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五輯‧圓樓春秋‧上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五輯‧圓樓春秋‧上

一、漳州圓樓天下奇

圓樓,這種用最原始的三合土夯成的龐大而雄偉的山區古民居建築,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汶斯,安德列驚歎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一郎則把它描繪成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下冒出的“蘑菇”。因此,引起了世界建築界的注意,也吸引了包括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俗學等學科專家的莫大興趣。然而,曾一度被專家們誤解為只有永定才有“永定圓樓”,或“客家圓樓”。永定縣古竹鄉等處的圓土樓充其量也不過三百餘座,而漳州的圓樓現存的就何止千座?從平和、南靖、華安、雲霄、詔安、漳浦以及薌城區,無處不有圓樓龐偉的身影屹立在蒼天之下。

福建圓樓研究專家黃漢民先生于1991年組織“圓樓之旅”,進行十六天的調查,他不得不更正“永定客家圓樓”的說法,而確認“圓樓之根在漳州。”就拿那一座號稱為“客家天下第一樓”的永定縣古竹鄉承啟樓來說,它建於清代中葉,較之漳州華安縣沙建鄉的齊雲樓晚了三百多年。更何況承啟樓於1929年被火燒後,內環樓倒塌,新修部分任意用磚、用石甚至加混凝土樓板,早已面目全非,土樓已名不符實了。

若論規模之大小,承啟樓的直徑約62公尺,而漳州詔安縣官陂鄉遇田樓,直徑卻有90公尺,比它大了三分之一。即使是齊雲樓,其直徑也達70公尺以上了。所以,黃漢民調查的結論說:圓樓並非永定客家人的創造發明,“事實上客家人是從漳州遷來的閩南人那裏學來圓樓的形式。”對客家人來說是“先方後圓”。

漳州的圓樓堪稱“天下奇觀”,有歷史最久的齊雲樓,巧妙精湛的二宜樓、造型精緻的懷遠樓、外牆全部石砌的升平樓、內環高而外環低的雨傘樓,前方後圓的溪口樓,以及最大的、直徑達90公尺的遇田樓,圓型城堡式的菜浦堡,還有令人驚歎的田螺坑土樓群,四座圓樓環繞一座方樓的辰昌樓、和昌樓、瑞雲樓、文昌樓、步雲樓。此外,還有風車樓、八卦樓、半月樓。其中又有通廊式的、單元式的以及下層單元式,頂層通廊式的,造型繁複令人眼花繚亂,目不遐接。觀光之後,給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住在圓土樓中的人,時光似乎凝固了,他們迄今仍遵循古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悠閒生活。而來自外界的旅客,當他們一走進圓樓的門樓所形成的暗影時,一下子像踏入古老而陌生的世界。當他們仰望環屋圈成的圓形天空,簡直象走進時光隧道,進入了中國古代的桃花源中了,真是奇妙無窮,令人留連忘返了。真想暫住一時,分享此中寧靜的歲月。

現在,正有一些圓樓已空無人住,或很少人住,當地政府何不投入資金,修葺一番,做為旅遊設施,供海內外旅客休憩,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呢?例如,圓樓的底層可供餐飲或賣紀念品的店鋪,上層可辟為不同等級的旅邸,中心廣場可以做各種娛樂活動的場所。外界旅客如能在神秘的圓樓中留宿一夜,必將印象深刻,終身難忘,圓樓之夜啊!

 

二、古民居瑰寶——二宜樓

二宜樓在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由於它在福建圓土樓中形式獨特,構造處理與眾不同,且建築裝飾精巧華麗,而被海內外建築專家稱之為“圓樓瑰寶”,今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視之為圓土樓中稀世珍品。

二宜樓背靠杯石山,面臨兩溪匯流,樓前平坦開闊,風光秀麗。“仰觀杯石山承自東南巨大山系,一脈龍蟠,逶迤至此迭落成巒,去系四張,確有蜈蚣形似”,故稱之為“蜈蚣吐珠穴。”“左側山名‘獅踢球’勁拔前伸,如胸擁翠”,“右邊‘玄天閣’小丘扶持,婀娜多姿”,“遠對九龍山五峰,疊峰三重,如幛如屏;最低處龜山、蛇山,峰巒棋布星羅。秀山環抱,中成盆地,鎮密不漏,婉然金甌”。因此,樓內祖廳柱楹形象概述了圓樓周圍的環境形勝:

  倚杯石而為屏,四峰拱峙集邃閣;

  對龜山以作案,二水瀠洄萃高樓。

  派承三徑,裕後光前開大地;

  瑞獻九龍,山明水秀慶二宜。

所謂二宜,隱寓蔣氏建樓先祖蔣仕熊排行第二,又是第二次擇地,才選中這蜈蚣吐珠穴位。明寓則是宜山宜水,宜家宜室之意,顯示主人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了。

建此樓的主人蔣仕熊(1687~1766)年輕時是個種田能手,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膂力超人,慣使一把廿四斤重的大岸刀,在安溪、漳平等處開墾荒田幾百畝。可惜他數奇,空有氣力,卻遲遲未能成家,說是犯了“孤鸞命”,註定一輩子打光棍。族人都背地裏取笑他說:“無某無猴,鎖匙掛褲頭”。他負氣出走他鄉,幸虧遇見一個“孤鸞女”,配成雙,生有六個兒子,晚年挾鉅資返鄉,動工建樓。由於工程浩大,歷時三十餘年。蔣仕熊終因操勞過度,中途逝世,享年八十歲,繼由六個兒子,十七個孫子承志建樓,方於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歲竣工。

二宜樓占地10畝,外牆高16米,牆基厚 2.5米,圓樓直徑73.4米,由四層的外環樓和單層的內環樓組成,共分12單元連成一體,排列如柑瓣狀,每個單元完全獨立自成體系,單元內部有各自的出入口和小天井,以及獨用的樓梯,是個較有私密性的空間,減少了鄰居間的相互干擾。而室外空間也層次分明,全樓由一個大門,兩個邊門出入,中心是個寬廣的內院,有兩口水井,這裏供族人日常交往和活動的場所。這在古代聚族而居的生活中,又能保持各戶的私密性,正是現代建築所追求的單元公寓式的住宅獨門的特點,想不到在幾百年前的古老圓樓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二宜樓的建築空間獨具特色,除了以單元式地劃分居室外,在第四層都設有廳堂,廳背後靠外牆有一公尺寬的室內通廊,每家都設門通往外環樓的隱通部,把幾個單元聯繫起來。在防禦時,便於調動兵力,相互救援,而在底層還設有暗道,平時作下水道用,當樓被困時,人們能從暗道逃出。

二宜樓屹立在山青水秀的大地上,曆二三百年風雨尚完好如新,其子孫祥和繁榮,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現在樓中住戶仍有34家 170餘人。屬於蔣仕熊派下的子孫有4000餘人,他們發展到臺灣的嘉義、宜蘭、高雄各處,近年也紛紛回鄉尋根祭祖了。

 

三、齊雲樓的生死門

華安縣沙建鎮岱山村,屹立著一座古老的土夯樓宅——齊雲樓。它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單元式圓樓之一。

