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 莆田陳氏 »

清代福建陳氏大遷徙四川歷史解讀

作者: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陳世松 來源: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陳氏委員會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0日

清代福建陳氏大遷徙四川歷史解讀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一種全民性的尋根熱。對於這種令人費解的現象,法國心理學家米里埃母・賽傑解釋說,這是一種社會性防範措施,以應付周圍的不穩定。在他看來,今天的人們,由於在政治、職業或感情上都不再有安全感,因此,需要尋找在某件事情上寄託精神。於是,關注家譜就是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每個人都源于自己的祖先,都來自遙遠的過去,都不會到此為止。由此看來,這股熱潮似乎表達了一種需要:重新找到某種聯繫,找到一種地理意義上的身份。

正是在這股尋根熱的推動下,一個偶然機會使我無意中接觸到這個來自福建的陳氏家族的原鄉。根據一位元素不相識的朋友所提供的線索,我不費工夫地鎖定了所要尋找的該家族原鄉的座標。其結果頗有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慨。

陳時安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撰寫的一篇《潁川陳氏族譜序》中,明白無誤地說:“吾族自閩省以來,未暇悉載,但即延平府貢川遷于龍岩州漳平縣永福裏藍田鄉,建置宗祠,祠宇相傳,約有十餘輩……緬想故都,其祖功宗德,未嘗不依依若接焉。爰立族譜,以俾後裔知閩省與蜀邦兩地,同源共本。”

在這裏,他把對原鄉的緬懷,以及移民與原鄉之間的關係,表述得十分清楚。在陳時安看來,閩省是自己的“祖功宗德”之地,是生他養他的“故都”;而蜀省則是眼下安身立命、繁衍子孫後代的鄉邦。如果說閩省是他的第一故鄉,那麼,四川則成為他的第二故鄉。閩省與蜀邦雖然相隔數千里,但隔山隔水不隔情,二者血緣相通,“同源共本”。

可是,誰又料到,自從乾隆十七年(1752)告別原鄉,攜家前往四川以來,閩、蜀兩地竟然成為天壤之隔,想要溝通兩地之間的聯繫卻是十分困難的。雖說在他離開原鄉14年(1752~1766)之後,最終在四川省潼川府三台縣柳林壩定居落業,但是與他同道來川打拼的兄長、同為第一代遷川移民的陳輝胤,卻于當年命喪黃泉,葬身異鄉,永遠回不了故土。情的譜序時,原鄉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他這個背井離鄉20年的遊子之心,以至他再也按捺不住對原鄉的眷戀和嚮往之情,終於在4年之後,即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毅然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要回原鄉去“省墓”。

所謂“省墓”,就是祭掃在原鄉的祖宗墳墓。這對於遠在外地的移民說來,可算得上是一件頭等大事。例如,有一個同是清初由龍岩州遷川的移民,名叫陳儒玉,在壁山縣卜居有年,“辟荊棘,墾田園,構祠堂,營舍宇,規模粗具,聚族以居”。有一天,不知怎樣觸景生情,思鄉心切,突然感情爆發,以至極度悲傷,大哭起來。弟侄驚問其故,他說:“先人墳墓在閩,歲時缺祭掃,吾安能覡然食息於此。”於是,他決定急促治裝,歸閩營祭。後來,他果然返回老家掃祭祖宗墳墓,並且還把祖父母、父母的骸骨一齊遷來壁山改葬。自此之後,他每天早晚都到祠堂灑掃焚香,連一天也不敢忘。他的感人事蹟,後來被採編進縣誌,並由縣的守臣親自為他寫了一篇傳記,他死後,這篇傳記就刻在他墳墓前的石牌坊上。

永福裏(今永福鎮)在明清時期都隸屬于漳平縣,這裏聚居著陳氏人口達三萬多人。他們的祖源是永安貢川陳雍之後。陳雍,曾經在唐朝擔任過中丞職務。但是,在唐代的正史上,找不到有關陳雍這個人的隻言片語。不過,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貢川刊印的一部《陳氏宗譜》的卷首,卻收錄了由唐人陳昂撰寫的一篇序文——《陳氏大宗序》。

據記載,陳昂在唐昭宗天複三年( 903),曾經擔任過汀州學正。陳昂的這篇序文記述說,他予大順二年( 891)奉命到汀州出掌學正時,曾經看過該支陳姓的家譜。由此知道,他的先祖與該支陳姓的祖先同出一脈,遠祖都是肇基於潁川派始祖太丘長陳實。文章還說,這支陳姓入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陳雍的祖父,一個叫做陳譚的人,他曾經擔任過漳州刺史。陳雍的父親名陳攝,擔任過汝南縣令,後逝於閩,葬於泉州之隔村。正因為陳攝葬在福建的緣故,所以陳雍“始入閩焉”。另據貢川《陳氏宗譜・行實錄》提供的行狀知道,陳雍入閩的時間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 741),陳昂撰寫這篇文章時,與之相距 160多年,是最接近當事人時代的文字記錄。他在這篇文章的末尾還特別鄭重聲明,經他鑒定,陳雍確系東漢潁川派始祖太丘長陳塞的第19代傳人。他所見到的這個家譜,是為“信譜”,並無假冒“遠胄”的嫌疑。所以,“予亦不假名筆以為重也”。據此可以斷定,這篇文章所記載的人和事,應該是可信的。

