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六輯‧地名與考古‧上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六輯‧地名與考古‧上

一、裏巷鉤沉

薌城區近年來的改造舊城,拆舊建新,所謂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名城”,早已面目全非了。而薌城故老以及海外遊子歸來,仍念念不忘舊街巷的原名,尋找故里,憑弔遺址,特錄以備忘。其實歐美舊都市古城堡,多以維修,保留原貌,以供旅客觀光,成為旅遊勝地,絕不自毀也。

古漳州城內的九街十三巷

根據故老的口碑相傳:古漳州城內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樹不見天”。這些景象到底存在於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漳州的歷史悠久,自唐貞元二年( 786),刺史陳謨把漳州州治從李澳川(今漳浦縣城)遷移到唐化裏登高山下(即芝山下)桂林村(即今薌城區市區)以後,迄今已有1200多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文地貌不斷發生變化,城市與街道的建設,日新月異,逐漸增多,新舊地名的變遷也時有出現。要考查歷史上的舊有地名,必須借助于古典史志和故老的口碑,互相印證,從中找出較為接近正確的答案。因此,必須從“古漳州城內”這個方面來探求。

漳州的古城在哪里呢?據現存最早的明萬曆《漳州府志》和清乾隆的《龍溪縣誌》的《城池》篇都有記載:“漳州城池,在唐無考,宋初築為子城,週四裏(約2000米)。咸平二年( 999年)浚河環之。”按府、縣誌《地輿圖》對照,其範圍東起東橋亭濠溝,西到西橋亭濠溝,北至北橋亭濠溝,南至南門溪之間。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太守王冕豎木柵為外城,周長一十五裏(7500米)。嗣後,歷朝屢有增減,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攻佔漳州的鄭成功的放棄漳州時,墮毀漳州城。清軍收復漳州之後,複修築漳州城牆,周長一千九百七十一丈(5913米),其範圍擴大到今之新華南路漳州大橋北端橋頭(原八卦樓),沿新華南路、新華北路至馬道底體育場北側,向西轉入布政園(巷),過延安北路和北廓頂漳州印刷廠、大通北路到芝山頂上,又轉向南,沿芝山西側直下至龍文塔(在今人民市場西側,已拆廢),又向東沿博愛道回到大橋頭。這就是最後清朝的漳州城牆,也是民國七年(1918)陳炯明下令拆毀的漳州城牆。我們要尋找“古漳州城內的九街十三巷”,應當在這個範圍內來尋找。

據萬曆《府志》卷二之《廂裏》篇載:漳州城內“東北隅:行春街、東橋街、興賢街、馬坪街、旗纛廟前街、北橋街、桂林二十九街(即馬道街)。西隅:開元寺前後街、後街、西市頭街、布政司前街、碩仁橋街、察院前街、觀巷街、縣前街、西橋街。南隅:南市街、花園前街、雙門街、後阪後街、府學前街共21條街和龍駭瀛(即今龍眼營)等。

從上列這些街名,與乾隆《縣誌》中的廂裏對照,刪今存古,篩選得出:

九街:

行春街:即東鋪街、也叫東鋪頭,今新華西路的東段,是古東城門樓內的繁華街道。

興賢街:原名上街,古時小船運載魚鹽,由東閘口濠溝入城,至漁頭廟上岸販賣,即在此附近。後來明朝謝璉中了探花,在此興建探花府,探花坊,故改稱探花街。清一等海澄公黃梧,佔據探花府,改為公府,故又改稱公府街或公爺街,即今南昌路的西段。

桂林二十九街:即馬道街,也叫馬道底,因古時桂林村在此而得名。即今勝利西路體育場附近的一段。宋時已有。

馬坪街:即今延安南路北段。在今農業銀行附近還有馬坪(馬坪從前南靖轄,今屬龍海程溪鎮)許氏的祠堂,故名。

府前街:是漳州府府衙前的大街,即今臺灣路的中段。也叫府口街。(漳州府衙為唐貞元二年( 786)建的原州衙)

觀巷街:在元妙觀、也稱天慶觀,俗稱天公壇的前面。即今新華西路西段,人民新村的南側。(元妙觀建于唐貞元十二年即西元 796年)。

縣前街:是龍溪縣縣衙前的街道,也叫縣口街、即今縣前直街。(龍溪縣衙自唐貞元二年( 786年)縣隨州移即建於此。今為漳州教育學院)。

南市街:是古漳州城南門的繁華大街即今香港路。唐時已有。

開元寺前街:也叫開元口街,後來因為鎮台衙門建在這裏,改稱鎮台街,即今勝利西路市政府門口一段。(開元寺建于唐貞元十七年( 801年)徙州治時,由漳浦遷建成於此。)

十三巷:

振成巷:俗稱枕頭巷,在今華僑新村之東。

箭弓巷:在今漳州一中附近。做轎巷:在今新華西路觀橋頂。

面線巷:在南市街,即今香港路西側。據說是舊時制面線的地方,因而得名。

上板巷:在今修文西路中段。

山頂巷:在今大同路北段西側,內有太陽公廟,由尼姑管理,俗稱山頂巷尼姑庵。

圖龍巷:俗稱土礱巷、殺(音tai)人巷。在勝利西路商檢大樓西側,今已拆廢。

水德宮巷:在今新華西路東段,向南通向圍仔內、炮仔街。舊時有句俗語說“相打水德宮”即此。

烏衣巷:今稱烏裏巷。在今青年路尾至大通北路南段。

濟美巷:也叫佐美巷,因曾開設一些製作草花的店鋪,故也叫草花街。即今平等路南段。

甘蔗巷:在今民主路西端,因改建房屋,已拆廢。

西門巷:在今瑞京路西端,今稱馬路頭巷。

三庵:

南市庵:在今香港路。

塔口庵:在今大同路北段。

馬坪街庵:在馬坪街,今延安南路。

二院:

法濟院:原名普利隆壽院。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守王冕奏改名法濟寺、也稱法濟院。在今市政府大院內西側。已廢。

淨眾院:萬壽保福淨眾禪寺、簡稱淨眾寺,也稱淨眾院。在今漳州一中校內東北角。已廢。(參見芝山條)一株榕樹不見天:在東橋亭亭下濠溝中,至今猶存。上列各街巷、庵院都是出現在明萬曆以前的志、史記載,是古時比較主要的街巷。是否正確?茲提出就教於知情者,共同探究。

古漳州城內的橋樑

查《漳州府志》及《龍溪縣誌》,關於城內橋樑,均有“七陰八陽橋”之說。所謂“陰橋”即橋上建有亭,陽橋則無。

七陰橋有:

金水橋:在開元寺前。

碩仁橋:在上街。青年路與南昌路交叉處。

東鋪橋:在東鋪街。

名第橋:即東橋,舊名東清橋。

北橋:在北橋街,舊名中清橋。

天慶觀橋:在天慶觀東。

西橋:即西清街,舊名登仙橋。

八陽橋有:

洗馬河橋:在常鬥倉後。

丙申橋:在海道衙後。

太古橋:在馬坪街東。

龍眼營橋:在城東偏南。

西溝橋:在溝池邊。天妃宮後橋。東閘橋。西閘橋。更有大橋兩座,即南橋(舊橋)和新橋。《輿圖》中,則有標明東橋亭、西橋亭、北橋亭,偏無南橋亭,蓋因南門瀕薌江也。其他則有西清池橋、觀橋亭、天后宮橋、東鋪橋、丙申橋、太古橋、以及碩仁橋。

古漳州城內地名考

龍溪古縣與桂林村

南北朝時的梁武帝天監年間(西元502~519年),從晉安郡(郡治在今福州)分出一部份地方增設南安郡(轄閩南)。大同六年(西元 540年)從南安郡的晉安縣分出一部份地方增設龍溪縣和蘭水縣。蘭水縣在九龍江西溪上游(古代叫做蘭水)即今南靖縣一帶。龍溪縣以九龍江得名,九龍江以據傳有“九龍戲水”得名,“九龍戲水處”在北溪龍潭(一名漫譚)。龍溪縣最早縣治設在今龍海市顏厝鎮,村名古縣。至隋朝,蘭水縣和原屬於嶺南義安郡(今潮州)的綏安縣都併入龍溪縣,龍溪縣轄地就包括今漳州市除長泰縣(宋朝才從泉州劃屆漳州)以外的九縣一區了。

至唐朝垂拱二年(西元 686年)陳元光奏准就龍溪縣南部原綏安縣地設立漳州,轄漳浦、懷恩二縣(後懷恩併入漳浦縣),龍溪縣於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從泉州劃屬漳州。興元元年(西元 784年)漳州刺史柳少安和別駕陳謨(陳元光的曾孫)巡視來到龍溪縣唐化裏(即今之薌城區市區),柳少安認為此地地理形勢很好,可以建為州治,但上報沒有得到批准。後柳少安調回朝廷,陳謨任刺史,報經福建觀察使盧轉報朝廷獲准,於貞元二年(西元 786年)將漳州州治從李澳川(今漳浦縣城)遷到龍溪縣唐化裏登高山下桂林村(今薌城區市區),龍溪縣治所也從古縣遷到州署西邊,沿襲至1960年,因龍溪縣已與海澄縣合併為龍海縣而將縣政府遷設于石碼。

何以知道今薌城區即古桂林村?其一,《白石丁氏古譜》記載其祖上丁儒于唐朝佐陳政、陳元光父子平亂建立漳州的事蹟,說到建立漳州一百年後,於貞元二年(西元 786年)漳州州治從漳浦移到“龍溪”縣唐化裏登高山(即芝山)下桂林村”。也許有人認為族譜不足信,那也可從地方誌知之,萬曆《漳州府志‧廂裏‧街巷》載:“桂林二十九街(即馬道底也)。”按登高山在明朝洪武十三年才改名紫芝山,簡稱芝山,現為漳州市政治中心;馬道底為今漳州市區的一部份,這些資料可以證明,今漳州市區古名桂林村。

“薌城”及“丹霞”名稱的由來

“薌城”這個名稱,來源於薌江。至遲在清朝乾隆年間,已有以“薌江”代稱漳州城之說。如雲洞岩上有一處“踏起青雲”石刻,為“乾隆癸未(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薌江林編”所書。光緒七年,(1881年)刊行的《北溪全集》(“北溪先生”陳淳的文集)署名“薌江鄭圭海安國氏重刊”(鄭為南鄉下半林人)。民國初年王履亨(人稱王咸師)校訂王化的《甲戌蒙難遺稿》署名“薌江宗敬氏校編”。陳林松稱《題百川學海堂雜記》的作者胡君湘為“薌江舊詞客”。民國十三年(1924年)創辦“薌江女子師範學校”。從許多例子皆可看出,自明清以至近代,“薌江”已成為漳州城(包括四鄉)的代稱了。

無疑,“薌江”在漳州城附近,而起初只指九龍江北溪中的一段,址在浦南與磁窯(扶搖)以東之間。在明朝初年,那裏已經有一個書院以“薌江”命名。明嘉靖《龍溪縣誌》載:“薌江書院,在縣東北二十三、四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初,知府錢古訓、知縣劉孟雄因裏人楊彥章、洪乾請建。”清乾隆《龍溪縣誌》更明確指明“薌江書院”的具體地點在翰林社(即今龍海市步文鎮內林村)。該村在九龍江北溪東岸,在其北面不遠處有“古香洲渡”,又寫作薌洲渡。“薌”,在古書指五穀的香氣,也指用以調味的香草,“薌”通“香”字,所以明嘉靖《龍溪縣誌》寫作“薌洲渡”的,清乾隆《龍溪縣誌》寫作“香洲渡”,《讀史方輿紀要》寫作“香洲渡”而注明“香一作薌”。

至現代,由於“薌江”被廣泛用以代稱漳州城,凡九龍江北溪、西溪之流經漳州城附近的段落都被認為是“薌江”,如三十年代龍溪中學校長王秀南所作校歌有“薌水滔滔”之句,屬於此類。

由於“薌江”早巳成為漳州城的代稱,在1985年龍溪地區改為漳州市,原來縣級的漳州市就改為“薌城區”了。“薌城”可以作為“薌城區”的簡稱,也可以專指漳州城區。

漳州又有“霞漳”的別稱,那是由於城南有丹霞山。又稱丹霞嶼(在南山寺後),宋朝置丹霞驛於此山下。南宋林宋臣詩雲:“笑憑詩句說丹霞,城廓人民數萬家。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鄒魯道源賒。”

明、清時代,“霞漳”和“丹霞”已成為漳州的雅稱。清《漳州府志》記載:“郡之四郊皆稱霞東、霞南、霞西、霞北。”乾隆二年(1731年)漳州城東南隅八卦樓附近有“丹霞書院”,為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知府劉良璧所建。

