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永春陳氏 » 五裏街鎮 »

閩南古集鎮五裏街一瞥

作者:  來源: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10日

閩南古集鎮五裏街一瞥

五裏街古集鎮,是全縣最早的商業市場。《永春縣誌》稱,“民國初以其地距離縣城五華裏而改稱五裏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繁榮盛況為全縣第一,也是閩南著名集鎮之一。”

古代五裏街市場方位的形成,是由當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決定的。

至今,永春人還有句口頭禪,叫做“三年水流東,三年水流西。”古代的溪水流動,沒人去改造,任其自由氾濫。明朝有道人懺說,永春“五百年水漂流,五百年後縣昇州”。遠古的桃溪平原,遭受洪水沖刷,河道經常移動。唐以前,溪水曾經臨近現在的仰賢和環翠,後來,向南移,目前的縣城和儒林,遠古時代都曾經是溪床和溪埔。現在,縣醫院及西門、體育場附近一帶的地名仍叫做“溪洲”。到了宋開寶二年( 969),縣暑從魁星岩麓移到現在的縣城,多次加固建了護城霸,城西的溪埔(現儒林)也陸續成為旱岸。過去的溪水大又深,《縣誌》述:宋代“晉江東溪從泉州至石鼓潭可通舟楫。”這時,溪洲天妃宮岸邊、邀祠宮後、真武佃等分別成為行舟碼頭,是商船靠岸裝卸山海貨物交流的地方,並在縣城西漸興官田市,“成為永春、德化貨物交換的集散地”(見縣誌)。這是永春最早的集市。由於經常洪水氾濫,官田市東段被沖毀,後來,商船直通到地勢較高的西安許港,天然的集市逐漸西移到離縣城五華裏的地方,進行山海貨物交易,《縣誌》又述:到了“清同治三年(1862),建豐芩頭街”,市場比較集中,街道2—3米寬,地面用卵石鋪成,肩挑運貨,商品還是非常豐富,吸引了遠途的客商,現存的“海客巷”,成了山海貨物交流的歷史見證。到現在,還有許多店鋪一直保留古街建築和卵石鋪路的風貌,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古五裏街。

 

歷代來,從縣城到五裏街的古路,簡述如下。

一、主路:

從縣衙大門口向西→卵石小路→城隍廟門口(現中百公司後)→五顯宮注交叉路

 1→驛站→西校場(舊體育場)→穿過兩個石牌坊→卿美城→邀祠宮口(現義烈殿)→經宋氏古厝門口→官田市注交叉路

 2(俗名小車路→進現在的一中→穿過原一中內養正堂門前石牌坊→出一中→新路頭柱)→金峰殿前的新溪柱→過現崇賢路→現基督教堂門口→古大樟樹邊→原多瑪印刷廠門前→明秀境→玉堂(孫)祖厝門口→(店前陳)金峰柱→現在的通用廠門口→後房柱→ “丁”字街頭(華岩室邊)→闊庭柱注交叉路

 3邊→豐芩頭街(中央境,海客巷注交叉路

 4邊→德政境→十三階注交叉路

 5、6→溪仔阪柱→飛龍境→許港碼頭。)

二、分岔路:

注 1、西門宮向南→天妃宮、火成廟碼頭(即原文化館)。

注 2、官田市向南→真武佃田→真武殿→碼頭。

注 3、海客巷向北→山仔兜柱→厚德柱向北→黃腰蜂→後山洋→龜山→龜龍橋

注 4、闊庭柱→石磨頭向東→合吉街→許田洋柱向北→後房柱接

注 5、十三階向南→石墓頭→合吉街接

注 6、十三階向北→廻源境→豐龍境(經翁公祠門口)→新亭柱→後山洋→龜山→龜龍橋。

 

附:

歷來五裏街集市變遷情況:

 1、義烈殿至現一中邊的崙中嶺,是宋元明以來的“官田市”,東段水毀後僅存現一中附近地域。縣誌記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梅峰書院”,官田市範圍縮更小,逐漸向西移,慢慢在西安豐芩頭形成市場,到了“清同治三年(1862),建豐芩頭街”。

 2、1917年,“丁”字街至西橫路失火,燒毀店面34間,擴寬街道建成九米寬的現狀,可通大車,名叫大同路,俗稱中街,非常繁榮熱鬧。

“丁”字街以東至天妃宮稱為街尾。

 3、1920年,從“丁”字街經華岩室門口,又建新街,與大同路接,名叫民生路,解放後叫西安路。

 4、六十年代,五裏街農貿市場在“丁”字街頭,現電影院門口。

 5、由於市場容量不夠,1987年,又在西安橋畔新建目前的農貿市場。

 

五裏街的名稱地址變化:

 1、宋元明時期稱官田市,位於縣城西。

 2、清同治元年(1862)稱豐芩頭街,位於西安市。

 3、民國時期稱五裏街,行政上歸西安,設西安鎮,轄西安、華岩、儒林、遐陵四個鄉。

 4、文革前稱五裏街公社,後改為五裏街鎮,轄十一個村居(社區)至今。

林志恩初稿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