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陳元光籍貫——光州、固始、浮光山考

作者:許竟成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陳元光籍貫——光州、固始、浮光山考

“開漳聖王”陳元光事蹟《唐書》失載,世為遺憾。於今一千三百多年,對於這位開發閩南有卓越貢獻的傑出人物,仍有值得研究的重要意義。陳元光成為中原文化至閩南的傳播者,這與其世家籍貫有著密切的關係。《光州志》、《漳州府志》和《潁川陳氏族譜》皆載:開漳聖王陳元光籍貫為光州固始,並具體涉及到浮光山。光州、固始及浮光山,史書與地方誌上均有記載,其歷史沿革、地望記載頗詳。現就與陳元光世家、身事有關之處,摘取於此,並加考訂,以證實陳元光籍貫。

 

一、光州

光州,也名弋陽郡,地在豫南。州名緣由,清順治《光州志》載:“浮光山,一名浮弋,即弋陽山也,州名弋陽郡本此”。又雲:“濮公煉丹,光浮於天,州邑因以此名”。清乾隆《光州志》說因“光國故”,也說因有“浮光山”,山在光山縣東南,郡又名浮光。

唐代光州地域,於春秋初期有弦(今光山)、黃(今潢川境)、潘(今固始)、蔣(一說今固始縣蔣集鎮古蔣鄉;一說今淮濱縣期思鄉)等國,春秋中期皆滅于楚。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分別屬汝南、江夏二郡。三國,置弋陽郡、汝陰郡,分別屬之。晉屬弋陽、汝陽二郡。梁,置光州。隋,置弋陽郡。《太平環宇記》引《輿地志》:“梁末於光城置光州”。《隋書‧地理志》于弋陽郡下注:“梁末於光城置光州”。《隋書‧地理志》于弋陽郡下注:“梁置光州”。《舊唐書‧地理志》:“隋弋陽郡,唐武德三年改為光州,天寶元年複改光州為弋陽,乾元元年後,郡又複為光州”。又雲:“領縣五,曰定城、光山、仙居、固始、殷城”。《新唐書‧地理志》:“光州弋陽郡上,本治光山,太極元年徙治定城”。領縣與《舊唐書》同。由此可知,光州原治光城,太極元年( 712年)徙治定城(今潢川)。陳元光于總章年間入閩時,光州治所還在光城。

乾隆《光州志‧忠義列傳‧陳元光》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於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此載符合《唐書‧地理志》。陳元光,初唐弋陽人,弋陽(郡)即光州。只是僅從州志角度記載而已,只記到州郡,而未具體到縣。

 

二、固始

固始,地在光州東部,南擁大別山,北有淮河水。於春秋初期,為蓼(今縣城東北部)、蔣、黃、潘(今固始縣城)等國地。春秋中期,諸國滅于楚,建期思縣,今固始城及四周為期思縣的潘鄉,又名寢丘邑。《史記‧正義》說潘鄉是孫叔敖的“桑梓湯沐之鄉”。孫叔敖為楚令尹之前,在期思縣境因地制宜起築水利灌區。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以淮水與潁川郡地鄰,距潁川古陳國(今淮陽縣)四百多華里。西漢,高帝置寢縣。東漢建武二年(西元26),光武帝改寢縣名為固始,封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其意明嘉靖《固始縣誌》釋為:“帝與通首事,欲其堅固初始歟!”三國,屬魏豫州汝陰郡。晉,初循魏制,後南北爭戰頻繁,歸屬多變。劉宋,屬豫州新蔡郡。南齊,屬新蔡郡。梁,固始改稱蓼縣,屬光州。陳,屬邊城郡。《隋書‧地理志》期思下注:“陳置邊城郡”。固始下注:“梁曰蓼縣”,後齊複名。隋,屬弋陽郡。唐,屬光州(弋陽郡)。期思併入固始(面積大於今2196平方公里)。1952年,期思析出,置於淮濱縣。

