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永春陳氏 »

離家七十載馬來西亞華人尋根心切

記者:張君琳 石偉琴  來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2013-03-23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01日

老家在永春“外丘” 離家七十載馬來西亞華人尋根心切

2010-08-06

 100多年前,永春籍華人陳春福的爺爺攜家帶口到馬來西亞生活,如今年過八旬的陳春福和兄弟姐妹們希望能回到永春老家看一看。可自從 9歲那年回過一趟永春之外,他再也沒有回來過。記憶中的那座古大厝依然清晰,近日,他頻頻委託居住在泉州市區的外甥幫忙尋根。

 

百年前下南洋 全家移居海外

在陳春福外甥陳先生的家中,我們見到了陳阿婆,她和陳春福是姐弟。雖然阿婆今年已86歲了,但精神狀態依然很好,知道我們要來,早早就在門口迎接。說起往事,陳阿婆記憶猶新:“很早的時候,我爺爺就到馬來西亞謀生。一開始是打工,很辛苦,生活水準也一般,開了雜貨鋪以後,日子才越來越有起色。”她說,從爺爺到馬來西亞那時算起,至今已有 100多年了。

“我父親11歲那年,爺爺把他接到馬來西亞,幫忙做生意。”陳阿婆說,父親17歲時回國結婚,隨後又回到馬來西亞。隨著事業的逐漸起色,一家人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父親後來就把自己的兄弟以及母親娘家的親人都接到馬來西亞。”整個家族從此在馬來西亞生活。

陳阿婆說,她的爺爺叫陳燕(音譯),父親叫陳尚。“我們兄弟姐妹總共 7人,都是在馬來西亞出生的,我是老大。後來,我在馬來西亞結了婚。”結婚兩三年後,由於住在泉州的婆婆年紀大無人照料,她隨丈夫回到了泉州市區。從此,陳阿婆便和兄弟姐妹天各一方。

 

七十載未返鄉 頻來電盼尋根

因為暈車,從馬來西亞回到泉州市區至今,陳阿婆都不曾返回過永春老家。“1942年,當時 9歲的弟弟陳春福回過一次永春。他說老家有一幢很大的房子,房子後面還有一座祖墳。”弟弟的描述,是陳阿婆對老家唯一的印象。思鄉心切的她,只能不時向身邊人打聽永春的近況。“你們去過永春嗎?那裏現在是什麼樣子?”那些人介紹的情況,在她的腦海中編織成一幅美麗的家鄉圖,有山有水,有清新的空氣,有熱情的家鄉人。

據陳阿婆回憶,她在馬來西亞時,父親和永春的親人還有聯繫。“有一次,和老家來往的書信被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弄丟了,父親一直責備我們。”在父親的心中,丟失的不僅僅是幾封書信,還有和老家聯繫的唯一線索。“父親那個時候總是悄悄落淚,可都找不到補救的辦法。”

陳先生說,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近幾年來,在馬來西亞的舅舅們回鄉祭祖的念頭越來越強烈。“特別是最近,時常打電話來問我尋找老家的進展情況。舅舅陳春福已經有70年沒回老家了。”看著一旁年邁的母親,陳先生也急切地想尋根。

 

老家在“外丘” 尋找“添啊順啊”

除了對家鄉的模糊印象之外,陳阿婆說,她的堂兄弟添啊(音譯)、順啊(音譯)也是尋找的線索。“他們兩個是親兄弟,也是在馬來西亞出生的,大概三四歲的時候回永春生活,就再也沒回馬來西亞了。”因為阿婆當時年紀很小,這兩個堂兄弟具體叫什麼名字她並不知道,只記得當時大家都這麼叫他們。如果他們還在,今年應該也有七八十歲了。

“老家的地理位置,應該在一個叫外丘的地方。”陳阿婆介紹,當時弟弟陳春福回到馬來西亞後,曾和他們說老家叫做“外丘”。陳先生說,他在地圖上查了一下,如今永春有個叫“外丘村”的地方,就在桃源鎮。“曾經到村莊裏去找過一次,沒有找到。”

陳阿婆的兄弟姐妹們雖然一直生活在國外,但他們始終記得自己來自中國。他們盼望著能尋根成功,回到老家認祖歸宗,看看當年爺爺生活過的地方,感受家鄉的風土人情。

 

