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三輯‧精英秩事‧下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三輯‧精英秩事‧下

十六、奇女子蔡玉卿

黃道周先生的繼室蔡玉卿,字潤石,是一位鐵骨錚錚的奇女子,也是一位書法家。

玉卿生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幼年僅粗識文字,天啟六年(l626年)十四歲嫁到黃家,在黃道周薰陶之下,博覽群書,學問日進;且臨池學作道周行書,幾乎達到亂真的程度。

黃道周在漳州講學榕壇時,來聽講的學生很多,蔡氏主持膳食,從來不以家中有無來煩擾道周。

崇禎二年(1629年)冬天,道周守制期滿,辭墓出山,晉京就職,當他聽到遵化已破,朝廷羽檄征師,便到海邊徵募三十六名壯士隨行。蔡氏知道兵餉短缺,便脫下頭上簪珥贊助。在路上,她臨魏夫人帖,時人爭以匹錦求購,她即以所得充家用。

黃道周由於直言敢諫,屢次觸怒崇禎皇帝,遭到降職調用,甚至削職為民。玉卿均坦然處之,只說:“皇上盛怒,先生能罷官歸來,還算幸運。但小人擅權,先生豈能安然?”不出所料,三年後因解學龍案被牽連,道周被逮下獄受廷杖。她寫信安慰說:“天王聖明,自有霽日”,沒有片語只言涉及私事。不久道周輕判謫戍廣西。玉卿寬慰地說:“這不是先生的死所,無妨。不久會被赦罪複官的。”隔年果如她所料。

明室覆亡後,隆武即位于福州,道周募義兵北上勤王。玉卿托人捎信給道周道:“自古忠貞豈煩內顧?身後之事,玉卿圖之。”道周得書大笑,欣然出征,至婺源兵敗,被俘。就義前,玉卿又致書道周道:“到此地位,只有致命遂志一著,更無轉念。”只勸丈夫盡忠,而竟無一語涉及兒女私情。

當玉卿接到道周殉節噩耗後,立即遣長子偕門人到南京尋求遺骸,運回漳浦,安葬在祖墳附近。為了躲避戰亂,她攜帶遺孤暫住在漳州城內。

清順治九年(1652年),鄭成功圍城半年,餓死許多人,玉卿的兩個兒子也死了。城破之後,鄭軍知玉卿是道周夫人,奉送白銀二百兩,她拒收,只求放她一家出城,隱居深山。當時她身邊只剩得一幼子,一小孫,淒淒慘慘,形影相弔,但她硬挺過來了,在龍潭深山中,幽居二十年,內外諸孫繁衍近二十人。她勵勉兒孫要做忠臣的後代,保持民族氣節,誓不為新朝官吏。她逝世於康熙三十二年(l694年)甲戌二月,享年83歲。她一生鐵骨錚錚,故後人稱之為“閨閣中的鐵漢”。

 

十七、陳天定嫉惡棄官

陳天定,字祝皇,龍溪縣人。他與崇禎朝的相國林文穆(釬)是中表親,年少時曾師事林釬。天啟五年(1625年)登進士。時值宦官魏忠賢和熹宗朱由校乳母客氏擅權之際,他們和依附他們的爪牙、號稱“五虎”、“五彪”等的兵部尚書崔呈秀、錦衣衛都督田爾耕等結成“閹黨”,上下沉瀣一氣,排斥異己,羅織罪名,迫害東林黨人。陳天定不願同流合污,毅然棄官休致,回歸林下,日與二三知己談經說史,有時也撰寫八股時議,編印文選,海內莘莘學子競相購閱,《陳氏說書》遂大行於世。

陳天定不但學問淵博,且又滿腹經綸。當時漳州有股海寇,自稱“二十四將”,橫行沿海,打家劫舍,有進犯郡城的跡象。郡守施邦曜請陳天定商議對策,陳天定概然允諾,親自組織訓練鄉勇,扼守東城。並在鎮門沿溪西岸築土堡,環衛郡城。一天,海盜趁潮水上漲,輕舟襲擊漳州,夜泊浦頭港。陳天定乘月黑之夜,率鄉勇截斷海盜後路,然後四面堵截,這夥盜匪險些被一網打盡,從此不敢輕犯郡城了。後漳郡發生饑荒,陳天定發動勸賑,他竭盡自家貲財以拯救饑民,活人無數,後來民間為他立生祠,勒碑記此事。

朱由校死後,由其弟朱由檢繼承帝位。客魏的閹黨遭到徹底清算。陳天定再度為官,被授予行人之職,後遷吏部郎中。他本以為由檢是英明之主,能刷新政治,有所作為,誰知由檢剛愎自用,又複忌刻多疑,屢興大獄。他憂心忡忡地慨歎道:“奈何複以黨論賈禍於人呢?”後來他自己因與黃道周有瓜葛,也和閩縣董養河、永福黃文煥一同被投進大獄,受盡苦刑。待到黃道周得赦,他才獲釋出獄,銓敘複官,但他已心灰意懶而再度乞歸養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于煤山,明亡。陳天定聞訊悲慟萬分,棄家出走,遁跡北溪的上游高登岩上,出家為僧。他的家裏人四處尋找,不見蹤跡。有一天高登岩農民拿一張無頭無尾沒落款的字條來漳州某街某號貨行買肥田用的獸骨灰,店主即陳天定的兒子,細辨字跡,認出是乃父的筆跡,這才找到陳天定。兒子百般勸他歸家,他執意不允,直到年老病危了,才被兒子抬回家去。

陳天定墓在龍溪鶴鳴鋪,墓道碑記有他禦寇救荒等功德,碑文是漳州大書法家李宓書寫的。

 

十八、陸希韶自毀解元旗匾

漳州薌城之東鄉濱臨江邊有個港腳村,陸姓人聚族而居於此,相傳是宋末孤臣,背負少帝昺蹈海的陸秀夫的後裔。附近的沙洲名為“解元洲”,即因其先人陸希韶於明末崇禎年間高中“八閩第一”的解元,因以為名。

陸希韶,小時父母雙亡,由叔父照顧,因他尚未成年,家中產業全由其叔父掌管。希韶弱冠即為庠生,崇禎六年(1633年)秋闈期將屆,叔父說是希韶文章火候未到家,不許他去福州赴鄉試,只讓他自己的兒子去赴考。原來是他叔父迷信鬼神,傳說一天夜半,其叔父入廁時聞啾啾鬼語說“本科解元公屬陸姓”。他私忖,解元既屬陸姓,那不是我兒便是我侄了。因此,悍然不允希韶去應試,將希韶鎖在書齋裏,直到鄉試開場前夕才放他出來,希韶悲憤地行吟于江邊。傍晚,只見一葉扁舟駛來,船上立一老漁翁,關心地問他:“相公,秋闈已屆,為何尚在此徘徊?”希韶便把內心的苦悶告訴老人,老漁翁笑道,“這有何難處,相公請上船來,老朽有術,一夜可送君抵南台,趕上應試。”

