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漳州掌故大全‧第九輯‧姓名及其他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漳州掌故大全‧第九輯‧姓名及其他

一、七痣祖承祧許氏宗

詔安縣二都許寮竹仔腳是許姓族人聚居的村落,據許寮村中保存的《高陽氏族譜》和《河南光州固始縣許氏族譜》記載:南詔許姓都是唐代開漳名將許天正的後裔。

許天正字允心,號雲峰,原籍河南汝南,祖許克華,於豫中起義軍反隋,後歸附唐王李世民,曾與玉鈐衛翊府中郎將、懷化將軍陳克耕並力攻克臨汾,因功授予京兆別駕,封為宣威將軍。許克華卒,其子許陶襲父職。唐高宗總章二年,嶺南行軍總管陳政奉詔入閩平叛,戊鎮原綏安縣地。許陶是陳政之副使,攜子許天正隨軍征討,不久戰歿。後許天正輔佐陳元光平定“綏安之亂”,置建了漳州,許天正為漳郡別駕,官至泉漳團練使兼翊府記室,卒後追贈殿前太尉,襲宣威將軍。他率部鎮守南詔,以故子孫中一支世居南詔,分衍許寮竹仔腳。

傳至宋末元初之際,有許夫人者,和陳吊眼(又叫陳大舉)聯兵舉事反元,率領漢佘聯軍十數萬,席捲閩南諸縣,震撼閩、粵、贛,聲勢浩大。終於攻陷了漳州,殺了招討傅全和萬戶府知事闞文興。以後元軍將領唆都,率大軍來討,許夫人、陳吊眼退守“佘峒”(佘族的聚落謂之“峒”)仍“聚眾十萬,連五十餘寨,扼險自固”,堅持抗元達七年之久。最後元軍以招撫為名,誘殺了陳吊眼,許夫人與其族人遭到血洗。(事見《漳州府志》、《詔安縣誌》)

戰後,有個廣東的文萬戶,經過屠殺場,只見遍地死屍,血流飄杵,慘不忍睹。忽聽有嚶嚶的哭泣聲,原來在屍身血泊中,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在哀哭。文萬戶動了惻隱之心,便把這劫後孑遺的赤子,抱回廣東去撫養,取名叫“耐京”,京與驚諧音。此子天資聰慧、讀書過目不忘;又生有異相,足掌上長有七粒痣,排列若星象。文萬戶夫婦愛如己出,長大成人後,又將女兒妻之,並告之他的身世。

耐京得知後,含悲忍慟,重返南詔,尋親訪故,但戰亂之後,世事滄桑,無從問起。有一日,他精疲力盡地枵腹在東溪洗臉洗腳,有一個老媽媽在他旁邊洗衣裳,偶爾瞥見這青年足掌有七粒痣,不由得驚呼一聲,連忙詢問耐京,姓甚,名甚,今年幾歲,何方人氏 ?耐京都答不詳細,只知道是文萬戶從戰場上揀回來的。老媽媽聽了,涕淚滂沱,直喚“小主人”,她說;“你姓許,是許夫人的後裔。當年我們去戰場上收殮遺體時,獨不見小主人,你足下有七痣,全家都珍愛你。真乃天保佑,小主人終於平安歸來了。”老媽媽歡天喜地地把耐京恭迎回家,告訴自己的丈夫,他們舊時都是許家的僕婦。當晚燈下,取出許家遺物,房屋田契以及一些珠寶手飾,交給耐京,請他攜眷同歸重振家業。因此,許耐京被尊為南詔許氏一世祖,而在祠堂祭祖時,必先拜祀文萬戶和阿公、阿嬤,世代不忘他們拯救耐京的大恩大德。

 

二、佘族藍姓種玉堂

漳浦縣赤嶺鄉,是藍姓聚居的少數民族鄉,並由此傳衍到湖西、馬坪等鄉的幾十個村社,裔孫瓜瓞綿延達一萬五千人;由漳浦傳出的藍氏子孫也不少,南靖、平和、華安、龍海、泉州等地的藍氏裔孫成千上萬;此外,傳衍到臺灣、香港、印尼、新加坡、泰國的也不下五萬多人,真乃枝繁葉茂、源遠流長了。

