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山錢塘奇景

錄入:陳承溢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09月16日

詩山錢塘奇景

錢塘地廣人賢,面積約三平方公里,有山地五千三百畝,耕地一千一百畝,有七奇峰、九溪澗、十八景色、可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之勝境,南邑名區一桃源。

 

一、七奇峰

1.南山

此峰位於錢塘許氏祠堂面前,托祭壇如平臺,伸經侖、庵模、天邊侖、如蓮盛開。

2.北塔

此峰位於祠堂後屏,與南山對峙,三台並立,伸騎龍侖唯一通南山、塔邊侖、竹前侖、朝南而向。

3.大獅

此峰位西,也有小獅、獅球、奇石、流水為勝。

4.獵鷂石峰

此峰位南,峰頂石壁陡峭,如欲托天,時有獵鷂歸巢,甚是奇觀。

5.雙乳山

此峰位南,山體豐滿如乳,上下乳線清晰,峰頂分成兩峰積秀如乳頭,真是巧奪天工。

6.老鼠幬

此峰位南,山高峻峭,山上有一奇石如老鼠夾,遠觀如欲滾下,與雙乳、獵鷂、南山、為南屏壯、奇、險、秀、“四絕”。

7.三角旗

此峰位東,在黃山與苦山水庫之間,峰尖如旗槍,後龍向北拖延似旗布隨風而舞,蔚為壯觀。

 

二、九溪澗

1.腹郎溪

此溪源于水泉庵,集大獅、小獅山、狗槽山之水,約一千五百米出狗槽嶺下與金雞橋溪結合入黃山水庫。

2.驅鳥郎溪

此溪源於大坪埔,集三角旗、車仔埔後之水約兩千米出茶林下與金雞橋溪結合入黃山水庫。

3.金雞橋溪

此溪源于崎田垵,集北塔、金雞垵、土樓、驅鳥郎溪、腹郎溪之水約三公里,三彎九侖入黃山水庫為晉江東溪源頭之一。

4.石筍溪

此溪源于卓教經詩山十八景之一的石筍下,集老鼠幬,石筍之水約一千五百米成雷公瀑布入許山團結水庫。

5.烏洋深溪

此溪源于赤皮林,集老鼠幬,烏洋侖之水約一千五百米入團結水庫。

6.東溪

此溪源于南山中頂角,集庵邊、洋中、外角、南壟、雙乳山等水過五彎十侖,約三公里入團結水庫為晉江東溪源頭之一。

7.鷓鴣溪

此溪源於鷓鴣山,集後郎尾格,北塔之水約一千五百米同西溪結合入坑尾林溪。

8.西溪

此溪源于南山,集洋中、頂角、松柏頭、內角、幕透、鷓鴣山溪、龜山之水約兩千米入坑尾林溪,為晉江西溪源頭之一。

9.獅溪

此溪源于南山后集貞洋山脈、大小獅,獅球之水約三公里入坑尾林溪。

 

三、錢塘十八景

1.詩山雲海

  八閩進士出高蓋,五彩雲蔚入蓬萊。

  悟空若無金精目,誤上靈宵宮闕台。

此景位於東方土樓遺址上。春時常在清晨旭日欲升時可見:左邊大獅山斜臥,右邊三角旗山駐坑蛇侖直下,中底糞箕弧如拱形成天然的扇型畫框。框中:左邊呂洋貞格,文章山巒疊翠,霧若輕紗細披。右邊出八閩第一進士唐代詩人歐陽詹的高蓋山拔地而起,山腳下雲霧飄渺,時起時落,變化萬千。中間有詩山十八景之一的鐘山已成雲海中的砥柱,時隱時現。此時,城鄉村落已不可見,皆化成蓬萊雲煙,山在雲海之中,雲在山之間。

前文章山與高蓋山相連的地方,有三重山相疊,山與山之間霧同玉帶,五彩流光,蔚為壯觀,讓人心曠神疑,似立靈宵殿前的宮闕之上,讓人感覺非處人間。

 

2.丹鏡映日

  日露詩山滿鏡紅,丹砂點空映水重。

  風起微波錦鯉戲,孤石對影沉醉中。

此景位於東方黃山水庫中。當清晨天空晴朗之時,立于後厝郎頭可見:高蓋山邊的太陽要出來時,滿天通紅的朝霞,把山中明如寶鏡的水庫也染紅了。

剛露出來的的太陽,如同畫家用朱砂筆在天空中點畫似的,在水中的倒影和天上的太陽相映重複成趣。此時,微風輕輕徐來,微波起伏,成群的錦鯉在水中追戲著,你看那孤立的石頭看到這些美景對著自己的身影也呆呆地沉醉於其中。

