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永春陳氏 »

永春縣陳氏32支派簡介

錄入:超 陳小軍  來源: 《永春姓氏志》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1日

永春縣陳氏32支派簡介

三、遷入永春

陳氏遷入永春有南朝、五代、宋、元、明、清。以南朝陳鏡臺入蓬壺為最早。

 

(一)蓬壺溪西陳氏

南朝陳後主(583--589年)叔寶之子陳鏡臺,字易知,率弟易任、易簡及宗親引兵南奔,據桃林場的肥壺(今蓬壺鎮)。後隋文帝下令釋兵為民,乃定居于陳岩及溪西(今蓬壺軍兜村)。

 

(二)五裏街華岩陳氏

五代後樑年間(907--923年),陳潤後裔陳丞督軍入桃源(永春),散軍為民。陳丞傳二子:陳益、陳蓋,陳益居金峰(今五裏街華岩村),為金峰垂裕一世祖。

 

(三)五裏街埔頭陳氏

陳蓋先居東關,至陳光臚由東關開基後山洋(今五裏街埔頭村),為玉峰垂裕一世祖。

 

(四)岵山南山陳氏

五代後周顯德三年( 956年),陳邕後裔陳弘元,號校尉,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抵永春,先居儒林街,宋初擇居南山之麓,為岵山南山陳開基祖。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發生“六二花事件”居岵山君祐支派,被官府視為參與花石陳占作亂,而遭殺害,族眾逃散。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陳弘元的十五世孫陳輔,號優道,由南安夾頭山返回岵山,重創基業,為岵山南山陳氏一世祖。

 

(五)石鼓馬峰陳氏

宋代,陳三郎由龍岩遷入永春,居石鼓鎮馬峰村,為馬峰陳氏一世祖。

 

(六)一都光山陳氏

宋代,陳俊卿由現有遷入永春一都高佘坑,再遷一都山頭(今一都鎮南山村)陳俊卿為南山陳氏始祖。

 

(七)吾峰鎮吾西陳氏

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陳光由龍岩而泉州,入永春魁塔(今吾峰鎮吾西村溪碧角落)開基,為嵩魁陳姓始祖(嵩含蘇坑內外洋,魁即今魁塔)。

 

(八)橫口下西坑陳氏

南宋末年,陳耀五由福清赤嶺遷入永春,居三都九甲西溪(今橫口鄉下西村)開基。陳耀五為下西坑陳氏始祖。

 

(九)東關陳氏

據《陳氏世德堂重修碑記》載,元大德六年(1302年),陳偉由泉州遷永春東關頂池後山井頭,為永春東關陳氏始祖。

 

(十)五裏街吾東陳氏

元至正年間(1341年--1367年),陳伯起由仙遊大濟蛟尾(今大濟鄉大濟村)遷入永春,擇居鳴琴裏(今五裏街吾東村龍頭),為鳴琴陳姓始祖。

 

(十一)介福龍津陳氏

元末明初,開漳聖王陳元光後裔陳鴻基由漳州而漳平入永春,先居吾峰,在遷介福龍津(今介福鄉龍津村)內坑定居,為龍津陳姓始祖。

 

(十二)桃城侖山陳氏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侖山陳氏祖妣林氏(始祖名諱失考)率三子由龍岩居仁裏(今漳平),經安溪入永春,居桃城侖山村創業。

 

(十三)湖洋石厝陳氏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陳元敏由漳平遷永春,居永春東山新宅,傳至陳文和,遷湖洋鎮玉柱村董田,再遷湖洋鎮石厝村定居。

 

(十四)桃城洋上村

明永樂元年(1403年),陳添順由漳州府龍岩白土鄉遷入永春高陽(今桃城鎮洋上村)石閣山坪開基,為洋上陳姓一世祖。

 

(十五)岵山文溪陳氏

明永樂二年(1404年),陳乾旺由大田經仙遊大濟遷永春岵山文章(今文溪村)開基,為文章陳氏一世祖。

 

(十六)岵山龍閣陳氏

明永樂二年(1404年),潁川派系陳學(原居浙江溫州平陽縣,後隨軍入閩)從福州奉命,入永春十二都龍閣(今岵山鎮龍閣村)屯田。陳學為龍閣陳氏始祖。

 