“種玉堂”祖祠址在赤嶺石椅社邊,初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祠宇二進,東西有二廊,前後二廳各有廂房,祠前有大石埕一方。堂號取自“藍田種玉”典故,語意雙關,即藍氏祖宗積德,鐘毓英才。此言不差,只稍抬頭觀看祖祠中高懸的匾額,就可知自清康熙、雍正、乾隆以來藍氏英才輩出,俊賢傑士昭史冊而光家乘者,代有其人。例如,康熙禦書“勇壯簡易”、“所向無前”匾額,是賜予拖腸血戰澎湖、以首功加左都督,累官至福建提督的藍理的;“平臺大將軍”匾是康熙賜予閩台水陸提督、為經略臺灣鞠躬盡瘁的藍廷珍的;“三贊大臣”匾,是雍正賜予孫繼祖志、督師征台,累擢江南提督,祖孫同諡“襄毅”的藍元枚的;“公正廉明”匾是雍正皇帝授予廣州府正堂、被譽為“籌台宗匠”和“經世良才”、以《鹿洲全集》傳世的藍鼎元的;“少宗伯”匾,是乾隆皇帝授予禮部侍郎藍應元的。其他彪炳于青史的業績不勝枚舉。

若論佘民的祖源,志書上皆說“佘民祖出於盤瓠之後,即瑤人也”,“瑤以盤、籃、雷為姓”,鐘姓則是其女婿。此說是屬帝嚳(即高辛帝)世系,為忠勇王和高辛氏三公主所生的子女盤、籃、雷、鐘四姓中藍光輝的後裔。其“籃”是竹字頭的,而非草字頭。

但種玉堂的《藍氏族譜》則遵循其族源屬炎帝世系之說。炎帝是上古薑姓部族的首領,為“三皇”之一的神農氏之子,“五帝”之一(一說炎帝即神農氏),原居姜水流域,後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建都于涿鹿。後來他政治不修,部族背叛,有熊氏部落首領軒轅起兵,戰敗炎帝於阪泉,稱為“黃帝”。炎帝遂臣服于黃帝,但仍有其領地,傳到第十世榆罔,賜給他兒子昌奇(即火旺公)一支部落進貢的繡藍,以之授姓,因此是草頭藍,封于河南汝南郡。傳至唐朝已108世,天授元年(690年)有藍明德被起用為揚州節度使,藍姓皆尊之為一世祖。傳至二十三世,為藍元晦,號廷瑞,從江西遷居前亭霞美,後再遷至海澄隆教。元晦生三子:長子藍慶福,分居萇豁(俗稱張坑,雅號長卿,即今赤嶺佘鄉),這就是“種玉堂”的開基始祖了。次子慶祿,仍居港尾隆教守祖塋;三子慶壽則從前亭霞美遷居廣東大埔的河廖(今稱湖寮),在那裏開基了。

 

三、潁川陳氏德星堂

漳州千年古刹南山寺大雄寶殿的右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德星堂”。

南山寺的肇基始祖是唐代的陳邕,當初他大興土木原本是建家宅;德星堂作為宅院建築的一部分,原是為祭祀祖宗而興建的祠堂。後來,陳邕改宅為寺,德星堂仍為其祭祖宗祠。

德星堂內奉祀的是潁川陳氏共同始祖上古聖君虞舜、東漢潁川郡侯陳實及其派下陳姓列祖列宗。陳邕是潁川陳氏始祖陳實的二十二代孫。“德星”二字,乃源于陳實的史跡。

陳實,東漢太丘長,德高望重,譽滿朝野。《漢書》記載:“實在鄉間,平心率物,鄉人有爭訟,輒求判正,曰:‘甘為刑罰所加,莫為陳公所短。’嘗有盜,伏梁上,實見之,呼其子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與性成,樑上君子是也。’盜投地伏罪。”典故“樑上君子”即出於此。陳實活到83歲,“卒時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共刻石立碑,諡為文范先生。”

相傳,陳實經常率子孫和號稱八龍的荀淑遊許昌西湖。太史聞之,奏稱“德星聚,五百里內有賢人”,遂在西湖敕建“德星亭”。陳實故後,許昌建“太丘祠”專祀。至南北朝陳宣帝太建元年( 569年),追封陳實“潁川侯”。今天海內外的潁川陳氏,萬流歸宗,都是陳實的子孫。陳邕官至太子太傅,被貶謫入閩,定居漳州後,特地在宅院內興建“穗星堂”,以示列祖列宗“德星聚奎”。可見陳實在當時影響之大。

陳邕的子孫,有許多人過臺灣,把這種崇祀祖宗,弘揚祖德的傳統又帶到臺灣。臺北市寧夏路有座名聞遐邇的陳氏大宗祠“德星堂”,便是奉祀潁川陳氏始祖陳實、“開漳聖王派”陳氏始祖陳元光、“太傅派”陳氏始祖陳邕以及臺灣北部各地陳姓開基先民的。

 

