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 » 岵風情 »

塘溪聚落建築文化探究

作者:  來源:公務員之家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5日

塘溪聚落建築文化探究

2016-01-28

摘要:

本文通過探析福建省泉州市岵山鎮塘溪傳統聚落的建築文化與聚落形態特徵,從實地調研,理論研究與規劃方案方法框架中,論述塘溪聚落的社會形態,村落佈局特徵,建築特色以及細部裝飾等方面,並對傳統聚落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期望能夠從中得到啟發,為今天的創作提供可以借鑒的思路。

 

引言

塘溪村傳統聚落是閩南地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之一,已列入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塘溪村位於岵山鎮西南角,地勢西高東低(圖 1)。塘溪古聚落空間格局完整,有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聞名閩南,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精美石雕、磚雕、木雕、泥雕的李家大院——福興堂;有至今仍保存完好,全部石砌的清代炮樓;有富麗堂皇千年古佛廟——西陵宮、三清宮;有50多座古色古香的百年古民居;有一百多株百年以上的荔枝樹;有元明時期留下的古寨——吳阪寨;是研究閩南地區豐富多樣的建築藝術寶庫。此外,塘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豐富,保護完整,反映了居住、祭祀等各方面的人文內涵和地方文化傳統。

 

塘溪聚落的社會文化表徵

耕讀傳家

塘溪歷來就是一個以農耕經濟為主的傳統聚落,耕作是當地人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方式,但在傳統社會中,耕雖可致富,讀方可榮身。這點在許多古厝與祠堂現存的對聯中就可見一斑(圖2 ):福興堂:“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人間千百年世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崇德祖宇:“先代貽謀由德澤,後人繼述在書香”;“綿世澤莫如積德,振家聲還是讀書”;儒林堂:“儒席堪稱賢子弟饒詩書氣,林巒拱翠佳山水當書圖看”;諸如此類的勉勵子孫耕讀入仕的楹聯在聚落內的傳統建築中比比皆是。對聯集中反映了古代一些知識份子所宣導的半耕半讀的生活方式,以“耕讀傳家”為價值取向,形成了一種“耕讀文化”。在耕讀文化的薰陶下,岵山鎮1909年就已設立了具有第一所具有現代教育意義的培英小學(現塘溪小學)。

崇宗敬祖

即對宗族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是中國人傳統信仰中最重要的內容和形式,更是閩南傳統文化的核心。塘溪是全鎮人口最多的村,村內生活著淳樸、勤勞、善良的陳姓、李姓、吳姓、邱姓、楊姓、蘇姓、顏姓族人,現七姓共聚居於塘溪和睦相處。村中設有崇德祖宇,楊後獅宗祠,每逢重大祭祀,舉族同聚,擺宴歡飲。此外村內主要的節慶活動,像岵山鎮的荔枝豐收節(圖 3),連同日常聚會都會在這裏舉行,這裏已經成為塘溪人日常起居的中心,已經遷往外地的人也都會習慣性地回歸到此處,以示對祖先的尊崇。

多元共融的宗教信仰

塘溪人既供觀音佛祖,又祀道教與民間信仰諸神,還信鬼尚祀求巫,凡事求神拜佛,崇拜靈魂神、自然神、庶物神,從天庭陽界到陰曹地府的各路神明。像西陵宮內主要供奉吳公祖師、清水祖師;三清宮內重奉武安尊王、司馬聖候。現在每逢佛誕,節日很多民眾和信徒還會到這裏祈福和祭祀(圖 4)。這些信仰中除了基督教外,其餘的神靈信仰在村內老百姓的心中是融合在一起的。人們一般不問神靈歸屬哪個流派,只要靈驗即可。

 

