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漳州 »

南宋丞相長子確系流落東山

作者:黃喜祖 沈龍保  來源:廈門晚報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01日

南宋丞相長子確系流落東山

陳氏後裔尋根解謎,宋史專家給出定論,浙江宗親前來謁祖

陳添生和縣圖書館原館長陳漢波研討史料

丙戌清明,東山島陳城鎮大帽山下陳氏開基始祖陳元朴墓葬遺址,又迎來了一批自浙江溫州永嘉遠道而來尋根謁祖的陳氏宗親。

據已故原東山縣圖書館館長陳漢波、溫州市歷史學會副會長胡珠生的研究:這處年代久遠的古墓葬,埋藏著“湮沒于史學界 700多年”的一個秘密——東山縣陳城村的陳氏開基始祖陳元朴,是南宋丞相陳宜中的長子!

 

陳氏後裔求解家族之謎

南宋左丞相陳宜中在國破之後,帶著家人流亡越南、泰國,後病故於異國他鄉,此事正史上早有確鑿記載。

然而,東山縣陳城村自古以來都流傳著另一版本說法:當地陳氏是南宋丞相陳宜中的嫡系後裔,“文革”中被毀的陳氏族譜也有這樣的記載。但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裏,人們都認為這是裏人為光宗耀祖而附會出的一家之說,不以為然。

陳添生,這名陳氏後裔中的業餘考古愛好者,決心探究這個塵封 700多年的歷史謎團。

從2000年起,他開始專注而執著地尋覓。當他從一位百歲老人口中得知東山陳氏始祖墓地尚在島上時,便開始了環島定址之旅。因為年代久遠,地理變遷,收效甚微。直到數年後,他才找到了陳宜中的母親楊太夫人及其長子陳元朴古墓遺址,為這段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證。

為了尋找散佚在民間的族譜,他又歷盡周折、上下求索,終於整理出大量的珍貴第一手資料。據《陳氏譜牒》記載:為避元兵殺戳南宋遺民,陳宜中的長子陳元朴在雙疊石下建起了七聖夫人廟,並在石上書寫“心地”兩大字,以顯示其信仰與元朝的蒙古啦嘛教宗旨相同,由此逃避滅頂厄運,才得以潛居海角一隅,香火傳承至今已經25代、子孫5000多人,開張頂城、陳城、陳城圩等 3個自然村,其中不包括在本縣以及外縣的其他鄉村。

此後,陳添生還為“七聖夫人廟”分靈入臺灣島的史實找到一系列實物佐證,證明海峽兩岸自古是一家。

陳元樸書寫的“心地”石

耄耋圖書館長助以援手

陳添生有心考究,卻功底不足,於是他求助於原東山縣圖書館館長陳漢波。

年近80歲的陳老先生,學識淵博,藏書頗豐。他不顧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數十次搭車20多公里親臨現場實地考察。在幾經披閱、查考宋元明清等史料典籍及《漳州府志》、《東山縣誌》後,老人得出初步結論:陳城村的陳氏開張始祖,確系南宋丞相陳宜中的長子陳元朴無疑!

關於陳宜中入閩,宋史有載:德佑二年(1276年),元朝大將伯顏圍攻臨安(今杭州);“陸秀夫奉益王趙、衛王趙昺遁走溫州,遣人召陳宜中。”時宜中因母亡故,丁憂在家。張世傑勸說:“以國為重”,並強行“舁其棺於舟中,宜中遂與俱入閩中,立益王為帝,年號景炎,再拜宜中為左丞相”。同年11月,元兵入建甯府,陳宜中、張世傑備海舟奉帝及衛王、楊太妃等再次登舟,泊泉州港。泉州市舶司蒲壽庚不受節制,舉兵反叛,“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宜中等乃奉景炎帝趨潮州。

但是,陳宜中為何會將長子陳元朴留在東山呢﹖陳漢波從《漳州府志》、《東山縣誌》找到依據:“宋陸秀夫陳宜中扶帝昺泊龍舟於大帽山下”。原來,古時東山島大帽山麓有穿山、湖下、後壁、流澳拱抱,是泊舟避風澳口;其西南隔穿山嶺有走馬溪沿山麓奔流入海,與南澳島僅一葦之遙,地理形勢有利泊舟備戰。可想而知:在戰事頻繁、居無定所的逃亡日子裏,身為左丞相的陳宜中擔負著護衛皇帝的使命,但其家慈靈柩又不能長期隨其漂泊海上,因此將母親安葬于風水極佳的東山島,又著其長子隱匿下來護靈,陳元朴便成為在東山的陳氏後裔始祖。

 