希韶將信將疑地登上漁船,閉眼坐在艙內,只聽見艙外風聲、浪聲,昏昏睡去。黎明,老漁翁喚醒他,果然,漁船已舶在福州南台碼頭上了。陸希韶忙趕赴試院應考,臨行匆忙,忘記請教恩人的姓名和住處。

放榜後,陸希韶果然高中榜首,他的堂弟卻名落孫山,當捷報傳到港腳陸家時,希韶的叔父滿心歡喜,還以為是他的兒子高中解元哩!事後才知他枉費心機,落得—場空歡喜。

過兩年春闈,陸希韶進士及第,出任廣西某縣知縣。未幾年,闖王李自成攻進北京城,明朝傾覆,陸希韶即掛冠歸隱于田下。清兵入關,陸希韶在鼎革之際,砍斷祠堂前的旗杆,砸毀“解元”匾額,棄于洲前水中,召集陸姓子孫告誡道:“從今往後,陸姓子弟有為新朝官宦者,皆為不肖,不得入祀祖祠。”從此,在清朝三百年間,解元洲陸姓子孫恪遵祖訓,無一人入科甲。

傳說,當陸希韶退隱後,還念念不忘老漁翁。但尋遍江畔漁舟,也打聽不到老漁翁的下落。一天,偶爾漫步在浦頭街上,邁入定潮樓隨喜,抬頭看見周倉將軍神像和當年老漁翁鬚眉酷似,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尊神助他一夜順風抵南台。於是就重修廟宇,稱為“渡人侯”。定潮樓又名文英樓,民間俗稱為周爺樓,現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裏巷耆老婦孺還津津樂道“一夜渡南台”的故事,解元洲陸氏宗祠仍在,港腳依然是陸姓聚族而居之村落。

 

十九、鄭成功東征借殿梁

廈門市郊海滄鄉青礁村,有一座金碧輝煌、巍峨宮殿式的廟宇,叫慈濟東宮。這座建築原本有五進殿堂,如今只剩下三進,其中第一、二兩進,早被拆毀,只餘下四根側門石柱,兩尊石獅,仍屹立於原址上。據傳民族英雄鄭成功當年要建造大兵艦,驅逐紅毛番,收復臺灣,特向保生大帝許願,暫借兩殿梁木去造船,俟收復臺灣後,再回來重建殿堂。

南明永曆十四年(1660年),鄭成功北伐江南失利,撤軍退守銅山(即今東山島)、廈門、金門諸島。為了擺脫清軍合圍夾擊,另辟根據地,計畫奪取臺灣。但臺灣已棄守30多年,為紅毛番所佔據。紅毛番在島上築有堅固的城堡,火炮又十分兇猛,一時不敢貿然前往。

翌年,元宵節過後,有臺灣通事何斌駕舟前來獻臺灣海圖,陳述臺灣同胞都衷心希望國姓大軍前去光復故土。鄭成功一見大喜,立即下令趕造大型艦隻,準備渡海作戰。

但是,當時國姓軍所佔據的僅有金廈沿海諸島,缺乏良材巨木,怎能建造大船呢?工官馮澄世也束手無策。還是家住在青礁的軍士出來獻策道:“青礁慈濟東宮的五進殿堂都是良材巨木構成的,何不向保生大帝借殿材來造船呢?”鄭成功依言親率將校到青礁慈濟東宮,向保生大帝獻上三牲,祈求神明准予借給兩殿良材,俟光復臺灣後,定來重建殿堂,答謝神明。祈告後,即日動工拆殿造船,日夜趕工,半月造成巨艦,為攻取臺灣提供了必要的運兵工具。

後來因情勢變化,鄭成功早逝,不能重返青礁還願,他的部將只好在當年登陸地點——大甲鎮仿造一座慈濟宮,以答謝神恩。

 

二十、鄭成功死因之謎

南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五月初八日,被臺灣人民稱之為“開台聖王”的國姓爺鄭成功,正當英年有為之時,突然逝世,年僅三十九歲。後人對他的死亡,猜測其中必有隱情。

《臺灣通志》上說鄭成功是死於感冒風寒。據一般常識判斷,患感冒除非併發肺炎症,否則不至於死亡的。其實從志書的字裏行間,可以尋出蛛絲馬跡來。

鄭成功的性情素來急躁,他治軍嚴格,令出必行,雖至親亦不免。如清將襲廈門,叔父鄭芝莞怯戰,鄭成功以失機論罪問斬;另一叔父鄭芝豹因庇護施琅,也怕追究責任而叛逃。因此叛將黃梧向清廷獻《平海五策》中就有以事刺激鄭成功,使他因遭受打擊而至精神崩潰的建議。

這一年正月間,鄭成功接到兇信,說他父親的家奴伊大器出首,告發鄭芝龍和鄭成功之間不時有書信往來,圖謀不軌。清廷震怒,逮捕鄭芝龍全家十一口棄市。鄭成功聞訊頓足擗踴,望北慟哭道:“若聽兒言,何至殺身!”

不久,又得知,叛將黃梧在家鄉發掘鄭氏祖墳,暴塚毀屍,鄭成功更是捶胸頓足,哀慟無寧日,精神大受刺激。他咬牙切齒向西咒駡道:“生者有怨,死者何仇?黃梧啊黃梧,倘一日治兵而西,吾不寸磔汝屍,枉作人間大丈夫!”後來他的兒子鄭經於十四年後,攻陷漳州時,也挖了黃梧的墳鞭屍,替鄭成功雪了恨。

當年四月,南明兵部司務林英削髮為僧,從雲南逃到廈門,過臺灣見鄭成功,哭訴道:“皇上不聽李定國之勸,駕臨峒烏,將來可以航船來廈尋藩主,合師取進。而聽信奸相馬吉祥、逆戚李國泰之話,避居緬甸。今吳三桂攻緬甸,緬王已將皇上獻給吳三桂,聞已被害。”鄭成功聽罷,更是頓足痛哭不已。

