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試談陳元光治漳和諧社會的思想元素

作者:方嘉哲  來源:雲霄宣傳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17日

試談陳元光治漳和諧社會的思想元素

漳州人傑地靈、物產豐富,開漳史波瀾壯闊、洋洋大觀。縱觀滾滾歷史長河,無數先人為她而披荊斬棘、抛灑熱血、艱辛創業,然我輩身為閩南一員,生於斯長於斯,卻坐享其成、渾而不覺。若不稍加研史存史、以上彰先人,下勉後生,若不以史為鑒、以史資政,不為她的興衰發達而憂而樂,有所作為,則愧對先人。筆者承多位長者點撥,常於課餘飯後關注開漳文獻,拜讀哲人研究文章,聯繫今古,略有所得。某日茶餘,閉目神遊,追思“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治理漳州的施政措施,竟包含時政所宣導的和諧社會之思想元素,不覺文趣大增,於是檢點要義,對照漳史,因成此文。

在封建王朝官修史書上,陳元光名不列傳,開漳之史亦是一筆帶過,然漳潮一帶以至臺灣卻處處為他立廟建祀。“唐史無人修列傳,漳江有廟祀將軍”,正是千秋功過,自有人民的公正評說,陳元光的開漳勳績僅憑口碑,仍得以永垂後世。歷代帝王對陳元光的開漳功業推崇備至,對其上及三代,下及子孫一律加封為各種名號的將軍。單是漳州文史資料第27輯《漳州廟宇.宮觀》一書,就列舉了松州威惠廟、天寶路邊威惠廟、漳浦威惠廟、雲霄威惠廟、平和琯溪威惠廟等五座主祀陳元光的威惠廟。而據文史記載,雲霄縣開漳聖王廟竟多達 200座之多,僅現存就有73座!為何陳元光的司政得到眾多人民的擁護,受到人民的千古傳頌?他的司政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筆者認為這與其發展農耕、養民生息,文教法治、傳承文明,安撫蠻民、和集百越等司政之法密不可分,也與我時政所倡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符。他之所以名垂後世,應歸功於司政之法所具的和諧社會的思想元素。

據史料記載,唐高宗總章二年( 669),泉州(今福州)與潮州之間發生“蠻獠嘯亂”,陳政、陳元光父子奉旨入閩平亂。經過大小百餘次的戰鬥,基本平定了叛亂。陳元光司政以後,拓土開疆,開漳置郡,擔任首任漳州刺史。期間,他屯兵閩南四境,且戰且耕,融合漢蠻民族,施行“唐化”教育,傳播中原文化,興學辦校,獎農助耕,惠工通商,使處於閩粵間的這一千古蠻荒之地走向長治久安,得到了初步的繁榮發展,並與中原地區形成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統一,成為“扼閩粵之吭,開千百世衣冠文物”(《漳州府志》)的八閩名邦之一。在其司政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和諧社會的思想元素。

 

一、推行中原制度文化,社會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

陳元光從中原帶來當時先進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制度文化,以加強地方的政權建設和軍隊建設,達到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安定穩定。

1、政治制度方面

陳元光秉承華夏儒家文化精髓“忠君”、“愛國”、“惠民”,與維護國家社稷“大一統”的思想,入閩之後,始終將自己、自己的軍隊、地方政府置於中央(朝廷)的領導之下,並以朝廷制訂的各種制度管理軍隊與地方。平亂之後,為維護國家政治上的統一,奏請朝廷建置漳州,領漳浦、懷恩二縣,使原來泉、潮間的蠻荒之地有了與國家行政管理制度相一致的郡縣建制,並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統。他在轄區內辟置“唐化裏”,對漢蠻居民予以“編圖隸籍”,完善對地方人口的統治管理。在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刺史以下,設有別駕、司馬、州牧參軍、司倉、司田、司戶、司法諸職,分別管理行政、軍事、財政、土地、人口與法律等;與之相對應,縣有丞、尉、判、簿等,各司其職。此外還在境內按規定設置多處驛站,以保障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行政資訊的暢通。

