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市歷史沿革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市歷史沿革

史前、前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史前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袁寶印,二○○二年五月在晉江深滬海邊金嶼村發現十三塊古人類生產石片後遺棄的石核——脈石英,其中部分已經過加工,呈刮削器形狀的片石。脈石英為石英的一種,質地較脆,邊沿鋒利,古人類就利用硬物敲碎脈石英,從中挑選碎片,略為加工,作為切割動物肌肉、野獸皮的工具。

二○○二年八月份,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黃慰文研究員,應邀到晉江深滬鎮,進行現場考察。他發現這些奇特“石塊”所處的地層保存完好,未受破壞;認為晉江深滬出土文物的地層,與廣西百色舊石器遺址時代相當,其地質年齡也應距今八十萬年左右,但是由於晉江地處沿海,也許時代會偏年輕一些,從而確認地層的年代約為八十萬至五十萬年前,從而把原來認為的“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在今泉州土地上就有人類聚居生息”的考古發現向前大大推進。黃慰文指出:“這是第一次在我國東部海岸的海邊地層裏發現舊石器,是早期人類活動留下的證據,這表明當時人類活動範圍已拓展到海邊。這對我們開拓古人類研究思路很有幫助,我們應該把視野從內陸,從河谷地帶,從山洞逐漸轉向海岸。”

二○○二年十二月九日,由袁寶印、黃慰文、施建生組成的小組對深滬鎮海岸開展進一步調查,在圍頭至石圳一帶,又陸續發現了六處地層中埋藏有人工石製品的地點,採集標本三十六塊。

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在北京舉行的評審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在晉江發現的這批石製品是經過人工加工的石製品,據此可以推斷晉江海岸地帶是古人類活動比較頻繁的場所,而且極有可能是東南沿海舊石器遺址。

二○○三年三月十三日,他在該地考察時又從紅土層中找到了第十四塊古人類生產石片後遺棄的石核——脈石英。該塊脈石英呈不規則多邊形,直徑十五公分,重達十多公斤。

距今三至一萬多年前,是地球冰川時期。當時臺灣與亞洲大陸直接相連,古人類活動不受臺灣海峽限制。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劉志成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在豐澤區東海鎮石壁村洛陽江西岸、南安豐州廟下村、石獅石湖塔南面山坡上等沿海地區的紅土層,陸續發現了一百多件距今一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晚期的燧石質刮削器。此發現,將泉州的人類開發史大約向前推進六千年。袁寶印研究員指出,這些一萬多年前舊石器,與二○○二年在晉江深滬灣出土的八十至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發現地點都在泉州沿海村莊的紅土層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延續關係,都對研究舊石器時代東南沿海古人類活動有很大幫助。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叢書.泉州》載,泉州開拓較早,新石器時期,泉州先民(閩越族)已使用石器工具,掌握了種植水稻、紡織、陶器製作等技術。

一九九九年以來,石獅市博物館在石獅市祥芝鎮採集到一千五百多件從臺灣海峽打撈出水的古生物化石。

據一九九九年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報告,在這些古生物化石化石中,發現一支完整的“古人類右肱骨化石”。經鑒定確認,證實是距今約一.一萬年至二.六萬年更新世晚期臺灣海峽晚期智人右肱骨化石。賈蘭坡教授將其命名為“海峽人”。

實地調查查明,這件人類化石是在臺灣海峽中線以東打撈到的。一起打撈出的還有哺乳動物化石熊、鬣狗、狼、古菱齒象、野馬、四不像(糜鹿)、野豬、梅花鹿、水牛以及龜類和鳥類等 十多種。

這件古人類肱骨化石以及哺乳動物化石組合的出現,剛好與晚更新世最後一次冰期的盛期相吻合。當時由於氣溫降低和海平面大幅度下降,臺灣海峽絕大部分成為陸地,使大陸的人類與哺乳動物可以方便進人臺灣島。

二○○五年,中科院與福建省考古隊專家再次從中發現一塊“海峽人右脛骨化石”,年代與一九九九年發現的“海峽人左肱骨化石”接近。此外,還發現了古人類利用動物骨骼製造工具的證據以及在動物骨骼上進行人工打砸、刻畫的現象。

此次鑒定還發現,石獅採集到的臺灣海峽動物化石的種類為二十七種,物種覆蓋寒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動物。其中發現一件猛獁象臼齒化石,臺灣學者也曾在澎湖海溝發現猛獁象臼齒化石,經比較基本屬於同一種類,證明了大陸物種遷徙臺灣的事實。