《潁川陳氏開漳族譜載》:陳元光“光州固始人”,與史書“地理志”縣屬州轄所載符合。自春秋洎唐代,固始由孫叔敖起築的古灌區,經過一千多年的耕耘,農業發展,已是山青水秀的漁米之鄉了。並且南部與東部山巒疊嶂,又有諸水流其境,而具有形勝。

清順治《光州志‧形勝》載:固始“阻鐵林之案,引曲河之流,控扼荊楚,襟帶長淮,土地寬廣,峰巒峭拔”。此“形勝”說明了固始四方:東有鐵林山,西有曲河流,南有大別山,北有淮河水。宋《方輿勝覽‧光州》于鐵林山下注“在固始,可以把守”;但沒有說明在固始的方位,而《光州志‧形勝》則說明了“鐵林山”的方位,即在固始東鄉。此山屬安陽山一支。《一統志》載安陽山:“各取安豐、陽泉縣之一字”。漢至魏晉,安豐在山南,陽泉在山北。固始民俗稱之為東大山,系大別山一支脈。有些山支含有鐵質,呈深褐色。《漳州歷代名人傳略‧陳政》注:“政父陳犢,字克耕,號介翁。佐唐高祖平天下,封中郎將。諡忠節,賜葬光州鐵甕峰,贈懷化大將軍”。“光州鐵甕峰”與“光州鐵林山”一致。陳政父陳犢即賜葬在固始鐵林山之鐵甕峰下。今固始東大山西北麓有陳氏祖塋地,名曰“七星拱月”。傳說因墳地山崖有七峰,而取此名。

 

三、浮光山

地有同名,水有同名,山也有同名。據清順治、乾隆〈光州志所載,可知光州境浮光山有三:一在息縣城南,一在光山縣東南,一在固始。

息縣浮光山,在城南淮河南崖。《水經注》:“淮水又東經浮光山北,亦曰扶山,即弋山也。山踞息縣南五裏”。東西走向,長 2公里,南北寬 2公里,主峰海拔149.03米。順治十七年《光州志‧山川》載:“浮光山,一名浮弋,即弋陽山也。州名弋陽本此。濮公煉丹,光浮於天,州邑因以此名”。乾隆《光州志》對此有批駁,說息縣浮光山,又名弋山,不是光州得名的緣由。順治《光州志》言:“浮光山即弋陽山”不確,弋陽,今潢川,在息縣弋山之南,為地名,不是山名。順治《光州志》言:“州邑因以此名”,有訛誤。息縣,魏屬豫州汝南郡,郡治“新息”。晉及南北朝因循。北周大象元年( 579年),改為息州。隋初因之。大業初廢息州,新息、褒信二縣屬汝南郡。唐武德四年( 621年),複置息州,領新息、淮川、長陵三縣。貞觀元年( 627年),廢州,以新息縣隸屬蔡州汝南郡。從以上所述息縣建置沿革可見,唐以前息縣不隸屬光州;而光州于梁時即置。由此可見光州之名不是因息縣浮光山而名。

光州浮光山,在城東南。乾隆《光州志‧總序》綜述歷代州志編修情況說:“國朝順治十七年,州牧莊泰宏聘州人孟俊修之,康熙三十一年州牧繆發又聘州人龔質生修之。然其中舛訛之處,實不可悉數。即如郡之以光名也,以黃帝之子分封光國故。厥後又易為浮光者,從唐以前嘗寄治於光城,城東南有浮光山。日既夕,光浮於山椒。故又名郡為浮光。而舊志則謂濮公煉丹於弋山,其光上浮於天,遂名是。豈非裏人無稽之談歟?”由此可知光州得名的原因,及光城(今光山)東南有浮光山。光山,唐以前為州治所在,地在大別山北麓,縣南叢山起伏。

