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港 »

《泉港地方掌故》《三》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泉港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港地方掌故》第三輯 勝跡村野采風

名勝遺址霧起嵐散,消長多少過目雲煙。徜徉于閩林祖墓、南朝古墓、古縣遺址等處,一種亙古的幽思和磅礴的正氣交相升騰於胸間。無聞之山野村莊,也往往隱伏著不為常人所知的意趣和美麗,其獨特人文風采,無疑是父老鄉親心中的陽春白雪。

 

蟻山新石器遺址  黃建聰

蟻山新石器文化遺址位於塗嶺鎮與前黃鎮交界的蟻山。蟻山又名艾山,海拔一百六十一米,周圍山丘連綿,是一處花崗岩丘陵地帶,由於長期以來不斷開採石料,致使山上文化堆積層遭受嚴重破壞,加上常年的水土流失,所以山坡中、下部的文化遺物已蕩然無存,只在山頂才見到亂石之中有多處小面積貝殼堆積,個別地段有厚約三十~四十釐米的堆積層,但不見成片堆積。貝殼堆積分佈範圍東西長約八十米,南北寬約十米。

蟻山文化遺址陸續採集到的重要遺物大部分為陶器,分為粗砂陶、細砂陶和泥質陶三種,皆為軟陶,且這些陶器的陶土大都未經陶洗,質地較為粗糙。其中以細砂陶居多,粗砂陶居次,泥質陶較少。粗砂陶質多鬆散易剝落。顏色以灰色陶為多,其次是紅色陶。以手工製作為主,並通過慢輪修整。多數夾砂陶器內腹部凹凸不平,手制痕跡明顯,口沿部多用慢輪修整而成。泥質陶則多為輪制。品種有罐、尊、釜、缽、杯等。其中陶罐有二十件,分為長頸罐、雙耳小罐。陶尊九件,分為高尊、敞口尊二種。釜四件,缽、杯各一件。紋飾比較繁雜,有繩紋、梯格紋、方格紋、編織紋、葉脈紋、刻劃斜條紋、弦紋等,個別器物還在唇、頸、腹部飾紅衣寬頻狀和點狀紅彩。紋飾多為拍印而成,也有個別器物飾刻劃紋。

遺物中較完整的磨制石器有石錛二件,一件身、刃磨制較為粗糙,另一件則渾身磨制。

尊是青銅文化時代較為普遍的器皿。從蟻山遺存中的9件陶尊看,個別器物上飾有方格紋、弦紋,也具有青銅文化的特徵。

總體上看,蟻山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而從其少量青銅時代特點看,蟻山遺址已經開始向青銅時代過渡。在位於蟻山之北二百米的果合山也採集到零星陶片,其中一件陶器為帶鋬硬陶折肩罐,細砂灰硬陶,腹飾細方格紋。印紋硬陶片是福建青銅文化的主要特徵。可以說福建其他地區的青銅文化是在蟻山新石器製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蟻山遺址的大量貝殼堆積,以及陶器上用貝殼印出的種種貝印紋,可以推測採集、漁獵是蟻山人生活的主要來源。泉港先民通過捕撈、採集便能獲得大量天然食物來維持生活。從蟻山遺址出土的石器不多,而且遺址位於小山丘上、地理環境狹小等情況看,蟻山人農業生產在生產生活中僅居於從屬地位,尚未脫離原始社會範疇。

 

閩林盡望九龍崗  黃建聰

在塗嶺鎮龍頭嶺下,有一座名聞海內外的東晉古墓。墓葬者為閩、台林姓始祖林祿,世稱閩林始祖墓。

據明嘉靖《惠安縣誌》載:“將軍墓在縣北十三都龍頭嶺,有石三簇,前有石冠、石笏,後有石羊、石馬,諸峰盤旋,形勢特異。”墓址古稱溫陵九龍崗,故閩林後裔在海外的堂號稱為九龍堂。墓前為古代福建官馬大道(今為福廈公路),後為九龍山,左為險隘陳同關,右為塗嶺汛。登高遠眺,可見臺灣海峽。墓後群峰競秀,景色特佳。高大牌坊上書刻宋仁宗題林族詩聯:“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拾級而上,墓前有石將軍、石羊等,規模宏大的墓龜前立著墓碑、案桌,墓碑中間刻著“晉墓”兩個大字,兩旁分別刻著“晉安郡王林公”、“誥封貴人孔氏”,一埕、二埕、三埕兩邊的坊柱上分別鐫刻“上下相承同紀載,二千年後萬斯年”,“德潤丰姿人有異,光增譜牒世無同”,“古今記載難窮盡,一代強如一代隆”等聯句。埕壁上一幅幅花鳥騰飛的浮雕,圖案精美,線條流暢。左邊一塊大石頭上書有宋代大理學家朱熹所題“長山世譜”四個大字,字跡蒼勁、古樸。

據《閩林大宗世譜》、《泉州府志》和世界閩林始祖文物古跡重修董事會編纂的《閩林開族千年譜》等書載,林祿(二八九~三五六年),字世蔭,乃殷商忠臣比干第四十六代孫,曾任瑯玡王府參軍,鎮下邳(今江蘇邳縣),因鎮壓流民起義有功,遷招遠將軍、散騎常侍,充任廣西合浦太守。晉太寧三年(三二五年),晉明帝任其為晉安郡(閩中沿海一帶)太守。林祿原為中原衣冠望族,居於“南遷衣冠”之首,因此閩林家族有一副世襲的對聯:“中興姓氏無雙譜,南渡衣冠第一家。”林祿先娶清河張氏,生五子:恭、暉、暢、期、雅,時號“五馬南馳”。入閩後繼娶闕裏孔氏,生二子:景、暹。林祿夫妻薨後,林景、林暹兩兄弟因當時江淮經蘇峻、韓晃之亂後,都邑殘破,便葬其父母于塗嶺九龍崗。

閩、台向稱“陳林半天下,黃鄭滿街擺”。海內外林祿後裔達數千萬人。僅臺灣島即有林姓一百四十萬人,占臺灣總人口8%強。且林姓遠播泰、馬、新、菲及美國、日本等國家。明世宗朱厚熄曾禦題閩林譜詩以贊:“林姓富貴勝中華,三狀四眼六探花。五會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進士三百金腰帶,舉人一千帽烏紗。貢監生員難屈指,郡州府縣水推沙。”可見林姓世代纓簪、科舉人才濟濟。林祿第二十二代孫女林默娘,被康熙帝封為天后,現被譽為“海峽和平女神”。民族英雄林則徐、文壇巨擘林語堂、絕豔才女林徽因、僑商鉅子林紹良等堪稱林祿之優秀後裔。

臺灣各地有三十六座林氏宗祠。林氏裔孫還在臺灣成立“臺灣省林姓宗親會”和“世界林氏宗親總會”,分會遍及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南朝古墓現普安  黃建聰

二○○○年十二月,在山腰鎮普安村林場邊一處叫“西姑庵”(即尼姑庵)的地方發現一座古墓,根據該古墓造型及磚的紋飾可推測,墓建于南朝時期,距今約一千五百年。

這一南朝古墓僅被一尺多厚紅土所覆蓋,洞穴口被兩堵對開磚牆所封。系該村村民在挖掘紅土時,手扶拖拉車輪陷入墓道而發現。墓為長方形磚室券頂,前有九十釐米長的通道,墓室長五.一五米,寬一.六米,高二米。墓磚模印有團花、纏枝花、蕉葉、龍、虎、玄武(蛇纏龜)等精美紋飾;有些墓磚還印有一個“呂”字,由此估計墓主人姓呂。墓磚呈土紅色,面模印繩紋;磚長四十二.五釐米,寬十八.五釐米,厚六釐米;券頂用的楔形磚的小頭厚三釐米,大頭厚六釐米,小頭部印有蕉葉紋。

墓坐北朝南。墓室前部的下方兩壁向外各有一個券頂磚耳室。東耳室已被破壞。墓東西兩壁及後壁各有三個約二十釐米見方的小龕,共九個,後壁的上部還有一個較大的龕,但部分已遭破壞。墓內已滲入五十釐米左右厚的紅土。

類似建有耳室的古磚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南安市豐州鎮獅子山腳建設華僑中學時發現過,也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墓,曾轟動一時。而在此之前,泉港地界也曾發現過。就在普安村該墓東十多米處,一九五三年曾挖出一座與此墓相同墓式,磚、花紋也相同的券頂室墓,出土三十多件陶瓷器物。有黃綠釉色的盤口壺,大小類型的罐、托杯、水盂等,而花紋磚有龍、鳳、蓮花、半邊菊、蕉葉和圓圈米字形等紋飾。其中敞口托杯和斂口水盂收藏於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六十年代末又相繼挖出數座古磚墓。

福建原為閩越族的家園。西漢初僅設一縣以管理閩越人。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北方移民從陸路和海路進入福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漢族人民大量南遷。此次發現的古磚墓顯然是漢人的構建方式,且是較富裕之人的墓。傳說這裏曾有一個尼姑庵,庵內住著九十九個尼姑,死後便葬於此處,今仍有一口井叫“西姑井”。

普安南朝古墓的發現,填補了泉南地區、特別是泉港區南朝時期的歷史。

 


羅隱曾居雲門寺  楊昆山

羅隱(八三三~九一○年),原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浙江余杭(今浙江省余杭縣)人,一作新城(今浙江省富陽西)人。他秉性聰敏,擅長詩賦,與羅鄴、羅虯並稱“江東三羅”,名振天下。由於詩句善借物詠志,語多諷喻,抨擊時弊,故招致忌恨。《五代史補》載他“在科場,恃才傲物,尤為公卿所惡……”竟然“十舉不中”,榜上無名。人情冷暖,志不得伸,給才華橫溢的羅橫予沉重打擊,遂改名為“隱”,放棄功名之念,立志周遊天下,飽覽名山大川,借景消愁。