海峽人化石的發現,為閩台原始人類行為、體質特徵、遷移方式的研究和文化對比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以科學依據證明史前臺灣海峽與祖國大陸連為一體的事實。

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劉志成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在豐澤區東海鎮石壁村洛陽江西岸、南安豐州廟下村、石獅石湖塔南面山坡上等沿海地區考古發現,一萬多年前泉州進入人類開發史。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叢書.泉州》載,泉州開拓較早,新石器時期,泉州先民(閩越族)已使用石器工具,掌握了種植水稻、紡織、陶器製作等技術。

一九五六年,廈門大學林惠祥教授帶領考古實習隊,在永春五裏街附近小山上,採集到石器八十二件,按形狀可分為十五類。其中陶器三十五件,最珍貴的是印紋陶大甕一件,質硬中等,色灰紫無釉,表面印小方格紋,口小腹大,有手捏和旋抬狀。陶器內壁,印有粟粒和穗稿紋。其稻粒、稻稿和現在的相象。還有陶紡輪八件,陶網墜十七件等。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晉江流域的閩越族先民,已知種植水稻,也會織布,過著半漁獵半農耕的生活。

 

前秦

夏、商兩代,今泉州地理區劃屬揚州。

西周,今泉州為七閩地。出現關於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今泉州屬越國地。居住在這裏的閩越人擅長造舟航海,“以舟為車,以楫為馬,”“水行而山處,”過著漁獵農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西元前三○六年)前後,越亡,今泉州屬楚地。

《山海經》載:“閩在海中。”《周禮.夏官.職方氏》雲:“掌天下之圖……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漢.鄭玄注《國語.鄭語》“閩,蠻矣”時說:“閩,蠻之別種也;七,周所服國數也。”七閩部落是被稱為蠻的南方民族。七閩的分佈地域甚廣,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以及廣東東部潮梅一帶和浙江舊溫、台、處三府屬。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注“閩”一詞說,閩是“東南越,蛇種。”即七閩是蛇圖騰的氏族社會。

一九九五年三月三日《泉州晚報》報導:“日前,南安豐州董埔村農民開採石窟的道路時,挖掘到古代青銅農具銅錛三件、銅斧一件……出土的三件銅錛呈大、中、小序列,大者長十八公分,刃寬七.二公分;小者長八.六公分,刃寬五.二公分。三件銅錛均為凹形銎瓦體弧刃式,背部拱起,略呈圓條形,飾有箍紋及雙圓紋。出土的銅斧為長方銎直體弧刃式,長十一.四公分,刃寬四.四公分,銎部飾箍紋。……這批青銅農具造型規整,工藝精美,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一九七四年,南安市水頭鎮大盈發現一批青銅器及玉器,上限溯至西周,下限延至春秋時期,相當於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四○三年。這批青銅器及玉器,以兵器和佩飾為主,造型紋飾和中原出土的略同,可見已受到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

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今福建全省包括泉州均屬越國地其土著居民統稱百越族。百越族土著擅長造舟航海,“水行而山處,以舟為車,以楫為馬,往各飄然,去則難從”(《越絕書》),過著漁獵農耕的生活。

戰國時期,越族入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周赧王九年(西元前三○六年)前後,越與楚作戰,越王戰敗被殺,國亡于楚。今泉州屬楚地。“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大約就在這個時期,越王族航海入閩。《讀史方輿紀要》引林諝《閩中記》雲:越亡于楚後,其子孫徙居越遷山(今福建長樂縣東北十五公里)。越族入閩之後與七閩土著發生融合,並在閩中傳播吳越和中原文化,百越中獨立一支——閩越族由此形成。當時,泉州與中原尚沒有建立有效的行政關係。

 

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立閩中郡,今泉地歸之,為閩越族酋長無諸所領。

《史記.南越尉陀列傳》:“閩越千人。”先秦時整個閩越人口稀少,泉州亦然。

秦始皇二十五年(西元前二二二年),秦王朝派大將王翦統大軍“南平百越”。

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立閩中郡。閩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閩中郡轄地與七閩基本相同(實際上它還包括了今江西鉛山縣)。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稱今泉地“秦屬閩中郡”。

《史記.東越列傳》載:“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無諸、搖雖降為君長,但仍留在閩中,秦沒有像對南越那樣派守尉令長治閩。秦立閩中郡只是名義而已,並沒有實施統治。

