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八閩陳氏 » 莆田陳氏 »

仙遊陳氏宗祠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仙遊陳氏宗祠

溜江宮兜飛錢陳氏故居

飛錢陳氏源於河南潁水派系,入仙(游)始祖鄙公玄孫曄公,從東鄉光埔(今仙遊榜頭鎮)遷入仙遊縣市錢田境住居。宋七世祖汝器公夫婦,累世積善好施,輕財重義,德厚孝悌,動天飛錢,故以〝飛錢〞為家族命名,遂昌其族。

汝器公性友愛、敦善,將家資盡讓其兄湛;妻朱氏媽系宋寶文閣待制少保朱紱之女,賢德善施,憐貧救苦,凡有急求者,無不允諾,告借者如數獻給,有時還私藏財物於米食之中贈給,其人帶回檢視,發現米中有財物,送回受拒。有一天,觀音菩薩化為方外女流求施捨,朱媽囊空,已無物饋贈了,女婆直指朱媽腳上的纏足布求贈,作為方外之緣,朱媽允諾,入室解帶,出門不見女婆。不久,飛錢滿屋,夫婦焚香禱祝,願錢減半賜生貴子,光耀門戶,祝畢依然一聲大震,飛錢減其半,宮廷聞知,蓋庫藏之,因以〝飛錢〞二字為族名,以祀上天之佑。其後,連生三子,皆簪纓出仕。長子可行官國子監丞;次子可久以武舉官秉義郎監鎮;三子可大賜進士弟,官朝散大夫,朱氏媽封為有德太夫人。夫婦壽王期頤,陳公享年九十四歲,朱氏媽享年九十六歲。

宋紹興八年,可大公辭官歸裏,承祖命倡建南門橋(昇仙橋),興建中因資告罄,又一次功德動天,二度飛錢,建橋功成,故有〝二飛世第〞之稱。

從此世人讚譽“潁水家聲大,飛錢世澤長。”後人以“飛錢”奇蹟為傳家美德,燈號高懸,傳誦千年,嗣孫至今傳遍海內外。

現有大宗祠和“飛錢祖居”舊址,現已重修,大廳內明潔、通風清靜、雕龍畫棟貼金,柱上朱紅油漆金碧輝煌。1983年4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可大祠

原名“耀德祠”,位於鯉城鎮柳坑街。宋時建,明嘉靖間被倭寇焚毀,其裔孫重修。占地1500平方米,門口有 1對明代石鼓。1983年 4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陳氏後裔晉江華僑陳明切、陳天才等集資重修。

 

仙水大廳

仙水大廳,座落於榜頭鎮仙水村龜山南麓,是明正統年間行人司陳升的故居。這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依龜山山勢建築成三幢並排的“九間張”大屋,計有七進十廳九個天井。

第一進是府門,上有“陳氏故居”的石刻。門前有一口面積六畝的大池(因年久失修,泥沙淤積,已被開墾兩備畝多,現大池面積只剩下三畝多)。長第二進是小院,兩側是花台。第三進南面為照牆,中間是磚埕,西側有座門閣樓,左右兩間為護介將軍樓(被群眾翻蓋為平屋,現只存門台和石階)。由府門走進大院,必須通過門閣樓,出入官員須經護介將軍樓由接待人員引進。第四進是大院,大院裏有個大磚埕,正中樹著一對旗杆。由磚埕往上走,是一個用條石鑲成八卦形的台,叫祭台。東邊一口八米深的水井。大廳正門左右兩邊,有一對“鼇矛出超”(砌在大門外兩側的橫牆)。由祭台走上石階,就是大廳正門。門壇中是大門,左右還設有兩個小門(相傳官員出入,逢年過節開大門,一般人員進出走小門)。大門左右一對石馬,大門門楣上掛著明英宗禦筆“雙桂聯芳”的匾額。這是第一廳。由第一廳通到第二廳,中間隔個兩丈四尺見方的天井,天井中間用條石鋪成發梳形石路。第一廳從地勢說是第五進,第二廳通向第三廳,又有一個兩丈四尺見方用條石鋪成的天井,第三大廳是正廳,長四丈四尺,寬兩丈六尺二寸,中柱高二丈四尺,屬第六進。正廳前正中通向天井處有個報事跪進的“假墀”,各廳兩側有寬闊的甬道、回廊和連幢的廂房,都是單層歇山頂的土木結構,用材粗大,桁、椽、橫樑都是油漆的,保留明代建築的特色。正廳後面還有一幢三座並排的後廳,屬第七進,已被村民翻蓋為新房。

仙水大廳的構式具有宮闕建築的五大特點:一有“九曲”,二有“杆橫”,三有“假墀”,四有“鼇矛出超”,五有“一馬台,下馬墊”。後來陳氏子孫就以“九曲七十二階,丈八三十六株”為其認親歸宗的暗語。