大約在唐鹹通(八六○年)至廣明(八八○年)這段時間,羅隱浪遊福建,他入惠的第一站就是雲門寺。

據《惠安縣誌》載,雲門寺在添奇鋪小溪(今塗嶺鎮秀溪村)雲門山東麓,唐大慧禪師肇基,寺宇有佛殿三重九落,呈梯狀構建,規模宏大,寺僧九十九人。這裏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唐時的驛道從村中通過,小溪橋頭設有市井、公館,那時小溪一帶曾是一個繁榮的集鎮,吸引了南來北往的過客。羅隱入惠便於雲門寺掛單,在此遊山玩水、釣魚、讀書。高僧大慧禪師慕羅隱之名,見面後兩人談經論道,吟詩作賦,一起觀測研究山脈水流走向和村落地理位置,設想了改造山河的宏偉計畫。羅隱居雲門寺之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神奇的傳說流傳至今。如《小溪出大魚》的故事,說是因羅隱的一句話,小溪再也沒有見過一條四兩以上的魚。《九月豆會開花結莢》的故事,也是說因羅隱的一句戲言,導致小溪的九月豆會開花不會結莢。還有一則《罵倒雲門寺》的故事,講羅隱在雲門寺期間,因受不了寺僧的欺負,離開時,他咒道:“頂倒下倒,中間留一殿供三寶。”此後,雲門寺逐漸坍塌荒廢,現在僅剩的只有中間的大雄寶殿等等。

羅隱乃一代文豪,他的涉足,給泉港這片土地平添了一段雅事趣聞。

 

千年古縣有遺跡  張家瑜 陳輝麟

在古縣一地,尚有不少跡象可以證實古代曾在此建城。

位於古縣自然村西向略靠北近四裏的寨山山顛,地名叫“城內尾”。城內尾頂端有“城門”、“官廳”稱。在古縣與下麟尾間白鷺嶺下與下麟尾的許厝,早時留有一段城牆,用條石和塊石壘了數丈長。城牆是封建社會的象徵,一直到了清末還沒人去動它,辛亥革命後,城牆石材陸續被許厝人拿去當建材。早時還傳聞,社仔嶺是西門,石湖嶺是南門,雪嶺(即世嶺)是北門,這些名稱、遺跡、傳聞,都充分證實古縣確曾建過城,而且是東西長、南北窄。西北多山,山不高,而以艾山(蟻山)為最高,海拔一六一.六米,蜿蜒分兩支向東。南支以中間一條小溪由西向東流,而明顯分為南北聚居地,各村落都稱這小溪是門口溪。北支也以龍田澳溪流向東流,下麟尾以東形成一大盆地。從全部結構看,可以說是一個頗具規模的縣址所在地。

根據《惠安政書》和民間傳聞,古縣縣址應在伏虎岩之東稍偏北,周圍都是範圍不大,人口不多,雜姓而居的自然村。從西北往東南,亭頭有朱、吳,社仔嶺劉、鄭,東莊、橋仔頭有陳、蔡、林、鄭,古縣有黃、李、詹,下麟尾有方、林、許。北向西,西壩有蔡、吳,龍田有鄭、林。往南向西,劉山(留山)有鄭、連,溪古有邱、連、鄭。而古縣附近的壩頭、後張、三朱、前黃等都是聚族而居。從雜姓而居也可說明,這是城市留下五方雜處的痕跡。

一個縣在古代奉祀社稷神,因此有城必有“社”。古縣的社仔就是奉祀社稷神的所在地,這也說明它是縣建制的具體標誌。

從塗嶺折向東到蘆樸村,沿東南經梧坑嶺、社仔嶺、石湖嶺,約五裏,與從東莊到世嶺,路上都鋪有不規則的大小石頭,這是古代的大路——古驛路。當時水路有距古縣北向二裏許的龍田澳,早期海水可到這一帶,是避風的好港口。這裏曾挖出船繩、船舵、證明商船可直達此地。特別是距古縣僅四裏的壩頭(即碼頭,閩南語諧音叫壩頭),目前的七裏巷和巷東的石階,應是海船上下的石路。沿巷再向東有條石、塊石砌成的石牆,約十丈左右,這應是大船靠岸的碼頭遺址。可以看出,古縣的水陸交通在當時還算方便,特別是陸路,從驛阪往北八裏,有一天然形成的潼關,易守難攻,是較理想的古縣屏障。

龍田村村民曾在田中挖出金塊錠。東莊周圍也曾發現陶瓷殉葬品。這些都說明這裏早期可能是繁榮的商業區。

古縣李姓世代相傳,系大富豪李九官三族親的後裔,如果這裏沒有較有利的居住環境,一巨富族親決不可能輕易遷移到這裏居住。

這裏還留有兩個大而聞名的古寺遺址。距東莊西向半裏許,有一座三落雙護厝的大寺,不知何因已全部坍塌無存,但寺之規模仍依稀可辨(目前在此蓋有一小寺)。寺東有一口六角三寶井,還保存得完整無損。距石湖驛路一裏許,有一圓通院,曾有較大規模。

綜合各種情況看,這裏留下的遺跡雖因年代久遠,有的較完整,有的已遭嚴重破壞。但如果深入進行考察,還能依稀看到古縣古跡的一鱗半爪。

 

鐵屎岸頭說冶鐵  阿婷

泉港區最南端,與惠安東北部輞川鎮交界處有一條並不壯觀卻有數百年歷史的堤岸,過去,這裏曾是山腰通往惠東南尤其是輞川地界的捷徑,如今已用基石水泥加固,用以防潮護田,成為田海交界線。這堤岸就是位於山腰鎮葉厝曾爐寺村的鐵屎岸。據載,此堤最初是由鐵渣堆積而成岸,故如此命名,岸南三百米處有一自然村,亦名為鐵屎岸。

早在一九七六年,原惠安縣人民政府組織考古人員對該地進行調查,發現鐵渣散佈範圍達二千多平方米,其中一條約三百米長的田間板車道,即鐵屎岸,為大小塊不等的鐵渣混著泥土而成。因開拓耕地,鐵渣埋于田底,耕田時常被犁耙翻出來,在溝渠穿過的斷層中,尚可見厚達數尺的鐵渣堆積物,並夾雜著稀疏的木炭屑。據說,村內有一戶人家曾經保存過一塊重五十多斤的廢鐵渣錠。

鐵渣(方言即鐵屎)從何而來,由遺址及史料可考,源于宋時冶鐵之事。明嘉靖《惠安縣誌》卷五記載:“宋時卜坑、黃崎、曾爐、盧頭、沙步、峰前、牛埭俱產鐵砂,置冶煮鐵,至今尚有遺屑。”同書卷七載:“宋時邑嘗煮鐵。”可見在宋朝時,當地勞動人民就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向海淘沙要鐵開爐冶煉,實現鐵器的自供自給及外銷。如今多數遺址已毀或無跡可考。鐵屎岸一帶是迄今為數甚少且保護較好的一處冶鐵遺址。一九七九年,惠安縣將該地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為曾爐寺冶鐵遺址,又名鐵屎岸冶鐵遺址。

曾爐寺村旁有曾爐“三寶”寺,寺外農田名為曾爐埭,村、寺、埭均以“曾爐”而稱呼,其中緣由或許是宋時有曾姓於此經營冶鐵作坊,時過境遷,人們以其命地名,並沿稱至今。現冶爐址早已毀,只有曾爐寺內一對清朝光緒年間重修寺宇時留存下來的石柱,以及同一時期所鐫的對聯“爐火放開天眼碧,山容掩映佛頭青”,可讓人想像古時曾爐寺的治鐵盛況及寺外的風光。

 

天湖石龜話傳奇  劉秋興

天湖寺位於南埔鎮的天湖山,創建於北宋年間。寺東南有塊天然巨型龜石,神形畢肖,蔚為奇觀,每逢海水漲潮之際,石龜眼睛即有水珠淌出。相傳這石龜乃是真武大帝的肚腸所化。

傳說宋朝時楊文廣征討閩南十八洞,在泉州境內,被南埔蜈蚣山蝴蝶洞中的兩隻雌蝶精布下的“五毒陣”所困。“五毒陣”乃是蝴蝶二妖召集了青蛇、赤蠍、黃蜈蚣和黑馬蜂所布的一個毒陣,定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陣內妖霧重重毒氣彌天,人一入陣內,即刻昏迷倒地。楊文廣對此束手無策,虧得黎山老母請來了真武大帝破得此陣,誅殺眾妖,但真武大帝也因毒侵腹而倒在天湖山上。玉皇大帝憐之,掏出真武大帝的肚腸,納入乾坤袋作肚,捆仙索為腸。真武大帝從此道行更高一籌,以後就巡視天下,平亂除妖。

但被掏出的真武大帝肚腸畢竟已沾仙氣,且浸滿毒氣,並不腐爛,肚子變成烏龜,腸子變成大蛇。龜蛇二妖商議要入江海興風作浪。蛇妖遊得快,只數日功夫就竄到惠安南面的洛陽江去了,致使蔡襄造洛陽橋幾經挫折,幸虧臨水夫人黑面媽祖陳靖姑奉南海觀音法旨斬蛇除妖于洛陽江,蔡襄造橋才得以順利進行。

再說烏龜爬得慢,就朝北而行,想就近游入南埔灣,豈料爬到山頂,遠遠望去南埔灣潮水已退,只得頓定興歎。南海觀音已知蛇妖入洛陽江作亂,惟恐龜精又入海興波,就召來雷神擊死烏龜。這烏龜其時正伸長脖子等待潮水,冷不防被雷神一擊,龜殼破裂了,疼得眼淚也湧出來,漸漸地化成了一塊巨石。千百年來,它的身上仍有雷擊的痕跡,脖子始終伸得長長的,大海漲潮時,眼裏就濕漉漉的似在掉淚,好像在懊悔當初沒有及時入海而遭此厄運。因而,當時此地的村民要去趕海,只須去看看烏龜,便知潮漲潮落。

天湖寺是泉港區一個新興的宗教文化旅遊區,“石龜朝海”不失為一個奇特的風景點,令人流連忘返。

 

閩中要隘陳同關  黃建聰

陳同關俗稱潼關,位於塗嶺鎮古驛道上,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明嘉靖《惠安縣誌》卷一“險塞篇”載:“元末變起莆田,始寨白水之南……白水寨在白水鋪之南,一名陳同寨。”《惠安政書》卷六十三都篇載:“陳同要衝,尤為咽喉,屢有寇乘垝垣,而繕之亦不可緩矣。”清道光《惠安縣續志》卷一關隘篇載:“陳同關在縣北白水鋪之南,距縣治四十裏,元末鄉人築以禦寇。明正統間(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知縣閉禎重建以兵守之。地極險厄,兩山對峙,中間一路通南北,僅容一肩輿。此行十裏即仙遊楓亭,有寨在山曰陳同寨。”

