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六輯‧地名與考古‧下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六輯‧地名與考古‧

二、地質考古

來自“水晶宮”的“東山人”

1987年春天,東山島發現了舊石器時代化石人類“東山人”,這一“東山人”有一個從陸居落海、長期保存在海底,、又經漁民打撈回陸的迂回曲折的經歷。究其原因,就在於當地有一古老習俗,即凡從海域作業打撈的骨頭(包括已成化石的),不論是人骨或獸骨,均攜回陸地“萬福宮”(當地一種收埋倉庫)妥為收藏或安放。於是,這位來自臺灣海峽“水晶宮”的福建遠古先民,便有幸重見天日、返回人間了。

東山的人類化石僅發現有一段肱骨。據鑒定,這段肱骨系右側肱骨體下端與肱骨髁相鄰的部位。化石呈淺灰色,殘留部分全長57.9毫米,在形態上與現代人的肱骨沒有什麼區別。若將它同地質年代屬更新世晚期的遼寧“建平人”作比較,即發現兩者在相應部位的尺寸很接近,只是前者肱骨體下部不如後者那樣扁平。這件標本的年代,應屬於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這一過渡時期,絕對年代在距今 1萬年左右。

“東山人”是福建境內首次發現的人類化石,把福建的人類歷史推前了大約3000年。同時,它證實臺灣海峽茫茫碧波下面橫亙著一條水深不足40米的“東山陸橋”,那是史前某些時期古人類往返閩台之間的交通要道。

 

舊石器時代的人頭雕像

1990年 3月,漳州北郊紅土臺地的甘棠東山發現了葉岩線刻人頭雕像,這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人頭雕像藝術品。

漳州北郊紅土臺地,又名“老紅砂”,是因其花崗岩類經長期風化淋濾作用,表層鐵質顯著富集,上部顏色呈磚紅色或棕紅色而得名。它是在亞熱帶濕熱環境下,經第四紀相當長期的劇烈風化而成的殘積類型。經科學探測,其地質年代屬上更新紀“龍海組”,距今約為 10~1.1萬年前。漳州的葉岩線刻頭雕,乃出自“龍海組”上層沖洪積、坡洪積的晚更新世地層中。這一層位,經省水文地質部門以碳14和孢粉測定,得出距今11422±179年和27842±639年等科學資料。儘管人頭雕像出土地點還未曾取樣測年,但整個臺地的地質資料可作為斷代的主要依據。由於周邊並無新石器時代以至商周時斯的文化遺存或其他墓葬,因此可以判定它的年代當不晚於距今 1萬年前。

同一地點還發現了人類脛骨化石,其石化程度已經很深了。我國著名體質人類學家張振標認為,其地質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末期”;董興仁也說:“其絕對年代距今 1萬年左右。”而同一地層出土的小石器,其地質年代經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教授判斷為:“距今1.3~0.9萬年的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見賈老《漳州史前文化》序)上述專家看法都很接近,且小石器上限年代已達距今 13000年,可證葉岩線刻頭像問世之早,說它是福建舊石器時代末期的藝術品,當言不為過吧。

漳州線刻人頭雕像,原料采自黑色葉岩,扁平,有人工打制的痕跡;上端有一橫刻槽,甚深,表示蓄發;兩眼:左三角形,右長條形,大體對稱;鼻部用“L”表示,嘴斜。標本長 3.4釐米,上端寬 1.6釐米,臉部寬 2.2釐米,底寬 1.9釐米。整個刻劃僅以線條表示,標誌著它是一種簡單、原始的藝術品。

 

福建舊石器時代的裝飾品

1990年 7月,漳州市北郊紅土臺地的小坑頭東山的晚更新地層中,出土了1件燧石製成的裝飾品。

這件穿孔燧石飾物,長16,寬19,中厚 8,邊厚 2毫米,重 2克,略呈橢圓形,系用小石核製成,人工修理痕跡非常清楚。破裂面上端還殘留著幾道放射線尚依稀可辨。最令人驚奇的是,飾物右上方並列有兩個小圓孔:右孔,在鑽進大約 2毫米的地方,似遇堅硬的燧石而無法繼續鑽進,只好作罷,留下小凹坑,鑽痕明顯。左孔,乃系從腹背兩面對鑽,外寬4、內寬2毫米,前孔長3、後孔長2毫米,鑿穿時稍有偏離,但大體仍成一直線。孔壁已被氧化膜所覆蓋,孔管中空,原來為何物已經難以遽斷,估計是燧石岩體裂縫中原有充填的泥砂雜質或其他膠結物,硬度低於燧石的7度,故能順利鑽通。否則,決無鑽穿的可能。