 

3.金雞瀑布

  一泓清水出桃源,玉橋臥空神奇傳。

  疊瀑折落三千尺,山高林深惠澤長。

此景位於東方的金雞橋溪上。當陣雨過後,山洪暴發的時候,立于金雞橋往垵透的路上可見。一泓源頭出自錢塘這個桃源勝境的清水在青山之中流淌著,遠遠看去,石砌的金雞橋如玉雕琢,橫臥在兩岸之間上,神奇的故事至今一直流傳開來。

出橋的流水化成萬疊瀑布曲折飛流直下千尺綿延,壯觀不已。由此可知,山高林深,源源不斷的清水福澤人們的恩惠是多麼的綿長!

故事:金雞橋是蔡志程酬神捐謝,取逢華鎮逢島下尾處石條用肩扛三天至此,因地利築石,取木構挑梁法建成。

傳說橋下石中有金雞母,飼白米下白金,飼黑米下黑金,飼黃米下黃金……。受土地公直點:于三十五歲時,由孫扶公過橋,金雞母自現獻之,至今無人可得。

 

4.五行伴土

  翠屏一線接連天,雲頭降下五行仙。

  半顧錢塘半詩山,欲會鳳髻朝聖王。

此景位於東方外角土樓山金雞垵上。立于土地公石前或金雞垵侖可見:翠綠青山如同屏風一線接連於天,一朵五彩雲頭降下金木水火土五行仙同土地公為伴。所坐山中龍脈受靈氣只能保佑錢塘鄉一半,另一半留與福澤眼前的詩山,此次是受邀朝會於鳳山寺郭聖王而來。

故事:鳳山寺廣澤尊王坐化迦照藤成神後,大擺筵席,請各路神仙到來共賀。金木水火土五行仙與土地公結夥駕五彩雲前往。

一路中,有說有笑,議論聖王忠孝仁義齊全,孝感動天,修好德行,方成今天正果真是可喜可賀。當到金雞垵上空,見山頭城四周青山如郭,文章山巒疊翠,鳳山展翅欲飛,高蓋如柱撐天,真是佳境勝地,引以入迷。不知不覺,降下雲頭坐于金雞垵頂觀望,議論紛紛,好一處出王侯的風水寶地。

當視線右移高蓋山中更是稱歎:此山開天劈地,鐘靈毓秀,出八閩第一進士歐陽詹。議論上京趕考,徒步來回九年之不易。衣錦還鄉時不見慈母之悲哀,拜哭墓前,吟詩刻于山中石上。可見,仁孝之舉,千古當表也。

不知不覺,道不盡古今之事,沉醉于眼前佳景怡情之中,誤了朝會時辰,逐化成巨石在山中賞景千年之不厭。

到後來,時過竟遷,漸被人所忘,唯土地公身形可見,坐觀高蓋,金木水火土五行神仙漸不為人知。一天,彩雲軒呂府仙師東游蓬萊仙山回來,路過於此,見各路仙石被風雨所化,恐後人不識,便拔下利劍于石上銘書:“金木水火土”五字篆書于各石中,至今約百年有餘。

 

5.趴鼎爐峙

  鼎常火燒勝千年,神在虔敬萬古顯。

  爐曾作窯三囪香,白馬靈現鳳翔洋。

此景位於東方外角陳塘格勝境之中。立于土樓遺址靠香爐邊沿可見:前面一山似鼎趴於地上,山下有廟名:陳塘格,常常有香客來燒香,龍穴如同真鐵鼎,越燒越紅火鼎勝千年。在裏面的神明在於善男信女一心虔敬,自古以來無不顯赫應感。

廟前這個天然的香爐峰曾經在解放後作為瓦窯,在頂上的三根煙囪燒時就像三根通天香被點燃。這使廟中紙糊的白馬也在夜中顯靈在隔壁鳳翔洋村的麥田中偷吃。

故事:陳塘格廟為趴鼎穴,受呂府仙師指點:趴鼎要常燒才不會生銹,故越燒越旺。以前受經濟等原因,燒香者較現在少,熱度不夠,故將金爐也放于宮中燒,以增熱氣,至今越燒越旺,燒香者日盛,故又將石金爐移出,重砌成大爐。