2、軍事制度方面

陳元光將入閩中原府兵依循國家的軍隊建制,分為上、中、下三營,以雲霄西林為中心基地,分地駐守。在鎮帥之下,設置營將、分營將、軍咨祭酒、校尉、隊正、夥長等職。同時“效先王巡狩之制”,於州郡的四境設立四個行台,並在境內要塞地段建立36個堡所,置有報警烽火臺。各個行台堡所分兵戍守,他還經常親自巡視,堅持戍疆部隊聽命於朝廷、服務於地方,守土有責等各種規約制度。並實行“軍屯”制,戍守作戰與生產建設相結合,開展生產自給,在保衛地方、服務地方的同時,推進地方的生產建設和社會發展。

3、經濟制度方面

陳元光引入中原地區當時先進的農村經濟制度,在其治轄的漳州境內推行“均田制”,將山區的大片無主田和荒地,按照農戶的人丁數分地到戶,並明確規定其中百分之八十為“口分田”,百分之二十為“永業田”,基本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窮民加保惠”,以規制保障百姓的安居樂業。同時推行《租庸調法》,允許州民“輸庸代役”,對歸順的蠻民實行“免稅免役”的優惠政策,以法規保障人民的勞動自由權利和生產利益,激發他們的勞動生產積極性;同時採用“通工惠商”的優惠政策,鼓勵工商業發展,推進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進步。

4、教育制度方面

陳元光把興學舉辦教育當成開漳後的一大要事,將中原的教育引入漳州,“興庠序”,推行鄉校教育,並於州府中特設專司教育的職官——文學。在陳元光的大力倡議下,龍溪縣令席宏聘請陳珦負責鄉校(教育)工作。陳珦于景龍二年( 708)在漳州創建了我國最早的書院、漳州第一所學校——松洲書院。它比《中國教育史》載的以書院為學校名稱的“麗正書院”(即唐開元六年, 718年)還早10年,或許由於地處僻隅不及聞名而失錄,但它卻是漳州文教的肇基。《漳州府志》載:陳珦“辟書院於松州,與士民講習,時州治初建,俗尚弇鄙,珦開引古義,於風教多所裨益”。松洲書院一開辦,便招收40名學生,陳珦親自到書院講學。說明當時松州書院以禮樂改善陋俗,以中原文化提高人們的素質,使原來的窮鄉僻壤地區,逐步講究禮教,重視培育人才。陳元光殉難後,陳珦襲父職任漳州刺史兼嶺南行軍總管至開元二十五年( 737),其57歲時,又“疏乞哀齡待終,複就松洲別業,聚徒教授,品風月”(《龍溪縣誌》)。

以上這些制度文化的引入和運用,無疑對開發與治理閩南漳州,發展和繁榮地方社會,推進閩南地區與中原地區的統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並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安撫蠻民、和集百越,行民族友愛和睦之策

儀鳳三年( 677)陳政卒,陳元光代領唐軍。陳元光和謀士丁儒、李伯瑤、沈世紀、馬仁等,瞰觀全局,總結了十年來征伐、安撫政策的得失,深深體會到民族間存在的矛盾,根本原因在於唐政府不把此地歸入“職方”,不把此地的少數民族編入版籍,看作是國家的子民,而把他們當作“化外之人”,不授與土田,不施以教育,使他們難以安定地生活下去,一有點騷亂,便要將他們趕盡殺絕,這種政策當然無法使少數民族誠心歸附。他們清醒地認識到若一味地以兵刃相向,勢必“誅之則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屢徙”,討伐愈頻繁,反叛愈熾烈,“元兇既誅,餘凶複起,法隨出而奸隨生,功愈勞而效愈寡”,照這樣下去“撫綏未易”,“治理誠難”。於是陳元光在司政中採取了:

1、民族融和的懷柔政策

一方面興“兵革”之威,懲除“嘯亂”首惡,一方面推行民族融和的懷柔政策,重視招撫,加強“唐化”工作,緩和族群矛盾,改善漢蠻關係。如對待居住于西北部諸峒的蠻民,因道路險阻不相通,陳元光便“開山取道,剪除荊棘,遣士人誘而化之”。使這裏由原來的“苗人(蠻民)散處之鄉”,逐漸變成“民獠雜處”,即漢蠻交錯而居的地區。對待歸附的蠻民,不僅“不役不稅”,還教予運用中原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改變其“刀耕火耨”的原始耕作習慣,並幫助其解決耕牛、農具、種籽等困難。於是,各地蠻民紛紛歸附,大批流亡招徠而聚,與漢人和睦相處而居。對於那些星散在深山老林中的蠻民,陳元光也派人入山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誘導他們擺脫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使荒涼的山區漸成聚居耕作的村落。

2、對歸附的蠻民予以“編圖隸籍”

“日將山獠化編民”(《龍湖集.候夜行師七唱》),“土黎歸附”後,就編入版籍,家有戶籍,政府計丁口,授與土田,不再算作“蠻族”而加以歧視了,劃地建立“唐化裏”,實行區劃自治,以唐朝廷的“恩惠”感化蠻民,以中原的先進文化開化蠻民,最初幾年還減免他們的徭役租稅以減輕其負擔,同時招集流亡,又抑制地方豪強對他們的迫害,從而緩和了民族間的矛盾,保全了少數民族的生存權利,讓蠻民在生產和生活上獲得實在利益。在民族的融合交往中,使蠻民的政治意識、經濟意識與文化意識逐漸地與漢族趨同。

3、積極鼓勵部下與蠻民通婚。

陳元光在《候夜行師七唱》一詩中說:“男生女長通蕃息,五十八姓交為婚”。由於長期戰亂,南蠻男子多戰死或逃亡,致使蠻民女多於男。而入閩開漳的中原府兵,由於長期戍守邊疆,多數成為鬍子兵,因而閩南到處有怨女曠男。陳元光為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提倡並鼓勵漢蠻互相婚配。漢蠻的通婚結親,使得民族隔閡逐漸消失,漢民族的風俗習慣對蠻民產生直接的“唐化”影響。這一民族融合政策發揮了最佳的效應,使之“化蠻獠之俗為冠帶之倫”,漢蠻關係得到迅速改善,從而達到收兵放馬,致力開發生產。“胡越百家,愈無罅隙”(陳元光《請建州縣表》),實現了閩粵地區的民族統一,這種“胡越百家”好合的政策,幾代延續下去。陳元光逝世後,由他的兒子珦接任刺史。陳元光有《示子珦》詩雲:“日閱書開士,星言駕勸農。”告誡兒子要:興學校注重教化,抓農業獎勵生產。陳珦死後,貪官殳伯梁接任刺史,但終於遭到全體吏民的強烈反對而被免職了。接任的是珦的兒子陳酆,百姓夾道歡呼:“陳將軍孫子來矣!”。陳酆死後,又由其子陳謨繼任。陳氏父子祖孫連續在漳州任職,達一百五十年之久。這種特殊現象,正說明了陳元光的民族和睦政策的深入人心,影響之深遠。

 

三、宣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拓土開疆充滿活力

據第一任的漳州刺史陳元光筆下所記:“茲鎮地極七閩,境連百粵”,“背山面海,舊為蛇豕之區”。原是地廣人稀,犀象出沒的地方。這裏居住些被稱為“蠻獠”的少數民族,他們“椎髻卉裳”,以“蒐狩為生”,雖然也會兼種黍稷,但不懂牛耕,“可耕乃火田之餘”,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陳元光將軍又讚揚此間物產豐富,“南薰阜物華”,“野味散芬芳,海殽參茂密”。是的,這裏有四時不彫的花卉,一年兩熟的地利,盛產荔枝、龍眼、柑、柚、香蕉等水果,以及甲香、鮫革等珍貴特產。雖則居住這裏的“蠻獠”少數民族的生產力落後于中原,但他們能就其天時地利,培植本地的特產,以維持生活。