塘溪聚落佈局特徵

塘溪聚落處於盆地之中,地勢西高東低,山多田少且多為梯田。利用自然環境因素田地、河流、山體、森林等因數作為聚落邊緣的識別物。塘溪始建於民國初期,自西往東,熱鬧非凡的塘溪街位於村中。村民居住地集中在小姑溪上流兩溪中間,依山傍水,住宅又多朝向家族田地而建,甚至形成圍合關係。這樣能保證農耕生活最重要的資源——肥沃的土地,形成背山面田的有利格局,又與水系形成“分而不離”的關係。除了比較繁華的商業街地段建築密度較大形成枝狀,其邊緣地方仍以“住宅圍田”式的基本組團。村內陳姓人數最多,屬小岵南山陳氏一世祖陳優道之裔孫陳崇德,于明初從小岵鋪上圳尾遷入塘溪,繁衍至今21世。民國19年(1930年)陳氏族人建成長120m的下街,頂街、下街統稱為塘溪街,成為當時岵山最繁華的集市。建國後至90年代,與茂霞街一起合稱和塘街,聯繫和林,茂霞,塘溪。和塘古街成為岵山古鎮最重要的交通性道路,其餘道路均可由此派生出去,整體街巷體系呈現出一個“枝狀”的街道格局。隨著經濟發展,土地制度改革,當地人擁有更多的田地和發展空間,於是在古厝周圍建造新的現代居住房。聚落不斷發展又逐漸形成了帶狀和團狀的“散村”式形態(圖 5)。

 

塘溪聚落建築特色

平面佈局特色

塘溪傳統建築種類多樣,主要以民居為主,還有宮廟,祠堂,騎樓等公共建築與商業建築。其中民居和廟宇宗祠有著相似的佈局和型制,而且很多民居和祠堂合一,為本文以民居為研究物件。通過實地測繪考察,由於地處泉州,屬於閩南傳統建築官式大厝平面型制,前埕後厝,其平面講究中軸對稱,以廳堂為核心組織建築空間,左右對稱,主次分明。中軸線上的單體根據開間的大小被分為三間張或五間張,五間張的佈局在當地尤為普遍,即通常所說的“一明四暗”的佈局(圖6)。其原型是三間張雙落厝(二落一院,平面為口字型的四合院),在此基礎上橫向加橫屋形成護厝,縱向加多進深的廳堂,還有的在建築加後包。平面由原來的“日”字型變“目”字型,而中軸線上的主廳堂有祭祖,敬神的功能,一般設有神龕或供奉歷代祖先的牌位,家族中有重大的儀式也一般都在此舉行。護厝與主厝其餘空間在功能上通常為居住起居,主廳堂前的中庭一般是所有天井中最寬敞,鋪設也最講究的。因而以廳堂為核心地位——向心、內聚的空間,在縱向和橫向上擴展更大規模。

建築形象特色

從立面上來看,塘溪傳統建築反映的是泉州地區明顯的紅磚文化特色。其建築色彩鮮明,具有較強的可識別性。以塘溪村內崇德祖宇為例,其是當地祠堂建築的典型代表,該厝正面牆體以青石為基礎、白石為牆裙(圖 7),紅磚身堵,水車堵白底彩繪裝飾,彩繪以典故,瑞禽,花草為主,較新。屋頂三段式,中間高,兩側低,屋脊由中間向兩邊平緩起翹,“燕尾脊”做法;屋脊上施以灰塑與彩繪。而民居除了主厝採用分段式的燕尾屋脊外,在護厝的山牆面通常採用“馬背山牆”(因形如馬背弓起之故)馬背形式多種,造型依風水的五行分為:金(形圓)呈線條滑順的單弧狀、木(形直)呈較陡直的單弧狀、水(形曲)由三個圓弧構成、火(形銳)由多個反曲面形成、土(形方)頂部呈平頭狀(圖 8)。

紅磚、青石、白石

從牆體的材料來看,塘溪村內的古民居正面多以紅磚(多為赭紅色)為主,台基和牆裙一般採用白石和青石,屋頂則用閩南山區的灰瓦。不同於泉州沿海地區的鮮豔紅瓦。側面牆體則分段砌築,背面牆體根據所在位置的方向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位於醒目位置的大多數使用紅磚,而相對於不顯眼位置的通常使用分段式砌築或者夯土白牆。在泉州紅磚文化的影響之下,整個塘溪聚落內的紅磚色彩偏暗顯得沉穩,厚薄和大小尺寸多樣。紅磚、白石施工工藝做法講究,在磚牆底部台基之上,用白石加工成的條石勒角,勒角上用整塊大白石板經細加工橫豎砌築裙堵。在裙堵頂面用紅磚砌築堵框,鑲邊線框凸出或凹進牆面,或素平起線均可。分段砌築的山牆根據地方特色,一般採用卵石,三合土和磚三種材料砌築:先在勒腳以下部分用卵石砌築成卵石矮牆,在其上又用三合土夯實為土牆,然後大約在一層樓面上的位置砌築紅磚牆體。這樣構成的卵石,三合土,紅磚牆體既能夠有很好的承重結構,同時又能起到防潮保暖,堅固美觀的效果。

