數。

秋,泉州地大震。惠安城堞盡圮。洛陽橋石樑折入海,橋北石樑塌低於南四尺多,潮至淹沒,人不能行。次年春,泉州知府姜志禮倡修,採石從海底結址二十三,葺舊址三十五,整補扶欄五百,增兩翼鎮風塔各一,折梁重易,關、樓、亭、榭一新。萬曆三十七年夏竣工。其他城堞壇遺以次繕治。

同年,泉州府通判移駐晉江安海。

同年,晉江人莊安世登丁未科武進士第一名。

同年,泉州商人許麗寰到日本貿易。

萬曆三十七年(一六○九年)

荷蘭人突入澎湖,嗣為總兵俞咨所逐。

萬曆四十年(一六一二年)

泉州知府陽思謙聘請原禮部尚書黃鳳翔、省元李光縉編修《泉州府志》,為今存最早的一部泉州志書。

萬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

夏,泉州沿海海水一日三潮。

秋,泉屬各縣大水,平地數尺,田宅廬舍多壞。南安壞民居無數;安溪城垣崩壞,沖塌民舍百餘間,民溺死者數百人,登高山崩塌。

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年)

晉江人何喬遠著《閩書》(為第一部福建省志)告成。何喬遠,萬曆十四年進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著有《獄志》、《武榮全集》、《閩書》、《名山藏》等。

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

永春籍莊際昌會試、殿試蟬聯第一名,後官至左庶子兼兼翰林院侍讀。著有《羹若文集》、《薜荔館小集》等。

同年,印尼荷蘭殖民當局在巴達維亞推行“甲必丹”制度,管理華僑事務。祖籍永春仙嶺的沈愈及其子景昆、松茂相繼為巴城甲必丹。

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

漳、泉民販呂宋者,或折閱破產及犯壓冬禁不得歸,流寓土夷,築廬舍,操擁賈雜為生,或娶婦、長子孫者有之,人口數以萬計。

同期,煙草傳入泉州,初稱淡巴菰,安溪、惠安普遍種植。

嘉靖至萬曆間(一五二二~一六二○年)

德化縣著名瓷雕藝術大師何朝守雕制的觀音、如來、達摩、羅漢等佛像,栩栩如生,遠銷日本、法國、英國、埃及和東南亞國家,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品”。

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

六月,荷蘭殖民者再次侵佔澎湖,騷擾漳、泉沿海。

天啟四年(一六二四年)

七月,福建巡撫南居益出兵收復被荷蘭侵略者佔據的澎湖。荷軍拆毀城堡,撤出澎湖,侵佔臺灣,築熱蘭遮城堡(即安平)。

同年,顏思齊(漳州人)、鄭芝龍(南安人)海上武裝集團到臺灣笨港築寨以居,並招徠大批漳、泉貧民到臺灣開墾定居。

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

九月,顏思齊病歿。十二月,眾推鄭芝龍為首領,繼統其業,樹旗招兵,成為當時海上最大的武裝集團。

天啟六至七年(一六二六~一六二七年)

鄭芝龍先後進攻中左所(今廈門)、金門、銅山(今東山)等地,擊敗金門遊擊盧毓英、福建總兵官俞咨的進剿。時值福建地方大旱,尤以漳、泉為甚、沿海饑民及無業者競往投靠,勢力日益強盛,官兵不能敵。

天啟年間(一六二六~一六二七年)

因鄭芝龍海商集團的著力經營,晉江縣安平(今安海)港進入全盛時期,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最大的海上私商貿易港口。

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

九月,鄭芝龍接受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招撫,率部降明,任海防遊擊。此時,鄭芝龍有部眾三萬餘人,船隻千餘艘。

崇禎三年(一六三○年)

荷蘭殖民者又佔據澎湖,不時進犯漳、泉、廈。

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

閩南大旱,饑民甚眾。鄭芝龍在熊文燦支援下,召集漳、泉災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海船運到臺灣懇荒定居。在臺灣歷史上,鄭芝龍是組織大規模移民的第一人。

崇禎六年(一六三三年)

七月,駐台荷蘭侵略軍侵犯廈門,福建巡撫鄒維璉委鄭芝龍為前鋒,于九月在澎湖大嶼、金門料羅擊敗荷軍。

崇禎八年(一六三五年)

五月,鄭芝龍在廣東沿海擊潰劉香老海上武裝集團。至此,海上各股武裝集團均為鄭芝龍所統一,海舶不得鄭氏令旗,不能往來。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富可敵國。

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

大參曾櫻、福建總兵鄭芝龍重建開元寺大雄寶殿,殿柱悉易以石。

崇禎十二年(一六三九年)

西班牙殖民當局對呂宋華僑進行第二次大屠殺,有一.二萬名華僑被害,死者大多是福建漳泉人。此後至清朝期間,西班牙殖民者共進行五次大屠殺,數萬名福建華僑被害,其中有不少泉州人。

崇禎十四年(一六四一年)

夏,鄭芝龍商船二十二艘由晉江縣安平港直抵日本長崎,占當年開往日本的中國商船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二點六八。

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年)

二月,明朝大臣、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洪承疇(南安人)在松山兵敗被擒,後降清。

同年,南安人張六角、林隆、安溪人吳少子、戴厚等各聚眾數百人起義,以青巾為號。

同年,泉州雨水如血。

 

清(西元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

順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年)

閏六月,明唐王朱聿鍵在明朝官員鄭芝龍、鄭鴻逵、黃道周等的擁立下,在福建即帝位,建號隆武。封鄭芝龍為平虜侯、旋晉平國公;鄭鴻逵為定西侯,旋進定國公。

八月,隆武帝召見鄭芝龍長子鄭森,嘉其文武才略及愛國精神,賜姓朱,改名成功,授禦營中軍都督,儀同駙馬都尉。自此,世稱其為“國姓爺”。

十月,鄭成功生母田川氏從日本歸住晉江縣安平鎮。

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年)

五月,洪承疇向清征南大將軍多羅貝勒博洛提出招降鄭芝龍的建議,與招撫福建的兵部右侍郎黃熙胤寫信勸送芝龍降清。

六月,清軍進軍福建,鎮守仙霞關的鄭鴻逵聞訊逃竄。八月,鄭芝龍盡撤水軍回晉江安平,有船五六百艘。

九月,清多羅貝勒洛統兵占福州。不久,興化、泉、漳諸郡縣相繼被清兵佔領。

同月,博洛遣泉州紳士郭必昌持書往安平招撫鄭芝龍,許以閩粵總督。鄭芝龍不顧鄭成功苦諫,於十一月十五日北上福州降清。後被挾持上京,授精騎呢哈番。

十二月,鄭成功、鄭鴻逵、鄭彩各率所部入海抗清。

順治四年、南明永曆元年(一六四七年)