由上可知,陳同關始建於元末莆田變亂之時,明正統年間重修,至清道光時陳同寨尚存。

據《八閩通志》等史書載,元至正二十年(一三六○年),福建行省興化路推官林德隆集合豪霸武裝,趕走興化路判官,被提升為興化路總管。他和本路同知惠安人陳從仁都是一方豪霸,不分上下;而陳從仁的勢力,比較雄厚,就把兄弟陳同的隊伍秘密調來,殺死林德隆。林德隆子林珙於次年大集“民兵”,在盤踞泉州等地夷酋苫思丁和阿迷裏丁的支持下,誘殺陳從仁。陳同跑到漳州,向興化路總管羅良乞援,於元月中航海歸來,佔領惠安縣,廣征人丁,在塗嶺據險築寨,稱為陳同關。陳同得到姐夫柳伯順的協助,在楓亭打敗了林珙軍。此後幾年間,雙方在興化惠安等地混戰不已。其中在陳同關血戰多次。

而在民間廣泛流傳著潼關是元末明初陳潼稱王時所建的說法。說是當時塗嶺西青土樓村農民陳潼,在南埔柳厝村落第書生柳榜幫助下,在官路上的山嶺隘口築關設卡,安營紮寨,豎旗稱王。他們一面招兵買馬,一面沿山修築寨圍(據說寨牆曾經修築到現在清美村尾厝自然村外的小山包,那裏的地名現在還叫城腳)。後來義軍在官軍征剿下失敗,但陳潼關的名稱卻保存了下來。

 

峰尾古城曆滄桑  黃建聰

峰尾城是泉港歷史上惟一的一座古城。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閩省海防,設衛置所,以防禦倭寇侵擾。周德興親自巡防全省沿海各要地,興建諸巡檢司,撥民兵防守,分隸于各衛所,以互相策應。並把原設置于沙格的巡檢司遷移至峰尾,在惠安知縣閻宏的幫助下,營造峰尾城。

峰尾向來為海防要地,惠安海域之門戶。它北障沙格,南拒黃崎,與興化府之吉口、湄洲諸島互為犄角。峰尾城“控制大海,其巡警守備各畫地為界”。原在石狗尾至東樓之高阜處,俗稱“舊城”。城垣周圍一百五十丈,厚一丈,高一丈八尺,窩鋪有六,西北各門建兵馬司,建城樓於其上。城中有營房三十間,供弓兵居住。“借崇武為其捍蔽,而為之聲援,內外相犄,其置周密。

峰尾舊城雖經歷了一百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但因其範圍較為狹小,只能容納峰尾巡檢司防守人員,且與峰尾村民居分離,不能起到保護峰尾居民的作用,兼以“據高乏泉”,飲水都成問題,一旦城被敵人圍困,守城官兵將不戰自亂,所以明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峰尾巡檢司丁某,倡議遷城。上憲批准後,丁巡檢及其後任江吉泰即鳩資庀材,修築新城,此舉得到惠安兩任知縣蕭繼美、葉春及和峰尾民眾的大力支持,移於人口湊集之地,築造大環城,“廣而倍之”,相容民居。重建的大環城周圍三百多丈,城牆洞三丈,高四丈,內外砌石,中間填土。城牆上設人行道,闊六尺,設東、西、南、北四大門,女牆五百,樓閣四,挖掘浚溝以護城。並在“舊城頂”制高處築起烽火臺,“斥堠相望”。城外辟有教場,為弓兵訓練之用。新城前後歷經七年至明穆宗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建成。葉春及在其筆記中寫道:“黃崎拒其南,沙格遮其北,外而掎以擊蓼,庶可以固守耳。”“邇年倭人,尋轉峰尾而去,習水勢者駭之……複有峰尾新城,與黃崎鼎立。合八都(民眾)而聚峰尾。”可見在幾百年間,峰尾新城起著抗禦倭寇和海盜,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抗日戰爭爆發後,峰尾因商家大興海上貿易,有“小上海”之譽。因此,引起日寇的注意,多次遭受日本飛機的轟炸。一九三七年秋,國民黨福建省政府為防暴露目標,實行堅壁清野,令拆除各地城垣。於是當地駐軍便拆峰尾城垣之石以築炮臺,雉堞城垛喪失殆盡,只剩下四個城門。隨後,峰尾民眾又挖城基以築校舍,新舊峰尾城遂均蕩然無存。而今,只留下少許見證了歷史滄桑的城基石和“城內”“城外”諸地名供人追憶罷了。

 

陸防要塞東坑寨  黃建聰

  此地築為寨,堅若細柳營。

  山鬼聲自滅,壑蛇跡不行。

    ——杜唐《詠東坑寨》

明代古壘東坑寨盤踞于塗嶺鎮東坑、寨後、陳田三鄉(俗稱內三鄉)中心,西通洛江區,北鄰莆仙,山徑盤紆,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史載其“東坑寨在縣西北日曝嶺”、“懸崖夾道”、“其險足恃”。明正統十三年(一四四八年),鄧茂七率領閩北農民和城市貧民起義,南下焚毀安溪、永春、德化等縣署。明朝廷大為震驚,連忙派禦史柳華巡按福建,通飭各府縣嚴密佈防,設立隘門,建築望高樓和營寨,組織民兵,以鎮壓義軍。東坑寨便是建於此時,與虎窟寨、白水寨並稱為陸防之寨。後屢遭兵燹,曾多次修葺。

鴉片戰爭前夕,晉江散匪聚集旗山,肆行擄掠,惠安知縣率兵清剿,東坑、寨後、陳田三個鄉的民兵,據東坑寨以助剿,匪患悉平。惠安知縣獎賞三鄉銀牌各一面,並立碑以志,碑文刻有“奉憲聯甲,保衛地方,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十六字,以資訓勉。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民軍蜂起,匪類嘯聚,三鄉百姓恃此寨以自衛。一九二三年抵抗軍閥駐仙游部隊,擊斃匪首林建邦,殲滅其全軍。從此聲名大噪,連悍匪汪漢民等亦未敢越境侵犯,因此惠北一帶稍得安寧。一九二六年,有地痞虛報三鄉民眾屯積槍支彈藥,據險作惡,致軍閥周蔭軒派其精銳部隊前來“剿辦”,槍殺內三鄉群眾二十六人,燒毀房屋二百餘間。

抗日戰爭期間,因此地有險可據,山腰鹽署將大量食鹽搬屯東坑。為避日本飛機轟炸,國民黨惠安縣政府一度擬遷至東坑寨附近的陳田。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剿匪鬥爭,塗嶺匪患終於成為歷史,東坑寨被辟為林場。如今東坑寨早已不再作陸防之用,只有斑駁龜裂、風化剝蝕的寨石,悄悄訴說著當年傲居的軍事要位,以及曾扮演過的輝煌角色。

 

清蓮庵改堂為庵  陳華髮

界山鎮鳩林村清蓮庵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間(一四六八年),原是蓮塘畔一民間佛堂,名良德堂。清同治年間,微妙禪師入住,他矢志苦修,大力弘法,事蹟傳遍泉郡。據庵中歷代相傳,弘一法師到泉州設“無遮法會”,事畢在返回途中,特往良德堂拜會微妙,切磋佛理。臨行觀堂前青青蓮塘,浮想連翩,題寫一副對聯:“清池長印月,蓮海蜜羅波”,後代弟子為紀念此事,特將弘一法師贈聯刻於寺堂門柱上。

微妙禪師後來往福州怡山西禪寺修持,成為西禪寺的重興祖師;第四任住持興輝禪師遠渡重洋,往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布法,後定居馬來西亞建寺普渡眾生;第五、六任住持行亮、肅亮禪師本為夫妻,一夜同夢觀音送花,翌日發願出家同修,投在興輝禪師門下,後來行亮亦雲遊東南亞諸國,因其佛理精深,先後被邀往印尼名宗地藏殿及關帝廟“護香”重興,清蓮庵與印尼地藏殿、關帝廟同譜記載,皆源於此。

時至民國,行亮禪師在新加坡雙林寺任住持,匯款給在堂主持的肅亮禪師,填塘拓建,精塑佛像,寺院面貌為之一新。由於肅亮禪師只收女僧,又為紀念弘一法師題贈聯之緣,便取上下聯的首字,改良德堂為清蓮庵。拓建後的清蓮庵規模達三十多畝,範圍比目前還大兩倍,行亮禪師興建的其中兩列兩層僧舍至今堅固如初,該僧舍條石建築,為近代閩南沿海一帶民居風格。當時修建的一個門匾至今還存在庵中,該匾四邊藍底,浮雕花枝葉,四角浮雕飛蝶,中間楷體浮雕“清蓮庵”三個鍍金大字。為紀念行亮功德,庵內至今還完好保存行亮遺下的銅佛、銅爐、戒珠、經書、佛衣和刻有行亮書寫禪聯“清風明月臨三界,蓮座慈雲普十方”的石柱。

今天的清蓮庵共占地十二餘畝,花卉樹木鬱鬱蔥蔥,殿宇廊廡耀眼奪目,行亮禪師在印尼的謫傳三代弟子、印尼棉蘭關帝廟法禪、成雄、睿振等熱心高僧慷慨出資,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興建大雄寶殿、觀音閣、僧舍樓三座大樓。

縱觀清蓮庵的歷史,可謂是近代中國沿海地區和東南亞各國佛教文化交流史的一個縮影。

 

張岳重修筆架寺  楊昆山

曾開府七省的張嶽(一四九二~一五五二年),字維喬,號淨峰,今惠安東嶺鎮人。張嶽從小好讀書、學問淵博,而且不畏權貴、剛正不阿。他與陳琛、林希元被時人稱為“泉州三狂士”,常寓居佛寺,讀書講易。

位於塗嶺鎮西南部的筆架寺曾是張嶽少時讀書的一個去處。寺前現存依崖構築的鹿砦護牆及三寶廳,就是張岳在明朝嘉靖年間捐建的。古寺歷經千年滄桑,幾經坍圮重建,但仍保持張岳始建時的規模式樣。

張嶽少時家貧,出門連條像樣的褲子都沒有。某年秋,他來到家居今洛江馬甲蘆田的襟兄,人稱“蘆田王”的富戶王良家作客。因為家貧,找不到換洗的褲子,他只好穿上老婆的花內褲前往。蘆田王發現了很是瞧不起,想當眾羞辱張嶽一番,便故意當著客人謊稱一樽九龍杯丟失,欲對張嶽搜身,好使他現出裏面的花短褲。張嶽識破陰謀後拍案而起,心想人窮志不窮,何必攀附這般無德無行的富人。遂拂袖而去。