仙水大廳主人陳升(明正統四年進士)、陳鼎(明正統九年舉人)兄弟和謹身殿大學士(即宰相)商輅等很有交情,因而陳升在當時聲譽很高。陳升母親七十大壽時,商輅親撰“皇華羨穎水名家,百葉箕裘充祖德;僕射開龜城世裔,一堂和煦樂春光”的楹聯前來祝壽。朝中官員,宮內太監和沿途省、府、縣官員聞訊也紛紛前來祝壽,相傳計收楹聯 118對。陳升把商輅的楹聯掛在正廳中柱上,其他楹聯按官銜、輩次懸掛,全府都掛遍了,只能掛上96對,凡能被掛上的,都感到榮幸。從此之後,仙水陳家定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十五為撰寫楹聯活動日。這天,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大廳上撰聯、書寫、吟詠者濟濟一堂。而每年選貼上柱子的只有九對(正廳四對,中廳四對,大門一對),因此凡被選貼者,鹹感榮耀。民間流傳:“聯掛仙水大廳”的典故,就出於此。

 

仙游榜頭行人司司正陳升祠

作者:修遠 來源:福建之窗

陳升,字景順,是宋左僕射陳靖之後裔,仙游縣榜頭鎮仙水村人。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以廷試第十一名得第進士,後授官行人司司正。

行人司系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設立的官署,司設司正、司副,更置行人若干員。掌管捧節、奉使之事。凡是頒詔、冊封、撫諭、徵聘賢才,以及諭勞、賞賜、祭祀、賑濟、軍旅等事,均奉旨差遣。在京官中地位雖低,聲望卻高,初中進士者,以任此職為榮。據有關史書載,陳升年少時就文華出眾,頗具聲譽。為官後,他曾經三次上書英宗皇帝,評論時弊,朝論皆認許,但被同僚誣告,罷免回鄉。陳升回鄉後,葛中野眼,以山水自娛,逍遙度過餘生。

相傳,陳升在任上時,一次返鄉探望父母,母說要跟他到京城看看皇宮是什麼樣子,陳升擔心京城遙遠,老人家受不了顛簸,便仿金鑾殿的樣子,蓋一座大宅院讓母親居住。這便是有名的仙水大廳。該居宅現雖已頹舊失修,但基本輪廓尚存,且已被批准為縣級文物保護起來。距仙水大廳東側約百米處的陳升祠,經近年再度修葺,煥然一新,屋宇寬敞,氣派不凡。

陳升祠,亦名仙水陳氏宗祠。據祠中碑誌載,該祠始建于明正統陳升授職行人司正年間,由複公正長子琴寶公捐田所建。歷經五百多年,哺育二十四代五千多後裔。祠宇坐北朝南,占地2.25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正面七間廂寬,中開三大門。大門壇內廊寬 3米多,一排六根石柱支撐,而後為內埕,埕中設祭天壇台,埕兩側以廊及護厝相嵌。主廳三間寬,兩側各隔兩間廂房,廳中以六對木柱支撐,廳後建祖宗牌位台,木雕護欄相框。後牆壁上繪五幅祖宗像,中為直庵公,右側為升、睦公,左側為鼎、瑞公像。後牆之左另立一神帳,祀臨水夫人陳靖姑神像。中帳台頂掛“進士”牌,上書“明英宗欽點陳升廷試為二甲進士”、“明正統四年歲次己未立。”

祠中楹聯、橫匾不少,多為歌頌祖德家風之言,如:“受族宋名臣世澤久長天地老;起家明進士書香遠襲子孫賢。”道出了由宋名臣陳靖起族,明進士陳升起家的淵源。又如:“念父恩安祿位走馬偏鞍;思祖德建宗祠金龜下田”。“忠國家劾官場三封奏表;孝父母建大廳一代盛名”。這一副聯概括了陳升的一生事蹟。還有“欖巷肇分支列梅澤穀目龜城三遷祠宇;花朝殷格組合華亭晏林後墓共存豆邊”等。而楹聯中最負盛名的當是書於大廳柱上的一副,聯曰:“皇華羨穎水名家百葉箕裘充祖德;僕射開龜城世裔一堂和煦樂春光”。相傳,這幅聯語是陳升母親七十大壽時,朝廷官宦好友向陳母賀壽,由宰相商輅執筆撰書的,連同賀禮一併送到仙水時,正值歲末臘月廿五日,這一副聯即掛在仙水大廳正中的柱子上。以後每逢大年臘月這一天,興化一帶官員、才子都要聚集在仙水大廳品茗、賦詩、作畫、寫聯,並從中選出幾對佳作懸掛廳上,成為俗例,故有“聯掛仙水大廳”之美談。從商輅起至清末共有 160多對,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如鄭紀、張琴、江春霖等人所作的楹聯,至今尚有部分流傳下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