四、南靖的張簡姓

中國的姓氏中,有一個傳衍于南靖縣和臺灣島的特殊複姓——張簡。

張簡姓是福建“入贅”習俗的產物,源于南靖縣梅林鄉。在臺灣百大姓中排列第三十六位的簡姓,有人口17萬之眾,就是梅林張簡姓家族的後裔。

台中市“溯源堂”《張簡氏祖先略考》說:簡氏“九世祖德潤公,於大元至正元年遊至漳州府南靖縣永豐裏梅林村教授生徒……鄰社張窖義祖張進興公,媳婦劉氏入贅,乃籍張姓,生子八人。”南靖《長教簡氏族譜》記載:簡德潤號居敬,於元至正元年(1341年)遊學到梅林村,設書館教學。有一位風水先生到其書館投宿,受盛情款待。風水先生為報恩,指梅林村牛欄下厝背吉地一穴為“風水寶地”。簡德潤依言將其曾祖簡評士之骨骸移葬此地。鄰社長教富戶張進興,膝下一子,婚後死亡,遺下兒媳劉氏,孝行奉侍翁姑。進興欲招一子婿入贅,觀簡德潤學識淵博,乃—求成親,入籍張姓。婚後生三子,又娶盧氏,生五子。所傳八子,承張簡血脈,兼兩姓之宗,於是有了張簡姓。

對於張簡之得姓,梅林鄉還相傳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傳說,簡德潤是個文武雙全的少林拳師,以遊歷天下傳藝教書為業。元至正年間,他遊學到梅林村,設學堂教授生徒。鄰社長教張姓家族族長張進興,三個兒子婚後尚無嗣,不幸去世,留下三個守寡的年青媳婦。張進興視為親生兒女,不忍讓她們終身守寡。他看到簡德潤操行高潔,心生愛慕,便托人說媒,願將三個兒媳許配為妻。當時立下規約:三女共事一夫,不分妻妾長次,生兒育女姓簡姓張,不分嫡傳庶出。簡德潤就這樣在長教安家立業,傳衍下八個兒子。

這段張簡聯宗之誼,一直作為姓氏淵源寫進族譜,而且隨著子孫後裔遷移臺灣也傳到了臺灣。簡德潤的八個兒子,除長房無嗣失傳外,其餘房派都有眾多子孫入台。為紀念祖宗這段肇基歷史,臺灣嘉義、基隆等地,還成立了“張簡宗親會”。宗親會會堂內,掛“德潤南天”匾額。臺灣各地的張簡氏宗祠,如台中溯源堂、南投惠宗祠、草屯思孝堂、臺北追來堂等,都是祭祀簡德潤及其派下列祖列宗的。

 

五、清河張太尉堂

漳浦縣綏安鎮中營村,屹立著一座宏偉氣派的“清河張”祠堂——太尉堂。

太尉堂因奉祀開基祖“唐開漳太尉威武協應輔國上將軍”張伯紀而得名,被閩、粵、台“伯紀公”派下張氏裔孫共尊為總祖祠。

中營《張氏族譜》載:太尉堂裔孫“散處國內諸省,遠而僑居南洋各島,在在皆是,凡張氏追溯起始者,無不念及伯紀公也。”臺灣張朝玉於乾隆年間撰《張氏源流紀略》說:“漳之有張,自伯紀公諱虎始,公之先本河南祥府縣人,唐儀鳳間,隨陳元光經略全閩,封威武協應上將軍,鎮守漳州,因家于漳,張氏始發跡焉。”據《雲霄縣誌》載,漳州建郡後,張伯紀任漳浦縣令兼主州邑事,卒葬漳浦大路店龍包穴伏鼎金山,子孫五世俱襲職。迨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被追贈為唐開漳太尉威武協應輔國上將軍。

張伯紀出身行伍,其入漳開基地“中營”,以駐軍營地而命名。據說當年陳元光在漳浦共設三個兵營,稱“上營”、“中營”、“下營”。中營就是張伯紀統率軍隊的營地。中營《張氏族譜》載:“伯紀公諱虎,其兄龍公,兄弟俱指揮使之職……虎公在漳浦之南中營開基,有五子,生孫十六行。”

張氏子孫遍佈閩、粵、台和南洋各地,然而在中營村太尉堂祖地居住的張氏,目前只有張順水、張坤茂兄弟兩家。相傳,太尉堂竣工後,在擺放列祖列宗牌位的神龕後面,引來一群黃蜂,築起一個大蜂巢。成群的黃蜂采花釀蜜,飛進飛出,使得祠堂生機盎然,靈光寶氣。張氏族人認為這是吉兆,是祖宗顯靈,告誡孫子要象黃蜂那樣,飛出“巢穴”,創業興家。而不要固守眼前的一隅之地。於是,張氏子孫紛紛“出巢”,“飛”向閩南,“飛”向粵東.“飛”向臺灣,“飛”向南洋,傳衍下眾多後裔。