齊雲樓高踞於村北的山坡上,腳下密密匝匝的土樓居民,全是它的衍派。它們就像眾星拱月一般,構成了郭氏家族在岱山村五百年漫長歷史的圖案。

齊雲樓建于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據樓內珍藏的《郭姓族譜》記載,其開基始祖郭叔資,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移居岱山,經七、八代傳衍,到萬曆年間已是巨族。清道光年間裔孫郭繼汲寫的《岱山記》說:“吾祖文達公,始入升(平)時,擇取而居之,嗣是子姓建樓於(岱)巔,榜其名曰‘齊雲’。世族環集於此,無複有他姓錯處其間,因自成一家業。……”

經岱山村村道旁一座四百年前的龐大豪華郭氏古墓,穿過曲折的村中石徑,便來到齊雲樓腳下。登攀二十幾級石階,到達門口。大門正面的台基是人工的僅幾平方米的狹窄門埕。遠看,齊雲樓橫擺山坡,似無特殊之處。進入樓內方見其精華。樓是橢圓形的,樓中天井卻是兩頭尖的橄欖形。圍繞天井,共有二十六個房門,即二十六個單元。樓是同心上兩環相套、外環兩層,內環平房。

走進任何一個家門,首先是門廳,接著是小天井和主樓中廳。每家都有一部樓梯上二樓。房間佈局似三堂兩橫式的簡化,頗有小家天地氣氛。通常大土樓內的房間是平均分割,一般大小。而齊雲樓的單元開間數和房間廳堂大小面積,卻差別很大。大的單元之內,是標準的四扇三間上下廳三合小五鳳樓的規模,面積比小套大一至二倍。最大一套面積近二百平方米,與當今單家獨屋兩層三合式小土樓一樣大。小的則不足一百平方米的面積。據說這是按家族輩份高低和地位尊卑安排的,加上又要考慮服從古老的風水信仰觀念,使得樓的內部佈局異常複雜,顯得充滿動感和生機。

更有意思的是,樓除了大門以外,還有兩個特別門戶:生門和死門。在橄欖形天井兩端呈尖棱的位置,向北開有一小門,稱“死門”,專用以死葬出殯;相對死門向南開一同樣大小的“生門”,供生小孩娶媳婦做好事專用。這一生一死,一紅一白,截然相反的民俗功用,在中國古今民居建築系統中,實屬罕見。然而,齊雲樓為什麼會立下生死門的族規呢?這裏面包含著一段悲壯的歷史。

清朝咸豐年間,齊雲樓內已聚族而居有三四百號人丁,十分興旺。當太平軍打到漳州來時,齊雲樓裏一些尚武的年輕人就去投奔太平軍,引來了侍王麾下的來王陸順德所部。他們就以齊雲樓為據點,屯積糧草。而當清軍大舉反攻,把太平軍攆出漳州時,來王陸順德就率部退守龍岩了。而來王的侍衛長在戰鬥中負傷,被齊雲樓中郭凸、郭好等人救回,藏在樓內養傷。清軍聞訊,立即包圍了齊雲樓。

郭姓子弟關閉南大門,堅守土樓,依靠地形之利,居高臨下,奮力抵抗。硬把清軍壓制在岱山底下。雙方激戰數日,由於齊雲樓樓高牆厚,地勢險峻,清軍強攻,傷亡慘重。總兵羅大春火了,從漳州請調來兩尊重炮,架在日新樓上,對準齊雲樓猛轟。

來王的侍衛長在南門牆樓上指揮作戰時,中彈殞命。樓內也直接命中幾發炮彈,郭姓家眷就象炸了蜂窩一樣東躲西藏,郭凸、郭好只好帶領家眷分頭從南北兩側門突圍沖出。本來南側門下臨空曠的平地,比較暴露,難以通過;而北側門朝後山,照說比較隱蔽,可以向深山逃命。結果不然,把守南邊的清軍頭目剛好姓郭,他不忍心屠戮族親,網開一面,縱放逃生去了;堵住北門的清軍頭目心狠手辣,見一個殺一個,叫樓裏人有出無回。

等戰事平靜後,倖存者回來,從樓內古井中撈出郭凸等93顆人頭來,從此就定下這條生死門的族規,以紀念這場浩劫。

而從“生門”突圍的一部分郭姓子孫,擁著他們所崇祀的“大使公”神像,竟一直渡海過臺灣,在嘉義市阿里山定居,忠字輩的在此開基,傳下六世萬餘人;為了感謝大使公保庇,就建了“護生宮”,春秋祭祀。百餘年過去了,1991年才派人回唐山尋根拜祖,其標記就是巍然聳立在岱山上的齊雲樓和家廟祭祀的大使公。

 

四、升平樓“磨”平柯林寨

明萬曆年間,上坪寶山村寶鬥社對面的山頭上巍然屹立一座方樓土寨,名叫“柯林寨”,外形十分酷似一座大穀倉,實際上也是“四柱萬金”的官宦世家。主人姓林,子孫中出過進士及第、文武舉人多人,歷代在朝廷做官食祿的不乏其人,因此寨內財丁興旺,官運亨通。林氏家長雄踞一方,仗勢欺人,蔑視其他氏族。他們曾向人自誇道:“鄒、郭兩家均不如我家,鬥粟之民何足道哉!”其他四姓聽這驕狂妄語,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無可奈何。

有一天,一場颱風暴雨橫掃二十五都地區,一位元風水先生上山勘察地理,被暴雨淋得象落湯雞仔,一路上跌跌滑滑地竄下山來,滿身濕漉漉的,沾滿黃泥漿。抖抖索索地縮在柯林寨的門洞裏躲雨,不料被林姓家人看見,俗話說狗仗人勢,家丁們不許滿身泥漿的“農哥”(鄉巴佬)在門洞中躲雨,不管這風水先生好話說三千也不允許,高聲怒呵地硬把這過路人趕開。

剛好有一位姓郭的老農,在山田間巡水道,看這老人被攆到風雨中實在可憐,便主動上前攙扶他,把自己的竹笠、蓑衣給風水先生披戴,引他到山下自家茅屋中歇息,讓他換上乾淨衣裳,喝碗熱姜湯,烤火驅寒。晚間就留宿在家,還宰只小母雞,斟上家釀米酒招待他。飲酒之間,相談身世,萍水相逢,竟一見如故,成了知交。風水先生問起柯林寨來歷,郭姓老人真是一言難盡,不免將林家仗勢欺人,橫行鄉里的劣行細說一番,風水先生聽了歎氣不已,便說:“老哥,我是楊竹徑人,也姓郭,咱們就認個同宗親堂兄弟吧!”郭老人自然滿心歡喜,笑口答應了。於是風水先生自承他精通勘輿之術,願意為郭姓子孫擇地建一座圓樓,藉以破柯林寨的風水,為地方除一大害,出出彼此心頭惡氣。

