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八輯‧物產與風情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八輯‧物產與風情

一、鳳凰山下荔枝海

漳州近郊的九湖鎮,這裏的人自唐宋以來便以種植荔枝和龍眼等果樹為業。由於此間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加上黃土壤地表,最適宜於栽培荔枝。荔枝一般在 4月開花, 5月結果, 7月採摘。其時果壓枝頭,長林吐丹,“絳囊翠葉,鮮明蔽映,數裏之間,焜為星火”。九湖鎮有一株“蘭竹荔枝王”,樹齡已有 580餘年,樹冠覆蓋面積達 400平方米,正常年份產量達2600斤,足以見一斑了。

更奇者,九湖有座土阜,頂上巨石峰立,其形酷似一隻母雞在孵蛋,人們稱之為“雞母窠”山。如今母雞已經變成鳳凰了,因為山下已開發成“萬畝荔枝海”。30萬株荔枝, 100餘種品類,彙集成波瀾壯闊的綠色海洋。盛夏荔熟之時,若站在鳳凰山巔雞母石旁,縱覽這萬頃樹海,風起浪湧,綠濤翻滾,和風襲來,送過陣陣荔香,令人心曠神怡。

荔枝海以“烏葉”和“蘭竹”兩大品系為主。烏葉荔枝呈卵圓形,色深紅,外殼的龜裂片上的片峰較平。瓤肉瑩白如脂,味甘甜。蘭竹荔枝是心臟形,體較大,色淡紅帶黃綠,片峰較尖,其味甜中微酸,汁多爽口。新近還有一種“小蘭竹”,形似蘭竹而顆小無核,啖之如嚼肉丸,甘甜可口,芬香四溢。除此以外,九湖人還兼收並容江南四省的荔枝名種品系,如三月紅、桂花紅、大陳紫、宋家香、南海荔、妃子笑、綠荷包等百餘種,荔枝海皆包容之。

荔枝,顧名思義,即“離枝”,正如白居易說的:荔子果甫離枝頭“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所以,口嘗荔枝,最好在清晨,從樹枝上摘取帶露水的荔枝,啖之,自清香可口。更可徜徉在荔枝海中,品嘗不同品系的荔枝,體驗其獨特之芬芳,更是瀟灑如仙了。

因此,每年小暑時節,荔枝大熟之際,籍傳媒廣而告之,舉辦“荔海啖荔”的“開園”儀式,招徠海內外“東坡客”,自掏腰包,入園來享受啖荔之趣,品嘗盡諸品系荔枝之風味,成為本地獨特的旅遊景地。

 

二、古代荔枝的保鮮法

荔枝生南國,“南州六月荔枝丹”,荔枝是果品中的珍奇,可惜不耐久藏,難以保鮮,因此北方人難得見過或嘗過這種珍奇的水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當南賓郡守時,嘗過新鮮的荔枝,特“命工吏圖而書之”,寫下了《荔枝圖序》,“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雲”。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得罪權貴,被皇帝老兒貶到“天涯海角”,才有幸品嘗到這種佳果,他大快朵頤後吟詩道:“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只要有荔枝吃,他竟然樂不思歸了。

然而,風流天子唐玄宗為了寵妃楊玉環愛吃荔枝,不惜選用快馬日夜不停地從產地馳送長安。恐怕送到時也是“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歷代進貢荔枝給皇帝的,無非是紅鹽、白曬、蜜煎三種,即用鹽水浸漬的,曬成荔枝幹的,用蜜浸漬的,而無新鮮荔枝。《三山志》有記載:“大中祥符二年例歲貢荔枝幹 6萬顆,荔枝煎130 瓶、丁香荔枝煎30瓶。崇寧四年增130000顆,大觀元年又增3000顆,政和又增 10000顆,宣和于祥符例數外進 83400顆,七年減政和額的半數。崇寧四年又定例歲貢圓荔枝100000顆,大觀元年增 10000顆,宣和又增100600顆,七年減政和額的半數。上項貢例至南宋建炎三年才一概免掉。但在此之後只有二年又定例每年要貢生荔枝,一直到紹興二十四年才有詔停止。皇帝想吃荔枝,每年向民間勒索多少?種荔人簡直難以承受。

更有甚者。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大奸臣太師蔡京別出心裁,由他家鄉仙遊楓亭選小株結果的荔枝栽瓦甕中,以海船運出湄洲灣直抵汴京。皇帝老兒嘗到新鮮的荔枝,龍顏大喜,賦詩雲: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禦新栽荔子丹。

  玉液下凝仙掌露,絳苞初結水晶丸。

  酒醋國豔非朱粉,風泛天香轉蕙芝。

  何必紅塵飛一騎,芬芳數本座中看。

這位風流天子誇耀自己能夠“密移造化“,可以跟李師師座間共嘗新鮮荔枝,而嘲笑唐玄宗“一騎紅塵”博得妃子笑,實在是個笨辦法,其實蔡京的辦法,雖不會有“百馬死山谷”,“顛坑僕穀相枕藉”之慘,也是夠勞民傷財的了。

這種“每歲以小株結實者植盆中充貢”,是怎麼做的呢?據《稼門集》記載:“當雨水季節,遴選大株荔樹之正枝,用竹刀於分枝處微剔其皮,再用筍殼裹沃土包之,截大竹筒為週邊,日以甘泉灌溉,謂之“壓條”。等到十月小陽春,壓條托根已固,始鋸以植以地,謂之“分栽”。然後購樹植諸荔園中,剪老芽,剔繁枝,不半月複茁新枝,謂之“節宣”。小樹性畏高燥,複畏霜霰。雨少則沃以肥水,淩寒則覆以草棚,謂之“養性”。次年花時盡摘之,不使結實,就可以載舟北上了。於路上,還要換新桶,以細竹支架柔枝,編竹絲為網,防蝙蝠、鳥鵲啄食,謂之“護果”。為此貢荔“匪特色香味與土產無殊,且結實完好計可得五六百枚。”但是,果農費盡心機,勞民傷財無以復加了。

蔡京的辦法,後人自當效法,故從康熙至乾隆,年年得按例進獻北京數以百計的小株荔枝,每株結有二百多顆荔枝。龍顏自然大悅,賞賜給宮中後妃及朝中寵臣,皆大歡喜了。

民間也有保鮮的辦法,即當荔枝成熟時,摘下荔子,即鋸斷毛竹,棄上半截,剖開下半截竹筒,將荔子裝進竹節裏,再把半截竹筒用鐵絲紮緊,傷口敷以黃泥,不日癒合。荔子藏在竹節間,猶如置之於密封箱中,可以保鮮半年以上,俟冬日剖開竹筒,猶能啖食新鮮的荔子,這是皇帝宮妃所想像不到的。

 