回家時,張嶽路過筆架寺,見天色已晚,只好投宿寺中。半夜醒來,屋外大雨滂沱,他仰望屋頂,透過瓦縫卻能看到天上的月光,心生詫異,覺得此寺不凡,便暗暗發誓:他日若有出人頭地時,定要修建圍牆,重修三寶廳。從此,張嶽離群索居,在筆架寺內窮經苦讀,終於在二十五歲時高中進士,官至右都禦史,贈太子少保,為這處勝跡添了一段佳話。

 

土坑村劫後復興  陳華髮

後龍鎮塗坑村是省歷史文化名村之一,是目前泉州市唯一獲此榮譽的村莊。省政府已將其向國家有關部門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土坑村能夠飲譽八閩,是因為該村不但保存著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古民居群,而且具有醇厚濃郁的人文底蘊。

土坑村的開發應追溯到六百年前,當時明朝發生“靖難之變”,給事中陳繼之抗節,居於興化鼇城的貴族劉宗孔因族人與之聯姻,恐遭株連,於明永樂二年(一四○四年)攜眷渡海到今後龍鎮土坑村避難。此後,劉氏一族就在土坑這荒原野地披荊斬棘,開基創業,傳至第五代培育出一位太學生、主監,至此下傳的十代內代代皆有入朝廷為官,可謂門庭顯耀。

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清順治十八年,閩南沿海一帶奉旨遷界,土坑族人拋田園,棄房屋,流落他鄉,家園成廢墟。一六八三年複界後,村南的劉端弘在這次苦難中大開眼界,增長見識,回到土坑後與其子置十八艘船,自海上走關東,經受著種種海上風浪和商場險惡,終成一方巨賈,人稱“劉百萬”。在他的帶動下,劉氏家族的經濟面貌又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經濟騰飛的同時也帶來文化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清乾隆年間,土坑在劉百萬的牽頭下創辦了自已的學館,族人學文習武的風氣日盛,從此人才輩出。至今在村民中仍流傳著一段關於“劉百萬”中興土坑劉氏的故事。

當時峰尾有一宗親中榜進士,劉百萬特備厚禮前往慶賀,被熱情地邀到上席。有人竊問此為何人,一宗親脫口而出:“這是土坑‘土財主’。”劉百萬聽在耳裏,歸去後歎息不已,謂家人道:“有錢百萬何用,還是被人看‘土’了。”遂去找村中另一富賈劉端瑜,鼓動其造就人才,重振書香門第。兩人一拍即合,於是劉百萬辦南文武館“選青齋”,劉端瑜辦北文武館“淩雲齋”。“選青”二字語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選青即培植選拔精英之意;“淩雲齋”意在激勵後輩胸懷淩雲壯志,奮發圖強。在兩文武館中,學文者免費,習武者每日補助一粒蛋。自此村中書聲朗朗,馬鈴叮噹,呈現出一片積極向上的蓬勃景象。

自從有了教育基地,土坑人才倍增,精英代出。據清代譜牒載,中榜進士、晉升仕人者達七十多人。祖祠內牌匾滿堂,鄉村中旗杆林立。村南有秋甫、吉甫兩兄弟雙榜進士,村北有開泰、逢泰兩兄弟及其侄希顏一門同榜三進士。劉開泰後授任江西南贛總兵,欽賜提督。清朝惠安縣共出九個提督,劉開泰居其一。土坑名噪一時,在清末享有鄒魯鄉村之稱。

土坑劉氏後裔登科晉仕各領風騷,皆榮歸故里建造顯赫的府第,至清乾隆年間共有四十多座,這些府宅集聚一處,至今保存,形成了宏偉壯觀、氣勢非凡的古民居群。古民居中雕塑種類繁多,姿態萬千,泉港古代民間建築藝術,在這裏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歷經數百年的風吹雨打和歷史變遷,現存有二十七座,大多還居住著劉氏後人,可知其建築堅實牢固之程度。

 

塗嶺明清古街道  黃建聰

位於“北通省會福州,南抵泉州漳州”的古代福建“官馬大道”上的塗嶺鎮,南有古驛站驛阪,北有潼關要隘。自古以來這裏就是官民商旅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至今,這裏尚保留著一條橫貫南北的明清古街,鵝卵石鋪就的窄窄的、曲曲折折的街巷,土石砌成的房屋,一家挨著一家的商鋪,見證了歲月滄桑,彌漫著明清時代風情。

古街南起塗嶺中心小學,北至塗嶺鎮政府舊址,長一公里多,寬約七八尺。保存完整的排水溝和街道,全部用各種色調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鋪砌,五顏六色,圓圓滑滑,頗具特色。鵝卵石是古街構築的主角,連同那汲之不竭的百年古井,街道兩旁的古民居,還有那低矮的露天廁所,一應為鵝卵石所砌,簡直就是一道閩南古建築風格的風景圖。

古街中今尚存有一座“陳公修路功德碑”,石碑已被風化,但碑文字跡仍依稀可辨——急公好義的鄉賢陳文輝,富而有仁,曾獨資修繕泉州古譙樓、惠安文廟。他見南來北往的行旅人等每逢雨季即受污泥四濺之苦,便慷慨解囊,重修塗嶺古街。時在康乾盛世之期。由此可見,古街至少已經歷了二三百個春秋。

明清時代,那上省城的秀才和上京趕考的舉子,那進進出出的官員四抬大轎,那驛站快馬的蹄聲,那店鋪商販的南腔北調,以及那燈火通明的客棧,相映成一幅繁榮富庶的明清風俗圖。漫步古街,會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歷史情思,一種古風民韻猶存的感受從心底彌漫開來。

目前,古街古建築保存得較為完整,雖添了兩幢民國年間的“紅毛灰樓”和兩幢新式民居,但整條古街的“古”意形象基本保留,很是難得。慕名前來考察、采風的專家學者認為,只要稍加修復,塗嶺古街便是一條活靈活現的明清風情街。

 

黃素暴富建土樓  黃炳瑜

前黃鎮前黃村西南面,有個村落名叫土樓,村名取自一座雄偉奇特的古民居大樓。這座大樓俗稱土樓,又名定樓、黃素石樓,建於清朝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系黃素、黃堂官父子歷時三十多年建成的。其主樓為石構方形平頂四合式三層樓閣,構房三十六間,樓外建七十二間環屋,共一百○八間正輔房屋,總體結構主次有別,統率有序,恢宏壯觀,形成一個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偉建築群。

主樓牆壁的厚度,最寬達一.五米左右。三層是糯米糖水灰牆壁,四面各設有三個大、小窗門。二三層樓內彩棟畫壁,共有二十四格欄杆,雕飾花鳥,堂皇別致。三層頂樓的四面牆角,各伸出一個設有射擊孔的哨樓。樓下四壁僅在西面設一拱形石大門,外門之內再設兩重門,中門為大鐵閘,內外兩重則用堅固的優質檜木做門板,外門板包鐵皮,以防備盜賊火攻,門上還設有水槽,如果強盜用火攻,從樓內水井汲水可以隨時澆滅,足見其防範措施周密嚴謹。大樓全用方條石砌成,上層使用糯米灰混凝土,也只塗抹表面。樓內上二層,用大方木樑柱隔為房間;屋簷邊的每根大柱都是上下相連,二層只用一根,工藝高超。

大樓原為石構,為何稱為“土樓”?說法不一。有的說當時大樓叫“定樓”,年長月久,糯米灰混凝土逐漸變黑,看似土壁,因被稱為“土樓”;有的說建築大樓時沒有搭架,用土逐層墊高而築,故稱“土樓”。

大樓的主人黃素夫婦,傳說因偶然機會得到了明朝萬曆、天啟年間任四川合州知州兼督金使(監督淘金鑄金的地方官吏)黃文惠藏匿于地窖的金銀珠寶,就向鄰村埕邊購土地興建如此結構龐大的樓房,以顯示奢富,但又怕招賊引盜,就嚴加防範。大樓動工不久,黃素去世,由其子黃堂官全盤負責。竣工之時,黃堂官大擺筵席慶賀。席間,一個曾當過盜賊的朋友建議:第三層的四個牆角,應各加修一個稍為外凸的角樓,以作為防盜的槍樓之用。黃堂官以為朋友醉後戲言,並不採納。於是,這個朋友當場表演,用丈二麻布沾著灰水,順著牆角攀上樓屋頂,並從屋頂翻到樓內三樓上,把桌上供奉的菩薩裝在身上,又攀上屋頂,順著牆角溜了下來,當面將菩薩交給黃堂官,眾人皆驚奇喝彩,黃堂官也驚呆了。不久之後,大樓就加建四個角樓。

這座大樓以其獨特的建築特色馳名遐邇,許多華僑、港澳同胞及旅遊者也慕名紛紛前來遊覽觀賞。

 

莊大東起厝飼蚊  陳華髮

自山腰街踱進一條滿是拐角的小巷,可見一處泉港區域內保存最完好的閩南古民居群座落在鬧市之後,像一位老者寬容地注視著現代商業的繁榮和嘈雜。這古民居群中最能體現建築藝術水準、最具文物保護價值的是小三房下厝和中厝兩座古民居,都為皆磚石、木材結構,懸山式屋頂,前面有磚埕,並護以雜石圍牆,雍容大方。其中又以下厝最為宏偉美觀。

小三房下厝系山腰莊氏第十五世祖莊大東所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至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建成,比南安官橋蔡氏故居早八十年。

整座建築由東西兩座仿皇宮式的三進五間張的大厝構成,俗稱“四馬拖車”,左右輔以護厝,西面的護厝之側又一前一後附有武館和文館。西大厝寬二十三米,東大厝寬二十.四米,兩座大厝共占地一千四百一十四.八四平方米,總計有房間六十五間,大小天井十四個。兩大厝主體皆由下廳、中廳、後廳組成,下廳有下廳房、櫸頭房、前天井,中廳有大房、廳堂,後廳有後大房、後廳堂、後天井、後櫸頭。古厝的通風採光主要依賴於天井、門窗,以及房檐上的天窗和空氣閣,因此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陰雨亦不顯晦暗。