兩人在酒桌上談妥之後,第二天清晨,風雨過後,就在柯林寨隔溪的平地用羅庚測量地脈,對準柯林寨劃地建樓。郭姓聚集全族勞力,吉日動土,在風水先生的指導之下,不用夯土,全部用石料建成兩層“石磨”形狀的圓樓,上層還特意刻兩個相對的“耳眼”,象徵推轉磨軸的杆眼。圓樓內的大埕也鋪上石板,比擬磨盤刻上縱橫的線紋。刻意要用這大“石磨”日夜磨柯林寨這大“穀倉”。郭姓家長就命名這座奇特的石樓叫做“升平樓”。郭姓子孫遷居新樓後,果然財丁興旺,而林氏開始衰敗,在朝為官的獲罪朝廷,革職查辦;幾年間,仕祿不進,連個秀才也考不中,坐吃山空。人口也不平安,在外的屢遭變故,寨內的死的死,病的病;嚇得林姓子孫紛紛遷出柯林寨,搬到外縣去住了。不幾年,柯林寨果真被這大石磨磨平了,落得家敗樓坍的下場。

但是。郭姓子孫忘記了風水先生最重要的一句話,也許是郭老人臨死時來不及交代這句話,就是說,當柯林寨破敗之後,趕緊將升平樓上層兩處磨軸的杆眼打掉,使石磨停止轉動。結果郭姓後代因循惰性,沒有及時打掉杆眼,照舊在樓中生息。於是,石磨依舊日夜轉動不已,磨平柯林寨後,只好磨自己寨裏的人口。從此升平樓裏人丁也不平安了。結果只得紛紛遷出。最後石寨自行坍塌一角,石磨終於停止轉動了。現在的升平樓已無人居住。

 

五、構造奇特的升平樓

在華安縣沙建鄉上坪村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圓樓——升平樓,樓額石刻紀年“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醜季春吉旦建”,迄今將近400年了。它是閩南唯一全部外牆石砌的圓樓。

升平樓的主人姓郭,據其族譜的記載,是唐代郭子儀的後裔。樓房建在寶山之上,外牆全部用花崗岩條石砌築,渾然天成,底層牆厚 1.3米左右,向上略有收減。石料加工精細,鑿枘相應。外牆也沒有用灰料勾縫,基調厚重。在二樓與三樓地板的高度,外牆有意凸出兩卷15釐米左右厚的條石,裝飾性地酷石磨的兩耳。

升平樓底層不開窗,二樓開窗很高。為了安全,設置了豎向的四方石柱,窗子僅作為通風採光用。三樓的窗子比二樓略多,窗子的高度,符合人的尺度,可以憑窗眺望。

升平樓設兩門,正門朝東,側門朝南。正門入口處的一側,設有木質照壁,後面是小天井和過道。從總平面上看,建築分為內外兩環,外環高三層,內環高一層,外環與內環之間是各個單元的小天井。由於是圓樓,各個朝向的單元進深都是一樣的,比較規整,但單元的隔斷仍十分靈活。譬如兩個門的通道是兩條胡同,並不呈梯形,這就使臨近房間的梯形平面內小外大的形狀更加明顯。各單元內部的空間也各具特色。

升平樓的外牆雖是石砌,但並不承重,整棟樓是木構架承重,穿鬥式與抬梁式的結合。在結構的暴露部分,有簡單的裝飾,清雅恬靜,明代建築風格極為強烈。門窗的木雕精美,正廳的窗格都是套圓紋樣,形成銅錢的造型。與正門入口相對的一個單元,裝飾尢為突出,木雕有疏有密,富有層次,在若明若暗中體現出色彩的濃淡。該單元當時是作為祠堂使用的,正廳的石柱上刻有對聯,純真爽朗,境致高雅:“思厥光只就笑語親承兼樂嗜;致如在不外齊明盛服與著存”。書體舒展遒勁,體現出中國建築中常見的題詠點晴之意。

升平樓內部空間如同普通民居,大木構架格調蘊籍婉約,而外部設計卻類似防禦的城堡,這是一種“蓄勢於前,急轉於後”的結構方式,創造出了“深美閎約”的藝術境界。進入大門,越過照壁,“碧窗”、“珠簾”、“弦柱”、“畫堂”等濃麗的氛圍,自然把人們帶入溫馨韻逸的意境。

升平樓中心庭院的條石鋪地類似八卦圖,中心呈現一方形,院落週邊呈圓形,寓天圓地方之意。不僅庭院,整棟圓樓都十分符合陰陽八卦的理論。

升平樓的場所精神體現了中和與適度的原則,既滲透了“天人合一”的觀念,也滲透了“中庸之道”的觀念。宅院廳堂尊卑等級井然,空間佈局樸素嚴謹。在這裏的環境感受可以突破有形空間的界限,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注重禮義為先,長幼有序,平和處世,勤儉持家的鄉土社會的氣息。

 

六、蔡巡按和雨傘樓

閩南民居圓土樓,如有內外兩圈,一般都是外圈高,內圈低,呈碗狀的。唯獨華安縣洋竹徑蔡家的圓樓適反,內圈樓比外圈樓高一層,呈雨傘狀,故名“雨傘樓”。

洋竹徑山高林茂,風清水淨,蔡姓世居此地,開荒墾植,種杉插竹,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南宋末年,一位姓董的武將因有一女美貌絕倫,取名香汗女。朝廷要選入內宮為妃,這位將軍捨不得,只得舉家南逃,改換姓氏,將草字頭舍去,改為童姓,逃到高車定居。因其是官宦世家,子侄輩從小邊讀詩書,邊練武藝,個個文武雙全。加上人多勢霸,恃強淩弱,侵地盜木,經常與蔡姓子裔發生衝突。結果蔡姓人少勢弱,世代務農,識字不多,武藝不硬,官司也打不贏。只好忍氣吞聲,記恨在心中。

一年春天,剛好有位姓蔡的八府巡按蒞臨漳州府視事,蔡家人歡欣鼓舞,認為本家當大官,這場官司准能打贏,於是備了厚禮,由族長領頭從小路繞道漳州府告狀。

這蔡巡按是四川人,進士出身,是一位有廉名的清官。他和蔡氏族長們懇談之後,心想:“童姓人確實霸道,但不至於有死罪,鄉社怨結宜解不宜結,我還是持平為之調解的好。”於是,先召集八老在內衙商談,勸說道:“我蔡某巡按漳州是暫時的,童家作你們鄰居是萬世的。我如果這一次偏袒你們重辦了他家,我走後他們定不會善罷幹休,又會尋事生釁,冤冤相報,永無盡頭。本官今日替你們兩社做公親,告誡童家不要再恃強淩弱,侵地盜木了。你們也不計前仇,兩村結成盟約,各自安居樂業如何?”八老聽了,也信服首肯了。

於是,蔡巡按發出火簽,傳訊高車童家人。童家人知道蔡家已去告狀了,長輩們都坐立不安,深怪子侄們平日逞強,尋釁生事。官府火簽一傳,便誠恐誠惶地先到蔡家登門賠禮道歉。蔡家已經接受了蔡巡按的訓示,自是以禮相待,兩姓家長先和解了,共同到漳州聽候蔡巡按公判。

蔡大人聞知童姓主動認錯,兩姓己和解了,十分歡喜,只過一堂,即已明斷,其判詞如下:蔡童兩家本為近鄰,盜木砍竹常有發生,你歐我打,舅不認甥,晉秦交惡,怨積越深,長此以往,禍伏村邊。本官蒞任,蔡氏鳴冤。細聽陳述,童氏欺人。姑念前好,一境安寧。今重教化,罪判從輕。茲始而後,蔡氏不計前仇,童氏莫再侵欺。兩姓將永為襟連,祈求永世和好,祝兩姓同昌。今案束脊樑,留予繼任,誰人挑釁,嚴懲不貸,決不寬容,歲在巳亥,秋月吉辰。

從此蔡童兩姓永結秦晉之好,蔡家要興學練武,童家就派人去教練。蔡家為了感謝蔡巡按愛民如子,就仿造蔡大人出行的涼傘,在山上蓋一座雨傘樓,以資紀念,傳于萬世,成為佳話:“有萬世童家鄰,沒萬世蔡大人!”