三、漳州瓷器“東溪窯”之謎

曾經聞名於世界的“漳窯”,雖然已經停產幾百年了,但在歐洲專著的《中國瓷器》一書中,仍把“漳窯”列為世界名瓷之一。至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仍陳列著一種釉色米黃或白中泛黃,開細小冰裂紋的瓷器,品系標有“漳窯”二字,被列為中國十大名瓷之一,在歐美各國的博物館和收藏家處,也有漳窯珍品。

漳窯的特點,專家們認為是精緻、美觀、胎厚、質硬。特別是彩瓷,因用礦物顏料著色,可以永不褪色,且歷時愈久愈美觀。據行家傳說,漳窯歷數百年後,會自然發出一種寶光。

漳窯的建窯時間,大約於明代中葉,其產地最初認為就在原龍溪縣東鄉的東溪村(又名丹溪村)。據當地老人們傳說,他們的祖上在明朝就在這裏燒瓷,因而聚族而居,相傳至今。現在村中一些民戶中還有不少人收藏著這種瓷器,如“綠東溪石榴樽”、“東溪雙耳絡子樽”、“三角二耳東溪爐”等,皆視為無價之傳家寶。故“漳窯”即是“東溪窯”,但是在東溪村卻找不到生產米黃色帶冰裂紋瓷器的燒制遺址。

由於窯址的存疑,專家學者們踏遍漳州地區的山山水水,終於在華安縣高安鎮三洋村的下東溪,找到幾十條龍窯,漳窯遺址方初見端倪。原來古代龍溪縣地域廣闊,有兩個東溪較為著名,一為22都龍溪與長泰交界的郭坑東溪村,即東鄉的東溪村(又名丹溪村),居民以楊氏為主;一為25都內溪堡的東溪,前居民以蘇氏為主。兩地相距約有二日路程。而後龍溪縣的25都地盤於1928年劃出成立華安縣,以後繪製的龍溪縣地圖僅有22都地離心坑東溪一地。弄得後輩的專家學者撲朔迷離,難辨真偽。再加上華安的東溪,地處山深林密,群山綿延,交通閉塞,致使人們的足跡更難涉及,東溪窯的真正燒窯的遺址遂被湮沒至今了。

漳屬耆老均認為:東溪窯自明代建窯開始生產後,所燒之“漳窯”純屬古玩類的(即仿古的擺設),不生產日用品(盤、碗、碟、壺之類)。其品種有菩薩、香爐、擺器、花瓶等十餘種,有大小件之別,體式均是仿古的,色樣則有綠色、米色、白地三彩、純白、純紅、純黃等,其中以純白及三彩的為最佳珍品。

其實不然,民窯是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怎能不生產日常生活用品呢?現在從內溪堡的東溪村燒窯遺址所揀拾的殘片,以及在內溪一帶所發現的流散瓷品中,日常生活用品佔有相當大的分量。可見耆老所雲,是片面的。

在漳窯產品中,凡色的爐、瓶、盤三件瓷器(收藏家們皆以三件完備者,稱為一副)都帶有細小的片紋,和廣東潮州制出的細片白瓷器相似,但如果對細紋認真加以比較鑒別,不難看出,東溪窯的細紋是呈現出淺紅色的,而潮州瓷的細紋卻現出墨灰色來,兩者之間顯然大不相同。行家之言,道出東溪窯彌足珍貴之處了。

東溪窯當年在海內外久享盛譽,其產品在明、清兩代曾作為貢品進獻給朝廷,供諸大內御用及府樞用器,其餘的多運銷南洋諸島國,再由南洋各地運到歐美各國去,深受那裏的上層社會人士所歡迎。

那末,製作這種名瓷究竟是些什麼人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東溪窯”的燒制者就是原龍溪縣25都內溪保的蘇氏族人。從其族譜查證,這支蘇氏族人是從安溪戎蘆山遷移而來,而安溪的蘇氏祖上又是源于德化蘇坑。可想而知,德化本是著名瓷都,他們從祖上承傳精湛的制瓷工藝,加上東溪優等的土質,怎不能燒制出名瓷精品來呢?當時東溪窯在燒制流程中,各環節如制坯、施彩、敷釉、繪畫、選釉藥等,都有技術精良的工匠,因而保證產品飲譽海外,備受讚賞。現在從內溪保下東溪方圓 5萬平方公里以上的窯場,以及湮沒于荒草荊叢中的地基、砌體,以及遍地可俯拾的碎瓷片,殘件,足以想像出當年東溪窯鼎盛的狀況了。

明代至清初,月港的興起,成為我國東南沿海貿易集散的重要港口,下東溪的窯瓷可以從陸路運五裏許至歸德溪小瀑布處,裝上平底小船運出永豐溪到保林,進入九龍江的西溪,經福河抵月港。由水路運輸,瓷品安全,運價低廉,利潤豐厚,促進東溪窯的大量生產。

至於何時停產,又因何故,緣因複雜,眾說紛紜。有的說由於乾隆年間,朝廷為了擴大景德鎮官窯的生產,並提高品質,增加品種,而將東溪窯之類的私窯技術工匠,調用一空,從而造成東溪窯被迫停制歇業了。有的說由於清初嚴施海禁,月港衰敗,後又戰亂不斷,瓷品滯銷,蘇氏族人遷移,東溪窯終於停窯了。

而今東溪窯遺址已確認了,公路也開通了,便於對東溪窯之研究,是否能大膽設想,恢復東溪窯的生產,使之重放光華呢?

 

四、麗華齋八寶印泥

被譽為“金石增輝”的漳州八寶印泥,是中國的文房珍寶。在海內外金石書畫藝術家和各界名流方家的案頭上,漳州八寶印泥是習見珍品。在齊白石、徐悲鴻等藝術大師的遺作上,可聞到漳州八寶印泥的芳香。漳州八寶印泥廠裏掛著書有“漳州八寶印泥”的字匾,是出自著名書畫家劉海粟手筆。

漳州八寶印泥始創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相傳創始人魏長安本是藥材商,他用珍珠、瑪瑙、麝香、琥珀、珊瑚、猴棗、梅片、艾絨等八樣珍貴物品,調以蓖麻油、磦銀硃,研製了一種醫治刀傷、燙傷、瘋狗咬傷的藥品,稱它為“八寶藥膏”。由於成本高,售價昂貴,問津者寥寥。魏長安在賣藥制藥之餘,愛好書畫。有一次,他用“八寶藥膏”在畫作上蓋印,想不到顏色出奇的鮮豔,贈送畫友親朋,人人都覺不同凡響。魏長安繼續調製,將“八寶藥膏”轉產為“八寶印泥”,作為文房一寶供市,果然生意興隆,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紛紛解囊購買。