自明,清以來,“薌江”與“丹霞”、“霞漳”被廣泛作為漳州的別稱,而在應用上小有區別。一般來說,“丹霞”大都用於漳州城區(不等於城內),如清朝漳州城東南隅的“丹霞書院”,今大同路山頂巷的“霞北書院”(乾隆二十年重修),浦頭的“霞東書院”等。民國時期又有巷口的“霞東小學”,北郭頂的“霞北小學”等。“薌江”大都用於九龍江北溪流經漳州城附近一帶,如上述的“薌江書院”等。“霞漳”一詞則可以代表整個漳州府,如白礁慈濟宮的對聯就嵌入“霞漳”二字;黃道周自稱霞漳人等。

給事巷、尚書巷、尚書嶺

漳州給事巷在漁頭廟(今薌城區北京路北段)。原來漁頭廟前有個“都憲坊”,是明嘉靖年間為吏科給事中潘榮立的。這個給事巷就是潘榮的故居。後來,潘榮升任南京戶部尚書。弘治元年(1488年),潘榮70歲,告老還鄉,在東鋪頭(今新華西路)新建府第,人們稱之為“尚書府”,其府第通大街的小巷稱為“尚書巷”,地名至今沿用。

潘榮,字尊用,正統十三年(1448年)進士。曾奉命到廣東犒軍。任務完成後,任吏科給事中(管抄發章疏,稽察違誤的朝廷事務)。天順六年(1462年),琉球國中山王尚泰久逝世,第三王子尚德繼承王位。當時琉球為中國屬國,新王繼位都由中國皇帝冊封。英宗皇帝派吏科給事中潘榮為正使,行人司行人蔡哲為副使,率領一支近 400人的使團,其中有中國為琉球提供的造船、航海、手工業等技術人材(絕大部份是漳州人),乘坐一艘大型的“封舟”,航行七天七夜,至琉球進行隆重的“冊封”典禮。回來後,升任都給事中(吏科的主管官,下領左右給事中和給事中)。成化六年(1470年)升遷南京太常寺少卿(專司祭典祀樂之官)。翌年再升為戶部右侍郎。不久,又改任副都禦史,總督南京糧儲事項。成化十七年(1481年),召任戶部左侍郎,後南京戶部尚書黃鎬罷官,潘榮升任尚書。弘治元年(1488年)潘榮七十歲,告老還鄉,孝宗皇帝賜“月廩歲夫如制九年”(九年內照發薪米和用人費)。七十八歲逝世,追贈太子少保(一說太子太保),賜祭葬。

潘榮的墓在今龍海市九湖鎮嶺兜村後的小山上,地名因此叫做“尚書嶺”。墓碑篆文為“明故資善大夫南京戶部尚書贈太子少保潘公墓”。墓前路口有一個半月形的池塘,面積約三畝左右,人稱為“尚書潭”,至今尚存。原有墓前儀制石羊、石馬、石翁仲,及社口路頭一座三丈多高的墓道碑,於“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有人也乘機挖掘墓穴,見潘榮屍身完好,袍服如故,尚未腐爛(見空氣後不久,袍服即化為灰)旋即又將其掩埋。棺中出土寶劍一把,光彩如新。

何衙內與柯衙內

以“衙內”為地名,漳州城內有二處,一為“何衙內”,一為“柯衙內”。

何衙內在東阪後(今青年路),為明末隆武朝尚書何楷故居,自成一巷,今猶名何衙內巷。

何楷字玄子,號黃如,鎮海衛人,天啟五年進士,任崇禎朝戶部主事,累升工部侍郎兼戶部侍郎。

據史志記載,明崇禎、弘光兩朝相繼敗亡後,鄭芝龍與黃道周等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改元隆武。隆武帝用黃道周為武英殿大學士,封文明伯,主持政府,用何楷為戶部尚書,兼管都察院。但擁有實際兵權封為侯爵的鄭芝龍專橫跋扈,隆武帝事事受制。何楷的一些意見與鄭芝龍不合,對鄭芝龍的專斷尤其不滿。有一次,隆武皇帝賜宴大臣,鄭芝龍認為他的座位應在黃道周之上,何楷等則認為自古文臣座位都在武官之上,群起力爭,芝龍只得坐在道周座位之下,而痛恨何楷入骨。何楷處處受芝龍打擊,感到無可作為,辭職回家。途中遇到強盜,將他耳朵割掉一隻,是鄭芝龍差人幹的。當時有朋友寫信慰問他,說“朝廷未有淮蔡之叛。而先見斐晉公擊帽之事,天下事尚忍言乎?”何楷回信答道:“割我耳朵,這是小盜的行為,我所擔憂的是,國家將有重大變故!”他回到故鄉,閉門隱居,及至清軍入漳,大哭而死。(“淮蔡之叛”引唐代典故,元和年間,淮西蔡州吳元濟等作亂,裴度力請討賊。)

柯衙內在烏衣巷(即烏裏巷),是清朝康熙年間總兵柯彩故居,原四周有許多小屋,中間一座大厝為柯彩後裔所居,自成一巷。現舊城改造,柯衙內已面目全非。

柯彩,府、縣誌無傳,但有他捐造公益建設的記載,新華東路現尚存康熙皇朝為柯彩所立“三邊節鉞,八命元戎”石牌坊。關於柯彩的傳說甚多,如“五人穿三條褲”、“搶灰輸棺材”等,說的是柯彩卑微時故事。

探花街與公爺街

漳州公爺街即今南昌路西段,因為清初一等海澄公黃梧的府第在這裏而行名。而這一條街原名探花街,以明朝探花(考進士第三名)謝璉府第在這裏得名。

謝璉字重器,龍溪人,明宣宗宣德二年丁未年(西元1427年),廷試第三人,即登馬愉榜探花及第。初任翰林院編修,翰林編修,翰林居禁地,以詞翰相高,慷慨論朝政,自謝璉始。曆升南京戶部右侍郎,兼掌兵部務。至代宗景泰四年癸酉(西元1453年),以疾終於官。

漳州民間傳說,謝璉的獨生子謝能,家人叫他謝能舍。(舍,俚語是公子哥兒也。)謝能舍自小聰慧過人,而行為乖張,愛作弄人,經常惡作劇,逗得裏人哭笑不得。最後把家道敗盡,才跳入南門溪裏自殺了,只留下一些傳說。

黃梧,平和霄嶺人,永曆五年(即清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殺本縣貪官而投奔鄭成功,授副將,隨軍征戰六年,立下大小戰功,升為前沖鎮。後因其主將蘇茂攻揭陽失利問斬,累及黃梧受罰,心有不甘,乘撥守海澄之便,密向清軍總督李率泰議降,願獻出海澄。海澄地勢險要,枕山依海,炮臺堅牢,是鄭成功儲蓄糧餉之所。清軍屢攻不下,清廷本議以“一等海澄公”之爵位,召降鄭成功。現在黃梧獻出海澄,便准授黃梧為“一等海澄公”。