二月,清固山韓岱率兵突襲晉江縣安平。鄭芝龍北鄭芝豹、鄭芝鵬“斂其眾,挈家資、子女於巨艦,棄城泊外海”。鄭成功母田川氏“拔劍破腹而死”。清軍入城大肆淫掠。鄭成功在浯嶼聞訊急揮師救援。清軍見“船隻塞海”,即棄城退回泉州。鄭成功在安平及金、廈建立抗清基地。

四月二十四日,鄭成功部將林順于晉江永寧一帶招兵。清固山韓岱聞報突襲永甯,鄉民死難者二千四百餘人。尚有逃于水關溝者,恰逢暴雨,水流入溝淹死甚眾。史稱“陷城洗街”。
八月,鄭成功與鄭鴻逵合兵進攻泉州,在桃花山大敗清提督趙國詐,追至城下,圍城月餘不克,分別退回安平和金門。

同月,永春知縣潘際昌橫徵暴斂,永春民眾奮起反抗,聯合大田縣林良部眾于十二月初三日攻破縣城,殺潘際昌及訓導胡萬鑒。

九月,南安莊廷、張益率義軍萬餘人攻佔德化縣城,殺知縣黃璜。翌年正月,清右路總兵馬得功率率兵重占縣城。

順治六年、南明永曆三年(一六四九年)

正月,明鄭鴻逵複泉州。

四月,清廷調馬得功充泉州總兵官。

同年,永春縣蓬壹人林日勝及侄林興珠,西雙坑人林忠,介福人鄭世雄與鄭世英等各聚眾數千人回應鄭成功抗清。先後攻克永春、德化、尤溪、大田、永福(今永泰)等縣部分地區。後於順治十三至十四年兵敗降清。

順治八年、南明永曆五年(一六五一年)

三月,福建巡撫張學聖乘鄭成功赴粵勤王,廈門一帶兵力空虛之際,率軍攻廈門。鄭成功聞報率兵回援。鄭鴻逵把金門所部交鄭成功統領。鄭成功聲威大振,部眾達四萬人,整編為左、右、前、後、中五軍,自為中軍。

四月,鄭成功重要部將施琅(晉江人)投清。

十二月,鄭成功接受參軍馮澄世關於“修書與日本通商,下販呂宋、逼羅、交趾等國“的建議,以晉江縣安平為主要貿易港口,通貿日本等國。

順治九年、南明永曆六年(一六五二年)

五月,清水師犯廈門,鄭成功令陳輝督水師迎戰,兩軍遇于崇武,清軍戰敗,棄船登岸逃跑。

九月,清固山額真金礪率領萬餘騎兵拄紮泉州,會同福建提督楊名高軍隊赴漳州解圍。

順治十一年、南明永曆八年(一六五四年)

九月十七日,清廷派內院學士葉成格、理事官阿山為特使到晉江招降,許以漳、泉、潮、惠四府安插鄭成功所部。歷經數日,鄭成功拒降,談判破裂。

十二月,鄭成功部攻漳州,守將劉國軒獻城歸降,漳屬各縣皆下。此後,鄭軍又攻下泉州所屬各縣,清廷大震。

順治十二年、南明永曆九年(一六五五年)

二月,鄭成功在廈門設吏、戶、禮、兵、刑、工六官,對其控制區實行管理。三月,改中左所為思明州,並將其部眾分鎮統制,設陸軍七十二鎮、水軍二十鎮。

三月,清廷命鄭親王世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率三萬滿漢兵入閩,攻伐鄭成功。

四月,鄭鴻逵拆晉江安平城牆石料修築東石、大盈、前埔等要塞以及白沙城,作為鄭成功退守金門、廈門的前壘。

六月二十六日,泉州開元寺僧木庵(晉江人)應其師隱元禪師之召,率弟子慈岳、喝禪等人由晉江安平港啟航,東渡日本助師弘法,為日本黃檗宗第二代祖師。

六月,清軍前鋒進逼安平。鄭成功令全師退守金門、廈門。撤退時,將安平眷屬和家資盡移往金門,毀府第,墜鎮封存,並令部將黃昭撥船接應當地“願相從者”,“悉渡金、廈兩島居住”。

秋,清軍攻複泉屬各縣,鄭軍南撤沿海。

同年,清廷厲行“海禁”,規定沿海不准片帆下海。

順治十三年、南明永曆十年(一六五六年)

正月,晉江、惠安、南安等地大雨雪,永春、安溪、德化等地大雪,低地積雪厚五尺。

四月,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水師出泉州港遇風暴,鄭成功部乘勢進擊,清軍大敗。

四月,清軍進入安平,焚毀安平市鎮及型厝、西垵、皇恩、後庫等村莊。安平港再次遭到嚴重破壞,從此廢棄閉絕近三十年。

順治十四年、南明永曆十一年(一六五七年)

六月,南安水頭人、臺灣通事(翻譯)何斌奉荷蘭駐台長官揆一之命,到廈門要求與鄭成功通商。何斌建議鄭成功收復臺灣,回台後即為鄭成功籌集軍餉、描繪入台航道詳圖。順治十七年,何斌再次到廈門向鄭成功獻入台海圖,建議鄭成功進取臺灣。

九月,明永曆帝冊封鄭成功為延平王,永曆十三年六月冊使抵達廈門。

順治十五年、南明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年)

五月,鄭成功在廈、金誓師率大軍北伐。七月,到達舟山與明右僉都禦史張徨言會師。八月在浙江羊山海面遇颱風,移師舟山休整。

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十三年(一六五九年)

五月,鄭成功再次率領師北征,從海道入長江,佔領鎮江、蕪湖等四府三州二十四縣;七月包圍南京城。因戰略上的錯誤,又受清總督郎廷佐約期投降的欺騙,連戰失利,被迫退回廈門。至此,鄭成功的北伐宣告結束。

同年,提督馬得功、興泉道葉灼棠、知府陳秉直依關東式改造泉州府城。因形肖鯉魚,故稱“鯉城”。

順治十七年(南明永曆十四年、一六六○年)

