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一輯‧建置探源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一輯‧建置探源

一、“八閩”一說

福建最古老名稱叫做“閩”。最早的記載見《山海經》第十,《海內南經》曰:“閩在海中”。在那蠻荒年代,或許很多島嶼尚未上升與大陸接壤吧。《周官》曰:“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漢代經學家鄭玄援引《國語‧鄭語》的一句話:“閩芊蠻矣”,以注解“七閩”說:“閩為蠻之別種,而七乃周所服之國數也。”這就是說當時居住在閩地的,有七個部落,都臣服于周,被看做南方的蠻族。《說文解字》曰:“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可能是一種家中飼蛇或祀蛇,以蛇為圖騰的民族。

但是,從什麼時候起,“七閩”成為“八閩”了呢 ?查辭書“八閩”的解說,似有悖於“七閩”乃臣服于周的七種蠻族部落之本義。

《辭源》“八閩”條:“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甯、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

《辭海》解釋為:“福建省的別稱。福建古為閩地,北宋時始分為八州、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因有八閩之稱。”

這兩條都是從封建統治王朝省級建置著眼,來解釋其名稱來由,而非從“七閩”原義,何時增一閩來解釋的。

其實從唐朝陳元光父子平定泉潮間蠻獠之亂,請建置漳州郡治起,“七閩”遂成“八閩”了。這在陳元光當年寫的《請建州縣表》裏已說得很清楚了。

他首先點明自己屯戍的地域“地極七閩,境連百粵”,居住在這裏的蠻獠,都是“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火田之餘”,他們斷發文身,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對付這樣化外的野蠻民族,征伐十年,結果“元兇既誅,餘凶複起。法隨出而奸隨生,功愈勞而效愈寡,撫綏未易,子育誠難”。他總結經驗教訓,乃認識到“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根本原因“良由職方久廢,學校不興”。政府若把蠻獠編入版籍,看作子民,授予土地,施以教化,讓他們得安生,“則民心自知感激”。因而創議“其本則在創州縣;其要則在興庠序”,才能實現“胡越百家,愈無罅隙,畿荒一德,更有何殊?”若令蠻獠誠心歸附,就要在政策上一視同仁,才能使中原移民與本地土著和睦相處,共同開發閩南。

由此可見,居於閩南的蠻獠部落,是從來不曾“臣服于周”的,而介於泉、潮之間廣袤的閩南大地,也從未納入秦、漢、唐的職方,收入版圖的。因此,自唐代陳元光“平閩南十八峒”,使蠻獠肯服王法,歸唐化裏,再建置州縣以加強統治,“七閩”遂成“八閩”,增加的一個新歸附的蠻族就是蠻獠。

至於說到“蠻獠”究竟是什麼民族。很顯然,就是與陳元光父子對陣十年的苗自成、雷萬興的部族。而陳元光又為藍奉高所害 ,可見這蠻獠就是後來所謂之佘族了。

 

二、陳元光建置漳州

唐初,尚未建置漳州之前,從泉州到潮州之間,還是蛇豕出沒的荒涼地區。唐高宗總章二年( 669年)“蠻獠嘯亂”,朝庭派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歸德將軍陳政為嶺南行軍總管,率領偏裨將 123員,府兵3600名,入閩平“叛”。由於寡不敵眾,退保九龍山,奏請增兵。唐王朝又命陳政的兩兄陳敏、陳敷率領58姓軍校及眷屬前來增援。不幸,兩帥途中病死,幸得其母魏太夫人精明多智,高齡掛帥,繼續代領援軍前進,終於和陳政會師,進抵梁山,駐紮在現雲霄境界。陳政一邊征討,一邊招撫,妥善安置甘心歸附的“蠻獠”,劃出地域,使其定居,稱其地為“唐化裏”。