明代以前,書畫用印,一般用蜂蜜敷朱,清初雖有改進,仍易褪色,不耐久藏。八寶印泥問世,給美術界帶來福音。它的品質優良,在冰天雪地的北國不凝固,在暑氣灼人的南方不滲透。燥天不幹,雨天不黴,浸在水中一晝夜,取出使用依然如故。它的顏色鮮豔,芳香四溢,永不褪色,愈久愈紅。有人做過試驗,將蓋了印章的紙焚燒,炭化的紙上,印章的字跡仍清晰可見。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漳州府一位酷愛書畫藝術的官員,正式為魏長安開創的八寶印泥取牌號曰“麗華齋”。此後,麗華齋八寶印泥作為貢品送進宮廷使用。乾隆皇帝還將其頒賜近臣,八寶印泥聲譽從此大振。

八寶印泥作為國寶,先後於1910年參加南洋第一次勸業會,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物展覽會等多次國外展覽會,榮獲特別獎、優等獎、甲等獎。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用八寶印泥蓋章,大加讚賞,並題贈一幅“品重珍珠”墨寶。1935年,八寶印泥赴臺灣博覽會,獲得優獎金牌。八寶印泥在東南亞、日本等地備受歡迎,許多華僑題贈“國貨之光”、“金石增輝”、“馳譽神州”等獎狀、銀牌。抗戰期間,八寶印泥作為國家珍貴的禮品贈送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為紀念這個文房珍寶的創始人魏長安,人們將它稱為“魏麗華齋八寶印泥”。

譽滿中外的八寶印泥,品種分特級貢品、一級貢品、貢品、極品、珍品、上品六大類,用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鎮和福建“瓷器之鄉”德化生產的名瓷分裝,外配古色古香的樟木盒、宋錦盒、脫胎漆盒,典雅華貴。它不但是中外書畫家酷愛的珍品,也是尋常百姓喜愛的工藝品。每年都有大批國外貴賓、海外僑胞、臺灣和港澳同胞慕名前往“麗華齋”參觀訪問。聲譽赫赫的八寶印泥,成了漳州聯繫世界的友誼橋樑。

 

五、同善堂與烏雞白鳳丸

漳州有一老字型大小的藥局叫“同善堂”,開業于清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創業者是浙江省嘉義秀水人周廷揚,當時他作為幕僚隨官宦僑寓漳州。他不僅滿腹詩書,且精研岐黃刀圭之術,對於藥物性味和炮製方法尤為精道,公餘之暇,一些知交故家患病,請他診治,藥到病除,因而,享有盛名。

有一次,相國蔡新的母親患病,遍請城中名醫投藥,皆不見痊癒。後來,府尹舉薦周廷揚去診治,他認真審慎地診斷後,開了藥方,太夫人服後仍不見起色。周廷揚感到詫異,認為他確已對症下藥了,何以療效不大呢?最後,他檢驗藥渣,終於發現原來有些藥物未經炮製,只用生藥,藥性不到,自然難以奏效。按藥典規定,有些中藥材必需按照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製作,藉以消除或減低藥物中的毒性或使藥質清潔純淨,方能加強療效。於是,周廷揚就親自動手,依法炮製。患者一帖入口,痼疾便霍然而愈。蔡相國大喜,贈予重金,他辭謝不受。在交談中,知道他是飽學的儒醫,且精炮製之術,便勸勉他開設藥局,以濟世救人。

在蔡相國鼎力相助之下,同善堂藥局開業了,蔡相國特送一匾額,上書“心稽指化”四個大字,並附序曰:“廷揚周生,究岐黃術,知本末先後之序,方無殊色,而致效甚速,亦可為能見大意者也,因書以顏其堂。”

同善堂開業後,由於周廷揚認真督導夥計炮製各種藥材,做到“精心炮製,藥味齊全,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生意日見興隆。但是經營藥材,名目繁多,不易保管,一遇受潮、發黴、蟲蛀,都會影響藥物性能品質,特別是梅雨季節,蟲豸滋生叫人寢食不得安生。後來周廷揚想出個絕妙的對付辦法,飼養了一群白絨毛黑骨肉的雞雛,不餵食,讓它們到處啄食藥蟲,終於遏制了蟲患。

有一次,他研製一種婦科成藥,製成後有一股異香沁人心肺,病人服用後,療效顯著,立時被搶購一空。再次炮製,卻沒有異香了,功效也差了好多。他覺得奇怪,便到藥房,詢問磨粉的小童。幾經追問,小童才吐露真情:原來前次他一邊驅牛拉磨,一邊篩藥時,沒留神,一隻白絨雞在磨盤上啄食,被磨盤夾進磨了,等到發現時,白絨雞被磨得只剩下一雙雞爪了。他怕主人責怪,不敢對主人實說。周廷揚聽了哈哈大笑道:“好孩子,你給我的藥加一味鮮活的藥引,難怪藥性強,這貼藥就叫‘烏雞白鳳丸’吧。”

 

六、詔安“貓仔粥”

詔安正宗名點,應首推“貓仔粥”。

貓仔粥是客來現煮現吃的,特點是快速俐落,味鮮可口。當食客在桌邊坐定時,攤主連忙在小鍋裏放上清肉湯,再放進預先蒸熟的白米飯,配上魚片、肉片、肝臟、蝦仁、牡蠣、香菇絲等生料,煽起猛火,等清湯滾過,再調上胡椒粉、香菜、蒜油,不到五分鐘,就煮成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貓仔粥”。為什麼叫做“貓仔粥”呢?

據說清朝年間,詔安城內有戶官宦人家,祖母太夫人持家嚴謹,三對兒子、媳婦以及孫兒、孫女十幾口,都謹遵家教,不敢逾矩,儼然有世家風範。長孫成婚後,新媳婦過門三日即下廚房,親自動手料理全家膳食,自己卻只能在廚下吃家人用餐後的殘羹剩飯。

長孫不忍心長期讓愛妻受委曲,三餐盡吃那殘羹剩飯,於是想出一個妙計:他買了幾隻貓仔來飼養。每天飯後總藉口“貓仔粥”,到廚下用魚、蝦、肉等菜肴,快速地為新婚媳婦做好新鮮可口的飯食。

有一回,長孫剛把新鮮可口的稀飯做好,放在桌上,老太夫人就走進廚房檢查來了,一臉詫異地問孫子在廚房忙什麼。長孫機靈地回答道:“做貓仔粥,把剩飯剩菜摻在一起給貓吃。”因為家中確有養幾隻貓,老太夫人也就信以為真了。由於做“貓仔粥”要搶時間,用滾湯涮鮮料和飯,加上好配料,香甜適口,新媳婦喜歡吃,小夫妻情意更深,恩愛無比。

時間過得很快,三十年媳婦也熬成婆婆了。老人都謝世後,孫媳婦也當家做主,膝下兒孫成群了。當夫人做五十大壽時,做丈夫的問愛妻想吃什麼,她回想起當年情景,沉思良久才說:“很久都沒吃‘貓仔粥’了,還是‘貓仔粥’好吃。”做丈夫的歡天喜地說:“這容易,現在不用偷偷煮了,我就去廚下辦來。”“貓仔粥”中注滿了少年夫妻的情愛,自然鮮美可口,回味無窮。左右鄰居聽說“貓仔粥”好吃,都來打聽怎麼做法。就這樣“貓仔粥”傳出去了。