三月,清安南大將軍達素率兵至泉州。四月,清兵攻晉江圍頭被阻。五月,清兵襲廈門。鄭成功在海上大敗清軍水師,達素兵敗逃回泉州。

同年,佛像雕塑師範道生(晉江人)應隱元禪師邀請,赴日本長崎為福濟寺、興福寺、崇福寺等雕造佛像,對日本“黃檗文化”作出貢獻。

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

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令其子鄭經率領部分軍兵守思明(廈門),鄭泰守金門,率領將士二萬五千人、大小戰艦三百五十多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進軍臺灣。翌日到達澎湖。

四月初一,鄭成功大軍抵臺灣鹿耳門,直入禾寮港登陸,擊潰駐島荷軍的反撲,包圍赤嵌城。初四,赤嵌城荷軍守將描難實叮獻城投降。

四月初七,鄭軍進攻臺灣城(今台南市),荷軍總督搶揆一負隅頑抗。鄭軍圍城九個月,荷軍缺水、缺糧、傷亡慘重,揆一遂派人向鄭軍乞降。

八月,清廷頒佈遷界令,強迫閩、浙、粵等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裏,片板不得下海,違者處死。泉州府沿海一帶被夷為廢墟。

十月初三,鄭芝龍及其子孫家眷十一人被清廷殺于北京柴市。

十二月十三日(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鄭成功在赤嵌城接受荷蘭總督揆一投降,從而結束了荷蘭侵略者在臺灣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

同月,鄭成功令諸水陸提鎮搬遷家眷入台;翌年正月重申前令,嚴格執行。

同年,南安水頭人沈全期隨鄭成功軍隊赴台,制藥行醫濟世,被臺灣同胞稱為“醫祖”。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

五月初八日,鄭成功病逝於臺灣東都,時年三十九歲。子鄭經嗣延平王位。

同年,安溪縣駟嶺林木棍從臺灣帶回芒果種苗,在其家鄉洋美種植。安溪芒果由此發展。

康熙二年(一六六二年)

六月,鄭經族叔鄭鳴駿及子率所部自金門入泉州港降清;駐南日、崇武等地的原鄭成功部將也相繼降清,官兵總計萬余人,、船隻三百餘號。鄭經軍事力量大受影響。

十月,清靖南王耿繼茂、福建總督李率泰發兵攻金廈兩島。由馬得功、鄭鳴駿軍隊及荷蘭船隊出發泉州港向金門進攻,施琅、黃梧率隊出海澄港攻廈門。鄭經部隊寡不敵眾,金、廈失守。鄭經退守銅山(今東山)。

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

三月初九,泉州九虹並見。

三月,鄭經率師離銅山入臺灣。奉命斷後的黃廷、周全斌在雲霄、漳浦降清。自鄭經掌權以來,鄭軍降清部隊達十萬之眾,戰船九百號,宿將精銳十去七八。

六月初六和二十六日,惠安、南安、安溪、永春暴風雨,水驟漲,城中市肆廬舍傾圮無數,淹沒溺死甚眾。

八月十六日,荷蘭兵艦十艘、番兵千余人抵晉江安平港,擬聯合清軍,從圍頭出發攻澎湖。

十月初旬,慧星出現,經月乃消。為泉州歷史上首次記載慧星出現。

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年)

五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師攻台,至澎湖水域,颶風大作,各船飄散不能相顧,損壞甚多,不得已而返。此後施琅被調入京,攻台之事暫擱。

八月,陳永華輔佐鄭經開發臺灣經濟,興辦教育,使臺灣經濟、文化迅速出現轉機。民心趨向安定。

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

六月,清廷遣刑部尚書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英至泉州,商議招撫鄭經事。七月,興化知府慕天顏入台議和,未果。

康熙九年(一六七○年)

鄭軍安守臺灣,海峽幾年無戰事,泉屬沿海“界禁”漸寬,開始有人到界外耕種、捕魚、販運。

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年)

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叛清,執總督范承謨,控制種府縣。鄭經應耿精忠之約,率軍西渡大陸,佔領廈門。

六月,鄭經與耿精忠失和,相繼攻取同安、泉州城、漳州城和廣東的潮州。

九月,耿精忠遣提督王進率步騎三萬進攻泉州,至惠安肆行焚掠。鄭經命劉國軒統兵迎戰,王進退屯楓亭。十月,劉國軒在塗嶺打敗王進,追至興化城下,大勝而歸。

同年,鄭經部相繼攻取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諸縣。

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年)

正月,耿精忠遣使入泉州與鄭經修好,雙方約定以楓亭為界,“有事相援,無得侵伐”。

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年)

四月十六日,晉江大水,民畜溺死甚多。德化大雨,溪水暴漲,沖西南門入城,平地水忽出,瞬息淹屋,水退死屍枕藉;環山崩裂,山頂水湧如泉,半月始乾涸。永春大水,民死者無數。

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

二月,清甯海將軍喇哈達複占泉州。鄭經聞訊,棄漳州入廈門,分兵守晉江東石、蚶江、祥芝及惠安崇武、獺窟沿海等地。至六月,鄭經趁三藩之亂佔領的泉、漳、邵、汀、興五府之地相繼失守,損兵二萬多,在大陸沿海僅存廈門島及廣東惠、潮兩地。

三月十九日,龍溪縣人蔡寅自稱“朱三太子”反清,率二百餘人夜襲泉州。隨後在泉、之地裕餉,和議再次失敗。

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

四月,蔡寅率數千人包圍安溪縣城,後清援軍到,乃撤走投鄭經。

六月,劉國軒分兵屯泉州桃花山,連營東嶽廟,直逼清源山,並攻奪洛陽橋。

七月初四,劉國軒攻入惠安縣城。同月又攻同安,清都統雅大裏退入泉州城。國軒遂圍泉州城,攻南門,城墜四十餘丈。清兵築短牆以守,相持兩月。國軒水陸並進,攻南京,殺守將;又攻安溪不克,轉攻永春、德化。

八月,清閩浙總督姚啟聖、平南將軍賴塔率軍分水陸四路援泉州,相繼重占惠安、南安、同安。鄭軍也從永春、德化退兵,泉州圍解。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

正月,清廷在福建沿海重行“遷界”,趕逐百姓重入內地,於沿海二十至三十裏靠近水邊險要地方添設炮臺、築造小寨,防範鄭部隊。

二月,分守惠安沿海的鄭經水師五鎮蔡沖調趁回廈門之機,駕船入泉州降清。

同年,由於清廷的經濟封鎖和姚啟聖的招降活動,鄭氏集團在金門、廈門的統治受到瓦解,士氣動搖。至年底,鄭軍有五個陸鎮和五個水鎮約十萬余官兵降清。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

正月,清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率舟師大舉進攻金門、廈門。鄭經戰敗,率諸將回臺灣。

