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閩粵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作者:陳學文  來源:雲宵宣傳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閩粵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簡述陳元光戍閩開漳業績

據諸多閩粵史料顯示:直到唐朝初年,在閩粵贛交匯的廣大地區,東接島嶼,西接虔撫(今江西贛州一帶),南逾惠潮,北連泉建,方數千里,山險水惡,地荒民貧,荊莽阻道,蛇豕出沒。人們生存環境惡劣,“幾疑非人所居”。生產力極端低下,“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火田之余”,尚處於蠻荒落後狀態。當地少數民族“所事者蒐狩為生,所習者橫暴為尚”,時常聚眾“嘯亂”,撓亂治安,對抗官府,造成社會動盪不寧,人心惶惶不安。朝廷鞭長莫及,生靈時遭塗炭。

唐總章二年( 669)、咸亨元年( 670),光州固始陳集人陳政(功拜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歸德將軍)及其母魏敬、子元光等先後兩次奉詔率軍南下,平撫嘯亂,創建漳州,開發閩粵,由此開創了閩粵贛結合部方數千里的歷史新紀元——偃武修文,社會穩定,民族和睦,人心歸順;農耕文明取代了刀耕火種,工商貿易接近中原水準;重教興學,書聲琅琅;移風易俗,改造社會,風氣一新。經濟社會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成為物阜民康之鄉,文明禮儀之邦,“烽火無驚,號稱樂土”。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歷史奇跡!而創造這一奇跡的是陳政、陳元光家族及其所率戍閩開漳部眾和當地的各民族優秀分子及廣大人民群眾。勿庸置疑,作為傑出代表的“開漳聖王”陳元光是創造這一奇跡的第一功勳,是他在閩粵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前無古人的里程碑。

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河南光州固始人。生於顯慶二年( 657)二月十六日。祖父陳犢,字克耕,為唐開國元勳。祖母魏敬(隋中書令魏潛之女,唐相魏征堂妹),字玉玨,唐開國元勳夫人。父陳政,字一民,號素軒,以功累升為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歸德將軍。母司空氏,字意兒。

陳元光將軍文武全才。自幼聰穎好學,並喜騎射,十三歲領鄉薦第一。

總章二年( 669),閩粵泉、潮二州間“蠻獠嘯亂”,社會動盪,“生民苦之”,並且危及地方政權。高宗以陳政“剛果有為”而詔其統嶺南行軍總管事,率府兵3600名、將校 123員,前往七閩百粵之界綏安縣地靖亂安邊。因將士不服水土,加之寡不敵眾,交戰失利,退守九龍山(今華安縣境九龍山),奏請增兵。朝廷命陳政兄陳敏、陳敷領兵增援。咸亨元年( 670),敏、敷兄弟二人奉母魏敬帶領固始籍58姓軍校赴閩參戰,軍至浙閩交界的須江縣(今浙江江山縣)地,陳敏、陳敷不幸病逝于征途(葬於漢興,今福建浦城)。其母魏氏足智多謀,遂代子率軍,繼續南下。兩師會合後,採取教化、瓦解、“圍剿元惡”的戰略方針,打通前進道路,進屯開宅于雲霄火田。