1、宣導自然和諧,推廣中原先進農技

農業需要人與自然親密接觸、和諧相處,人們在自然中播種收穫,自然在年輪中景色流轉。陳元光為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大力推廣從中原帶來的犁、耙、磨、壓等精耕細作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在水稻耕作方面,冬天深翻土地,讓寒冷的天氣凍死田裏的害蟲。一入春天,用牛犁耙,平整田地;進而播種,先在秧田裏育秧,待秧苗長高再將它移植到大田。而後細加管理,如耘田、施肥、放水,要做好幾次。這樣投入較多,收穫也多。

2、大興水利工程

灌溉是精耕農業發展的基礎,只要有水,便能將貧瘠的土地化為良田。陳元光引用中原地區開渠引水的農業精耕技術,在境內大興水利工程,隨著水利工程的修建,精耕農業在閩南漳州得到了發展。如在雲霄火田、世阪、下河一帶發動兵民劈岩鑿石,攔截漳江,修築百里“軍陂”,開渠引水灌溉,改變“靠天吃飯”的原始“火田”農作方法。查閱史志資料,閩南一帶的不少水利工程,如陂、壩、堤、埭等多修建于唐宋時期,這與陳元光入閩開漳帶來中原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是分不開的。

3、圍海造田、開發灘塗,發展水運交通

據志書史料記載,陳元光率其部眾還運用中原的墾殖技術,在漳州沿海地區開發灘塗,“瀉鹵成淡”,圍海造田,拓地千里。同時運用浚航技術,派員疏通九龍江航道,發展水運交通事業。處於九龍江上游原屬漳州的苦草鎮九龍鄉(今漳平)“內河航道以九龍江(北溪)為主”,其縣誌載:“航道開拓于唐垂拱三年( 687)。其時漳州刺史陳元光開發漳州,遣部將劉珠華、劉珠成、劉珠福兄弟 3人,率部沿九龍江上溯疏浚河道,直至雁石,以通舟楫”。《漳州府志》亦載:“劉氏兄弟三人,從唐將軍開漳。舊時岩、平、寧水道舟楫不通,劉氏疏而達之北溪之上。”

4、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陳元光對諸如造船、曬鹽、織布、燒瓷制陶、建築等生產性科學技術亦從中原傳用於閩南漳州,興辦起陶瓷和煉鐵、鑄造等工業作坊,促進了漳州工商業的發展。從而使後來的中原移民也樂意在此屯戍,墾殖沃土,辟為稻田蔗圃,從而安居樂業,繁衍子息,終於落籍不歸了。在陳元光及其部下將士和後人的不懈努力下,漳州政治、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的發展,成為有“閩粵重鎮”、“海濱鄒魯”之稱的繁榮富庶之地。

正如河南學者王啟所評價:陳元光“在福建的歷史長河中豎立起高大的豐碑”,亦如鄭貞文在《閩賢事略初稿》卷首所說,其“曆官五代,賜諡三朝,廟食十縣……夫立州郡,興庠序,通商積穀,都閫專征,文治武功,列之史傳,必有煌煌功業可以垂後者……”。神思至此,不禁為1300多年前的開漳史而讚歎,為當年陳元光的司政而擊節。其司政雖只初具我時政和諧社會的思想元素,但已經為開拓閩粵邊區,融合漢蠻民族,造福後代,傳播中原文化,惠及後世,建樹了不朽功勳。當前,我們在民主法治等方面已更臻完善,筆者認為,以史為鑒、以史資政,以和諧社會構想行政,國必振興,民必富強,成就個朗朗盛世,此乃我民之大福,國之大幸!

 

作者系雲霄縣委組織部黨群科副科長 雲霄縣開漳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