誰知一波未已,一波又興。尚書唐顯悅告發:“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齎賞,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鄭成功閱畢,登時氣塞胸膛,立刻差遣都事黃毓,持令箭並畫龍桶三、漆紅頭桶一,過金門與兄泰同到廈門,以治家不嚴之罪斬其妻董夫人,並子鄭經與其所生嬰兒、乳母陳氏。誰知眾將不執行命令。鄭成功天天登將台,持千里鏡,望澎湖方向有船來否,因成風寒,沿至第八日,他突然發狂地喊叫道:“吾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也!”用兩手抓面而逝。所以看起來他是死於心疾發作。

 

二十一、鄭成功軍中虎將——甘輝

甘輝,是龍海縣東園鄉東園村霞房人,父母早喪,家貧如洗,但一身正氣,俠肝義膽,好打抱不平,抑強扶弱,為族長所嫉恨,被逐出村。他流浪于漳州、石碼、海澄一帶。永曆元年(1647年),鄭成功在廈門招兵,他和藍登、施琅同時入伍。

甘輝身材五短,但猛勇超群。翌年,鄭成功攻打同安,甘輝挺身搦戰,立斬守備王廷於馬下,守將祁光秋、協守廉郎及縣令張效齡,為所震懾,連夜棄城潛逃。

明永曆五年即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進軍漳浦,清將王邦俊被甘輝殺敗,逃至馬口,清提督揚名高聞訊前來增援,又中了甘輝的伏擊,亦大敗而歸。漳浦守將揚世德、陳堯策只得獻城投降。

甘輝勇猛善戰,深受鄭成功倚重。在圍攻漳州,保守海澄,攻取仙遊,進軍福州歷次戰役中,屢建奇功,擢為中提督,永曆皇帝封他為“崇明伯”。

甘輝且精通兵書,深諳謀略。鄭成功因數年征戰,地方頻得頻失,終無了局,何時得望中興,詢諸參軍。參軍潘庚鍾獻策說:“邊地雖得,亦不足以號召天下豪傑,不如將數百號戰艦,直從瓜鎮而入,逼取江南。南京一得,天下回應矣。”但甘輝以為不可,他認為“江浙地廣,非數十萬之師不可,實力不足,需待良機。”但鄭成功求成心切,毅然於永曆十三年(1659年)率師北伐。先時進軍順利,取瓜州,得鎮江,勢如破竹。甘輝力主固守瓜、鎮兩地,穩紮穩打,緩取金陵。鄭成功中了清兩江總督管效忠“詐降”的緩兵之計,結果,被崇明總兵梁化鳳以 500精騎,乘夜偷襲。甘輝和張英所部被清軍重重圍困。由於鄭軍各鎮未能及時救援,張英在重圍中中箭而亡。甘輝力戰不退,左右傷亡殆盡。清軍亂箭齊集,甘輝大叫道:“我是甘國公,不必射我,可擒我去請功!”於是被俘。清督管效忠叫他跪下,他不跪。管效忠斥責他說:“為將自當戰死,不戰死而被擒,就當投降,為什麼還敢抗禮?”甘輝挺立厲聲答道:“吾豈不知大丈夫當死沙場?只是不願默默無聞與士卒同葬於荒丘罷了。吾今日來此,正要後人知我死處耳。”於是面不改色,從容就義。

鄭成功不聽甘輝忠告,勞師遠征,損兵折將,無尺寸功,後悔莫及,自貶王爵,返師金、廈。

 

二十二、黃芳度竟成“一指公”

黃芳度,字壽岩,是鄭成功叛將、投清封為一等海澄公黃梧的長子,從小聰俊,黃梧非常喜愛他。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反,傳檄到漳州,招降黃梧。黃梧正生背癰,見檄憤急,背癰迸裂病危,交代芳度後事,要他拒絕投降耿精忠,並提防臺灣鄭經來襲。第二天,黃梧癰潰而死。

黃芳度接管軍務後,看到漳州兵員單薄,形勢嚴峻,就慨然傾家貲召募兵勇,僅一旬間得兵九千人,日夜加緊訓練以防耿精忠或鄭經的軍隊攻打漳州。

黃梧背叛鄭成功後,曾挖掘鄭成功在南安的祖墳,鄭氏父子對黃梧有切齒之恨。鄭經便乘耿精忠反叛之機,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率軍從海澄登陸,分兵攻汀、泉,為黃芳度所敗,便回師圍住漳州,用大炮攻城。漳州在黃芳度親自坐鎮指揮下,雖被困半年,依然安然如堵。

芳度的從兄賴守平和,出奇兵從背後襲擊鄭軍,殲滅了鄭軍援剿後鎮萬宏所部,斬首萬餘級。鄭經大怒,用巨炮猛轟漳州城,城垣被毀壞五十幾丈,黃芳度身率守城軍民,冒著鄭軍炮火,且戰且築城修復雉碟。鄭經屢攻不下。這時負責守城的中軍總兵吳淑的弟弟吳潛私通鄭經,約定十月初六,開東門獻城。鄭經大喜,授吳淑為平鹵將軍後提督,吳潛為戎旗二鎮。

黃芳度誓死守城,與城共存亡。在住宅四周,放置火藥數十桶,如遇不測,就引爆自焚,免遭羞辱。十月初六,鄭軍自東門進城,展開巷戰。黃芳度正巡視北城,兵潰,來不及回府自焚,就扳開開元寺井上橫石,倒頭栽下自盡。鄭經殺進城來,下令“有藏黃氏一人者滅族!”他挖出黃梧屍首,又找到芳度井下屍體,一併在市集上碎屍寸磔。正要動手時,一個老嫗哭罵著撲上去,咬斷黃芳度一隻大拇指就走開了。原來這個婦人是他的保姆,她將這大拇指收藏起來。後來清軍反攻進漳州,收斂黃芳度早巳找不到的遺骸,就用這個指頭和衣冠埋葬在東關門外,漳州人就叫市尾公爺墓為“一指公”了。

 

二十三、“好官”陳汝鹹

清朝初年,在漳浦歷任知縣中,令鄉人感念不忘並為之立生祠的,僅陳汝鹹一人。他何以能如此得民心呢?