後來黃梧鎮守漳州,就佔據謝探花府第,改為“公爺府”。但對門前的探花牌坊,每日進出感到礙眼。就召集全城能工巧匠商議,如何在一夜之間,能將牌坊移到他處。他特意請工匠們吃鹵面,故意叫人每碗多添鹵湯,看眾人如何吃得鹵面。只見一位年青的工匠,從容不迫地先用筷子將面夾起,鹵湯就不溢出了。他先喝湯後吃面,很是機智。於是,黃公台就委以此事。這人將探花牌坊分成零件,編號拆下,一夜之間移出上街去。探花牌坊雖遷走了,但鄉里仍叫慣了“探花街”。這又怎麼辦呢?黃梧又費思量了。

漳州舊俗,過年游春,全城人都到探花街來遊逛,這裏舞龍耍獅,演百戲,集市十分熱鬧。黃梧就命令家將在探花街兩頭設卡,喝問遊春人眾,“這是什麼街?”若說是“探花街”,就挨打。識相的改口“公爺街”,則給賞。在一個甕中順意抓一些錢去。但甕口小,抓滿把就掏不出拳來,只能用手指夾取幾文錢而已。延至今日春節期間,家人仍帶孩子們去逛“公爺街”。現在公爺街早已拓寬為南昌路了,公爺府也拆建成為薌城區政府大樓了,遊春場也改在他處了。這椿陳跡,已蕩然無存了。

楊老巷和楊老洲

楊老巷和楊老洲都在南廂,現今舊橋的廈門路方向,因明代官宦楊聯芳之故居所在而得名,今楊老巷尚有楊氏祠堂在。只是後人訛傳為洋老巷(洲)了。

楊聯芳,字蘅苑,幼年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西元1601年),辛醜科成進士,授行人職,出任杭州知府。他為官正直清廉,不避權貴。有大官子侄驕橫違法,楊聯芳廷杖處罰之,使豪右斂跡。後升遷貴州臬司,被朝中權貴中傷,貶官降秩,遂辭官致仕。楊聯芳雖然敢直言抗上,但對待鄉親卻平易近人,即使是販夫、童子,也和他說笑,沒一點官架子,裏人敬重他稱之為楊老。年八十七卒,墓在南建山。東板後街原有“世恩晉錫”坊,就是褒彰他而立的,現在已圯廢了。天啟年間,鄉人以楊有功於民,立楊副使祠以祀之。

漳州人民盛讚楊聯芳,卻厭惡顏繼祖,往往將他倆做為對立面,加以褒貶,口碑流傳許多故事。其實顏繼祖也是個直言敢諫的官,《明史》有列傳。他是龍溪古縣人,萬曆四十七年已未科進士。崇禎元年,他敢上疏彈劾朝中六人,朋比為奸亂政。皇帝納其言,升他為工科右給事中。終究他遭到權臣楊嗣昌嫉忌,濟南危急時,派他去德州為援,僅給他三千士卒,使他不能兼顧。濟南陷敵後,論罪問斬顏繼祖。繼祖分辯道:“因楊嗣昌給兵力少,以致不能兼顧。不敢居守德州之功,亦不敢分失濟南之罪。請將爵祿還給朝廷,以骸骨還父母。”崇禎不允,遂棄市。

“浮福建沉東京”的傳說與地震

閩南一帶歷來有“浮福建沉東京”的傳說。南太武山有一塊附著蠔殼的岩石,被作為福建是從海上浮起來的證據;石上不知何時被人刻上“眼底東京”四大字,用以附會從前在這石上可以望見“東京”的傳說,說是後來“東京”沉下去,所以才看不到。

南太武山在廈門對岸的龍海市境內,可以遠眺金門北太武山。在地質構造上,有一條平潭——南澳斷裂帶從金門海外經過。傳說,宋末在福州稱帝的趙昰航海南逃,曾在小金門停留,元軍隨後追擊,適逢地震,山體斷裂,追兵受阻,才得以逃脫,這傳說記入《金門縣誌》。

又有傳說宋帝昰的行宮在東山,後來因地震而陷落海底,其地點就在東山島靠外海一邊的川陵山(又名蘇峰山)邊緣。明代何喬遠所作《閩書》卷二十九《方域志》說:“川陵山,山濱海而半入海,俗傳宋幼主南渡,將都南澳,築此為東京,地陷為海,今城堞尚存,海中尚有木頭、竹叢,海濱人時往取焉。”《詔安縣誌》有同樣記載(東山曾屬詔安縣)。

為元兵所迫,宋端宗(趙昰)的船隊從福州經泉州逃往廣東,曾在東山島逗留,當屬史實;川陵山在平潭——南澳斷裂帶附近,山體伸入海域部分因地震而塌陷之說也無可懷疑。但說宋端宗在那裏築城為行宮的事未必真實,陷落海底的大概是山林,所以到明代還有人在那海域撈取木頭、竹叢。從前人們在睛天隱約可見的“海底城堞”其實是暗礁。現已探明,東山海底有珊瑚礁群。

平潭——南澳斷裂帶歷來發生過多次地震,閩南各地同受震災,明萬曆以前沒有留下資料,見於地方誌記載的主要有:萬曆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1600年 9月29日)南澳海外 7級地震,漳浦“戌時地大震,一夜凡五震,水磨徑口有巨石大五丈餘崩墜”。萬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 8級地震,漳浦“戌時地大震,有聲逾時方定,民舍多傾倒,興教寺金剛像壞,忠節坊、仙雲坊二塔頂俱墜,連日微震,南門外大陂田中陷一穴,廣五丈餘,深約二丈,水湧出,中有黑泥沙”。民國七年正月初三日(1918年 2月13日)南澳 7.3級地震,南澳全島大部分房屋倒塌,死傷慘重,波及華南、華中 9省(市),漳浦也受大震,全縣倒屋50多間,許多房屋傾而未倒,山崩地裂數十處。1994年 9月16日,臺灣海峽 7.3級地震,東山、南澳受震,有些房屋倒塌,漳浦縣城有震感,沿海有少數房屋倒塌。

地名及雅稱、溯源

地名由幾種原因造成:

一種按自然環境。方言稱盆地為“湖”,山谷為“坑”,較大面積的平地為“埔”或“阪”,地邊為“墘”,山間局部平地為“坪”,大片的水田為“洋”,小山脈為“崙”,山路為“嶺”,小路為“徑”,山峰為“尖”,海灣為“澳”,海灣邊的陸地為“垵”,小島為“嶼”,陸上孤立的小山也稱“嶼”,海邊突出部為“角”,或“岐”,海邊沙灘為“汕”,舟楫停靠交易處為“港”,地勢較高的一邊為“上”,較低的一邊為“下”或“尾”。加上土壤顏色,山體形狀,地理位置,土壤性質等特徵,叫的人多了,自然形成地名,如大坑、下坑、大埔、下阪、馬坪、赤湖、白沙、烏潭埔、赤土嶺、下垃、大澳、垵角、北岐、山南、溪南、溪東、後徑、山前、港頭、港口、洋尾、過洋、徑口等。

一種以建築物得名,如城內、城外、東門兜、北門兜、驛內(驛館所在地)、鋪後(鋪為驛路分站)、大宅、長泰樓、樓內、長橋、鹿溪橋、橋仔頭、大亭、觀音亭、庵內、院前、寨內等,有的建築物已無存,而地名沿用。如赤湖鎮保安村,以有佛寺“保安院”得名,院在清初已廢(康熙《漳浦縣誌》列為二十二廢院之一)而地名至今沿用。

一種以物產產地得名,如象牙莊、石榴阪、橄欖林、荔枝林、性(省)爐、下爐、瓷窯等,有的已沒有那種產品,或者已經不多,而地名不改。

一種以姓氏聚居地得名,如劉阪、下呂、戴坑、趙厝、王厝、黃倉、蔡坑、上蔡、後蔡、前張、西潘等,有的已經被別姓“喧賓奪主”,而地名仍舊。

一種以原籍地為遷居地地名,如杜潯山東村。一種地名為了紀念祖先的遷徙,如浦西、西厝、西墘、西頭、湖西等“五西”。一種以行政區域或墟市的設置命名,這種地名多數要參考歷史、地理,有的以兩個地名的一字合為一個行政區域的名字,有的由兩個政區域合併為一個,各取原名一字合成新的行政區域名稱。如沙西鎮由沙西公社沿襲而來,原來取沙崗、西山兩自然村的頭字合併而成,長橋甘棠行政村名稱沿襲自解放前的甘棠保,原由甘園、塘仔兩社的頭字並成。舊鎮的梅竹行政村由苦竹、梅宅二社各取一字而成,後梅宅自成一行政村,而“梅竹”行政村村村名不改。深土鎮的金塘社原來是一片曠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設置墟場,以地在金泥(深土)、錢塘(墩柄)二保之間,各取一字,命名為金塘墟,由於設墟而逐漸成為村落,解放前為金塘鄉公所所在地,解放後已不再是基層行政中心,墟場也已遷走,而金塘地名不改。

有的行政區劃另起美名,如春光、春建、東升、康莊等行政村。

地名的雅化

自然形成的地名中,有些當地人認為不雅,或認為不吉利,因而加取一個雅稱。多數是採取諧音或字義相近,約定俗成一種“規律”,如“坑”雅化為“卿”,“尾”雅化為“美”,“下”雅化為“霞”或“廈”,“赤”雅化為“錦”,“白”雅化為“碧”,“橫”雅化為“衡”等。於是,大坑雅稱代卿,萇坑雅稱長卿或萇溪,下尾雅稱霞美,大帽山雅稱玳瑁山,佛曇鎮的井尾雅稱整美,大桑雅稱岱嵩,官潯鎮的橫口雅稱衡山,下帳雅稱霞帳,石榴鎮的北地雅稱福地,狗壟雅稱九龍,舊鎮,舊鎮的牯鎮雅稱古鎮,阪上雅稱苑上,下嶼雅稱霞嶼,沙西鎮的牛壟雅稱宜隆,長橋鎮的割後雅稱吉厚,潭墘雅稱潭陽,深土鎮的路下雅稱鷺廈等等,久而久之,一部分成為正式地名,一部分仍只作雅稱。

地名的轉音

有一些地名屬於轉音,如大壟阪轉音為大南阪,前亭鎮連進嶼轉音為林進嶼,盤陀鎮高上林轉音為和尚壟,佛曇鎮湖滸轉音為後許,縣城北郊文殊嶺以有文殊菩薩院得名,轉音為文周嶺,九曲嶺以山徑彎曲得名,轉音為狗爬嶺。

地名的同音異寫

有些地名屬於同音異寫,如陸鼇寫成六鼇,渡潯寫成杜潯等,約定俗成。

地名的錯別字

有人將杜潯寫作杜任,官潯寫作官任,六鼇寫作六敖,佛曇寫作佛沄純屬錯別字。因為,“潯”與“任”方言雖然同音,普通話並不同音;“鼇”並沒有簡化為“敖”;佛曇更不能寫作“佛沄”,因為“潭”字並無簡化字,“壇”是“澐”的簡化字,不能以“佛曇”系由“佛潭”演化而來為理由而寫成“佛沄”。

地名的土造字

一些地名無字可寫,杜撰一個字應用,如墘、歧、壇、軋等。漳浦有不少地名帶“墘”字,帶“垵”字的有赤湖垵角,古雷下垵。以“軋”為地名的有佛曇軋仔內。垵,據《新華辭典》注“同垵”,“垵”字注“點種時的小坑”,乃是北方方言,與閩南話以“垵”為海灣邊的陸地意義不同。壇,閩南方言指攔水的小土岸,而現在“壇”字是“壇”字的簡化。“墘”字雖收入《新華辭典》附錄“生僻字”,鉛字的字盤和電腦的字形檔裏卻沒有收入;“垵”字也沒有收入,因而在印刷時必須另造一個字。“軋”字雖然有字,然而普通話讀作zh,是用機械壓或切的意思,如軋鋼;一讀 g,有擁擠、結交二義。而漳浦人卻把它借用為轉彎的意思,讀如“斡”,“軋仔內”即是在從錨湖開闊地轉入山下的角落,不知那一位聰明人,在“車”字旁邊加“ ”號表示轉彎,用於地名,解決了無字可寫的困難,然而按字讀字卻與實際地名不和合。

一些地名和雅稱的由來

“金浦”美譽起源

據舊《漳浦縣誌》輯錄的文獻資料,“金漳浦”美稱最早出現在南宋卓遵的《請蠲經總製錢記》:“漳之南,其縣名漳浦,俗厚,訟稀,賦入饒羨,故為邑者不勞而富,舊以金名焉。”

這篇《請蠲經總製錢記》記載,漳浦縣民富,官府賦稅收入充裕,因而有“金浦”的美譽。乾道六年(1170年),知縣薛世清將“經總製錢”(經製錢和總製錢合稱經總製錢,是宋朝為支付軍政費用而增設的捐款)從原來每年一萬緡(一千文錢為一緡)增加到二萬二千緡,得到朝廷記功,然而百姓負擔沉重,接任的縣官感到徵收困難。嘉定年間(1208~1224年)漳州知州趙汝璫報經福建路長官轉奏朝廷批准,每年減征五千七百餘緡,漳浦士民都稱讚:

“以為合浦還珠僅見前史,漳金如舊乃在今日。”

漳浦在北宋經濟已經發展,文教隨之興盛,學塾、書院遍佈,慶曆四年(1044年)開始設立縣學,人才輩出。大觀年間(1167~1110年)漳浦知縣傅希龍領導群眾開鑿一條人工河,被稱為傅公河,從縣學的泮池通南溪,南溪通鹿溪,潮汐推動溪水進出泮池,市區廢水也從而排出大海。傅希龍作《印石記》鐫于印石上,說“漳浦為邑,瀕海枕山,居民富庶,雖號僻遠,誠為樂土,自聖朝承平二百年,登桂籍者歲常一二。……關成而路聚成一市,有亭可觀,有橋可步,舟車之往來,商賈之出入,井煙繁阜,有無貿遷,萬口同音,功施罔極。”

鹿溪出海口也形成一大集鎮,名敦照鎮(即今舊鎮),商貿發達(據北宋《元豐九域志》及《宋史‧食貨志》)。

宋代佛曇白石鄭解元作《鴻江賦》歌頌沿海一帶農、漁生產的優越條件和壯麗景觀,也提到“金浦”美稱,說鴻儒江(佛曇江)在“金浦之郊坰”。

唐、宋縣分七等:赤、畿、望、緊、上、中、下。漳浦在唐代為“中下”等縣,至宋代躍升為“望”縣,即是除京畿以外的頭等縣份,因為經濟、文教發展了,人口、賦額增多了。

從以上資料可知,漳浦縣自宋代起有“金漳浦”的美譽,確實名不虛傳。明代,漳浦更加繁榮,泉州進士何喬遠在所著《閩書》中說:“漳浦舊有金名焉,諺謂之金漳浦,銀同安。”金浦銀同的美稱,因而傳揚。

無象庵與無象鋪

現在我國境內,即使是雲南邊境西雙版納高山的熱帶雨林裏,野象也已經很少了。而在漢代,閩南的梁山,曾以產象牙、犀角著名,成書於漢代的《爾雅》記載:“梁山之美者惟梁山之犀、象”。至唐代、宋代,閩粵毗連處一帶高山連綿地區,原始森林依然茂密,常有野象出沒。唐代《嶺表異錄》記載:“廣之屬郡,潮州(今潮汕到梅州一帶)、循州(今龍川、和平、連平一帶)產野象”。北宋彭象《墨客揮犀》載:“漳州漳浦縣地連潮陽,素多象,往往十數為群,然不為害。惟獨象遇之逐人,蹂踐至骨肉糜碎乃止。蓋獨象乃眾象中最獷悍者,不為群象所容,故遇之則害人”。南宋紹興十九年葉廷圭的《海錄碎事》載:“象洞在潮梅之間,今屬武平縣,昔未開拓時,群象止其中,乃謂之象洞。”說明閩西武平縣“象洞”地名的由來。今閩南梁山北麓漳浦縣盤陀鎮也有“象洞”地名;雲霄縣有“象坑”地名;平和縣有“象湖”地名,都因宋代有野象出沒得名。

閩粵毗連處的野象屬亞州象,與非洲象習性不同的是,母象喜歡群居,成群出遊覓食,以素食為主,所以不害人,但損害農作物。而那種“最獷悍”的獨像是公象,只有春天象發情期才伴著母象,在完成交配任務後便“為群(母)象所不容”,獨自出遊,人遇到它便被“蹂踐至骨肉糜碎”。

象牙質堅,細緻潔白,可作牙箸、杯盤及工藝品,十分珍貴。從前朝臣上殿向皇帝奏事,雙手奉笏(俗稱奏板),上錄提要,象牙是上等作料,為高級官員所用。象牙是高貴商品,今屬漳浦縣石榴鎮山區與平原毗鄰處的象牙村,原名象牙莊,以產象牙得名。

象牙是地方官向朝官進貢的上等禮物,宋代漳州地方官定了“獵象交牙”的不成文陋規,挫傷了人們獵象的積極性。《漳州府志》記載:宋漳州知州趙汝璫為消除象害,禁止官吏再向獵戶索取象牙;又載,後任知州傅伯壽始創“立庵設鋪”辦法,叫和尚管理驛路小站“鋪”的事務,有一個游方和尚吳祖華,帶徒弟來到梁山下建庵立鈉,引來群眾聚居,人口漸多,野象潮絕,潮州知州黃定經過這裏,寫給“無象庵”匾額,因此庵叫無象庵,鋪叫無象鋪(一說因黃定寫給無象庵而後象絕,這不符合科學道理)。後來。庵、鋪分設,無象鋪移設於盤陀村附近。今訛稱“牛上鋪”;無象庵仍在原地,宋理宗淳祐年間改稱無象院(院的規模比庵大),因當地地名和坑。俗稱和坑院。明宏治九年(1496年)所立《重修無象院碑記》尚存。

官潯、杜潯

漳浦有兩處地名帶“潯”字;北有官潯。南有杜潯。潯,水邊之意。

官潯原名 潯,以在山之下得名,又因為是何姓聚居地。也寫作何潯。

潯地處南溪中游,溪流與海潮在這裏交匯。南溪上游盛產糧穀、木材、竹器、柑桔及其他水果,用小船載出白水營、廈門轉運各地,都要經過潯。廈門自明、清以來為上通江浙,下通廣東,東通臺灣,並直接與海外通航的商埠,洋貨及蘇廣工業品也從廈門輸入潯。轉輸內地。因此,潯成為航運樞紐、貨物集散地。清乾隆年間,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世襲海澄公)整頓廈門航運。征取捐稅,潯在整頓範圍之內,從此,潯航運在官府管理之下,設卡收稅,所以叫官潯。

杜潯一帶自古是一片海積平原,海口在今市區附近。今杜潯市區在明代是一處與東山對渡的渡口,萬曆元年(1573年)出版的《漳州府志》根據嘉靖九年(1573年)出版的最早《漳浦縣誌》(因為嘉靖縣誌已失傳,所以轉引萬曆府志記載)當時地名為“渡潯”。後來渡潯港逐漸淤積成灘塗,有的被墾辟成水田,有的成為住宅居,以至市區遠離港口。由於水邊陸地是淤泥造成的,方言稱泥為塗,轉音為杜(如稱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為杜蚓等),自清代起,渡潯寫作杜潯。