二月,萬正色進攻惠安崇武、秀塗。鄭經駐崇武部將朱天貴、林升率水軍船三百餘艘迎戰,被萬正色擊沉二十多艘,撤往銅山澳。

五月,鄭軍水師朱天貴部兩萬餘人、船三百餘艘獻銅山降清。沿海諸島複歸清有。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

正月二十八日,鄭經病逝臺灣承天府。

二月,馮錫范與鄭經弟鄭聰等共謀,殺死鄭經長子鄭克臧,擁立鄭經次子鄭爽嗣位。

同月,清廷准許遷入內地的沿海百姓回祖籍地,但仍嚴禁邊民通鄭軍。

六月,清廷派右都督施琅往福建,並任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加太子少保,以“專征臺灣”。原水師提督萬正色改任陸路提督。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

六月十四日,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從銅山出發進攻澎湖。至二十二日,澎湖守將劉國軒力戰敗潰,率殘部逃回臺灣。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領官兵自澎湖啟航到達臺灣,鄭克爽投降,清統一臺灣。

十月初六日,施琅派船遣送鄭克爽、馮錫范、劉國軒等並眷屬由臺灣至泉州。後劉國軒隨鄭克爽至北京,鄭克爽受封正黃旗漢軍公,劉國軒授天津衛左都督總兵。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

八月二十四日,康熙皇帝敕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后”。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禦書香帛到泉州廟致祭。康熙五十九年,欽定春秋二祭。媽祖信仰在中國沿海及海外更加廣泛傳播。

九月,康熙皇帝下旨解除海禁,允許“百姓製造半截五百擔以下船隻,出海貿易、捕魚”。自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開始的海禁至此結束。

同年,清廷設立閩海關(福建海關),管理對外貿易和徵收稅等事務。泉州府屬設立海關口館近十所,即:南門外口館、法石口館、安海口館、東石口館、馬頭山口館、廈門口館、廈門港口館、劉五店口館、鼓浪嶼口館、排樓門口館、隸屬閩海關管轄。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

鑾儀使林興珠(永春人)率福建藤牌兵隨都統彭春赴黑龍江收復被沙俄侵略者佔領的雅克薩城,戰功卓著。

康熙三十九年(一七○○年)

康熙帝遣官護送鄭成功及子鄭經兩柩歸葬南安縣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置守,建祠。

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

泉州人陳賴章到臺灣貿易,約人開墾大佳臘(臺北盆地)之野,為開闢臺北之始。

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年)

移居臺灣的晉江人施世榜,招集失業農民墾殖彰化東螺平原,建東螺堡,築八堡圳水利工程。

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

春,地方官賑災不曾施及百姓,泉州一帶民眾聚集千人搶奪糧食,逃奔山中。福建陸路提督藍理率兵“進剿”。此事驚動康熙皇帝,隨即下令停止“進剿”,派大臣前往招安,並將任意扣留朝廷賑災糧的藍理職治罪。

同年,漳平陳五顯等率農民起義武裝二千餘人攻永春、安溪、德化,後被官兵擒殺,起義失敗。

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

清廷宣佈嚴拿偷渡臺灣之人。

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

清文淵閣大學士、安溪人李光地將康熙皇帝賜贈的“紅稻”品種在湖頭栽培獲得成功。此後,該稻品種推廣民間,在安溪全縣以至閩南一帶播種。

同年,清廷下令禁止與南洋貿易。泉州海商受到嚴重打擊,沿海走私貿易隨之增多。

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年)

四月,臺灣朱一貴起義,泉郡騷動。六月,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晉江人)率兵鎮壓。

五月,永春陳洛、鄭堅聚眾在天湖岩暴動,以回應臺灣朱一貴起義,遭官兵鎮壓而失敗,並被捕送省城殺害。

同年,清廷禁商人販米出海,從浙江糴米三萬石,海運貯廈門及漳、泉諸府。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

五月,清廷撥江西米十五萬石運閩備賑;七月,又議准從臺灣運米十萬石存貯邊海地方,以解福、興、泉、漳四府人多地少缺糧之需。

八月二十二日,蘇祿國王巴達爾·烏德·丁一世(漢譯名丹漢米母拉律林)委任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十二人前來中國朝貢,抵達晉江石湖港。

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

清廷從閩浙總督高其倬之請,廢除關於南洋貿易的禁令,福建福、興、漳、泉、汀五府開禁放洋。但禁止留居外洋這之人回籍。

同年,改澎湖巡檢司為澎湖廳。

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

南安縣石井人、大海商鄭運錦納官中憲大夫,在家鄉建中憲第,俗稱九十九間,占地七千七百八十平方米。

同年,晉江知縣唐孝本在泉州城內百源庵、承天寺、奉聖鋪和鐵爐鋪建正音書院四所。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

在晉江縣安海設立戶部稅館,名鴻江澳。

同年,設泉州船廠,修造水師戰船,當年承修四十八艘。

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

南安縣在十七都羅溪鄉(今羅東鎮)分設縣丞署。

雍正十年(一七三四年)

清廷採納重臣鄂爾泰建議,准大陸居民攜眷入台。

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

升永春縣為直隸州,轄德化、大田兩縣。

同年,雍正皇帝頒發“上諭”訓戒漳泉民間械鬥。

同年,安溪旱稻品種“佘粟”由閩浙總督郝玉麟推廣種植。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安徽巡撫陳大受下令各州縣採購引種。

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

清廷複禁大陸居民私渡臺灣。乾隆五年,又嚴禁移居臺灣的大陸居民攜眷入台。

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

晉江人莊有恭殿試第一,後官至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同年,泉州知府王廷諍、晉江知縣李永書及泉州士紳,再建督學試院(即貢院、考棚)於集賢鋪(今鯉城區政府所在地)

乾隆五年(一七四○年)

荷蘭殖民者在巴達維亞城製造“紅溪慘案”,屠殺華僑萬余人,其中不少是晉江人。

同年起,安溪縣堯陽茶商開始出洋到東南亞、日本和臺灣、港澳地區經銷茶葉。

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

泉州沿海居民從晉江安海、東石等處下海偷渡臺灣日熾。清廷為嚴禁偷渡,在各出海口嚴厲清查,加強防範。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

清廷准許移居臺灣的大陸居民攜眷入台,為清廷嚴禁偷渡政策實行以來的第二次弛禁。

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

晉江縣旅居菲律賓華僑楊大成,任蘇祿國副使來中國訪問,被清廷逮捕並流放黑龍江服苦役。

同年,泉州大疫,至翌年秋乃止,死者無數。

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

清廷下令關閉寧波、泉州、松江等對我上通商口岸,規定“夷船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貿易”。