陳汝鹹,字莘學,號心齋,又號悔廬,浙江鄞縣人,生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八月。康熙十四年(1675年),領鄉薦第一;三十年(1691年)中進士,後授翰林庶起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翰林出任漳浦知縣,當時漳浦民間好訟,訟棍從中慫恿以漁利。陳汝鹹到任後,一面勸導百姓要和睦遜讓,一面嚴懲訟棍,他聽案辦案明察公正,雖然案牘紛紜,他一訊即決,片刻立盡。如遇命案,他必親臨驗屍,反復諦視,用手指按,仵作也自認不如,百姓不敢欺瞞,從此訟風漸戢。

清初賦役沿襲明制,以致丁糧版籍長期混亂,土豪猾吏狼狽為奸,造成田賦、勞役輕重不均,民苦不堪。陳汝咸認為編查是賦役大政,他親自核算,編糧納戶。把胥役和裏長包辦改為人丁歸現籍,產業自主,征戶自納,編後列榜張布四門,百姓稱快,胥吏無計可施。經三年踐行,法立賦均,百年積弊,一旦廓清。

他還嚴禁巫醫治病,曉示醫術藥方,並親自製藥物施濟貧病。為了實施教化,造就人才,他修文廟,辦義學、聘請名師任教,還親自講授,評議作業,十餘年間,造就一批俊才如蔡世遠、阮蔡文、藍鼎元、莊亨陽、陳夢林等,文風大興,成為海濱鄒魯。

此外,陳汝鹹還救濟災民,消弭虎患,招安海匪,做了許多好事。他的學生藍鼎元稱讚他“良法養政,不可勝述”。蔡世遠稱讚他:“正己率物,廉以居身,儉以養德,至(浦)之日,一以興利除弊為己任”。十三年來,他克己奉公,身無餘財,家無蓄產。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南靖多盜,上峰知曉陳汝鹹的德才,調他去治理。漳浦士民得知,相率赴省請留,但未獲准。浦民怕他離開,搬農具塞住署門,高呼“老爺莫去,活我百姓。”陳汝鹹只得於深夜假扮巡邏人,悄悄地乘馬從小道出北門離去。

他離開後,浦人追思不已,乃構築月湖書院於北門,塑陳公生像於其中,每逢歲時華誕之日,士人都來瞻拜,擊鼓張燈,召梨園演戲,冀祝他千秋萬歲。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他赴陝、甘賑饑,因操勞過度,又染疫疾,不幸逝世,終年五十九歲。噩耗傳來,漳浦人痛哭如喪考妣。入殮時,有司檢視他的遺物,只有衣服一套,銅錢一串而已。康熙皇帝知道後,連連稱歎“好官!”

 

二十四、清代數學家莊亨陽

莊亨陽,字元仲,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生于南靖縣奎洋鄉。是我國舉清代的數學家、水利專家。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著作有《莊氏算學》八卷,被皇家收入欽定《四庫全書》,還有《河防演算法書》及《秋水堂文集》等,為後世所尊重。

亨陽自幼聰明好學,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中舉;康熙五十七年,高中二甲第八名進士。歷任縣令、知府,累官至淮海道按察副使。明末清初,正是西方數學輸入中國之時,中國學者精研西方數學已蔚然成風。乾隆元年(1736年),國子監祭酒楊名時舉薦莊亨陽晉京任國子監助教,而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也非常器重莊亨陽,贈送給他許多數學、天文學書籍。亨陽得此良機,從此潛心鑽研西方數學,編寫《莊氏算學》等專著,深入淺出地解釋數理,文字通俗易懂,圖表準確清楚,一些應用題也饒有趣味,成為初學入門的津筏,啟蒙者案頭必備之參考書。

傳說,他有一年還鄉省親,在上洋村埔山秋水堂中楓樹下與鄉親們品茗談天時,一位老友打趣地說:“人稱元仲兄神算,特地請教一番,不知如何算出堂下這株楓樹有多少葉片。”眾人聽了哄然大笑起來,慫恿說:“元仲兄就算算看吧!”這株楓樹原是他親手種植的,如今已高大成蔭了。於是,他笑著說,“好,我來算算。”他站起身來,走到樹前仔細打量一番,然後折下一條樹枝,數數枝上葉片,又繞樹走了三圈,再正步三步,口中念念有詞,片刻,他計算出來了,說:“這株楓樹共有樹葉三個一和兩個二。”老友說,“您是說五位數?那就是11122了?”於是叫幾個兒童爬上樹去數,結果如數相符。

當他官居淮徐海道時,經理河防,運用精湛數算之法去測量河道,隨事推究,設問答以窮其變,隨筆劄記,編撰了《河防演算法書》,對水利工程測量人員是一本實用數學工具書。

由於長期操勞思慮,使他心力交瘁,舊病復發,於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死于任所,享年六十有一。身後屬下為他清理遺物時,才知道這位四品大員竟然身無長物,兩袖清風,甚至沒一件新衣可以入殮。當地士紳百姓聞到噩耗停市哀悼,自願捐資為之治喪,“一日至六千緡”。莊亨陽之靈柩歸葬於奎洋鄉埔山后壟,迄今猶在,任後人憑弔。

 

二十五、藍理普陀山護法

藍理自從追隨大將軍施琅平定台澎後,因屢建戰功,朝廷論功行賞,任他為河北宣化府總兵,掛鎮朔將軍印,不久又調鎮浙江定海。由定海經沈家門渡海到普陀山,僅有咫尺之遙。南海普陀山原是觀音道場,和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佛教四大聖地。這天,藍理懷著一片虔誠禮佛之心,來到普陀山朝聖,只見寺廟傾圮,名勝古跡蕩然無存,真是滿目瘡痍。藍理不禁大怒,喝問眾僧:“是誰造成這場浩劫?”僧人哭訴道,是紅毛番(荷蘭人)到此洗劫,他們見人就開槍,見佛就破肚。盜走佛肚中靈寶,搶去殿堂裏歷代皇帝敕賜的金佛、銀器、玉環,珊瑚、瑪瑙如意,錦繡幡幢諸種寶物,還將禦賜藏經挑上船去,載不完的,就拋入海裏。山上大寺小庵 400餘座無一倖免。藍理聽了,恨得咬牙切齒,發誓一定要盡全力修復普陀山各寺院。

當晚,藍理住宿在普濟禪寺的殘破大殿裏,半夜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夢見自己一個人來到盤陀石,看見觀世音菩薩坐在說法臺上,向自己慈祥地說:“將軍既有善心,發大宏願,當今皇上也有旨意,就著將軍勉力修復普陀道場吧!”話音未了,藍理就從夢中驚醒了,於是更堅定了修整普陀山寺廟的信心。

不久,果然聖旨下來,賜黃金千兩,令藍理負責監修普陀山佛殿。藍理自己也捐獻钜資,從福建運來大批良材巨木,修建普陀觀音寺(後來改稱普濟寺)。剛好天童寺主持潮音和尚從浙東渡海來普陀山省祖。他幼年就是在普陀山剃度的。這位大師深知佛法三昧,持戒嚴謹。藍理一見大喜,就敦請潮音大師主持山事。