(十七)五裏街吾邊陳氏

明永樂二年(1404年),陳辛保由永安楊梅灘入永春屯田,居二十都石牌(今五裏街吾邊村)。其後裔後遷二十二都(今峰鎮侯龍村)衍傳,陳辛保為石牌、侯龍陳氏始祖。

 

(十八)桃城豐山陳氏

明永樂二年(1404年),陳沖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永春屯田,其孫陳幼學定居豐山兜(今桃城鎮豐山存),以陳沖為豐山陳氏開基祖。

 

(十九)仙夾東裏陳氏

明初,陳顯仁由泉州清源山嶺後遷永春,居仙夾東裏,為東裏陳氏始祖。

 

(二十)達埔新溪陳氏

明正統十二年(1477年),陳秉延由安溪烏塗遷永春達埔新溪開基,為新溪陳氏始祖。

 

(二十一)坑仔口福地陳氏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陳明二與其兄陳明大由仙遊進入永春四五都殿兜(今永春坑仔口鎮福地村)開基。陳明大傳至陳寅英止,今殿兜陳氏,皆為陳明二後裔。陳明兒為福地陳氏始祖。

 

(二十二)一都吳殊陳氏

明正德二年(1507年),陳秉大由大田福塘遷永春三都吳佘(今一都鎮吳殊村)定居,為吳殊陳氏始祖。

 

(二十三)外山草洋陳氏

明正德六年(1511年),陳資泰由晉江東橋遷入永春,先居湖洋龍墘,再遷董田,厝庶內,正德十六年(1521年)定居草洋西坑。陳資泰為外山草洋始祖。

 

(二十四)東關溪南(許阪)陳氏

明萬曆初年,陳晉生由晉江永和茂亭村遷入永春,居溪南許阪。陳晉生為許阪陳氏始祖。

 

(二十五)下洋長汀陳氏

明代,陳伯傑由漳平縣梓根遷入永春,定居下洋鎮長汀存,為長汀陳氏始祖。

 

(二十六)坑仔口西坪陳氏

明代,陳景用由安溪水車遷入永春坑仔口西坪存肇基,為西坪陳氏始祖。

 

(二十七)五裏街儒林陳氏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陳意由安溪遷入永春,定居五裏街鎮儒林村溪洲阪,稱溪洲陳。

 

(二十八)一都三嶺陳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安溪感德槐植村遷永春一都三嶺。

 

(二十九)一都黃沙陳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安溪長坑遷一都黃沙。

 

(三十)桃城環翠陳氏

環翠陳裕基,由金門遷入永春,具體時間不詳,先居桃城鎮德風村,再定居該鎮環翠村,為環翠陳氏始祖。

 

(三十一)石鼓鳳美陳氏

鳳美陳均德,由德化戴雲山十八格遷入永春,具體時間不詳,定居石鼓鳳美村,為鳳美陳氏始祖。

 

(三十二)玉鬥陳氏

玉鬥陳振湖,由漳平溪南遷永春,具體時間不詳,定居玉鬥鎮玉鬥村,為玉鬥陳氏始祖。

 

四、繁衍

陳氏為永春第二大姓,人文薈萃,賢俊輩出,歷代進士16人、舉人43人。據不完全統計,高級技術職稱有 211人。

 

(一)岵山南山陳氏

岵山鎮陳氏人口數 15286人,居永春陳氏人口首位,主要有南山陳、龍閣陳、文章陳。

南山陳氏開基祖陳弘元,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 ( 956年)遷入永春,擇居岵山南山之麓繁衍,千餘年來子孫播遷閩浙贛台等地,至今已衍傳約30萬人。該族後裔賢達,有祖孫父子(陳彥聖、陳模、陳晉接)榮登進士,被稱為“三十聯科”,賜立“世科坊”,稱為“世科陳”;有一時父子叔侄兄弟均賢俊,稱為“一門八俊士”; 8世陳朴、陳模、陳機、 9世陳景魏,被朱熹稱為“兩世四名賢”。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蓬壺陳姓舉族抗元,兵敗幾至滅族;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又因“六二花事件”,族裔受株連,有的被殺,大多逃匿他鄉。

