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泉港 »

《泉港地方掌故》《五》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泉港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泉港地方掌故》第五輯 民間文藝尋芳

儘管往昔的歌舞聲影、先賢音容逐漸遙遠,而尚存於民間的藝術奇葩,猶在噴薄著海隅文明的星光,散發著傳承的能量。天子傳音北管樂、一枝獨秀剪碗雕、端午龍舟懷忠魂……多像一場紛紛揚揚的太陽雨,沐浴著新區煉塔,擦亮了油港風帆。

 

泉港民間多演藝 林國春

泉港處於閩南語系與莆仙語系的過渡地域。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形成地方語言的特殊性,泉港人對閩南語、莆仙語既能聽又能說,對南北兩面的人皆交往密切,所以對南來北往的藝術都能接受。特殊的地域,造就特殊的藝術意識,決定了泉港藝人的多才多藝,在同一人身上能展現多樂種多劇種藝術的現象是很常見的。人們常說,泉州是個戲窩子,地處泉州市東北部的泉港就是地地道道的曲窩子、戲窩子,多姿多彩的民間藝種使許多來訪的中外藝術家驚歎不已。

(一)南音,即南曲。山腰鎮的埭港、陳莊、山前,前黃鎮的前黃、白鴿籃,塗嶺鎮的塗嶺、烏面宮等處均有樂隊、樂組。山腰鎮文化站民樂社中設有南音組,後成立山腰鎮南音樂社。

(二)北管,又名北曲。是從江淮一帶傳入我地的演唱曲和從多管道(主要有北京、上海、江浙、廣東等地)傳來的演奏譜,其演唱語是“官話”(相當於普通話)。北管傳入泉港的時間有兩種說法,一是明末的荷鄭時期,二是清光緒年初,峰尾的劉永賴(舞庭)和奎璧的莊仦在江浙一帶經商帶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北管在泉港地區進入鼎盛時期。

(三)莆仙音樂。這是一種與北管音樂不同特色的地方音樂,起源於興化會(莆田市),但泉港民眾有時也將此民樂叫成“北管”,這是認為“北邊傳來的”錯誤理解。

(四)薌劇。基本輪廓類同臺灣歌仔戲,以漳州方言為戲腔,早年傳入泉港,至六十年代停演,一九七八年再興起,八、九十年代達到鼎盛,最先辦起的是埭港薌劇團和山腰實驗薌劇團,繼而又辦起山腰鎮僑鄉、鹽場、鳳聲、鳳寶豐等劇團。

(五)莆仙戲。一九六六年以前在後龍鎮的塗坑村、界山鎮的潘南鹽場、山腰鎮埭港村曾辦有莆仙戲劇團。

(六)掌中木偶戲,又稱布袋戲。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黃村辦有一劇團;一九九九年山腰街亦辦起一劇團,經常深入中小學演出課本劇,很受師生歡迎。

(七)京劇。該劇種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隨北管音樂的鼎盛而在泉港興起並紮根生長,當時有幾個北管樂社學唱學演京劇的劇碼有《孔明收薑維》、《四郎探母》等。

(八)歌吹漫步。歌樂隊(俗稱弦管)邊行走邊吹打唱奏,其中山腰北管樂團(隊)自八十年代以來參加市級以上活動十幾次,並多次獲獎。

(九)廣場歌舞。演藝種類有歌舞、舞獅、騰龍、高蹺(俗稱走木腳)、拍胸等。一九九九年九月山腰北管樂團參加第三屆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表演《龍鳳呈祥》榮獲二等獎。

(十)踩街。此演藝形式介於“歌吹漫步”與“廣場歌舞”兩種演藝之間,既要唱奏吹打,又要有舞蹈性的行進表演。一九五三年在山腰舉辦過惠北片(今泉港)物資交流大會,由各鄉鎮代表隊表演。

(十一)曲藝隊,俗稱戲仔。這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興辦的一種新演藝小隊,其中以飾演“一生一旦”為主的演唱,有時也另加四人歌舞表演,演唱曲多選用薌劇梁祝廿四拜、五子哭墓等赴殯葬儀式演出,赴慶典時另擇它曲。

(十二)銅管樂,俗稱西樂隊。一九三九年,有一位十九路軍士兵,留居山腰,教吹無按鍵的五音銅號,辦起管樂隊,宣傳抗日思想。此後在惠北的一些學校也辦起樂隊。

此外,還有大開道、高甲戲等演藝形式。

 

天子傳音話北管 黃建聰

北管是泉港區的一種獨特樂種。它是從江淮流域傳入後即紮根並廣為傳唱的,在唱奏特點上已形成新風格、新體系的民間音樂,人們稱之為“小曲”、“小調”、“曲仔”。它流行於泉港各鎮。

北管的傳入始於清朝光緒初年(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峰尾劉永賴(標號“舞庭”)經常到江浙一帶販賣海鹽,從那裏學得不少“曲仔”和“大麯”,回鄉後傳唱,深得群眾喜愛,陸續傳至壩頭、山腰等地乃至惠安縣城。他還被特邀往泉州、上海、浙江等地演唱,名揚遠近。泉州府報呈制憲,特授為“佾生”。