距今大約 4萬年前,晚期智人的腦量同現代人已無多大區別,智力有一定發育,學會浯言,並萌發初始的審美情趣。福建漳州發現的鑽孔燧石裝飾品,說明舊石器時代末期的福建先民也有了審美的藝術情趣。

漳州鑽孔燧石裝飾品以及其他藝術品的發現,不僅對研究我國以至泛太平洋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以深刻的文化意蘊和高超的雕刻技藝,最形象地說明古閩之“蠻”並不蠻,在人類進化的鏈條上,人種決無優劣與智愚之分,而恰恰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人間自有英傑在。

 

奇特的“三合一舊石器”

大幹世界,無奇不有。怪異造物,層出不窮。1990年 8月19日,漳州北郊紅土臺地小坑頭西山的晚更新世地層中,出土了一件奇特的舊石器,即兩片燧石小碎屑竟然粘附在一塊燧石石器上。經北京大學地學系王英華教授鑒定:這件漳州舊石器的原料為玉髓,呈暗灰色,有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整體似為矽化貝類化石,表面寄生有蟲管及微體化石,蟲管中空,管壁矽化微體化石結構清晰,保存完好。石器表面粘結有玉髓碎屑,尖棱狀,有敲擊製作面,與石器整體已縫合接觸,緊密膠結。膠結物為鈣質,並有鐵染,氧化層及膠結物的厚度約為0.1~0.3毫米。而石器表面有上寬下窄的放射紋溝,推測其成因有兩種可能:(1)如整體為貝類(矽化)化石,則紋溝應為殼飾;(2)亦有可能為碎屑在粘結前與石器主體有相對位移,並形成擦痕。總之,大小石器間已縫合嵌鑲接觸,表明埋藏時載荷較大,壓溶作用明顯。

從史前考古埋藏學的視角來觀察,這件漳州“三合一舊石器”原來是被原始人類遺棄在地表,後因地質營力作用而被第四紀晚期沉積物所掩埋。而且是同許多打制石器時剝離的小碎屑迭壓在一起,經過地下水中的碳酸鈣等膠結物的長期侵染充填,加上上部很厚很厚的紅黃色砂質土的高壓,力學強度隨著沉積物厚度的不斷增加而逐漸增高,所以方才有舊石器主體同兩片小碎屑重新緊密嵌鑲縫合的可能。

漳州紅土臺地的地質年代屬上更新紀“龍海組”,其下、中段洪坡積經地質科學研究所熱釋光測齡為距今40739±2935年;上層沖洪積、坡洪積地層,經碳14和孢粉測齡,也在距今2.78~1.6 萬年之間。漳州“三合一舊石器”並非采自地表,而是采自裸露在梯地後壁的大斷面,看來是位於文化遺物的原生層或稍被流水所移動,從其本身合三而一的整體特徵看來,其在很深地層下埋葬的時間已經很久很久,推測當在距今 2萬年以前,相當於寧夏水洞溝文化遺址的年代。

 

舊石器時代的閩台文化

舊石器時代,閩台同屬於歐亞大陸板塊的東緣,隨著大約10萬年一次的冰期、間冰期旋回,海進海退,兩地時合時分。在第四紀最後一次冰期;海平面比現在約低 150米,臺灣海峽作為“大陸架”,完全出露為陸,人獸通行無阻。臺灣在第四紀地層裏曾發現有許多哺乳動物化石,種類有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古鹿、野牛、劍齒象、野豬等。這些屬於更新世中晚期典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在福建的龍岩、永安、連城、清流、將樂等地都有發現。在臺灣和東山海域還同時發現我國南方罕見的古菱齒象化石。臺灣現有獸類64種,其中絕大多數為大陸所共有,甚至連島上的淡水魚也多數與大陸相同。說明臺灣的動物群是在第四紀的幾次冰期中從大陸遷入的。海峽兩岸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也自然是同步的。

閩台在舊石器考古學上雖然起步較晚,但成績喜人。迄今發現的化石人類有“左鎮人”、“東山人”、“清流人”與“漳州人”,其年代約在距今3~1萬年之間,說明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在這一地區活動頻仍。可是,福建舊石器文化至少已有距今 8萬年以上的悠久歷史,而閩台兩地卻找不到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猿人的蹤跡。究其原因,可能與閩台第四紀地層出露少,早期遺址湮沒在臺灣海峽,紅壤地帶酸性大,人類遺骸難保存以及田野調查不夠普及等有關。