至15世陳輔,再入岵山重創基業,遂為岵山南山陳氏一世祖。

陳輔生四子:長房陳進,二房陳友居岵山、後移居達埔,三房陳瑤分支榜頭(今桃城鎮榜頭村),四房陳可治分支仙鄉林柄(今仙夾鎮龍美村)。岵山南山陳氏以塘溪、磻溪、茂霞、和林、南石、鋪上、鋪下等村和文溪村南溪、龍閣村郭坑為聚居地。至今傳25世,約 1.4萬人。
南山陳氏除陳輔一支外,還有陳弘元14世孫陳佛惠衍傳至達埔鎮鋪尾(今達埔鎮達理村鋪尾),陳弘元17世孫陳真發衍傳至洛陽北墘(今桃城鎮洛陽村),陳弘元17世孫陳道通衍傳至留安頂樓(今桃城鎮留安村),陳弘元22世孫陳養衍傳至石鼓大卿石墩(今石鼓鎮大卿村),陳弘元22世孫陳積成衍傳至東平太平港頭(今東平鎮太平村),陳弘元22世孫陳積旺衍傳至湖洋錦龍阪頭(今湖洋鎮錦龍村),等等。

 

(二)岵山龍閣陳氏

龍閣郭坑陳姓始祖陳學。明永樂二年(1404年),入永春屯田,先居龍閣尾頭埔,繼往東山壟,再移郭坑定居。繁衍至今,現居龍閣村1632人。

 

(三)岵山文溪陳氏

文章陳氏一世祖陳乾旺,明永樂二年(1404年),由大田經仙遊大濟遷永春岵山文章(今文溪村)定居。繁衍至今,現居文溪村陳氏1192人。

 

(四)桃城榜頭陳氏

桃城鎮陳氏人口數8021人,居永春陳氏人口第二位,多數是岵山南山陳氏遷入,分散於榜頭登10個村。

榜頭陳氏始祖陳瑤,系岵山陳輔三子,明初由岵山分支榜頭。陳瑤生四子:長子陳永(茂遠)、次子陳智(茂琦)遷興化、三子陳勝(茂琨)居榜頭、四子陳桐(茂琴)遷浙江溫州,該村陳氏大多為陳勝後裔,現聚居在該村有 689人。

 

(五)桃城留安陳氏

留安山兜陳氏開基祖陳美揚,系岵山南山陳弘元15世孫,元代移居留安後山巷子山兜,建祖宇厚德堂,繁衍18世。美揚次子陳南山分支東平鎮鴻安開基。

 

(六)桃城花石陳氏

花石陳氏始祖陳五治,系留安陳美揚之孫,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由留安分支花石因後角,建拱北堂開基。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陳氏 197人。

 

(七)桃城侖山陳氏

侖山陳氏始祖名諱失考,原居漳州府居仁裏(今漳平縣),因兵亂由祖妣林氏率三子經安溪入永春薑蓮坑(今桃城鎮侖山村)。長房遷湖洋玉柱村,三房遷安溪,二房留居侖山。繁衍至今,現聚居在該村陳氏 672人。

 

(八)桃城豐山陳氏

豐山半山兜陳氏開基祖陳沖,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永春屯田,居永春十一都小姑。據《豐山陳氏族譜》載,陳沖逝世後當地人在龍堀(今天岵山磻溪村)建龍山廟(又名磻內廟)祀之,稱為“廣應尊王”。陳沖之孫陳幼學先後移居埔頭、高樓、十五都古墓壟,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遷居豐山兜。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陳氏 566人。

 

(九)桃城洋上陳氏

洋上陳姓始祖陳添順,于明永樂元年(1403年),由龍岩白土鄉遷入永春高陽石閣山坪開基(今洋上村)。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陳氏 530人。

 

(十)桃城環翠陳氏

環翠陳氏始祖陳裕基,由金門遷德風而環翠,現聚居該村陳氏45人。

此外,尚有陳氏從岵山南山遷入桃城鎮定居,繁衍至今,聚居在長安村 178人、洛陽村 133人、德風村 217人、濟川村 205人。

具體時間不詳,先居桃城鎮村,再定居該鎮村,為環翠陳氏始祖。

(十一)?陳氏

 

(十二)仙夾東裏陳氏

仙夾東裏陳氏1世祖陳顯仁,于明初由泉州清源山嶺後遷永春十二都豆磨山下(下巷)水窟坑(今仙夾鎮東裏村)。至今繁衍18世,現聚居該村陳氏 177人。

 