期間,十三歲的陳元光隨軍遠征,開始了少年戎馬生涯。

陳政不負朝廷厚望,披荊斬棘,不畏艱辛,“靖寇患於炎荒,奠皇恩於絕域。”鎮守閩粵之吭,澤被泉潮之野。歷時9年,積勞成疾,於儀鳳二年( 677)病故於軍中。

陳元光時年21歲,奉詔襲左郎將之職。是年,諸蠻攻陷潮陽,元光率輕騎馳援,俘獲萬計,嶺表悉平。永淳二年( 683)進階元光為正議大夫、嶺南行軍總管。

垂拱二年( 686),陳元光奏請在泉、潮間建州設縣,以鞏固東南邊陲,實現長治久安(唐時所指“泉、潮間”,今福州到潮汕之間包括漳、泉、廈、莆、仙等廣大地區)。陳元光在《請建州縣表》中寫道:“茲鎮地極七閩,境連百粵”,“流移本出於二州,窮凶極暴”,“元惡既誅,餘凶複起”,“撫綏未易,子育誠難。竊惟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揆茲陋俗,良由職方久廢,學校不興。所事者蒐狩為生,所習者暴橫為尚。誅之則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屢徙。倘欲生全,幾致刑措。其本則在創州縣,其要則在興庠序,蓋倫理謹則風氣日爾漸孚,治理彰則民心自知感激。”奏章闡述了泉、潮間廣闊地域的重要區位,分析了“蠻獠嘯亂”的產生根源,提出了德治、法治並重的治本之策和安民興邊措施。上合朝廷之願,下合黎元之心。地官侍郎狄仁傑奏曰:“閩南遐方僻壤,萬一遣官不諳民俗,士民反受其害。元光父子久鎮彼中,蠻畏民懷,莫如令其兼秩州事”。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剌史,建立漳州,並新設漳浦、懷恩兩縣。

開漳業績:為開發建設漳州地區,陳元光嘔心瀝血,出生入死,貢獻出畢生精力。他“恪守詔條”,“持清淨以臨民,重修前志;守無私以奉國,再礪於衷。”(《漳州府志‧謝准請表》)縱觀他實施的戍閩治漳方略和社會實踐,有兩大突出之點:一是時時處處以開拓者、建設者、和平與安寧的保衛者、中原文明的傳播者自勉自處,從不以征服者治人施政。始終堅持德政安民,教化為先,愛民恤民,以人為本。他認為:“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因此,身體力行《唐律》提出的“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的儒家原則和《唐禮》傳承的孔子“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政教思想。持之不渝地用德禮教化民心,以轉變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質,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對於嘯亂流寇,實行懷柔政策,孤立、懲處首惡,教化團結多數,招撫為主,威德並重。對於歸順者,劃區安置,引導其自我管理,稱“唐化裏”,又稱“九龍裏”。為改善由於道路險阻,散處於西北山洞佘民的生存環境,派人“開山取道,剪除荊棘,漸成村落,拓地千里”,並“遣土人誘而化之”。為改善民族關係,緩和民族矛盾,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並積極主張和鼓勵部下與山越人等少數民族和親通婚,山越人由此逐漸漢化,社會日趨安寧。

二是注重用中原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風俗上改造這一蠻荒落後地區。具體表現在:(1)政治上,廉政奉國,開科選士,任用賢能,廣開才路,因而軍政崗位人才濟濟。(2)經濟上,一是勸農務本,鼓勵耕織,興修水利,改善農耕。比如在漳江上游修建軍陂(即水壩)和水渠,使荒原旱野有了灌溉之利。二是扶持工商,發展工貿。三是寓兵于農,積極屯田。四是大力推行均田制,招徠流亡,建宅墾荒,開村落,拓山林。將六朝以來古綏安、蘭水一帶的荒地、無主地,按各家丁口分到戶耕種。民戶自墾的土地,八成為口分田,二成為永業田。均田制的推行,對閩、粵、贛的貧苦戶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負耒耜者皆望安仁而來”。五是輕徭薄賦,善政養民,對於歸附的山越“流移”,實行“不役不稅”,扶持生產。五是廣泛推廣應用中原農業生產技術,仿製農具,改造耕作。由於多措並施,發展經濟,使該地區社會經濟實現了歷史性的進步,跨越性的發展。平原地區推廣了雙季稻,荔枝、香蕉等經濟作物廣為種植。近海民戶則曬鹽、造船,內地居民則制陶、制茶,手工業漸成規模。商業中心蓬勃興起,商品集散地星羅棋佈,農產品、畜產品、手工業品等貨物齊全,市場活躍。(3)在文教上,辦庠序,興書院,施教化,移風俗,以此作為救時之務,安邊之策,興邦之舉。州署(今雲霄西林村)設有專管教育的行政機構,松州書院和各地書院相繼創立,興辦社學、義學蔚成風尚,使漳州大地實現了“民風移醜陋,土俗轉溫醇”的巨大變革。陳元光之子陳珦,于武后萬歲通天元年( 696年,即漳州創建10周年之際)舉明經及第,得授翰林承旨直學士之職,成為閩中科舉登第第一人,也是當時閩中文化教育水準及其成果的一個顯著標誌。(4)在軍事上,實行府兵制,規定一定年齡的男子服兵役,參加軍訓。並於轄區置堡36處,作為軍事綏靖和教化之所;四境設立“行台”,布崗巡邏,以保安寧。

