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 » 岵風情 »

小姑民俗

作者:陳善超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31日

小姑民俗

吾鄉屬丘陵紅土地區,物產不豐,住民向以赴南洋發展為多,在家者以農為主,娛樂活動僅些迎神賽會,全鄉恭奉廟宇:

一、吳阪宮恭奉吳公祖師,(稱斎佛)能替人派藥治病,非常靈感,有求必應。因此信奉的人更為廣泛,尤其是農曆八月初一日起至卅日止,謂之:『頌墓』,(就是祖師公祭祀其祖墳)這一個月中,布袋戲(掌中班)地方戲,每天起碼兩台對演。外縣市善男信女來此朝拜許願謝願者絡繹不絕,一個月中部分晝夜,熱鬧非凡。境內包括吳阪、田頭、音莊厝、噴水坑、梘尾、塘邊溪等。

二、潘內恭奉龍山廟大使公,境內包括潘溪、龍屈

三、黃墘,乾峯古室恭奉 境內包括

四、仙洞恭奉張公聖君(法主公)境內包括

五、石城寨,恭奉林蕭二元帥,寨後五峰岩恭奉清水祖師,武安尊王,大使公,境內包括下灶、上灶、官山、檺林、豎圳尾、埔尾、垻壠兜、外梘、山尾等。

六、尾廳,寨內有龍井宮恭奉

  尾廳在農曆正月初二日,是鄉人最喜歡趕熱鬧的地方,它和二月初二深中大厝看燃放火馬同樣膾炙人口,龍井宮每年舉辦『迎燈』卻不辦『請火』。與陳厝店旦虎井宮有『請火』而無『迎燈』,是吾鄉特例。
七、南山庵(壽峰庵)恭奉清水祖師,庵之左側面朝西洋為相公宮,恭奉武安尊王,境內包括:南山下、圳後、西洋、池尾、頂下大路、寨仔口、深中、草埔城、許田等。

 

請火

請火又名乞火,是吾鄉古來的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動,主要意義是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乞火地點:有本鄉的也有出外鄉鎮的,都是些名山古剎,或寺廟裡恭奉有權威性而顯赫的佛祖聖地。全鄉共分數社,有南山社、石城寨社、潘內社、吳阪社……分別擇期擇地舉行。其中以南山社轄區最廣,請火也最熱鬧。社內擁有社長一人,職掌一切社務兼召集人,社以下依角落劃分為數甲,分設社甲數人,協助社長處理社內事務,其組織人數多寡,視社內範圍大小而定。

茲就南山社請火盛況列舉如下:南山庵清水祖師,武安尊王(稱相公),屬稱南山社,轄有南山下甲、西洋甲、深中甲、草埔甲等,各甲產生火頭一人,當火頭的主事人,襄助社長辦理該年度祖師爺等請火,迎燈,建醮,佛誕,返祖,(日期不定)以及年例演戲,送屎龜(驅除稻物蟲害),旱季祈雨等事項。經費開支,按人丁分攤,社甲負責調查社內男丁人數並收齊丁費。此外善男信女自動樂捐資助者也不乏其人,當火頭的,有佛田約五畝農地可以耕作,以補貼費用。

火頭的產生,不是自己意願或推選就可以輪到,而是要由祖師爺來做決定,事前各甲在族中負有名望之長者推薦一至三名,於前一年的正月初一日清晨五點鐘以前聚集於庵內(須斎戒二周以示虔誠)在祖師爺面前依序排列,然後一一焚香跪拜禱告,各自發願後,再持「筊杯」合掌擲地,求祖師爺允許,如獲三次連續信杯者(筊杯一蔭一陽是也)乃算大吉大利,表示佛心大悅,準其榮任火頭,於是明年火頭一職就此決定矣。否則,雖參與膜拜乞求,但未能得到神許可,則認為自己無德無能,必須閉門自省,日後應多脩德立行,廣結善緣,俟來年再求佛遂願,決不敢怨天尤人。