(十三)介福龍津陳氏

介福龍津陳氏始祖陳鴻基(均佑),元末明初由漳州而龍岩而漳平,再入永春,先居吾峰,再遷介福龍津內坑倒地木定居,鴻基傳四子:彥昌、彥廣、彥忠、彥輝。至今傳24世,現聚居該村陳氏2112人,均彥昌派裔,是陳氏聚居人數最多的村,居全縣各村首位。

 

(十四)五裏街華岩陳氏

五裏街華岩陳氏金峰垂裕陳氏始祖陳益,五代(907--960年)時遷入永春,居金峰(今五裏鎮街華岩村),至今衍傳40世,現聚居該村陳氏 601人。

 

(十五)五裏街埔頭陳氏

埔頭玉峰垂裕陳氏始祖陳光臚,宋末居東關,後遷後山洋(今五裏街埔頭村)。至今傳22世,現聚居該村陳氏 479人。

 

(十六)五裏街吾東陳氏

吾東鳴琴陳氏始祖陳伯起,元至正年間(1341年--1367年),由仙遊大濟遷永春五裏街吾東村龍頭。清乾隆三年(1738年),“仁義”長房、“永智”二房後裔建龍頭、蛟尾二座祖宇及黽後寮大宗祠。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陳氏993人。

 

(十七)五裏街儒林陳氏

儒林溪洲陳氏始祖陳意,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南安筍山經詩山、長潭遷入永春,定居廿五都溪洲阪(今五裏街儒林村)。其後裔稱為溪洲陳,上溪洲建集溪堂、下溪洲建綬福堂祖宇。至今繁衍9世,現聚居該村陳氏 469人。

 

(十八)五裏街蔣溪陳氏

桃城鎮洋上村陳添順 6世孫陳祖傑移居五裏街鎮蔣溪村。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陳氏 220人。

 

 (十九)五裏街吾邊陳氏

吾邊陳氏始祖陳辛保,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由永安楊梅灘入永春二十都石牌即吾邊定居,興家立業。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陳氏 779人。其後裔分遷二十二都即侯龍衍傳。

 

(二十)東關陳氏

東關陳氏始祖陳偉,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泉州遷永春善政鄉和平里十五都後山井頭(今東關鎮東關村)定居。其後裔衍傳至該鎮東關、溪南、美升各村。現陳氏聚居東關村1074人、溪南村1313人、東美村 838人、美升村 758人等。

 

(二十一)東關外碧(田中)陳氏

陳僖慶在東關大路開基, 2世陳明會遷外碧,傳至 5世一支在田中建祖宇積善堂。田中陳氏由此衍傳,至今19世。

(二十二)東關外碧(大山)陳氏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陳文宗由桃城侖山遷入外碧大山開基,至今19世。

 

(二十三)東關溪南許阪陳氏

明萬曆初年,陳晉生由晉江遷入永春,定居溪南許阪,祖宇時思堂。至今傳17世,居許阪 150餘人。

 

(二十四)吾峰吾西陳氏

吾西魁塔陳氏始祖陳光,南宋中葉遷入永春,開基魁塔,至10世陳一郎,生七子,支分魁塔、成魁兩大派。魁塔派衍居原地,至今傳32世,現聚居該村陳氏 756人;成魁派分居蘇坑、呈祥。

 

(二十五)吾峰侯龍陳氏

侯龍陳氏始祖陳毅齊,系陳辛保4世孫,由石牌即吾邊遷侯龍開基。至今傳23世,現聚居在該村陳氏1081人。

毅齊派裔陳賓山,開基棗嶺。繁衍至今,現聚居在棗嶺村陳氏 235人。

毅齊派裔第四支派由侯龍分支吾中。繁衍至今,現聚居在吾中村陳氏 366人。

毅齊派裔10世福房由吾中移居擇水下壟頭。繁衍至今,現該派聚居在擇水村陳氏74人。

 

(二十六)吾峰擇水大路頭陳氏

清初,陳明辰攜母由五裏街埔頭移居大水路(今吾峰鎮擇水村)。明辰傳子三:應秀、應元建圍墩堂、應麗建隔湖堂衍傳。現有陳氏 418人。

 

(二十七)吾峰培民寨仔陳氏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陳善由吾西遷培民寨仔定居。至今傳25世,居該村寨仔角落陳氏119人。

 

(二十八)吾峰梅林陳氏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陳天暖由蓬壺陳阪遷入梅林陳田格開基。至今傳11世,居該村陳氏70人。

 