資深宋史專家給出定論

可是,一向治學嚴謹的陳老,又特意將其研究成果寄給資深宋史專家胡珠生,請他對此進行把關。胡教授在查究了大量宋籍史料後,覺得陳漢波的考證證實了陳宜中嫡系後裔落籍東山島並開基繁衍的史實,填補了南宋史《陳宜中傳》的一段空白。

胡教授介紹:由於在浙江溫州永嘉的陳宜中祖籍地已經沒有其嫡系後裔,且宋代京城居地也無從查考。所以,過去史學家們寫到陳宜中的嫡系親屬存亡問題時,便無從下筆。他在審慎考慮後給出權威定論:“陳氏遺族留居東山乃形勢所逼,此為陳氏後裔惟一可知資料。陳宜中後裔陳元朴為葬祖母而留居當地,符合儒家傳統,可以肯定。”

 

沉沒于茫茫史海的陳宜中嫡系後裔之謎,終於浮出時間的海面。

陳宜中在國破之後,帶著兒女等人流亡到越南、暹羅(今泰國)。他在暹羅病故後,其子女轉道進緬甸,改名換姓氏出家當了和尚。在元延祐年間(約40多年後),元仁宗有感于陳宜中一門忠烈,下旨迎其後代回國,但陳氏後人這次回國不久後又重回緬甸。

元初,統治者對宋朝遺民尤其是官宦後代,多施行斬殺手段。為了躲避元兵殺戮,埋名隱姓在東山島上的陳元樸,就在大帽山雙疊石下建起了七聖夫人廟,還在雙疊石上書寫“心地”兩個大字,顯示其信仰與蒙古喇嘛教宗旨相同,由此逃避滅頂厄運,並得潛居海角一隅繁衍子孫。

陳氏後裔驚現蝶島,引起了海內外陳氏族人的關注。自2003年之後,浙江的眾多陳氏宗親多次組團前往東山謁祖祭拜。

 

鏈結:南宋丞相陳宜中

陳宜中(1236一1286),字與權,南宋永嘉人。少年時代,雖家境清寒,但聰明過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參加殿試,考中榜眼,步入仕途,為宋末宰相,溫州籍華僑先驅。

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後,派丞相伯顏帶領20萬軍隊沿長江東下,水陸並進,攻臨安(即今杭州),奸臣賈似道長期隱匿軍情不報。1275年春,賈似道的13萬軍隊在蕪湖不戰而潰被革職。太皇太后任命陳宜中為左丞相,都督諸路軍馬準備迎戰。

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顏兵臨京畿,朝廷公卿紛紛逃離。 3月,臨安陷落,宋恭帝及皇太后全被元兵擄去。陳宜中在逃往溫州的過程中喪母,從此過著國亡家破的生活。

在臨安陷落前夕,陸秀夫擁立小皇帝益王趙昰、廣王趙昺於溫州,並派人召陳宜中、張世傑共策抗元大計。五月間, 3人即奉益王趙昰于福州,是為端宗,陳宜中仍擔任左丞相。小朝廷立足未穩,元朝就大兵壓境。11月15日,陳宜中、張世傑護送著端宗趙昰、衛王趙昺及楊太妃乘海船逃跑。離開福州之後,小朝廷失去了最後一個根據地,此後只能建立海上行朝(流亡政府),輾轉泉州、潮州、惠州等地。

景炎三年(1278年)春,端宗由於在逃亡途中受到颶風驚嚇,驚恐病死,年僅11歲。眾臣又擁立年方 7歲的趙昺為帝,由楊太后垂簾聽政,改元祥興。次年,趙昺又徙居崖山,但大勢已去。祥興二年(1279年)初,宋軍在崖山進行了最後的抵抗,陸秀夫背著帝昺投海而死,張世傑以下十萬人壯烈殉國。

此前,陳宜中建議把行朝搬到占城(今越南境內),並且先期前往做準備工作。途經吳川極浦亭(今廣東南部),曾賦詩明志雲:“顛風吹雨過吳川,極浦亭前望遠天。有路可通環嶼外,無山堪並首陽巔。溪雲起處潮初漲,夜月高時人未眠。異日此歸須記取,平蕪盡處一峰圓。”表達了他不願像伯夷、叔齊一樣餓死首陽山,而要奔異域待機再起的決心。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軍攻取占城,陳宜中山窮水盡,老淚縱橫,只得奔走暹羅(今泰國),準備借兵複國,但沒有成功。1286年,陳宜中含著憂憤和悔愧的心情死於國外。臨死前,遺訓身邊的一子一女出家,終身不做元朝子民。(鄉土)

 