秦末暴發農民起義,無諸率兵由閩中北上,閩越軍隊跋涉關山,深入中原,參加中州的農民起義和楚漢戰爭達八年之久。

此時中原漢人開始進入泉州。

秦始皇二十九年(西元前二一八年),越叛,秦始皇派屠睢率五十萬大軍進平嶺南。

秦始皇三十二年(西元前二一五年),又有任囂、趙佗擊越,謫戍五十萬守之。秦始皇為鞏固南越,還派軍徙吏隨帶家眷奴婢遷往南嶺。《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雲,時“尉佗使人上書求無夫家者三萬為士卒補衣”。林惠祥《中國民族史》說,秦始皇開五嶺,隨帶婦女以去。《漢書.高帝紀.下》也記載曾移中原之民於南方:“前時秦徙中縣之民南方三郡,使與百粵(越)雜處……南海尉佗……甚有文理,中縣人以故不耗減。”其中的一支,在福建地區“與越雜處”。

《史記.南越尉佗列傳》雲,秦末陳勝、吳廣起義、項羽、劉邦逐鹿中原,時主帥任囂、趙佗恐禍及自己,遂興兵絕道,南方與中土于此無陸路可通,秦兵難以返鄉,只好就地安居。

 

漢高祖五年(西元前二○二年),無諸被封閩越王,領閩中故地,都東冶。今泉地屬閩越國。

始元二年(西元前八五年),設立冶縣,隸屬會稽郡。今泉地屬冶縣。後改屬會稽南部都尉的侯官縣。

秦漢時期,我國東南沿海廣大地區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內居住著百越之一的閩越族。

閩越族善於駕舟和水上船行,歷史上以舟楫文化發達聞名。《漢書.嚴助傳》曰:“(閩)越方外之地,斷發文身之民也,以處溪穀之間,篁竹之中,習于水鬥,便於用舟。”

閩越人生活居住以船為家,這種房屋可稱之為船屋。《太平寰宇記.泉州風俗》有載:“泉郎,即此州之夷戶,亦日遊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種類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結廬海畔,隨時隨徙,船式頭尾尖高,當中平闊,衝破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了烏船。”

漢.高祖五年(西元前二○二年),“(越王勾踐)後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漢高帝複以搖為越王,以奉越後。東越閩君,皆其後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搖被封閩越王,領閩中故地,都東冶(今福州)。今泉地屬閩越國。

高祖和惠帝時(西元前二○六年~西元前一八八年),嶺南地區已從中原輸入鐵器和牛、馬等。呂後時(西元前一八七年~西元前一八○年)下令:“毋予蠻夷、外粵(越)金鐵田器、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漢書.南粵傳》)。說明外粵當然包括泉州,已從中原引進鐵制農具和大牲畜。

西漢.武帝.建元六年(西元前一三五年),因閩越國不斷舉兵侵百越,漢興師問罪,廢除閩越王封號,並先後封兩王(越繇王與東越王)以共領故閩越國地。

漢.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年),統治閩越的東越王.餘善反漢,漢武帝派朱買臣兵出四路入閩,滅了閩越,殺餘善,改封越繇王為東成侯,閩越國從此結束。《史記.東越列傳》載,漢廷還採用秦代遷徙六國豪強的策略,以“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書.嚴朱列傳》亦雲:“東越餘善反漢,殺二千戶,被遷四萬人。”

漢.昭帝始元二年(西元前八五年),遁逃山谷未遷的閩越民自立冶縣,隸屬會稽郡。今泉地屬冶縣。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載:“漢屬會稽郡。”

冶縣建立之初,戶口不及一萬,主要集中在閩東和閩北山區,居民結構主要是閩越遺民,還有少數南下吳(漢)人。大約從這個時期開始,分散於閩中郡各地的先秦遺民,無不紛紛掃尋找安靖之處,相聚到此時已入煙稀少且又富庶的泉州一帶,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開發泉州。

當時的泉州一帶,對先秦遺民來說有四點優勢:

一是政治環境理想。潮汕、興梅一帶土著因未遭遷徙,仍不時作亂,波及漳州,而泉州一帶僅存失勢的閩越遺民,無法形成氣候,對漢人無從構成威脅。

二是社會環境適宜。潮汕、興梅和漳、泉,歷史上均屬七閩地,居民結構和社會背景相同,遷居何地都能習慣。

三是道路早已相通。漢文帝時,南海王.織叛亂,閩越王.餘善出兵助漢攻打南越,兵至揭陽。由此可知當時水陸交通早已不成問題。

四是泉州天然優勢。泉州一帶地理上依山傍水,既便于農耕,也便於漁牧,是休養生息的天然場所。

會稽郡管轄範圍太廣,後分設東、南二部都尉。東漢時,泉地屬會稽南部都尉的侯官縣。

東漢.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東吳·孫策攻佔會稽南部都尉,賀齊入閩。

從西元前八五年(西漢.始元二年)設立冶縣到西元一九六年(東漢.建安元年),曆三百多年,閩中長期安靖,與外界少有戰事紛爭,這不僅使住在泉州的秦(漢)人得到相對獨立的發展,同時還促使不少中原和江東漢人進入閩東、閩北並與逃遁山林複出的閩越人交融。朱維斡《福建史稿》統計,東漢末福建戶數已發展到十萬戶左右,經濟、社會達一定規模。