從此,閩南民間美食就傳下了這種用各種鮮料快速煮粥的“貓仔粥”。這種閩南老少都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正宗的做法應屬詔安。

 

七、小溪枕頭餅

平和小溪的枕頭餅因形似長枕得名。傳說明代嘉靖年間,小溪西城有位太常名叫李文察,告老還鄉了。一年夏天,夫人張氏得病,李文察焦急地請遍遠近名醫,皆不見好。萬般無奈時,只好張榜求醫。

榜文剛貼出去,就被一個衣裳襤褸、獨眼跛腳的游方和尚揭下了。和尚給夫人望病後,說:“尊夫人所患乃脾濕虛症,宜補氣健脾化濕,貧僧配製有參苓白術散金丹,請差人隨貧僧去銅鼓岩取藥。”藥取來後,李文察一看,盒內裝著八小條形似四方長枕的藥餅。和尚交代:日服兩條,早晚飯後服下,五日後再來看病。李夫人服下這藥後,果然病就好了八成。

第五日,和尚又來看病,他說,“夫人病體已有起色,還宜慢慢調養。”於是又開一帖“黃芪健中湯”,並交代說:“請將方中的黃芪、桂枝、白芍、炙甘、生薑、大棗搗碎研末,佐以飴糖做餡,再將茯苓研成粉做皮,加工製成四方長枕狀,溫火烤後即可服用。每日三條,飯後服。此藥甘溫香脆,補氣和中,定能治癒夫人之病。”李文察側耳傾聽,心悅誠服,和尚走後,他遵囑制好藥餅,給夫人繼續服用,不久夫人的病就完全好了。

和尚仙藥治病的故事傳遍了全城,又傳到了京城。嘉靖皇帝知道了,欽命西山李氏將枕頭餅作為貢品獻上。這下可急壞了李文察,因為枕頭餅是藥餅,並非茶點,皇上豈能亂嘗?他只好將藥餅改制成茶點,聘請溪口著名的制餅師傅,用香柑、芝麻、花生仁做餡,麵粉作皮,拌以豬油,精工製成枕頭餅,貢奉給皇帝品嘗,果然,此餅小巧精緻,香甜酥脆,佐茶絕妙。上至天子,下至王公大臣,嘗後莫不交口稱讚,小溪枕頭餅於是身價百倍了。

後來,西山李氏家道中落,他的後裔以出售枕頭餅作為謀生之道,從此此餅的制法便流入民間。

 

八、長泰明姜成貢品

傳說明朝正德年間,長泰戴時宗中進士後,在京都刑部、吏部做官。有一年母親要做90大壽,他還鄉省親。正德皇帝很是詫異,民間居然有這樣高夀遐齡的人,不知他們平日常吃些什麼食物,才會延年益壽。於是讓太監傳話說;“愛卿還裏省親時,請教老夫人平日飲食常吃何物,才能如此高齡,帶些來讓朕也嘗嘗。”

戴時宗的母親聽了只覺得好笑,道:“我們是清寒人家,哪能吃到參茸燕窩補養啊!不過是從小就吃咸薑配稀粥罷了。”戴時宗心頭一亮,有道理,咸薑不僅可以調味佐食,還可以入藥治病哩!他一查藥書,見上面寫道:生薑性微溫,味辛,既可發汗解毒祛風寒,又能溫胃和中,降逆止渴。他撕一片咸薑嘗嘗滋味,鹹篤篤,麻辣辣的,口感不大好,於是老夫人就叫媳婦將咸姜撈出,用淨水漂洗幾遍,去掉鹹辣苦澀之味,再用紅糖煮過曬乾,撒上一層糖粉,使之保持乾燥。家人品嘗後,覺得甜香可口,又不失薑性微辣,真是飲茶佐食的妙品。便把咸薑改名為“明薑”,裝在錦盒裏作為貢品上獻了。

戴時宗回京後,立即貢上明薑複旨,這時正德皇帝正偶感風寒,頭疼鼻寒,胸口鬱悶,小有咳嗽,胃口不佳。看見明薑,先拈一兩片嘗嘗,佐以香茗一杯,頓覺頭腦清醒,雙目明爽,鬱悶消失,鼻孔通暢,再也不咳嗽了,心中大悅,再吃了幾片,晚膳食欲大振,身體全然康復。遂將明薑分賜給內宮妃嬪,以及皇親寵臣們品嘗,人人也讚不絕口。於是朝廷就欽命戴時宗監製明薑,四時進貢給朝廷。長泰明姜也就成了當地的特產。

 

九、長泰名柚文旦

長泰名產柚子,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知縣張懋建纂修的《長泰縣誌》述:“柚,紅白二種,其最佳‘文旦’,出本縣,其色白,味清香,風韻耐人,惟溪東(今武安鎮)種者為上。”到近現代資料中,進一步對於柚子的種植、銷售、品種等作了更為全面的記述,如民國時期《福建民生地理志》載:“漳產大者名‘彭山’,小者名‘文旦’(相傳乃文姓小旦所種),在長泰縣溪之東,不過四、五十株,肉白,味甘爽,無渣滓”。又如《福建工商品展覽會特刊》記載:“文旦柚為柚之別種,古稱‘香欒’,本縣所產,品質最良,《辭源》有載可考。外觀與柚無少異,惟識者方能分別。瓤白,味甘,其甜美洵無倫比。但種植純藉土宜關係,產種僅溪東一帶適合,移植他處便不佳,故產量無多,外銷少,外縣人鮮知之者。”再如民國廿六年《長泰縣農業建設報告》中:“糖料作物及果品生產情形”條中則闡述:“長泰果品以柚子及龍眼出產為大宗,蘆柑、紅柑及桃次之。柚、柑多輸向南洋及京滬等地,柚及龍眼年輸出額約十五萬元”。以上種種載述,說明長泰溪東柚——文旦享譽已久,質殊味美,到民國中,已從“鮮為人知之”發展到暢銷海內外。然而,抗戰期間,日軍封鎖海口,柚子不能外銷,導致產銷脫節,一粒柚子僅值幾分錢,有的柚農把成船的柚子傾棄溪流,有的漚肥下田,柚子幾乎滅種。抗戰勝利後,柚子生產雖漸有恢復,但很緩慢,建國前全縣柚子種植面積僅一百餘畝,總產量才一千餘擔。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發展生產十分重視,柚子生產亦迅速獲得發展。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柚子生產重又出現發展的好勢頭。地處山區的阪裏鄉現已建立了柚子基地二百餘畝,最高年產達二百八十三擔。岩溪鎮果林場柚子產量較高,據1984年採摘九畝柚子統計,收穫鮮果二百七十七擔,平均畝產三十餘擔,但遠未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據溪東村老人回憶,負有名望的“溪東柚”,樹幹勁挺,病害少,品質優,產量高,樹齡約在三、四十年左右,成年樹一般每畝可產鮮果一萬二千餘粒。若以現價計,每畝柚子產值可收近萬元。實踐證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宜的長泰發展柚子是大有前途的。