儀鳳二年( 677年),陳政積勞成疾,四月病卒,其子陳元光襲父職,他主張“畿荒一德”,對當地土著“一視同仁”。把他們編入版籍,看作是國家的子民,授予土田,施以教化,使“胡越百家,愈無罅隙”,和睦共處,開發邊疆,“其本則在創州縣,其要則在興庠序”。於是,陳元光在垂拱二年( 686年),上《請建州縣表》。他說周官七閩,宜增為八,請建一州泉、潮間,以控嶺表,委刺史領其事。朝議以為遐僻之地,萬一遣官不諳土俗,黎民反受其殃,陳元光父子,久牧是土,蠻民畏懷,就令他兼轄尤便。嗣聖四年( 688年)六月二十九日,詔下准建州縣,給告身(委任狀),俾建郡邑于綏安地。晉陳元光為中郎將右鷹揚衛率府懷化大將軍,兼守漳州刺史。

新建置的漳州初轄兩縣,即漳浦與懷恩,而漳浦則附州為縣,本古綏安縣地,因在漳江之畔故名漳浦。後因懷恩縣戶籍逃亡太多,省懷恩縣,併入漳浦,再把泉州的龍溪縣歸屬,漳州仍轄二縣,即漳浦與龍溪了。

漳州最早州治是在梁山下、漳之水濱的西林城,因為當時軍事、政治和經濟諸因素,只能即屯所建漳州郡了。其附近仍有火田鄉軍陂、將軍山陳政墓、半徑山魏太夫人墓、七裏鋪碧雲峰陳元光女婿戴君胄的郡馬墓等遺址可尋。

 

三、九十九峰回繞金漳浦

明代泉州進士何喬遠,在萬曆年間撰寫的《閩書》上寫道:“漳浦舊有金名焉,諺謂之金漳浦,銀同安。”對此美稱,漳浦人欣然引以自豪,而且還喜歡說梁山九十九峰,鹿溪九十九曲。其實“九十九”只譬喻其多也。然而漳浦確實美麗富饒,不僅歷史悠久,山川形勝,而且物產豐富,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是值得自豪的。

漳浦地域最早建立的縣治.是在東晉義熙年間置綏安縣。王捷南《閩中沿革表》記載:“綏安縣本漢南海郡揭陽縣地,鹹和中分南海立東官郡,義熙九年分東官立義安郡,縣與郡俱立。”義安郡治設于海陽,即今潮安縣東北,轄海陽、綏安、海甯、潮陽、義招等五縣。現在看來,當年義安郡所轄五縣中,只有綏安縣地現在屬於福建,其餘四縣都在廣東省境內,屬於潮汕及大埔地區。

當年的綏安縣治究竟設於何處呢?康熙年間的《漳浦縣誌》卷十九《雜誌》說:“都有綏安溪,即縣故址也。”八都在今盤陀至梅林一帶。同志卷一《方域上》又記載:“綏安溪在八都,源出縣界,東流合李澳川入海。”據此,綏安溪就是發源於梁山,流經盤陀,至梅林匯人李澳川(漳浦南溪,即鹿溪)的那條水了,綏安縣治就在梁山北麓盤陀一帶。現在盤陀嶺北麓和坑浣地方的連片水田有“縣前洋”地名(閩南方言稱大面積水田為“田洋”),按舊時習慣把縣衙門面的地方叫“縣前”,既使以後那裏已無縣衙,地名仍沿用,大概綏安縣衙昔日就設在這裏。

到了隋開皇年間,撤銷了綏安、芝水兩縣的建制併入龍溪縣。直到唐垂拱二年( 686年),陳元光繼其父未竟事業,平定了“綏安之亂”後,上表請建州縣,經朝廷批准就屯所設立漳州,領漳浦、懷恩二縣,漳浦為附廓縣。當年州、縣治設在漳江北岸,梁山南麓;而懷恩縣置在漳江南岸,以漳江為兩縣之界河,漳浦即取漳江之畔的意義為縣名。

唐開元四年( 716年),因梁山地多瘴癘,不宜聚生,州民餘恭訥等請徒州、縣于李澳川(今漳浦縣城)。其時陳元光將軍已戰歿,其子陳珦領州事,奏請獲准。開元二十九年,又因懷恩縣戶口流亡太多,朝廷撤銷懷恩縣建制,地域併入漳浦縣。同時,將原屬於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龍溪縣劃歸漳州管轄。至貞元二年( 786年),由於漳州刺史柳少安和繼任刺史陳謨,先後請求,漳州的州治再移設龍溪。漳州州治與漳浦縣治合設于梁山下計30年,合設于李澳川共70年,兩處合計 l00年,然後始分開。故漳浦建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四、柳少安與漳州遷治

