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廈門 »

淺談廈門宗族文化

作者:佚名  來源:廈門新房網-搜房網    更新時間:2012年02月20日

淺談廈門宗族文化

廈門開發較晚,據地方誌書記載,最早開發廈門的是陳姓和薛姓,後人稱之為“南陳北薛”。散佈于廈門的古墓葬,是後人追遠奉先的去處。

陳忠、陳邕父子是開漳始祖。陳邕,官至太子太傅,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被謫入閩,建南院(今漳州南山寺)。陳夷則,系陳邕的長子,授金紫光祿大夫。因遭謗避禍,陳夷則和其弟陳夷錫于唐德宗二年( 781年)“舉家三百餘口遷入嘉禾嶼,始登岸,築室未成,托第為舍,人稱其處曰:陳寮,嘗洗馬于坑水間,俗號為‘洗馬坑’”(《陳氏族譜.南陳實錄》)。南院派陳氏三世祖,就這樣成為廈門島最早的開發者。他的墓位於江頭百果山北麓,清道光年間和現代三次重修,現墓碑上鐫刻行書:“唐金紫光祿大夫夷則陳公墓”。墓塚壽龜形,墓圍“風”字形。此墓是目前廈門島迄今為止所見的年代最早古墓葬。

陳夷則之子陳儔,官至著作郎。其墓在烏石浦,也是文物保護單位。

陳夷則的玄孫陳喜,南院派陳氏七世祖,賜進士出身,授開封儀同三司上柱國。據泉州東郊石井鄉1973年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記載,陳喜的父親陳丞“任福州長樂縣令,秩滿,家于福唐”。喜“愛仁好義,博施虛懷,俊義歸之,鱗萃輻輳,故門有敢死之士,遂為閩之豪族。時閩侯有問鼎之意,欲引為謀,乃刳舟剡楫,罄家浮海,宵遁於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即今之嘉禾裏是也”。也就是說,陳喜不與閩侯同謀,就避到他太祖父當年避禍的孤島——唐稱新城、宋稱嘉禾嶼的廈門島。“陳喜墓”為雙塚雙穴。近因仙岳路東段建設需遷移而考古發掘,得到兩塊墓誌銘,才發現雙穴中安葬的是陳喜的孫子陳元通夫婦。陳元通任婺源縣令,其墓被盜過,但墓室保存完好。從陳元通夫人的墓裏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這次考古發掘,對研究晚唐墓葬,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訊。當然,以後在“陳喜墓”保護碑旁,還得再立一塊石碑,告訴後人真相。至於為什麼“陳喜墓”會變成陳元通夫婦墓?陳喜安葬何處?目前還是一個謎。

南院十世祖陳黯,晚唐廈門知名文人。他十歲能詩,十三歲攜詩拜見清源牧,十七歲作《蘇武謁漢武帝陵廟賦》,著有《裨正書》三卷、《穎川陳先生文集》。《裨正書》朱熹作序,稱其“潔身江海之上,不汙世俗之垢”。《穎川陳先生文集》系唐著名文學家黃滔于天複二年彙編。《全唐書》中存有他的《禦暴說》、《華心》和《代黃河父老奏》等十篇名作。陳黯一生十八次應試,屢考不第,遂自號“場老”。他先是在陝西終南山隱居,後回廈門隱居于金榜山,金榜山因此又稱“場老山”。他讀書垂釣,在金榜山渡過兩年餘生。今“陳黯隱居石室”尚存,和他的墓一樣,都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時,曾到金榜山尋訪陳黯遺跡,題詩雲:“陳場老子讀書處,金榜山前石室中。人去石存猶昨日,鶯啼花落幾春風。”

“南陳北薛”,陳氏居島南,薛氏居島北。清道光《廈門志序》寫道:“廈門,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惜邊地狹隘,文物無多,自宋以上,唐有陳希儒、薛令之二人,餘無概見。”薛令之,字珍君,長溪人,神龍二年進士。“閩人以詩賦登第自令之始。開元中,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時李林甫不愜于太子,官僚冷落,令之欲諷明皇,題壁雲:‘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幹。’明皇覽不悅,援筆題曰:‘啄木嘴距長,鳳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令之遂謝病徒步歸。明皇聞其貧,令有司資以歲賦,令之量口受賜。及肅宗即位,以舊德召令之。令之已逝矣。”(清道光《廈門志》)肅宗歎其廉潔高風,詔封其居住地為“廉村”、“廉溪”、“廉山”,這些地名沿用至今。廉潔自律,自古乃名士之高風。“薛令之墓”也是文物保護單位,不過,考古發掘與研究發現,墓中安葬的是其後代——“晚唐時期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薛瑜”。這是“南陳北薛”中的另一個謎。

在廈門,受保護的古墓葬還有很多:葉十三郎墓、洪朝選墓、康爾韞墓、劉靜軒墓、林君升墓、胡貴墓、胡元軒墓、張暉墓、林希元墓、陳化成墓等。每一座古墓都有一個瓜瓞綿綿的故事。這裏特別要提一提蘇益墓和陳滄江墓。

蘇益(856--949年),字世進,河南光州固始縣人,曾授山西隰州刺史,後隨王潮入閩。王潮任泉州刺史時,蘇益為泉州押衛都統使,卜居同安永豐鄉葫蘆山,成為“蘆山派”始祖。宋代丞相、科學家蘇頌是其六世孫。蘇益墓位於內厝鎮鋤山村南的蜈蚣侖。墓分南北兩穴,南穴三合土建造,北穴碎石疊砌,墓碑鐫刻:“蘆山刺史蘇公始祖益公夫人張氏壽域”。其後裔移居臺灣,現有20多萬人,臺北、台中、高雄等地均有蘇氏宗親會,每年都有蘇氏的臺胞到此掃墓祭拜。

陳滄江,名健,字時乾,滄江為其號,金門陽翟人,後遷居同安縣城。他是嘉靖五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出任南安知府,後調任廣東廉州知府,“為政惟勤”,頗有政績。同安建有紀念他的岳伯坊。金門後浦人許獬為其撰寫墓誌銘。陳滄江墓位於同安五顯鎮後燒村,占地 200平方米。令人稱奇的是金門也有一座陳健墓,座落于金沙鎮東珩村外。筆者曾到兩處實地細緻比較過一個人的兩座墓,兩墓構建何其相似:石構的雙簷墓亭,正身護牆和兩側伸手石牆均為雙層,雕刻精美,每一組護牆均刻有瓦和瓦當的屋面,護牆脊端綴飾龍首與坐獅,神道前皆有牌坊。兩座墓,其中可能有一座是衣冠塚。陳滄江墓,理所當然地列入廈門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跡的名單。

儘管族權曾是統治階級奴役人民的桎梏,但無庸諱言,宗族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祖歸宗、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