 

十、漳州茶話兩則

王守仁品茗議縣

明朝正德年間,左僉都禦史王守仁(陽明先生)奉旨征剿閩粵邊境賊寇。大兵進駐南靖縣河頭大洋陂,流寇散入粵境。陽明先生擔心,官兵一退,流寇複至,河頭距縣城(今靖城鎮)二百多裏,鞭長莫及,想不出一個對付的良策來。一日,陽明先生忽然想起,此間有位鄉老,名叫曾敦立,年近六旬,甚是賢德,便夜訪曾家。寒喧之後,陽明先生以實情相告。曾鄉老笑而不答,斟了滿滿一杯茶,說:“寒夜客來茶當酒,這杯茶請禦史大人喝了。”陽明先生說:

“茶水滿杯,未便飲之。”曾鄉老再拿出一隻空杯,把一杯茶倒成兩個半杯。陽明先生是明代屈指可數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何等的聰明,一經曾鄉老指點,茅塞頓開。喝完茶後,陽明先生便告辭而去,回到營房,連夜寫了一篇給皇上的奏疏,建議把南靖縣一分為二,添設新縣。奏疏中說:

“乞添設縣治,以控制賊巢;建立學校,以移風易俗。”

陽明先生所奏,很快獲准。這個添設的新縣就是平和縣,縣治所設在河頭大洋陂。建縣後,河頭大洋陂改名九峰。鄉老曾敦立因倡議建縣、捐資築城種種義舉,深得府、縣嘉許,特為他建“百歲坊”於其故居。新編《平和縣誌》有傳。

黃道周峰茶潤筆

明朝天啟年間,九峰民眾為答謝王守仁建置平和縣之功,在東郊修一座堂宇甚壯的“王文成公祠”祀之。“文成”是王守仁逝世後,皇帝贈給他的尊號。祠堂落成之日,恰逢翰林院編修黃道周(石齋先生)來九峰講學。平和縣教諭藍光奎請石齋先生寫一篇碑記,以載盛事。石齋先生答應當夜完成。藍教諭知道先生是“茶仙”,就把他安置在文廟泮池旁邊一間清靜的住所,並派一名童子為他煎茶。是夜,月白風清,石齋先生臨窗憑幾,望天邊一彎涼月,聽窗邊幾處蟲聲,心曠神怡。他一手提筆,一手拿著茶杯,呷一口,寫下幾行字,所飲之茶,滋味醇厚,齒頰生香,令先生文思如泉湧,未到四更,洋洋數千言的《王文成祠碑記》便一揮而就了。次日。藍教諭來見石齋先生,看了文章,大喜過望,包了三百兩銀子的紅包,送給先生,做為潤筆。石齋先生說什麼也不肯收,問:“昨夜所飲何茶?”藍教諭回答說:“(九)峰茶。”石齋先生拱手道:“送我兩斤峰茶,做為潤筆之資,足矣!”

刻有石齋先生寫的那篇文章的石碑,現在還收藏在平和縣博物館內。

 

十一、平和第一泉——石晶水

客人到平和,問起名勝古跡,此間父老當會告以“一三平、二靈通、第三石晶宮”。三平寺和靈通岩名聞遐邇,雙雙列入《中國名勝詞典》,石晶宮也因擁有“平和第一泉”——石晶水而聞名於世。

“平和第一泉”典出清道光版《平和縣誌‧古跡志》。志載:“石陰水,又名石晶水,在大協嶺,水從石罅流出,六月如冰,和邑品泉,此為第一,謝德夫建亭其上,後圮,今建觀音廟,名石晶宮。”

石晶宮因石晶水而得名。這石晶宮,新編《平和縣誌‧文物名勝卷》也有記載,“石晶宮在霞寨鄉(現改鎮)黃莊至大協關的高山峽谷間,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宮長 7.3米,寬4.3 米,祀觀音菩薩,左右兩側各有護室。宮後有一泉水,稱‘石晶甘泉’,為大坪八景之一,古代聞名遐邇,過路行人都以一嘗甘泉為快。明崇禎九年(1630),漳州府通判平和縣令朱統鈨作七律詩《題石晶泉》為之讚頌。”

古人讚頌石晶泉的詩詞很多,名篇也不少。除朱統鈨的《題石晶泉》外,龍溪人陳正學的《石晶泉歌》也頗為人稱道。全詩如下:

  石晶之泉泉最清,寶珠嶺上擅奇名。

  涓涓石罅出如注,酌之不竭常盈盈。

  我聞荊山之人玉抵鵲,傍石居者挹泉而漱瀹。

  茅簷籬落握山阿,謖謖松濤吹大壑。

  山行驅車己過之,聞泉卻步立移時。

  窪僅容瓢澄可鑒,夏寒冬溫沁肝脾。

  解裝試出笈中茗,滌杯敲火石支鼎。

  行人笑我太好奇,惠泉中冷徒爾為。

  此時更不煩水遞,茶香隱隱為蘭蕙。

  胸中夙垢悉遣去,頓覺雲生欲軒翥。

石晶宮前有條石磴道,曲徑通幽,自古以來就是府城(漳州)通往舊縣城(九峰)的要道,過往士農工商絡繹不絕,加上此處有翠谷、青松、古寺、甘泉,景致極佳,自然成為平和一處名勝。五十年代初,修建牛(崎頭)柏(松關)線公路時,改了道,公路繞寺後而過,石晶宮漸漸被冷落起來。到了九十年代初,欣逢盛世,旅遊業興,霞寨民眾不甘於“平和第一泉”被埋沒,修通了到石晶泉的路,開闢了停車場,並在石晶泉邊建了一座茶館。此後,到石晶宮的遊客又越來越多。

 

十二、閩南龍藝

龍藝是閩南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流行於平和、南靖、龍海、雲霄、漳浦等縣。

龍藝由“龍頭”、“龍段”、“龍尾”部分組成。龍頭和龍尾的紮制、裝飾以及舞蹈動作略同于“龍舞”(俗稱“弄龍”),前面也有一位武士持彩珠戲龍作舞。龍段由數十塊“藝板”連接而成。每塊藝板稱“節”。每節長約三米,寬約零點三米,木制。每節藝板由兩位壯漢肩抬,稱“扛藝”。藝板上用竹、木、紙、絹等材料紮成樓、閣、舟、車模樣,並點綴花卉草蟲魚和彩燈。形式與內容,因時代而異。此項工藝稱“裝藝”。每塊藝板上站一位少女或少男,戲曲人物打扮,稱“藝旦”。各節藝板之間有木制旋紐連接,活動自如,蜿蜒成龍,可以在狹窄的村街上遊行。龍藝的節數不一,有二十四節、三十六節、四十八節多種。一九八六年中秋節,平和縣九峰鎮黃田村結紮一尾龍藝,長達七十二節,是閩南歷史上最長的一尾龍藝。龍藝出遊稱“迎藝”。

