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境域

作者:佚名  來源:漳州市志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 境域

一、建州時境域

漳州建州時立漳浦、懷恩二縣。至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廢懷恩縣,地入漳浦縣。其時漳浦縣地,亦即漳州的境域。其境域大體是:東至海,南至海,西至潮陽(今廣東省饒平縣境),北至南勝溪(今平和縣南勝一帶)及龍溪縣祠堂庵(今龍海市程溪鎮西南隅,與今平和、漳浦二縣邊境交界處)以南、九龍嶺南麓、南溪中游南岸一帶,東北到黃如江(唐宋漳浦縣安仁鄉沙澳裏、明鎮海衛鴻儒江即今龍海市隆教鄉鎮海村附近一帶),西北到石塍溪(今詔安秀篆與官陂境內)。境域相當於現今詔安、東山、雲霄、漳浦四縣全境和平和縣南部邊界地,以及龍海市東南部隆教、港尾、白水、東泗(南部)一帶地域。

 

二、建州後至民國時期境域

建州以後,隨著轄縣增減和邊界地域析出或析入,州(路、府、道)的境域也就隨之盈縮。

第一次境域變遷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廢懷恩縣後析泉州龍溪縣來屬。其時漳州境域,大體相當今漳州市除長泰縣外的境地。

第二次境域變遷

唐大曆十二年( 777年),析汀州龍岩縣隸屬漳州。時漳州遂轄漳浦、龍溪、龍岩三縣,境域再次擴大。龍岩、龍溪二縣處於今九龍江北溪、西溪及南溪(北岸)流域,漳浦縣處於古綏安溪、李澳溪(含下游鹿溪)、漳江(即西林溪)及東溪流域。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當時漳州境域為“東西三百七十裏,南北三百九十裏。”以當時漳州新州治龍溪縣城為中心點,其四至為:“東至大海(即東海)一百五十裏;南至大海(即南海)一百八十裏;西北至潮州(治在潮陽縣)四百八十裏;北至汀州(治在長汀)九百里。”

第三次境域變遷

宋太平興國五年( 980年),泉州長泰縣析歸漳州管轄。當時漳州境域包括今龍岩市(縣級)、漳平市(縣級)、永安市(縣級)南境和今漳州市,以及廈門市郊海滄區(海滄宋為龍溪縣一、二、三都地;明嘉靖四十五年即1566年析歸海澄縣;1958年8月析歸廈門市)。

第四次境域變遷

元至治二年(1322年)至明代中葉(1471年至1567年),漳州先後析置南靖縣、漳平縣、平和縣、詔安縣、海澄縣、寧洋縣(其地析自龍岩縣及大田、永安二縣邊地),計轄龍溪、漳浦、龍岩、長泰、南靖、漳平、平和、詔安、海澄、寧洋10縣。

第五次境域變遷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龍岩縣升為福建省直隸州,並析漳平、寧洋二縣屬之,漳州轄縣遂減為龍溪、漳浦、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七縣。當時境域比明末縮小。據光緒版《漳州府志•疆域》載:“府治,東界泉州府同安縣景莊墓,七十五裏;西界龍岩州林田嶺,一百三十裏;南界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分水關,二百八十裏;北界龍岩州漳平縣梅水坑,二百四十裏。廣二百一十裏,袤六百一十裏。”

(民國實行行政督察區制期間,因非一級政權,故不作記述。)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域

一)析入與析出

1954年 7月,劃出華安縣第四區大深鄉( 139戶)歸龍岩專區漳平縣。

1956年 8月,劃出南靖縣長教區科嶺鄉都寧頭村歸龍岩專區龍岩縣。同月,劃出華安縣仙都區所屬涵口、大杞、小杞三個自然村(24戶)歸龍岩專區漳平縣。

1957年 3月,劃入晉江專區同安縣灌口區錦宅、金山二鄉及角美圩同安街、眠床街歸屬龍溪縣。

1958年 8月,劃出海澄縣海滄、新垵二鄉歸屬廈門市。

此後,漳州境域穩定。(漳州境內縣際間的境域變化,詳見各縣新舊志書,本卷從略。)

二)1990年漳州市境域

東至九龍江河口外龍海縣的浯嶼一帶海面,與廈門島、小金門島南岸的海域相聯;

南至東山縣的東山島南面的龍、虎、獅、象四嶼及其東南面的兄弟島一帶海域;

西至平和縣長樂鄉半嶺村及九峰鎮嵩柏關,與廣東省饒平縣東境交界;

北至華安縣湖林鄉北境,分別與龍岩地區漳平市(縣級)東南境、泉州市安溪縣西境交界。

西南至詔安縣的分水關,與廣東省饒平縣東南境交界;

東北以龍海縣角美鎮邊境與廈門市集美區東孚鎮接壤,以長泰縣枋洋鄉邊境分別與泉州市安溪縣南境和廈門市同安縣毗鄰;

西北以平和、南靖、華安三縣的西北境,與龍岩地區永定縣東南境、龍岩市(縣級)南境、漳平市(縣級)東南境銜接;

東南瀕臨臺灣海峽,與臺灣省遙相對望。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