 

七、華太婆開基“德遠堂”

傳說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平和小溪,有一戶農家,家主姓張名叫小一郎,娶妻華一娘,單生一子,取名光昭。夫妻倆原是和和睦睦地過著耕織生活的,俗話說:“貧寒夫妻百事哀”,孩子六、七歲時只為了油鹽柴米開門七件事,夫妻間發生口角,華一娘生性要強,有男子漢氣概,一賭氣,帶著小兒離家出走。她翻山越嶺來到書洋鄉的馬山,在半山腰的馬頭背上搭個草寮,獨自開荒種地,母子倆相依為命。

有一天,有一位上杭縣出名的地理先生,看風水路過馬頭背,天色已晚,趕不到山下投宿。華一娘知道這位過路客人是地理先生,就殷情地招待,留飯留宿。家裏窮得只有青菜、雞蛋,沒有什麼好酒菜可以拿出款待客人的,好客的華一娘就把家裏唯一生蛋的母雞宰了請客。這位地理先生見女主人這麼盛情招待,就感動地說:“這裏山高水冷、龍脈不正,不是久留之地,應該從這裏踏下一步,到山下去開基才是。”剛想詳細告訴她怎樣在山下開基,只見華一娘端上一碗雞肉放在地理先生面前,碗裏只有雞頭,雞爪、雞翅膀,雞肉和雞內臟都不見了,心裏好笑,原來窮農婦是這麼小氣,用這點骨頭待客,肉都留著自己吃。於是,下半截的話就吞下肚裏不說了。

農家窮日子,平日不見一點油腥,不是年節更別想吃一塊肉,就是母雞下的蛋,也攢到圩日到市集上換點鹽、油、日用品,也捨不得給自已兒子吃。今夜晚,小兒子看著先生吃雞肉,口水都饞流了,華一娘只撕半個雞翅給小兒子解解饞。

當晚,請地理先生睡床上,華一娘帶著小兒子在廚房裏窩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先生動身下山去,華一娘遞給他一個飯包,給他路上當點心用。地理先生走到牛屎凍嶺口,累了,坐在大樹下歇息,打開飯包一看,哎呀,裏面飯少肉多,整只母雞的嫩肉,加上雞肝,雞心、雞肫都在裏面。原來華大娘是真心待客,自己親生的小兒子,只捨得撕下半隻翅膀讓他解讒,自己昨晚錯怪了她。良心責備自已,不行,得回頭去,把話說明白來,教她如何得到風水寶穴。

地理先生急勿匆地去而複回,他抱歉地說:“走時匆匆,忘了把要緊的話告訴大娘了。”地理先生就詳盡地向華一娘解說:山下冷水坑村本是唐姓聚族而居的村莊,但是村後的山坡上,有一塊風水寶地,是只下山虎穴,得到它,子孫會興旺發達起來的,唐姓人還沒有得去。你下山去,要跟這塊荒地的主人掛上乾親,征得地主人同意,然後再搬去住。記住,要先蓋牛棚,後蓋草屋就對了。切記,切記。地理先生交代完了,才放心而去。華一娘感激不已,牢記在心。

等到墟日,華一娘下山去踏看地理,打聽到這塊荒地是屬於一戶姓唐的老夫妻的,他們膝下無兒無女,只守著幾丘薄田,一問茅屋度殘年。華一娘仔細考慮一番,心中有主意了。

有一天,正刮著風,下著雨,華一娘帶著小兒子下山來,就在這家老夫婦門前小河溝裏撈蝦。大雨淋得母子倆渾身都濕透了,她們還出力她撈著小蝦仔。老夫婦倆在茅屋裏看見了,同情這母子倆,喚她們進崖去歇歇,換身幹衣裳,喝碗紅糖姜湯,烤烤火。問起她的身世,華一娘就如實告訴老人家,說她母子倆在馬頭背上開荒種地,颳風下雨不能下地,就到河溝裏撈點小魚、小蝦做小菜。

窮苦人心是相通的,華一娘面善人緣又好,好嘴討得老人歡心,當晚就住在老人家裏,把撈來的魚蝦煮了,讓老人嘗嘗腥。晚上華一娘給老人收拾屋子,又縫縫補補,忙了一宿。小孩子聽媽的交代,親熱地叫阿公,阿婆,博得老人歡心。這晚小茅屋裏熱鬧起來,有了歡聲笑語了,這是老人寂寞貧困生活中從沒享受過的天倫之樂。此後,每逢墟日,華一娘都帶小兒子來看望老人,帶點吃食來,當晚住下,幫忙做點家務活。這樣一來二往,老兩口捨不得離開華一娘母子倆了,要求她們搬到一塊來住,彼此生活上好照顧。華一娘趁機要求說:“住在一起嫌擠,不如在屋後空地上蓋一間草寮,還可以開荒種蔬菜,養雞鴨和小豬豚。”老人家一聽大歡喜說:“那樣真好,荒地是咱家的,索性你做我們幹女兒吧,就給你種,讓你住了。”於是,華一娘就燒香點臘燭,恭恭敬敬地磕頭認乾爹,乾媽;小兒子也乖乖地磕頭叫阿公,阿媽了。兩姓變一家,兩家合一起,無幾無女的老兩口變成有兒孫照顧的阿公,阿媽,能夠安享晚年了。

華一娘鄭重其事地擇吉日遷居下山,七月半是客家人的大節日,她就選擇七月十四這天遷下山來。所以現在塔下張氏子孫過中元節,仍提早一日,在七月十四,就是為了紀念遷居的。

華一娘遵照地理先生的教導,先蓋一間牛棚,當晚就跑來一隻母牛,連夜產下一小崽,小牛犢與時俱長,到天亮時,長大象生下好幾天的。上午,村裏丟失母牛的戶主來找牛,見了這帶崽的母牛,都不敢認,說我們的母牛還沒生崽。從此,華一娘家種田就有牛耕地,有牛奶食了。以後養鴨生雙黃蛋,養雞不患雞瘟,日子越過越興旺。兒子光昭成家後,子孫滿堂,果然應了地理先生的話了。

張家後代發達起來,唐氏子孫就衰了,不適宜住在冷水坑,紛紛遷走,張姓子孫為了紀念開基祖華一娘和光昭從馬頭背踏下山來,客話“踏下”與“塔下”諧音,就把冷水坑改名塔下村,其實村裏並無“塔”,只是從馬頭背踏下一步而已。後來,華太婆的子孫還分支到南歐,石橋,曲江去住了。