閩南始有龍藝,當不遲於明末清初。清康熙版《平和縣誌》卷十《風土志》有載,(民間結采架,選童男靚妝立架上,扮為故事,數人肩之以行,先詣縣庭,謂之呈春。)這“采架”,至少是龍藝的雛形了。解放前的龍藝活動,多由各村村民湊合,並推出一名會首籌辦。每戶或每二三戶負責結一節藝,富裕人家結二節、三節不等。“裝藝”的人不但要出錢,還要出人“扛藝”,並視扛藝為光彩事。

五十年代後,龍藝活動多由集體舉辦。藝棚的裝飾和藝旦的打扮趨於華麗。電力照明(日光燈、節日燈)的運用取代原始的火把、燈籠、瓦斯燈,且伴有廣播歌曲,場面更為壯觀。迎藝時,往往有一至數陣鑼鼓陣結伴。

 

十三、官陂彩樓

歷史悠久頗具民間傳統藝術特色的詔安縣“官陂彩樓”,早己聞名海內外。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它打扮得更加嬌豔,令四方遊客陶醉。

據傳,官陂高結彩樓始於康熙、乾隆年間,官陂張姓宗親為供奉先祖,祭祀神明“靖天大帝”(張飛長兄劉備)而舉行的慶典活動。經後人相傳,逐步形成以高結彩樓為獨特風格的民間傳統藝術節,節規為每12年一大彩,每 3年一小彩,延續至1946年,在海內外有較大的影響。今年12月 3日,為配合官陂烏石龍風景區落成正式向遊人開放的盛典活動,特舉辦“官陂鎮第二十屆民間傳統文化節”,進行高結彩樓、演戲、舞獅等文藝活動。

本屆藝術節搭就的彩樓,融民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於一體,設計考究,製作精緻,堂皇富麗,宏偉壯觀。彩樓高25米,底寬15米,底層深度10米,用 200多根木頭架成。彩樓為五層,由三部分組成:中心為“八角亭”,兩側為“東西閣”,經“過橋亭”連接而成。採用木、竹、紙、布等材料編紮成樓閣框架,層次分明,立體感強;並裝飾各種繪畫、剪紙、泥塑像和彩燈,雕樑畫棟,飛禽走獸,栩栩如生,金璧輝煌。 300多個泥塑像分別組成《封神榜》、《白蛇傳》、《薛丁山》、《孟麗君》、《八仙過海》、《三伯英台》等戲劇片斷造型,妙趣橫生,古色古香。萬盞彩燈構成“金龍騰飛”、“孔雀開屏”、“風火輪”、“旋轉球”……,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從遠處觀彩樓,猶如一堵高大的火牆,燦爛奪目,蔚為壯觀。據彩樓設計師——73歲的黃坤老師傅介紹說:“官陂彩樓”在過去的條件下,需要60多人連續工作半個月才能完工,耗資3600兩白銀,且每天還要給彩燈添油。而這次,採用電動彩燈和自動控制電器設備,安裝方便,除部分精細材料需提前準備外,架設裝飾,只由10個人,工作半個月即完工,耗資 4.7萬元。

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加上改革開放的良好環境和熱情好客的官陂人,使這次藝術節格外隆重熱烈,每天遊人數以萬計,香港、臺灣、泰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區和國家的臺胞、僑胞也紛紛組團前來觀光和進行民間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許多“三胞”和外商還就地進行了投資開工廠等洽談活動。

 

十四、漳州“圍爐”守歲

漳州除夕之夜有“圍爐”的習俗。全家大小團圓吃年夜飯時,必須用一個新的紅泥火爐,生著火炭,紅紅旺旺地放置於圓桌下,象徵家庭幸福興旺。開宴時,爐前還置一紅紙包,內包著銀元兩塊,寓意新年發財。

除夕宴席上的佳餚,數字要吉祥,一般是十二樣,而每道萊都要有好的涵義。如魚象徵生活富餘,雞寓意金銀相挨(諧音),鴨是金銀相疊(音塔),豬肝表示官運亨通,豆腐說會發家致富,韭菜是“韭菜春”,長久幸福。即使是最普通的新鮮菠菜、芥菜、或“厚皮菜”,也叫做“長年菜”,不許切斷,撕成一條條,燙熟了,囫圇吃,可長命百歲,也含有不忘本之意。還得有一盤蚶,只稍用開水燙一下,掰開半生熟地吃,蚶血越鮮紅味越美。蚶殼象徵金銀,食後應鄭重地放置於床下、門後,不得倒入垃圾堆,預兆明年發財,金銀滿屋。

除夕聚會,如有家人未歸,也得空一位留待。家主人舉筷每指點一盤菜,就念一句相應的吉祥話,全家人隨之品嘗。酒過三巡,即可隨便吃了。宴席結束,主婦要盛一碗米飯放在廳中或廚房,插上一朵紅紙花,俗稱“春飯”,閩南話“春”與“剩”諧音,寓意年年有餘。

團圓飯後,全家人圍坐一堂,品茗談天,歡聲笑語。大人們給小孩“過年錢”(紅包),祝他們健康成長,也給老父母“壓歲錢”,願他們健康長壽。漳州人認為大年夜越遲睡父母親越長壽,因此往往“守歲”至淩晨。子時一到,即放鞭炮,慶祝一歲更新,新春來臨。

漳州有一民諺說:“放炮彈燈猴,再壞也拾掃帚頭”。傳說是“燈猴”作祟要陸沉,所以人們除夕夜家家要燒掉舊燈猴,以免成精,還放鞭炮助陣,靜候掃帚精打勝仗,挽救大地。

 

十五、幕門頭相擲石頭

這是舊時漳州重陽節的一種習俗。

現在的馬肚底體育場,從前有座村莊,名叫“布政園”,因為更早是布政司衙門所在地。漳州舊時重陽節的習俗,除了登高、放風箏外,還要吃一些瓜果。如吃紅柿能補血;吃柚子、補頭,吃甘蔗補四肢骨節,吃芋頭蕃薯補筋路。何以見效呢?老人、小孩登高去後,青壯小夥子相約,都到附近護城河,分成兩隊,隔河,各撿石頭向對方擲去,因為相隔五十米之遙,即使被擊中了,也不過擦破頭皮,手腳皮破,流點血,不至鬧出人命來。

雙方各顯神通,擲得過癮,直到太陽落山,雙方興盡收兵,大家在河邊洗洗傷口和污穢,一身輕鬆,和睦歡笑地回家了。流血叫做“見紅”,是出運的好兆頭,這是一場鍛練身體的遊戲,並非尋仇毆鬥為目的。這一社的青壯年都很健壯尚武,“長毛反”時,太平軍侍王李世賢殘部竄入漳州,布政園青年奮起抵抗,保衛家園,最終因寡不敵眾,全社被毀滅掉,到解放初,這裏還住著幾戶人家。

