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廈門 »

傳說中的“陳喜墓”墓主確定為陳元通

記者:龔小莞  來源:廈門晚報2005-01-04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傳說中的“陳喜墓”墓主確定為陳元通

“陳喜墓”內的墓誌銘,墓誌銘明確記載了墓主身份和入葬時間。

昨日,廈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專家經過初步辨認,證實了“陳喜墓”墓主為陳元通。

根據墓誌銘記載的小部分文字“故奉義郎前翕州婺源縣令陳公墓誌銘”和“有唐大中九年歲在乙亥四月廿四潁川陳公終於XXX清源郡嘉禾裏之私第年七十有五公諱元通清源同安人也”,證實墓主為陳元通。

陳元通,同安人氏,生前曾為江西婺源縣縣令,唐大中九年四月二十四日死於嘉禾裏的私宅中,且該墓為始葬地。同時,依稀還可辨得“陳元通祖父陳喜,曾祖父陳承(丞),父親仲寓”字樣。墓主身份和入葬時間十分明確。

廈門自古有關於“南陳北薛”開發廈門的傳說。但“陳”與“薛”分別指何人一直是未解之謎。

據廈門地方史專家洪蔔仁介紹,唐代年間入閩的陳姓不只一派,其中就有“開漳聖王”陳元光派下的一支,還有一派為南院派,始祖陳邕。洪老翻閱過的陳氏族譜至少有兩部,一部為《潁川陳氏家譜集成》,另一部為《潁川陳氏族譜》,各派系自己也還有一些家譜,例如《殿前陳氏族譜》。

據族譜記載,陳邕是唐玄宗時代神龍二年(西元 706年)的進士,因與宰相李林甫不和,被貶入閩,帶著父親和4子1女,先後居住過莆田、惠安,後在漳州定居。

陳邕死後,長子陳夷則率整個家族 300多人移居廈門,相傳陳夷則 4兄弟均中過進士,但查閱正史,只有排行老三的陳夷行有傳記,言及其曾位居工部侍郎,其餘兄弟則均無記載。陳夷行傳記中也沒有關於其兄弟的記載。

根據族譜,陳喜有 3個兒子,陳仲羽(寓)、陳仲志和陳仲弼。陳仲寓又育有 4子,陳元通、陳元達、陳元道和陳元遠。

陳元通的兩個兒子名為陳肇和陳黯。從發掘出的墓誌銘看來,上面關於陳元通與父親、祖父和曾祖父的關係記載,與族譜上的世系基本吻合。

據原廈門博物館館長龔潔介紹,廈門真正的開發始于唐代,有關“南陳北薛”的所有史料記載均為陳黯和薛令之。相傳薛令之在唐玄宗年間,因得罪皇帝而隱居廈門,死於開元年間。陳邕也是在這一期間率族人南下。薛令之與陳邕同生活在開元年間,而陳黯已是陳邕的第十一代傳人,相差 300多年,不可能同時開發廈門。

理學家朱熹最早發現了這一疑點,他曾自己推算,可能“北薛”應為薛令之的孫子薛沙,與陳黯在時代上較為接近,但毫無根據。

“南陳北薛”為陳黯和薛令之的說法真正被推翻是在《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發現之後。陳夫人是陳黯的妹妹,嫁給XXX的許元簡為妻,生子後得了產褥熱而去世,許元簡傷心萬分,為她立下了《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

上世紀70年代,XXX石井開發時挖到了這塊墓誌銘,墓誌銘記載:唐貞元4年(788年),時福州軍亂,大將郝誡溢欲發動叛亂,自掌“留後”。陳喜因不願參與閩軍叛亂,率族人遷入當時被稱為“新城”的廈門島,並“發川為田,墾原為園”、“終生不仕,以遂高志”。說明最早開發廈門的陳氏始祖既非陳黯,也非陳夷則,應是陳喜。

洪蔔仁認為,此次“陳喜墓”的搶救性發掘是一件大好事,至少可以與1973年出土的墓誌銘相互印證。他說,墓碑上刻著“唐上柱國陳公塋”的墳墓墓主卻不是陳喜不足為奇,因為這個墓碑是清同治年間重修墓後豎立的。他說,墓誌銘的發現,補充和糾正了以前一些不準確的說法,但目前對陳氏家族的這段歷史還不能輕易下結論,需等墓誌銘內容完全辨認出來、墓室中出土文物全部清理完畢並鑒定後,才能做出判斷。

同時,位於西側的另一座墓的墓室還未曾打開,這個族譜上記載的陳喜衣冠塚是否為真正的陳喜之墓,還要看是否有第二塊墓誌銘的出土才能見分曉。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