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州 »

古巷故居--延續千年歷史文脈

作者:  來源:網絡文摘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01日

古巷故居--延續千年歷史文脈

古巷風情,名人故居,是今天的人們最直觀感受古泉州歷史風貌的載體。泉州人常形容,老城區的佈局是“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其中的“南北一條街”指的就是人們熟知的中山路。介紹老城區的名人故居和古街巷,不妨從中山路開始說起——

 

一條中山路 千年古城史

中山路所在位置幾乎是古泉州的南北中軸,因此老城區最有名的古街巷幾乎都分佈在它的周圍。

在中山北路,著名的故巷有箭刀巷、塗厝巷、驛內巷、君子巷、縣後街、米倉巷、彩筆巷、新厝巷、連理巷等;

中山中路,則有奎章巷、通政巷、螺珠巷、花巷、菜園頭、下林巷、許厝埕、莊府巷、燒酒巷、濟東巷、金魚巷、軋榜巷、鐘樓待禮巷、玉犀巷、十五間、鎮撫巷、後巷、敷仁巷、承天巷、溝尾下、小泉澗巷、打錫巷、扶卿巷、一文巷、蘭橋巷、劍象巷、米粉巷、鮑厝巷;

南路有馬阪巷、舶司庫巷、水門巷、九間巷、伍堡街、厚德巷、二十間巷、牛皮巷、許厝巷、惠存巷、樓仔下、金剛巷、豆生巷、僑光巷、民生巷、布房巷、五湖巷、土地巷、竹春巷、劉府巷、南嶽後街、南平巷、灶仔巷、指揮巷、傅厝巷……

沿著中山路向南延伸,還有李贄故居的所在地萬壽路以及聚寶街、青龍巷等著名古街巷。僅僅一條中山路,它的周圍就有說不盡的老城區的故事。

除了中山路,老城區還有兩個地方聚集著大量古街巷,分別是塗門街和西街,它們可視為中山路軸線的重要分支。塗門街周圍有後城古街巷、胭脂巷、禮讓巷、祖師巷等,而西街的周圍則有舊館驛、甲第巷、古榕巷、井亭巷等。常有泉州的導游對外地遊客說,想品味老泉州的歷史,圍著中山路轉就可以了,道理恐怕就在這。

中山路本身也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正所謂“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中山路上,羅馬式鐘樓、大上海理發店、原為施瑯後花園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橋慈濟宮、秀才讀書的泮宮,同樣散發著古城特有的魅力。

 

名人故居 畫龍點睛

如果說古街巷像展示泉州老城區歷史的實景脈絡,那麼藏身其中的名人故居無疑就是畫龍點睛的那一筆。老城區的古街巷和名人故居,實際上是相輔共生,相互輝映的關系。

泉州古街巷之所以成名,多與歷史名人有關。從泉州古街巷的命名方式來說,最主要的方式是紀念、人物、歷代宗祠、官職等,都和歷史人物的活動有關。甲第巷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因為這裏走出過“破甲第天荒”的泉州第一進士歐陽詹,他的故居曾經也在這裏;萬厝埕則得名於將軍萬正色的老宅……

有些古街巷在名稱上雖然未直接體現這些歷史人物,但卻因有名人故居而聞名。現在,說起李贄故居必然提及萬壽路;桂壇巷因有老範志大厝而聞名;而遊人們到了鎮撫巷內,必然要去看看黃宗漢故宅。有人脈在,文脈才可興旺。

據統計,泉州有歷代進士2500多人,文武狀元10個。思想家李贄、抗倭英雄俞大猷、大將軍施瑯等等,是他們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們居住過的老屋、任職過的府衙、生活過的街區,盡管有的在歲月的風雨中已經殘損,但依然存留著名人的氣息,述說著名人奮鬥的故事,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因素。

老城區中,現存的名人故居除了李贄故居、施瑯故宅等 6處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外,還有15處未列入文保級別,但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是老城區歷史文化資源的精華。

 

