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民間祀神節日

作者:佚名  來源:漳州市志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民間祀神節日

俗話說:“有吃有行氣(效果),有拜有保庇。”漳州人並不執著於信奉某一宗教,對祖先聖賢、釋道諸神,乃至地方上的野鬼孤魂都一樣頂禮膜拜,其目的就是禳災祈福。

 

一、三坪祖師公生

農曆正月初六是三坪祖師的生日。是日,善男信女從各地趕到三平寺,有的還抬著香片龜(糯米製成的龜狀糕點),跳“大鼓涼傘”,或請戲班到寺裏演戲娛神。除像一般的佛寺香煙縈繞、爐火熊熊、佛燈通明外,還要燃放煙花爆竹,炮仗聲與鑼鼓聲、管弦樂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天。沒有進山禮拜的信徒也要備辦果品、餞盒在自家門口遙祭。

另外,六月初六和十一月初六分別是三坪祖師公的出家日和圓寂日,當地的信徒也要進行類似的祭拜。

 

二、陳聖王生

陳聖王即唐初設立漳州時的首任刺史陳元光,對漳州的開發有很大的功績,卒後被民間尊為“州主”、“開漳聖王”。相傳陳聖王的生日為農曆二月十五日。

漳屬各縣都有祭祀陳聖王的威惠廟。每逢二月十五日,各地威惠廟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典,迎神賽會。是日家家戶戶都上供三牲或五牲及紅龜粿,各村莊和街道還要集體上供全豬、全羊。有的村莊還延請僧道誦念《開漳聖王武德真經》,並請戲班演戲酬神。

以往雲霄縣每年要用神轎抬陳聖王和王后種氏、王子陳珦、王女懷玉(柔懿夫人)以及元帥馬仁、李伯瑤的神像巡遊境域,俗稱“走王”和“監王”。同時要備豐盛的牲醴進行祭拜,以祈求全境平安。

一些陳元光的部將也有各自的生日祭祀。例如九月十四日為翁公爺生,九月廿三日為馬公爺生,屆時鄉里演戲酬神,宴請親友;甚至有的地方稱九月十四日為“小年暝”,意謂熱鬧有如除夕。

 

三、大道公生

大道公又稱保生大帝,為出生于龍海角美白礁村的宋代民間醫生吳夲,吳卒後被封為道教尊神。相傳大道公的生日為農曆三月十五日。

一些地方於是日開始做“三月半埔”。連續三天演出對臺戲,供奉大道公的祭品有用 300多斤糯米做成的大壽龜;同時有巫覡作鐵條穿腮等巫術表演。一些地方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要出廟遊鄉,沿途鑼鼓喧天,舞龍舞獅,踩高蹺,演戲,還有祭祀保生大帝的專用的頌歌。有的信徒則在三月半前後趕到角美白礁的慈濟宮朝聖。

 

四、太史公生

明代,雲霄人林偕春曆官翰林院編修、兩浙學政、湖廣右參政,為人剛正不阿;曾兩次辭官歸裏,家居期間關心民瘼,獎掖後進。死後被廣泛崇祀,祀廟遍及漳屬各縣以及永定、大埔、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四月初四為林偕春的誕生日,俗稱“太史公生”。

是日,在雲霄雲山書院和太史公墓搭台演戲,浦、雲、詔、東各縣群眾多來朝拜。

 

五、浴佛節

四月初八是傳說中釋迦牟尼的誕辰。清代,漳州“四月初八有洗佛之會,寺之僧尼主之,婦女亦或有至者”。

民國時期,各寺院和尚於是日沿門化緣,請求佈施“洗佛錢”。化緣的方式是僧尼舁小佛像沿門唱梵曲;也有唱民歌風格的勸善歌,歌辭吟詠四季的自然景象,結合勸善行孝。

民間也有將此日定為牛神節。是日,農家備牲酒米粿祭牛神,不得役使耕牛,故有“人閑五月節,牛閑四月八”的農諺。

 

六、普度

七月十五日為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節日期間,寺院舉行誦經法會、水陸道場、放焰口、放河燈等活動,居民則祭祀祖先、擺酒宴請親友,稱“做普度”。先是六月底“開巷口”(即開地獄門),家家戶戶門前掛上終夜不熄的燈籠(即普度燈,又稱“路燈”),燈上寫“七月流火”或“陰光普照”等,有花鳥人物圖案。七月開始,按街巷鋪境自初一至三十輪日做普度,大擺宴席;各家各戶捐資,雇戲班演戲。供祀的用紙糊制的神牌,上書“盂蘭盆會”或“盂蘭勝會”,抗日戰爭期間改書“抗敵(或抗日)陣亡戰士”。七月底“關巷口”,意謂鬼魅重進地獄,地獄門關閉。家家燒掉門口的普度燈。

