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泉州歷史文化概述州

作者:陳泗東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州歷史文化概述

我國在歷史上有三個泉州:一個在河北通縣,《漢書.地理志》說漢代置雍奴、泉州二縣。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四四六年)並泉州入雍奴,這個北方的泉州就被歷史遺忘了。一個是今福建福州,《隋書》載:“陳置閩州,仍廢,後又置豐州。平陳,改曰泉州。”及後改名福州。一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故鄉泉州。《福建通志》說,“唐景雲二年(七一一年)以武榮州為泉州,州治今泉州也。”從此今泉州地域就在閩南確定下來。但當時武榮州的州治設在今南安縣豐州鎮,唐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才移到清源紫帽之間、晉江北岸的今泉州的位址,所以泉州古城已有一千二百六十六年的歷史。

隨著唐代以後閩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繁榮,泉州的轄區屢有變化。唐代北起莆田,南至龍溪,幾乎包括閩中和閩南。不久和漳州分治,北宋初又與興化分治,據《島夷志略》載,澎湖“地隸泉州晉江,至元間立巡檢司”,所以宋元以後臺灣又屬於泉州轄區,泉州管了晉、南、惠、同、安、永、德七縣。清康熙間升臺灣為府,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劃出永春、德化置永春州,所轄只餘五縣,而同安縣還包括今廈門市和金門縣。辛亥革命後廈門從同安分治,地位上升,但歷史上仍和泉州關係很大。我今天所講的泉州,並不僅指今泉州市境,而是指古泉州,也即是約等於今晉江地區(按:一九八五年晉江地區改為泉州市)的轄地的古泉州。

從千年來泉州的遷治和城市建設來看,州治呈現出由西而東,由北而南,向海發展的特點。北宋謝履有詩:“州南有海浩無窮”,海是泉州的生命線。從物產來看,泉州雖山海並論,但有個主次,主是海。歷史上泉州曾是國際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今天依然是我國重要僑鄉,離開海就談不上這些特點了。

為敘述方便,我試解釋幾個泉州的別名來說明泉州的自然概況與歷史沿革。

溫陵,這是一個形象概括泉州地形氣候的地名:《晉江縣誌》說:“地處高阜,其氣獨溫。”《南安縣誌》說:“泉州氣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溫陵之稱。”唐詩人韓翭稱泉州氣候,“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泉州府志》說:“郡有山川,非特供登臨覽眺已也,其磅礴鬱壘之氣,可以興霖雨而降一方。”一些有名的古泉州人,常以溫陵自稱,如北宋泉州開元寺高僧戒環,稱溫陵禪師;明代進步思想家李贄,自稱溫陵居士,均載之史籍。亞熱帶丘陵地帶的泉州,我們可以發揚這方面的山海優勢,提供發展農業、交通、旅遊等多方面的有利條件。溫陵之名,始于唐代,林蘊于長慶元年(八二一年)所撰《泉山銘》已出現這個名稱。

因為是丘陵,五代時這裏已“耕破雲山千萬重”,“青山幾處茗旗香”(詹敦仁詩)。而“銅鐵瓷器,遠販番國”的情況早已“每歲造舟通異域”了。礦產的銅鐵瓷土,經濟作物的桑茶糖果,海產的漁鹽之類,都成為我們的生活之源。

因為是亞熱帶氣候,所以四季常青。泉州的自然景觀可以“青山、綠海、紅壤、白石”八字概括之。襟山帶海,景象壯麗,很有旅遊價值。

“刺桐”,這是由泉州海交史發達而成的一個別名。史稱泉州五代環城植刺桐,故名刺桐城,簡稱桐城。其實唐代早有種植。刺桐在春末夏初開花,紅色燦爛,唐代詩人陳陶稱泉州為“海曲春深滿郡霞”、“紅樹南看見海涯”。當外國商船于夏初隨南風開進泉州時,外商首先看到這樣一個紅彤彤的城市,印象極深,於是叫泉州為“刺桐”。宋元時代的外國人遊記,如馬可.波羅、伊本巴都他等,都稱泉州為刺桐;此名早已馳譽世界了。南宋溫州狀元王十朋知泉州,以“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之句,描述泉州山川城郭的特色。刺桐,歷史上是舉世公認的泉州的市樹。