到後來,解放後有人在廟對面的香爐峰挖成瓦窯,在上裝了三根煙囪峙立著,當火燒窯時如同三根通天的靈香點燃。這使在廟中的紙白馬也沾靈氣在月圓中顯靈,偷偷地跑到隔壁鳳翔洋村(羊背洋)偷吃人家的麥田。

有一個鳳翔洋村的村民看到了拼命追趕,當到陳塘格時,只見白馬跑入廟中不見,知是神明顯靈,忙跪地求平安。第二天早上,這個人又到麥田一看,麥子又完好如初。

 

6.雙獅踞坪

  雙獅踞坪百獸驚,雄風大展威遠鎮。

  細觀因何多癡迷?醉賞詩景心怡情。

此景位於東方外角運田走踞獅坪腹郎侖回觀可見:一頭雄獅威風凜凜盤踞面前,眼睛直觀東方。睡貓山為其尾,水泉庵後面巨石為其露臍,前腿一伸狗槽後,一伸小獅後。面前一小獅踞如欲躍,惟妙惟肖,堪稱大自然之神工,其雄風大展,不愧百獸之王,連在狗槽邊欲食的小狗也甘拜下風,匍伏在地,生怕驚動它們而不敢動彈。

請仔細觀賞,它們的神情為何癡迷,直直瞪著遠方?原來是在如癡如醉地欣賞著這眼前如詩如畫的詩山美景,讓它們越看越是心境怡情。

故事:

南天門前莊嚴肅穆,一柱高聳入雲,柱下帳中坐一玉帝御前大將:李靖天王鎮守。

其披盔戴甲,右手托一寶塔,面東南而坐,兩邊青山如千軍萬馬,陣列周密,若欲遠征。金獅坐騎在寶塔下雄踞,虎視眈眈。右邊三角龍旗隨風而舞,氣勢非凡。貪嘴的嘯天犬不忍貪食登槽而望,在雄獅一動瞬間卻嚇得趴在地上,由此可見不怒而自威,雄風而遠鎮於千里。

這一切,地應天象而鬼斧神功,天柱化成了天柱山、李靖化成詩山十八景之一的《將軍坐帳》山、寶塔化成了錢塘的北塔山、李靖雄獅坐騎化成了東大小獅山、嘯天犬偷食化成了天狗登槽山、陣前飛旗化成了三角旗山、……這些美景不可言喻,靜而欲動,由同天印,永留人間紀念。

 

7.晨鐘暮鼓

  鼓角號令英風生,鐘磬齊鳴勢氣增。

  石壁福地開聖廟,萬民敬奉五大人。

此景位於北方外角石鼓廟處。立于塔邊侖草埔尾可見:一廟飛簷鬥翹,鑲於石壁之中。左邊一天然石鼓擺於路邊,鼓中有一處光滑如磨,長年不生清苔,是為鼓錘敲擊之處,甚是奇異。由此可見,如有號角司令,鼓聲振作而鳴,這樣更顯得五位英雄威風凜凜而生。

在右邊,有一巨石,兩塊相疊,如鐘磬欲響。這些天然的巧物給五王府大人廟門前增添得更加勢氣飛宏。

之所以在這千仞的石壁福地中開鑿建築這聖廟,皆是因為在於萬民世代景仰用香火供奉這五位王府中威靈顯赫的大人神。

故事:

相傳明朝後期,政治腐敗,奸臣當道,受害者無窮。有三百六十位進士被奸臣陷害關同一地牢,但他們情同手足,堅貞不屈,在牢中吟詩作對,不忘讀四經五書,視死如歸,望有朝陳雪之日。

後來,奸臣怕有後患,準備斬草除根。就奏明皇帝,告這些進士不知悔改,在地牢中卻密謀造反。皇帝聽信奸人讒言大怒,不分青紅皂白推出午門斬首立架示眾。

後來,這些義士到達地府向閻王喊冤,訴說事情經過。閻王知後大怒,上天庭稟報。玉帝知後深感同情下旨命閻王讓這些進士各自回家,只要與他們有同姓在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這天給他們做生日,他們即可浴火重生。