大厝外牆牆基、牆裙以花崗岩砌築,上用紅磚砌築,大厝內部以幾十根巨木作柱,支撐起寬廣的房頂,柱礎皆以輝綠岩雕刻而成,有方形、圓形和多邊形。托梁是疊梁式,梁上是椽子檁條屋架、雙層瓦屋面,上有瓦筒壓頂,簷前有圓形和三角形陶制封簷和滴水。由於中厝和下厝始建時臨海,這種精巧堅實的房檐結構可有效地抵禦沿海風暴。

由於小三房下厝之奢華廣大,舊時山腰人笑莊大東“東伯起(建)厝飼蚊”,意謂其房屋人住不完,都留給蚊子住了。沒想到百年之間,莊大東、莊大勳兩兄弟子孫滿堂,這些當時的廣廈豪宅正好大庇數代子孫在百年的風風雨雨中安居。如今在莊大東所建的下厝及其堂弟莊大勳所建的中厝裏住有後裔二十戶一百多人。居住在古民居的有一半以上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隨著生活的富足,兒輩、孫輩們大多在外面蓋了小洋樓或買了商品房,而這些老人依然眷戀著古民居。

古民居的各廳堂主要供祭祀喜慶儀式之用,歷代紅白喜事皆在此操辦。雖然大部分後人都遷出去,但重要的紅白喜事,如結婚、送終等,還是要回到這裏舉行儀式。古民居裏還有一種獨特的民俗:兩座大厝的大廳裏除了供奉歷代祖先,還供奉著一尊保護神,每到各自的保護神生日或忌日,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儀式。如下厝古民居尊奉的保護神是楊家將中的楊五郎,農曆四月二十三是其生日,每年的這一天,下厝房人就舉行慶典活動,並請戲班唱演數天,熱鬧非凡。

 

肖繼光施厝建橋  陳開登

施厝村與埭頭村之間有一條叫西溪的溪流,自南而北逶迤注入南埔灣。橫臥在西溪近海口的是一座叫“蘭陵橋”的清代石橋。它是舊時“下山”(統指施厝、外厝、沙格、肖厝諸村)通往“頂路”(指今部分界山鎮轄區)諸地的必經之地。

蘭陵橋長十八米,寬四米二,為三墩四孔石橋,均採用花崗岩構造。橋墩石條犬牙交錯,榫合疊扣成船形,間隙鑄鉛灌粘,表面平滑。墩兩頭俱作尖形,以分水勢。墩上用長石板拼接架鋪為路,橋面兩側砌有石護欄。橋頭有一座土地神廟——龍山宮,據說當年造橋時建宮以鎮水煞,宮前立有“蘭陵橋”碑刻。

蘭陵橋距今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據《梅峰肖氏族譜》記載:“肖繼光,字輝柳,生於前清,誥授奉政大夫。光緒甲子年(應為同治甲子年,即一八六四年),在施厝建造蘭陵橋。”肖厝人肖繼光緣何在施厝建橋呢?這得從其妻施氏說起。

施氏系惠北東林鋪施厝村人,家住西溪附近。當時西溪一帶仍屬海界,海水漲潮可流經西溪直達倒橋、外厝、東山等地,船隻可以通行。當時,有欲過西溪者,只能待潮退時趟水踩石。這種情況對女人而言尤其不便,當時女人自小裹足,三寸金蓮怕濕,皆須靠男人背其過溪,困難可想而知。施氏長年目睹潮起潮落,溪水淙淙,眼見鄉人為交通所困,內心無比憂慮。

施氏天生麗質,書織兼通,到了藏閨待嫁的年齡,媒人不絕。她發願:“若能嫁為貴人婦,誓在溪上建橋,造福梓裏。”不久,她嫁與肖繼光為妻,果然富貴雙全。施氏將心願告知丈夫,肖繼光亦樂為其事。遂雇用工匠,跨溪造橋,於“甲子年梅月”竣工。從此,往來行人再無過溪之苦,鄉人讚譽,遐邇傳聲。

而今,南埔海堤建成,滄海變桑田。隨著石化港口新城的開發建設,經受百年風霜的蘭陵橋的巨大作用已被溪下游新建的公路橋所替代。只有宮裏的土地爺還在對虔誠者敘說著石橋曾經的輝煌。

 

三奇大厝存風韻  黃炳瑜

山腰鎮頂埭村著名的“阿羅嫂”古大厝,素以“三奇”聞名:大厝以一個女人來命名,這在泉州僑鄉乃至閩南各地,可謂獨一無二,此為一奇;大厝以其絕無僅有的建築特色而名揚海內外,此乃二奇;建築選址奇特,整座大厝有意建在兩面臨水之處(因這裏有一條小河由此轉彎而過),底基則佈滿密密麻麻的木樁,此系三奇。

“阿羅嫂”原名陳賢婀(一八九三~一九六九年),她於一九二四年隨丈夫莊阿羅往新加坡謀生,一九三一年丈夫逝世,臨死之前一再囑咐她,若有積蓄定要回家鄉建座像模像樣的皇宮式大厝。一九四六年,阿羅嫂帶回九十多斤黃金,召集泥水匠、石匠、木匠等,共商建厝事宜。她要求整座大厝建得綺麗壯觀,氣勢非凡,且又通風透氣,寬敞明亮;還要求整座大厝建在兩面臨水之處,又在河旁厝邊遍栽楊柳,屆時綠蔭蔽日,空氣清新,紅樓綠樹藍天倒影水中。工匠們建厝時充分考慮了她的要求,然而,房屋臨水有利也有弊,利在水上運輸可節省大量搬運費;弊端在於底基若不牢固,整座大厝則有可能沉陷或裂縫。惠安東嶺泥水匠劉齊等師傅採用了“木樁奠沙固基法”,基礎極其牢固,此大厝歷經風風雨雨五十多年,至今不見沉陷或裂縫。

這是泉港最早一座融中西建築風格于一體的古大厝,它既融有我國傳統的磚、石、木等結構,兼有西方的鋼筋混凝土作樑柱、平板等構架,是總稱為“三進三間張雙護駕樓緊接後院環樓花園”的奇特建築。又中部皇宮式“三間張”後房頂端“南北丁字樓”、“北護駕樓”等均是中式建築,大處堂皇富麗,小處小巧玲瓏,各具風姿;尤其磚、石、木、白灰雕塑,雕工精湛雅美,極富藝術欣賞價值。南護駕樓頂端“四面迎風涼亭”、“天梯”、“梳妝樓”、“天梯望景台”及“後院環樓花園”等都是西式或中西式結合之建築,風韻迥異,美侖美奐,別有情趣。

這座大厝原計劃建一百○八間,可惜建至九十九間時,新加坡“阿羅嫂”家的經濟突然受到通貨膨脹的衝擊,再也無能力顧及這座未建完的大厝了。

 

槐山府第留奇聞  陳華髮 林鳳文

界山鎮槐山村林氏家廟右邊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大厝,人稱為“大廳大府第”。古大厝共有四落,左右各有三座三開間護厝銜連,另建一座三開間後護厝,整座古大厝內有大小房間一百三十二間,天井十八個,大石階30級,目前保存下來的一個廳堂極為闊大,房頂檁子多達三十六支。古大厝宏大的規模令人歎而觀止,雖然屋頂、壁牆經歷代修葺,大部分不復原貌,但天井、柱礎、臺階和石鼓等至今猶留,見證了當年的奢華。

該大厝寬三十八米,進深八十八米,占地約三千三百四十四平方米,加上大厝前的磚埕和荷池,共有四千四百四十平方米。整座大厝規模之大,在泉港乃至泉州地區都極為罕見;而它建于明朝成化年間(一四六六~一八六年),建築年代之久遠,亦早於泉港一帶現存的其他古民居。

“府第”主人,是槐山林氏九世祖四房林苞。林苞非高官亦非巨賈,只是鄉下之一介農夫,以其一己之力自然無法建造如此大廈。槐山林氏族譜載,林苞之二哥林麗,系明朝弘治年間貢生,後授任太平州吏目,《惠安縣誌》亦記有此事。而林麗之府就在“大廳大府第”之側,是座“一進三開間”之普通民居。林麗之宅尚如此,應談不上為其弟蓋此豪宅。那麼,“大廳大府第”自何而來?

據後人代代口耳相傳,該大厝乃是一位名為陳敬璧(方言音譯)的朝廷大員所贈,其由來連帶著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故事。

據傳林麗年輕時在今仙遊縣楓亭鎮塔鬥山會心書院讀書,素與同窗陳敬璧交好。那時陳敬璧已中舉人,但家境貧寒,一日特往槐山拜會林麗,打算借些盤纏晉京赴試。經半日風塵,走到槐山村東一塊叫“三畝二”地頭,遇到林苞,交談之後,方獲知林麗出門會友已有多日,他極為失落。林苞見狀,熱情邀之進家門,並以豐盛的農家特產招待,陳敬璧早已饑腸轆轆,就津津有味地嚼食起來,竟吃光了一鍋燜地瓜、一鍋稀米粥和一小壇醃螃蟹。飯罷,他感歎平生有三頓飽,此乃其中一頓,有朝一日定當報答此一飯之恩。吃畢天色已晚,林苞又安頓其在家中住下。林苞本是個樂善好施的農夫,非常敬重儒生,當晚在閒聊中得知陳的來意,遂奉上本想添置傢俱的銀兩,陳敬璧極為感動,卻一言不謝,翌日告辭而去。

陳敬璧此去高中進士,授任地方官職,因政績出色,數年之後升遷為某省行政長官。陳一直想報答林苞“雪中送炭”之恩,此刻時機成熟,便千里迢迢將林苞接到其在任省份的官邸之中,待以兄長之禮。林苞一住便是三年,這日二人沽酒聊天,不覺醉去,同睡一床。夜半陳起來小解,正好林苞亦有尿意醒來,陳小解完畢,順手幫林苞提尿壺,等林苞溺完,才放回床下。不知為何,林苞第二天便大病不起。後有命理先生說,林苞一介農夫,命脈輕薄,承受不起朝廷命官為其提尿壺之福份。之後林苞百醫莫治,病情日益加重。他自知捱不過此劫,執意要求歸鄉,陳敬璧只好許之。

歸來後,林苞發現舊宅後門自家的田地上巍然屹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三落豪宅,大厝之前還用條石砌起一個大水池,池中荷香飄逸,大厝四周還築起圍牆,花卉滿院。鄰里鄉親紛紛祝賀其在外地發了大財,匯款回家建此豪宅。林苞這才醒悟過來:陳敬璧以他的名義匯款建了這座大宅院。不久,林苞終因病逝世。這座宅院也就伴著一個“農夫與大官”的傳奇故事,流傳在後代鄉親的自豪與崇敬中。