張順水、張坤茂兄弟家裏,珍藏著一個長方形木制蜂巢。據說,這個蜂巢在太尉堂已有好幾代,所收蜂蜜不計其數。在他們孩提時,祖父輩就鄭重其事地交給父輩,父輩又傳給他們。因此,至今不舍丟棄。他們在中營“守祖”,迎接了一批批“歸巢”祭祖的張氏宗親。

 

六、王遊聯親同宗祠

中國有句古話說“非其鬼而祀之,是為諂。”就是說,百家姓各建祠堂,祭祀其祖先,但是詔安縣秀篆鄉姓王的和姓遊的,卻共祀一座宗祠——龍潭家廟“盛衍堂”。這是為什麼?

原來,遠在明朝永樂年間,王、遊兩姓都是客家人來秀篆開基的。由於當時遊姓人丁較少,王姓肇基始祖王念八就將其子王先益,過繼給遊氏肇基始祖游念四之孫游信忠為嗣,後來王先益改姓游,子孫繁盛,這一脈後裔遂稱“王遊派”。他們分居于龍潭、溪唇、北坑、安美、拱涯洋一帶。傳到第五代(其“骨”是王姓第四代),游氏裔孫四個健兒,追隨抗倭名將俞大猷,加入剿倭隊伍,消滅倭寇,保衛家鄉,立下殊功。俞將軍褒獎他們,賜給匾額,親筆大書“四勇奇勳”四個大字。游氏族人就在龍潭建起祠堂,命名“盛衍堂”,將這匾額掛在祠堂中堂。

盛衍堂規模宏大,占地五畝多,三進大廳,依次遞高,兩旁護厝,排列有序,飛簷鴟吻,古樸典雅。祠堂前面有大埕,埕邊設門樓,門樓雕刻精美。“龍潭家廟”四個大字格外耀眼。進入家廟,大廳寬敞,屋宇相連,大小廳房72間, 8個天井,氣派恢弘。大廳上供奉王遊二姓列祖列宗。每逢盛大節日,家廟門前懸掛兩盞紅燈,燈籠上大書“王”、“遊”二字。

明末清初,秀篆遊姓很多人跟隨鄭成功部隊入台建基立業,分佈在臺北、宜蘭、桃園等地,人丁興旺。但是,秀篆的王氏,從王先益過繼給遊姓後,一直發展不順,人丁不旺。於是,在臺灣的遊氏第十三世裔孫游祖送,於清乾隆年間從臺灣返回秀篆龍潭,過繼給王姓為嗣,改姓王。後來由王祖送傳衍的一脈王姓,人丁興旺起來,也以龍潭家廟盛衍堂為宗祠。從此,王、遊兩姓不分彼此,同祀一座祖廟了。

王祖送當年從臺灣帶回的茶樹、柳樹和羅漢松,種植在龍潭家廟附近,二百多年來,王、遊子孫把這些樹當作祖宗產業,悉心保護。後來秀篆的王姓子孫也跟遊姓子孫過臺灣去發展,閩台兩地王遊兩姓子孫們交往中,血濃於水,愈加親密了。龍潭“盛衍堂”祖祠,每年元宵佳節都舉行燈會,王遊子孫家家戶戶都製作花燈送到祖祠展覽,閩台兩家親,一年一度大聚會,祖祠中許多碑記,銘刻下兩姓血脈親情,兩姓子孫珍惜保管,永存紀念。

 

七、塔下張氏德遠堂

南靖縣書洋鄉塔下村,這裏居住著客家張姓人。在村莊周圍,並無一塔半浮屠,何以名為“塔下”呢?張姓子孫們心知肚明,這是客家話“踏下”的諧音。何謂“踏下”?誰要“踏下一步”?“踏下一步”到哪里?且聽下文分解。

明宣德年間,有個青年姓張,名小一郎,攜妻華大娘,偕子光昭,遷住平和縣小溪村。古語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由於開門七件事:油鹽茶米醬醋柴,有一事不濟,小夫妻間難免不發生齟齬。有一天,華大娘忍無可忍,負氣攜子出走,獨自走到南靖馬頭背半山腰,搭草寮,開荒種地,自己當家作主。要道客家婦女個個是持家能手,家庭主要勞力,莊稼活難不倒這半邊天的。

有一天,有一位看風水的老先生,因為天黑了,不能下山,向草寮中的華大娘請求留宿一晚。華大娘盛情招待這風水先生,宰了家中唯一生蛋母雞給先生佐餐。晚上,將正屋讓給先生住,自己攜子睡柴房。感動了風水先生,次日臨行前,交代華大娘:“馬頭背,無發展,你要踏下一步,住到山下村裏去。那裏有塊風水寶地,尚未能人得去,你要去占為已有,日後必大發達。”