百姓知後深感憐惜,不管同不同姓紛紛香火祭祀。

在南安翔雲鎮金安村,本來供奉吳、池、李、三王府大人,後來其鄉人在一山洞中發現了朱府大人,便請回鄉同供,為湊成天數,集眾再塑一尊王府大人,合稱:五王府大人。

到了後來,五府大人神威顯赫,恩澤鄉民,各地紛紛分爐敬奉。錢塘外角有一許氏鄉民(現水準的公)常到安溪鎮撫鄉做客,聽聞傳奇甚是感動,幾次祈求,甚是靈驗,便蔔聖杯請到我錢塘開廟是否?杯象歡喜,便擇時日于淩晨,路從塔尾,香引至現在石鼓廟處供奉。

據說,不知何禁忌,當時村民閉避。據說,石鼓廟在主古道邊,自供奉五府大人後,外鄉過路人若到此常出意外,甚是奇異,故多有禁忌,燒香者甚少。

到後來,鄉中有一名稱九富(已故)賢人,在十月十六日做(夥頭)。請布袋戲在廟前演謝於神,鄉人冷清,少有前往觀看者,連接頭者也少人蔔做,皆無言默避。九富深感鄉人苦惱,點香下跪神前說:“神當福澤四海鄉民,香火方可興旺,若續如此,來年生日無人敢做,請大人公有求必應,福澤萬民”。說來奇怪,從此不必禁忌,有求必應,故香火日盛。

現在,廟中可見五位文官武將威風凜凜,森嚴可畏。神前一架排列五尊頭顱,可見當時掛頭示眾之淒慘,萬民之憐恨。在此香火供奉,昭示後人,可知:官清民明,官廉民敬,官冤民洗,水可載舟,也可覆舟。若是正氣必千古永存于百姓心中。

 

8.等佛迎春

  日日等佛佛恩重,年年運境境不同。

  千金平安虔誠祈,迎春賜福定興隆。

此景位於北塔塔格中可見:一天然平石似幾臥於平地之上。四面青松常綠,花香四溢。這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此等待清水祖師每年正月初二巡境路過,沐浴在佛恩厚重之中。年年如此巡境,卻感到一年的生活比一年更好,在此所看到村中的景色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日新月異而更加不同。

此時,千金難買的兩字平安,只要用虔誠的心就能在佛前祈求得到,在這新年迎春佳節時受到神佛的賜福,一年之中必將興旺發達。

故事:

相傳北塔為李靖天王之寶塔化成,故多靈氣。塔格有一石,日夜吸收日月精華漸成精靈,但需吸收人血精華方化成人形。故常於每年正月初二日出現為害鄉人。人們膽戰心驚,束手無策,後有人于清水祖師前祈求平安,早日為鄉人降妖除魔,以免後患。

祖師見鄉人虔誠,有求必應。速派四大將前往捉拿,當四將登塔欲尋,石妖與之鬥法,時兒遁土而失,時而現身與之相鬥,因妖修煉不久,功力不夠,而束手就擒,押于祖師面前。妖不服,問祖師因何管閒事?一坐清水岩,一居北塔山,井水不患河水,互不相干。祖師勸其修行當慈悲為懷,造福人間為本,方得正道修成正果。

妖不聽其勸,持意不改,說已本是鐵石心腸何來慈悲之心?造福人間並非其天性,死不為之。祖師見其固執,便念一咒,妖突感頭痛欲裂化為原行,成為一石幾橫臥於地上。祖師命四大將拾柴點火欲化成灰,任風吹散,使其永不得超生。妖知劫難難過,便五體投地求撓。祖師見其回心便發慈悲,放其一命,妖深感謝之。

祖師不放心,便以每年正月初二日取真火巡境過此。妖為感祖師留命度化之恩,不為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山頭中苦等每年正月初二日至此,沐浴佛恩深重。在這開春之時受度,更好保佑賜福人間。

 

9.祖庭傳芳

  北塔開基祖德功,四庭照金千秋榮。

  高陽傳芳枝葉茂,分支衍派鼎峙紅。

此景位於門口路中。立於戲臺可見:北塔騎龍而下,祖厝依山而建,飛簷翹脊,莊嚴肅穆,氣勢恢宏,這是始祖開基恩德的功勞。門庭中,以風水中的“四庭照金”式的格局而設計,讓子孫千秋萬代更加繁榮昌盛,以繼承和發揚祖上的優良傳統如同枝繁葉茂,無論在哪里分支衍派都興旺發達,鼎盛紅火于世人之中。