北管藝術既有發源地的特色,又有別於發源地的音樂。既有閩南、莆仙唱腔中的某些特色,又不全是閩南、莆仙的音樂,而是形成一種獨特的、別具一格的新樂種。樂隊由演唱組和樂器組共同組成。演唱組一般有十三、四歲的女孩和男孩約五、六人。他們在演唱的同時,又都手執打擊樂器,邊唱邊敲打為某些樂句伴奏。樂器組十人左右,所用樂器除保留北方樂器和江南絲竹外,還加進了泉港特色樂器,如伬胡、雙清。

樂團和藝人奉祀“田公元帥”,神位對聯為“天上風流三太子,人間慷慨大丈夫”。該聯源自流行於北管界的一個傳說,指玉皇大帝派三位太子到人間點撥北管樂隊練藝,三位太子即一太子武神田公元帥、二太子文神老農聖君、三太子龍和將軍。因此人們亦稱北管音樂為“天子傳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是北管活動最昌盛時期。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共設有五十個教習館,在惠安螺城則有升平社、清平社、金興社等。它們經常參加鄉村慶典、普渡、迎神、出遊、物資交流等大慶活動,主要有奏樂、妝閣和唱京戲等三大藝術形式。“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活動,一九七七年後北管很快得以恢復生機,再顯風流,頻頻參加各級匯演、交流並獲獎。

明末清初之際,北管音樂傳入臺灣。時因東南沿海地區戰亂、災荒,以及鄭成功驅荷複台,泉州有無數軍民移居臺灣。其中泉港移居者甚多,北管音樂也隨之移植到臺灣,傳唱寶島各地。臺灣現尚存有靈安社、平溪北管樂團等幾支北管樂社。北管又經臺灣傳入日本。一九九七年初,日本沖繩縣音樂考察團慕名特地到泉港採訪、考察,與北管界藝人切蹉交流,認為北管與沖繩一些民間音樂相近,有一種直覺性的“近親”感。

隨著泉港旅外僑胞的足跡,北管音樂也傳進南洋各埠,尤以新加坡、馬來西亞為多。新加坡北管存在于福建會館、惠安會館等處。一九四八年,馬來西亞吉隆玻惠安公會北管音樂隊演奏和“裝擱”,參加慶祝英國女王加冕的踩街活動,被拍成電影新聞,在英倫三島和英屬南洋各殖民地放映,影響頗大。

 

舞庭授徒傳北管  黃嘉輝

北管從清光緒年初傳入我區,至今歷經一百多年,經受了社會和歷史的考驗,在一代代北管藝人的共同努力下,廣泛流傳,繁衍不息。劉永賴是北管藝界貢獻最大的藝人之一。

劉永賴(一八五二年農曆七月七日至一九二六年農曆四月五日),男,別名阿九,泉港區峰尾鎮誠平村城外人,官章佾生標名“舞庭”,能演奏所有北管樂器,尤精於笙、揚琴、洞簫。

清朝光緒年初,舞庭師與其父用船運鹽到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交易,並師從當地藝人學習民間音樂,學成後把這種音韻帶回泉港。光緒八年,他受聘在壩頭、安兜等地授徒,同年受邀參加泉州“送孔子”南音北管出遊活動,他的笙聲深深打動了觀眾,尤其是泉州府府台,後經申報上憲,賜予“佾生”身份,送他入孔子學府,為其取標號“舞庭”。從此,每逢泉州“送孔子”,他都要到泉州參遊。

光緒年中,舞庭師運鹽路過浙江甲場,在甲場鹽局停靠之際,自娛北管樂器京胡,鹽局負責人稱讚不已,當場下跪,拜他為師。授徒期滿,甲場弟子用船運載豐盛禮物來峰尾城外叩謝師恩。之後,舞庭師又先後在泉州石頭街劍麻行、上海天瞻等地受邀演奏(唱),倍受當地群眾讚賞。晚年,舞庭師在峰尾城外東交館開館授徒,有一位73歲的江蘇藝人路過該館,聽了他的演奏(唱),甚是佩服,把自己長期隨身的樂器“七笙”贈送給他。遺憾的是,七笙及舞庭師的另一把揚琴在文革期間都被紅衛兵毀掉了。

至今,每當談起北管名藝人,人們自然會想起清光緒年間去泉州祭聖的舞庭師,他是我們目前所知的泉港北管最早傳入者,名揚上海天瞻、浙江甲場、泉州石頭街及泉港區北管界,為北管音樂藝術的傳入和發揚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仿官船暗標生肖  劉大明

“黑舟皮五青案”船,源於元明時代官船上槍炮架洞口的構造形狀。這種官船擔負海上巡邏任務,打擊海匪,反擊外敵侵略。峰尾古船仿繪的黑舟皮五青案,稱“黑舟皮五槍孔”,遠望像官船一般,很能以假亂真,匪賊敵寇不敢冒犯。

當時,峰尾黑舟皮五青案船的實力,也確能與官船相提並論,船上不但有充足的槍支武裝配備,還專門雇用神槍手般的護航員工,一旦被擾,人人奮勇與海賊拼殺,因此在沿海各地名聲極響,就是號稱海霸的“台州賊”也聞名膽戰心驚。後來莆田等地也仿造這種船,但多為“赤舟皮五青案”,個別也有仿冒黑舟皮五青案的。