山下村莊本姓唐,華大娘偕子下山趕墟,日久認了一門乾親。原來那塊風水寶地是一戶老夫妻的,膝下無兒女,孤苦伶仃,晚境淒涼。華大娘認做義父母,搬來同住,操持家務,服侍老人,如同親生子女一般,安樂度過晚年。

華大娘得到風水寶地後,日子越過越興旺,便招丈夫回來同住。從此,唐姓子孫便不安寧了,不知怎的,紛紛自動遷出,這村就改名“塔下”(踏下一步),後來張姓子孫還分支到南歐、石橋、曲江去住了。

華大娘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這天從馬頭背“踏下”村莊來住的。七月半中元節,原是客家人的大節日。塔下張姓為了紀念華大娘遷居大吉,迄今保持提早一日過中元節。

後來在華大娘開基的風水寶地上,建成張氏大宗祠,堂號稱之為“德遠堂”。至今宗祠中還供奉著“宗師仙神祿位”,永遠紀念這位佚名的上杭縣地理先生。

注釋:德遠堂占地七畝,二進建築。大殿橫樑上,鐫刻宋代朱熹警世之言:“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堂前樹立著二十多根石旗杆,炫示了塔下張氏歷代科名及第、讀書出仕的榮耀。德遠堂張氏裔孫遍佈新加坡、泰國、日本、美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人口達五萬之眾,不少人是當地殷商富戶。而塔下祖地的張氏人口,不過一千餘人。

 

八、“死張活廖”天下奇

一個人出生以來就歸一個姓氏,除非過繼他姓才改姓氏,哪有活著姓廖,死後改姓張的?此等奇事就出在詔安官陂。

據官陂《張廖姓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官陂有一富戶,主人姓廖名化,又名廖三九郎,此人樂善好施,平易近人。他家財萬貫,遺憾的是:膝下僅有一女,名叫大娘,女兒聰明賢淑,品貌端莊,她知書識禮,孝敬父母,只是尚未婚配。廖化一心想為女兒物色一門親事,招個上門女婿。剛好,雲霄縣西林村張天正的第三個兒子張願仔,在官陂坪寨教私塾,就住在廖家。廖化見先生張願仔品學業端莊,一表人才,是理想的東床佳選,便招贅願仔為婿,婚後,廖化待他為親子,便把全部田園產業,都交由張願仔掌管,只要他分一個兒子繼承廖家香火。張願仔為人忠厚善良,勤勉樸實,為報答岳父知遇之恩,他秉公操持家務,不敢懈怠。

洪武八年,張願仔四十八歲時,喜得貴子,取名友來。此後他只生一子,既要繼廖,又要承張,很是為難。不久廖翁仙逝,張願仔亟盡孝道,象對待親生父母一樣。過後,廖族中有歹仔作奸犯科,株連族人。廖姓無人敢面官,張願仔挺身而出,以廖族身份到官府申辯。不料這場官司拖累多時,張願仔費盡心機,積勞成疾。結案後,張願仔身染重病,自知不久人世了。洪武二十四年,張願仔臨終前諄諄囑咐兒子友來說:“余感廖公之恩德,沒齒難忘。餘死後,爾當姓廖代父報恩。從今往後,子孫後代,生當姓廖,以光母族,死當姓張,以存本姓。生死不忘,張廖兩全。”張友來遵遺囑,遂改姓廖,立下誓言:凡我子孫,生則姓廖,死當姓張,若移居外地,姓廖姓張,或姓張廖,聽其自便。從此,中國百家姓中,又多出一個張廖複姓來了。

注釋:以張願仔和廖大娘為開姓始祖的張廖姓,目前已傳至二十五世,分佈於官陂的17個村落。為使後世子孫共知張廖姓木本水源,張廖族人取張姓郡望“清河”和廖姓郡望“武威”各一字,以“清武堂”為本家族標幟。

張廖姓傳到第六世時,有張廖道丈和張廖道行兩兄弟,在官陂溪口村建宗祠曰“上祀堂”。上祀堂分上下廳,兄弟分家時,兄得上廳,弟得下廳。據風水先生說,得下廳的要外出,方能興旺。所以張廖道行派下子孫,每一代除少數留下守祖外,其餘大多外遷,一部分移居臺灣,又有一些遷徙日本等地。

在臺灣的張廖子孫,主要分佈于雲林縣西螺鎮和二侖鄉、台中市西屯區、台中縣大雅鄉、臺北縣土城鄉、南投縣南投鎮等地,人口達十萬以上。臺灣各地的張廖姓宗祠,如雲林縣西螺鎮“張廖姓崇遠堂大宗祠”、二侖鄉“清武家廟垂裕堂”、台中市西屯區“張廖家廟承祐堂”等,多達30餘座。

 

九、古雷半島“東都客”

漳浦縣古雷半島,有個叫“東都客”的村落。村裏居住著三百余名林姓人家,附近村民稱之“東都客”。因此,“東都客”既是地名,也泛指人。

當年鄭成功收復了臺灣,驅逐了荷夷,就把臺灣改稱“東都”,做為”反清複明”的根據地。因此,“東都客”就是閩南人稱呼臺灣的歸客。那麼,“東都客”是怎麼來到古雷的呢?