故事:

錢塘許氏始祖景玉公受一地師指點于兩古厝中,間接線為中軸搭草寮開基,甚是不易。後古厝他姓衰微,人去厝空,便就地建此宗祠,並在右邊供奉:邊龕叔妣神位。子孫世代以報讓土之恩德而後興。

後始祖兩子徒居安溪光德里、來蘇裏開基、至今皆興萬人有餘。在錢塘為景玉公三子,傳六房鼎峙,其中三、五房全部,長、四、六大部份再次出祖開基。顧祖者至今已完成祖願:“四庭照金”風水格,近年再次多戶百人買套房入城開基,日益興旺。至今南安,安溪、南洋等地,景玉子孫數以萬記,無論何處都鼎峙興旺。

 

10.龍井釣金

  自然一井別洞天,水晶福地三戲仙。

  能搓粗糠油麻繩,得釣金槽好還鄉。

此景位於東方許山大峽谷中。族譜也載為仙人井。立於現在的團結水庫溢洪道下可見:美麗的大峽谷中萬丈石壁如同刀削,下面有一口天然石井因建水庫時被填一部分,顯得慌廢,但與周邊飄香的野花山石美景別具風格,自成一體。

據說,井中深寬別具洞天,曾經因摘荔枝落水的三位布袋戲師在此成仙。井中還有一口金狗槽之寶,只要有福之人能用粗糠油麻繩垂釣便可獲得還鄉。

故事:

相傳龍井又名為仙人井,在許山大峽谷中,古時貞洋、石筍、等鄉里通往詩山古道邊。井深為兩兩絲綁石墮底之深,一說:此井下通泉州開元寺一井。一說:此井通晉江底。據傳,古時有人下水潛井試探深不可測,上窄下寬,如醃菜瓦缸型。因水深少流通,故水黑如墨。在井邊上石壁中,有一荔枝樹,因出於石縫故名:石荔枝。

有一年夏天,天氣炎熱,正值荔枝熟透,滿樹壓枝累累,鮮紅欲落。有三位貞洋鄉演布袋戲藝人,往詩山出演回鄉,路過於此。兩藝師在前,一挑戲筐者在後,一路徒行至此,前面兩藝人見荔枝之紅,爭相奪步攀爬石壁摘吃。

不料,石壁高而陡,又在於井面上空,不小心雙雙失足墮下,在水中不會游泳而掙扎喊救命。後挑戲筐者見後忙停下,手將扁擔伸入井中拔上。慌亂之中,兩者拼命爭相拔扁擔,井上者寡不敵眾,力量懸殊,也被拔下水中。三人齊喊救命,可惜,深山谷中少有人過,前後不見人煙,無人可救,慢慢下沉井中化為地仙。唯留兩戲筐浮一扁擔告知後人。後來,只要陰天,雨天,井面鑼鼓聲震天,三藝人現身演戲場場。因古時,科技無發達,不方便,看戲劇甚少,故古時錢塘人有俗語:欲看戲,上許山。意為:只要陰天,雨天,要想看戲就到許山去,就能見到三戲仙在井面演布袋戲。

據說,井中寬闊,景色迷人,別有洞天,是一水晶福地。中有一金狗槽寶物,為土地公所顧,等賜有福之人用粗糠油麻搓成繩垂釣可得。

但是,粗糠油麻能搓繩如同上天摘仙桃,無人可為之。到後來,鄉中有一許氏女子聽聞此事,甚是好奇。其人心靈手巧,便生一計:用麥芽糖抽成繩,在外裹上粗糠油麻,這就成為:“粗糠油麻繩”了,前往垂釣。果然,不一會兒,滿井金光四溢,讓人耀眼欲閉,金狗槽浮出水面。正當歡喜至及,伸手欲拿時,土地公現身大叫:金狗槽呀!金狗槽!今已受騙。說完,金狗槽忙下沉水中。這位女子黃梁一夢,失望至及。知是天意,本身福份不夠,不可貪欲。至今,無人再問此事矣!到六十年代,在此築壩建團結水庫,因安全考慮,有人挑土石填井,因深沒能填沒,險遭損壞,甚是可惜!