(二十九)蘇坑嵩魁陳氏

蘇坑嵩魁陳氏,系吾峰陳一郎成魁派遷入,衍傳分居蘇坑鎮的嵩山、嵩溪、嵩安及呈祥鄉的東溪村,至今傳21世。曾任陝西省副省長陳明(17世),系成魁派陳葆倩(11世)派裔。現聚居在嵩山村1479人、嵩溪村 430人、嵩安村 964人。

 

(三十)呈祥東溪陳氏

呈祥東溪陳靖齋,系吾峰陳一郎成魁派裔,拓基當魁(今天呈祥鄉東溪),建祖宇高聯堂、高泰堂。繁衍至今,現聚居在該村1954人。該支陳氏譜牒輩分均同蘇坑成魁派。其後裔分支錦鬥鎮錦溪村及蓬壺鎮孔裏村、壺中村、軍兜村定居生息。

 

(三十一)桂洋庫湖陳氏

清初,庫湖陳氏由呈祥東溪遷入定居,衍傳 9世,現有50多人。

 

(三十二)石鼓馬峰陳氏

馬峰陳氏一世祖陳三郎,宋代由龍岩孔董鄉遷入永春,定居馬鞍(石鼓鎮馬峰村)。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 872人。

 

(三十三)石鼓鳳美陳氏

鳳美陳氏一世祖陳均德,由德化戴雲山十八格入鳳美定居,時間不詳。至今繁衍26世,現聚居在該村1345人。

 

(三十四)石鼓大卿陳氏

岵山陳弘元22世孫陳養遷大卿石墩衍傳,現有陳氏 185人。

 

(三十五)湖洋玉柱陳氏

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陳朝安由桃城侖山遷入湖洋,初居仙溪,再遷玉柱美瑤角落,建美玉堂祖宇定居。至今傳22世,現居該村陳氏1833人。

 

(三十六)湖洋上阪陳氏

上阪陳氏由今石鼓鎮鳳美村遷入,在上阪建星雲堂祖宇定居。至今傳19世,居上阪村陳氏 271人。

 

(三十七)湖洋吾嶺陳氏

吳嶺上羅陳氏由桃城侖山遷入,與玉柱美瑤陳氏同宗。至今繁衍定居吳嶺村陳氏 197人。

 

 (三十八)湖洋石厝陳氏

陳文和定居石厝村衍傳,其後裔分支白雲村山嶺角落繁衍。石厝、白雲兩寸陳氏同祖同宗,共修族譜。至今已傳16世,居石厝村陳氏47人,居白雲村陳氏59人。

 

(三十九)湖洋錦龍陳氏

明末,陳積旺由岵山遷入今湖洋鎮錦龍村阪頭,建留洋堂祖宇定居。至今已傳12世,居該村阪頭角落陳氏 305人。

 

(四十)外山草洋陳氏

陳資泰遷入永春,居外山草洋衍傳。至今傳18世,居草洋村西坑角落陳氏 152人;居草洋村東山角落陳氏57人。

 

(四十一)東平鴻安陳氏

鴻安鴻榜陳氏開基祖陳南山,系留安陳美揚之子,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分支東平鴻榜(今東平鎮鴻安村鴻榜)。至今繁衍22世,現聚居在該村1046人。

 

(四十二)東平太平陳氏

太平陳氏堂號“德林堂”,與石鼓鳳美陳氏同屬岵山南山陳氏支脈。繁衍至今,現聚居在該村173人。

 

(四十三)東平冷水陳氏

冷水陳氏堂號“保安堂”,字輩只有“錦、星、正”三代,餘均不詳,現居該村陳氏 376人。

 

(四十四)東平大山陳氏

由東關東美遷入,現有陳氏 141人,

 

(四十五)東平雲美陳氏

雲美陳氏,至今傳17世,現有81人。

 

(四十六)達埔新溪陳氏

新溪陳氏始祖陳秉廷,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由清溪(今安溪)烏塗入桃源洑溪(今達埔鎮新溪村)豐厚(豐後),聚居新溪村內洋。繁衍至今,現聚居在兩村陳氏 787人。

 

(四十七)達埔達理陳氏

岵山陳弘元派裔陳佛願遷達埔埔尾(今達埔埔尾)繁衍。現聚居在該村陳氏 274人。

 

(四十八)一都吳殊陳氏

吳殊陳氏始祖陳秉大,明正德二年(1507年),由大田福塘入永春吳殊,後分居仙陽。繁衍至今,現聚居在吳殊村 395人,仙陽村 115人。

 