東漢.建安十三年(二○八年),東吳孫權第四次進軍福建,吳軍號稱二十萬,一部分吳軍留下佔領開發。

 

三國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三國.吳,屬建安郡。”

從東漢.建安元年(一九六年)開始,至三國.吳.太平二年(二五七年),東吳六二年中 五次出兵平閩,閩中方歸東吳。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二六○年):會稽南部都尉改為建安郡,析侯官縣地置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為本地設縣置治之始。轄今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區和廈門市、莆田市。今德化縣仍屬侯官縣。

 

兩晉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晉屬晉安郡。”

西晉.太康三年(二八二年):析建安郡地置建安、晉安兩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漳州四市地,縣治在今豐州鎮,屬晉安郡;分晉安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併入南安縣。時晉安縣有戶三千八百,人丁二至三萬人。

在此之前,泉州地區是朝廷鞭長莫及之處,偶有戰事也都集中在閩北、閩東,東吳入閩,戰火也只波及閩江周圍。因此入閩移民逐漸佔據了整個閩南地區,並且同化融合這一帶的閩越遺民。

西晉.永嘉五年(三一一年),中原戰亂,衣冠士族南渡入閩,部分沿古南安江兩岸聚居,後改南安江為晉江。時晉安縣人丁比太康間增加一倍。

一九五三年,廈門大學考古系在南安縣豐州鎮附近石礱發現晉人食余的貝丘遺址,貝丘中尚有他們留下的瓷片,是晉人南遷的生活遺跡。

東晉:晉安郡各縣的人口平均約三千人(清.乾隆《晉江縣誌.卷一.輿地志.沿革》)。

一九七三年,泉州市場文管會發掘兩個東晉士族大墓,發現“部曲將印”,說明當時士族擁有佃客和部曲。

 

南北朝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宋、齊因之。”南朝.宋.泰始四年(四六八年)改晉安郡為晉平郡。

南齊(四七九~五○二年)仍為晉安郡。

南北朝梁天監間(五○二至五一九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設晉安縣(今南安市豐州鎮),管轄現在莆田、泉州、漳州、廈門四市地。今泉州地屬南安郡晉安縣。當時,晉安已有大船與南海國家通航。

陳永定元年(五五七年):在晉安郡置閩州(今福州),轄晉安、建安、南安三郡。

南北朝陳光大二年(五六八年):于晉安郡置豐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區),南安郡屬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縣,屬豐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區)之南安郡所轄。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隋平陳,郡廢,屬泉州,時泉州治閩縣。大業初,屬建安郡。”

隋開皇九年(五八九年):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大幅度地裁減郡、縣。降建安、南安二郡為縣,改豐州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歷史上始見“泉州”地名。南安郡撤銷,晉安縣改為南安縣,複置莆田縣,屬泉州,轄今泉州(除德化歸屬閩縣外)、廈門、漳州、莆田等縣市。

隋大業二年(六○六年),複改泉州為閩州。

除今福州曾名泉州外,更早天津市武清區也曾名泉州。史載:“武清,古為泉州。漢·泉州、雍奴二縣之地。”這裏說的“古為泉州”,是指漢朝以前近海邊疆的羈糜散州。直到西元前一○六年(即西漢.元封五年),漢武帝.劉徹把全國分為十三州。泉州始立為縣,這是天津地區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的建置縣。

泉州立縣時,武清地域分屬泉州和雍奴兩縣。泉州和雍奴二縣均因水得名。武清縣內古有“泉州渠”,故稱泉州。而“雍奴”也是指水澤。《水經注》雲:“雍奴,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藪甚大,東極於海。”顯然,當時的武清是個“水鄉澤國”。那時泉州的縣城在今楊村街南黃莊街的城上村。雍奴縣城先在“三角□”,即今王慶坨鎮東九公里處。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四四八年)省泉州入雍奴,此後,武清全境皆屬雍奴縣了。縣治後來又遷至今泗村店鎮的舊縣村。