“鯉城”,這是代表泉州歷代城市建設演變情況的別名。泉州在唐開元年間已有城牆,曆唐末、五代,其城為方形,有四個城門,即現在所稱的東西南北四個鼓樓遺址。北宋初向東西拓城,城形似葫蘆,故稱“葫蘆城”。宋、元、明又多次拓城及修城,泉州形成為一個有七個城門的城池,其中南面拓得最大,南門數次遷移。現在俗稱東、西、南、北、新、土、水等七個城門,即是當年古城的規模。

《泉州府志》載:“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又以形似,名鯉城。”這就是鯉城名稱之由來。從時間來說,數次拓城,到明初才形成鯉城的局面,鯉魚城是明初才出現的名稱。從建築材料來說,唐、五代是土城,宋代是磚城,元代是磚石互間,到明代中期才全部易石,泉州便成為一座屹立于東南濱海的宏偉石城了。

此外,泉州還有“清源”、“泉南”等別名,就不一一細說。

泉州是個千年古城,文化之源遠流長,實非一言所能盡。解放前泉州人自稱“富、漂、通”三字,實是一句形象語言。老一輩的泉州人說:“第一富、李五公;第一漂、陳三郎;第一通、陳紫峰。”泉州經濟富裕,代表人物是明初獨資增高洛陽橋三尺的李五;李五即李俊育,是個大海商。泉州人物漂亮,代表人物是南宋時相傳與潮州黃五娘談戀愛的陳三;陳三名麟,字伯卿,行三,其兄陳梓,官廣南運使,是管經濟的大官。泉州的文章通順,代表人物是明代理學家陳紫峰;紫峰名琛,字思獻,明正德間進士,官江西提學僉事,是死後從祀孔子廟堂的理學家蔡清的高徒。

以“富、漂、通”來概括泉州特點,似乎不大科學,但頗能傳神。我們說,作為國務院公佈的我國第一批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泉州,它有四大特點:

 

一、泉州是我國東南沿海的文化發達、人才輩出的古城

清初理學家、宰相李光地說:“泉在前代,文章科名為天下蔚,學者談說,至今豔之。……夫泉僻處濱海,為九州之裔末,然虛齋(蔡清)以經解,錦泉(傅夏器)、晉江(李廷機)以制舉業、李贄之橫議,天下皆靡然宗之。則豈非世道學術之高下,占諸泉而可知歟”(《榕村全集》卷十四《重修泉州府學記》)。李光地這句話,可以和南宋朱熹稱泉州“滿街都是聖人”互相印證,說明泉州千百年來,文化興盛。

清初南安雪峰寺高僧釋如幻說:“閩南多勝刹,唐宋以來皆國王大臣為木雲護,宅舍捐產,動以億萬計”(《瘦松集》卷四《送清公長老住夕陽真寂寺序》)。如幻的這句話又與朱熹“此地古稱佛國”互相印證,說明泉州有宗教聖地的“泉南佛國”之名,其來久矣。

明代泉州人李光縉在萬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曾把閩粵兩省的風土民情作對比說:“(閩)民足智好訟,君子尚儒,小人務耕,習詩書而嫻於禮,有鄒魯風。……冠帶衣履,粵士一之,閩士十之”(《景璧集》卷一《賀方伯慕雲管公奏最敘》)。認為福建當時的文風超過廣東,智力資源很豐富。李這番話是以泉州為代表而言的。

泉州文化從唐代開始發展。當大曆元年(七六六年)之時,經濟是富庶的,人們卻不注意文化,以致“猶未以文進學者,滿門終安豪富,寂寞吾裏(泉州),曾無聞人”(林蘊《泉山銘》)。經過歐陽詹、林藻等發奮學習,結志攻關,“不四五年繼踵登第,天下改觀,大光州閭,美名馨香,鼓動群產。三十年內,文星在閩,東堂桂枝,折無虛歲。”就此文化昌榮。歐陽詹首倡學術的功勞甚大,難怪泉州人至今猶有追思。他的經驗我們必須學習。