固始浮光山,在縣城東50華里,乾隆《光州志‧忠義列傳‧陳元光》載:“漢建武間,有祖名孟連者為固始侯,死,葬於浮光山之麓,子孫因而留家焉”。子孫因祖葬於浮光山之麓,而家於固始,可知陳孟連所葬之浮光山是固始浮光山。

不僅如此,還有陳元光《龍湖集‧故國山川寫景》一詩證實。詩詠:“浮光昂嶽望,固始秀民鄉”。陳元光五世祖霸漢公為陳朝高帝霸先之族兄,他那“姻連半帝王”的顯貴世家就在固始浮光山下。這裏“浮光”不是光州代稱,而冠以“昂嶽”,指的則是浮光山,是他經常思念的故土,是“固始秀民鄉”的浮光山。陳孟連“葬於浮光山之麓”,不會是光城浮光山,東漢未置光州。陳元光思念的浮光山,不會是息縣的浮光山,隋唐光州弋陽郡不領息縣,息縣自為州治。

固始浮光山即是安陽山的主峰,固始民俗稱大山老頂,又叫浮光頂,在“陳元光世家”傳說中叫元光頂。安陽山南北走向,長40多華里,主峰海拔 419.4米,常有浮雲繚繞,飄光逸霞,可為“雨信”。明嘉靖《固始縣誌》將此景列為縣境八景之一,名為“大山雨信”。固始《曾氏宗譜》、《丁氏宗譜》譜序對浮光山均有所記載。《曾氏宗譜‧老譜序》為宋嘉佑五年(1061)撰,序雲:“築浮弋(光)山房,讀禮之日,檢修譜牒”。《丁氏宗譜‧族譜序》為清嘉慶八年(1803)撰,序雲:“丁氏世居豫之東南,風土清佳。白鹿之涯,田可以耕,浮弋(光)之野,澤可以漁”。丁氏世居固始“東鄉蓮花湖”(今固始沙河鄉蓮花村)。今天,安陽山下的平原,仍然是固始漁業的主要產區。安陽山峰頂諸多,主要有老頂、二頂、三頂、甲山等。一山多名,也正因於此。

安陽山的主要山頂及其山腰有八大寺:老頂有古頂寺,書稱安陽寺,俗名大山奶奶廟;二頂有長岡寺;三頂有黑角寺;老頂南坡有普救寺(關於朱元璋的傳說:南廟生,北廟長,普救寺裏當和尚。即此。);西北坡有白角寺,又叫白龍寺,有白龍池;老頂北坡有鴻門寺;東山今屬安徽霍邱縣,有金華寺、銀華寺。一個安陽山有這麼多的寺廟,也可見其古代的繁華。

老頂面積20畝許,大山奶奶廟房屋九十九間半,另半間址築台,以便“神靈天地往來升落”。該廟供奉全神,主祀陳元光祖母魏氏。每年十月十五至二十日廟會。廟會期間,陳州人也來敬香。抬著香亭、香案,舉著旗鑼傘叉,細吹細打,於十五日前趕到。陳州人稱大山奶奶管叫姑娘,帶來錦衣、繡鞋,為其“洗澡更衣”。大山奶奶神像有木胎、石胎兩種,木胎可抬出福市(縣陳淋鄉富金山頂廟、張廣鄉北廟、城北關奶奶廟,也供奉大山奶奶魏氏)。

與陳元光籍貫有關的浮光山,在其山下,有陳將軍祠。面南,距山腳 3公里。1987年,固始縣人民政府、陳集鄉人民政府投資修葺一新。占地面積 800平方米,有房26間,分正堂、廂房、前房。正堂上方依舊書額“威震閩粵,塵淨東南”。祠前一彎池水,名曰“月牙塘”,現存水面10餘畝。月牙塘東南數百米遠處是陳氏“七星拱月”祖塋地。現在都成了開漳後裔訪祖尋根的勝跡。

作者為固始縣地方史志研究室幹部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