華太婆開基的舊址,後果建成張氏大宗祠,堂號稱之為“德遠堂。”請來的風水先生建議東家說;“你們是要富,還是要貴。”張氏家長商議後說:“山裏人不敢想讀書當大官,只巴望做生意賺大錢,多發財。”“那好”,地理先生就教導說:“在祠堂門前挖個半月池,要想富,池塘就挖深一點。”於是張氏子孫就出力挖池塘,挖得深深的,財源才會茂盛。那知挖過頭了,在深土層間竟然挖出一塊光滑滑橢圓形的青石蛋來,據說是下山虎的一隻眼珠子,現在這只虎目還保存在張氏子孫家中。不想這獨眼虎仍舊十分厲害,保佑“德遠堂”的子孫,不僅在南靖,平和,以及在廣東、四川、臺灣都興旺發達,甚至在東南亞,以及僑居美國,加拿大的,經商都發財賺大錢,華僑中巨富很多都是“德遠堂”衍派的。所以“德遠堂”宗祠中至今還供奉著“宗師仙神祿位”,永遠紀念這位佚名的上杭縣地理先生。

現今“德遠堂”張氏祖祠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了。而張氏子孫在塔下,南歐,石橋,曲江建了數十座圓土樓。

 

八、細穀清尋根訪祖

華裔日商細谷清,原名張永清,是塔下“德遠堂”的後裔,他曾經三次歸國來尋根訪祖:第一次,他來到上海,打聽起福建南靖縣。人們告訴他,福建離這裏還遠得很。因為商務繁忙,他就回日本去了。第二次,他參加“廣交會”,來到了廣州,又打聽福建南靖縣來,人們同樣告訴他,南靖遠得很,那裏是山區,交通不方便。他只好歎口氣,又回日本去了。第三次,他來到廈門,問起南靖縣,“的士”一下子就把他送到山城,他說不是這裏,他要去塔下。“的士”又把他載到曲江,告訴他這裏到塔下,還有一站之路,卻沒公路,不通車,只好雇竹兜把他抬到塔下。終於他會見了鄉親,在“德遠堂”祭了祖,實現了老輩人的宿願。

這位細谷清先生為什麼這樣執著地要回塔下,來“德遠堂”祭祖呢?這番心願得從他的祖父宏文公說起。

張宏文小時候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有一年除夕之夜,別人家都是一家人團聚,歡歡喜喜地圍爐守歲;只有宏文窮得過不了年,被一個當水手的遠房親戚帶去,藏在貨艙間,把他載到印尼去。

搭下許多鄉親都是飄洋過海,到南洋謀生而發家的,宏文也是抱這一線希望闖蕩印尼來。可是他第一天在碼頭上溜來蕩去,卻沒有碰到好運氣。他餓著肚子,身無分文,在這異國他鄉,舉目無親,這可怎麼辦呢?逛蕩到天黑,仍然找不到一個能懂鄉音的人,向他求助,只好溜進一間荒廢的古厝裏去過夜。這間古厝原先是碼頭上一間店面,店主人不知那裏去了,現在屋頂可以看見星星,磚縫裏長出青草來,裏面垃圾成山,黴氣熏人,中間堆了一堆廢草袋。張宏文獨自坐在草袋上,在黑夜中,感到孤身無援,心寒膽怯,真是“叫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不禁失聲慟哭,趴在草袋上嗚咽不己。

這時從黑暗中傳出失個蒼老的聲音,和氣地叫喚著:“細囝,免驚!細囝,免驚!”熟稔的鄉音,使他鎮定下來,抬頭回顧,屋裏空無一人,他不禁毛孔悚然起來,便大聲壯膽喊叫:“你是誰?你在那裏?”蒼老的聲音又從黑暗中傳出:“細囝,你站起來,向前走二十四步,再往左邊走二十四步,翻開一塊深色的方磚,去尋找你的好運吧。”張宏文真要碰碰運氣了,他站起身來,向前走二十四步,再向左走二十四步,蹲下來,把地面上垃圾雜土撥開,借透入的月光仔細辨認,果真有一塊方磚顏色較深,他用廢鋼筋頭挖起,扒開浮土一探,底下是一隻大甕,竟然抓出一把銀元來,還有金銀手飾之類。啊,這是真的還是夢?敲敲兩隻銀元叮噹會響,咬咬是硬梆梆的,是真的!他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再咬咬自己的手指頭,“好疼啊,真不是夢!”他抓起兩把銀元裝進口袋裏,其餘的仍舊埋藏好。心裏樂滋滋的,獨自一個躺在麻袋上,思來想去,發了意外之財,今後怎麼生活呢?

想著,想著,朦朧間,他看見黑暗中顯出一個光圈,圈裏有一個白眉、白須、白髮蒼蒼的老人的臉,慈眉善目地朝他笑著說話:“細囝,我是你第四世公祖。五十年前,從塔下飄洋過海來這裏開基。這間古厝就是我開的店,一邊是開點心店,一邊是開糧油店。一個人顧兩個店,一年忙到頭,不能分身回家鄉看望一次,直到老了,存的錢都埋在磚下甕子裏,就是要留給“德遠堂”子孫的。現在你來了,我就放心了。這間店就是你的家,你收拾好,重操我的舊行業,這處陽宅地理好,在碼頭上做生意,一定興隆。別人問起來,就說是我親侄孫,從南靖塔下來接遺產的。”老人講完話,光圈隱沒了,聲音還在:“你要寬厚待人,誠實經商,莫走邪路,勿負我望。”

張宏文驚醒了,原來是夢,天光已亮,他就動手打掃房間,清除垃圾,然後顧工來修理一新。先開一片小點心店,就此安下家來。後來生意越做越興旺,就娶個妻房做幫手,以後生兒育女,開起百貨店來,賺了大錢,創下萬貫家業,在東南亞各埠都有分號。到了細清這代,發展到日本去,並在日本落了籍,才改了日本名字。這次回原籍尋根祭祖是實現老一輩幾代人的宿願,祖父和父親臨終前都曾叮囑過他,一定要返鄉尋宗祭祖。為了紀念祖先開基創業的艱難,他獨資修通了從曲江到塔下的公路,使海外遊子歸國探親能通行無阻。

 

九、進士樓

南靖縣梅林鄉璞山村進士樓是簡氏九世祖簡文紳占地而建的,傳說此樓是伏地鼠穴。為了建造這座樓,並使樓裏的子孫能輩出人材,文紳公按地理的要求,發動所有的人在樓的對面大山頂上建造一個尖峰。那尖峰位於東方,日出時,尖峰的倒影映在進士樓門口的大池塘內。這樣塘為墨池,水為墨汁,尖峰為筆,田洋大地為紙張。這樣文房用具齊全,後人可出人才。果然以後出了個進士,故此樓又謂進士樓。

這個進士叫簡逢泰,從小生性聰明,口舌伶俐,思維敏捷,機變無窮。十二歲那年,朝廷在各縣設立考場取士,那時簡逢泰要去參加考試,因他年幼,離縣城又遠,只好由其父背著他到縣城赴考。

那日,父子趕到考場,其父肩抗小逢泰正要入場,適逢監考官員,見之就說:“以父為馬,焉能入場?”逢泰立即作答:“望子成龍,人之常情。”監考官見其人雖小,口氣卻不凡,暗贊此孩是個人才,就讓其進入考場。

考試後,監考官員對考生口試。值逢泰時見他身穿長衫,頭髮結了辮子,就出了一聯對子:“福建出有紅鬃馬。”逢泰感到這個對聯帶有諷刺,罵我頭結紅辮是紅鬃馬。他事先聽說監考官乃是山東籍人,即隨口答出:“山東豈無黑腳驢。”監考官心裏暗說:好厲害!緊接著問:“你讀多少書?”簡逢泰說:“不多不少讀了十二年”,監考官又問:“你今年幾歲?”簡逢泰說:“剛好十二歲!”“那你一生下來就讀書了?”監考官又譏笑似的問。簡逢泰即答說:“非也,我到七歲始讀書”,“這樣你哪來的讀十二年書?”“我日讀六年,夜讀六年,為此不剛好十二年?”監考官一聽感到其言在理!又對簡逢泰說:“你進三步!”他毫不猶豫向前走了三步,監考官又說:“後退三步”簡逢泰這時卻站立不動,對監考官說:“有道是大丈夫有進無退!”監考官拍案說道:“好!好口才!”