試從歐陽詹中進士的唐貞元八年(七九二年),到清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年)的近一千年間作統計,單晉江一縣的文武進士(宋朝加特奏名,資格和進士相同)的人數就為一七八八人;平均唐代九科中一人,北宋每科就中八人,南宋十五人,明代四人,清代三點五人。其中紹興六年(一一三六年)一科中了三十人,造中國歷史上一個縣一科中進士人數之多的最高紀錄。我們並不認為中了進士才算有學問,那只是人才資格的一種標誌,由此可推其他舉人、秀才以及讀書人的人數之多了。沒有考上資格的讀書人,迫于生計不得不從事勞動,這一大批有文化的勞動者,就是泉州歷史文化藝術創造者的主力了。在上述進士中有狀元六人,榜眼十七人,探花三人,這是尖端分子。從各個朝代平均每科中進士的人數來看,說明泉州文風最盛在南宋,而南宋同時是泉州經濟最盛之時,經濟高潮與文化高潮的一致性,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

泉州人在二十五史入傳者有三百一十九人,文學家歐陽詹,科學家蘇頌、曾公亮,政治家李光地,軍事家俞大猷,民族英雄鄭成功,思想家李贄、蔡清等是其中最著名的。

僅在宋代泉州人的各種著作,見諸《泉州府志》的即有二百一十八部之多,其中如曾公亮的《武經總要》,記錄了世界上第一個火藥配方,對科技的貢獻巨大。

現存的文物是古代歷史的見證,是歷史文化的寶庫。泉州歷史文物眾多,僅泉州市轄區統計,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個(開元寺、清淨寺),省級六個(洛陽橋、聖墓、老君岩、石筍、瑞象岩、彌陀岩),市級四十個,樹立保護標誌的六十八個。新發現有重要價值的文物如府文廟是南宋的木構建築,天后宮是明代的木構建築,碧霄岩是元代的石雕等,都有待提高其保護級別。如此眾多的現存文物,證明泉州歷史文化的豐富多彩。(林少川按:誠如陳泗東先生之先見之明,至本書出版之際,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增加至:國家級十四個,省級四十三個,市、縣級五百八十一個〔加上文物保護點達到六百五十個〕)。

泉州的科學技術如造船、橋樑、建築、醫藥、鑄冶、種植、造瓷,在我國及國際科學史上都有其一定的地位。

泉州的藝術,異彩紛呈。梨園劇種是現存宋元南戲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晉唐,是我國中原的古樂遺響。提線木偶則被舉世公認為藝術精湛的表現。民間花燈、剪紙、彩紮等等更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而泉州石雕技術之高,藝術之妙,在國內罕得其匹。泉州的土木建築有其獨特地方風格。

古代以泉州為代表的閩南方言,則是唐代中原古音的“河洛語”,是研究古漢語的活資料。有文治者必有武功,泉州是南少林拳術的發源地,近據閩、粵、贛、桂、湘等七省的調查,都稱他們的南拳源自泉州。泉州的弄龍舞獅,是文藝和武術的揉合,大有宋代雜耍遺緒,試把現存於西塔塔座的南宋舞獅舞龍的石刻,和現時的舞法作比較,不難看出其淵源所自了。董必武同志于一九六○年十月來遊泉州,嘗題一詩說:“東西雙古塔,南北一長街。夢現桑蓮境,醒存水月懷。清泉隨地湧,曲巷有花齋。蓬勃新生氣,何妨且住佳!”很能概括文化古城泉州之風貌。

 

二、泉州是宋元時期世界最大的海外交通貿易港之一

早在南朝梁太清二年(五四八年),有一個印度和尚叫拘那羅陀,由南海到都城建康(今南京),陳永定二年(五五八年)到泉州,住九日山翻譯《金剛經》。天嘉六年(五六五年)在泉州乘船回國。這是史書上記載泉州海外交通的開始。唐代泉州已是我國對外貿易主要口岸之一,和廣州、揚州等並稱為我國南方的大港。唐天寶間(七四二~七五六年)進士江蘇人包何稱泉州“市井十洲人”;會昌六年(八四六年)進士山西人薛能稱泉州“船到城添外國人”,都是描寫當時泉州海交情況的可信史料。