古街巷訴說的都是“人”的故事

如果沒有人的介入,古街巷的建築不過是靜態的,掩藏於現代都市的文化碎片。但是因為有了“人”,古街巷變得生動起來、豐滿起來。名人的故宅依街巷而存,街巷因名人故居而興盛,這也是我們將名人故居和古街巷一同介紹的原因。

 

胭脂巷和祖閭蘇故宅

胭脂巷不長,緊鄰著拓寬改造後繁榮的塗門街和中山南路。

胭脂巷給人的感覺應該是一條飄溢著胭脂水粉的小巷子。以至於從前還有一種誤傳,說胭脂巷是舊時的一條煙花柳巷。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據稱,胭脂巷的原名叫燕支巷,元朝時居住著一支由同安蘇頌第十世孫蘇唐舍為避難而遷居泉州的家族,其後人世代安居于此,成為了“蘇氏一條街”,因此被稱為“蘇氏祖閭”。今天,胭脂巷裏還保存著著名的祖閭蘇故宅,是市級文保單位。現存的建築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建築群為聯翩式三開間大厝四座,內有花園,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米。

史料記載,這條巷也曾叫作為“燕支裏”,並傳聞蘇氏宗祠內有口名為“胭脂”的井,清代古巷改名為“胭脂巷”。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這條巷有許多人在做胭脂水粉生意,因此得名。胭脂巷最神秘的恐怕是胭脂井了,在蘇氏的族譜記載中,入口處的“胭脂井”常常“煙氣氤氳”,在乾隆年間曾出現過“氤氳煙氣現古井”的奇異景象。據說在2003年,蘇氏後人在修繕祖祠時,在長桌下發現了傳說中的“胭脂井”,井口呈六角形,井深約七米,還真的冒出過霧一樣的白氣。後來又發現,胭脂古井“井中有井”,在井底有一個半米多深的小井。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如胭脂般的井水,但是這離奇的傳說依然吸引著人們。

 

唐衙口和“萬厝埕王”

在東街有一條和“菜巷”並列的巷子,叫做“第三巷”。從“第三巷”裏右拐是“唐衙口”,據說是唐朝時位處縣衙門口而得名。小小的“唐衙口”也不長,卻緊連著兩大將軍府,而且都是清朝的重臣。一位是施瑯、一位是萬正色。施瑯是晉江衙口人,因收復臺灣而名垂青史,他的府第位於原來農校校內,現在故居辟為釋雅山公園。

萬正色的知名度沒有施瑯高,但也是響當當的人物。萬正色,字惟高,號中庵,泉州潯美人。清康熙年間,因平定“三藩之亂”有功,官至福建水師提督、陸路提督。萬正色在泉州人眼裏是個武夫,有關“萬提督”的民間傳說故事很多,上點年紀的都還記憶猶新。其中流傳最廣的有:“搶灰連棺材輸去”“掉旗找鞋,轉敗為勝”,還有被人津津樂道的“正色賣土蟶(一種灘塗海產品)”“潯美萬入城用紅扁擔”等。

萬正色故宅在泉州也是非常有名的名人故居。其建築為三進五開間雙護厝,佈局嚴謹、規模宏大,是清代建築的精品。後來宅第賣給姓王的人,所以稱為“萬厝埕王”。

 

萬壽路和李贄故居

李贄故居坐落在古城“德濟門”外的萬壽路 159號,與聚寶街和天后宮毗鄰,這裏是宋元時期外國商賈、教士雲集的地方,《泉州府志》記載:“一城之地,莫盛于南關。四海舶商,諸蕃琛貢,皆於是乎集。”

李贄,字卓吾,號宏甫,別稱“溫陵居士”。泉州南門人氏,西元1553年中舉,曾任河南輝縣教諭、北京國子監博士、雲南姚安知府,是我國明朝末年傑出的思想家和批判現實主義的史學家。

李贄故居從外部看像一間普通的民居,進深兩落,現存前落、一個通道和一個天井,後落的兩翼已經坍塌,尚餘一間正廳,寬 5-6米,深大概有 9米。廳堂上供有一尊李贄的半身塑像,匾額上的“李贄故居”四個大字,是由趙樸初來訪時題寫的。清朝同治年間,這裏曾出土兩枚印章,其中一枚現在存於故居內,另外一枚則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桂壇巷老範志大厝

