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岵山宮廟、習俗 »

永春岵山與漳州南山寺

作者:林聯勇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永春岵山與漳州南山寺

閩南永春縣岵山鎮是有名的僑鄉,烏葉荔枝的著名產地,人口以陳姓居多,為當地望族,號稱“萬丁”。岵山以前長期稱為“小姑”,就是現在也還有很多群眾習慣這種說法。有一句俗諺:“赤搭埔,娶小姑。赤查某,嫁石鼓。”(閩南語:“赤”指潑辣、刁蠻;搭埔,男人;查某,女人;石鼓為永春的一個鄉鎮。)眾所周知,小姑是已婚婦女對自己丈夫的妹妹的稱謂。為什麼這裏會以“小姑”為名呢?原來,它與漳州南山寺有著莫大淵源。

位於漳州市南郊丹霞山麓的南山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佛寺,與福州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合稱“福建四大叢林(禪寺)”。相傳它的肇建者是陳邕。

在閩台有一句俗語:“陳林半天下。”閩南和臺灣的陳姓大多源於兩位唐朝時從北方到漳州開基的始祖,即開漳聖王陳元光和太子太傅陳邕,分別稱為“將軍派”和“南院派”,一般又俗稱“北陳”和“南陳”。其中陳邕,號南山,原籍京兆府萬年縣(今陝西咸陽附近),登神龍元年( 705年)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後封忠順王。開元二十四年( 736年),陳邕因得罪權相李林甫,被貶謫入閩,初居仙遊楓亭,後遷居漳州。其父陳忠受封贈鄂國公,被尊為“南陳”派鼻祖,陳邕被尊為二世祖。

話說陳邕遷居漳州後,大興土木,建造家宅。其中的“德星堂”是為祭祀祖宗而興建的祠堂,堂中奉祀陳姓共同始祖上古聖君虞舜、東漢潁川郡侯陳實及其派下陳姓列祖列宗。陳邕是潁川陳姓始祖陳實的二十二代孫。“德星”二字,正源于陳實的故事。陳實是東漢太丘長,名重當時,南朝陳追封他為“潁川侯”。相傳陳實常率子孫和號稱八龍的荀淑遊歷許昌西湖,太史聞之,向朝廷奏稱“德星聚,五百里內有賢人”,於是朝廷敕建“德星亭”於許昌西湖。所以陳邕建祖祠,就以“德星”為號。

漳州民間傳說,陳邕建造宅院,規模過於宏大,被奸臣偵知,上奏朝廷,皇帝震怒。在封建社會,“僭越”之罪是要被殺頭滅族的。眼看大禍臨頭,陳邕的女兒金花,勸父親將宅院改為寺廟,金花自己則削髮為尼,這才避過一場劫難。這也就是“南山寺”的由來。陳邕改宅為寺後,德星堂仍為其祭祖宗祠,現今仍存,在南山寺大雄寶殿的右側。現寺內另有陳太傅祠。祠後有金花梳妝閣,因她落發後,曾在此房奉佛修真,故改稱“修真淨室”。寺牆外有金花墓,漳州人稱之為“姑娘墓”。

陳邕開基漳州後,子孫繁衍,蔚為大族,南山寺和金花姑娘的傳說也隨著家族的搬遷而傳播開來。陳邕的十一世孫陳弘元,號校尉,于五代後周顯德三年( 956年),輾轉遷居永春,先住儒林街,宋朝初在現在岵山鎮的南山之麓結茅定居。當時為了紀念二百多年前解救家族于危難的祖姑金花姑娘,便將其擇居之地稱為“小姑”,附近之山稱為“姑山”,後來又衍化為“岵山”。因源于漳州南山寺,岵山陳姓舊譜稱《桃源南山陳氏族譜》,新修譜稱《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都冠以“南山”之名。

自陳弘元開基以來,岵山陳姓枝繁葉茂,英才輩出,宋代登進士第的就有十多人,有“七世蟬聯”、“一門八俊士”、“兩世四名賢”的美譽。陳弘元下傳九世孫陳榮祖,出家為僧,於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在安溪蓬萊坐化,就是後來為海內外眾生所敬仰的“清水祖師”。

值得一提的是,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陳弘元的二十九世孫陳逢源(舉人),因漳州南山寺內的“太傅祠”被人殘毀,呈文漳州府龍溪縣,要求查究,結果龍溪縣廖知縣特地出告示,嚴禁“在舉人陳逢源等始祖祠內穢褻”,並將告示勒于太傅祠牆壁上石碑。這件事更證明了永春岵山陳姓系出漳州南山的淵源。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