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

永春知州杜昌丁聘請永福人黃任編修《永春州志》。

同年,晉江名醫吳亦飛在泉州城內桂壇巷制范萬應神曲。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

泉州知府懷蔭布主修《泉州府志》告成。此為僅存的兩部《泉州府志》之一。

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

設置石獅分縣,以晉江縣氶孫象治移駐石獅,帶管安海。至乾隆三十五年,石獅縣丞移駐安海。

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

十月,清廷再次嚴禁福建、廣東居民赴台。從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開始,清廷幾禁幾弛,但都阻擋不住大陸居民臺灣的浪潮。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

開放晉江蚶江港與臺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掛驗巡防,督催台運及近轄詞訟”。欲渡台者,由通判衙門給照,禁止偷渡。

同年,惠安獺窟、下垵、崇武船隻開始通台貿易。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

泉州陳邦光及地方紳士發動募捐,遷建臺灣鹿港龍山寺,全寺占地一千六百餘坪(約五千三百平方米)。其格式仿照泉州開元寺,磚石、杉木等建材皆由泉州批運,並延聘泉州名匠往台興建。

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年)

正月,閩浙總督常青派援兵數千人分三路入台鎮壓林爽文起義,其中一路由福建陸路提督任承恩統兵兩千由晉江蚶江渡鹿港。

五月初七日,安溪移居臺灣鄉民在臺北市萬華(古稱艋甲)動工興建臺灣最大寺廟之一——清水祖師廟,供奉由安溪清水岸分靈的清水祖師。

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

開放臺灣八裏岔(淡水河口),與晉江蚶江及福州五虎門對口通航。

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

八月十五日,惠安北部山腰、前黃、普垵、鐘厝、葉厝田地被大海潮沖塌一千八百七十五畝,後改築鹽埕一千五百九十五畝,自此山腰開始曬鹽。

同年,南安水頭人黃謙著《匯音妙語》,為研究泉州方言的一部韻書。

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

泉州教育普及,書院、社學、義學、私塾遍及城鄉,生童數量之多居全省前列。

同期,德化陶瓷業進一步發展,從業人數達二.七萬餘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該縣生產的葛布、水紗布亦外銷至呂宋等國。

嘉慶十年(一八○五年)

蚶江海防通判鄭奎建造蚶江海防官曙,次年竣工。鄭奎自撰碑文,樹碑於官署內,即為著名的“對渡碑”。

嘉慶十至十一年(一八○五~一八○六年)

懸掛西班牙國旗的鴉片走私船“安那.菲利克斯”號在晉江奸人的帶引下,駛進泉州港販售鴉片。

道光初(一八二一~一八二二年)

泉州府屬各縣制訂嚴禁鄉民販賣鴉片的鄉規民約。

道光一至二十年(一八二一~一八四○年)

南安縣嶺兜村宋江戲藝人與漳州竹馬戲藝人組成“合興班”(亦稱“三合興”),突破專演宋江戲的局限,吸收部分戈陽腔、昆山腔和微戲的劇碼及表演藝術,形成泉州新劇種——高甲戲。

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

英國鴉片販子詹姆士·子子地臣派一艘二百噸位的帆船到泉州販賣鴉片。

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

惠安後海村回族航商郭用錫父子捐銀二千兩助建文峰書院兼考棚。次年,道光皇帝詔書嘉獎,授“樂善好施,父子恩榮”的匾額一面。

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

泉州府人口增至二百五十二萬一千六百三十九人,為歷史上第二次高峰。

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

英國鴉片商分別駕“約翰.比加爾”號和“詹姆西亞”號船到泉州灣和福州銷售鴉片。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

泉州鹿港郊商人捐資合鑄大鐵鐘,上鑄有四十六家商號名稱,成為研究泉台關係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

英艦一艘到大墜洋面遊七,被駐紮晉江縣蚶江、石湖的清軍開炮擊退。

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

三月,閩浙總督鄧廷楨奉命暫駐泉州辦理海防。

七月,英艦侵犯廈門。泉州灣兩岸沿海一萬一千三百○七鄉組織民兵十萬抗擊英艦侵犯晉江、惠安沿海。

同年,夷船停泊漳、泉海口走私鴉片。晉江、惠安沿海一些鄉村的鄉民多以“通夷販煙為業”。

同年,泉州人傅偉主持臺北士林芝山岩文昌祠義學,對推動臺灣北部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較大作用。

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

八月,英國侵略軍佔領廈門。晉江、惠安、南安沿海各地鄉紳積極辦團練,加緊備戰,保衛家鄉。

同年,晉江人丁拱辰撰成《演炮圖說》。于道光二十三年修定為《演炮圖說輯要》,插圖一百一十幅。這是中國近代第一部詳盡介紹西方軍械技術和火炮火藥製造常識的專著。

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

晉江生員倪人俊在安海倡建育嬰堂,收養棄嬰。至一九四九年,共收養二萬一千五百○四人。

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

英、法、西班牙、秘魯、澳大利亞等國殖民者開始從廈門掠賣“契約華工”出國當苦力,其中大多是泉屬各縣貧困勞動者。

道光二十八年(一八四八年)

永春縣豐山村陳應謀開始經營為南洋馬門甲華僑帶書信銀錢回國的“水客”業務。

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

新加坡永春籍華僑陳金聲籌資在天福宮西側興建啟蒙學館崇文閣,後改為崇福女校。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又捐資購地創辦萃英書院,開新加坡華文教育先聲。

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年)

七月,福建全省實行保甲制度。

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年)

二月初十日,美國“豬仔船”羅伯特·包恩號從廈門拐運四百一十名華工去加州三藩市,其中載明祖籍為泉屬晉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五縣的共二百○七名。途中華工嘩變,打死船長、大副、二副及水手多人,強制轉航臺灣。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

四月初六日,閩南小刀會在同安灌口起義,隨後佔領漳州、廈門、同安、安溪等地。

四月十五日,晉江三合會首領、東石人蔡儉回應小刀會起義,率從千余人佔領安海。八月攻泉州府城,未克。後失敗被捕遭害。

四月,紅錢會首領林俊率數千人在永春金峰山起義,先後攻克德化、永春、永安、大田、尤溪、沙縣、仙遊等七縣,圍攻延平、興化、泉州三府城及南安、惠安二縣。咸豐五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林俊為烈王,紅錢軍成為太平軍的一個組成部分。