峰尾的黑舟皮五青案古船還根據船的結構特徵,造設十二生肖暗標記於整船的各個不同位置上,有別於其他地方的黑舟皮五青案。這十二生肖暗標記號及喻稱只有峰尾船才有,峰尾人才知道,因此,真假峰尾船不易仿冒也不難分辨。

十二生肖的喻稱是:一鼠橋、二牛欄、三虎口、四廁所、五龍骨、六舟皮蛇、七馬面、八羊角、九猴頭、十雞櫥、十一狗齒、十二豬架仔等。

 

峰尾漁王阿柑舍  劉恢賢

民間相傳:惠安“海狀元”——峰尾劉阿柑,崇武李皮;峰尾“漁王”——對門阿柑舍,東頭土知代。

劉阿柑(一八五六~一九二七年),字聯言,別號嘉舍,眾稱阿柑舍(舍,常加在對人稱呼之後,是古時閩南一帶對有威望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稱。),峰尾對門大厝刊人。

阿柑舍出生在勞苦漁工家庭,祖上世代以捕魚為業,他少年時受盡貧窮折磨,青年時又不幸父母雙逝,立業維艱,流落到浙江坎門漁區,受雇當漁工,歷盡苦楚,後返鄉奔走立業,經多方籌措資金,終於購買一艘“祥益”號漁船。首航舟山漁場釣捕,就旗開得勝,滿載而歸,此後年年高產豐收,名列全澳之冠,並積累資金發展漁船,擴大生產,陸續建置了三桅四舢舨大漁船五艘(祥益、祥源、祥興、祥春和祥泰號船),成為峰尾的“討魚”大戶。

當時在舟山漁場的峰尾、崇武、白崎、教場、坎門、石塘等所有的大型漁帆船計有五百多艘。唯峰尾劉阿柑、崇武李皮二人在漁民當中譽稱“海狀元”。

劉阿柑漁船一貫高產,因此連續做了十二年“頭坪戲”,他的第四個兒子秋烈,承其父志也連年高產,一貫超越於眾船,又繼續做了十二年“頭坪戲”。做“頭坪戲”不但要有經濟實力,而且還需具備相當嚴格的公認資格,這裏面有一條現在鮮為人知的民俗清規:每年春節前,召集部分高產的漁戶當事人,聘請有名氣的賬司來主持結算,選拔全澳為首的漁戶,整個過程由本鄉房族長(紳士)做監督,在東嶽廟擺設香案,向神靈焚香禱告,凡被認定為首的漁船主應對東嶽廟廳堂上懸掛的大算盤,持竿去撥動珠子,表示請“本官爺”作證,如有隱瞞虛報,願受神靈的責罰;祈求完畢,經公認是全澳奪魁的漁戶,當要負擔舉辦謝神禮儀,雇請莆仙著名戲班於農曆正月十三至十四日在東嶽廟、十五日(元宵)在永全社先後做“頭坪戲”。劉家父子共做了二十四年的“頭坪戲”,可見其在峰尾漁業上的重要地位。

阿柑舍不但是漁業界的一個能人,又是一個慈善家,因而坐上“舍”級交椅。凡是家鄉造橋修路以及教育事業,他都能慷慨解囊,帶頭捐獻,頗受公眾讚揚,也受漁港官紳的誇獎,成為閩浙漁界名人。一九二四年沈家門八閩會館會長王友信、商會會長陳友三,嘉勉其為漁撈能手,稱“此柑非尋常柑也!”,題贈“漁家首冠”錦旗一面,以資鼓勵;一九二五年夏,劉阿柑把祥益號船,開往溫州港去運載貨物,浙江省永嘉縣縣長劉孔恩,得悉其停泊本港,特帶從屬數人,乘艇到船中探訪詢問,瞭解其釣捕技能及航海經驗,讚賞之餘,題贈“漁撈先鋒”錦旗一面,以資嘉獎。

 

造船大師黃旺來  黃永金

圭峰半島,唐時先民從事漁業生產,經宋元不斷發展壯大。明代建城後,人口稠密,是時黃姓人丁昌盛,全族習造船工藝者眾多,為首執斧者就有九十九人之多,以造船為業者後來多分佈於圭峰、沙格、輞川、黃崎、淨峰、崇武等地,馳名遠近。

清康熙年間,黃都公造船手藝高超,鄭成功東征臺灣時,受聘建造戰船。後又受清廷任用為道憲廈門軍工監匠首領,分轄監造圭峰、沙格二澳戰船。清朝中葉,圭峰與臺灣通商頗為發達,那時圭峰大商船以及其他漁船多是黃氏家族所建造。

近百年來,黃氏家族造船名匠層出不窮,黃旺來(一八八七~一九七一年)就是一個優秀造船大師。黃旺來自幼失父,家貧未能入學,一邊受課于母親,一邊勤苦學藝。他從小天資聰穎,喜船好斧。十二歲時就能獨自造作小舟,令人刮目相看;二十歲時領班在莆田、東吳、西亭沿海一帶,建造百噸大船豎令下航,名揚泉州灣湄洲灣一帶。