漳州最早設治所是在雲霄境內梁山下,而選擇依山面海、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龍溪為州治,則是漳州第五任刺史柳少安。

柳少安,《漳州府志‧宦績》上有傳,他於建中三年( 782年)出任漳州刺史,不僅熟稔政事,且精通天文、地理。時陳元光的第四代孫陳謨為漳州別駕,少安看他年輕有為,且是將門之子,便有心栽培他。陳謨也把柳少安當作父執輩。

漳州在開元年間,原本下屬兩縣,即漳浦與懷恩,後因懷恩縣戶口流亡太多,二十九年( 741年)取消其縣治,併入漳浦,這才割泉州府所轄的龍溪縣歸漳州管轄。大曆十二年( 777年)又割汀州的龍岩縣歸漳州,這樣漳州就領所屬三個縣。按唐代政府的規定,做刺史的必須經常巡視所轄制的各屬縣,於是新任刺史柳少安偕同別駕陳謨到龍溪縣巡視。他們實地勘察了龍溪縣內的山川形勝,調查了氣候、物產、民情等各方面的情況後,認為這裏山川清秀,原野平坦,四季如春,可以開闢萬頃良田供人民生聚繁衍,如此天府之國,才是最上乘的州府所在地。他倆就站在龍溪縣的永寧鄉北的高山下桂林村(在今漳州市薌城區內),面對著浩浩蕩蕩流逝的薌江水,柳少安興奮地對年輕的副手說:“這個縣可以建為州治。此地大江南旋而東流,諸嶺北環而回顧,是有利於人民生聚開拓的寶地。從前‘盤庚遷美土’,打下了千年基業,造福於萬代子孫。我們—定要請朝廷恩准,把漳州府治遷到龍溪縣來。”

於是,柳少安在興元元年( 784年)具疏請於朝,乞准徙治于龍溪。但是朝廷認為漳州府治一遷再遷,未免勞民傷財,結果未允。柳少安十分惋歎。貞元元年( 785年)吏部天官調柳少安晉京掌司勳部事。臨行之時,他為遷治龍溪事耿耿於懷,再三叮囑陳謨要—再上疏申請。他說:“乃祖乃父,幾代先人,為了開闢閩南,建置漳州而出生入死,以至血染沙場,或鞠躬盡瘁。後輩守成之人,一定要光大祖業,讓漳州府建立在一個千年大邦之上,為萬代子孫造福啊!”陳謨也垂淚應諾,三年來他一直把柳少安看成父執輩而師事之,如今老師升遷而去,自己又自任州事,就遵照囑咐一再向觀察使盧惎請求遷治龍溪,盧成其志,錄奏上達,終於在貞元二年( 786年)朝議,恩准漳州府再次遷治于龍溪,終於實現了柳少安刺史的夙願。

 

五、龍溪、海澄並為龍海

龍海縣由原龍溪縣和海澄縣,於1960年合併而成,1993年 5月又升格為“龍海市”。其地處九龍江下游肥沃的河谷地帶,漳州平原的黃金寶地,下轄十六個鄉鎮,縣治設于石碼鎮。

梁大同六年,有人在九龍江上游北溪的龍潭處,白晝看見九龍戲于江。梁武帝聞報,喜其祥兆,賜名龍溪,因置縣焉。其後,龍溪縣于隋朝先後屬於泉州、閩州、建安郡。唐時先後屬建州、豐州、泉州、武榮州。直到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又劃歸漳州管轄。南唐屬南州。宋屬漳州。元屬漳州路。明、清屬漳州府。