上述措施的實施,使泉、潮間這一刀耕火耨、生產力低下,時有“蠻獠”作亂、流寇出沒的“蛇豕之區”,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漳州府志‧陳元光宦績》有如是記述:“由是北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贛,東接諸島嶼,方數千里,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丁儒也曾賦詩以詠,象“花卉三冬綠,嘉禾兩度新;俚歌聲靡曼,秫酒味溫醇”等。

睿宗景雲二年( 711),粵東流寇死灰復燃,突起于潮,於十一月五日潛襲嶽山,妄圖捲土重來。陳元光親陣討伐,不幸以身殉職。百姓哀痛之極,肖其像以寄哀思。朝廷隨命其子陳珦代領州事。珦于天寶元年( 742)歿,其子陳酆奉詔主州事。酆卒後,其子陳謨受命襲任父職。元和十四年( 819),謨卒于任上。從陳政起,上自其母魏敬夫人,下至玄孫陳謨,祖孫六代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不畏環境險惡、條件艱苦,戎馬閩越,開建漳州,前仆後繼,歷時151 年(669~819),其豐功偉烈,彪炳史冊,代有口碑。《雲霄縣誌》為此評述說:“總章之前,漳地未辟,建堡設屯,實首陳歸德將軍。扼閩粵之吭,開千百世衣冠文物,元光繼之。”元光又“立郡縣、置社稷、捐軀殞命而後已”。

突出貢獻:今天,我們緬懷戍閩開漳歷史,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社會動亂的遍地烽煙和大治帶來的太平盛世,使我們受到深刻的啟迪:陳元光之所以深得民心,備受擁戴,是因為他實施的是愛民安民惠民富民的仁政德政;他所統率的部眾,是為各族民眾謀福祉的仁義之師,文明之師。今天我們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評價陳元光戍閩開漳的歷史貢獻,最重要、最突出的,是他奠定了泉、潮間閩中閩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三大基石。即:政治上,少數民族與漢族間的長期武裝對抗,轉化為蠻漢融合,結束了泉潮地區由西漢至唐初長達八百年的社會動亂,開創了民族團結和睦,社會穩定和諧的歷史新局面,為這一地區的全面開發建設奠定了安定的政治基石。經濟上,中原農耕文明的廣泛深入傳播和工商業的興起與發展,為泉潮經濟帶和閩南經濟區的形成奠定了基石。文化上,教育的普及,文風的日盛,為泉潮文化帶,尤其是以漳州為中心的閩中、閩南區域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歷史影響:這裏僅列幾點,便可見南徙先民開閩建漳影響之深遠。其一,戍閩開漳,加速了我國東南邊陲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使蠻荒之地的少數民族歸順了朝廷,鞏固了大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唐初,泉、潮間被視為“蠻獠”的佘族,幾乎還處於氏族社會末期,多住在“背山面海”的“蛇豕之區”,以狩獵為生,山洞為家,到處“榛莽如是,幾疑非人所居”(陳元光《謝准請表》)。他們常與安居從事農耕的漢人發生衝突,歷朝政府所派軍隊都未能進入其“領地”,只能以九龍江為界,“插柳為營”,中央政權鞭長莫及。而九龍江以西盡為“蠻獠”活動場所,他們據此長期與官府對峙,成為朝廷的心腹之患。陳元光祖孫及其將士戍閩開漳,開創了東南邊陲的歷史新紀元,使昔日蠻荒之地,漸成文明之邦,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風俗等開始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並逐步貼近中原水準。居民的血統、心理素質和民族意識自此與中原息息相通,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在閩粵之域得以發揚光大。此後千餘年來,閩南一帶未出現與中央政權相對抗的割據政權和勢力,並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可以說,其歷史意義和影響是劃時代的。

其二,陳元光祖孫數代作為儒家政教思想的實踐者和中原文化的傳播者,對漳、泉、潮、汕諸州日後成為飲譽海內外的文風昌盛的歷史文化名城,其屬地成為民風淳厚、才俊輩出的禮儀之邦,起了勿庸置疑的奠基作用。並以其蓬勃的歷史感召力和傳承力,對後世教育的發展、文化的積澱和良風美俗的形成,產生了綿綿無止的影響。