口試深得考官讚揚,當場授以秀才,准他來年參加府試。簡逢泰此後參加數次考試,由於文思敏捷口才伶俐,考中進士後即被禮部侍郎招為女婿。後任漳州知府。太平天國入漳後被殺害於漳州,璞山村民紀念他,就將他居住的大樓命名為“進士樓。”

 

十、半截甘蔗——倚南樓

從前,(大概是在清朝晚期)塔下有一富戶,父輩做過幾任官,是個詩書傳世之家。獨生一子,名叫張遂良,自小聰慧穎悟,父母雙親寄託畢生的重望,希望兒子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所以管教十分嚴格。母親也是大家閨秀,有名的才女,遂良的啟蒙老師就是母親,在嚴父嚴母的課教下,遂良長成一個順良服從的青年,唯父母之命是聽,不敢有一點抗命行徑。但是,青年人的才智,愛好是多方面的,遂良有藝術天才,他琴棋書畫樣樣皆精,尤其愛好製作盆景假山,又善於鑒賞古玩。後來又孜孜不倦地學《易經》,可謂天文地理無所不通,然而在父母的督促下,這些愛好只好收斂起來,專心攻讀聖賢之書,寫八股文。父母為了令遂良少分心,早早地就給他完婚了,這年他才十六歲。

新少奶奶黃氏,不僅聰明美麗,性情賢淑,而且善於勞作,過門後,家中裏裏外外的家務活,都能操持起來,公婆也滿意省心。遂良婚後也十分順心,小倆口恩恩愛愛,十分甜蜜美滿。但是古時候,禮教嚴格管制,閨房中之樂趣只能禁閉在斗室之間,而且在黑夜中活動,不能揚聲於外,更不得把青年男女的情愛暴露在長輩的眼皮底下,否則便是荒唐,沒出息。

有一天,遂良興高彩烈地從外面回家,手裏拿著一支削好的甘蔗。進門就見愛妻在踏碓舂米。黃氏見丈夫回來,就對他嫣然一笑,也沒說什麼。遂良見嬌妻顏面有汗水,就愛惜地折斷半截甘蔗遞給黃氏,以示慰勞之意。只見黃氏含笑地搖搖頭,一手微微指向上邊。遂良抬頭一看,只見母親端著一付水煙袋,站在二樓上,正用冷峻而嚴厲的目光注視著他。遂良當下滿面通紅,羞愧得無地自容,立即扔下半截甘蔗沖出家門,從此杳無音訊了。

賢慧能幹的黃氏默默地忍受著內心痛苦,靜靜等待丈夫歸來。一年、二年、三年,仍然音訊渺然。有人從外地回鄉,說在那裏看見了遂良,派人去找,又不在那裏了。黃氏堅信丈夫會回來的,她忍受孤獨,苦守空閨,默默操持家務,伺候公婆兩老。後來經族人勸告,從南歐村堂兄家過繼一個男孩來兼祧,等這個孩子長大後,也成家了,又生下兩個孫兒,後繼有人了。這時公婆都已過世,黃氏自己也做婆婆了。

這一年,有親戚從四川歸來,說得十分確鑿,在成都親跟看見到遂良,在那條街上,擺個算命測字的攤子。

八十老翁,鬚髮如雪,還是孤身一個度生涯。黃氏一聽,又悲又喜,柔腸寸斷,趕緊打發兩個孫兒結伴入川,尋找爺爺。蒼天不負苦心人,兩個孫兒萬里迢迢地終於把老爺子請回來了。老夫妻見面抱頭慟哭,老淚縱橫,一言難盡。少小離家老大歸,半截甘蔗苦一生。遂良幾十年間,隻身流浪十幾省,是靠賣字畫,相命卜筮為生而不是靠科舉仕途,父母親的期望也落空了。為了重振家業,他不顧老邁年高,仍帶領兒孫,一同出力建起這座三層方樓,命名為“倚南樓”,來紀念自己一生的坎坷,離合悲歡的往事。

 

十一、南歐“進士樓”

南歐,原名南兜,是書洋鄉一處交通閉塞的小山坳,出了一位進士公張金拔,他嫌地名土俗,就改名為“南歐”了。進士樓是座方樓,樓中有詩禮廳,樓內還有花園一處取名“槐園”。因為門前豎旗杆,當地老鄉都稱之為“旗杆樓”。門額上有張老先生做大官的學生題寫“進士及第”四字,以光門楣,所以又稱之為“進士樓”。

在南歐,要提進士公張金拔老爺的故事,可多了,幾乎人人都會講一些,簡直是有口皆碑。

傳說,張金拔老爺的令尊大人是個木材商,在龍溪石碼鎮開一家大木材行,生意十分興隆。老人一心巴望兒子能中舉做官,來光宗耀祖。所以,一直敦促金拔要專心攻讀,家裏什麼事也不用操心。可是張金拔的仕途並不平坦,他一直考到五十歲,知天命之年了,還只是個舉人。他老爺子仍給兒子鼓氣說:“幹跪,你就別來回往家跑了。考不中,就住在京城裏攻讀,直到考中進士了,再衣錦還鄉。”於是舉人老爺就遵從父命,安心住在京城裏苦讀。他很體貼老父年邁經商,掙錢不容易,所以他生活在京城花花世界裏,吃穿住都很節儉。他上京趕考時,運去幾麻袋筍乾,一日三餐都是食筍乾,別人還以為他嗜食筍乾,其實舉人老爺是講究節省,為了省吃儉用,才食家鄉最便宜的筍乾了。帶來的筍乾食完了,家人得滿街尋找賣筍乾的。在京城、筍乾列入山珍,是搶手貨,進禦廚的,比黃金還貴,不是官宦人家是吃不起這類“山珍”的,所以,苦了家人跑斷了腿也買不到廉價的筍乾,無可奈何,只好買只小母雞,清燉了,給舉人老爺下飯。張金拔一見清燉小母雞,就大罵下人浪費,不是逢年過節,吃什麼清燉雞。一頓一隻雞,還不吃窮了。家人等老爺罵夠了,才低聲下氣地解釋說:“老爺只吃筍乾,小的當然明白。可老爺可知道京城筍乾的價錢嗎?一斤筍乾等於十斤母雞的價錢,老爺是吃母雞省呢?還是吃筍乾省?”舉人老爺這才知曉,家鄉的山蔬野肴,到了京城竟變成山珍佳餚了,只好搖頭歎息不敢再嘗筍乾了。