泉州晚報記者幫忙尋找 尋根一波三折 期盼更多線索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張君琳 石偉琴 通訊員:林育華文/圖

這座古大厝和陳春福記憶中的那座很相似

最近這幾天,泉州市區的陳先生電話多了起來,祖籍永春、如今遠在馬來西亞的舅舅陳春福等人頻頻和他聯繫,讓他幫忙尋根。他們盡可能地回憶對永春老家的印象,一條再小的線索也不放過。在本報記者的幫助下,尋根之路終於有了新進展。

 

難 “順啊”“添啊”未找到

前日,本報記者奔赴永春,幫助陳先生一家尋親。據陳春福的姐姐陳阿婆回憶,三四歲後從馬來西亞回永春生活的“順啊”“添啊”(音譯)兩兄弟,與陳春福是親戚,如果還在世的話,應該也有七八十歲了。

記者試圖通過當地公安部門戶籍管理系統查詢相關資訊,但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由於提供的資料太簡單,名字又不確定,搜索的信息量非常大,難以篩選,並且不知其回國後是否改過名。而陳春福提供的父親陳尚和爺爺陳燕的名字,由於時間跨度太大,更是難上加難。工作人員建議我們到縣僑辦尋求幫助。

記者滿懷希望來到縣僑辦,但被告知雖然以往對歸僑及其眷屬都有記錄,但因時間太久遠,檔案也難以查到。當聽說要查詢的人可能住在桃城鎮外坵村時,工作人員建議我們到桃城鎮僑聯查找。“基層僑聯組織和群眾打交道更多,說不定村裏有老人會知道”。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永春縣檔案局收藏著民國時期華僑及其眷屬普查的調查表。記者馬上趕到縣檔案局,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查找了不少當年的手寫資料,發現當時外坵村的主要姓氏有餘、鄭、林,陳姓只有極個別幾個人,並且沒有看到陳燕、陳尚或者陳姓裏與“添”、“順”有關的人名。

 

巧 古大厝後有祖墳

查找檔案無果,我們只能到村裏繼續尋找。桃城鎮僑聯主席鄭志南介紹,現在外坵村並沒有陳姓,只有林、李、鄭三個姓氏。鄭志南幫我們多方打聽,推測陳春福說的陳氏可能在洋上村一帶,“洋上和外坵相鄰,陳春福是否記錯了村名?”隨後,長期從事基層僑聯工作的餘炳輝分析後表示,根據所提供的線索,尋根應該不難,並幫記者聯繫到了一名陳氏宗親幫忙。

幸運的是,近期永春縣的陳氏族譜將進行續寫,陳杏川先生是編寫的人之一,他對永春陳氏分佈情況較瞭解。他說,早年從永春南下的人很多,這次他們重新續寫族譜,也是希望能夠聯繫到海外的永春籍鄉親,並將安排專人前往國外搜集相關資訊。當我們說起陳春福提供的“老家為古大厝,古厝後面還有一座墳墓”資訊時,陳杏川突然興奮起來,“我們那還真有這麼一個地方”。

 

盼 期待更多新線索

洋上村在距離永春縣城十幾公里的山裏。跟隨陳杏川到達後,我們到續寫族譜的陳氏宗親家裏查看族譜。陳氏宗親請來村裏一位80多歲的阿婆,然而在她的記憶中,也沒有叫陳燕或陳尚的人,也不記得有叫“順啊”“添啊”的人。“那時候,出外的人如果回到老家,也是住幾天就走了,所以大家的印象並不深。”村裏還有不少村民也幫著回憶,但似乎都對不上號。

陳杏川查找了陳氏族譜後,發現了與陳燕的“燕”字同音不同字的兩個村民。這會不會就是陳春福的爺爺?然而遺憾的是,族譜裏並沒有記載他們的後人是誰。如果陳春福不能提供其他親人的名字,就無法確定其是不是他的爺爺。

在陳春福的印象裏, 9歲那年他回來永春時,老家是一座古大厝,厝後有一座墳墓。隨後,陳杏川帶我們去看了古大厝,那是陳氏的祖厝,祖厝後面半山坡上的墳墓則是陳氏祖墳。

這座大厝究竟是不是陳春福記憶中的那座呢?目前,記者已經將相關照片發給陳先生,等待其海外親人的回復。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