隋大業三年(六○七年):廢除州治,改閩州為建安郡(閩中全境之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合併為建安郡),全閩九縣裁併為閩縣、建安、南安、龍溪四縣。南安縣管轄現在莆田、泉州、廈門三市地及長泰縣。

 

唐太宗繼位後,對州、縣大加並省,並依據山河形勢、地理區域分全國為十道。福建屬嶺南道,下轄豐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甌)。分南安地複置莆田縣。豐州下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六一八年),改建安郡為建州,今泉州為建州南安縣地。

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于南安故郡地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並分南安地複置莆田縣,屬豐州。豐州下領南安、莆田、龍溪三縣。

唐貞觀元年(六二七年),豐州撤銷,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併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今泉州屬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縣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聖曆二年,置武榮州,治南安(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三年(六七○年),(武榮)州廢,還屬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嗣聖元年(六八四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龍溪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不久,武榮州廢,三縣仍屬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聖曆二年(六九九年),複以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仍在今南安市豐州鎮。同時析莆田縣西界置清源縣(今仙遊縣),隸屬武榮州。聖曆三年州複廢,屬縣仍隸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久視元年(七○○年),又於今泉州市區複置武榮州,州治在今泉州市區,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今仙遊縣)四縣。在北隅(今中山公園舊體育場一帶,至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州衙一直在此)依雲榭築州衙,並建六曹都堂署及參軍廳,衙前辟南大街為市。不久開始在治地建城,是為唐城。

唐景雲二年(七一一年),武榮州改稱泉州,隸屬閩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今後凡稱“泉州”,即指今之泉州。南安、莆田、龍溪、清源(今仙遊縣)二縣屬泉州所轄。

唐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請析南安縣東南地置縣,以其地臨晉江,故稱晉江縣。州、縣治同地。

唐開元二十八年(七四○年),泉州城週二十裏,開南北兩門,北曰泉山,南曰鎮南。

唐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年),別駕趙頤貞開鑿溝渠通舟楫於泉州城下。

唐開元間(七一三至七四一年),泉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晉江五縣,三七○五四戶,約二十四.九五萬人。

唐天寶元年(七四二年),唐廷下詔改州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屬嶺南道,領南安、莆田、仙遊(因郡、縣同名,清源縣改為仙遊縣)、晉江四縣,時為中州。

唐天寶間(七四二至七五五年),清源郡有二三八○六戶,一六○二九五人。

唐乾元元年(七五八年),清源郡複為泉州。

唐上元元年(七六○年),清源郡改隸江南東道。

唐大歷年間(七六六至七七九年),泉州商貿繁榮,外商聚集。唐.包何《送李使君之泉州》:“雲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唐.薛能詠泉州詩:“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

唐貞元八年(七九二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樓。翌年歐陽詹作《北樓記》。

唐貞元十九年(八○三年),析南安縣西南四鄉置大同場(即今同安縣)。

唐貞元二十年(八○四年)七月,因福建觀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設萬安監。浯洲島(今金門)設牧馬區屬之。有陳淵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馬,耕稼漁鹽開始興起,人口日益蕃衍。

唐貞元間(七八五至八○四年),析永泰縣之歸義鄉置歸德場(今德化)。

唐元和年間(八○六至八二○年),泉州有三五五七一戶,二三八四○○人,由中州升為上州。

唐長慶二年(八二二年),析南安縣西北兩鄉置桃林場(即今永春縣)。

唐大和年間(八二七至八三五年),泉州刺史趙棨增開泉州仁風門、素景東西兩門,合四門,北城牆建有立候樓;又辟東街、西街通東西兩門。

唐會昌四年(八四四年),阿拉伯人伊本.考爾大貝著《道程及郡國志》雲,中國有四大海港,即交州、廣州、泉州、揚州。

唐大中十一年(八五七年),設嘉禾裏(今廈門),屬泉州。

唐鹹通五年(八六四年),析南安縣西南兩鄉置小溪場(即今安溪縣)。

唐乾符三年(八七六年),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即今長泰縣)。

唐光啟二年,王潮為泉州刺史,任內興築泉州子城,週三裏又百六十步,辟東行春門、西肅清門、南崇陽門、北泉山門。(另據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子城在羅城內,相傳唐天佑(禮字旁)三年( 九○六年),節度使王審知築。”)

 

