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番薯引進第一人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01日

番薯引進第一人

番薯又名紅薯、甘薯、山芋,俗名地瓜,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重要糧食作物,功同五穀。從“番”字即可知,它原本是海外“番”地的物產,後來才飽了國人的口福。那麼,它是怎麼來到中國的呢?

番薯原本產于美洲。16世紀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侵佔美洲和呂宋(今菲律賓)後,番薯便被傳播到呂宋。當時,南洋、呂宋一帶已有許多中國人僑居謀生。據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多年在呂宋從事貿易的福建長樂籍華僑陳振龍見彼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便想將薯種引進國內,以濟民食,但西班牙當局卻禁止此物種外傳。無奈,陳振龍只好設法私下購買幾英尺薯藤,並向當地人學得栽種方法,于萬曆二十一年(西元1593年)偷偷“截取其蔓尺許,挾小蓋中”,攜子陳經綸回到福州。

回國後,陳經綸生怕番薯不適應在當地生長,便先在“本屋後紗帽池邊隙地試栽”,結果一舉成功。他將收穫的番薯呈獻給福建巡撫金學曾,並上書“敬陳種薯之利益”,建議官府推廣種植。金學曾是一個有頭腦的官僚。他最初並不盲目相信,隨“即覓地試栽。俟收成之日,果有成效”,才決定在全省推廣。適逢福建大旱,為備荒計,金學曾特地敦聘陳經綸為“門下士”協助推廣番薯,飭令所屬各縣如法授種,還刊印《海外新傳七則》教導農民掌握種植要領。當年,閩省各地即告番薯大豐收,災民由此渡過了荒年。自此之後,番薯便在福建大範圍地安家落戶,開花結果。福建人民有感于金學曾推廣番薯之德,複稱番薯為金薯。後人為紀陳振龍引薯之功,還特地在福州烏山立了一座“先薯祠”“先薯亭”,誦詩曰:“種薯功與課農兼,閩海家家樂利沾。三百年來修缺典,名山祠宇瓣香沾。”

尤值一表的是,陳振龍、陳經綸引種番薯有功,其後人推廣番薯亦卓有建樹。清朝康熙年間,陳經綸之五世孫陳以柱由海路北上浙東鄞縣(即寧波)經商,把番薯由福建傳播到了浙江;乾隆年間,在膠州古鎮經商的陳以柱之子陳世元,把番薯傳播到了山東;稍後,陳世元父子又將番薯輾轉傳播到河南朱仙鎮、北京通州等地,使這一耐旱、耐瘠、高產的糧食作物在北方也紮下了根。陳世元還著有《金薯傳習錄》一書,詳細介紹番薯引種、推廣經過及栽培、繁殖方法,使番薯終在國內20餘省遍植開來;而他也因“教種有效”,於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年逾八旬之身被“賞給舉人職銜,用示獎勵”。

 

另一說法

據楊寶霖先生考證,明萬曆八年(1580年),陳益身著布衣肩搭包裹,乘友人的商船從虎門前往越南。到達後,越南的酋長接待他們時,在宴席中擺出了一道香甜軟滑的“番薯”官肴,這引起陳益的興趣——“要是能夠引種回去,該可解決多少人的溫飽啊!”

從此,他便留心這種可以充饑的官肴的生長習性和栽培方法。一年之後,他冒著殺身之禍,收買了酋卒,把番薯種藏在銅鼓中想偷偷帶回國內, 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正要開船的時候,有多艘越南的官船載著多名酋卒要來緝捕他。在這生死關頭,隨行的中國船員凸顯航海技術,以一箭之先駛進了國門。就這樣,陳益終於將藏在銅鼓中的番薯種帶回了虎門。

之後,他在自家庭院栽種,番薯的藤蔓很快爬滿庭院,掘之煮食,香滑不減異邦。於是,他耗盡家財在祖父陳志敬(字一之,號蓮峰,官至左江兵備按察使司僉事)墳旁購地35畝播種,並把自己的壽穴選在番薯田,要與番薯長相廝守。臨終時他寫下遺言,囑咐後人每年春秋二祭。

直到建國初期,陳益的後裔每年前往祭祀掃墓時,仍用紅皮番薯作為祭品,並寫上“紅薯一對富勝千箱” 8個字。據虎門北柵社區宣傳負責人陳志強介紹,陳益是虎門北柵社區陳氏居民的先祖,是位讓陳氏子孫引以為豪的祖輩。因為陳益是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是中國第二次糧食革命的先鋒,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但是,讓陳氏子孫感到愧疚的是,由陳益、其胞兄陳履及其祖父陳蓮峰等墓地組成的古墓群,由於年久失修,破損不已。

“中國第一塊番薯地”--陳益古墓群一共由 4座古墓組成,但是這些古墓都已破損,且這些古墓幾乎被蒿草和荊棘淹沒。記者好不容易走近陳益的古墓前,在其左前方約三米處豎有兩塊石碑,其中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陳蓮峰墓,東莞市人民政府1989年1月7日公佈字樣”。另一塊則是該文物的簡介:陳蓮峰墓建於明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是我國第一塊番薯地的座標。明萬曆十年(1582年)北柵人陳益到安南(今越南)經商帶回番薯種試種。成功後,在小捷山祖父陳蓮峰墓的右方買地進行擴種和推廣,成為我國最早種植番薯的地方,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

春節前完成修復工作

為了承傳祖德,善待先賢,虎門北柵社區陳氏子孫自發捐資重修古墓群。此舉得到了東莞市和虎門鎮文物部門的支持與讚賞。東莞市文化局派出文物修復專家特地前往古墓群進行考察探訪。

文物修復專家在仔細察看了陳益古墓群的現狀後,對古墓修復提出了 4點意見:墓群的維修在材質、工藝等方面要貼近原物,以保持原貌,儘量選用三合土、灰砂等耐風侵雨蝕的材料;對古墓群周邊的環境,尤其是古墓群內的亂葬墳塋應清理乾淨;應儘快制定出修復的方案;建議在古墓群附近種上番薯,讓今後前來憑弔的市民對陳益這位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有一個較為真切的認識。

陳志強介紹,經過文物專家的現場考察探訪後,該社區在市文物主管部門及虎門鎮政府的支持、配合下,特地請來了深圳市的文物修復專家,對古墓群的修復進行規劃設計。

深圳市文物修復專家來到古墓群進行實地考察,並基本確定了相關的修復風格及墓區範圍。整個古墓修復的方案爭取在國慶日前制定出來,隨後展開修復工作,努力在明年春節前完成整個修復工作。根據文物專家對此次修復的初步預算,整個修復費用將在40萬元左右。

另據陳志強介紹,據虎門鎮規劃所的資料顯示:陳益古墓群控制面積 20222平方米,文物保護面積4963平方米,主墓面積約 600平方米。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