後來普濟、法雨兩寺也先後修繕完畢,使佛國重放華光。藍理親自撰寫了《重興普濟、法雨寺圓通殿疏》,並呈報康熙皇帝。但是他的宏願還未了,接著又集資先後修復了積善庵、智度庵、報本堂、清涼庵、大乘庵等許多庵廟。

藍理為修復普陀山觀音道場,嘔心瀝血。可算是盡心盡力。所以,當他調離定海時,定海與普陀的僧民都焚香相送,依依不捨。僧人們在法雨寺建留衣堂,陳列藍理用過的盔甲和鋼刀,並在普濟禪寺和法雨寺都建立藍公生祠,稱為“護法”。至今普陀山的南天門上還遺留有藍理的摩崖題刻“山海大觀”四個大字。

 

二十六、澹泊寧靜的林閣老

林釬,字實甫,號鶴胎(在平和靈通岩內有供他的神位,紀念他在這裏讀書過),龍溪西坑洞口社人。明神宗萬曆丙辰科(1616年)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官國子監習業,後升祭酒,(相當現代的大學教授)迨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年)權閹魏忠賢勾結熹宗乳母客氏擅權亂政,勢焰熏天,欲提取置在國子監的銅鼎、銅缸鑄錢,以中飽私囊,林釬堅決不允,又閹黨當時在全國各地為魏忠賢立生祠,有閹党的孝子賢孫監生陸齒齡等人求見林釬,胡說魏公“功德巍巍,宜立象於太學,與孔子並尊。”林釬嚴辭拒絕道:“孔子聖人,依禮享受帝王朝拜。魏忠賢若與孔聖人並列供奉,他日皇上入學拜聖,君拜於下,臣坐於上,可以嗎?”陸萬齡輩啞口無言。

後林釬稱病辭官賦閑,他一生清貧兩袖清風,回到洞口社,老屋依舊,他釣魚。夫人織布,清貧度日。到明毅宗繼位,改元崇禎,剷除了閹黨,客、魏均處以極刑後,佳許林釬議論端正,風骨錚錚,擢為禮部侍郎兼侍讀學士,因此故老尊稱為“閣老”。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林釬雖精明練達,日理萬機,難免有所疏忽。那年鄭芝龍等十八猛,橫行於泉廈海上,有意受招安。他兩次大勝洪都司而不追,俘虜遊擊而不殺,打敗俞都督師于海上,中左棄城逃竄,鄭芝龍約束他的部下不許登岸,不掠岸上一草一木。當地縉紳們認為:鄭芝龍這樣不追、不殺、不掠的表現,實欲投降有受招撫之心,應派人去招降,允許他立功贖罪。於是就附會“義士鄭芝龍收鄭一官有功”為題,報請朝廷論功授職。林釬不明內理,信以為真,便批准招降鄭芝龍等並授以官職。他不知道鄭芝龍就是鄭一官。

鄭芝龍受招安後,重謝當道縉紳,更感激林閣老的栽培。當林閣老壽誕吉辰時,奉千金為壽。林閣老婉言謝絕,在禮單後面批一行字:“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利,非君子也。”

一天,林釬為毅宗皇帝侍講,皇上偶然問一句:“芝龍、一官,是一個人呢?還是兩個人?”林釬一聽,知道事出有因,只好說:“臣侍罪京師,鄉里的事情,臣不能詳知,容查實回奏。”

他回府一查問,果然錯了,自己一時失察,犯了欺君大罪,便吞金自殺了。

崇禎皇帝沒想到林釬老臣的自尊心和自責心會如之強,嗟歎不已。顧及他一生廉潔奉公,不立門戶,深為器重,便禦書“澹泊寧靜,中正和平”八個大字賜之,在他的家鄉官道,立三間五層的石牌坊,以表彰他,諡號曰“文穆”,並為他的墓碑額題“慈孝承恩”篆書四字賜之。林釬的墓塋初葬在倉門,後遷洞口,墓坐北向南,面寬三米,系將林釬和他的母親陳太夫人及其元配楊夫人三人合葬一處。現其墓龜基碑及石獅,石狗仍完好無損。

 

二十七、唐朝彞賜掛“天官鎖”

閩南及港臺各地兒童頸上常掛有一面金銀製成的鎖牌,正面鐫上“長命百歲”“天官賜福”或“福祿壽全”、“平安長壽”等吉祥祝福語,背面刻上十二生肖圖像,小巧玲瓏,精緻美觀。說是可以辟邪祛病,消災免禍。人們不叫它作“長命鎖”,卻稱之為“天官鎖”,這是為何?原來是唐朝彞告老還鄉時,康熙皇帝親自給他戴上的。所以民間老百姓就編成歌謠唱道:“天官鎖,天官鎖!囝仔戴,驅邪魔;大人戴,祛災禍;老人戴,仙壽高。”

唐朝彞、字偕藻,漳浦鎮海人(即今東山縣)。康熙六年(l667年)丁未科進士,曆補禦史,掌河南道,最終任宗人府丞。他為官清正廉潔,剛毅不阿,嚴於律己,為朝野所重。

宗人府掌管的是皇帝宗族內的事,如婚喪、俸祿、封蔭等等。正職府尹是滿族官員,顢頇不理事,因此一切事務都推給漢官唐朝彞經辦。府裏屬下滿官欺漢官不識滿文,故意每天呈上一大堆滿文文牘,讓府丞簽閱,以便蒙混過關,從中漁利。誰知唐朝彞不但精通滿文,還熟稔條例,於是逐一揮毫批閱後狠狠地把下屬訓斥一番,這些下屬從此再也不敢耍花招了。

有個貝勒,仗著是皇親,目無王法,公然在京城裏搶男霸女,橫行霸道,無惡不作。老百姓告到宗人府來,唐朝彞決心除暴安良。他用計請貝勒過府敘談,貝勒一到便被他當堂拿下審問,用重刑問出口供,人證俱全,判了個殺人償命的死罪,報請皇帝御批。康熙皇帝感到為難,就批了個“六不殺”(即“單日不殺,雙日不殺;露天不殺,著地不殺;城裏不殺,城外不殺。)這麼多的限制,卻難不倒剛正不阿、不畏權勢的老臣唐朝彞。

他連夜叫人在城內外交界處——月城門的中央,搭造木臺子隔著地,蓋上蘆蓬遮住天,等到深夜亥子相交時刻,把這個壞貝勒押到木臺上,斬首示眾了。

漢官斬貝勒,滿朝皇親國戚都不饒唐朝彞,非叫他賠命不可。康熙皇帝為了保護這個耿直的老臣,就召見唐朝彞,恩准他告老榮歸,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摘下禦佩的金鎖,親自掛在唐朝彞胸前,禦口親封“見鎖如見聯,見官大一級。”這便是“天官鎖”的來歷。