五代

梁開平三年(九○九年),王審知建立閩國,封為閩王。王審知死後,其長子王延翰繼位,自稱“大閩國”。

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兄篡位稱帝,升福州為長樂府,立為東郡,領福、泉、建、汀、漳、鏞(將樂)、鐔(延平)七州。歸德場升為德化縣,桃林場升為桃源縣(今永春)。大同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

後晉天福三年(九三八年),桃源縣改稱永春縣。

後晉天福四年(九三九年),大同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

閩王延政天德三年(九四五年),王氏“大閩國”被南唐滅後,南唐和吳越分割建州與福州。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為南唐泉州散員指揮使留從效割據,南唐封留從效為晉江王,並改泉州為清源軍。留氏卒後,繼由清源軍統軍使陳洪進割據。莆田、仙遊二縣屬清源軍管轄。

後周顯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年),小溪場改為清溪縣(今安溪)。

 

北宋

宋代的地方政權建置。基本上承襲唐朝與五代之州、縣制。宋時的軍、州、府實為同級行政機構,州、縣以上的路,相當唐朝的道。北宋時,福建稱福建路,行政區劃為福、建、泉、漳、汀、南劍六州和邵武、興化二軍。南渡後升建州為建寧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軍,共計八個同級行政機構,故號稱為“八閩”,共轄42縣。

宋乾德二年(九六四年),清源軍改名平海軍,名義上歸兩浙西南路。莆田、仙遊二縣為平海軍所轄。

宋開寶八年(九七五年),宋滅南唐。

宋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年),宋複滅吳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順歸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納入宋朝版圖。

宋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年):劃莆田縣百丈鎮(今莆田大洋、新縣、莊邊、白沙鄉)和仙遊縣遊洋鎮(今仙游游洋、石蒼、鐘山、象溪鄉)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縣)、福清邊境的一部分地區,另置興化縣,縣治設在古邑(今仙遊遊洋)。同年,建太平軍,又改為興化軍,直屬兩浙西南路,轄莆田、仙遊和興化三縣,軍治亦設於興化縣治所在地。

宋太平興國五年(九八○年):劃德化縣九座山區(今仙遊縣鳳山、西苑鄉)歸仙遊縣轄。

宋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年),閩地從兩浙西南路分出,獨設福建路,興化軍隸屬福建路,轄縣不變。

北宋天聖十年(一○三二年),中央政府頒佈天下七府二十一州的望郡:京兆、大名、真定、鳳翔、漢中、江寧、江陵七府;兗、鄆、青、陳、許、亳、襄、鄧、孟、潞、延、秦、陝、潭、杭、越、蘇、揚、洪、泉、福二十一州,“知州府,並與三司判官、轉運使、副使一等差遣”《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七》

熙甯初(一○六八至一○七○年):四縣同巡檢寨設置於永甯裏石湖村,專管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陸路地方事務,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大觀三年(一一○九年),泉州升為望郡。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年),清溪縣改稱安溪縣。至此,泉州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

 

南宋

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年)七月,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並歸轉運使。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年)五月,複置福建(泉州)提舉市舶司。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鎮江遷置泉州。

建炎四年(一一三○年),晉江縣安海東西兩市商人因爭奪碼頭發生械鬥,榷稅官難以控制。朝廷差官臨監,始置石井鎮。朱松(朱熹之父)為首任鎮官。

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年),福建提舉茶鹽官兼領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二百間,派水軍長期駐守,並編管臺灣戶籍。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年),毗舍耶人再犯晉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稱永寧寨),駐紮水軍六十名,以為防禦。嘉定年間,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駐水軍五十名,並于永甯石湖新造軍房五十所,額定兵員三二五人。

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年),泉州城南置寶林寨,城東置法石寨,分兵守衛。

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點刑獄陳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經界。因遭權貴豪強反對,無法實行。

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在晉江縣圍頭澳置寶蓋寨,由寶林移一百二十名士兵來此守衛,節制建平、清石諸屯,加強海防。

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年),知州真德秀在崇武重建營房六十二間,駐兵三百一十名,加強海防。

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十一月,詔左翼軍受泉州節制。

嘉定末年,泉州置平戶隘(後改稱石門隘)於德化東西團,以左翼軍百人更番屯戍。

淳佑間(一二四一至一二五二年),泉州戶口增至二五五七五八戶、一三二九九四○人,為歷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為望州。

南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改興化軍為興安州。年底,興安州即為元軍所陷。

 

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元廷在泉州設立行宣慰司,兼領行征南元帥府事。

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年),元廷在泉州設置市舶提舉司。

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圖。元朝統一中國後,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設置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作為地方政權機構,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領南安、晉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縣及南、北二錄事司(以領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錄事司合而為一。同年,興安州改為興化路。