建築細部及裝飾

塘溪古民居裝飾手法主要有:石雕,木雕,灰塑,泥塑、剪貼等。裝飾精美,雕樑畫棟。例如廳堂的梁枋、托架、門扇格扇、燈梁都均有雕刻和彩畫;雕刻細膩、彩畫裝飾美輪美奐。其中泥塑、剪粘是中國閩粵臺地區傳統建築上特有的裝飾構件,其所反映的題材則多是民間喜聞樂見、廣為傳話的一些內容,比如,吉祥紋樣、神話典故、詩詞楹聯、奇靈異獸等。利用這種富有哲理內涵的圖案來寄託美好理想,使得傳統建築藝術和裝飾藝術達到統一。塘溪聚落內裝飾精華都集中體現在福興堂——李家大院中。在建築入口處(圖 9)兩側石壁雕刻的鏤空人物、戲劇人物、人物戰車形狀生動、雕刻精美。厝內的柱都為石柱,其柱礎、柱頭,甚至柱身上也都佈滿雕刻,這些石柱材質堅固,經久耐用,從結構功能上講不僅是受力抗壓的構架還是防潮防水的構件。其中石作窗戶雕刻最為精美生動、人物刻畫栩栩如生、題材豐富。而木雕主要在廳堂簷廊以及大門凹壽、天井兩廊屋頂的梁架上次要承重構件,具體常見於斗拱、獅座、瓜柱、隨梁枋、圓光、吊筒、雀替、門楣、門窗、隔扇等地方。在李家大院內,圓光與獅座用樟木等木材製作,雕刻的戲劇人物山水,生動靈活。另有屋脊、防濺牆、水車堵、山尖規尾等施以泥塑裝飾,它以灰泥作為主要材料,利用它本身的可塑性,添加其他的蠣殼灰(或石灰)、砂以及棉花(或者麻絲)和一定糯米漿按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在屋脊上現場製作,也可以提前預塑。灰泥幹硬後質地細膩,光澤亮麗。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濺牆的造型處理中,層疊式變化豐富,比例均衡雕刻精湛。閩南傳統建築上獨特裝飾構件,又稱“剪碗”(嵌瓷、剪粘),這種裝飾流行於閩南地區和廣東的潮汕地區,具有濃厚的粵東閩南裝飾特徵,塘溪也繼承了這種建築裝飾手法(圖11)。剪粘是一種鐵絲紮成骨架,用糖水或糯米水作為粘凝材料塑成相關坯體,然後民間匠師用彩色碎瓷片粘結各種形狀的小片,組成了相關神話人物、動物、花草在灰泥上形成的一種藝術品,在陽光的照射下富有光澤。這些建築細部裝飾與建築構件功能相統一,反射出當時當地的社會倫理教化對人們生活與心理的影響,體現了塘溪居民祈求吉祥平安的社會心理,也體現了聚落較高的建築水準。

 

結語

塘溪聚落內的傳統建築保存完整,佈局獨特,結構精巧,裝飾工藝精湛,融合了閩南地區建築文化特徵,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亟待保護與傳承。其蘊含的地域文化和內涵也值得今後的借鑒。

作者:趙曉櫻 唐顥磊 單位:福州大學建築學院

 

參考文獻:

[1]鄒德秀.中國的“耕讀文化”[J].北京:中國農史,1996.第61頁.

[2]戴志堅.閩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M].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2.第100頁.

[3]李華珍.湖頭古鎮聚落空間形態初探[D].福州:福州建築工程學院,2008.第190頁.

[4]陸元鼎.中國民居建築[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5]高鉁明,王乃香,陳瑜.福建民居[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7.

[6]劉沛林.古村落:和諧的人聚空間[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7.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