四月,邱二娘、林杯領導惠安西部農民在筆架山高明王宮起義。義軍活躍在惠安、仙游、晉江等縣邊境配合紅錢軍。

五月,臺灣副使呂大升護送琉球貢使由北京至福州,旋到泉州招募兵勇五百名渡台鎮壓嘉義農民起義。

夏,南安羅東人潘榜、潘宗達在羅溪、爐內發動農民起義。八月,潘宗達率軍配合紅錢軍攻克仙遊縣城,殺知縣黃曾惠,改仙遊縣為興明縣,宗達出任知縣。三個月後,清軍反撲,義軍主動撤出。

同年,清廷令福建巡撫王懿德、禦史陳慶鏞(泉州人)辦理“團練”,鎮壓農民起義軍。

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

年初,總兵鐘寶三率官兵五千人包圍退守永春鼎帽頂寨的林俊紅錢軍。三月八日夜,寨內糧草被安溪練總李維霖收買的內奸焚毀,林俊被迫放棄帽頂寨頂寨退守南安爐內一帶。

四月二十四日,邱二娘與胡熊率義軍進攻惠安縣城,泉州府派兵赴援,未克退走。

十一月,閩北紅錢會首領黃有使在永春州被捕就義。

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

五六月間,由於叛徒出賣,邱二娘在惠北後坑被捕,緊貞不屈。六月十四日,被禦史陳慶鏞在泉州南校場淩遲處死。年僅二十二歲。

六月初八日,紅錢會林俊部潘宗達攻下尤溪縣城,殺死知縣金琳。

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年)

英國長老公會牧師杜嘉德從廈門乘坐“福音船”到晉江縣安海傳教,為近代基督教傳入泉州府之始。

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年)

四月,林俊、潘榜、潘宗達義軍圍攻南安縣城及泉州城,未克而退。隨後,林俊揮師北上,欲與入閩的太平軍會師。七月二十一日,在順昌縣仁壽鄉仁壽橋被地方團練擊敗身亡。

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

二月,清廷蠲緩福建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三十二府縣所屬被兵地方新舊額賦。咸豐十年三月蠲免。

同年,晉江安海民眾搗毀英國長老公會住所,歐打傳教牧師,阻止傳教士傳教。

咸豐十年(一八六○年)

晉江縣小興源村吳永詩、吳永寮兄弟創建打城戲班(俗稱師公戲),延聘提線木偶藝師教戲,進行民俗法事活動。

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

永春知州陶綬錦以辦案為名,下鄉肆行勒索,被西向鄉民殺死。事發後株累甚眾。

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

英國長老公會牧師嘉德自安海到泉州城南門外橋尾街傳教,信者甚少。次年,杜嘉德再度到泉州傳教,屢遭人石擊。

同年,興泉永道尹周凱發佈告示刻立石碑,“官民人等,毋得阻撓”外國人傳教,“倘敢不遵,一經差役拿案,定即按律嚴辦,決無寬貸”。

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

永春劉光居、南安謝險聚眾據鶴山寨起義,活動於永春、德化、大田之間。閩浙總督左宗棠派興泉永兵備道朱明亮率湘軍入永春鎮壓,屢遭失利。永春知州周式濂用反間計繡殺劉光居;謝險走脫,後被友人出賣,在福州被捕殺害。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

六月,在永春州城隍廟東設立稅厘局,徵收“厘金”。吏役欺淩百姓,激起民憤,上場民眾進行抗捐鬥爭,縱火燒毀稅厘局。興泉永兵備道朱明亮率湘兵入永春“剿辦”。八月十八日,湘兵圍攻上場堡,殺戮數十人,堡被毀;社山、東山、石鼓等村顏姓亦受株連,廬舍被毀幾盡,數百百姓被害。

十月,英長老公會牧師杜德在泉州南街頭新花山設教堂,遭人放火焚毀和搶劫。由於駐廈英領事出面交涉,泉州知府沈桂榮出示佈告嚴禁騷擾教會,晉江知縣王佩罰肇事者白銀四百○八元賠償教會損失。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

西班牙多明我會教士從廈門到泉州傳播天主教。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該會神甫斯拉賓·莫牙(華名任道遠)來泉州主持天主教,在花巷許厝埕建教堂。

同年,英國倫敦公會教士施約翰到惠安縣城傳教。次年在惠安城隍口購地建教堂,同治八年九月開堂佈道。

同年,安溪茶苗始由鄉民攜帶傳入臺灣栽培。

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

泉州海防廈門分府張貼告示:嚴禁販賣華工。規定“此等拐販一旦抓獲訊實,釘架處死,父兄鄰右知者不報,一體連坐。”

同治九年(一八七○年)

美國美以美公會(即衛理公會)派傳教士從福州到永春、德化佈道。

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

晉江縣安海鎮洋垵鄭灶、鄭貞兄弟創辦鄭順榮批館,辦理華僑遞寄銀信業務,為福建省最早開辦的民信局。

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

仙遊人徐際祿在泉州創辦太同煙鋪,生產太同牌香煙絲,遠銷臺灣和東南亞各地,成為泉州煙絲加工業第一大戶。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

原太平天國輔王楊輔清逃亡海外歸來,在晉江縣被叛徒馬融出賣,被捕後就義。
同年,美國安立甘公會(即聖公會)從福州派傳教士到德化縣城傳教。

光緒元年(一八七六年)

清廷准許內地百姓渡台開懇。

同年,旅日華僑周起謙在泉州城裏南嶽街家中開設紡織手工業工廠,設有木紡織機十余台,織造毛巾、襪、土布,為泉州設備較完整的近代紡織手工業之發端。

同年,晉江安海與廈門始有小火輪航班。

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

基督教英國長老公會泉州堂會成立。翌年,泉州官紳將南街新花山左右四家店屋租給教會,並准許在新花山拓地建南街禮拜堂。

同年,泉州紳士在花橋亭慈濟宮設立泉郡施藥局,為貧苦人施醫贈藥。

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

基督教英國長老公會在晉江安海教堂內開辦義塾,不久定名為鑄英小學堂,成為泉州府屬第一所教會學校。

光緒六年(一八八○年)

英國長老公會杜嘉德、倫敦公會餘傳書、美以美公會李瑪利分別創辦南安豐州教會學堂、惠安時化小學(初為義學)、德化道德女校(後更名育英小學)。至十九世紀末,外國教會在泉州府屬先後創辦二十餘所學校。

