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港 »

孤島守墓人陳文慶六代守一墓

作者:張沼婢 陳起拓  來源:泉州晚報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孤島守墓人陳文慶六代守一墓

陳氏守墓人陳文慶在島上的家門

清明時節,按照當地的風俗,泉港區後龍鎮割山村二百多名村民乘船來到莆田秀嶼區東埔鎮樂嶼島掃墓。他們同時拜訪了守墓人———陳文慶。

為了保護共同的祖墳不被損毀、盜掘,一百五十多年前,泉港區後龍鎮割山村、田裏村、坑仔底村、坑頭村、上西村後張角落等數個陳氏集中的村莊(角落),從宗族中抽派一戶人家,到遠在莆田海域的孤島上守墓。這一守就是 一百五十多年。如今,守墓人已經傳到了第六代,人口已經發展到八十多人。

 

防盜墓六代人一守一百五十年

從泉港上西碼頭出發,約三十多分鐘就可以到達樂嶼島。

島上居民不多,登陸後步行二十多分鐘即可到達陳氏一族的祖墳,而守墓人家離祖墳僅需十多分鐘的路程。“祖先他們一到島上就開始在這個地方居住了,代代如此。”陳氏家族的陳碧清告訴記者,守墓人在島上以捕魚為生,邊捕魚邊守墓。

記者見到了守墓人陳文慶。三十多歲的陳文慶,身體健壯,熱情大方。他告訴記者,陳氏家族延續至今是第二十四代,而守墓大概從第十八代開始,至今已有六代人代代守在樂嶼島,他們在樂嶼島上守墳墓至少已有 一百五十多年了。

陳文慶說,墓中埋葬著他們先祖———大宋進士、三陳始祖陳泰。陳泰是大宋兵部尚書。據陳氏家族族譜記載,“大致政泰公。遭胡元叛亂。避地區離居。離河蹈海隱於蠣嶼之中”,“賜進士出身官兵部尚書初隱莆嶗嶼繼徙泉清源終乃建基割山墓在嶗嶼北坪園腳坐乙向辛”。

為什麼要守墓呢?隨行的割山村老人告訴記者,一百五十多年前,原本荒蕪的樂嶼島突然開始有人入住,陳姓家族擔心祖墳會遭破壞,割山村、田裏村、坑仔底村、坑頭村、上西村後張角落等多個村莊(角落)的陳姓人經商量,決定從陳氏家族中抽出一戶人家去守墓,結果割山村陳文慶的先輩被抽中,被派到這裏來守墓,沒想到一守就是 一五十多年。

 

有效果盜墓及時被發現

“守墓人最大的責任就是保護祖墳不被損毀。”割山村對族史頗為瞭解的陳宗祥老先生向記者介紹道。

六代人守墓延續至今,從當初一戶人家繁衍至如今的七八戶人家。儘管他們一直都住在這孤島上,但祖墳仍然在上世紀 八十年代被盜過一次。當守墓人匆匆跑回割山村、田裏村等村莊通報後,陳氏一族立刻報了警,並趕到島上處理。

然而,墳裏究竟有什麼陪葬品?丟了哪些東西?面對員警的詢問,淳樸的守墓人居然答不上來。至今沒有人知道,先祖有過什麼樣的陪葬品,惟一可以確定的只是刻有陳氏族譜的墓誌銘不翼而飛了。

老人們說,也有可能他們真的並沒有盜走任何東西,因為先祖雖然貴為兵部尚書,但當時正隱居,也許並沒有什麼值錢的陪葬品。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陳氏族人陸續到島上祭掃祖墳。於是守墓人有了新的責任———接待每年春秋兩季前來掃墓的幾百個陳氏族人。“他們是義務守墓,並沒有任何報酬,所以近幾年來我們前去掃墓,都會自己帶上東西,他們只需要提供炊具就可以了,不然負擔太重了!”陳氏家族的老人們對記者說。

 

延續否族人守墓人有說法

這麼多年過去了,守墓這一“古老的傳統說”還需要繼續嗎?

“這個島民風很淳樸,其實並不需要守墓了。但是我總覺得自己不應該離開這裏,我對祖墳有責任。”說起守墓,陳文慶認為,這是他們家族的任務,而且,現在已習慣了島上的生活,即使不需要守墓了,他們也不想離開。

“現在社會風氣比較好,治安環境也好了許多,因此,守墓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陳碧清對記者說,現在島上才幾戶人家,守不守都無所謂了。但有族人住在島上,他們清明節去祭掃也會比較方便。

陳碧清還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陳文慶一家曾回割山住過一段時間,但後來不習慣,又搬回去住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