相傳,清嘉慶初年,古雷半島有個叫林少傑的青年,父母雙亡,家貧如洗,決心渡海到“東都”去闖生活,他的親密夥伴林阿成傾其所有相助。幾經輾轉,林少傑落腳雞籠(今基隆),發奮農耕,又兼經商,有了積蓄,蓋了房屋,娶當地姑娘吳氏惠娘為妻。婚後,夫妻和睦,悉心經營,收入頗豐。夫婦倆生育了六子二女,長大後繼承父業,經營有方,家業日大。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林少傑已是當地有名的耆宿,人稱“林員外”。他年老思鄉,對兒女說:“為父從古雷來此成家立業,這裏是你們的出生之地,但我們的根在大陸。為父老了想葉落歸根,回鄉拜祖。”妻兒一致贊同。於是,林少傑帶著妻子和兒子天祈、德性回到古雷。

林少傑離鄉時孓然一身,空無分文,歸來時妻兒相伴,腰纏萬貫,可謂衣錦榮歸,光宗耀祖了。鄉親們出於敬重,把他們尊稱為“東都客”(閩南習俗中,到南洋謀生者稱“過番”,從南洋等國家回鄉省親者,尊稱“番客”。“東都客”與“番客”,顯然有內外之別)。林少傑本是個故土觀念很強的人,為使海峽兩岸後裔子孫世代聯親,他征得其子天祈、德性同意,將他們留在古雷定居繁衍。兄弟倆各娶妻生子,傳衍下長房孫林光明、次房孫林長生,其所傳子孫都被尊稱“東都客”。久之,他們的居住地也就約定俗成,稱為“東都客”了。

林少傑回鄉祭祖時,建了四座宅院。每座宅院都精雕青石門框、窗櫺、屏風,並配製若干青石桌椅、青石眠床。一座送給當年傾囊相助的阿成哥安家,兩個兒子各分一座,另一座作為臺灣的裔孫們回祖家祭祖探親時住宿之用。如今,四座宅院有兩座完整地保存下來。青石桌椅、眠床作為祖傳家寶珍藏著。林少傑晚年病故於臺灣,其妻吳惠娘曾多次回古雷探視兒孫,終老于古雷,墓葬古雷周厝墩,墓地至今保護完好。林氏裔孫尊稱吳惠娘為“東都客”祖媽。

 

十、埔坪林過臺灣三代公卿

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居民林姓,據縣誌載,其先祖於元至元年間(1335~1340)由漳浦縣深土路下遷至此地。幾百年來,子孫繁衍,阜富民豐,因稱“埔坪林”。清乾隆十九年(1754),埔坪村培遠堂派下裔孫林石過臺灣,居彰化,乾隆二十七年(1762)遷阿罩霧莊(今台中霧峰),創業有方,子孫繁衍旺盛,成為此間望族之一。特別是後世出了“三代公卿”,聲名遠播海峽兩岸。因此,在平和祖籍,便有“埔坪林過臺灣發跡三代公卿”的美談。

所謂“三代公卿”即林文察、林朝棟、林祖密祖孫三人,他們在近代閩台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林文察,字密卿,少年時代便頗具傳奇色彩。其父定邦被“不逞之徒”林和尚殺害,“文察年十九,聞耗,大哭……指天發誓曰:‘不報仇,非人也。’旦暮跡和尚,猝出之,力禽至父墳,刻心以祭曰:‘仇報矣,吾不累家人。’赴縣自白”(《臺灣通史》)卷三十二‧列傳五)。咸豐四年(1854),林文察出獄投軍,因軍功累遷參軍、副將、總兵,同治二年(1863)署福建陸路提督,逝世後贈太子少保銜。

林朝棟(1850~1904)字蔭堂,“幼年讀兵法,及韜鈐行陣諸事”(《臺灣通史》卷七‧人物志),以父(文察)蔭襲騎都尉,擢臺灣省撫墾局局長,因抗擊侵台日軍、開拓臺灣有功,欽加二品頂戴,賜黃馬褂,統領全台營務。妻楊水萍,也“因率六千鄉丁助夫擊破入侵大屯山的敵軍,封一品夫人”(新編《平和縣誌》‧人物傳)。