火頭既定,當事者歸而向甲內宣告其事,此時,不論家內大小、左右鄰舍都喜氣洋溢為之道賀,並與家人或長者商討明年請火應備事宜,如飼養豬公,聘請鑼鼓旗陣,裝閣隊肖影,物色體健力壯,個子高大富有經驗者抬神轎「幌相公」的角色,通知凡年內添丁家戶準備「晃銃」或「鳥銃」一支參與明年請火行列。

請火日期,是在當年農曆正月初一日清晨由社長率領各甲火頭虔誠地在佛前擲筊杯決定,時間及乞火(俗稱孑火)地點,日期大致在正月十一、十二最多,地點:蓮花寨、港頭洞、白馬寺、魁星岩、牛頭寨、或太平大山庵武功祖師等,擇一而定。是日清晨,庵廟內外前後左右空地人潮擁擠,俟各社甲陣頭到齊,即按擇定時辰列隊出發。

請火隊伍,以一對大燈為首前導,後為旗隊,鼓樂隊:如「五音」(即宮、商、角、徴、羽)就是南管,樂器有洞簫、琵琶、二胡、三絃、拍板等,另有一名主唱者,手持拍板和樂而唱,聲音幽雅,悠揚悅耳,清代曾經皇帝封為「御前清曲」。其次,有八音、花鼓隊、車鼓隊、鼓隊、鬧臺鼓隊等等,同時奏起,鑼鼓喧天,加上數十門晃銃齊發震耳如雷,熱鬧空前。

裝肖影,就是化妝遊行,所扮角色都是些「忠孝節義」故事:如目蓮救母、三藏取經、十八羅漢、斷機教子、狀元遊街等等,他們都在路上邊演邊走,另一種叫「裝閣」是以十歲以下小孩扮「閣旦」,端立在高高的閣架上,閣架用四人至八人抬著走,如果扮的是「昭君和番」閣旦要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合著隨隊的樂團,童音似鈴剎是好聽。有的閣旦不會唱的,稱之為啞旦。

一次請火,獅隊、鑼鼓陣頭多者三四十陣,少者也有十來陣,肖影、閣隊也然,這些陣頭,有的是火頭自己聘請,大部分是些善男信女為答謝神恩而奉獻的。因為交通不便,道路狹窄,隊伍出發,單行排列稱為長龍,前後相接蜿蜒數裏路,旗幟隨風飄揚,五彩繽紛,構成奇觀。隊伍後頭就是祖師公和相公,再隨香隊、及社長轎、殿後的才是槍隊,凡途中過溪,大小橋樑,持槍者均需燃放一響以上。

請火顧名思義,是前往某聖地取囘火種,以示香火不絕、合境興旺之意。當請火隊伍到達目的地後,安放神佛定妥,即由隨隊前來的高明道士做法參拜,然後在固定的一塊大石頭上,由道士撒下硫磺硝藥紙綿,再用一把新柴刀的尖端在火藥上劃幾下,用力一擊,便冒出火花而引燃生火(這一動作過程我們稱為孑火)最後把此火種取入香爐與香末共燃不熄。當「孑火」燃著時,鑼鼓槍聲齊鳴,真是驚天動地,因此未能隨隊前往的人,只要聽到隆隆的聲音和瀰漫的濃煙,就知道是孑火成功了。