目前,臺灣發現的先陶時期遺址有八仙洞、小馬洞穴、龍坑、鵝鑾鼻、網形、龍潭、左鎮等 8處,其中除了“長濱文化”中最古老的乾元洞有10余件石製品應是舊石器而外,其餘的年代大多集中在距今6000~5000年之間,談不上什麼舊石器文化。唯一可能的解釋是,他們是冰期居住在東海岸大陸架和台海谷地的遠古漁民孑遺,後因海水急遽上升而追遷於上述遺址。比較而言,福建舊石器文化資料卻豐富得多了,既有以華安北山邊文化為代表的大型砍器系統,又有以蓮花池山文化為代表的精製型小石器系統,器物數以千計,可謂異彩紛呈。

臺灣先陶文化似乎承襲了福建舊石器文化的一些文化要素,如同系礫石工業傳統,同為石片器系統,同屬漁撈兼狩獵生活方式的海邊文化。尤其是較細石料石器中的石片器、尖狀器、刀形器、刮削器等在器型上則更為接近。最大的不同是臺灣先陶文化中的石片上幾乎見不到第二步加工,可能因人口稀少,環境適宜,食物豐富,流動性不大,又缺乏優質石料,所以不必刻意追求精製。而漳州盛產燧石優質石料,先民的工藝技術就獲得驚人的發展,因而發明許多精製工具,毫不比西歐馬格德林文化的同類工具遜色。

 

閩台蛇岩畫探源

岩畫是人類記錄生存活動的無聲詩篇,又是提供遠古造型藝術的一種原始典型,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宗教活動的忠實紀錄。岩畫是憑著原始思維創作出的,因此圖像顯得怪誕離奇、樸野斑斕,但其造型卻具有人類童年的天真、認真、笨拙、誇張、簡練、變型等特點,表現出天風獵獵、海山滄滄般的精神氣度和創造偉力,體現著創造的永恆和永恆的創造。閩臺地區的蛇岩畫同樣如此。

華安縣馬坑鄉草仔山蛇形岩刻,以一條長140、最寬處9釐米的曲線代表母蛇,一條長35、頭部寬 7、身寬 2.5釐米的曲線代表幼蛇,以中間一個橢圓形代表蛇蛋,把藝術的抽象和具象巧妙完美地統一起來。新墟鄉蕉林蛇岩畫雖然由於年代久遠,圖像多數漫漶不清,但那些盤旋、遊動、交媾、糾結的陰刻蛇紋依然清晰可辨。詔安縣官陂鄉溪口蛇岩畫,則用幾條曲線代表母蛇,幾個深約 3釐米的小圓穴代表蛇蛋。臺灣萬山岩雕共有孤巴察峨、祖布裏裏、莎娜奇勒峨等 3處,其中孤巴察峨也有蛇紋岩刻。

蛇岩畫的來源,可追溯到閩台原始人對蛇的恐懼和困惑。原始人白天覓食于山林草澤之中,夜間穴居山洞或棲身樹上,蛇可以說是他們最危險的敵人。閩臺山深箐密,雜草叢生,幾乎人能去的地方都有蛇的蹤跡,只要毒蛇輕輕一咬,便會致人死命,具有一種神秘的力量。蛇字在古代寫作“它”,《說文解字》雲:“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就像我們今天見面問候“您好嗎”一樣,古人見面就問候“有蛇吧”?可見其懼蛇之甚。由恐懼而崇拜,而祭祀,而作為族徽、圖騰,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遠古時代,福建是長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匯點,原住民有古代南方百越人中的兩支:東(閩)越和南越。福建史前文化是東、南越文化並存、交融的產物,而臺灣文化是此一文化東渡海島的分支。分佈於臺灣西海岸的大坌坑文化是高山族的祖先文化,土著諸語族的共存和分化可追溯到西元2000年以前。大坌坑文化和金門富國墩文化有驚人的一致性,可能是同一文化或其兩個類型。儘管有人主張高山族的來源是多元的,但其主要來源於福建是無可置疑的。至於福建,到了秦漢時期才有中原人的移入,故其先秦文化確屬東、南越文化。《說文》雲:“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由此可見閩台蛇岩畫乃是他們的作品無疑。後來,閩女愛插“蛇簪”,疍民自認蛇為“始祖”,高山族以蛇為圖騰,則是古代崇蛇習俗的遺風,具有深刻、豐富的文化內涵。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