陳雍攜次子陳野初入汀州時,貢川到處仍是“長山荒穀,綿亙錯互”,有待開墾。自從陳雍父子卜居南劍州沙陽縣固發之後,該支陳姓一直在當地從事經濟開發與文化傳播。陳雍人閩時年80歲,12年後,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 752)去世,享壽91歲。

自陳雍由吳興遷居閩西,開基貢川以來,其創家聲,綿延世族,使該支陳姓成為閩西北一大望族,其世代後裔在科舉上的成就,奠定了閩西人文鼎盛局面。其聲名最著者,當數陳雍之 8世孫陳世卿。陳世卿,字光遠,宋太宗雍熙二年( 985)進士,授衡州推官,再調東川節度推官。不久,農民起義領袖李順率軍轉戰東西兩川,圍攻東川節度駐地梓州城(今四川三台縣)甚急。陳世卿以解圍退敵有功,後歸朝為秘書郎,曆官至秘書少監。其“安遠”解圍的事蹟,“為時論所許”,受到當時朝野的贊許,被載入《宋史》列傳之中。

未曾想到的是,他當年建功立業之地——梓州,在 770多年後,一支以陳時安為始祖的陳氏家族,竟然從福建遠遷至此,安居樂業,繁衍後代。如果他們真有世系上的承襲關係的話,這種歷史巧合,頗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之慨。

根據《陳氏宗譜・行實》載,陳世卿的三哥陳世則,與他連袂登進士第,只不過,陳世則是以43歲考上三甲第20名,他的七弟陳世卿則是以33歲考上二甲第19名。由於陳世則的事蹟太平凡,以致在《宋史》上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接著,陳世卿的長子陳儼、五子陳僻又分別在宋真宗時登進士第。此後,該支陳姓後裔還有若干人在北宋各朝高中進士,遷閩的陳氏家族在有宋一代,科甲蟬聯,前後登進士第達數十人之多,不愧為遠近聞名的“士大夫世家”。

北宋時,同為南劍州之將樂人的楊時,登神宗熙寧九年(1076)進士第,高宗朝官至工部侍郎,他對本州出了這樣一個科甲蟬聯,青紫相屬,文章勳業,稱著一時的陳氏家族,讚賞有加,撰有聯語一副雲:“半壁宮花春宴罷;滿床牙笏早朝歸”。至今這副對聯仍懸掛在貢川陳氏大宗祠的堂柱上。

浙江樂清人王十朋,在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高中狀元後,奉命入閩,路過沙縣,曾經專程晉謁陳祠。他在一篇題記中說,他小的時候,就看見“陳氏之盛”,十分傾慕陳的道德文章。為此,特意撰寫七絕一首,並題寫匾額以作紀念。該詩題為《陳公祠(名傅字君舉)》,雲:“九年地主百年祠,民自元豐結去思。善政在人宜有後,堂堂忠肅見公兒。”

陳時安一家 7口離家上路的時間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當時正值嶺南各地遷川的高潮,在此前後,在由閩西通往四川的道路上,應該說到處都可以找到先行者、同路人。根據《中國移民史》的統計,在“湖廣填四川”中,共有大約20萬的閩籍移民遷往四川。

據四川金堂《陳氏族譜》記載,以陳沈濱為始祖的南山派陳氏,于明初自龍岩上坪之古樓遷移至小池南山(今龍岩市新羅區)定居。下傳至第 9世時,時年28歲的陳源溪,於康熙五十二年(1730),奉母攜弟陳潤周,由龍岩遷家於蜀之資州(資中市),繼遷中江縣回水鋪,又遷簡州十裏壩。該譜在細述南山派其他支系祖先時,特別注明其人川後裔在截至民國二十年(1931)修譜時居地分佈的情況。

資料表明,在清初閩籍移民遷川潮流中,約有77.1%的移民遷出地為閩西地區。在閩籍移民遷川家族中,約有80%是在清前期遷入四川的。其中,明確記載遷川時間為康雍時期的,有51支,約占整個閩籍遷川移民家族數的58.6%以上。這表明,半數以上的閩籍移民是在康雍時期遷川的。

世居漳州府南靖縣隱溪的陳氏,與大嶺下的陳時安相距不遠,山水相連。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後,隱溪陳氏舉族 200余家,計2000餘口,由閩遷蜀,落籍金堂。陳氏來金堂後,主要聚居在城廂鎮及祥福、大同、玉虹和繡水各鄉,趙鎮及官倉、棲賢、三星等地次之。

世居龍岩州大池村(今龍岩市新羅區)的陳儒玉兄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挈眷入川,定居於今重慶市璧山縣。在分析該支陳氏遷川緣由時,文章作者特別記述說:“方是時,公昆弟四人,從昆弟二人,皆同爨,內外數十口,田廬不能贍。聞蜀土廣人稀,乃謀挈家遷焉。”除了地狹人稠這一根本因素之外,頻發的自然災害也是迫使閩人遠徙四川的重要原因。據研究,明清之際我國開始進入第 4個災害宇宙期。隨著人口的大幅度增加,災害也日漸頻繁。福建本來就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時常爆發大規模的流行性疾病甚至傳染病,亦是瘟疫常發之地。清初以來,在福建境內多次發生瘟疫。為了躲避瘟疫等重大傳染性疾病,原本為生活所迫的閩人,只得遠走高飛,於是,包括遙遠的四川在內,一時間皆成為他們向外遷徙的目的地。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