五代時王審知於九○七年在福州稱“閩王”,採取“保境安民”政策,獎勵海外貿易。西元九四五年閩國滅亡,泉州先後為刺史留從效、陳洪進割據,仍然繼續發展海外交通。北宋元佑二年(一○八七年),宋朝正式在泉設立市舶司,促進海外貿易的發展。至了南宋,泉州的貿易與廣州並駕齊驅,宋末元代更淩駕于廣州之上,成為我國最大的商港。

南宋時,皇帝又在泉州設立南外宗正司,趙氏皇族相當一部分人住居泉州,泉州無形中居於陪都的地位,政治、經濟都顯赫得很。

唐、五代、宋、元之時,泉州的主要通商貿易夥伴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華經商或進行宗教活動的伊斯蘭教徒甚多,據傳穆罕默德的門徒三賢、四賢,于唐代武德間來泉,死後葬在東郊靈山,世稱聖墓;其墓尚存。

宋元時期以泉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四通八達。主要有六條。

  經西沙群島至占城(今越南);

  占城轉三佛齊、門婆、勃泥(印尼、馬來亞、汶萊);

  三佛齊越麻六甲海峽至故臨(印度南端);

  經故臨至波斯灣、沿阿拉伯海岸南行,至亞丁灣及東非海岸;

  由泉州通麻逸、三嶼(均今菲律賓);

  北上經明州(寧波)至高麗、日本。

古代的帆船趁季風航行,南線在冬季靠北風出海,第二年夏季靠南風送歸。現在九日山上的祈風石刻,即記載了這些史實。據有關史書記載,宋代和泉州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和地區有四十六個之多,不僅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甚至遠達東非和埃及。元代又有擴大,較南宋增加近四十個地方。在上述地區中,以大食、占城、三佛齊、門婆等國與泉州貿易往來最為密切,泉州形成“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局面。從泉州出口的瓷器、絲織品、銅鐵、茶葉等行銷海外,而從泉州進口的香料、珠寶、胡椒等商品達三百三十多種。宋元的政府從泉州抽收大量的稅收,作為國庫的重要收入之一,泉州當時地方財政十分富裕。

泉州在宋元時期是通往南洋的主港,是和阿拉伯友人友好往來的要地。很多古代旅遊家如義大利人馬可.波羅,阿拉伯人伊本巴都他等都從泉州進出口。明代我國的偉大航海家鄭和也曾到過泉州。今天,泉州文物古跡中最重要的是有關海外交通的文物,是通過海外交通而進行中西文化及藝術交流的文物,是外國宗教在泉州傳播留下的文物。

因此,泉州就成為一個多宗教並存的地區和宗教的聖地。儒、道、釋、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猶太教等都在泉州傳播過,其中對泉州特別有影響的是佛教和伊斯蘭教。

由於歷史形勢的變化,如明清政府採取禁海的政策,倭寇的騷擾和西方殖民者的東來,泉州港地理的變化等原因,明代以後,泉州海外交通貿易衰落了。海港地位先被漳州的月港,後被廈門港所取代了。但是,泉州海外的生命線並無斷絕,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仍然在發生作用。

明末之時,在海禁之下,泉州海交事業已走下坡,但民間的海外商業活動,仍然十分活躍。如“安平市(安海鎮)獨矜賈,逐什一趨利,然亦不倚門市。丈夫子生及已弁,往往廢箸鬻財,賈行遍郡國。北賈燕、南賈吳、東賈粵、西賈巴蜀。或沖風突浪,爭利於海島絕夷之墟。近者歲一歸,遠者數歲始歸,過邑不入門,以異域為家”(李光縉《景壁集》卷四)泉州人民這種向海行商要求致富的力量是很強的。甚至連當時正統士大夫如李光縉,也公開發表重商議論,他認為泉州地區要富,非進行海上貿易不可,他說:“他人諱言貧,餘不諱言貧,亦恥言賈,餘不恥言賈。以為儒不厭貧,而廣求田問舍者,非君子之道,人世起家,自讀書下,用貧求富而仁義附,誠莫如賈。”“以故士君子不居朝廷,必遊市肆”(《景璧集》卷六、卷八)當時的重商的傾向,是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的歷史影響和現實出路,難加人為抑止的。顧炎武說:“海,閩人之田也”。海是泉州人民的主要衣食之源,開海則活,禁海則衰,這是一條歷史規律。

