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福清市漁溪鎮聯華(十一墩)田樓村陳姓尋根

作者:陳惠紅  來源:陳氏宗親網 2012-7-24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25日

福清市漁溪鎮聯華(十一墩)田樓村陳姓尋根

各位宗親:大家好!

本人受大哥陳武鳴及眾親人委託,尋找田樓陳氏立村先祖來自哪一支脈。

我的先祖是福建省福清市漁溪鎮聯華(十一墩)田樓村陳姓。為紀念先嚴先慈百年誕辰,三年來與親人一起撰寫紀念文,在感念先輩之余,浮想聯翩。小時,上輩說:我們從詩字輩來自閩南永春。祖母用過的盛放東西的木桶上面寫有『永春』字樣,田樓陳氏來自哪里,立村始祖是哪位先人?這些問題盤旋於腦際。這是田樓故居田樓古厝主廳大門聯:潁水家聲遠 汾陽世澤長。居住在田樓的這一支脈因遷徙的艱難沒有留下族譜,年代太久,我們的根在哪里,今天上網查找祖先如何從中原遷徙至閩南直到今日居住地—福建省福清市田樓村,盼望能夠找到源頭,以告慰仙逝的族親。

這是古厝主廳的田樓陳氏家族諸輩順序如下:

  輩分:詩 書 繼 世 文 經 武 緯 爾 子 孫 須 迪 前 光

  字: 堯 舜 開 支 仁 孝 友 恭 我 祖 宗 永 昭 彝 訓

田樓陳氏支脈追尋

始祖 詩 字輩分,太祖 書 字輩分,高祖 継 字輩分有倆弟兄。

聽先父說:

先高太祖阿 mui(小名,大名未知)屬“繼”輩,(表字“開”輩)在田樓村“舊厝”遺有由先人處繼承的房屋一間半。他又獨資在“舊厝”東邊蓋一幢房屋,田樓人稱之為“新厝”。先高太祖阿 mui繁延至“經”輩有三支:

  經泰;

  以先父陳其軒(舊名陳經汪)為兄長;

  以經桃為兄長。

先曾祖陳公世銀(表字支釭)娶黃氏(上徑鎮下張村人)遺子三人:

  長子即祖父諱陳文透,表字仁相,娶下樓村(蘇田村附近)林氏。

  次子即先叔祖諱陳文合,表字仁政,娶上徑北嶼村吳氏。

  三子因家貧小時送給他人,不知所向。

以二十五年一代推算,先太祖阿 mui約於1834年出生,今年冥壽 175歲。

1931年,祖父陳文透和叔公陳文合在南洋經商,叔公剛從印尼回家鄉蓋房子(現新厝後落房子),先嚴陳其軒(原名陳經汪)當時正在江蘇南通學院醫科專業求學,1934年 8月留學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赤岩外科攻讀博士,1936年 7月畢業回國,任福建省福州衛生事務所第一診所醫師等與福清虞陽醫院醫師,先嚴於西曆1909年 2月19日出生,逝於西元1979年 1月16日。

“詩”輩先祖約於1784年出生,今年冥壽 225歲。大張村往西 500米處的一片耕田和龍眼地現被稱為“頂田樓”,可能是先祖從閩南遷徙到此的暫居地。遷徙的真實時間現田樓後裔暫無確切資料,先祖在田樓村置的產業“古厝”當是十九世紀初期。

通過上網查找查證以及田樓古厝大廳留下的匾牌、大門對聯以及祖母用過的『永春』字樣木桶等,試圖解釋福建福清田樓的始祖來自于:

1.福建永安市貢川鎮新發沖村,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先祖陳雍後裔之20世新保公之三子先祖觀奴與幼子妃奴至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自楊梅灘遷入福建永春縣……

2.試推論結果:先祖觀奴妃奴兄弟倆後裔陳氏辛得公與毅裔公的支脈於西元1700—1800年輾轉遷徙至福清漁溪田樓繁衍;或二十世新保公的後裔先祖賜住與仙奴的子孫自永安南遷至此落戶至今。

尋找:

有哪一支脈宗親的輩分與田樓的一樣、或古厝大門對聯也曾一樣的,來自永春或永安的族親,各位宗親是否有聽上輩說過,曾經有一支脈遷徙到福清田樓,或家族族譜有記載過一支外遷至那個地方,懇望各位宗親幫助,給予資料來佐證,謝謝!

我們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我們的身體裏流淌著祖先的血,歲月傳承把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勿忘祖先,繼承先志,開創未來!

福建省福清市漁溪鎮聯華(十一墩)田樓村

陳氏第七代裔孫女之先嚴陳其軒(陳經汪)之九女:陳惠紅敬上

聯繫方式:QQ601366691 加好友時說明:宗親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