為適應漁業的發展,黃旺來積歷年的經驗,對漁船具不斷進行改革。在船仔型的基礎上改變了傳統“尾花滾尾梆”的造法,建造木帆船仔母船,不但改變了原來繁雜工藝,而且節省了原材料及工時,增加了船體尾部強度。黃旺來對運輸船改造更是出色,在造泉運二○一七一號船(俗名靠堤仔船)時,首次把古老搭鼠橋的四角頭王爹船型改成羊角頭大排船船型,簡化了傳統繁雜工藝不說,單就節省原材料及工日二項,每項就能節省三分之一左右。這種船型,上層建築簡單,阻力小,重心低,縱搖穩定,旋轉靈活、利於逆風倒向航行。

黃旺來注意總結經驗,不斷創新,設計成功這種吃水淺、載量大、航速快、用人少、用材省、便於裝卸、經久耐用、有利短途運輸的船隻,給後人指出了改良方向,為後來機帆化打下良好基礎。

黃旺來一生親歷建造的船有:船仔、船仔角、船仔母、排仔船、大排船、機帆釣機船以及各種船型的運輸船,這些船隻皆品質上乘,美觀實用,結構堅固,抗風功能強,其精湛的造船藝名傳至今。

 

獨特的剪碗雕塑  林明輝

沙格村的靈慈宮,是泉港區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既有可以體現當時(清代中期)石雕藝術水準的盤龍石柱,清乾隆皇帝禦書的“海天元後”匾額,御賜的黃袍霞帔,還有獨具特色,曾被來自臺灣的藝術家和有關專家譽之為中國少有的“剪碗藝術”。

靈慈宮的殿頂,從前到後有縱有橫,共有十五道屋脊,三十只高翹的燕尾脊。前後幾道橫脊上,均配有各種不同造型的雕塑,分別飾有八仙過海,麒麟龍虎獅象豹鱷等猛獸及各種配飾的景物。這些雕塑和三十只燕尾脊,竟都用一塊塊姆指大小形狀不一的瓷片拼接而成。近看凹凹凸凸,顯得有幾分粗糙;遠觀,則色彩斑斕,把那些人物動物景物裝飾得栩栩如生,其效果,簡直可以與現代的油畫相媲美。

之所以被譽為“剪碗藝術”,是那些裝飾的瓷片並非一般的瓷片,而是把無數的瓷碗砸碎,然後一小片一小片地剪接粘貼而成,而且要用瓷碗片上的花紋拼接成雕塑物上的各種花色斑紋,使之色彩明豔,呼之欲出。這簡直就是一種了不起的藝術創造。

靈慈宮自修建後,歷代皆有重修。每次重修,都要剔去舊瓷換上新瓷,也就等於經歷了歷代民間藝人的一次次再創作,手法依舊而花樣翻新。一九七八年重修靈慈宮時,殿頂的這些雕塑,仍然沿用這種“剪碗藝術”,只是藝人們技術更加精湛,裝飾更加考究,其造型也更趨完美,不愧“中國少有的民間藝術”的稱譽。

 

巧奪天工話石雕  黃建聰

惠安縣是“中國雕藝之鄉”,泉港區原屬惠安,因此,石屋、石橋、石柱、石塔、石路等石建築物比比皆是。許許多多的石制古建築、古藝術品飽經滄桑,雖“天荒地老亦不朽”,成為泉港文化藝術成就的歷史見證。

原始遺址中的石雕作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塗嶺松園村和蟻山(艾山)先後採集到磨制石錛數件,均系新石器文化遺物,這是泉港最古老、最原始的器用石雕作品。

泉港石雕工藝源自中原。東晉以後,中原人民大量南遷,還帶來了先進的石雕技藝。

泉港最早的石雕藝術作品,當屬塗嶺九龍崗上的閩林始祖陵前圓石雕。陵墓主人、東晉晉安郡王林祿薨於西元三五六年。方志載其墓“前有石冠石笏,後有石羊石馬”,由此推斷,泉港的石雕藝術史可上溯至一千六百多年前。可惜石冠、石馬、石羊、翁仲等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令人扼腕嘆惜。

泉港的石雕藝術精湛,從各主要寺廟的石雕作品中可見一斑。

峰尾東嶽廟的石柱龍雕,一足立於波浪上,另一足屈起,翹首張口,雙角淩厲,兩眼圓睜,披鱗垂髯,尾翼高揚,周身盤結隱現於雲團中,神態活躍,呼之欲出。東邊柱因石質特異,擊其頭部則“鏘鏘”有異音,如龍之吟嘯聲。又因其取材於輝綠岩,顏色青褐,儼然一對氣勢洶洶意欲相角鬥的老蒼龍。其雕藝水準不亞于福州於山法雨堂前兩對龍柱。

後龍鎮塗坑白石宮,大殿中有石雕蟠龍、人物、花鳥大柱各一對。另有宮門抱柱石獅一對,螭虎紋石窗一對。龍柱透雕,八角形柱礎浮雕駿馬、花卉,龍身由下環繞而上,昂首張口。上下四足,撐舉伸屈,雄勁有力。龍首下江濤嶙石,鯉躍禹門,龍身隱現於團雲間;各處雲頭,仙人駕游其上,容態清逸。螭龍透雕圓窗及“福祿壽”三星人物造像,玲瓏剔透,古雅質樸。