 

二十八、平臺治台的藍廷珍

漳浦的湖西鄉舊有“五裏三城”聞名於港臺及海外。所謂“三城”者,即趙家堡、詒安堡和藍提督府第,由於後者建造時間較晚,故稱之為“新城”。這新城的主人就是藍廷珍。

藍廷珍,字荊璞,生於康熙二年(1663年),卒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一位對臺灣開發建設有重大影響的人物。

廷珍年少時在家務農,然不甘困守窮鄉,不遠千里投奔于任浙江定海鎮總兵的族祖藍理麾下。在軍伍中他刻苦訓練騎射,舞戈揚盾,矯捷如飛,且善火攻,槍炮幾無虛發,深得藍理的器重。因屢立戰功,擢為澎湖副將,不久又授予南澳鎮總兵之職。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五月,臺灣朱一貴起兵,佔據府治,藍廷珍隨總督滿保入台鎮壓。總督滿保令廷珍統領水陸大軍,從鹿耳門登陸,經七天激戰,於閏六月俘獲朱一貴,七月平定臺灣全島。當年九月提督施世驃病逝,廷珍奉命署理提督職務,留台處理善後事宜。

臺灣局勢平定後,總督滿保認為“土番”難以管治,下檄文要劃界遷民,把山地劃為“棄土”,禁止出入。廷珍上書,力陳利弊,剴切建議不可隨便拋棄臺灣一寸土地,而應“添兵設防,廣泛聽任開墾,使地盡其利,遍山雞犬之聲相聞,即使有盜,也無藏身之所。”滿保採納了廷珍的建議,奏請清廷准予在諸羅轄地增設彰化縣,溪北至雞籠,設淡水同知,以理民番之事。

康熙六十一年,清廷擬將臺灣總兵官移駐澎湖,臺灣府治僅設陸軍副將,並裁水陸兩中營。廷珍又以為不可,上疏力爭,得到滿保支持,遂取消總兵鎮移駐澎湖之議。

藍廷珍因平臺、治台功勳卓著,雍正元年(1723年)晉升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世襲三等阿達哈之番(輕車都尉)。雍正二年,晉京覲見,世宗胤禎賜他到馬蘭峪謁景陵。他先後受朝廷二十四次賞賜。雍正七年(1729年)冬,因病卒于任所。朝廷給帑金為之治喪,贈太子太保,全禮祭葬,諡“襄毅”。

 

二十九、蔡牽與王得祿

漳州有句俗語“卡野蔡牽。”意思是指責對方比蔡牽還要兇狠。蔡牽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蔡牽是漳浦海下人,家裏貧窮,每天走街串巷,挑擔叫賣土蝦母為生。一次,在社裏富戶鐘姓門口賣土蝦母,不小心,濺了一點鹵汁在鐘姓的紡綢褲上,被鐘姓的指著鼻子臭駡一頓,非叫他用舌頭舔乾淨不可。他受此侮辱氣憤不過,心想:空有一身本領,卻受人欺淩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下決心鋌而走險。第二天,故意再到鐘家挑釁,把整桶土蝦母扣在姓鐘的頭上,然後快意地拍拍衫褲就下海聚眾起事了。

蔡牽的船幫馳騁於閩、浙、粵的洋面,劫船越貨,封鎖航道,坐收“出洋稅”,沒有他的令旗,商船休想平安通行於臺灣海峽。他還攻打臺灣鹿耳門,洗劫官倉裏的幾千石糧食,用來周濟他的會幫。清朝曾派兵艦圍剿他,反被蔡牽擊敗,他打敗了浙江總兵胡振聲所帶領的閩浙兩省水師,還用大炮打死了浙江提督李長庚,從此聲威大振。

嘉慶十三年(l808年)蔡牽舉起反清複明的旗號,率領船隻攻打臺灣,佔據滬尾(今臺北縣淡水鎮),奉明正朔,建元“光明”,祭告天地,散劄設官,自稱“鎮海威武王”,威脅到艋岬(今臺北龍山區)、府城(今台南市)一帶,全台為之震動。

清朝政府見形勢嚴重,命令閩浙水師提督王得祿,浙江提督邱良功,集兩省兵艦,入台征剿。蔡牽戰敗退走,王得祿督師窮追不捨。蔡牽的座船駛到溫州的黑水洋,船底漏水,無法逃脫。他不願投降,就引炮把自己的座船炸沉,全家沉入海底。這支海上武裝就這樣覆滅了。

王得祿是臺灣嘉義人,因勘亂有功,晉升子爵,封太子少保。在清廷領有臺灣 212年中,臺灣出生的人士,官位晉升最高的當數王得祿。民間視他為一神秘人物,編排出一則以王得祿為主角的《嘉慶君遊臺灣》的傳說。王得祿的故居在今嘉義縣太保鄉太保村,府邸雖已蹤跡無存,但該縣新港鄉王得祿的別墅,尚存一片大牆,供人憑弔。該鄉鄉番婆附近,王得祿墳墓尚存,墓前石象雕刻精緻,氣勢非凡。

 

三十、兵器專家林亮

在人們印象中,中國古代軍中所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即用刀槍戟盾之類武器作戰,不懂製造火器。其實清初我國就有研究製造炮艦和母子炮的兵器專家,他名叫林亮。

林亮,字漢臣,漳浦人。生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少時孤苦伶仃,長大後有雄心壯志,好結交賢才豪傑之士,講求韜略。當時沿海動亂,戰事頻繁,他毅然投軍,捍衛海疆。康照四十五年(1706年),他任臺灣水師右營把總,由於熟識水師事務,幾年後調升為澎湖協右營守備。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貴起義於臺灣,旬日間席捲全台,臺灣島上的文臣武將,紛紛逃抵澎湖,造成澎湖人心惶惶,士無鬥志,準備撤退回廈門。半個月後,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總兵藍廷珍率領大軍抵澎湖,風聞林亮膽識超群,就擢用為先鋒。林亮率領六艘兵艦攻入臺灣險隘鹿耳門,又乘勝攻佔了安平鎮。第二天鏖戰鯤身,大獲全勝。藍廷珍大軍趕到,連日四戰四捷,把起義軍鎮壓下去。七日內恢復全台。敘功論賞,林亮功居第一。