大壟阪——大南阪

大南阪地名由“大壟阪”轉音而來,這可從康熙《漳浦縣誌》卷五《建置志》得到線索。該志關於“義塚”的記載:“南塚,在梅林鋪旁,周圍一百六十丈,外為大門,兩旁置屋三間以居守者。歲久漸廢,明成化十七年,知府姜諒檄縣重修,今廢。國朝康熙三十七年,鄉紳黃性震捐貲置義塚一所,在楓木亭大壟阪”。明清時代梅林鋪(驛路的分站)民國時期地名“大路店”,在今大南阪農場,附近有明代進士陳梧所建楓木亭,並有義塚,清初湖南布政使黃性震歸休後,在原義塚附近再置一處義塚,縣誌記載其地點在“楓木亭大壟阪”。至民國時期,大壟阪轉音為大南阪。

難以忘懷的龍文塔

八卦樓總算重建了,但龍文塔卻從此消失了,薌城耆老耿耿於懷,恐怕成了終生遺憾事了。

龍文塔原建於漳州古城的南隅(在今第二中學內)的騰龍山上,和虎文山對峙,龍騰虎躍,地理形勢自然和諧美好,是漳郡的文化象徵,龍溪學宮就建在其前面,地靈人傑,故千年故郡,歷代人才倍出。

騰龍山又名龍文山,是座泥土合岩石平地突起的小山,上面奇石攢聚,可以俯瞰西溪風光。傳說:古時有龍從溪中騰飛升空,因此在此山丘上建亭紀念,名曰“雲龍亭”。後來亭圯。迨到明嘉靖十四年(西元1535年)龍溪縣知縣劉天授建了一座石塔在這裏,後來又圯了。至清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龍溪知縣劉良璧征得裏人林編捐獻鉅資,建成一座七層石塔,基面用長方石塊鋪砌,高約一尺多。塔身通體亦用花崗石砌成八角形,高有七層,每層都露出八角形的石簷。第一層砌成弧形墜邊式兩門,一向東南,一向西北。第二層也是兩門直通,一向東北,一向西南,打到這裏,和第一層的門路上下成交叉。第三層以上都是實心的,不設門了。石塔峙立在龍溪學宮(即孔廟)前,世稱為“龍文塔”,附近還有座“魁星閣”,掌管文運的神殿。

宋代,漳州府軍事判官蔡襄(西元1012~1067,仙遊人)曾有龍亭山詩雲:

  要看紅日照龍台,白玉堂高錦障開。

  樹色一番經雨活,溪光幾曲抱山來。

  雲歸深洞天形瘦,風流前村笛弄哀。

  擬結青樓遍題詠,思王何吝鬥量才。

(載萬曆《府志》卷一)

該詩足證龍溪學宮與雲龍亭均建成于宋仁宗嘉祐年間(約在西元1050年),彼時騰龍山亦名龍亭山。到了清雍正年間(1732年)重修。

漳州解放初期,龍文塔仍巍然屹立于騰龍山巔,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毀。如今,漳州市二中及一批文化熱心人,搜集漳州先賢及有關歷史人物題詠漳州的墨蹟手稿集資在騰龍山與虎文之間建碑林,並出版《虎文山碑拓》一書以資紀念。而龍文區政府擬于龍文區內籌建龍文塔,然而,失去其歷史淵源,移動了地理位置,塔亦名不符實了。

漳州“七首岩”在何處?

漳州人習慣稱山寺為岩,實際上“岩”與“寺”都是“廟”。嚴格區分“岩”是洞室,上面是巨岩“一片瓦”,為石室岩,靈通岩都是。寺是紅牆綠瓦,有屋頂的廟宇,如南山寺,三平寺都是。而今,隨經濟發展有些“岩”寺大為改觀了。為瑞竹岩,過去和尚是在岩洞裏拜佛念經,如今新蓋天王殿、大雄寶殿,還有經堂,淨室,規模宏大了。還有石室岩,龍褲祖師及壯元羅倫仍供在岩洞中,外面建起大雄寶殿、觀音殿以及淨室齋堂,也比祖師當年修煉時輝煌多了。

漳州的“七首岩”有“內”、“外”之分。外七首岩在龍文區轄內,即古漳州之東鄉,有雲洞岩、瑞竹岩、仙亭岩、聚奎岩、青雲岩、石室岩、照蓮岩等七處。“內七首岩”在今九湖鎮境內,即古漳州的南鄉,有石獅岩、虎崆岩、羅漢岩、玉泉岩、普陀岩、紫雲岩、日照岩等七處。

今分別介紹於下:

雲洞岩

俗稱洞仔岩或石壁岩,以山石幽洞見奇,因山上有石室,深一丈見方,天將雨時,有雲自洞內湧出;雨霽轉睛,白雲複歸洞中,故名雲洞。人稱“丹霞第一洞天”。相傳隋代潛翁隱居山中養鶴為伴,鄉人常見鶴唳睛空,故又名鶴鳴山。明朝高士蔡烈讀《易》在鶴室中。大學士豐熙來訪,成莫逆,留連忘返。作遊記雲:“山盡石,石盡美且巨,他山莫儕焉”。山上花崗岩石層層疊疊,玲瓏奇特,宛為精美的山石盆景,以十裏之方圓而涵容千山萬壑之概。古今遊客不可勝數,留下許多摩崖石刻,被譽為“閩南第一碑林”。

仙亭岩

在鶴鳴山,雲洞岩盡頭。《府志》載:“山有石壁,高出雲霄,宋僧人往,見二士對奕,就之,化為白鶴,沖天而去。餘一棋子,取咽之,因辟穀不食,壽百餘歲”。後國子監祭酒劉植建亭其上,故名仙亭岩。

瑞竹岩

在歧山之北,“與鶴鳴山聯峙,二峰秀聳龍江之上,延袤十裏餘,中為萬松嶺”。嶺上建有萬松關。(《名山記》)此岩景致之峻秀,正如明吏部尚書陸完與理學家蔡烈同游時所題的詩句雲:“萬松關外瑞竹岩,峰峰峙峙列層嵌,偶來石上憑南眺,一望江上掛遠帆”。瑞竹岩為五代僧人楚熙所辟,因劈竹引泉,枯竹生筍,故名。有石禪床,傳為楚熙入定處。岩上原建有寺廟,有石洞、石刻、清泉。寺廟因年久失修,多已坍圯,僅存石柱基礎。明東閣大學西林釬及天啟進士陳天定表兄弟倆未仕時曾在此讀書。近來寺廟已重建。