海澄舊名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處.因其港道從月溪至海門島“外通海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海澄縣誌》)由於明朝政府曆行海禁,關閉了泉州官商對外貿易大門,民間走私商人便選擇月港,從這裏偷渡廈門島,進行對外貿易,逐漸發展成一貿易商港。據《海澄縣誌》記載:“月港自昔號巨鎮。店肆蜂房櫛篦,商賈雲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貿遷,航海貿易諸番”,“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產”,遂為“閩南—大都會”。當時,漳州府所屬各縣,沿九龍江岸畔居住之民出洋過番,大都順流乘船至月港,再由此揚帆出海,所以,又有“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說。

由於月港的繁榮富庶,引起海盜夷寇的覬覦。據《海澄縣誌》載:“明正德間,豪民私造巨舶,揚帆外國,交易射利,因而誘寇內訌,法繩不能止”。“明嘉靖三十六年夏六月廿五日,海寇許朝光、謝策犯月港……焚千餘家,擄千餘人而去。”“明嘉靖二十八年至隆慶三年,先後二十一年,倭寇騷擾月港。”

明政府為了防禦外夷與海寇之侵犯與騷擾,於是在月港置城堡設防,派兵駐守。嘉靖九年於海滄設“安邊館”,三十年於月港設“靖海館”,四十二年改為“海防館”。終於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說于隆慶元年,僅隔一年),明王朝於月港設置海澄縣,寓意“海疆澄清”,縣治在月港。清初廈門港興起後,逐漸取代了月港地位。

 

六、“崇武常勝”與“樹德安泰”

長泰在隋代為泉州南安縣武德鄉崇教裏地。唐乾符三年,邑令張恩進析大同場西界置武德場,隸屬泉州,是紀念當年陳元光的部將常勝將軍沈世紀,由詔安進駐上範,墾地屯田,興建水利,置城曰“西城”,功封武德侯之故。文德元年改稱武勝場,仍然是歌頌其功德,取意“崇尚武功其常勝”。不久又改稱武安,寓意“樹世德政民安泰”。故長泰縣以“武德”、“武勝”、“武安”三次命名,是取其含義而命名的,意在歌頌武德侯沈世紀“崇武常勝”與“樹德安泰”而稱之為“長泰”。“常”與“長”是諧音雅化。

至於長泰縣的建置年代,由於處在五代十國分裂時期,其時年號紛雜,舊省志、府志、縣誌各執其說,聚訟難定。據《福建省縣市釋名》(1980年 2月討論稿),則以五代南唐之保大元年( 943年)與保大十三年( 955年)兩說並存。

明嘉靖三十一年,張傑夫倡修《長泰縣誌》,採訪民間傳說,肯定了長泰是五代南唐保大年間置縣,然而置縣的具體年份不詳。至於黃仲昭的《八閩通志》,則以為長泰置縣事在後晉天福八年。按《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天福八年是為南唐的保大元年。然而,1938年刊行的沈瑜慶、陳衍遞修纂之《福建通志》,在《地理志》中,據《太平寰宇記》認定為“後周顯德二年升為長泰縣”。所謂“後周顯德二年”,則為南唐保大十三年了。《太平寰宇記》是宋人樂史編纂的,成書于北宋初年,上距長泰置縣,不過三十年左右,而距長泰改隸漳州,則近在眉睫,是確切記載長泰置縣年代最早史料,故其說較為可信。

究竟何年號紀年較為確當,則應尊重歷史事實。當時南唐主李發兵攻破建州,俘虜閩王延政,閩國滅亡,全境陷於分裂狀態。而泉、漳二州為留從效所據,他仍稱臣於南唐,奉保大年號,故民間傳說,不存在“顯德”“天福”的概念,這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七、“地極七閩,境連百粵”之詔安

詔安縣地處閩粵邊界,福建省最南端。東臨臺灣海峽,與東山島隔海相望,北與雲霄、平和毗鄰,西南同廣東的饒平交界,素有“福建南大門”之稱。

詔安地域最初於東晉義熙九年設立綏安縣時,屬於綏安之地。唐垂拱四年( 688年)漳州初設時,轄漳浦、懷恩二縣。以漳江為兩縣界河,懷恩縣置於漳江南岸,北起今之雲霄城並,南迄南詔保,與潮陽交界。詔安當年之所以稱為“南詔”,據《詔安縣誌》舊說注:“唐時有南詔人過此,言此地風景好似我南詔,故以南詔為名。