桂壇巷位於泉州市舊城區東南部,從南俊巷至伯府埕。因該巷有一座桂壇宮,故得名;另一說法是該巷位於清源書院南畔,在早期的科舉時代,中舉登科折桂,書院乃舉子雲集之處,借喻舉子登壇折桂之意,故巷取“桂壇”為名。

泉州文物保護單位老範志大厝也在這裏。大厝位於鯉城區九一路北,後緊鄰桂壇巷。厝主吳亦飛本來是清朝的窮儒生,但他因研製了著名的神藥茶而聞名。老範志神幾百年來馳譽海內外。吳亦飛取范仲淹“先憂後樂”之義,而將名店曰“範志”,“老範志”的說法也由此而來。老宅由三座五開間五進的大庭院組成,各院落之間以防火墻相隔,宅院兩側均建有護厝,約30餘間,組成一幢規模宏大,且富有層次和建築結構特色的大型宅院。

 

金魚巷和花巷

從別具古代建築特色的泮宮,穿過繁華的中山路,就到金魚巷巷口。和其他古巷不同的是,這個小巷曾經是代表泉州老城區“文化娛樂中心”,充滿了傳奇色彩。20世紀40年代還是國民黨時期,由國民黨出資,美國人出技術在這裏建起了一座富有西方建築風格的電影院。為了建這座電影院,當時並不寬敞的小巷,一下子拆房拓寬,不少人家的水井都被埋在路下。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文革”以後,這裏漸漸熱鬧起來,並逐漸成為鯉城老城區的文化娛樂中心。

那時,水果攤、香煙攤、小吃攤乃至酸蘿蔔攤等,從電影院門口擺至金魚巷巷口,一派繁榮的景象。

也許正由於此,在上世紀90年代,金魚巷沿街店面的月租,小小一間就要2000多元。如今,隨著文化娛樂的多元化,金魚巷的文化娛樂中心地位不斷減弱,逐漸跟不上歷史潮流,老的人民電影院也倒閉了。老電影院雖然不在了,但它卻給這條小巷和這座城留下了很多東西,其中最具影響的,無疑就是聞名泉州的兩款小吃,一是“菜頭酸”,另一個是元宵圓。

金魚巷裏也有三處名人故居,分別是李功藏故居、傅維早故居、吳桂生故居。

而中山中路左側,有一條東西走向的街巷。連接許厝埕、新路埕,直通新華路,現在許多人把它統稱為“花巷”。

唐代,泉州子城有四門,南門叫“崇陽”,花巷在其西側。經歷宋、元、明三個朝代,泉州城池不斷擴大,這裏漸漸成了市井中心。

這條聞名遐邇的古街巷,巷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積澱和人文景觀,周邊有唐代的崇陽門(南鼓樓),宋代兩度知泉州的真德秀在此建真濟亭,吳真人的女弟子——鄞仙姑的仙姑宮,明弘治已末進士、官至南戶部右侍郎顧珀的府第、五代晉江留從效的郡園——留府埕、明代黃徽孕的太僕埕、清代許盛之許厝埕、湖廣按察使丁煒的丁厝埕、明代黃鳳翔之子兄弟進士的黃門埕、蔣德王景府第——關刀埕及新開馬路——新路埕,史稱“真濟七埕”。

花巷起初並不叫“花巷”。原來巷子裏有古城市井裏的一切,低級士民、三教九流、大商小販雲集於此。衣攤鞋店、菜市客棧、名點小吃、說唱講古、書攤、賭攤、占卜解夢、茶館酒肆應有盡有。

元代,南下的蒙古官兵駐紮在這個地方,於是叫“蒙古巷”,這是史書記載“花巷”最早的巷名。到了明朝人們反感蒙古人統治的歷史,遂用閩南語諧音改稱“米果巷”。清末民初,泉州紮花手工藝者漸漸在此落戶達40多家,他們以賣熟花(人造花)為主,供市民婚喪喜慶用,市民要買花就不約而來,於是“花巷”成為新的巷名。到現在還有兩家老字號紮花店在那裏經營。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