同年,南安洪梅人黃培松(祖籍安溪尚卿)中武狀元,授花翎頭品侍衛。

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

年初,英國長老公會派傳教士、醫生顏大辟到泉州,在南街新花山設立施醫佈道處。次年,在泉州連理巷購地創辦惠世醫院(今福建醫學附屬第二醫院前身),顏為院長,並在該院開設西醫講習所,傳授西醫技術。此為西醫醫療技術傳入泉州之始。

同年,泉州第一家照相館在塗門街講武巷開設。

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

六月,在泉州南門聚寶街開設電報局,隸屬津滬電報總局(後改名中國電報總局)管轄。利用滬粵電報線路開通泉州—福州、泉州—廈門、泉州—龍溪(今漳州) 三條直達明線電報電路。此為泉州電報之發端。

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

陳浴波在打錫巷口開設泉州首家西藥房“辟仁堂”。

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

近代鼠疫由廈門傳入惠安縣崇武及南安縣石井。次年染及晉江縣,數年後波及泉州府各縣。

同年,英國長老公會醫生顏大辟到永春街尾租用民房開辦永春醫館。光緒十九年,在真武殿(今儒林村)購地建永春醫院,光緒二十一年建成遷入。

光緒十六年(一八九○年)

英國長老公會在泉州城裏驛內埕創辦培黃女校(初為蒙學堂),為泉州城區首所教會學校。同年,清廷舉辦特別會考。晉江二十九都前頭(今池店鄉錢頭村)人吳魯高居榜首,授翰林編修,為科舉時代泉州最後一名狀元。

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

八月初二日,德化縣因官場鹽價增加,陳拱、陳眾兄弟率眾三百餘攻佔赤水鹽館、稅局,殺鹽吏。初四日,攻德化縣城,焚毀東嶽廟鹽稅兩局。初六日,進佔縣衙。永春知州劉朝縉為此被革職。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率兵鎮壓,陳拱、陳眾兵敗被害。

同年,泉州開元寺和尚超塵、圓明組建僧道合夥的大開元打城戲班。

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

晉江東石王記經營的航運業開始向南洋群島發展,直航新加坡、馬來亞、泰國、緬甸、印尼等國。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

天主教在泉州花巷創辦啟明女校,旅菲華僑教徒陳光純負責辦學經費,並獻出私人居屋為校舍。神甫斯拉賓.莫牙任校長,光純長女陳慈義(修女)主持校務。此為天主教在泉辦學之始。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

惠安縣的基督教倫敦公會與天主教西班牙多明我會各自色結地方封建勢力,發生大規模械鬥,焚燒對方教堂,一些教徒無辜傷亡,持續二十年之久,經縣署和地方紳士多次調解,方才平息。

同年,駐廈門的日本教大穀派(東教)遣教士到泉州傳教,並於開元寺後(今西隅小學內)建教堂,名“大日本真宗大穀派本願寺布教所”。

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

惠安縣鼠疫流行一百三十多個自然村,死亡六千一百六十一人。泉州城也流行鼠疫。

同年,泉州開明人士黃摶扶、黃謀烈、吳桂生、曾振仲、陳仲瑾等人,發起創辦花橋善舉公所,施醫贈藥、平、發給貧民度歲錢米、施棺、緊急救濟等慈善事業。

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

南安碼頭人、旅菲僑胞劉亨賭在菲律賓獨立戰爭中屢建戰功,被菲總統授予準將軍銜。

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

原設在泉州的海防廳移置廈門。

同年,泉州基督教徒李春冰在南街玉犀巷口開設聖教印書館,採用新式印刷設備承印基督教會的聖經、聖詩,兼營其他印刷業務。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年)

四月,臺灣抗日志士高扁(祖籍安溪縣)偕賴乾等人從臺灣回歸大陸,在安溪與長泰交界處聚眾起義,聲稱“反官不反民”,活動于安溪、長泰、華安、同安邊境,聲勢頗壯。光緒
三十一年,高扁為安溪知縣謝金元招撫,改名高義,後成為閩南民軍頭領之一。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年)

三月,英艦四艘入侵晉江縣梅林海面,被提督程恩高率水師擊退。

同年,英國長老公會又在泉州西街裴巷創辦惠世女醫院,並附設護士學校。

同年,晉江華僑林登、林允柱等創辦永寧行實小學堂,為泉州華僑直接在家鄉興辦新式學堂之始。

同年,南安縣美林人、新加坡僑胞林路,在新加坡以中華傳統建築工藝建成高達二百多英尺的維多利亞紀念堂,在當地引起轟動。

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

泉州知府金學獻籌辦泉州府官立中學堂(又名泉郡立中學堂),延請翰林陳啟仁、李清琦經辦,址設泉州東街左侯祠。翌年春招生開學,學制五年。進士黃謀烈、黃摶扶為正副總辦。此為泉州府第一所中學校。

同年,安溪縣知縣謝金元改考亭書院為官立安溪學堂,首創泉州府屬官辦新式學堂。

同年,惠安籍華僑、牧師鄭聘廷將新加坡基督教青年會閱覽室改辦為“星洲閱書報社”,啟發華僑的民族意識。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三月一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特頒發“旌義狀”。

同年,英國倫敦公會醫生兼傳教士陳和禮在惠安縣城創辦仁世醫院,並招收學生,培訓醫師。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

二月二十七日,在泉州大隘門內開設泉州府郵局,隸屬廈門郵政總局管轄,宣統二年(一九一○年),劃歸福州郵務總局管轄。開闢泉州—福州和泉州—廈門兩條主要幹線郵路。發往國內外郵件由輪船發運福州、廈門中轉。至年底,泉州府屬各縣及安海、法石等地相繼開設郵局或郵政代辦所。

同年,晉江東石塔村蔡氏因劉氏修建祠堂,為“風水”之爭而引發在規模封建械鬥。這場械鬥以十一都一些鄉村雜姓聯盟與大姓蔡、洪惡鬥,持續六年之久,涉及二百多個鄉里,三百六十餘人無辜慘死,傷者不計其數,財產損失不可算計,釀成震動海內外的“都蔡洪冤”。後來知府李增蔚親臨督辦,追捕雙方罪魁禍首斬頭示眾;金井旅菲歸僑陳增斜獻銀三千元撫恤雙方傷亡,事態才告平息。光緒三十四年,泉州知府勒石禁止,立碑于劉氏祠堂口。

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

九月三十日,開設永春州郵局。

同年,英國長老公會安禮遜在泉州平水廟邊(後遷花棚下)創辦培元中學。此為基督教會在泉州府最早創辦的中學。

同年,黃摶扶倡辦清源種茶公司,得富僑黃奕住等人投資,在清源山墾辟茶園,引種武夷山、安溪等地水仙、觀音、奇蘭等良種,又創制茶廠,精製清源茶。“宋樹”名牌清源茶參加美國人在菲律賓舉辦的嘉年華會,獲金質獎章。