 

11.一江毓秀

  南北青山對劈開,奇峰積秀相競美。

  一水無波曲深幽,疑是長江天上來。

此景位於東方許山團結水庫。立於大壩之上回看可見:南北青山如同刀劈而開,各自山頭奇峰積秀,就像要互相比美。中間一水平靜無波,彎彎曲曲通向深幽之處與天連接在一起,讓人一看以為是長江的水從天而降流淌而來。

故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全國掀起了建水庫,山圍塘等熱潮。

錢塘人民和詩山各村莊部分人民同道一起,帶飯團,番薯等乾糧,不畏艱辛,先後建設了許山團結水庫和黃山水庫。開高來格、通來蘇、外角、公路到許山。用記工分的報酬,搭草寮於現在水庫管理處後面平地上,不惜生命,炸雷公瀑布的石頭砌壩,卻犧牲了一人,挖六貢山等土運填。綁保險繩在許山大峽谷中的懸崖峭壁上打炮眼,炸石開鑿築渠,這些至今讓人看了令人歎為觀止。

據老人說,當時許山團結水庫壩上紅旗招展,日夜奮戰。熱鬧非凡,有開店的,也有人去那挑大糞,回來當肥料也記工分。千人守住了東溪蛟龍,因為團結才是力量,因為團結才能排除萬難,創造奇跡,故稱:團結水庫。成為今日美景,造福八萬多詩山人民。

 

12.雷公瀑布

  奉天施令識筍生,隱患劈除不留情。

  一道雷靂刻千尺,疊瀑飛流聲威名。

此景位於東方南面許山團結水庫邊。立于水庫北邊六貢山下,向南而望可見:一塊巨石如筍,天然會生長,雷神怕筍生通天,而生後患,因此不留憫生之情。一道閃電劃過,被劈成兩截,唯留半截於坡中。連筍下山體也被刻成千尺溝壑,一股清源形成疊瀑飛流直下到水庫中,其水聲響亮如同雷鳴般那樣威風而得名雷公瀑。

故事:

錢塘東方南面有一巨石如筍名:“石筍沖天”為詩山十八景之一。

其石會天然生長,高聳入雲端。每逢傍晚日斜西山時,倒影很長,當影子能過長到詩山鳳坡村梁姓宗祠時,其族便會出狀元,但好景不長。

一年夏天,天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暴風雨即將來臨了。當雷神奉命立于雲端施令下雨時,忽然發現了這塊石筍日益生長,怕日後人間有人順石爬上偷入天庭而成後患。便不留憐生之情而一錘劈下,至使斷成兩截,唯留半截於坡中而失去生命不能再長。在筍下的山體中,也被劈靂刻鑿出一道千尺長的溝壑,一股清源順壑飛流直下,其聲音之響亮,就像是雷神在發威的情形,故而以雷公瀑布而取名。

 

13.死蛇露骨

  妖蛇出洞鴨遭淩,以強欺弱憤不平。

  一錘擊頭頓化骨,唯留骷髏臥溪濱。

此景位於東溪坑尾窄至黃山借處。立于章宅侖尾下麵南可見:左邊黃山借前一侖如蛇出洞而來,伸向右邊鴨母頭山欲咬。蛇以強欺弱讓天上的雷公看到了而憤憤不平。氣得一錘擊向蛇頭,頓時蛇肉被燒得只剩下一些骨頭,到現在讓人看到的就唯有一個骷髏臥靠在東溪的旁邊上。

故事:

相傳,有一年七月,天空烏雲似墨,電閃雷鳴,空中欲下起了暴雨。因為空氣悶熱,一條蟒蛇出洞於東溪之濱,看見一隻母鴨在水中游泳,競追而去。鴨見勢不妙,忙躍上岸,頭向蛇頭而防身。兩者相鬥疆持許久。

這時,天上有一位雷公路過於此。見鴨弱而蛇毒,以強欺弱而憤憤不平。生氣間掄起大錘擊下,瞬間蛇頭的血肉模糊,頓燒成一堆死骨,從此成為骷髏橫臥於溪濱,另一旁,那只母鴨也化成一座鴨母頭山。兩者相立至今告誡於人:當和睦共處,不可以強欺弱而昭示後人。

 