雍正元年(1723年)春,朝廷任命林亮為南澳鎮左營遊擊,八月提升為臺灣南路營參將,都未就職。他構思機巧,所研製的戰艦以及母子彈都十分精巧。他還曾製造機械的魯公車,不推自行。時正在潛心研究製造新型戰艦。朝廷累計前功,加封他為都督同知。當年九月,雍正皇帝召見他,提升他為臺灣水師副將,賜予孔雀翎、寶刀、貂皮、緞匹等物品,以及帑金二百兩。年底他即接任藍廷珍的職務為臺灣總兵。

當時,臺灣剛曆戰亂,滿目瘡痍,他立即著手撫恤黎民,恢復生產,使之能安居樂業。他還對山地番民進行招撫教化的工作。朝廷為此賞賜他萬兩白銀,議敘晉升四級。他將賞銀的一部分購買色布、漳煙、鹽、糖等山地番民必需的物品,派官員到各番社分送,申明是朝廷的恩惠。其餘賞銀則悉數封存於府庫備用,自己分文不取。雍正五年(1727年)林亮調任定海總兵,因積勞成疾,卒于任所,享年六十四歲。

 

三十一、一代師表梁山先生

被閩南學者尊稱為“梁山先生”的蔡世遠,字聞之,號梁邨,是漳浦縣下布村人、蔡新宰相的叔父,因為世居梁山之麓,故稱之為“梁山先生”。

蔡世遠生長在書香世家,祖上蔡元鼎是宋代理學家;祖父蔡而熤是黃道周的門生,文章風骨酷似乃師;父親蔡璧也是飽學之士,任福州鼇峰書院山長。蔡世遠在父輩的薰陶教誨下,孜孜不倦地鑽研宋五子的遺書,探討濂、洛、關、閩的精蘊,造詣精深。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進士,選為庶起士。翌年因父病乞假回鄉省親,父病歿,守制三年。服滿上京複職,卻因朝廷頒佈新令,規定翰林、科道官員逾假者,以休致(即自動退職)論處。同僚勸他向吏部申訴是因丁憂守制而致逾假。世遠卻說:“古人重謙讓,從無為謀官爵而寫牒文申訴的。何況我當時確是請探親假,怎能說假話呢?”於是便回鄉從事講學了。

雍正皇帝嗣位後,降旨選拔經術學行兼優的鴻儒任諸皇子侍讀。蔡世遠奉特詔入京,授為翰林院編修,在上書房當值,侍諸皇子讀書。他為諸皇子講授《四書》、《五經》以及宋“五子”諸書,克盡職守,風雨無阻。且講解精闢,連郡王以下的皇族子弟也都競相來聽講。雍正皇帝稱讚他講學用心得體,因而六年間屢次升遷,最後遷禮部侍郎,位列九卿。雍正皇帝《制詞》褒獎他:“談經禁近,朕心沃講論之勤;晉秩容台,邦禮藉寅清之重”。

他一生廉介,以談泊為懷,起居飲食極為簡樸,年得俸祿賞賜,幾乎都用來襄助族姻和知舊;而妻兒仍是敝衣粗食,僅免饑寒而已。一次,蔡夫人生病,陶太常精通醫術,為之診治。走進蔡世遠寢室,看到他夫妻倆床上掛的是補過的舊蚊帳,蓋的也是補過的粗布棉被,感到十分震驚。

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月初八日,蔡世遠因病逝世,年僅五十四歲。身後除了幾襲舊衣外,幾乎一無所有,以致家人無力發喪。為此,雍正皇帝特賜白銀五百兩,諸皇子、同僚大臣也助銀發喪,靈柩由驛站車馬送回漳浦祖塋安葬。

乾隆皇帝做太子時,曾受教于蔡世遠,即位後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賜諡“文勤”,並為之作《制詞》褒彰,並賦詩《懷舊》,稱他為“聞之先生”,並將他進祀賢良祠。

 

三十二、盛世宰輔蔡新

蔡新,宇次明,一字緝齋,號葛山,漳浦縣下布人。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進士,選為庶起士。翌年,授翰林編修。當時,乾隆皇帝想考察詞臣們的學問根底,命他們每日呈上經、史講義,要求各抒己見。蔡新所上講義,甚有卓見,由此深得乾隆皇帝的賞識。

乾隆九年,他到上書房輪值,盡心輔導皇子們讀書。不久,朝廷要從翰林中考選監察禦史,蔡新經考試名列第一,他婉辭不就,自願留在上書房,得以升任侍講。

乾隆十八年(1753年),蔡新母年事已高,他請求返鄉省親獲准,後又請求在家奉養母親終年。偏偏這時接到諭旨,要他擔任上書房總師傅之職,他上疏懇切陳辭,說他自幼失怙,是寡母教養成人的,應報母恩。這話感動了乾隆皇帝,下諭:“非令汝即來供職,待日後耳。”由此,蔡新就安下心來侍奉老母,膝下承歡達十年之久。這期間,乾隆皇帝經常將自己禦制詩文派專使送令蔡新閱看,並不時頒賜禮物,使臣絡繹於途。

蔡新直到服母喪後才上京複職,以後幾年間,皇帝對他恩寵倍加。他歷任刑部右侍郎,兵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務,後又改授禮部尚書,兼四庫全書館正總裁,直到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因他年事已高,特准他可以騎馬入紫禁城。乾隆四十九年,蔡新已是七十八歲高齡,他上疏乞休,乾隆皇帝一再挽留,說:“明年正月舉行千叟宴,二月臨辟雍講學,都是盛典,待典禮完畢,你再回去吧。”

翌年辟雍講學之時,乾隆皇帝按例親臨太學,蔡新以大學士統領國子監,坐講《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有幾百人參加。乾隆皇帝且為他賦《臨雍》詩,有:“蔡新或備伯兄行”之句,並附注道:“今群臣孰可當三老五更?獨新長朕四歲,或可居兄事。”

及蔡新致仕回鄉時,乾隆皇帝還賜詩說:“不忍言留合今歸,及歸言別又依依”。可見他們君臣之間情誼之深。

 

三十三、清如佛的王命爵

王命爵,字仁卿,南靖縣金山鄉水尾村人。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父名良佐,曾任縣教諭。上饒流寇一度攻陷靖城,王良佐被賊所擄,王命爵隻身入賊營,乞求以自身代父。強賊也被他的孝行所感動,把王良佐釋放了。

王命爵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中舉,從此步人宦途。他曾任廣西太平府知府,後升為兩浙監運使,為官清廉,很得世宗皇帝寵信,曾三次奉詔晉京覲見,皇帝三賜清廉之宴。旋即調為京官。