同年,安溪蘆田人、華僑林輅存集資十二萬元,開設寶華制瓷廠。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

五月,泉州百姓開展抵制美貨運動,揭露美國“虎標”麵粉摻毒罪行,提倡國貨。泉屬商人集資新辦的機器麵粉廠及作坊三十餘家,共達一百三十多家。

七月初三日,晉江、南安、安溪、德化大水災。洪水由安溪、永春奔瀉而下,石壟水文站洪峰流量達九千立方米/秒。南安東西溪兩岸村莊被淹沒,莊稼損失無數。當日又有地震、海潮,晉江下游溪流受阻,泉州城內一片汪洋,為百年所未遇。

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年)

春,中國同盟會福建分會派許卓然到泉州組建地方組織。

同年,永春僑胞鄭安邦與華僑集資創辦永春州中學堂于梅峰書院。此為泉州地區華僑捐辦中學堂之始。

同年,南安官橋人、旅菲僑胞蔡淺在家鄉建成由不得十三座漢式大厝組成的建築樓,占地二十餘畝,大小房間四百多間。

同年,永春醫院院長馬士敦(英國人)從英國購進十千瓦直流發電機一台,用八馬力柴油機拖動發電,供該醫院照明及X光室用電,創泉州地區發電照明之始。

同年,清廷責令閩浙總督崇善對保護歸國華僑不力,而至華僑回鄉屢遭搶劫的南安知縣譚子俊、安溪知縣袁英麟等五名官名,分別案情從嚴懲辦。

同年起,在海外參加中國同盟會的泉籍華僑盛九昌、蔣以麟、郭治齊、莊漢民、陳清機等先後回泉州開展革命活動。

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年)

春,創辦惠安縣官立學堂,以原螺陽書院為校舍。

九月九日夜九點,泉州地震,床榻震動,椽柱屋樑折而作聲,城東角屋宇傾頹,牆垣倒壞。逾時又微動。震中在泉州海外。

同年,泉廈商人集資創辦太和輪船公司,先後購置木殼輪船數艘。泉州始有輪船航運。

同年,泉州商會成立,進士林羽中鶴任會長。址設泉州打錫巷考棚內。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

進士黃謀烈等在泉州西街象峰巷開設晉記織布局。

同年,黃摶扶、洪裏仁等發起組織農務會,研究農業技術改進,會址設於崇正書院,並在錫仔山創辦農事試驗場。

同年,泉州商人吳鑒、楊合式等人合資創辦八閩輪船公司,購置載重七百多噸輪船“建昌”號,經營客貨運業務,川走於泉州、福州、溫州、寧波、上海等地。

同年,南安縣碼頭人、旅菲僑胞吳記藿獨資創辦詩阪、詩鼇兩所小學堂。

同年,惠安縣基督教會創辦時化幼稚園,為泉州府最早的幼稚園。

同年,晉江縣上浦旅菲華僑王則棋帶回一部摩擦電影機和西洋黑白影片數部,連映三天,轟動一時,為電影傳入泉州府之始。

同年,泉州提線木偶戲班蔡慶元應南洋僑胞之邀,率班到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演出達數月之久,深受僑胞歡迎。此為泉州提線木偶戲出國演出之始。

同年,美國安息日會由長泰縣人郭子穎傳入泉州城內,先後在花巷和通政巷設會所。

宣統元年(一九○九年)

十月,泉州教育會成立,推舉進士黃謀烈、黃摶扶為正副會長,有會員一百七十二人。

同年,泉籍印尼華僑郭治齊、吳瑞玉、吳昆元、吳達瑞等人奉同盟會之命,同泉州革命党人王雨亭、王吉甫等創建共和實進會,在泉州奎章巷設立秘密機關,進行革命活動。又有歸僑蘇松柏等聯絡一些人在泉州成立統一黨和進步黨革命組織。

同年,德化縣赤水格錦溪書院改為德化官立師範講學所,為泉州地區第一所獨立辦學的師範學校。

宣統二年(一九一○年)

晉江、南安兩縣交界處之陳、蔡兩姓發生大規模械鬥,雙方死傷達數百人。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

元月,廣西革命党人蔣某到晉江安海協助陳少寶、楊丙等人組織“革命軍”,準備在八九月起事。

夏,旅居印尼華僑桂瑞芳攜帶《圖存篇》(即鄒容的《革命軍》)、《喚醒國魂》等革命書籍回晉江安海,並由其子桂華山及同學繕寫百餘份,在街上張貼,進行革命宣傳。

四月間,泉州革命黨人十一人在清源山賜恩岩召開秘密會議,由許卓然主持,著重討論光復泉州計畫。

九月初,泉州革命黨人在小開元西隅學堂召開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中國同盟會泉州分會,推選蔣以麟為會長,黃中流為副會長。同時,泉州地方紳商倡組保安會,進士林羽中鶴、吳桂生為正、副會長,並建立保安隊武裝組織。

九月十七日晚,晉江安海革命軍及民眾二千多人圍攻清都司衙門、汛防營所,搗毀分縣署、厘金局。分縣丞吳會英逃走。革命軍貼出告示,宣佈安海光復。

九月二十一日,惠安縣宣告光復,知縣曹士元逃匿泉州城。

九月二十八日(陽曆十一月十八日)上午,泉州同盟會員在府衙、縣衙、協台衙門舉行光復典禮,泉州和平光復。

十至十二月,泉州光復後,革命党人葉青眼帶領敢死隊和學生軍進入泉屬各縣,宣傳革命、安撫軍民。福建軍政府委派省事宋淵源為閩南宣慰使南下相與配合,安溪、永春、南安等縣隨之易幟光復。

十一月十五日,德化縣蘇億回應辛亥革命,在葛坑美洋祭組織保安會,入會者三千餘人,提出“平定穀價,開富戶糧倉濟民”的口號。

同年,在晉江下游建成福建省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樑——順洲橋,為二孔跨徑七米的肋形拱橋,全長十八米、寬八米。

同年,馬來西亞華僑顏穆聞投資銀元三萬元,興建永春北石空種植公司,又聘請工程師勘察永春鉛坑煤礦。

宣統間(一九○九~一九一一年)

廈門英美煙草公司派人到泉州推銷洋煙,在泉州設立代銷行十九家,每月銷售洋煙達一千箱上。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