道光戊戌年,張金拔終於考上進士,衣錦還鄉了,這年進士公已是五十有四歲了。

張金拔中進土後,派到甘肅省福寧一個小縣當七品正堂,他是一個好官,一清如水,當了一年的官,不計俸祿,還倒賠了三百兩銀子。除夕回家說:“官不好當,操心還賠錢。”他的長公子也中過舉人,雄心勃勃地說:“爹爹,您年老了,當官勞累,兒子去代勞。”

長公子去代老子當知縣,年底回家,帶回三千兩雪花紋銀。進士公一見,真氣火了,高聲訓斥說:“這種官更不能當了。”他嚴肅地對兒子說:“你知道嗎?‘一代當官三代絕。’象你這樣做官,豈不是叫我張家斷子絕孫嗎?”張金拔老爺信奉的格言是:

  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

  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

至今這副楹聯仍掛在進士樓的詩禮廳上。

張金拔晚年在漳州任教諭,在芝山書院,丹霞書院授課。

他的大孫子是個少年氣盛的紈褲子弟。有一天,這個小孫子在馬坪街遊逛,走進一家陶瓷店東看西看,只問價錢而不買。店家認為這位顧客不誠心買瓷器,便不理他了。少爺以為店老闆瞧不起他,就把店裏陶瓷砸個落花流水,揚長而去。臨出店門還留下姓名說:“誰人不知,本少爺是南靖張家的,我爺爺在書院當教諭。”

店家哭哭啼啼地找到芝山書院,向進士公哭訴。張金拔好言安慰店家,叫他把店裏損失登記一下,待他查明情況再作處理。

晚上,張金拔問小孫子是怎麼回事,小孫子還氣鼓鼓地說:“這個店家勢利限,瞧不起我們張家,所以一時興起,把店砸了。”

進士公一聽,大為震怒,狠狠訓斥孫子一頓,然後教諭他說:“富貴不難,只在勤儉中尋出;綱常雖大,卻從孝悌上做來。象你如此乖張,將來何以成大器,又怎麼做人?”

第三天,押著小孫子,當眾罰跪在馬坪街上,勒令他向店家賠禮道歉,並按清單賠償店家損失一百二十兩銀子,分文不少。這件事轟動漳州城,人人稱道教諭老爺德高望重,家教嚴厲。

進士公告老返鄉後,仍在家裏教後生,每月在曲江舉行文會,命題寫文,評點考卷。鄉里青年要赴鄉試的,得先經過進士公考察後才准許出山。如果火候不到,不准盲目赴考,以免浪費盤纏和時日。

進士公對下人十分寬厚,有一次,一個在家裏幫工的青年,看見桌上有一碗水,他剛剛幹活口渴了,就仰脖子喝下去了。卻原來是進士公喝的參湯,清早忘記喝了。當他知道給幫工的偷喝了,並不動氣,就叫他馬上到溪邊,躺在沙灘上睡一覺。後來這個青年渾身發熱,翻來滾去好久,難受了好半天才好了。

之後,進士公告訴他:“你誤飲了我喝的參湯,這是你的福氣。但是,年輕人身體受不了,弄不好反而壞事,所以才叫你去溪邊找塊地方休息一會。”後來這個幫工的身體越來越健壯了,連原來的哮喘病也好了。年底他挑了一擔豬肉,雞鴨,糯米來答謝進士公。

 

十二、雲峰樓

南靖馬山附近有一個明代建的圓土樓——雲峰樓,宏偉寬大,面積達一萬六千五百七十三平方米,占地三十畝,是南靖目前所知的土樓中最大的一座。

此樓在旺盛時期的清代,人口稠密,曾出過一位文魁。樓中作為圩場,店鋪林立,成為附近最繁華的地方。

這樓的建立有一個故事:

雲峰樓址很早以前原是一遍荒野,附近人煙稀少,只住著幾戶靠開墾荒地種植莊稼為生的農戶,其中有一戶姓陳名錫安的農民,為人忠厚老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個地道的莊稼人。

一日,陳錫安夫婦種完三畝花生地,踏著黃昏的村路回家,剛到家門口,發現倒著一個人?心裏不覺突然一怔,老實巴交的陳錫安夫婦一時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定神以後,陳錫安近前一模這人的鼻息,發覺呼吸尚微,急忙招呼妻子一起把這人扶入屋裏,灌過熱湯後,這人蘇醒過來。錫安夫婦忙問他是哪里人,因何倒在這裏?這人操著外省口音回答問話,自稱是從江西贛州來福建找他失去聯繫多年的祖父,只因饑累難當,突然昏倒在這裏。錫安問他可打聽到親人的蹤跡,這人搖頭歎氣。

錫安心地善良,很同情這位舉目無親的外地人,就主動挽留他暫且住下,候身體康復後再去尋找他的親人。這人感恩不盡,向錫安千叩萬謝。

這位江西人,在陳錫安家住了一段時間,錫安夫婦侍他如同親人。為使客人病體康復,他們慷慨不吝,把自養的雞鴨殺給他吃。使這位江西人更加銘心就骨,眼看病體康復很多,他感到坐在家裏無事很是無聊。一天他向東家說,他身體基本康復了,坐著沒事幹甚是無聊,他出身農村,對農活熟悉,正當種植繁忙季節,讓他同去,既可給東家幫點忙,又可調劑一下心情。錫安起初不肯答應,經不起他的誠懇要求,也只得答應了。

那天,天氣睛和,江西人跟錫安夫婦來到地裏,跟著東家夫婦點種花生,當他撒完一畦的花生籽,挺腰稍事休息時,他仰首眺望遠方、忽然他象著了魔似的,楞在那裏,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良久才說出一聲“難得的寶地啊!”錫安見客人那個樣子,心裏有些詫異,及至聽他說出那句讚歎話,禁不住地向客人問:“看你方才的樣子,好象你是在看地理,難道你也懂得地理嗎?”江西人笑笑地說:“不瞞東家,我家世傳以勘輿為業,專為別人相地。所以我對地理有些知識。”錫安只是問問,對地理一事根本不在乎。江西人卻有意地說:“東家,就在這不遠的前面,有一塊極好的地理,如果得了它就會子孫繁茂。”錫安笑笑對此不置可否。

第二天,江西人又隨東家來這裏勞動,休息時,他走近那塊穴地一看再看,越看越是寶地,又向東家耐心地說服,要他勿失良機。可是陳錫安仍是反應冰冷。這樣的情形相持有六、七天。陳錫安被客人的誠意纏得不好意思,就隨便地說:“我確實家境不充裕,那有能力搞風水的事?”江西人以為東家想他是來賺錢的,連忙解釋,說他只是圖報恩才這樣做,並非搞生意。他又說:“如果肯相信我的話,做這風水無須花大錢,只要弄個小宗廟就成。我可以協助你!”錫安看見這人的話沒有惡意,也就答應了。