由於歷史變遷、世事滄桑,槐山“大廳大府第”經歲月的侵蝕和歷史的動盪,屢屢修補。據說在明嘉靖年間的倭寇犯境和清初的截界遷民中,就受到兩次巨大的破壞。如今,大部分牆壁和屋簷因多次翻建不復當年模樣,圍牆亦牆毀垣盡,但牆基界址依然清楚,外牆四角的四個大茅廁,尚有遺跡可尋;而那個約三百平方米的石砌荷池,每至夏季,依然荷葉亭亭,清香四溢。

 

柳街石坊褒孝節  陳開登

南埔灣畔的柳街中,曾矗立著一座奇特宏偉的石構建築“聖旨牌”——柳街石坊。

石坊建於清朝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通體採用質地堅硬的花崗岩壘砌而成,主人系柳厝村肖、郭兩氏。石坊約高八米,長五米,由四柱、三門、三層樓閣組成,建築精細,雕飾藝術高超。石柱琢磨得平滑如鏡,梁枋、匾額、斗拱等雕刻精美。第一層中間銘刻坊主人的生平事蹟,周圍鑲龍、鳳、麒麟等圖案,栩栩如生,神態逼真。第二層為匾額,鐫刻褒義詞以宣揚坊主美德。第三層正中嵌著“聖旨”字樣的牌座。

講起柳街石坊,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清光緒年間,柳厝柳芝蘭有兄弟八人,柳芝蘭早逝,其妻肖氏孀居撫孤,子柳財貴娶妻郭氏,生孫。財貴因生意不順不幸客死福州,郭氏亦守身盡節。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郭氏又歿。惟肖氏零丁一人,含辛茹苦撫育裔孫。

宣統元年(一九○九年),肖氏小叔柳春花與鄰村林某發生矛盾,被強行擄去,欲勒詐贖金。柳族勢弱,推薦秀才柳祖梅赴京伸冤,求於當時莆田人、監察禦史江春霖(一八五五~一九一八年)。

據說那天柳祖梅到江府參拜,江禦史正於堂中品茗,得知有鄉親來訪,起座迎接。碰巧離座那瞬間屋樑突然掉落,正砸在座椅上。江禦史嚇出渾身冷汗,半晌才從驚駭中回過神來,連稱怪異,道:“今日若非先生造訪,我命休矣!”“此乃湊巧,實為大人洪福。小生來京另有要事擾求大人。”祖梅便將來意稟告。江禦史深表同情,決意嚴查不赦;同時也被肖、郭兩氏孝節兩全之舉所感動。古人迷信,以為天地有變必有冤獄應當鼎力相助。江禦史說:“肖、郭兩氏乃爾族之美德,亦吾郡之楷模也!當立坊旌表。”祖梅忙俯首稱謝。翌日,江禦史稟奏朝廷,柳春花之事狀轉刑部,並獲旨旌表肖郭兩氏,允立坊褒揚,名垂後世。

柳祖梅返鄉,春花獲釋,族人即遵照聖旨捐造石坊以宣揚肖郭兩氏之孝節美德。據說石坊建成後,凡騎馬經此者,皆應下馬而過。更離奇的是,凡鳥屎落於坊上,天必下雨。民國時,山腰人莊醫生(名字不詳,基督教徒)在石坊邊開西醫診所,為試靈驗,故意將烏鴉綁在坊上,烏鴉煩燥不安,整天不敢拉屎,最後撞死於坊上。

物換星移,人世滄桑。石坊于“文革”間慘遭毀廢。現存有石獅八隻,麒麟、花草圖案浮雕若干方,邊柱兩根,中柱半截,柱聯殘存“千秋”“萬代”四字,斷匾一塊,一面有“雙旌囗囗”字樣。落款為“戶部郎中都察院禦史葉題雁,禮部郎中林棟。”另一面為“孝節囗囗”“宣統辛亥年三月吉旦立”字樣,其餘構件流失殆盡。現今柳街石坊只能從廢頹中依稀可辨,但它是柳街人的榮耀,也是泉港罕見的牌坊遺存。

 

嶺口俗稱壩頭仔  連力東

南埔嶺口和壩頭連姓是同族同宗,當地人稱其為“壩頭仔”。這裏面有個緣故。

壩頭連氏六世連宗敏娶南埔村林氏為妻,新婚不久,一次林氏從南埔回壩頭夫家途經嶺口時,看到一隻母羊在產仔。母羊站起趴下,反復折騰,痛苦地哀叫著,使她不寒而慄,暗想:人生孩子也定會如此痛苦吧!心中駭怕,就折回娘家。任夫家怎樣請都不肯再回去。

日子一久,連家只好托媒與下江村的江氏訂婚。擇日送聘禮到下江時,女方卻以不當二房為由拒絕接受,任憑兩個送禮人怎樣懇求都不予理睬。無奈之下,兩人只好把聘禮挑回。

和下江相鄰的賴厝村有蒲姓父女在戽田水,看到他們剛挑過去的禮盤現在又挑回來,還嘰哩咕嚕地發牢騷,覺得奇怪,就問他們何事。兩個送禮人正滿腹牢騷無處訴,見問起,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傾訴,並憤憤不平地說:“本想今天來此當上賓喝酒吃肉,不想磨了半天嘴皮還要挑著這重擔回去。我們連家有此子婿坯,不怕娶不到媳婦!”

蒲父聽了,心中有了主意,就私下向其女兒說:“你也這麼大了,看此情況連家各方面都還好,不如我們把聘禮接過來,你嫁給他吧!”女兒當面聽說連家的情況,心裏已有幾分願意,就說:“你做主吧!”於是蒲父就向送禮人說:“我這女兒你們看怎樣,如果行,這禮盤我收,跟我回去喝酒吃肉!”兩個送禮人是宗敏的叔輩,對侄兒的婚事也能拿幾分主意,看這女孩端莊賢淑,稍商量後就隨蒲父把聘禮送往蒲家。

此事立即傳到下江,江家聽說蒲家收了聘禮,就趕到賴厝要爭回盤擔。雙方爭持不下,這兩個送禮人見狀就向他們說:“別爭了,我們馬上趕回去再送二擔相同的聘禮來,把兩個女孩一起娶吧!”於是就趕回家再送去一份聘禮,挑了個黃道吉日把江氏和蒲氏同時娶回,江氏居大,蒲氏為小。過了幾年兩人各生了兩個男孩,家世興旺,其樂融融。

再說南埔村的林家也是一個殷實的大戶,見女兒既然不肯到連家,就讓她同幾個女伴在家學刺繡做針線。這一年老父做“大生日”,壩頭的女婿依禮前來祝壽。林父就暗中吩咐與女兒同臥的女伴當夜不要來。當閒談至夜深時,老丈人硬把女婿推進女兒房中,並把房門反鎖上。

經此夜同房,林氏懷孕了。當時連宗敏已有二妾,林氏不願回壩頭同住,林父就把嶺口的一片土地給女兒當嫁妝,宗敏就在那裏建厝,讓她帶著孩子在那裏居住。於是就繁衍成為現在的嶺口村。

 

前營為何改崢嶸  陳振峰

崢嶸村地處湄洲灣南岸,距峰尾鎮區○.五公里,背海臨山,山水環繞,風光獨特。西有山頭嶺,東倚黑金沙海畔,產業結構多樣,以農漁業為主,耕地千畝。灘塗養殖以牡蠣為主,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貨物運輸已有一定規模,運輸船最多時達四十多艘。

據史料記載,崢嶸村在明、清至民國中期稱前營村。為何稱“前營”,後來緣何更改村名,其中有不尋常的掌故。

據清嘉慶《惠安縣誌》之“兵制海防”載:“前營防守府城,並惠安縣地方,分防縣城,轄汛二塘七……撥駐峰尾汛兵五名”。明代“崇武千戶所及峰尾、黃崎、小乍、獺窟,有官軍、弓兵以防守沿海之地”。以此可見,明清年間峰尾曾駐防兵營,兵營駐地就是在崢嶸村南邊的下蔡口(即今崢嶸村澳仔口)。因弓兵統屬前營調遣,當地百姓順口稱其前營兵,久而久之,就將兵營駐地稱作“前營村”,其意應為“駐紮著前營弓兵的村莊”。因“前營”與當地口音“爭贏”相近,也有村民以為含有好鬥之意,有傷和氣,故以諧音“仁營”稱呼。

晚清至民國,前營村三四十年間沒有出過一個較有才華的文人,民國初年全村甚至沒有一個高中生。且地處偏僻,人均耕地少,海產不豐,經濟不景氣,村民大都貧困,常因某些小事引起意氣之爭,戶與戶、房對房常有械鬥對打之事,大傷鄉親和氣。1941年,年僅18歲的村民鄭德才在外求學回鄉後,目睹當時“前營村”文風不振的現狀,經深思熟慮,提議將“前營”二字改為“崢嶸”(當地口音兩個詞發音相同),寓“不平凡”之意。希望借高雅的村名,激勵村民奮發圖新,提升素質,以求增進福祉。他的提議獲得村民的一致認同,經層層報送至惠安縣政府備案,於是改“前營村”為“崢嶸村”。

更改村名後,適逢新中國成立,神州氣象更新。如今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崢嶸村緊跟時代步伐,全村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改善,村民的文化水準和文明程度也顯見提高。鄭德才於1945年到臺灣參加接收警務工作,一九九○年曾與旅新鄉親合資擴建崢嶸學校,他對家鄉的文化教育事業,既寄予願望,也作出了貢獻。

 

村野地名淵源談  肖美輝 黃建聰 莊一平 林宗華

(一)因姓加“厝”而名

該類地名以本地聚族而居的大姓後加“厝”字命名。“厝”意為“停柩”。引申為停柩的地方,在閩南,這種停柩的地方叫“大厝”,即“祖厝”、“祖屋”,是先祖早年開家發業的地方。隨後代的不斷繁衍,各村就以姓氏加“厝”字命名。柯厝、邱厝、柳厝、劉厝、鐘厝、葉厝、郭厝、肖厝、施厝、許厝、黃厝、盧厝、麥厝、莊厝等村是典型的代表。如:

柯厝:明代,柯氏先人從莆田遷此建居,以姓氏取名柯厝;清時,因此地盛產海蠣(俗稱蚵),故得名蚵厝,一九八五年複稱柯厝。

潘厝:宋末潘氏先人從河南遷此建居,以姓氏取名潘厝。

方厝、林厝:古縣村的方厝自然村以方姓得名,林厝自然村以林姓得名。

(二)因姓得名

陳莊、夏盧、東張、前燒、呂罔寨、吳曾池與塗嶺,屬於因姓得名的地方。

陳莊:莊姓與陳姓兩族在發展繁衍中成為本地大姓,加上在相互來往中關係逐漸密切,如同一家,所以合稱村名為陳莊村。

夏盧:為原夏、盧兩姓雜居得名,後人漸漸誤傳為“下盧”。

塗嶺:現在的塗嶺鎮是早年通往福州的古道,過往客商因“塗氏兄弟在嶺上居住”而把這個地方叫為“塗嶺”。

東張:據傳,古時董、張二氏村民先後遷此定居,以姓氏取名董張,不久衰敗外遷,陳氏村民從莆田闊口遷此建居,仍稱董張,後音訛為東張。

前燒:據傳古時錢、肖二姓村民先後到此定居,以姓氏取名錢肖。後二姓衰敗外遷,許、吳等姓相繼遷此,仍沿用原村名,後來當地方言把“錢肖”誤傳為“前燒”。

呂罔寨:呂罔寨位於塗型村委會後厝村之西側,據傳,元末明初期間,有個姓呂名罔的武夫到此山上建寨稱主(原寨內宅第及寨門尚殘存),故得名。

吳曾池:古時,姓吳、姓曾兩戶人家共住於此地,並同在宅前挖一池,故名吳曾池。

黃田:據傳古代黃氏村民到此定居,沿溪兩旁開墾田地,故得名黃田,因遭匪患獸害而外遷,後來陳、賴、許、吳等姓村民相繼到此建居,仍沿用黃田這一村名。

西吳:據傳古時吳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塔山之西,故得名西吳,因弱小受欺而外遷,後來連氏村民到此建居,仍沿用此村名。

此外,另有後張、前黃、前郭、後陳也屬以姓得名。

(三)因山川得名

羊角山:因該地有座山坡,山坡有兩塊巨石,巨石彎如羊角,故該山被稱為“羊角山”,村莊就隨之被稱為羊角山村。

獅東:取其境內獅山與主村東吳的首字命名為獅東。

鳳安:因此地有座鳳山,故取其鳳字與主村安兜的安字命名鳳安。

後龍港:古時此地有個港灣,後來陳氏村民從後龍村析分于此建居,故名。

象獅:因村邊有兩座山,其狀如大象和獅子,分別得名為“象山”和“獅山”,古時建村時也就因此取名為“象獅村”,今方言諧音為“上西”村。

荷池:因村前有一個大池塘,該池塘狀如荷葉而被叫為荷池。

槐山:宋孝宗年間,遷于此地的始祖瑞公好植槐樹,村前槐樹茂盛,村南有格頭山,故取“槐”和“山”稱為槐山。

惠嶼:此為一島嶼,因橫亙在湄洲灣上,猶如屏障,故得名橫嶼,後來肖厝村民析分于此建居開發,形成一村莊,因屬惠安縣轄管,改稱惠嶼。

塘頭:古時,蔡氏村民遷此建居,因村前有口大池塘,以地形取名塘頭。

秀溪:因此地系山谷間一坑壟,中間有許多小溪流,故名小溪,一九八一年雅稱為秀溪。

模柄:古時,此地一小山丘形似器皿之柄,何氏村民從輞川錢埔村遷此建居,故取名模柄。

鳳林:因此地有座鳳山,樹林茂盛,故以此命名鳳林。

聯岩:此地有座岩山,其周圍有村莊相聯環抱,故命名聯岩。

鳶峰:此地有座小山丘名叫“鳶山”,民國時在此設鳶山保,一九四九年冬與輞川五峰合併命名鳶峰。

筆架寺:因山上有三個峰巒,形似婦女之頭髻,後來惠安知縣陳永年登上此山觀賞風光時,把三個峰巒比喻為“文人投筆之架”,從此改稱為筆架山。山之頂部的仙公寺,因山得名,叫筆架寺。

菱溪:古時,因村中溪上游“雙峰對峙,相敵不相讓,中束一水,貼然而過,形似菱角”,故得名菱溪。

鳳山:因村落處在鳳山之旁,故以山命名。

割山:古時此地有座小山頭叫鶴山,陳氏村民遷此建居,以山取地名,後因方言誤傳為割山。

東山:此地有座小山頭叫東山,古時劉氏村民從塗坑析遷於此,建居在東山緩坡地,故以山得名。

(四)因物得名

這類村名源於村中頗具特色或較有影響的事物,如:

樟腳:因村子裏有一株樹齡約七百年的大樟樹,爬到樹上,村子就如在腳下一般,故而得名樟腳,意為樟樹腳下的村子。

白井:因村中有白氏祖上建造的一口精緻的八角井,人們把這口井稱之為“白井”,村子也因這口井得名。

後樓:此處古建築望海樓俗稱後樓,此地便因望海樓而得名。

奎壁:因村中有兩塊大石頭,狀如龜和鱉,被名為“龜石”和“鱉石”,建村時稱“龜鱉頭”村,現雅稱為“奎壁”村。

菜堂:當年此地有一尼姑奄,當地方言稱為“菜堂”。

虎石:因早年村子前後有兩隻石虎而得名。

仙仔:古時此地風景秀麗,宛如仙境,故建村時命名為仙境村,後諧音為仙仔村。

土樓:因村中有座大樓叫土樓(黃素土樓)而得名。

屈尺厝:當年開家之時所住的房子相交成九十度角,如同屈尺。

石橋:當年通往該村的主道用石板鋪成,道路底下溝多,此石板路如溝上之石橋。

柯寨、下寨:古時,此地山峰有個寨,後來柯氏村民遷此建居,稱為柯寨,後因人丁繁衍,析遷建居在寨之下端,故稱下寨。

大路:陳氏村民從仙遊牧鴨到此定居,因當時建居在大道之旁,故得名大路。

東亭:古時此地有座毓英亭,後來陳氏村民遷此,東面有亭,故稱東亭。

下朱:古時,朱氏村民遷此建居後,建座霞珠宮,村也得名“霞珠”,明時因倭寇侵擾而被毀滅,後來林氏村民到此建居,沿用原村名,漸漸又被方言誤傳為“下朱”。

十八社宮:元代,陳、林等姓村民從莆田遷此建居後,由18個姓氏族人合建一座宮廟,定名為十八社宮,村以宮得名,今又命名為先鋒村。

天竺:因此地有座古寺廟名叫天竺寺,故以寺命名天竺。

西楓:古時,鄭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外厝村之西邊,故名西邊,後因村旁有棵大楓樹,改稱西楓。

上樓:古時林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峰尾半島西南側上端,因村中有座高樓,故得名上樓。

前埕:古時,陳、莊二姓村民從永春先後遷此,建居在一大荒埔地,其村前開闢為曬穀埕,故取名前埕。

安兜:據傳,古時此地為一澳頭,連氏村民遷此,建居在澳頭旁垵阪地,故以地形取名垵兜,後書寫簡化為安兜。

大廳:古時,連氏村民由仙游蓋尾遷此開基,建一座祖厝大廳,逐漸繁衍發展成為一大村莊。

紅庫:古時,此地有一坑壟,每逢山洪沖刷,其坑內均為紅泥水,故稱之為紅礦。鄭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坑壟之旁而得名紅礦,後來當地方言誤傳為紅庫。

龍山宮:古時,郭氏村民析遷此建居在塔山頭之東南,靠近溪流之處,為祈求平安吉祥興旺,建造宮廟,取名龍山宮,地以宮名,亦稱龍山宮。

大霧山:因山峰高大雄偉峻峭,山巔常見雲霧繚繞,故得名大霧山,又因頂峰較開闊有小臺地形似一帽,亦曾稱為大帽山。

塗坑:明代,劉氏村民從莆田涵江遷此,建居在坑壟緩坡地,故取名土坑,後改“土”為“塗”。

錦川:此系莊氏村莊,位於壩頭溪畔,川流不息,民國時命名錦川。

官路:村中大路是古時通往縣城的官道。

外厝:據傳古時此地樺樹甚多,後來林氏村民從莆田遷此,建居在樺樹之旁,故得名樺厝,後因當地方言誤傳為外厝。

田墩:古時,連氏村民析遷于此,建居在一大田洋之土墩處,故得名田墩。

松園:古時,此地松樹茂盛,曾氏村民遷此,建居在松林之旁,故取名松園。

小壩:古時此地溪流有個小水壩,後來出、陳二姓村民相繼遷此,建居在此壩之旁,故得名小壩。

溪墘:村莊位於壩頭溪邊沿而得名。

(五)因歷史事件得名

即因該村歷史上曾發生值得紀念的事件而得名,如:

東吳:古時,吳氏村民從莆田東吳村遷此建居,仍以原祖居地定村名。

嶺頭:古時,林氏村民從莆田嶺頭村遷此建居,沿用祖居地村名。

前黃:古時,黃氏村民從莆田前黃村遷此建居,仍以原祖居地定村名。

南埔:宋朝理宗時,莆田有一林姓官員在廣州為官,期滿返鄉,路過此地時見此地風景奇異,決定在此定居,根據王勃《滕王閣序》中“畫棟朝飛南浦雲”中的“南浦”給該地命名,後諧音為“南埔”。

世上:明時,該地先祖從惠東張坑遷此,據說遷徙原因是被人所迫,為了讓後代子孫記住這事,該村命名時被叫“徙上”,後方言誤傳為“世上”。

驛阪:該地是古時通往福州的官道,明洪武年間設立驛阪鋪,置郵亭,供往來官員憩息和供急遞文書等專用,所在村隨之被稱為驛阪村。

鳩林:原來的九峰鄉在上世紀50年代時大鄉分小鄉,因該村有14個姓聚居在一起,村東北有一座小山丘,丘上樹木枝繁葉茂,引來大片鳩鳥在此盤旋,故命為鳩林村,意為諸姓雜居和睦相處。

古縣:古時曾建縣於此,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晉江縣拆設惠安縣,縣址遷到螺陽,該地為了紀念這一事件而名為古縣。