 

三、泉州是我國主要的僑鄉

由於古代海交事業的發展,外國人來華及華人出國的現象產生了。華僑是這個現象的必然結果。泉州是古代名港,許多人通過泉州港到海外,這是華僑的濫觴。

外國人來我國,古代稱他們為“番客”。唐文宗在大和年間(八二七~八三五年)曾下過保護福建“番客”的聖旨。宋代泉州“胡賈踵至,其富者資巨萬,列居城南”(《泉州府志》卷七十五)。一直至明代以前,“番客”一詞系指來華的外國人,並不含有華僑的意思。因為當時我國經濟發展,科學先進,文化發達,外僑來華求利,華人不一定要離家去國到外國依人籬下。

明代以後,情況大為改變。外人(主要是阿拉伯人)由於種種原因不來泉州了,泉州人民為求生活而不得不冒海禁之法出國了。泉州話對“番客”一詞,即轉變其義,變成指華人出國的叫“番客”,現在泉州話仍然稱華僑為“番客”。

華僑問題,另有專題講座,這裏不多談。今天泉州地區華僑之多,和華僑關係之密切,是一種歷史的繼承。發揮華僑的力量建設祖國,是泉州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切莫等閒視之。君不見國家設國立華僑大學于泉州,而不設於他地,此中深意,我們必須領會。

 

四、泉州是臺灣同胞“祖家”之一

臺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在歷史上曾經是泉州行政力量所及之地。元初設澎湖巡檢司以領之,隸屬泉州晉江縣(或說屬泉州同安縣,不管屬晉江或同安,都是古泉州之地)。和泉州關係之密切,於此可見。

吳魯(泉州人,清光緒間狀元)說:“台,泉之外府也。”“臺灣之民,漳泉兩府十居七八,廣東之潮州、嘉應州十居二三。民心固結,忠勇可用”(《正氣硯齋匯稿》卷一)說明泉州人民遷居臺灣之多。他又說“即如吾泉每年所出糧食,只供五個月之資,從前皆恃臺灣接濟”(同書卷二)。說明泉州和臺灣經濟聯繫之密切。

宋末,泉州就有大量人民遷居臺灣。明代後期,鄭芝龍屯臺灣,後有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鄭氏父子都是泉州南安人,帶了大批漳泉人民到臺灣去。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複台,率兵的將領是泉州晉江人施琅。康熙帝本擬放棄臺灣之地,經施琅“力請於朝,籍為郡縣,此有功於朝廷甚大,有法於斯民甚厚”(台南天后宮《靖海將軍侯施公功德碑記》)。施琅開發臺灣,又有大批泉州人去台,因此很多臺灣人民祖籍在泉州,泉州是他們的祖家之一。

臺灣和泉州語言相同、風俗相同、血緣相同、經濟聯繫密切,這也是歷史所形成。我們必須發揮泉州這一特點,為統一祖國服務。

“溫故而知新”,瞭解泉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建設名城。要發揮泉州人力、財力、物力的優勢,儘快落實政策,調整關係,發展經濟,在黨中央改革開放的正確政策指導下,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使泉州富了起來。

最後讓我引南宋著名詩人莆田人劉克莊的一首詠泉州的詩,作為這個概述的結尾,也作為我的祝願:

“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樵耕必業儒。惟有桐城南廓外,朝為原憲(人名,孔子的學生,家貧而勤奮)暮陶朱(即範蠡,春秋時的富翁)”(《後村大全集》卷十二)。

一九八四年八月三十一日泉州解放三十五周年紀念日講稿

原載於:《幸園筆耕錄》鷺江出版社二○○三年一月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