沙格靈慈宮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最具文物價值的是66根石、木大柱。其中雕蟠龍、人物、花鳥的石柱十根,另有山門抱柱石獅一對,山門前浮雕龍陛一方。在一個占地僅五百平方米的寺廟建築,有如此多的石雕裝飾,還是鮮見的。其浮雕圓雕和透雕相結合,蟠龍威武,人物生動,花鳥華麗。立於拜亭為前柱的蟠龍柱,獨具構思,其龍首不是由下向上,而是由上向下,形態宛如剛從波濤禹門間騰空而起,又即刻要乘勢俯衝而下,有雷霆萬鈞之勢。這龍首朝下的龍柱(稱翻天覆地龍柱),當時全國僅有三對,即臺北龍山寺、安溪文廟和沙格靈慈宮各一對,因此彌足珍貴。

東嶽廟、白石宮、靈慈宮均重建於清代。從它們的石雕作品看,泉港的石雕藝術已從晚明以前的樸質粗獷轉為精雕細琢、形神兼備的藝術風格。這些石雕為我們研究泉港雕藝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沙格端午龍舟賽  林明輝

沙格村的端午節龍舟賽,始于明朝永樂年間,其間除了社會動亂(如清初清兵進剿惠北、“文革”運動等)時有中斷外,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龍舟賽的場面更是壯觀,已成為泉港區內傳統文化活動的一道風景。每當農曆五月初三至初五日,綿延一公里的海灘和斜坡狀的大堤上,色彩紛呈的遮陽傘遮陽帽,男男女女的各色衣飾,還有飄揚的彩旗,猶如一道彩色屏障;彩旗招展的海面上,大大小小滿載遊人的船隻(許多是來自彼岸莆田的觀光船)穿梭遊弋著,使原先平靜的海面湧動起來;海灘上的兩座戲臺,兩班莆仙戲文武對唱,更是增添了熱烈氣氛。

沙格村人已把這每年一度的端午節視為絲毫不遜於春節的隆重節日。從初三開始,幾乎家家來客,戶戶聚友,甚至平時不太來往的熟人也因為觀賞龍舟賽而登門了。那幾天,真是“沙堤無處不客喧”。

沙格的端午節龍舟賽起始於明永樂年間,時地方上疫瘴流行,常使一些村落“幾斷人煙”。對岸的莆田年年大送“王船”,裝載瘟神的“王船”漂浮於海灣,慘狀可怖。於是,為了“保境安民”,沙格村人便大賽龍舟,意借屈子英靈和媽祖神威以正祛邪。每年端午節,村人皆要從靈慈宮中請出媽祖尊駕,抬著繞村巡遊一圈,即“出遊”,用以驅逐妖邪。這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除此之外,據說當時沙格村財丁兩旺,可惜人文欠缺,村人又意欲借屈子和媽祖之靈以“聚集龍氣”,以求子孫人文鼎昌的意思。也許真是英靈所佑,自明末王忠孝以後沙格村倒真是出了不少名人。

龍舟賽到了清代,便相容了新的內涵。明朝忠臣王忠孝隨鄭氏流寓臺灣,最終客死臺灣。民間有遊子逝于異鄉,家人要引其遊魂回歸故里的習俗。王忠孝是沙格人的驕傲,人們借龍舟引忠魂回歸,自在理中。其時由於清廷禁錮森嚴,對被清廷視為叛逆的王忠孝,鄉人們只能以這種曲折的形式來緬懷了。

 

少林棍法傳施厝  陳開登

在泉港區域,“施厝扁擔”可謂家喻戶曉。它是當地人們喜愛的武藝拳種,是泉州南少林寺武功在民間的遺技。扁擔拳的前身是泉州少林寺的護寺棍法,傳入施厝後,村民以扁擔演練少林棍法,故稱“扁擔拳”。

“天下功夫出少林”。據史載,泉州南少林寺,又名鎮國東禪少林寺,是閩中禪林名刹,規模宏大,也是我國南派少林拳的發源地。唐乾符年間(西元八七四~八七九年),嵩山少林寺“十三空之智空入閩中,建少林寺於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閩僧武派之始焉”。南唐天佑四年(西元九○七年),“少林寺反王審知(閩王)之附梁”被毀。“北宋太平興國六年(西元九八一年)詔修也。宋末,少林寺反蒲壽庚,千僧格鬥元兵三萬……”再次被毀。到明洪武十年(西元一三七七年),逃往德化戴雲山玄妙觀的少林僧“法本高齡百有三十五矣,觀募州官黃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秋,少林寺因胡惠乾事件,第三次被“詔焚”,從“茲無複敢修者”。

明清兩代,是南少林寺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泉州少林寺與宋室南外宗趙氏皇族淵源深篤,方丈至善禪師武功高強,豪俠義膽,影響極大。全國武林高手慕名聚集該寺切蹉武功,使少林寺成為集武功之大成的寺院。少林寺“十三進,周牆三丈,寺僧千人。……僧分十級,寺造柴羅漢、活機紐,僧人均無法逃遁,世稱十八柴人”。施厝扁擔拳正是這個時期從南少林寺傳入的。

至於施厝扁擔拳的來歷與沿革,存在兩種傳說:

一說元明時,卜居龍山(施厝)者有施、林、余、鄭、蔡、麥、官諸姓。約明洪武年間有施某(名字不詳,待考)因田園受人欺淩,赴溫陵(泉州)少林寺習武藝。起初師父讓他白天抱牛過溪放牧,要求牛蹄不濕;晚上拳搗穀粟。不知不覺中過了三年,小牛長成大牛,他仍抱牛不輟,力大無比,引重千斤,師父始授少林正宗拳藝。若干年後,施某覺藝已盡通,心思歸俗,但學未滿期,不能出寺。一日,他難耐佛家清規之寂寞,私闖少林寺“十八柴人陣”機關,險遭殞命,逃出寺外。

師父發現僧徒擅自闖關離寺,違背寺規,罪當廢功處死。便跟蹤他到泉州東門外驛道,見徒於小攤吃飯,即將手中飛鈸擲出直擊他後腦。施覺腦後風響,一偏頭,舉筷夾住飛鈸。師父見狀,知其藝已上乘,頓棄懲殺之念返寺。

施某回鄉後重整田園,仇家知之聚眾惹伐。他在少林寺學武時,有戒約:“凡少林弟子,以德行為先,涵養為本。武技之道,備以自衛,切戒逞血氣之私,好勇鬥狠。”他見勢凶,即抱起耕牛奔飛遠遁。仇家見狀大駭,從此不敢再犯。明朝沿海倭亂,施某將少林正宗拳技傳授村民用以自衛,改棍法為扁擔術,一直流傳至今。

另一說,清乾隆年間,泉州南少林寺被毀。有一武僧洪海(一說為馮海)和尚劫後餘生,雙目失明,渾身燒傷,流落到惠北光德里東林鋪(今泉港區施厝村),被施、林、吳三姓鄉親收留救治,三年傷癒。洪海感恩村民,始授南少林護寺秘傳武功。施姓得傳棍法後,在農村日常的生活勞動中衍變為扁擔術,現村民中仍有“食三年傳一支扁擔”的說法。林姓得傳耙法,居葵山(今外厝村);吳姓傳槌法,居仙境。故至今泉港一帶有“施厝扁擔,外厝耙,仙境槌”之說。

施厝扁擔拳的演練有上卦法與下卦法之分。據說少林弟子因傳授武功違反了師門“少林秘技不妄外傳,誓為謹守,犯者必遭半身不遂之大譴!”的重誓。起初他傳授的是下卦技法,棍持中平近腰,動作開合轉換較大。後期他果真下肢癱瘓,只能坐椅上授藝,其棍持胸平,門戶緊密,衍成上卦技法。今施厝橫龍一帶練的乃是上卦法,三房、新厝一帶練的乃是下卦法。筆者認為上卦法應是馬上戰法,下卦法應為步戰之技法。

施厝扁擔拳套路有:三步母(三戰)、七步勢、十四式、三十六式、七十二式、一百零八式。招式勢勢相承,兼槍帶棍,拆練合一,沉穩緊湊,勢如破竹。功架結構嚴密,樸實無華。勁力剛、猛、快、粘,技法靈活多變,臨陣講究陰陽虛實,以快制慢,“順人之勢,借人之力”,穩紮穩打。其中諸多動作名稱仍沿用古少林之武術術語。如明抗倭名將俞大猷所著的《劍經》中有:“我起流水漸進,他決來打我手。”“他起流水進,我後手略高牽,就進殺,大小門皆然。”“起流水”一招術語,在早期的少林一式棍法中罕有此稱法,而在施厝扁擔拳中依然保留著“流水”、“斜流水”等術語,可見其拳法源自古少林屬實。

施厝扁擔拳在村民中世代相傳,農暇耕餘,家家操練,武風之盛,遐邇蜚聲。清末民初,當地烏白旗械鬥不息,鄉間大興練功館,培養出一大批扁擔拳高手。此後隨著施厝人的外出謀生和拳師的傳藝,施厝扁擔拳方始外傳。主要傳向惠安、莆仙、福清、廣東、海南、江西、浙江、臺灣及南洋諸地區和國家。

 

民俗奇葩七星燈  莊玉宗

“七星燈”是民俗活動中一種吉祥的燈,其燈綁在一根長達一丈多的竹杆上,竹杆頂端糊有昂首的紙仙鶴,腳下掛有華麗的六角燈罩,每角掛一盞主燈,謂之魁燈。燈籠用細竹編成,古典棗形,外糊棉紙,燈的東側彩繪“兩童子戲騎麒麟”圖,西側交叉寫上“天賜麟兒”的紅字,燈外表塗上桐油,點燃後明亮奪目。

“七星燈”系中元燈,是農村七月普渡中的產物。早期就流傳於泉港一帶。搶“七星燈”民俗活動在山腰鎮、前黃鎮一帶十分盛行。青年人求子丁,老年人添福壽。華燈初上,廣場上就聚有男女老少民眾,期待禮炮三響,準備奪燈。撐燈者舉著燈,朝搶燈者舞動,搶燈者全神貫注等“七星燈”從頭上劃來,伸手縱躍直上奪燈,經常互相撞擊,跌傷了也不管,爬起來再度拼命搶奪,歡聲雷動。有時強悍者數人奪一燈或兩人揪一燈,相互搶奪,奪得者笑顏逐開,把燈拿回家供奉。

“七星燈”活動形式不一。如前黃村是搶奪“七星燈”;後張村是把“七星燈”奉在家中,禮拜三天,然後把主燈送給已婚未育人家,其餘焚化;壩頭一帶是得子者糊“七星燈”供奉十五日,以表敬謝;峰尾村是把“七星燈”橫列於一根竹杆中,掛在門前朝拜三天,然後焚化。