孑火既畢,即整隊囘架,沿途除了仍舊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以外,還有善男信女們排設「路敬」,這時神轎要停妥由道士作法表示接受(俗曰吃敬)和謝敬。最後囘到大祖後頭在一陣鞭炮晃槍鑼鼓震天聲中,又是大幌特幌「相公」後才安然囘宮定下來開始「吃敬」。敬桌是由各社火頭備辦的,敬肴除豬羊外還有所謂「排盆」例如青蛙鱔魚龞,用豬肺雕成姜太公釣魚,豬肚雕為玉兔子,雞鴨雕成樵夫牧童,其他如山珍海味……師傅各施所長,各獻其殊,經其靈巧之手一變,又成另一物形,真是惟妙惟肖,尤以麪粉和水調成泥狀塗染各種顏色,捏成飛禽走獸奇花異果,各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如此所作,一者敬神,再者博取觀眾讚賞,其技藝之精可謂巧奪天工,美不勝收。這種「敬桌」多的排下幾十桌,少者也有十桌八桌,此外尚有社內各家戶準備前來「等敬」(或叫等火)的三牲禮品,排滿地面,可見敬神在乎誠不在乎地。謝敬完了,請火於斯落幕。

幌相公是吾社獨具劇烈運動的技藝特色,為其他地方未曾見過的,相傳是把武安尊王佛轎左右搖幌,幌得愈劇烈,神靈愈是顯赫,因此也稱:「顯相公」。幌相公必備的基本人數,每甲頭選手至少八人組成一隊,才夠互相輪替,因為是一種競技性表演,各甲頭甚為競爭,那甲演得最精彩,全甲都風光,那甲抬神轎的被扳倒了,大家都笑他「漏屎馬」。神轎約五六百斤重,抬神轎的要四人,(每甲一人),前後各二人,抬最前面的一人叫「頭尖」,第二人叫「二島」,抬轎後的人,前者稱「三島」,抬最後一人叫「尾槓」,除抬轎四人外,還前後各二人在轎旁扶佐以防萬一,倘有意外,可隨時接替。轎的四個角落各一人,職掌推拉之責,(有時會加入數名劇外人幫著推拉,以能扳倒抬轎者為精彩)更是最重要角色,快慢運籌,前進後退,盡受制於他們掌握之中。開幌準備,四人各守崗位,右手緊握轎下角綑緊之繩索,左手按著轎島,以穩健腳步,一聲令下,左右兩旁傍,一邊向上拉起,一邊往下推進,一推一拉,一上一下,能使轎的頂端下垂近地,成為水準,才算上乘的頂尖工夫。幌得最精彩時,只見神轎一起一落,勢如翻江倒浪,呼呼聲響,急如閃電,高峰時眾人摒息捏汗,鴉雀無聲,真是令人心驚肉跳,眼花繚亂,稍息則狂呼過癮,興高采烈,掌聲如雷,或評頭論足,演者再眾聲節拍中更加起勁,大顯身手。一次表演甚至超過一個鐘頭以上,個個氣喘如牛、汗流浹背,是否吃力,明眼人可想而知。週圍觀眾層層圍住,水洩不通,均以爭相一覩為快,倘要更換表演場地,有其暗語默契,有時突然向前疾奔,忽而倒後急退,人潮洶湧有如洪水決堤,狂濤澎湃之勢,真是令人驚駭又興奮,妙哉,在人潮洶湧中,從來未聞有被踩踏而受傷者,說是神靈庇祐,或是僥倖得免?令人不可思義!「幌相公」除了出發錢要在南山庵前幌一場,途經舖頂通常也幌一場,而後到達大祖後頭總集合又大幌一場,隊伍才浩浩蕩蕩出發,等乞火囘鑾幌得更為高潮。

頗多觀眾從他鄉聞風而來,其中不乏體健力壯青年,自以為精神充沛,孔武有力,傲視抬轎幌相公算不了什麼,是輕而易舉的事,於是臨時請求參與欲試,主事者不得不答允其與之一嘗究竟,教其一到黃河而心不甘,準備動作方妥,一槓在肩,架勢十足,自以力不可拔山,介世無以為匹,詎料開始一幌,不到兩三下,臉色蒼白,大漢淋淋,昏聵轉向,腳步顛簸,渾身抖擻,已是上氣不接不著下氣,方才知難疾呼,一停下來,便抱頭鼠竄落荒而逃,嘴裡嘀嘀咕咕,不知所云,狼狽之象,令人見之噴飯,此也其中插曲,妙不可言。