懷恩設縣時間只有55年,因戶口逃亡過半,開元二十九年撤銷建制,地域併入漳浦縣。這時的漳浦縣轄境:北至九龍嶺和南太武山與龍溪縣交界;西至新羅(今龍岩一帶);南與今潮陽交界;東至海域,就是包括今之漳浦、雲霄、詔安、平和、東山等縣及龍海市的一部分。南詔保當然歸漳浦縣管轄了。

宋時屬漳浦縣的安仁鄉(當時漳浦縣有一坊三鄉)。安仁鄉統轄遵化、修竹、思政、海濱、永清、含恩六個裏。其中遵化、修竹、海濱、思政等裏又稱為“南詔場”,明初改鄉、裏為都,海濱裏分為二都、三都,遵化、修竹裏稱為四都,思政裏稱為五都(另永清裏稱為七都,含恩裏為十五都)。明嘉靖八年(1529年),鄉民許仲遠等請設縣。次年議析漳浦縣二、三、四、五都為縣,敕名曰,“詔安縣”。《漳州府志》稱,“取‘南詔安靖’之義”。

當時,銅山(今東山縣之銅陵鎮一帶)屬於六都,仍隸屬漳浦縣,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劃歸詔安管轄。1916年五都,六都(銅山)另置東山縣。詔安縣所轄之地即為原二、三、四都三個都(亦即是原遵化、修竹、海濱三個裏)。

 

八、將軍、大臣鎮雲霄

雲霄命名的由來,因境內有雲霄山,故名。據《漳州府治‧山川》記載,雲霄有山曰將軍山,它昂然獨立似大將據帳幄。又有大臣山,端重嚴凝有垂紳搢笏之象,故名。這兩座大山隔漳水對峙,都是雲霄縣城附近的名山,究竟哪一座又名雲霄山呢?志書記述不一。《漳浦縣誌‧方域上》載:“大臣山,一名雲霄山。正德郡志雲,‘雲霄山在縣南七十裏,高聳雲間故名。’癸酉志雲:俗呼大臣山。《福建通志》作大神山。淳志:‘山下有城,今為重鎮’”。

按曆志俱以雲霄為大臣山。《縣誌》雲將軍山,在雲霄城西,與大臣山隔溪列峙。唐戍將陳元光征蠻居此故名,則似以雲霄為將軍山”。按古制,凡建州郡都以一方主山為鎮,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為該州之鎮山。而《雲霄縣誌》稱:“將軍山為縣治主峰,與漳江東岸之大臣山對峙”。雲霄民諺則說“大臣山好客山”。這樣看來似應以將軍山為雲霄山才是。總之雲霄乃古之鎮名,陳元光將軍的《玉鈐集》詩句中就有“雲霄開嶽鎮,日月列衙瞻”,又有“府兵雲眾成營地,屹然一鎮雲霄末”。可見雲霄之名由來已久了。

至於雲霄建置,當以東晉安帝義熙九年( 413年)置綏安縣為最早,屬義安郡。

到了隋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為減少開支,並綏安、蘭水兩縣歸於龍溪縣。唐垂拱二年,嶺南行軍總管、左郎將陳元光疏請建州泉潮間,以抗嶺表。詔從之,因即屯所為州,領漳浦、懷恩二縣。懷恩縣置於漳江南岸.即今詔安、雲霄地,這是歷史上雲霄最早的縣邑。然而,到了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恩懷思縣戶口逃亡,撤銷了縣的建制,地域併入漳浦縣。故懷恩設縣時間只有55年。