城區做普度時,到七月底在公爺街上用紙糊一尊鬼王,青面獠牙,高丈餘,遍身金甲,稱“普度公”。家家備香燭、牲醴、壽金到普度公座前拜祀,並搭一矮台,用以祭祀孤魂野鬼,名曰“孤棚”,延請和尚、道士設壇打醮,念經拜懺。孤棚上擺有香燭、牲醴,陳列著熟面塑成各種器物的供品。孤棚後有木板釘成二層樓高的塔,稱“饅頭山”,內放食物與各種物品。群眾爭求塔內的物品,求到者來年要加倍奉還。有的饅頭山用竹和草紮成,把饅頭插滿草捆,看起來就像饅頭堆成山。和尚在孤棚上將鹽、米、饅頭當空撒下,佈施給餓鬼,稱為“放焰口”,俗稱“摔孤”。孤棚上的執事隨後也向棚前的群眾散發饅頭、飯團,俗以為吃孤棚的食物可得到保佑,貧民可借此飽餐一頓,稱為“搶孤”。現在方言中“搶孤”還用以形容在公共場合中的饕餮者。

孤棚對面搭有戲臺,上演目連戲和道士展示武功的“師公戲”。

普度期間,除燒壽金、銀紙外,還要燒紙做的“經衣”或燒色紙,謂給野鬼孤魂送去衣服布料。

普度日,本街本坊的孩子背著茭志(以席草編成的袋子,乞丐常用來裝碗和乞來的東西)向四鄰或親友乞米來敬“普度公”。俗以為孩子在這天當一下乞丐可以免災保平安。孩子乞米只是象徵性的,但對於貧寒人家的孩子,街坊往往會假戲真做,給予較多的施捨。

九龍江沿岸居民在做普度期間有“放水燈”的舊俗。主燈用各色彩紙做成一兩尺長的紙船,上置蠟燭或小油燈,有的還放上少量錢物。一般的水燈則以小陶缽,邊沿貼上紙制的蓮花,內置蠟燭而成。七月底的夜晚,千百隻點著燈火的紙船順流而下,象徵將野鬼孤魂載離人間。

做普度的舊俗帶著濃厚的迷信色彩。七月裏天天大擺宴席,靡費極大,且常發生聚眾鬥毆等治安案件。如遇閏七月,則要重做一次普度。自50年代起,人民政府就一再禁止做普度的陋俗,六七十年代已基本禁絕,但80年代起又有所抬頭。人民政府年年進行破除迷信、禁做普度的宣傳,宣導百姓“破陋俗,樹新風”。

 

七、下元節

十月十五日下元節,俗稱十月半。舊俗於是日焚香點燭,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並在大廳前懸掛三盞玻璃宮燈,名之為“三界公燈”。此俗現已廢止。

 

八、送灶(神)

十二月廿四日祭灶,俗稱“送尪”。廿三日晚,家家用香花、牲醴、糕餅祭灶神,並把麥芽糖和酒糟塗在灶口上,以期糊住灶君的嘴巴,使其上天后不講壞事。然後焚化幡幢、甲仗、神馬,送灶神上天。在灶君的神位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對聯。

漳州城區居民送尪時要供兩株菠菜,土話叫“菠壝”,“菠”與“飛”同音,意即送尪“飛上天”。

自送灶日起,家家蒸粿、辦年貨、掛年畫、貼春聯,準備過年。親友間常持禮物相贈,稱為“饋歲”。

 

附、祈雨

舊時,逢久旱不雨,就要舉行祈雨的儀式。小者由社中父老赤膊光頭,執香一路跪拜到當地廟宇叩頭許願。旱情嚴重時便由當地士紳組織祈雨隊到境內深潭大澤邊致祭,並沉下犁頭和焚燒擬作的旱魃。但也有些地方略有不同,南靖縣山城農民乞雨是到紫荊山頂一古井(號為“龍井”),漳州城居民乞雨須步行至華安汰內的龍潭,沿海農民則多至寺廟致祭或抬神像遊鄉。祈雨隊由男性群眾組成,主事者身著麻衫,足登草鞋,其餘均穿白衣素服,在烈日下不得戴笠或撐傘。隊首如同出殯有兩人打“哭喪鼓鈸”,群眾沿途呼喊:“天公祖呀!下雨救萬民啊!”

一些地方農民乞雨,先把廟內神像抬至廟外曝曬,意為讓神感知民間旱情,半個月後才舉行祈雨儀式。然而世間無神,祈雨不靈。民國27年(1938年),海澄縣久旱不雨,港尾的格林、店地、古城等15個村農民組成乞雨隊,腳穿草鞋,抬著神像,沿村乞雨,但仍無濟於事,不得不出外逃荒。

此俗四九年之后已完全革除。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