香芹、張芹:宋時蔡氏到此地定居,給該地命名時因蔡與菜同音,又認為芹菜最香,故名為“香芹”村;後又有張姓遷此,相仿把村子又命名為張芹,所以該村既叫香芹,又稱張芹。

先鋒:因五十年代把此地零散的十個村落合併創辦一個農業高級社,命名為先鋒,名稱沿用至今。

蘆樸:明代,黃氏村民從張阪遷此定居,因村民住廬屋,生活艱苦樸素而得名“廬樸”,清代諧音為“蘆朴”、“路樸”,後誤傳為“路打”;另有一說,黃姓遷來時,以打鐵為生,故得名為“爐撲”,後方言諧音為“蘆朴”、“路打”。

塗型:古時,陳氏村民從樟腳梨嶺遷此定居,因燒磚瓦建大片曬坯之土埕,故以此得名土埕,後諧音為塗型。

前歐:據傳古時錢氏村民遷此定居,以燒陶瓷甌碗為業,故得名錢甌,後因遭匪患而外遷,出氏村民遷此建居,仍沿用原村名,後因當地方言諧音為前歐。

清美:據傳古代此地是個澳頭,築有倉庫,後來潘、黃二姓村民相繼遷此定居,村建在碼頭倉庫之尾端,故得名倉尾,後來諧音為村尾,民國設保時,方言雅稱為清美。

五社:一九五五年此地五個村莊成立五個農業社,一九五八年公社化,五個社組建一個大隊,命名為五社大隊。

誠峰:早年此地設誠實、誠忠二個鄉,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取誠字與峰尾之峰字命名為誠峰。

誠平:原名誠樸,于一九五六年建立農業合作社取名誠鵬,一九五八年改稱誠平。

坑內:一九八二年與鳳安大隊析分另置大隊時,取頂坑內、下坑內之坑內命名。

三朱:據傳民國時,因民事案,朱氏三個村各被捕一人,縣衙傳訊“三朱”而得名。

普安:古時,張氏村民從莆田遷此,建居在多墓葬的荒埔,村民難以安寧,故宣導“普渡”,祈求平安。村則以此得名普安。

潼關:元時,地方武裝首領陳同,曾在此古驛道隘口築關修寨,駐紮兵營,故稱陳同關,後稱潼關。

新厝:早時,吳氏村民從草壟村析遷於此,另建新居,故稱新厝。

新宅:古時,唐氏村民由江西菜宅遷此另建新居,故取名新宅。

肖厝港:古時,因沙格村開發較早,此處曾統稱為沙格澳,後因蕭厝崛起,海事繁榮,名蓋沙格,遂得今名。

華僑橋:一九六三年,界山籍華僑籌集資金,在原龍馬溪與南楓路交叉處建一座石拱橋,名叫華僑橋。

新村:一九五八年興建泗洲水庫時,遷庫區人口至一公里外的塗嶺鎮塗嶺村辟新居,取名新村。

(六)以方位得名

南莊:古時,此地有兩個埭,以方位稱為南北埭,後來村民遷此,建居在北埭的稱北莊(今仙遊縣楓亭轄),建居在南埭的稱南莊。

界山:因此地原系惠安與仙游山峰交界之處,故命名為界山。

樓仔下:古時,陳氏村民從莆田闊口遷居于東張,明末析遷於此,建造一座小樓房,後因人丁繁衍,村落向此座樓仔之低處拓展,故得名樓仔下。

侖頭:古時,陳氏村民從沙格遷此,建居在侖峰山東北側的海頭,故取名侖頭。

埭上:古時,陳氏村民從仙游遷此建居,因村莊建在圍墾埭之上端,故稱埭上。

園頭:古時,此地為坑坡園地,吳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園地之前端,故取名園頭。

汶陽:古時,此地為山洪、溪流沖積地帶,吳氏村民遷此定居,修堤治理此地成為一片田洋,取名汶洋,後因位於山嶺之東南,而改稱汶陽(山嶺之南謂之陽)。

洋內:古時,吳氏村民從後宮村析遷於此,因建居在汶洋之內側,故名洋內。

溪頭:此處為打珠溪之中游,古驛道從此經過,架橋一座,後鄭、王、潘等姓村民先後到此建居在此溪橋之前端,故取名溪頭。

路口:古時,此地為交通要道之十字路口,陳氏村民從輞川後坑村遷此,建居在路口之旁,故得名路口。

丘後:古時,黃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小山丘之後,故得名丘後。

坑仔底:古時,陳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小坑壟內側緩坡地,故得名坑仔底。

後田:古時,劉氏村民從塗坑村析分於此,建居在一片田洋之前端,因後有田洋,故取名後田。

後墘:古時,劉氏村民從塗坑村析分於此,建居在溪邊前端,故以地形取名後墘。

田頭:古時,陳氏村民從金陵遷此,建居在溪洋田之前端,故以地形名田頭。

田裏:古時,陳氏村民遷此建居在坑田阪地,四周被田地包圍,故得名田裏。

北頭:古時,郭氏村民遷此建居,後人丁繁衍,村莊拓展,故以角落稱名,此為郭厝村之北端,因而得名北頭。

前亭:古時,陳、房二姓村民先後從莆田闊口(一說從今界山鎮玉湖)和山東清河縣遷此定居,因陳氏村落在前,故得名前陳,後諧音為前亭。

後山:古時,劉、黃等姓村民相繼遷此,因後有煙墩山,故取名後山。

下坑內:古時此地有大坑壟,清代連氏村民遷于此,建居在坑壟內側之低處,故稱為下坑內。

鳳陽:早年,連氏村民遷居在鳳山東南側,故命名為鳳陽。

後厝:早年,連氏村民從大廳村析遷,建居在大廳之後,故得名後厝。

鳳北:一九六一年與鳳陽析分另組建一大隊時,取其在鳳陽村之北而命名鳳北。

鳳南:一九六一年與鳳陽析分另組建一大隊時,取其在鳳陽村之南而命名鳳南。

頂溪西:古時,陳、任等姓村民相繼遷此,建居在菱溪下游之西垵阪地,故稱溪西。後因村落拓展,又以地勢高低分為頂、下溪西。

寨後:古時,此地北山嶺上築一寨,後來吳、王、鄭等姓村民遷此,各自沿此寨之後坑穀緩坡地建居,故得名寨後。

峰前:位於鯉峰之前而得名。

山腰:位於塔山之腰而得名。

峰尾:岩峰延伸至海岬,即岩峰之尾,故稱峰尾。

灰窯腳:建在灰窯腳下而得名。

嶺腳:村子位於長嶺之腳下而得名。

(七)以傳說得名

沙格:沙格村始于唐,興于宋,因村後有沙質堤岸,舊稱“沙堤”,潮水常漫過沙堤淹沒村莊,後來王忠孝率村民增固沙堤,以隔開海潮,故民眾稱村莊為“沙隔”,後方言諧音為“沙格”。

白水:傳說“開閩王”王審知的妃子黃厥,即“臭頭皇后”,有一日途經該地,到溪邊洗手,由於心情歡暢把水揚了起來,水花潔白清瀅,如珠灑落,她便高興地說“白水、白水”,白水村因而得名了。

虎岩寺:據傳早年有一道養和尚在此靜修,有一隻老虎經常在道養和尚念經拜佛時,蹲在寺門外靜聽。之後道養每次下山返回時,總不忘給老虎買回一塊豬肉,逐漸形成習慣。一天,由於買肉的人很多,道養和尚沒買到肉。回來時把光光的腦袋伸向老虎,開玩笑說:“老虎呀老虎,今天沒能給你帶肉回來,你就吃我這和尚頭吧!”沒料想老虎已通人性,也想與道養開個玩笑,果真張開大嘴,把光頭含在嘴裏,把道養嚇死了,老虎十分悲哀,朝寺旁大岩石一頭撞去,以死來殉道養。那塊岩石也就被人稱為伏虎石,該寺也被稱為虎岩寺。

天湖:據說明武宗朱厚照曾君臨此地,當地人以三樣地方小菜待之,皇帝龍顏大悅,剩下的東西皇帝覺得丟了可惜,決定把它們放生,可魚只剩下半邊,蝦也被煮紅了,田螺也在炒前被剪下了尾巴,由於皇帝金口玉言,放進湖裏這些生物果然死而復生,所以有“半邊魚”、“熟紅蝦”、“無尾螺”之說。皇帝也君心大悅,賜筆墨“天湖福地”,於是天湖名字就出現了。

太白峰:原名蓮花峰,北宋名臣蔡襄曾在寺中讀書,有一天山上聖善寺內飼養的白雞不見了一隻,和尚硬說是蔡襄所偷,蔡襄含冤離開此地到虎岩寺中讀書。後蔡襄任泉州知府,為表明清白,重修寺院,並在山峰上摹刻“太白峰”三字,於是眾人皆稱此山為太白峰,寺也被稱為太白峰寺。

棋盤:傳說有一位神仙叫魯遠,他曾經在村旁溪邊樹下弈棋,所以村子便叫棋盤。

鳳翔:古時,此地有“鳳鳥飛翔”之傳說,故命名為鳳翔。

吊船山:此山位於塗嶺鎮小壩村橫溪自然村北側,據傳古時此山住有一女寨主,因山坡陡峭險峻須借助架吊輪上下山寨,故得名吊輪山,後來諧音為吊船山。

(八)以丁號排行得名

河陽:以潘氏丁號“河陽”命名。

玉湖:以陳氏村民祖居地丁號“玉湖”命名。

四房:嶺頭林氏因人丁繁衍,兄弟析分各自建居,老四繁衍的族村得名四房。

錦塔:因此地有座塔山,而莊氏丁號為“錦繡”,故各取一字命名錦塔。

錦山:系莊姓村莊,位於塔山西南側,民國時取其莊氏丁號“錦繡”之“錦”和塔山之“山“命名錦山。

(九)取兩主村名各一字得名

大前:取其主村大路與前潘二村的首字命名。

東涼:取東潘、厝涼二村各一字命名為東涼。

白潼:取其白水、潼關二村之首字命名白潼。

玉山:一九六一年從玉湖大隊析分另建一隊時,取玉湖及主村羊角山首尾字命名為玉山。

柳亭:一九九九年八月從郭厝村析分另一行政村,取後柳、後亭兩主村尾字命名為柳亭。

錦聯:一九五二年由錦岩、錦石二村合併命名為錦聯。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