陳元光祖孫這一歷史功績的建樹,應當說是與其家庭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分不開的。這是因為固始地處中原,而中原則是河洛文化的發祥地,經濟和文化教育相對發達,甚至可以說領華夏之先。生於斯、長於斯的陳元光,出身官宦之家,書香門第,自幼又聰穎好學,有條件博覽儒家經典,備受儒家思想文化的薰陶,13歲即領鄉薦第一。襲任左郎將和晉任漳州首任刺史後,就顯示出他的文韜武略和治漳才能。他不僅是一位善於領兵征戰的將軍,還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封建社會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儒教學者、頗有成就的詩人。著有《龍湖集》、《玉鈐集》、《兵法射訣》等詩文集,《全唐詩》有其詩作五首。由此可見,集文官儒將于一身的陳元光,具備這樣高的素質和修養,主政期間重教興文,德禮育人,恩威並重,宣導文明,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了。也惟此,才收到了“偃武修文,四夷自服”的社會效果。

三是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生活條件,實現了各民族的和睦相處和安居樂業。這同時又大大增加了人口的生產,使七閩、百粵之地人口總量顯著上升。先後兩批入閩開漳的87姓、近萬名將士及其家眷,就地安家落籍後,世代蕃衍,生生不息,其後裔成為漳泉潮汕地區主要人口成分,並呈扇形源源不斷地向台、港、海南島和南洋諸地流徙,這就歷史地造就了“漳江思源懷固始,唐人訪祖到閩南”的“根文化”現象。

其四,陳元光及其祖孫戍閩開漳功績,為閩粵台同胞和海外“唐人”世代景仰,廣為傳頌。一千多年來,閩粵人民一向尊崇陳元光為“開漳聖王”,紛紛立廟奉祀,至今香火如昔。唐、五代、宋朝廷先後追封陳元光將軍為“豹韜衛鎮軍大將軍兼光祿大夫中書丞”、“保定將軍”、“太尉尚書令”、“靈著順應昭烈廣濟王”等。漳州和潮、汕地區民間供奉“開漳聖王”的威惠廟、燕翼宮、州主廟等有百餘座。目前在臺灣奉祀陳聖王的威惠廟、昭惠廟等有 300多座,其中富麗堂皇、宏偉壯觀的超過50座,全島以宜蘭、桃園、臺北廟宇數量、香火為最。在東南亞各地陳聖王廟也有二三十座之多。

在陳元光將軍的故里——河南省固始縣陳集鄉,有為徙居海內外的開漳將士後裔們一心嚮往的陳將軍祖祠,此乃陳元光嫡孫陳酆于唐天寶年間由漳州回故鄉所建。原占地近20畝,有房一百餘間,為四合大院結構,東依浮光山,門迎月牙塘。現存正殿、廂房、耳房31間。祠之東南隅有陳氏七星拱月墓,浮光山山上山下有陳政練兵場、飲馬池和祭祀魏敬夫人的“奶奶廟”遺跡。

故園有祠,閩台有廟,一脈相承,相喚相應,歷經滄桑而香火不絕。時至當今,每逢農曆二月十六日開漳聖王誕辰之日,從固始的將軍祠,到漳州雲霄的威惠廟和臺灣各地的開漳聖王廟,更是香客雲集,盛極一時。

對開漳聖王的這種虔誠的祭祀活動,成了人們敬祖溯根、思鄉懷親的一種精神載體,也是民族感情的一種外化,更是中華民族巨大凝聚力的一個標誌。換言之,以陳元光為象徵的開漳歷史和開漳文化,已成為聯結閩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精神和親情紐帶。近20多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兩岸關係的緩和,香港、澳門的回歸,海外華人華僑和台港澳同胞,源源不斷地專程到漳州雲霄威惠廟、或河南省固始縣陳氏將軍祠,拜謁聖王,緬懷先賢,獻上心香一瓣,以了卻他們的最大心願。真可謂關山重重,豈能阻斷尋根祭祖之旅;歲月悠悠,怎可疏淡血脈同胞之情!陳元光及其將士戍閩開漳的大德豐功及其深遠影響,由此可見一斑。他所受到的來自海內外這等曆世不衰的崇高“待遇”,絕非一般歷史人物所能企及的。

 

作者系河南省固始縣政協原副主席 固始縣陳元光開漳歷史研究會會長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