宋時雲霄為安仁鄉之浦東裏。安仁為雲霄故號,設臨水驛,屬漳浦縣;元、明兩代均稱雲霄驛。清初改為雲霄鎮,駐鎮守總兵官,後改為營,駐參將,又改駐遊擊。清仁宗嘉慶元年(1796年),巡撫姚棻以雲霄地當浦、和、詔三縣要衝,割平和二十五保,詔安二保,並雲霄原有之三十保,奏改南勝同知為撫民同知,移駐雲霄。遂于嘉慶三年四月改雲霄鎮為撫民廳,以府同知分治。直到民國元年,漳州知府蔡風祺以利於審理民刑各事之便為由,呈文省都督府民政司,請求為雲霄撫民廳正名為雲霄縣。經民、財兩司暨漳州知事反復磋商,至1913年議始定:改雲霄廳為雲霄縣了。

 

九、海角水寨銅山城

東山島是福建省第二大島,地處我國東海和南海的交匯處,臺灣海峽南口的西岸,全島的地形像只美麗的蝴蝶,所以雅稱之為“蝶島”。

東山島本屬漳浦縣的五六都,以往僅為海陬漁村,民間牧藪而已。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上,為防禦倭寇侵擾,設立海防,在島上置千戶所和水寨各一。《漳浦縣誌》載:因“地連五都之銅坑、銅缽,易名‘銅山’”。故城、寨、所皆用“銅山”,通稱之為“銅山城”、“銅山水寨”、“銅山守禦幹戶所”。《銅山所志》雲:“銅山者,明防倭之水寨也,環海為區,屹立於五都之東,始稱‘東山’。”銅山水寨舊建于井尾澳,到了明代宗景泰年間,移到銅山西門澳。初以衛官統其事,衛官計有指揮使司一員,指揮同知二員,指揮僉事四員,鎮撫二員,經歷司經歷一員,知事一員。後更以欽依把總一人,謂之“把總水寨”,而詔安之懸鐘水寨,則受其節制,留為備倭設也。

銅山守禦千戶所則有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二員,鎮撫一員,百戶十員,統兵千人。而銅山古城則臨海砌石,環山建城。史書記載:城牆長五百七十一丈,寬一丈,高二丈一尺。城堞八百六十四垛口,窩鋪十六間、城置東南西北四城門,名曰:“晨曦”、“答陽”、“恩美”、“拱極”。東、南、北三面臨海,自成廣闊的護城河、西面直達九仙頂,和水寨聯成一體,互為犄角,迄今遺址猶存。六百年來,銅山城留下了許多抗倭寇、禦外侮的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嘉靖四十二年,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此設立浙兵營,親臨指揮作戰,屢敗來犯之倭寇,殲敵無數。天啟年間,銅山鄉賢陳焯,率眾于南門外沙灘裏埋下無數鐵鼎,擺下“暗鼎陣”,全殲入侵的倭寇。崇禎六年,銅山人民協同巡撫路振飛、大帥徐一鳴,兩次擊潰荷蘭紅毛番的艦隊騷擾。

明末隆武二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據此為基地,興師抗清,南明永曆十五年(即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又在此造船練兵,籌糧募餉,東征收復了臺灣、澎湖諸島。迨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將軍施琅又集結舟師於銅山,六月二十一日血戰澎湖灣,七月間鄭克爽率部請降,臺灣複歸一統。銅山古城不僅歷史風煙令人神往,而且壯美的景物更引人入勝。

銅山所明時隸屬漳浦縣管轄,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劃歸詔安縣管轄。直到1915年,鑒於銅山島“距詔安縣城水陸八十餘裏,諸多不便”(《東山縣誌》民國稿本)。 6月間,鄉賢馬兆麟等向福建巡撫許世英呈請建縣,經大總統批准于1916年5月1日置縣,又因“銅山”與江蘇省銅山縣同名,故以古地名“東山”定為縣名,稱東山縣。

 

十、閩南“樹海”南靖縣

南靖縣原為龍溪、漳浦、龍岩三縣之轄地。南靖地域最初置縣是在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3~519年),在雙溪口的蘭陵(今靖城鎮)建蘭水縣,轄地包括今平和、南靖兩縣之地,屬南安郡。至隋開皇十二年( 592年),撤蘭水縣建制併入龍溪縣。