搶“七星燈”民俗活動,不僅是一項有趣的體育活動,同時也被編演成民間舞蹈。老藝人黃珍德給自編的搶燈舞蹈定名,起初命名為《中元奪燈樂》,後又改為《采燈舞》,最後定名為《七星燈》。為體現其古老、富有閩南民間特色,還選上南音、北管的小吹名曲《貴子圖》作為《七星燈》舞曲,並配上嗩呐和打擊樂,使整個舞蹈表現出喜氣洋洋的熱鬧場面。特別是舞蹈中出現五種不同角色,即:男醜、女醜、老頭、少女、童子等,他們的不同舞姿,更是展現了活潑不乏幽雅、緊張不失風趣的內涵。

一九八六年在《七星燈》原作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加工和改編,並由惠安縣高甲劇團精心排練,于同年十月晉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榮獲創作、演出、編導一等獎。

 

漁船識航拳令歌  劉地坤

峰尾漁民過去主航北線(江浙一帶),沿海謀生,通過代代艱辛的實踐總結了經驗和教訓,摸清了航道沿途海域的地理和位置,為便於熟記導航,將島礁位置編成口訣,並巧妙地運用於飲酒猜拳上,成為一則頗有價值、別具一格的拳令歌,概括為:“一鼓、二錢、三山、四嶼、五虎、六耳、七星、八畝、九山、十浦。”

一鼓:指浙江省中部海域台州列島的大陳、上大陳和下大陳等島嶼附近的礁石,是最常發生海難的暗礁海區。

二錢:指浙江省杭州灣外海域的舟山群島中最大島嶼——舟山島普陀山(沈家門)外的朱家尖以東海域中的礁石,其中以錢嶼居最。

三山:指浙江省岱山縣鼠浪湖外側的眾多島嶼和礁石,主要有三個排列成三角形的島嶼,形成“三山”鼎立之狀,此處亦是現在海輪必經航線。

四嶼:指福州港外五虎門東北海域的四個島嶼和附近的礁石,稱之“四嶼”。具體範圍在北支、筱埕與北竿塘島、馬祖島之間。

五虎:指福州港外五虎門以外的島嶼和礁石,即馬祖島以西的海域,其中五個島嶼形狀像只老虎,謂之“五虎”。

六耳: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石塘鄉南面海域,眾多的島嶼和礁石構成耳朵形狀,散佈於海中。

七星:指閩江口外白犬和南塘之間海域的暗礁,此處水流湍急,沒有航標;另一說法指閩浙交界海域中的七星島。

八畝:指浙江省東南部金鄉鹽田阜外側的眾多島嶼,主要指北龍山島、北麂山列島和南麂山列島及附近的礁石,其中有一暗礁面積逾八畝,故名曰“八畝”。

九山:指浙江省象山縣東面至韭山列島海域四周島嶼,此處礁石密佈,以其中九個島嶼上的山嶺著稱,稱之“九山”。由於這裏浪高流急,人們難以判斷海流的流向,常發生漁船觸礁事故,流傳有“七沉,八浮,三加弧”的說法,提醒航船注意安全。

十浦:指散佈在浙江省象山縣石浦港海域的礁石,“十浦”自“石浦”諧音而來。

 

漁區天氣多諺語  劉榮振

峰尾人世代以海為生,一揚帆出海就要“乘風破浪”。浪由風起,風因氣生,氣自“天”來。天氣變化直接影響或威脅漁民生產和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廣大漁民特別重視觀察天氣變化,總結積累了許多觀天經驗,形成諺語廣為流傳。

一、主風天氣諺語

春報頭冬報尾,夏報一點火。

六月北風就是台(南風季出現北風是颱風前兆)。

秋風台,無人知(北風季節很難辨別是大風還是颱風,務必提防)。

十月防三五(指陰曆初五、十五、廿五日常出現強大風)。

十二月南風現報,早時南風晚時報,午後南風三日報。

一雷打九台,九雷颱風來。

日出起橫雲,勸君莫下船。

南底白雲起,大風必停止。

日生腳,起腳風、落腳雨。

日報一、夜報七、黃昏報十一、早晨報半日。

秋天西風吹過午,來日必有大因故。

早門南風晚門報,晚門南風三日作。

二、主晴雨天氣諺語

黑腳西南落腳潭(常出現在陰曆四月廿七、八,五月十二、三的日子裏)。

早時雨,“白賊什某”。

早時東南黑,勢必午前雨。

有雨天頂亮,無雨四邊光。

久雨現星光,明朝雨更狂。

久雨傍晚停,一定轉天晴。

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

春看山頭晴,來日便分明。

冬觀海崖晴,無雨風平靜。

虹出東,水流入;西出虹,雨來停。

東海出“半帆”,大水淹死蟲。

南閃百日晴,北閃在眼前。

三、其他天氣諺語

春看山頭,冬看海角。

春茫風,冬茫霜,夏茫日頭公。

早要天頂穿,瞑要四腳懸。

早時西北仔,午後東南風,免得問天公(指正常天氣)。

出明山,大“壞空”(“壞空”意為大事不妙,指暴風雨的前兆)。

海是天肚脹,天未變,海先知;天氣變壞,無風船也搖擺。

雷電起西方,定是雨和風。

夏霧灑死虎,南風必過午。

雨打小滿頭,魚蝦眼淚流(晴)。

五月節“龍船北”,雨水淹頭殼。

冬節在月頭,寒在年冥兜;冬節在月中,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尾,寒在正二月。

上半月看初三,下半月看十八。

 