次日,錫安帶了工具同客人來到指定的地點,挖土砌基建了一間不大的祖宗祠堂,把錫安的列宗列祖神主都安放在裏面。

果然靈驗,這宗廟建後立即產生效應,使對面隔河的一個濱江的村子,雞不啼,犬不吠,村子裏出現了一般奇怪的氣氛,人心產生不自覺的浮動。接著出現五禽六畜不病自死的怪現象,又有村民無病暴猝,一時震撼了全村。村裏長老們急與長住村裏的一位勘輿先生商量對策。

這位滿腮白鬍鬚的地理先生亦是贛州人,幾年前,江姓村請他來修造祖墳,經這地理先生擇地修造後,果然瑞氣盈村,人丁繁榮,於是村裏爭先邀請相地勘輿,一直挽留多年不讓他去。

地理先生偕眾長老來察看祖墓,發現地理靈氣嚴重受挫,急忙爬上高丘眺望四周,看見對面岸青光閃閃,知道另有更兇猛的地理在壓向本村。立即帶眾人順山脈追尋過去,到了陳錫安的宗廟前一看,心裏不覺暗暗吃驚,不知道這裏有個“睡虎”地。如今被人在虎頭上建了祠堂,那“睡虎”被攪醒,虎視耽耽地怒向對方,難怪江村的“豬穴”被虎威懾得無地可容。他向長老們說明本村地理受挫的原因。長老們自恃人多財富,主張破穴毀地。地理先生說為時已晚。如今動地不僅無效果,反而激怒老虎,全村人畜難保,惟一辦法只能用軟法困住他,使其威脅減少到最低限度。

經過江村的打聽,探悉宗廟是陳錫安建的,地理先生也是江西人。江村地理先生次日渡河來拜訪這位同鄉的同行。一見面竟是自己的孫子。公孫免不了悲喜交集一場。爺爺問孫子如何會來此,孫子把尋他遇救與幫東家建宗廟的全過程告訴了爺爺。爺爺說:“如今江村受你修造的‘虎’地威脅。我們應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經協商研討後,採用軟辦法:建造一圈圍牆,關住“老虎”勿使它躍出傷及江村。孫子雖感到這樣做有礙于陳家的發展,不這樣做會使爺爺難堪。最後,也只好選擇爺爺的辦法。

一天,客人找陳錫安說:“宗廟修好多天了看看有否改動。”錫安同他來到宗廟一看,果然那新建只有幾天的宗廟,竟然牆壁牆基佈滿裂痕。這是地理改動的象徵。客人對錫安說:“這一寶地,日後必定會有人來爭奪,現在要趕快圍牆為界。”錫安問:“須圍多大?”地理先生暗想:老虎擅長躍、剪、撲,要困住他非有橫直幾百丈的地場不可。他告訴東家須圍地三十畝,錫安說:“哪有這些錢。”地理先生說:“可向鄰村捐資”。並表示願幫這一工作。

江村聽說對岸同意築圍牆,主動答應出資投工,協助建圍牆。經過一年多的辛苦建造,圍牆建起來了,面積占地三十畝。圍牆建後,對面江村相安無事了。本來可向外擴展繁衍的陳氏,自築起圍牆後,村裏不斷子嗣繁衍,成了萬戶人口的大村,可就是只限於在本村發展,在外地卻繁衍不起來。

雲峰樓就是在陳氏繁盛時,在圍牆基礎上建起來的。該樓有三層,每層可住三百二十戶人家。中心庭院作過圩場,樓裏有布莊、藥鋪、五穀行,食品店。是古代一個熱鬧非凡的樓內市場。

 

十三、報恩樓

南靖眾多的土樓群中,土樓的建築形式各異,樓的名稱也不盡相同。在某山村裏有一座重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圓土樓,命名為“報恩樓”。為什麼要稱之“報恩”呢?報誰的恩?這裏有一段故事。

清道光年間,有一獵人打獵,急追猛趕著一隻小山獐,從山上直追至山下。那山獐被獵人的獵犬追得走投無路,直竄進小村裏,鑽入一座圓土樓中去。這只小山獐奔進樓裏,見到一位老人,他前腳屈地跪在老人面前,兩眼流出淚水,直望老人,吁吁地哀叫著,情似在求救。那老人見這只小山獐如此可憐狀,知道他是遇到災難,要請他搭救的。老人毫不猶豫,就把它抱進樓上的房裏藏了起來。

老人剛藏好小獐,獵人帶著獵犬隨後趕至。獵人一進門就問老人可有看到一隻山獐奔向這裏來。老人推說沒有看到。獵人哪肯相信,就吹了口哨,令獵犬尋找。獵犬嗅出山獐的藏所,汪汪地吠叫。結果小山獐被獵人逮住了。老人看山獐吁吁地哀叫,心裏非常不忍,向獵人商求,把他放了。獵人哪里肯?一定要把山獐拖回去。老人急把住樓門與獵人再次懇求,並說願以家裏的大公雞做為交換,求他放給小山獐一條活路。獵人感到山獐是在人家家裏逮到的,不能過分逞強,就同意以獐易雞。老人把小山獐抱到樓後山放了。

幾年後的一天,老人家裏大擺筵席請客,歡慶他的孫子誕生“四月日”。村裏的親朋好友都來赴宴。大家圍著坐在椅轎上的小孩,互相稱讚這小孩眉清目秀,將來必成大器……

突然從山上奔來一隻山獐,直沖樓裏,他用犄角撞開圍觀的人,然後用角叉著椅轎,把小孩帶出樓外,往田野狂奔。在離樓有相當遠的地方才停住,而後把椅轎放下。樓裏的人被這突然而來的襲擊,先是怔住了,及至反應過來後才大嚷大喊:“野獐把小孩叼走了!”追的追,趕的趕,亂成一團。人們跟在山獐背後緊追,約追了一段路程。忽聽身後一聲巨響,好象山崩地裂,眾人停住腳步,回頭一望,只見樓裏塵煙飛滾,接著有人驚呼:“我們的樓被山崩壓倒了!”、“樓倒了!”大家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都在原地呆呆地站著。不一會兒,聽見田野那邊傳來小孩的啼哭聲,才想起孩子的事,急忙再去看孩子。這時,只見那只山獐安穩地放下椅轎後,獨自往山上跑去。當人們趕到一看,那小孩平安無恙。眾人對今天發生的事都感到奇怪。那老人猛然省悟過來,對大家說起當年救一隻小山獐的事。今天莫非是他來報恩!?它知道這山將崩,全樓性命處在千鈞一髮,故它用這辦法引我們走出險區。至此,他無限感概地對大家說:“真是行善必有善報!山獐的報恩太厚重了!”老人抱回孫子,雖然全樓一切俱毀,但大小性命都得平安,也是值得慶倖的。

過了幾年,受災的老人和全樓的人,勤儉奮鬥和各親友的贊助,重新把土樓建起來。落成時,遠近親友都來慶賀,席中大家為新樓命名進行研討,提出不少樓名,如“重生樓”,“再發樓”“復興樓”、“慶瑞樓”……不下十幾個,但老人都感到未能真正體現那次避開災難的意思。經他冥思苦想後,自己決定取名為“報恩樓”。其中有兩重含意,既是山獐的報恩,也是老人的感恩,留此樓名也可教育兒孫。“要世代行善做好事”“善有善報”。眾人聽老人一說,深感有理,故定名後就請了文人書法家寫好刻成匾高掛樓門。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