元英宗至治(1321~1323年)中,以地險遠難控馭,乃析漳浦西部以及龍溪、龍岩一些地方置南勝縣,縣治置於九圍礬山之東(即今之南勝鄉地),屬於福建路。至元六年(1340年),邑人陳君用因擊敗了率眾反元的佘族首領李志甫,以功授本路總管同知,乃徙治于小溪琯山之陽。俗謂之“舊縣”,即今平和縣城關鄉之舊縣村。元至正十六年,南勝縣尹韓景晦以“山地僻多瘴”,又“徙縣治於雙溪之北”,改名“南靖縣”(一說在舊縣時就改稱南靖縣了),所謂“雙溪口”,是“大小二溪合流縣治前得名。”縣治在今之靖城鎮,仍轄今之南靖與平和兩縣之地。

明初,南靖縣襲元舊制,轄一坊七裏。正德間(1506~1520年),因詹師富、溫火燒聚眾反明,明政府為加強控制,准建平和縣。割南靖之清寧、新安等裏、漳浦之二、三等都予新建縣,縣治選置於河頭大洋陂(今平和縣九峰鎮)。南靖縣轄只剩一坊五裏。清雍正十三年,又割居仁裏第—圖車本十五保屬漳浦縣。

今日南靖縣下轄十個鄉鎮,一個農場,縣城設於山城鎮。南靖縣山地居多,森林茂密,全縣森林面積達12萬公頃,樹種繁多,是福建省林區重點縣之一,素有閩南“樹海”、“綠色金庫”之美譽。 什麼是暗戀?

 

十一、王守仁建置平和縣

漳州府舊轄六縣,平和是最後建縣的。但若追溯歷史,元至治年間(1321~1333年)已在九圍礬山之東(即今之平和縣南勝鄉)設縣,當時析漳浦西部及龍溪、龍岩一些地方置南勝縣。到了至元三年(1337年),李志甫、黃二使倡亂,被陳君用設伏襲殺,於是遷縣治到琯山之陽(即今之平和縣城關鄉舊縣村),俗稱“舊縣”。至正十六年(1356年)知縣韓景晦因為“ 山地僻多瘴”,又徙縣治於溪北八十裏,(即今南靖縣的靖城鎮),改稱南靖縣了。其轄地包括現在的南靖與平和。

明正德間(1506~1520年),詹師富、溫火燒等聚眾反明,朝廷派王陽明為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鎮壓了詹師富等。於是生員張浩然、耆民曾敦立並山人洪欽順等上書呈請設縣,王守仁也認為“不設縣治賊無由息也”,遂於明正德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具本請旨,在《添設清平縣治疏》中申說理由“呈乞添縣治以控賊巢,建設學校以移易風俗,庶得久安長治。”並踏勘縣治所于河頭大洋陂(即今九峰鎮)。上疏不久便得到明王朝恩准,於正德十三年(l518年)三月置縣。取寇平而民和之意義定縣名為“平和”。遂割南靖縣清寧、新安等裏,漳浦二三等都,以畀之。後來王守仁又因蘆溪、枋頭阪,地勢頗雄,宜立巡檢司以為防禦,就將小溪巡檢司移建那裏。所以,平和縣的平亂與建縣,全賴王守仁一手促成。

 

十二、華安建縣于華崶

在漳州市所豁地域中,華安建縣較晚,始於1928年。因為是以龍溪縣原二十五都華崶等處屬地,即以九龍江北溪流域之大部分地區,並割泉州市所轄的安溪縣的龍涓地區入屬,故各取兩地首字命名為華(崶)安(溪)縣。縣治設于華崶鎮。

華安縣建縣的歷史雖然較短,然而這塊土地卻十分古老,在縣境內遺留下來的史前文化遺址實在不少。有名聞中外的汰溪仙字潭的岩畫,至今尚是學術界不解之謎。其他還有新墟鄉蕉林村和馬坑鄉草仔山的似先民圖騰的蛇形岩畫;湖林鄉石井村的動物岩畫,石門坑的九龍江畔的蹄印岩畫,高安鄉臨溪的星宿岩畫,半嶺亭的陶文石刻,以及陸續出土的石錛、石斧等原始勞動工具,足以證明在遠古時期,華安這塊土地上,就有土著先民在這裏勞動生活,生聚繁衍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