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惠安在玉埕設置鹽管勾司,管理全縣鹽務。

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年)五月,福建行省併入泉州行省。七月,徙泉州行省於隆興(今南昌)。

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十月前,又設立泉州行省,至元二十年三月併入福建行省。十月,在泉州置蒙古提舉學校官 二名。

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年),元廷令各路府、州、縣設儒學教授、學正、教諭。泉州路總管府儒學設教授、學正、學錄各一員,訓導六員;縣學設教諭一員、訓導二員。

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年)二月,再設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併入江淮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年),泉州市舶司併入鹽運司,在泉州設置福建鹽課市舶都轉運司。

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年)十二月,複置泉州市舶提舉司.

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四月,在泉州設鎮撫司、海船千戶所。

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泉州路始設陰陽學,依儒學、醫學之例,路設教授、學正各一人,縣設訓術1人,教授天文、曆算、周易、數學。

至元間(一二七一至一二九四年)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澎湖、臺灣等島嶼,隸屬泉州路同安縣。當時澎湖列島有居民一千六百餘人,貿易至者歲常數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稱。

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二月,置福建平海行中書省,“以泉州與琉球(今臺灣)相近,或招或取易得”,遂徙治泉州,轄諸州。大德三年二月罷,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一二九八年) 改泉州路總管府為泉寧府。

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年)複為泉州路,隸屬江浙行省。

元皇慶二年(一三一三年),興化縣治由遊洋遷至汀溪(今莆田新縣)。民間稱前者為舊縣(今仙游古邑),後者為新縣。

延佑七年(西元一三二○年)泉州設都轉運鹽分司,直屬戶部,專掌場灶榷辦鹽貨及批驗鹽商引目等事。元至治年間(一三二一至一三二三年),福建境內設八個路,均歸江浙行中書省管轄。興化路下領莆田、仙遊、興化三縣。

元至正十六年(一三五六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為福建設省的開始。

元至正十六年(一三五六年)複立福建行中書省,泉州路隸之。

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複立泉州分省。

元至正二十七年(一三六七年)十二月,吳王朱元璋命左禦使大夫湯和、中書平章廖永忠率領舟師二萬人從明州(今浙江寧波)航海攻克福州。湯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參政袁仁招諭興化、漳、泉諸路。

 

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稱帝,國號“明”。二月,泉州路降於明。泉州置衛指揮使司,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隸福建都指揮使司。這是明朝在泉州設置的第一批海防軍衛所。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福建全省八路先後改為福州、建甯、延平、邵武、興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為泉州府,隸福建行中書省;罷錄事司。泉州府仍領晉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縣。興化路改興化府後,屬福建行省,仍轄莆田、仙遊、興化三縣。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因朱元璋部隊駐在當時泉州府署,泉州府署(原今中山公園舊體育場一帶)便遷到當時的晉江縣學地、風雲雷雨壇及宋州東倉故址(即今東街泉州軍分區一帶)。

明洪武三年(一三七○年),明廷在泉州設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對琉球(今沖繩)的貿易。

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正月,罷福建(泉州)市舶司,嚴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貿易基本停止。

明洪武九年(一三七六年):廢除行中書省機構,各省分別設立承宣佈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揮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軍政大權,並直屬中央。布政使司下領府、州、縣。改福建行中書省為福建等處承宣佈政使司,泉州府隸之。

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年), 明廷實行防倭封海,廢澎湖巡檢司。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明廷命江夏侯周德興到福建沿海福、興、漳、泉四府經略海防。“民戶抽三丁之一充戍兵防倭,移置衛所當要害處”。改永甯寨為永甯衛,於浯洲置金門守禦千戶所,另築峰上、田浦、官澳、陳坑、烈嶼、祥芝等處巡檢司,屯兵駐守,以備倭寇。祥芝巡檢司並造司城,週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鋪六,有南北二門。始築廈門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後增設:永甯衛,福全、崇武、中左、金門、高浦五個守禦千戶所,巡檢司四十五個,築衛所司城十六座,以加強海防。

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九月,福建按察分司置三道:甯武道、延汀道、漳泉道。泉州府屬漳泉道。

明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泉州衛指揮僉事童鼎奉命督造永甯衛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廣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窩鋪三十二,門五,各建樓其上。城外濠廣一丈六尺,間砌大石,深淺不同,為東南海防重鎮。

明洪武二十九年(一三九六年)十月,福建按察分司調整為二道:建甯道、福寧道。泉州府屬福寧道。

明洪武年間(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議遷南安縣治於詩山山頭社,於山頭城建社稷壇、東嶽廟。後遷治未成。