林祖密(1878~1925)字季商,童年隨父朝棟于軍旅。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林朝棟林祖密父子“憤而舉家內遷”。

林祖密是個實業家。他先後在閩南創辦南靖墾牧公司、郭坑後港林場、漳平梅花坑煤礦、華豐疏河公司,疏浚九龍江北溪河道,鋪設程溪至漳州輕便鐵路。

林祖密又是個革命家。1915年,他參加孫中山組織的中華革命黨,次年,收編閩南靖國、護法兩派隊伍,並捐數十萬銀元為軍餉,建立一支革命軍,參加討袁護法戰爭。1918年,林祖密被孫中山委任為陸軍閩南軍司令。鑒於當時閩南軍界缺乏軍事骨幹,他在漳州創辦“隨營學校”(軍校),創辦時間比黃埔軍校還早 5年。1919年,林祖密任粵軍第二預備隊司令,後任汕頭警備司令。1921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軍。1922年,被福建省省長林森委為省水利局長,後因軍閥孫傳芳入而去職。1925年 8月,被北洋軍閥李厚基的部下殺害于店仔圩,時年僅48歲。(另有一說見本書第三輯最後一文。)

林氏三代公卿,發跡後仍不忘鄉親,心系桑梓,多有貢獻。埔坪村林氏宗祠內現保存一方“田產碑記”,所載“林朝棟出資購公田為林氏家族祭祀之用”盛舉,就是一例。

 

十一、謝安與羅寨庵

羅寨庵,又名崇福堂,在舊縣城九峰鎮復興村。據新編《平和縣誌》載,“初建於元,明洪武、清康熙、嘉慶朝重修。堂為二進磚木結構,座北朝南,面積 750平方米”,“是閩南地區元末明初寺廟保存較好的一座。”

清道光版《平和縣誌》也有羅寨庵的記載,“羅寨庵,在東門外,離城七裏,祀謝王”,並說邑人“至今祀王者,不敢薦雞。”

謝王是誰?邑人祭祀時又為何不敢薦雞呢?

原來,謝王就是東晉名相謝安。謝安(西元320~385年),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品性高潔,到40歲才出來做官,孝武帝時位至宰相。太元八年(西元 383年),前秦苻堅率“戎卒六十余萬,騎二十七萬”進攻東晉,江東大震。此時,謝安正好主持朝中軍國大事,即派弟謝石、侄謝玄領兵八萬抗敵。秦晉兩軍夾淝水而陣。苻堅揚言,秦兵勢眾,“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可以一口氣吞下東晉。誰知一戰,秦兵即潰,敗退八公山,聞風聲鶴唳,皆以為追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淝水之戰。傳說前方捷報傳到之時,謝安正好與客人下棋。他臉不改色,只輕輕說了一句,“孩子們打了勝仗了。”等下完棋,客人走後,謝安這才手舞足蹈起來,連木屐也歪倒了。可見,他的內心是十分激動的,只是在客人面前,強作鎮靜而已。太元十年,謝安病逝。

謝安死後,不論他的子孫,還是老百姓,祭祀時都不敢“薦雞”。這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是民間傳說,“或謂王誤吞雞骨而死”(道光版《平和縣誌》),也就是說,謝安是讓雞骨頭噎死的,所以祭祀時就不好意思薦雞了。

另一種說法典出《晉史》,據載,太元九年,謝安病重。他的子侄“請禱”,要為他延年益壽。謝安說“無益”,並說了一件往事:早年,桓溫執掌朝中大權時,謝安有些俱怕他,一晚,夢見兩人在野外散步,桓溫把自己的車讓給謝安坐,走了十二步,遇上一隻白雞擋道,車就停下來了。後來,謝安恰好代桓溫做了十二年宰相。謝安又說明年歲在乙酉(雞年),“吾其不起乎!”此是天意,不必禱天了。果然,第二年謝安就病死了。此後,他的子孫就不敢以雞祭拜了。

《晉史》所載,可能是文人墨客的杜撰,宿命論味道很濃,現在恐怕沒有幾個人談論它;倒是民間傳說——謝王讓雞骨頭噎死,饒有興味,也合情理,因此便一代一代留傳下來。

 

十二、侯山二李

侯山,即今平和縣小溪鎮西山村,縣第一中學所在地。明、清兩朝,這個千把人口的村莊書風相襲,人才薈萃,居然出了“九舉(人)七進士七十二生員(秀才)”。不過,這些在封建社會當官為吏的,早被人們所遺忘,只有兩個在文學藝術方面有所造詣的人值得一提。