蝶島雙疊石敘說的故事

一塊勒刻著“心地”兩個大字的摩崖石刻,至今尚幸運而完整地保存在東山島陳城鎮陳城村頂城自然村大帽山下雙疊石上,仿佛在向人們敘說著 700多年的滄海桑田與世紀變幻。

“心地”摩崖石刻,字形碑體,高72釐米,寬 11.16釐米,此石上的“心地”與北宋吳本所書的“心”石刻同樣把心上端的點,點在心下,意義同是顯示瑜伽教的教旨:“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相知,盡未來際,常往不滅,名為佛性”。簡單地說,這種書寫方式蘊含佛性清淨,與染汙相隔開之意,其要旨主要是指在心地中的清淨空寂真心。

據已故原東山縣圖書館館長陳漢波、溫州市歷史學會副會長胡珠生教授的研究結果:該“心地”石,系南宋左丞相陳宜中長子陳元朴所書。據志書記載:南宋丞相陳宜中,在陪同宋帝昺倉皇逃難至東山島海域時,著其長子陳元朴扶祖母靈柩在島上這處偏僻地方隱居下來,躲過元兵的追殺。陳城村的《陳氏譜牒》同時記載:為避元兵殺戳南宋遺民,陳元樸還在雙疊石下建起了七聖夫人廟(臨水宮),並在雙疊石上書寫“心地”兩大字,以顯示其信仰與元朝的蒙古啦嘛教宗旨相同,由此逃避滅頂厄運。

在陳城村及其周邊不足 1裏的範圍之內,尚有陳宜中母親“楊太夫人墓”、其子陳元樸的墓葬、元朝古城堡遺址、四面佛等古文物群的存在。

 

大帽山下的七聖夫人廟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東山島七聖夫人廟,曾被海峽兩岸軍民稱為“漳南第一廟”。廟內供奉著南宋七位除暴安良、護產保嬰的女醫神,往來於海峽兩岸的軍民,常到此祭祀,祈求行船平安及家人安康。據考證,這裏是臺灣諸多夫人廟的祖廟,證明了海峽兩岸的親緣關係。

七聖夫人廟文物群及調解海界、疆域糾紛的勒石碑文等,記載了東山島與臺灣島民眾之間的往來史實,是內涵豐富、景觀迷人的文物群。同時,此廟還與附近的四面石佛、頂城古城堡、摩崖石刻等形成了難得一見的宋、元、明三朝文物群。

史載:七聖夫人廟所在大帽山下的走馬溪畔,是古代東山繁華的碼頭和通商港口,尤其是來往於海峽兩岸的漁民、商人因長期漂泊在海上,缺醫少藥,海上漁民、商家生病,病死他鄉的事情頻繁發生。因而,祈求神靈保佑不受瘟疫染身,庇佑孩子家人身體安康,成了他們最大的心願。而七聖夫人就像湄洲媽祖一樣,佑護著他們的親人眷屬,為他們撫平海上漂泊的心靈創傷。

據專家考證,此廟是今臺灣花蓮、高雄、屏東、台南等地50多座夫人廟的香緣祖廟,臺灣眾多的七聖夫人廟多是從東山祖廟分靈過去的。近年來,眾多臺灣信徒曾組團到這裏尋根謁祖,並捐鉅資重新修葺該廟。

 

詔安小吃貓仔粥的傳說

貓仔粥是詔安一帶有名風味小吃。它並不是貓肉煮成的粥,而是一種既為粥品、又是菜肴的傳統名吃。主選料是上乘純白糯米,再輔鮮蝦、魷魚幹、肉片、魚片、香菇、炸蒜丁、胡椒粉、豬骨湯等二三十種配料。貓仔粥通常是現煮現吃。客人在小桌邊坐定,攤主在小鍋上放上燒沸豬骨湯,再放上預先蒸熟的白米飯,配上魷魚幹、蝦仁、香菇、肉片等生料,一陣猛火過後,調上胡椒粉、香菜,就煮成香噴噴的貓仔粥。食之,米粒韌嫩,湯清味美,越吃越愛吃。

關於貓仔粥的來歷,閩南地區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南宋末年,京城臨安(今杭州)失陷,小皇帝趙昺及左右丞相陳宜中、陸秀夫等人被元軍追殺,南逃至閩南沿海地區。一天,他們隨身帶的糧食殆盡,君臣饑腸轆轆,左右丞相輪流背著小皇帝來到漁村一個大戶人家乞食。財主見是幾個滿面塵土的乞丐,就把飯後準備喂貓的殘羹剩飯做成粥施捨給他們。君臣幾人饑不擇食,當即便風捲殘雲般地將粥一喝而盡。後來,他們南逃到廣東崖山安頓下來,一談到那段難忘的逃生經歷,便想起那頓美味的粥。可是,皇帝身邊的禦廚卻做不出這樣的粥來。後來禦廚靈機一動,駕舟返回當初皇帝乞食的漁村,學會了這種粥的制法。不久,崖山亦被元軍攻陷,君臣死的死,逃的逃,那位禦廚也潛回了老家閩南,從此也就經營起獨家風味的貓仔粥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