請火當天,閒雜人熙來攘往,多如過江之鯽,庵前庵後急大祖後頭一帶之流動攤販如雨後春筍,雜耍賣藝者唱戲賣膏藥或者準備「等敬」者大有人在。賭博者也不乏其人,老少皆有,玩牌名目甚多,如十二枝子—將士象、車馬包、紅白各六字,計十二隻,押中了賠雙倍。拍九(橋牌)花樣頗多,花招百出,不一而擧。還有「搖落子」,押「撚寶」,擲「骰子」等應有盡有,隨人所好,正月初一至十五中間,玩牌老幼無忌,家人盡歡,習俗由來已久,實很難戒絕。尤以參與擲骰子者(骰子四粒,擲向大碗中以點數定勝負),觀之更為有趣,一輪到自己擲骰,把骰子握住,緊張得手心冒汗,展開架勢,橫眉豎目,目光耿耿直視碗公,狀如煞星,連吃母奶力氣全盤使出,嘴裡念念有詞,右腳用力踩地一蹬,乘勢把骰子往碗中擲去,高聲喊著:「十一、十二、南山庵請火。」(骰子十二點為最高分贏家)眼不轉睛地注視碗中骰子旋轉變化,如果幸運走紅,骰子像是自己所養,便乖乖應聲如願暴出一色或十一、十二的點數,那就包贏斬獲滿載而歸,斯時也,眉飛色舞,神氣十足的自我大吹法螺一番—什麼有先見之明啦,胸有成竹啦,技智過人啦……聽者莫以為然,是否有理,未便置喙,要是賭氣觸黴,不由得不信邪,任爾腰纏萬貫,賭志扯昂,那包你一去必定:「風蕭蕭兮易水寒,傾囊如洗兮始復還。」當衰氣正黴,骰子麼二三有如冤魂附體,緊纏不捨,明明見到十二點在望,骰子卻又顛來倒去,偏偏十二點敲十二下,正好對準跳出一個扁四來,一時愁容百結,欲哭無淚,無異如喪考妣,垂頭喪氣,久久不能言語。人問其手氣如何?有氣無力的答道:「倒楣,輸得抄肚。」等等怨言。這是賭者勝負兩相對比的寫照,觀者無關己事,閒言怪語,褒貶不一,有人對贏家恭維拍馬,對輸家冷言諷刺或獻歪謀餿策,也有為人杞憂,也有幸災樂禍,見仁見智,妙語如珠,這也是賭場中之一絕!奉勸諸君及吾族親,莫以此嘗試為妙,俗語說:「久賭神仙輸。」倘沉迷成癮,終必傾家蕩產,身敗名裂,切慎戒之。

 

迎燈

我鄉俗例,正月經過請火後,必須繞境迎燈才算功德完滿,所不同者:請火是白晝清晨四五點鐘時開始,迎燈是晚間,約下午五六點鐘出發巡境的,因為社內各家戶(以一座房屋為單位)都在「等敬」,祖師相公必停留下來「吃敬」。據點還要「幌相公」時間耽擱較多,如果境內範圍較大的,巡境完成要到次日上午八九點始告結束。

迎燈日期大多選擇在請火過後三—五日舉行,其意義不外乎取人丁興旺,家戶光明與薪火相傳,合境平安,除了幾條由各社甲提供長龍燈排外,就是鑼鼓陣隨香陣等的燈籠了,晚間觀來一長列燈光閃閃煞是好看,龍燈首尾是龍頭龍尾,中間是一排一排龍架(一排約五個龍燈)連接起來的燈籠,而這些燈籠是去年中家戶內凡添一丁(生男子即謂添丁)者要㕏一燈,一條龍燈通常是幾十到百燈,燈籠中點的是蠟燭,因此還須有人隨隊點火換燭,正月裡天寒雨水多,然人們都樂此不彼。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