14.雙乳齊秀

  山猶玉女臥南疆,霧若輕紗時身現。

  雙乳齊秀春色滿,心迷入醉神魂顛。

此景位於南面雙乳山中。立于陳塘格廣場面南可見:青山如同玉女橫臥在南面邊疆上,當清晨或雨天過後時,可見霧薄如同輕紗遮體,時隱時現。雙峰並秀,讓人感覺春色無限,心迷入醉而神魂顛倒不已。

雙乳山本為天上蟠桃所化。齊天大聖上天庭封得弼馬溫一職,知西方昆侖山上,王母娘娘以五百年宴請群仙會於瑤池開聖會一次,中無其名錄而大怒,進入蟠桃園中大鬧一番。

大聖入園不甚高興,大摘蟠桃於懷中,有的吃下,有的只吃一小口就順手猛扔掉。其中有一顆被吃一小口的蟠桃隨手一扔,因太過用力了,一下子穿過九霄直落于錢塘南山邊上。

後來,偷桃一事被王母娘娘發現,卻無回天之力,將落下人間之桃拾回。這桃又恐被凡人所食,眾仙速成而亂仙班。便隨手一指,瞬間化成一座土山。因被大聖小吃過,到山頂卻自分成兩峰,在霧中以群山連成一體,如同少女輕紗遮體,若隱若現,成為雙乳齊秀勝景。又當時大聖右手從西北而扔,因桃體重心作用,下體偏東南而坐,山峰卻偏西北而朝。至今可見,真是巧奪天工,連孫大聖也想不到,當時隨手一扔卻成為今天人間之奇景矣。

 

15.獵鷂沖雲

  南屏疊翠生紫煙,彩石托頂欲補天。

  淩雲獵鷂歸巢返,壯志逍遙九重仙。

此景位於南方獵鷂石山峰。立於北塔塔格可見:南面青山如屏疊翠高聳入雲,常常有霧集結于山頂如同紫煙升起而入空,峰中的石頭如同女媧煉的五彩石雲托頂欲補南天。你看,時有飛入雲宵的獵鷂外出覓食歸來居於遠望如彩雲的石壁中,其壯志之逍遙如同九天的仙人。

故事:

上古時期,天破一孔,向東南傾斜,人面蛇身女神女媧急於補天。

她煉五彩神石如雲補于南天。但不濟於世,後斷鼇足立撐四極,一足化為今日天柱山,從此天得於穩定。而所煉之石還剩一些,留於南面山上。千年以來,由於風的作用,把塵土吹于石上,日以積累成為了今日美景。

山石疊壘,峻峭神美,遠遠望去與白雲連成一體,美不勝收。

 

16.南山夕照

  南山似蓮托平臺,五脈如瓣爭豔開。

  夕陽暉照添溢彩,時若荷香撲鼻來。

龍井看戲故事傳說還有另一版本:演戲藝人受雇赴外鄉演戲,走到龍井處見戲臺已搭於荔枝樹上,樹下人山人海等看戲。藝人即刻開演,當演到有和尚出而宣佛號:“阿彌陀佛”,頓時眼前看戲的人消失得無蹤無影,並戲臺連演戲著都跌入龍井中。

此景位於南山。傍晚立于祠堂後騎龍可見:面前南山如同蓮花托祭壇(俗稱寨弧)如蓮台,山下伸五侖似花瓣爭豔開放。西斜的夕陽,餘暉灑在西南坡上,如同披上霞披溢彩,看著眼前這朵蓮花,微風吹過,讓人感覺有清新荷香撲鼻而來。

故事:見(造壇安鏡)

 

17.楓下參禪

  楓下佛土塵不染,祖師無意此參禪。

  因果輪回三界內,眾生得度在心田。

此景位於西水尾維聖宮。立于水尾橋頭可見:一古楓樹下維聖宮飛龍翹脊,金爐中紫煙徐徐,莊嚴肅穆,清淨無塵土之染。清水祖師、三代祖師、湧泉祖師等、在此參禪論佛:世中一切因果輪回皆在三界之內,芸芸眾生要想得到普度盡在心田之中。

故事:

維聖宮本在經路中,有和尚早晚課敲鐘鼓於廟中,夜宿于現庵邊生活。後七星池排成,祖師更顯于南塘座上。

至民國時期,有一年,剛好風水中三元輪回,時運已到,通安溪龍脈因池斷而現靈,至使安溪縣城雞不啼狗不吠。當大鐘一敲震動弱脈至使其縣長心脈不振,驚慌不已。

後縣長精通地理自尋龍脈而來。與鄉中賢人商量,填塘作今門口路,遷宮于西顧水尾聚財,鄉人覺有理而依之,成為今天一佛國佳景。

 