鐘厝世代傳史詩  黃建聰

我國少數民族中著名史詩之一——佘族長篇史詩《高皇歌》,又名《槃瓠歌》、《龍皇歌》、《盤古歌》、《祖公歌》、《傳宗歌》等,它以槃瓠傳說為基礎,敘述佘族的氏族神靈、歷史淵源和遷徙行程。全詩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槃瓠傳說,主要敘述高辛帝時龍麒平番亂,因功被高辛帝招為郎婿,生三男一女。高辛帝賜姓名,三男分別為盤自能、藍光輝、雷巨祜。女長大後嫁給鐘智深。自此,佘族盤、藍、雷、鐘四姓形成。第二部分敘述龍麒攜妻帶子遷廣東潮州開荒狩獵。第三部分敘述龍麒子孫自粵遷閩、浙的原因及行程。史詩成形的時間無考,但根據史詩的形式和內容看,定型的時間約在明朝。

山腰鎮鐘厝、鳶峰兩村鐘姓佘族開基祖鐘進享於明嘉靖六年(一五二七年)由安溪善壇遷來。這裏的村民世代流傳著關於佘族由來的傳說——盤瓠的故事和《高皇歌》。或因年代久遠,鐘進享自安溪遷居鐘厝時,該史詩尚未定形,加以系口頭流傳,滲入地方語言特色,故這裏的《高皇歌》並不完整,只有《出征歌》和《成親歌》,與廣泛流傳的《高皇歌》文字也有許多不同之處。謹錄之如下:

一、出征歌

祖公名字叫龍麒,原是當初一朝臣;

龍麒年青本領好,行雲過海會化身。

當朝坐位高帝王,天下太平谷滿倉;

感謝高辛管理好,百姓耕田笑朗朗。

番王賊子起噁心,帶兵過來打高辛;

高辛皇上心慌亂,文武百官不安寧。

龍麒膽大是當年,不怕賊子打過山;

上朝奏本告皇上,自願帶兵打番王。

龍麒帶兵打過洋,一直打到番王鄉;

番王不知兵馬到,高樓吃酒醉醺醺。

割落王頭過海洋,雲霧彌來暗茫茫;

一時霧散渡過海,王頭奉上高辛皇。

王頭奉上高辛皇,高辛斟酒笑郎郎;

高辛看見心歡喜,願詔龍麒做婿郎。

二、成親歌:

高辛皇上養三娘,三個公主一個樣;

第三公主巧伶俐,嫁給龍麒做妻房。

龍麒三子女一名,帶上王朝去求姓;

大子盤裝便姓盤,二子清秀便姓藍。

第三細子正一歲,王朝殿裏討姓來;

湊看雷公剛打響,朱筆落紙便姓雷。

龍麒做官在朝中,親養三子女一宮;

親女招來鐘姓子,女婿養子是姓鐘。

龍麒三子婿一人,當初原是帶過兵;

三子一婿本領高,文武朝臣生妒心。

……

 

泉港方言巧對韻  陳開登

北方中原地區士民屢遭戰亂之苦,紛紛南遷避亂,開發七閩蠻荒。特別是東漢末、東西晉、唐初、唐末五代以及宋末迄明初,北方士民大規模遷居閩中,其中不少人居住泉州,當然也有部分來到泉港地區。他們帶來了中原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制度,中州語言文化也同時在此繁衍演化。

泉港地處閩南語系與莆仙語系的臨界區,使這裏的方言既獨特又相當混雜。目前泉港地區方言以閩南語(山腰、前黃、塗嶺一帶)、莆仙語(界山一帶)、頭北語(後龍、南埔、峰尾一帶)為主。有的雖系同一方言語種,但村與村之間語音語調也略有差別。

賦詩對對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展示才學的方式之一。泉港人也喜歡耕餘飯後以吟詩作對娛樂。他們在長期的日常生產生活中總結提煉出相當一部分獨具特色的方言對子,讀來朗朗上口,趣味環生。現輯無名氏二十個方言對子以供欣賞:

沙格對肖厝;

沙格宮對上坑祠(沙格宮即靈慈宮,上坑祠即樟山祠);

林頭寺對峰尾岳(林頭寺即先鋒村“西庵”;峰尾岳即東嶽廟);

仙境對後坑(仙與先諧音);

銅山對鐵坑(銅與東諧音);

烏鴉對百羅(百羅即百靈);

狗子對豬牯;

小貓子對老鼠婆;

豆油對生枯(生枯指花生餅);

油麻對竹芋(油麻即芝麻);

通對柱(“通”指石制的橫樑);

臭頭對爛腳;

大房對小家(小家指小族);

小娘對達埔(小娘即女人,達埔即男人);

耐心對熱狂(熱狂指狂妄、粗心、性急);

興旺對衰亡;

討錢師傅,欠錢王爺;

貧苦長壽,富貴短命;

清心樂意,福壽康寧。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