後來王命爵告老還鄉,隨帶行李整車整車地運出京城,竟然裝滿三隻船。朝野人士議論紛紛,此事傳到皇帝耳朵裏,有人趁機進讒道:“平日皇上誇獎王命爵居官清廉,想不到他告老還鄉時,卻是滿載而歸。”弄得皇帝也滿腹狐疑,立即命錦衣衛半路攔截,檢查箱籠,卻發現三十個箱籠裏面裝的全是石頭、磚塊。弄得錦衣衛們啼笑皆非,只好如實回稟皇帝。皇帝好奇,詔王命爵回宮覲見,垂詢此是何故。

王命爵老實回答道,“臣在朝廷為皇上效勞一生,如今告老還鄉,總不能兩袖清風去見家鄉父老。所以才偽裝箱籠,免得鄉里親友取笑,皇上面上也無光哪!”皇帝聽罷,深為感動,脫口稱讚道:“王命爵真是清如佛啊!”賜給他三張空白銀票,蓋上玉璽,吩咐王命爵需要用錢時,填上數位,即可到地方官府領取。

王命爵回鄉後,依然布衣蔬食,灑然自得,把三張空白錢票珍藏著,生活再清苦也不去支領。他只有一子,卻是個不學無術的紈袴子弟,整日整夜地泡在賭場裏,輸得債臺高築.知道父親有御賜銀票,他偷拿一張,填寫了一個大數字,拿到縣衙裏去領錢。

縣官接過銀票,驗過玉璽無誤,但是偌大一個數目,縣庫哪里支付得出?只得去求王命爵寬限時日。王命爵一聽怒不可遏,罵了一聲“孽子!”一腳踢去,正中孽子的肚臍穴,一命嗚呼。“清如佛”的王命爵竟然斷了子嗣。

 

三十四、張金拔做官賠錢

南歐原名南兜,是書洋鄉一個交通閉塞的小山村,由於出了一位做過官的進士公張金拔,便把帶有土氣的“南兜”用諧音改為“南歐”了。

據傳說,張金拔的父親是個木材商,在龍溪石碼開家大木材行,生意興隆。老人家一心巴望兒子能夠功名成就,光宗耀祖。所以一直敦促兒子要專心致志攻讀。可是張金拔仕途坎坷,一直考到知天命之年還只是個舉人。他老爺子仍給兒子鼓氣說,“乾脆你就別來回跑了,考不中,就住在京城裏讀書,直到考中了,再衣錦還鄉。”上天不負苦心人,道光十八年戊戌科,他終於中了進士,這時年已五十四歲了。

張金拔中進士後,任甘肅省福寧縣七品正堂。他廉潔奉公,一清如水,當了一年官,不計俸祿,還倒賠了三百兩銀子。除夕回家過年時,對家人訴說:“官不好當,操心還賠錢。”他的長子也中過舉人,雄心勃勃地說:“爹,您年紀大了,別到遠地當官了,既然當官勞累,兒子去代勞。”

長子代父當縣官,年底回家,卻帶回了3000兩雪花紋銀。金拔一見,鬍子都氣歪了,大聲訓斥兒子道:“你這種官更不能當了。你聽說過嗎?‘一代當官三代絕’!像你如此為官,豈不是叫我張家斷子絕孫嗎?”

張金拔的故居至今仍在,是一座三層的方樓,樓中還有一處花園,取名“槐園”。方樓,題名為“植槐樓”,詩禮廳的匾額題為“槐蔭齋”。為什麼他如此重視故居的老槐樹呢?槐蔭齋前有一幅楹聯,表明他的心跡:“槐種勞庭滋化育,蔭垂藝圃沐栽培。”

但是當地老鄉因見他門前豎旗杆,都稱這座樓房為“旗杆樓”,又因大門匾額有“進士及第”四個金字,所以又稱之為“進士樓”。

張金拔的家訓是:“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至今這副楹聯仍掛在進士樓的槐蔭齋壁上。

張金拔晚年任漳州教諭,在芝山書院、丹霞書院授課,南歐子弟要晉京赴考,先得經過他初試,文章火候夠了才准啟程,以免浪費時日和盤纏。

 

三十五、辛亥革命的企業家林祖密

臺灣義士丘念台曾撰文讚揚林祖密道:“革命不難,舍富貴而革命為難;舍富貴而革命不難,能審國族、辨忠節,而舍富貴以革命為尤難。臺灣林祖密者,乃能此尤難者也。”

林祖密,原名資鏗,字季商,祖籍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祖上遷居臺灣彰化縣。祖父林文察,官居福建陸路提督,因平定八卦會之亂有功,林家得賞大片山林、土地,藉以經營樟腦,遂成臺灣中部首富。父親林朝棟,受蔭統全台營務,曾立下征番、平匪、破法三大功勞。母親楊氏亦以智勇殲滅侵台法軍,封為一品夫人。林祖密就出生于這個富貴顯赫的世家之中。

林祖密自小聰慧有大志,善讀兵書,十二歲即隨父親往平生番騷亂。甲午戰後,清政府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不願做異族奴隸,紛紛組織義民軍,聯合尚未內遷的文武官員起來反抗。林家父子參加抗爭,終因無援而告失敗,才遵旨內渡,賃居在鼓浪嶼。

清朝末年,林祖密以蔭生納貲道員,分發到廣東候補。當時廣東總督岑春煊是他的父執輩,告誡他說:“你年紀輕輕的,何必慕虛榮想為官呢?”他遂辭官回閩,傾家中資產以經營實業,先後在漳浦、龍岩、龍溪以及南靖的徑口等地,購置荒山荒田,招工開墾,還開採煤礦,規模很大。尤其以疏浚九龍江水道,開發航運交通,投資更為巨大,造福社會的功效也更大。

這時正當辛亥革命勝利,建立民國,孫中山先生慕名前來造訪,請他參加革命。當時國是紛紜,清濁不辨,林祖密持審慎態度,未即追隨。等到袁世凱稱帝,背叛共和,林祖密憤然拍案而起,說:“篡國殃民,棄義行詐,國將不國,更何有台?”這才奮起追隨孫中山先生,積極參加護國、護法,以至國民革命諸戰役,他慷概解囊,毀家紓難,雖然家計日絀,仍然先後捐獻家資50余萬以充軍餉。

孫中山先生委任他為“閩南軍司令”,他率領革命軍轉戰閩中,克復永春、仙游、永安等七縣,不久改任粵軍第二預備隊司令,後又改為粵軍第九支隊司令,以及汕頭警備司令等要職。他雖官高任重,卻從不驕矜自炫。1925年 8月間,返閩省親,在巡視華封疏河公司時,被軍閥孫傳芳的爪牙張毅所偵悉,派兵圍捕,遂遇害,年僅四十八歲。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