李文察,字廷謨,號樓雲,是明朝一位元頗負盛名的音樂理論家。可惜,連《四庫全書》的編輯也不知道他是何方人氏。《四庫全書‧總目》載,“文察裏貫未詳,明嘉靖官遼州同知進此書(指樂書十九卷)於朝,詔受太常寺典簿”。還是《福建藝文志》翔實,記有“李氏樂書十九卷”事,作“平和李文察撰”。所謂樂書十九卷,現在能夠知道的有《典樂要論》三卷、《樂記補說》二卷、《律呂新書補注》一卷、《皇明青宮樂調(附圖)》三卷。李文察還是一個樂器製作家,他的從孫李光熙在《樓雲公家傳》說,公“手制樂器,八音互用,葉於神明,皆人間所未經見”。可惜,這“葉於神明”的樂器,現已失傳。

明末清初之際,侯山出了一個田園詩人,叫李贊元。贊元字匡侯、號樓雲,崇禎年間當過河北道參議之類小官。明亡仕清,也曾在河北“措置軍務”。但他“為人敦厚無時宦氣,其仕也以潔清自矢,於熱宦中急流勇退”。晚年,他僑寓金陵(今南京),築小小園於清涼山旁,一直活到90多歲。

李贊元為人處世,頗近陶淵明。

“生平好客,喜與有道之士相結交”,一也;“客至必劇飲縱談,商定詩文娓娓不倦”,二也;“一日無客或客至不設杯酒,則忽忽不樂”,三也(見熊賜履《李素園先生傳》)。李贊元詩作頗豐,暮年猶著述不綴。所著有《出門吟》、《遁園草》、《悔齋集》、《怡老篇》、《又新集》、《集外錄》、《記年譜》數十卷,惜多散佚。今省圖書館僅藏《怡老篇》一集。

 

十三、元末福建農民起義首領李志甫

元朝末年,民族壓迫、階級壓迫日益深重,廣大農民掙扎在死亡線上,反元情緒十分高漲,起義鬥爭風起去湧,此起彼伏。發生於至元三年(西元1337年)的李志甫起義。歷時 三年,震動四省,影響頗為深遠,為史學界所重視,一些大型辭書,如《辭海》、《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中國歷代名人辭典》都予以記載。

李志甫(?~1340年)又名李勝,“元末福建農民起義首領”(《辭海》),漳州路南勝縣(縣治在今平和縣南勝鎮)人。據《漳州府志》所載,“佘寇李勝作亂”,很有可能,李志甫是佘族人。又據新編《平和縣誌》,李志甫出生地在阪仔仁山埔尾村,是個困苦的農民家庭。

至元三年六月,李志甫率領農民在南勝九牙山武裝起義,很快佔領南勝縣衙。從史料上看,李志甫起義隊伍聲勢頗為浩大,不但殺出南勝縣,還直搗漳州,轉戰龍溪。漳州“守將搠思監與戰失利”,龍溪守將“蕭景茂與兄集鄉丁抗之,據觀音山橋險”,亦敗,“景茂被執”(《元史》列傳八十一),後起義軍攻破漳州城,“殺長史晏只哥、同知鄭晟、府制喜春令”(《漳州府志》)。

這一戰,元統治者大為震驚,急調“江浙行省章別不花,總浙、閩、江西、廣東軍討之”(《元史》本紀三十九)。面對強敵,起義軍同心協力奮起反擊,打了許多回合勝仗。為挽回敗局,別不花起用熟悉當地情況的陳君用(陳亦南勝縣人),組織地方武裝夾擊起義軍。經過長期鬥爭,起義軍傷亡慘重,給養困難,不得不採取化整為零的策略。至元六年春,李志甫集合黃二使等少數骨幹,據守高坑霄嶺烏泥洞(在今國強鄉)。此處山高嶺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元軍難於得逞。陳君用見強攻不下,“率從子進卿等”幾十個敢死隊,從小路包抄,奇襲烏泥洞。起義軍猝不及防,大敗。李志甫被陳君用射中左臂,砍刀落地,遂為元軍所殺。黃二使亦被擒。起義軍余部由鄭子箕率領,轉戰龍岩,為縣尉黃佐才所捕,持續 三年的反元起義就這樣被鎮壓,而告失敗。

李元甫農民起義,歷時 三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大大動搖了元政權的統治地位,連元朝最高統治者也承認,起義軍“既害於八閩,又毒流於四省”(《授陳君用陳進卿方吉慶張伯玉張伯璋等敕命》)。起義軍攻下南勝縣衙後,南勝縣治所被迫遷至“琯山之陽”(今小溪鎮舊縣村)。至元十六年(1356),縣城又北徙“雙溪口”(今南靖縣靖城),並更縣名南靖。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