 

十六、平和無孬跛

平和有句鄉諺,“平和無孬跛”,或“某某(鄉)無孬跛”,意即此間跛者身殘志堅,事業多有成就。這句鄉諺己流傳五百多年。明代正統,景泰年間,平和出了一個“跛腳進士”,事蹟感人,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殘疾人,奮發上進,或為能工巧匠,或為小巷名流,不讓于常人,於是,便有了這句諺語留傳。

跛腳進士姓張名寬,字弘周,號安節,琯溪遵疇寨(今小溪鎮新橋村)人,“少年刻苦讀書,以詩鳴于時,明正統九年(1444)中舉,景泰二年(1451)登進士,曆授雲南道監察禦史,巡按保定監察禦史,有政聲”(新編《平和縣誌‧人物卷》)。

相傳,張寬少時讀書,刻苦用功。一日,偕同學少年,暢遊大峰山。當張寬爬上天梯,來到靈通岩時,看見一股珠簾水從山頂上噴瀉而下,如線如珠,閃爍眼前,連口叫絕,想伸手接之,卻可望而不可得。此時,恰好有位和尚從靈通寺中走出來,見此少年仰望珠簾水,如醉如癡,便道:“此珠簾化雨,乃靈通十八景之一。珠簾之水為名山仙氣所化,若有福份伸手觸之,日後便會高中進士。”

合該張寬有事,聽和尚之言後,躍躍欲試,同伴勸之,不聽,乃把手慢慢往前伸,越伸越長,果然接到了珠簾水,忘乎所以之際,不慎由於身體傾斜過度,墜落崖下。不幸中之萬幸,張寬只跌斷一條腿,經醫治,成了一個“跛腳”。

張寬致殘後,心裏好不悲傷,但一想:身殘志不能殘,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用心人。於是,張寬刻苦攻讀,終於在景泰二年(1451)考中進士,應了靈通和尚之語。

相傳,在靈通岩讀過書,喝過珠簾水而中進士者,先後有七十二人之眾。

 

十七、“土鯋”與“人頭”

“土鯋好吃,人頭哪來那麼多?”這句漳州諺語,是說好東西來之不易,原料沒能有那麼多。其中卻包含一椿血淚斑斑的慘事。

據傳光緒年間,龍溪縣通往長泰縣的官道上,出了一件劫庫銀的大案。漳州府台聞訊大為震怒,嚴飭龍溪知縣限三日內破案。龍溪知縣立即派縣衙內皂、快、馬三班差役及營汛兵勇數百名,到出事地點國卿鄉進行清剿。

原來這庫銀正是被國卿大社某姓群雄所劫,而府衙內某師爺跟這姓家長卻有姻親關係,私下先與之通風報訊。某姓家長得知後,連夜通知全村人,明天搭棚演戲,家家敬神做,捕快來了不要慌張。

第二天,幾百名捕快汛兵闖進大社來,見市井安然,家家戶戶忙著敬神,個個神情坦然,似不曾發生過大事。皂、快、馬三班頭合計一番,斷定非大社人所為,轉了一圈,便出了社,闖到洪盤頂村去了。

洪盤頂人多以燒瓷為生,住在窯洞裏。他們人丁少,勢單力薄,膽小怕事。知道前晚強人在山后劫庫銀,今天官兵衙役來清查,他們唯恐惹是生非,天沒黑,就家家戶戶關門閉戶,躲在窯洞裏不敢出聲。當衙役兵勇們沖進這窮村僻壤時,登時覺得氣氛不正常。剛好村口一處破窯洞的窗戶推開,一個小孩朝外撒尿,一見來人就縮回去了,大喊,“來了,抓庫銀的!”衙役們沒聽清楚,還以為叫“大家快逃跑!”手起刀落,把這家一家三口全結果了。其他各戶想奪門逃出,也都被這夥兵勇衙役亂刀殺光。全村百十來口人,全被砍下頭顱要拿去報功。但把全村窯洞全掘翻個底,也找不到一錠庫銀來時,他們情知殺錯了,就悻悻地把百來顆人頭都扔到村口池塘裏,一溜煙地走了。這就叫做“敢死的拿去吃,驚死的抓去剖”,又成了另一條諺語了。

隔年,這口池塘裏繁殖了許多土鯋,又紅又肥,鮮嫩無比。鄰村的頑童抓到,拿到漳州市場上賣,人人搶購,說是國卿鄉的土最肥最可口。過了兩年,洪盤頂池塘裏捉的土不再是那麼紅,那麼肥,那麼可口的了。顧客們挑三揀四,七嫌八嫌,說土鯋又小又瘦不好吃了。黃莊的野孩子們聽了不服氣地反唇相譏說:“土鯋好吃,人頭殼哪來那麼多?”原來這種又紅又肥的土都是從人頭殼中倒出來的。這秘密一經公開,人們一見這種土 ,不禁毛骨悚然,膽顫心驚,一點胃口也沒有了。

 

十八、“芝鱉”的來由

漳州老人嫌少年人多嘴,常橫眼叱聲:“芝鱉,別講話!”此話出自何典呢?

傳說,從前芝山下有一隻大鱉,修行千年,吸日月精華,化成人形。他自以為多知,常愛問難讀書人,嘲笑別人食古不化是書癡,而沾沾自喜,自詡博學多知。

一天,它化作一個小孩,來到開元寺嬉耍,遇見一位青衣秀才,他就上前去問道:

“秀才,秀才,我問你,孔聖人畢生培養了多少個高徒?”這位秀才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然是七十二位賢人了。”這小孩眨眨眼睛做個鬼臉,又頑皮地歪著腦袋問:“你可知道,這七十二位賢人,有幾位娶妻成家了,有幾位尚未成家呢?”這秀才被難住了,搔搔腦袋回答不出。小孩高興地笑了說:“你空讀了四書五經,卻未領會其中深意。難道你忘了《論語》上說過‘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麼?冠者是指成年人,五六三十個;童子是未結婚的,六七四十二人,不正好是七十二個賢人嗎!”