(四十九)一都光山陳氏

光山陳氏始祖陳俊卿,宋代由仙遊入永春高佘坑,再遷一都山頭後壟(今光山村)定居衍傳,現居該村 232人。明嘉靖元年(1522年),陳俊卿18世孫移居仙友村洋頭繁衍,建登賢堂,現聚居仙友村 597人。

 

(五十)一都三嶺陳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安溪感德櫆植村遷入一都三嶺龍蛟廳,現有10多戶40多人。

 

(五十一)一都南陽(埔尾)陳氏

來源不明,曾興旺一時,傳說陳上大做過大官,在南陽埔尾建有9房18廳共99間大厝,有遺址。現有10多戶60多人。

 

(五十二)一都黃沙陳氏

由安溪長坑遷入,現有陳氏50多人。

 

(五十三)下洋長汀陳氏

陳伯傑由漳平縣樟根遷入下洋長汀,建湖阪堂定居。繁衍至今,現聚居該村 271人。

 

(五十四)下洋含春陳氏

含春陳氏始祖先居大田,傳至陳十二再由大田遷入祥山(今下洋鎮含春村)。繁衍至今,居該村 145人。該支陳氏後分支遷溪塔村。

 

(五十五)下洋溪塔陳氏

溪塔開基祖陳湖,民國32年(1943年),由含春祥山遷入溪塔,建東美堂。至今4世,居該村48人。

 

(五十六)坑仔口詩元陳氏

詩元陳氏始祖陳添福系陳萬載 3世孫(即陳弘元17世)於明代由錦鬥遷入詩元村下嶺定居衍傳。至 6世陳光祖兄弟構官路與小埔牛地祖宇。繁衍至今,該支陳氏居該村 513人。

 

(五十七)坑仔口西坪陳氏

西坪陳氏始祖陳景用攜子陳世溢,于明代由安溪水車遷入永春坑仔口西坪村,聚居西坪、寨頭兩個角落。繁衍至今,居該村 437人。

 

(五十八)坑仔口福地陳氏

福地陳世開基祖陳明二與陳明大與成化年間(1465--1487年)由仙游石壁徒居永邑殿兜(今坑仔口鎮福地村)分居殿兜、招地角落。繁衍至今,居該村 343人。

 

(五十九)錦鬥錦溪陳氏

錦鬥錦溪陳氏於清康熙年間(1622--1722年)由呈祥東溪高聯堂遷入錦鬥錦溪村,居於溪路、南山角落。繁衍至今,現居該村 527人。

 

(六十)蓬壺溪西陳氏

南朝後主禎明二年( 589年),陳後主之子陳鏡臺,字易知,率弟易任、易簡遷入永春,居蓬壺瑞峰。陳鏡臺為民後,隱居陳岩,傳三男:長陳陳鳴分居德化,次陳陳瑛分居仙游,三陳陳緣居蓬壺。陳易簡為民後,居蓬壺之溪西。而後600年間,陳氏繁衍,分居泉南各地。

 

(六十一)蓬壺美山陳氏

美山陳氏始祖陳知柔,系陳弘元17世孫,其父原居達埔埔尾,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知柔由達埔遷蓬壺陳阪(今蓬壺鎮美山村)定居立業。元至正十四年(1277年),元兵進軍福建。蓬壺陳氏舉族抗元失敗,幾至滅族。倖存者有的改姓,有的逃匿他鄉。至今傳至28世,居該村僅94人。

此外尚有由呈祥東溪遷入蓬壺鎮,孔麗村繁衍34人,壺中村繁衍34人,軍兜村繁衍64人。

 

(六十二)玉鬥陳氏

玉鬥陳氏始祖陳振湖,遷入永春後居玉鬥村三郊線邊。繁衍至今,現聚居在該村 156人。該支陳氏後裔又分支福地村。

 

(六十三)橫口下西坑陳氏

陳耀五(行十三)定居下西坑繁衍,至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已傳12代100多人,從不分家,和睦相處。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敕封“義門”。清順治七年(1650年),被官兵誤為賊寨剿殺,僅幾人外出倖免,陳氏因此衰微。繁衍至今,居下西坑陳氏36人。

 

Copyright©2006 - 2020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電郵:cs@nanchens.com 微信:mouchun112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