石室岩

即三峰“閑雲石室”,在步文鎮的西坑村,俗稱“石厝岩”。是明代高僧樵雲國師所開闢,修煉之所,後在此講經。《府志》載:“岩有數室,皆巨石為之”。因是在巨岩覆蓋這下,不用屋瓦,便成石室,故名。石上有星斗紋,鐫有“鬥牛”兩字。樵雲原是開元寺苦行僧,覓得石室,靜心修持得道。萬曆年間,皇太后駕崩,求高僧超度。樵雲為之超度,不受賞賜,只要神宗所服之龍褲,因封“龍褲國師”。坐在他身旁的是廣東狀元羅倫,看破紅塵,拜師修行。現在石室中擠滿三寶佛、彌勒、觀音。大有喧賓奪主之嫌,室外還建大殿數座。

聚奎岩

在歧山的背後,有石為龜,名曰瑞龜。岩寺也是楚熙所辟。中有龍會洞,宋末陳恪讀書岩中,更名“聚奎岩”。取“龜”與“奎”同音,雅稱“瑞奎岩”。又有大石室,可容百來人。

青雲岩

與聚奎岩相隔一峰,林木蓊鬱,幽邃可愛。中有鐵樹,相傳為宋代人所植。

照蓮岩

在歧山之下,與雲洞等合稱為“外七首岩”。

“內七首岩”

石獅岩

在南鄉(今九湖鎮境內)離城 4公里許的獅岩上(亦稱南岩山或院後山,又有七首岩山之名)。此山峰巒奇秀,延袤數裏,上多怪石。有若獅子的、有若蟾蜍的、有可梯者、有為門者,奇形怪狀的風景石,不一而足。又有半月池、羅漢峰、超然亭、寶月岩、南泉岩以及圓明石門、龍泉、妙峰、玉泉五庵。惟石獅岩為最勝。宋郡守李彌遜有詩雲:“翠合峰巒萬葉稠,雲擎佛屋出岩幽,秋光不到庭陰樹,曉日先明竹外樓,戶牖高低分世界,川原遠大失汀洲,楊休示我真消息,更在靈山最上頭。”現在所有風景石盡毀在石匠鑿下,變成石材去填海修堤,建橋鋪路,以及出口換外匯去了。

虎崆岩

在石獅岩下方北側,有石崆,(即石洞)曾是猛虎棲身之穴。有石門、石橋和石獅岩連接。相傳唐時無隱法師在此講經,有虎跪在石上聽經。無隱法師常騎虎入城,買肉喂虎。有一天,無隱法師因事不能下山買肉,虎餓了,無隱法師就伸出一隻胳臂喂虎。附近有和尚墓,傳說便是無隱法師之墓。

普陀岩

在石獅岩下方南側,有大石為屏,刻有普陀像,傳說像曾放出毫光。

玉泉岩

有泉從石上流出,狀為噴玉,故名。山中有石,刻“含暉”二字,前有亭名“流玉亭”。

羅漢岩

在石獅岩北,與雞母石山相近。山前有石,上刻“羅漢峰”三字,遊人到此常聞異香。從前山中有觀音閣、超然亭、懷德樓、敬善堂、捧日等名勝處,黃道周先生稱讚為“南岩第一”。今俱廢。

紫雲岩

在虎崆岩附近。從前有寺廟,是宋代僧人雪庵所建,常有紫雲覆蓋其上,故名。

日照岩

舊名寂照,與虎崆、石獅同座山,但轉而向西,在山背後,傳說羅倫狀元削髮為僧曾住此岩,他的夫人也削髮為尼,住梧山岩。

南靖土樓

分佈于南靖縣書洋、梅林等鄉鎮的土樓為生土樓,形狀以方形的“四角樓”,圓柱形的“圓樓”和形如靠背椅的“交椅樓”居多,尚有雨傘形、扇形、曲尺形等多種形狀。建築時間多在清代中期—,距今有200餘年,這些土樓已引起國內外專家的注目。

南靖的生土樓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以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經過反復揉搓、舂壓,再用“大牆板”夯築成厚度達1至2米的樓牆。在樓牆內再建木結構的房屋,樓頂覆蓋上火燒瓦。一座樓一般要花三五年才能完工,供二三十戶人家聚族而居。這種生土樓十分堅固,既可防風防潮,又可防震,還可防盜劫,冬暖夏涼,宜於居住。

南靖縣的圓土樓約有 300座,直徑多在39米至50米之間,占地在 1千平方米左右;一般為3至5層,高約13至20米,內有天井和各類生活設施,每層有30餘個房間,可住一至二百人。有的圓樓內部正中央還建有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圓樓,作為族人祭祀或舉行其他集體活動的場所。該縣保存最為完好的圓土樓是梅林鄉坎下村的懷遠樓,此樓建于清宣統元年(1929年),而最大的則是書洋鄉石橋村的順裕樓,該樓直徑74米,高 5層,每層有72個房間。

四角樓就是方樓,占地近一千平方米,樓牆和樓內佈局與圓形樓大同小異。土牆下厚上薄,底層厚達1米以上,而最上面一層厚度僅 0.8米左右。一般為3至5層,高約16米,層高3米左右;每層樓有30至50個房間和 1個門廳,各樓層在東西南北四面都設有樓梯。全縣約有方樓 500座,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築是梅林鄉璞山村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和貴樓。

交椅樓一般建在臨河陡峭坡地上。其前牆一整排都是稍低的 2層樓或 3層樓;左右兩邊的樓房略高一些,遠看像是交椅的扶手;後牆最高,就象交椅的靠背,樓亦以是得名。這種樓視野開闊,光線充足,空氣清新,別具一格。其中的代表性建築是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書洋鄉長源樓,該樓為 5層,有50個房間。

書洋鄉田螺坑山上還有 5座大土樓組成的土樓群。中央是方樓,圍繞四周的是 3座圓樓和 1座橢圓形土樓,造型奇特,似開放的梅花。

據考證,在這各種形狀土樓中,南靖縣是先有方樓,後有圓樓。在梅林、奎洋、船場、書洋一帶共有土樓408幢,其中方樓277幢,圓樓 128幢,有43%的方樓為18~19世紀所建;而95%的圓樓為20世紀所建,其中63幢圓樓是60年代後建的。從南靖姓氏的研究中發現,南靖縣多數閩南人是從東部縣份遷來的,閩南人的西遷帶去圓樓的形式,這是促進客家土樓由方樓轉變到圓樓的重要原因。而在南靖縣南坑鎮新羅村還發現一座微型生土樓,這作微型土生樓高 7米,直徑9米,樓牆厚1.1米,樓中庭院僅有28平方米。據有關專家、學者考證,這是目前我國最小的生土樓。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