這位秀才聽了又生氣又好笑,這種強辭奪理的胡攪蠻纏,強不知以為多知,似是而非地炫耀知識,准是芝山老鱉化身的,就毫不客氣地揮起手中摺扇,敲了這小孩一記腦殼,厲聲叱道:“芝鱉,住口,休得胡言亂語,調侃孔聖門徒!”原來這位秀才就是蔡新,未來的宰相。芝山老鱉腦殼被敲了一記,從此伸不出頸來,更不敢開口亂說了,久而久之就化成岩石。

從此,漳州老年人遇到年輕人亂插話,強不知以為知,便叱之為“芝鱉”。青年人學了,轉罵別人,則說成“芝鱉鱉。”

 

十九、“三日清、四日明”

清朝初年,漳州是反清複明勢力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自順治三年(1646)清兵進漳,到康熙十九年(1680)鄭經軍隊退出漳州,這期間,抗清鬥爭此起彼伏,異常激烈。漳屬各縣戰事頻仍,政權更替不斷,城頭變幻大王旗,忽而清,忽而明,平和鄉諺“三日清、四日明”即典出於此。

順治三年,清軍兵定平和,明朝最後一個知縣王開庵不知所之,清政府任命朱穆秀為第一任知縣,並任命地方團練曾慶為遊擊,駐守平和。次年,升曾慶為副總兵。

順治四年六月,曾慶叛,擁立明“永甯王”,平和縣城頭再次出現大明旗幟。十二月,清總督率兵入平和,殺曾慶及謀叛者13人,並“議欲盡剿和民”,後因“大風起自西北,飛沙走石”,才沒有執行,“和民得以不死”。

順治九年八月,鄭成功兵用漳州,派黃中權“分兵陷平和城”。九月,清將賴策“克復和城”,不久又敗走,為鄭軍所殺。十二月,清兵援軍大舉入閩,鄭成功“知力不支”,命撤兵而去。據舊志載,是年,清兵與鄭成功軍隊“更選爭和城,一日三變,邑內外虛無人焉”。

順治十一年,鄭成功部將“施中軍來踞平和”,未久,“遂將城拆平地,執邑宰呂調化去”。

康熙十三年二月,耿精忠反,漳屬各縣“望風降附”。平和知縣羅為宏為守備程士然拘禁,程與民眾巷戰,不敵敗走。清千總劉開運派兵駐守平和。四月,耿精忠派林閎到平和,知縣事。六月,清海澄公黃梧部將賴升進駐平和,林閎遁去。

康熙十四年,明嗣延平郡王鄭經部將何祐佔領平和,鄭經調林維榮知縣事,設立“毛丁法”,又行“丈量法”。

康熙十五年,清汀州守備領兵收復平和縣。

康熙十六年,鄭經遣何祐佔領南靖、小溪。

康熙十七年二月,鄭經部將洪雙嘴攻破平和縣,清將呂孝德帶兵追剿,兩軍大戰崎嶺埔,鄭軍敗,清兵追殺八十裏,遇到大霧,退回縣城。

康熙十九年,鄭經軍隊退回臺灣,漳屬各縣戰爭遂告結束。

從順治三年到康熙十九年,三十多年戰亂不斷,政權更迭,“三日清,四日明”,平和人民遭受到一場空前浩劫。從舊志所載“盡剿和民”、“出鄉劫掠”、“破縣屠城”、“焚燒房舍、俘掠子女”等片語隻字可以看出,動亂帶給老百姓的災難是多深重!

 

二十、東槐村民不過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閩南一帶農村風俗,過重陽節要做“糯米糍”拜祖宗,此外,還有登高和放風箏等活動。有趣的是,幾百年來,平和縣蘆溪東槐村民卻不過重陽節,成了此地獨特的風俗。

東槐村民不過重陽節,原來是紀念本村一位先哲——陳揚美。

陳揚美(1573~1641),字新治,乳名紹尹,平和縣蘆溪潭皮村(現名東槐)人。明萬曆三十九年壬子科舉人,初授江西武甯知縣,調任四川桐梓縣(今屬貴州)知縣,因“挫賊靖寇”有功,熹宗稱之“軍門才”,敕封文林郎,詔升大理寺副卿,後升為正卿,欽差北直隸,“散糧恤刑”,旋轉刑部郎中。

崇禎五年,陳揚美受排擠調任浙江溫州知府。在溫州任內,他體恤百姓疾苦,為民請命,赦餉銀13萬兩;百姓感其德,立生祠以祀。祠在溫州市郊狀元橋附近。

陳揚美一生最大的功績是在大理寺卿任內。時崇禎新政,魏忠賢閹党失勢,陳揚美受命執法嚴懲,為東林黨人拆獄平反,伸張正義,為民稱譽。此事可以從東閣大學士林的贈聯得到印證。聯曰:“拆獄本光明,鋤奸棄暴,刑部威名不朽;為官留潔白,蠲租免餉,溫州利澤無窮。”另有福建巡撫路振飛一聯:“特詔誅奸,一代勳勞藏政府;單旗挫賊,千秋義勇著軍門。”

崇禎十三年(1640)秋,陳揚美奉旨欽差大巡廣東,取便道回故里潭皮。鄉親們知道“紹尹公”要回鄉,全村男女老少數千人都擁到村口等候,從九月初八日一直等到初十日,才盼回欽差大駕,以至忘了初九日的重陽節。此後,為了紀念本村這位賢哲,村民們再也不過重陽節。這種獨特的風俗延續到今天。

陳揚美欽差廣東所奉聖旨嗣後存放在東槐村崇和寺中的聖旨亭,涼傘等儀仗物存放在東槐陳氏宗廟。這些文物,一直保留到“文化大革命”,才全部被毀。

 

二十一、九峰人娶親不過石牌樓

平和縣城九峰鎮東門外城隍廟口,有一座牌坊,名龍章褒寵坊,俗稱石牌樓。石牌樓高10米、寬 0.7米、為三層三間仿木建築,均為花崗岩構件,用材粗大,氣勢雄偉。石牌樓建于明隆慶元年(1567),系表紀南京兵馬司指揮曾璋之父曾宗齡、母張氏的功德牌坊。整座建築至今保存完好,1986年,平和縣人民政府批為縣級文物單位。

石牌樓為什麼要建在城隍廟口?九峰人娶親隊伍為什麼不從石牌樓下經過呢?說起來是有一番來頭的。

曾璋,字德尚,號石溪,九峰人。“十四歲補邑弟子員,進遊太學”,後從戎,屢次“平賊寇有功”,授南京兵馬司副指揮使之職,後升指揮使。史稱曾璋致仕後“飭家規,貧窮,修列祖瑩域,刻為善最樂以勤鄉人”。享年78歲。

曾璋幼時聰穎,在縣學讀書,學業很好。一日,同學遺失用筆,疑曾璋所偷,爭執未己,扯到城隍廟,請城隍爺神鑒。誰知曾璋連擲了個“受杯”,有口難辯,落個偷筆的罪名。小曾璋蒙冤之後,發下誓願:城隍爺冤枉好人,枉為神明,我曾璋日後出人頭地時,一定要出口氣。

後曾璋仕途順,官至五品,授職南京兵馬指揮使,一日,奏過皇上,衣錦還鄉,為表紀父母親功建,在家鄉建一牌坊。坊址就選在東門外城隍廟口,碑坊上刻有自己的官階。曾璋的用意是要讓城隍爺每次“出巡”時,都要從他腳下經過,以消夙怨。

據民間傳說,牌坊建後,城隍爺每次出巡,都不敢也不願從牌坊經過,惹不起,躲得起,繞道走就是了。因此,當地娶親的人也不走此道,直到今天,九峰人還有這個忌諱。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