明永樂元年(一四○三年)複設福建(泉州)市舶司。

明宣德三年(一四二八年)明廷在泉州設染局,遺址在今泉州市區東街門樓巷內。

明正統十二年(一四四七年):裁撤興化縣,其所轄之地的六個裏歸莆田縣為廣業裏,四個裏並屬仙遊縣興泰裏。

明正統間(一四三六至一四四九年)明廷在泉州設織造局。址在今泉州市區西街古榕巷內。

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年):邢部禁止福建(泉州)通琉球。

明景泰年間(一四五○至一四五六年):漳州月港民間對外走私貿易興起。在此後的一百多年間,以月港、錦江(石碼)為中心的商業港埠逐漸取代泉州港。

明成化八年(一四七二年)福建市舶司由泉州遷置福州。近四百年的泉州市舶史到此結束。

明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由於實行“禁海”,泉州經濟日漸衰落,加之倭患、瘟疫,人口降至一六九九三五人,為歷史上低谷。

明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年),複設澎湖巡檢司,派兵駐守。

明萬曆三十年(一六○二年):徙浯嶼水寨于石湖,把總沈有容重建寨城,週五十二丈,基廣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門一。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年),泉州府通判移駐晉江安海。

 

清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建立統一的清帝國,全國劃分為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二個辦事大臣轄區,共二十五個省級行政區域和內蒙古等盟旗。省下分道、府、縣三級。與府並行的有直隸廳、州;與縣並行的有廳、州。至清末,福建省共有九府二州,五十八縣二廳。清代之興化府皆隸于福建閩海道,下轄莆田、仙遊二縣,直至清朝滅亡。

清順治七年(一六五○年):鄭成功駐兵廈門。

清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廈門置思明州。

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年):思明州廢。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臺灣府治。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清廷設立閩海關(福建海關),管理對外貿易和徵收關稅等事務。泉州府屬設立海關口館十所,即:南門外口館、法石口館、安海口館、東石口館、馬頭山口館、廈門口館、廈門港口館、劉五店口館、鼓浪嶼口館、排樓門口館,隸屬閩海關管轄。

清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台廈廳。

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

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改澎湖巡檢司為澎湖廳。

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臺灣府改為臺灣道。

清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在晉江縣安海設立戶部稅館,名鴻江澳。

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南安縣在十七都羅溪鄉(今羅東鎮)分設縣丞署。

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升永春縣為直隸州,並劃德化、大田屬之,與泉州府同屬興泉永道。

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設置石獅分縣,以晉江縣縣丞孫象治移駐石獅,帶管安海,至三十五年(一七七○年),石獅縣丞移駐安海。

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正式開闢蚶江港與臺灣鹿港對渡,設海防通判于蚶江,“掛驗巡防,督催台運暨近轄詞訟”,欲渡台者由通判給照,禁止偷渡。

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

 

民國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四月:析同安縣嘉禾裏(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九月升思明府,旋廢。

一九一四年:思明府改名廈門道。

一九一五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

一九二五年:廈門道廢。

一九三三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時屬“興泉(泉海)省”。

一九三四年七月:分設第四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

一九三五年十月:縮並為第四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四九年八月至十一月:除金門縣外各縣相繼解放,成立福建省第五專區,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泰、德化、莆田、仙游、金門、同安十縣。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現市區莊府巷二十四號。

一九五○年三月:改為泉州專區,十月稱晉江區。

一九五一年:從晉江縣析出城區和近郊建縣級泉州市。

一九五五年:改為晉江專區(德化縣一九五○年劃歸第七專區,一九五一年再歸晉江區)。

一九五六年:增轄福清、平潭、永泰、大田四縣。

一九五八年:劃出同安縣歸廈門市。

一九五九年:劃出福清、平潭、永泰三縣歸閩侯專區。

一九六三年:劃出大田縣歸三明專區。

一九七○年:劃出莆田、仙遊縣歸莆田地區,同時同安縣劃入晉江地區。

一九七一年:稱晉江地區。

一九七三年:同安縣複歸廈門市。

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晉江地區,設省轄地級市泉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市府設在原公署所在地——市區莊府巷二十四號。

一九八七年:析晉江縣四鄉鎮置省轄縣級石獅市。

一九九二年:晉江撤縣設市。

一九九三年:南安撤縣設市。

一九九四年:鯉城區析置豐澤、洛江區。

二○○○年:惠安縣析置泉港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