18.雙獅戲球

  母子奉命鎮西疆,石琴流水曲悠揚。

  閑來雅興繡球弄,慶生太平盛世間。

此景位於西大獅,小獅中。立於獅溪畔可見:大獅山,小獅山母子兩鎮守在錢塘之西,南安與安溪接界邊疆中。山中之溪,石同琴弦,水聲如琴音仙曲悠揚動聽。(譜中載:此處石為勝,千奇百怪,如鬼欲博人、似老人在咳嗽、猶鷓鴣水鴨……)。兩獅閑聽水聲仙曲頓感雅致起興,互相搬弄繡球,玩耍起來。共同慶賀生在這太平盛世的年間中。

祖師宮在宮路時不叫“維聖宮”,是為“聖果堂”,遷宮于水尾原因肯定和安溪縣長無關,時間也在上世紀80年代前後。七星池祖先為風水聚氣所建,憑安溪縣長而填之,是否可笑?!

以上為現存十八景,愛好攝影的人士請在適合時機整理拍攝,以高技藝,藝術定格發佈,讓世人領略錢塘無限風光,永傳後世。

此十八景為古錢塘廿四景部分,其餘六景今已惜失。在此也列於下,讓後人永記回憶:

 

一、一步登天

此景位於東溪坑尾窄外溪畔上。為一塊俗稱烏石,上有一足仙腳印,相傳為赤腳大仙墊腳一步登南天門時所留。于九十年代中期被原庵邊人建房于南壟砌門口庭時所毀。

 

二、兩柱撐天

此景位於洋中近水尾處。為兩棵植于明朝時俗稱“水尼”古樹立於南北對峙,因地理處南山北塔穀中每當霧罩於樹尾,高入霧中,如撐天大柱而名。于文革時被一書記認為樹皮似蠟如同白蠟燭立門前為忌,借機砍掉北邊一棵。南邊一棵至二零零零年左右因有人在旁建厝挖基傷到主根而亡,至今唯留孤枝,可惜至哉!

 

三、雙潭秋月

此景位於東溪至現團結水庫俗稱青潭處。為兩天然巨潭于穀中山下,水深青藍而名。當中秋月圓時,映於兩潭中,水中天上三月齊輝,美不勝收。至八十年代初期因常有放牛娃游泳溺亡發生,故生產隊填之而失。

 

四、土樓戴日

此景位於外角陳塘格對面現土樓遺址中。當東方日出升至土樓上,土樓為方形,日為圓形,從下往上看如戴相應。于民國初年因先後多次受匪惱而遷他處後廢,至二零零三年後,其牆基石被外角塔邊人挖砌於今名:帝阿後溝,為今外角水泥路基礎所用。

 

五、坐椅聽鼓

此景位於塔邊侖頭,石鼓邊。一石似金交椅坐北面南,曾有仙人倚靠聽擊石鼓磬聲於此而名。於二零零年以後,外角人名:良發建厝于石交椅邊,土填埋作路通門口庭而失。

 

六、七星映月

此景位於祠堂門口至今水尾。每逢月圓之夜,立於寨弧可見:北斗七星落于南山北塔間,一池映一月,七池同天上共八月齊輝,何其壯觀!於民國未期受一精通地理的安溪縣長指點始填祠堂前三池,後四池解放後逐填。最後一池在祖厝右邊,二零零三年後名吉清因建厝而填用,至今盡失。

以上可見百年間盡失六景大多人為,這就是生活水準低,素質不高,沒有認識,少詩書指導,自謀己利所致!甚是可恨、可悲、可惜、可歎……!望無後續再患,能開發利用,為子孫千秋祖業無限財富!

 

Copyright©2006 - 2016 xx.nanchens.com  版權所有:詩山陣 - 詩山陳氏宗親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傳真:0852 - 2911 4810 QQ:2668771678

      陳偉洸 電話:0852 - 9227 7899 電郵:a7779999999991237897777777@gmail.com

 詩山林柄:陳志偉 電話:086 13532972228 電郵:289376792@qq.com

 詩山杏塘:陳雅健 電話:086 13799562974 電郵:76957535@qq.com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